第三单元质量检测试题参赛试卷

第三单元质量检测试题参赛试卷
第三单元质量检测试题参赛试卷

第三单元质量检测试题参赛试卷

学校:卧龙寺中学命题人:蔡红利孙虎林总分:150 分时间:90 分钟

一、基础知识(24分,每题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白皙悉心哂笑另辟蹊径熙熙攘攘

B.诡谲攻讦崛起大放厥词精神矍铄

C.皈依龟缩闺女规行矩步瑰丽多姿

D.湮没殷红哽咽恹恹欲睡姹紫嫣红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防犯曼延枉费心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B、厮打搏杀一切就绪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C、缔造愧叹虎据龙盘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D、消蚀辐射洗耳躬听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通常不好。

(2)你如果在报章杂志或是尺牍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你就会发现那里面的

思想感情和语言,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

(3)敏感而有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

A.涵义随意教养

B.含义随便教养

C.涵义随便修养

D.含义随意修养

4、下列括号里的成语与画线处的熟语不能替换的一项是

A、学外语要细水长流,如果像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肯定是学不好的。(一曝十寒)

B、我不喜欢这样做,也做不好,你凭什么牛不喝水强按头?(强人所难)

C、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巴以问题闹成这样,主要的责任方是以色列,但巴勒斯坦就没有责任了吗?(孤掌难鸣)

D、台独分裂势力不顾全中国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在台湾搞所谓的“公投”,其结果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取其咎)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冲突双方在联合国特使的调解下,经过三天艰苦的谈判,紧张的局势终于得到了缓和。

B、前不久,在美国召开的有27个国家数百位科学家参加的第三届国际固氮学术会议上,这两个模型受到了高度重视,给予很高的评价。

C、不管怎样说,惟我独尊和妄自菲薄都是要不得的,狂妄和自卑貌似两极对立,深层心理却颇为一致。

D、近日国际黄金价格再次出现波动,截至上周末,国际黄金市场的价格上涨最高点已达290美元以上。

6.下面句子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两句是()

①古时用木版印刷,在木版上刻字叫梓,因此把稿件交付刊印叫付梓。

②古人著书写在竹简上,为了便于书写和防止虫蛀,先把青竹简用火烤干叫杀青。后来泛指写定著作。

③尺牍是书信的代称,因为古代书简大约长一尺,所以叫书简。

④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主要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等。

⑤中国诗歌的发展与西方诗歌的发展一样,都是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

⑥“言有尽而意无穷”是南宋诗人、诗歌评论家严羽在他的《沧浪诗话》中评论盛唐诗歌的话。

⑦“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这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在他的《六一诗话》中引用宋代诗人梅尧臣的话,说的是平淡而又含蓄的诗风。

⑧拜伦是法国浪漫主义诗人。著名诗篇有《唐璜》《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等。惠特曼是英国诗人,诗集有《草叶集》《桴鼓集》等。

二、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4分)

7.在横线上填写诗的上句或下句。(8分)

①________________洞庭波兮木叶下。

②落木千山天远大,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欲辩已忘言。

④美人卷珠帘,________________,但见泪痕湿,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吾将上下而求索。

⑥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山气日夕佳,________________。

8.下面是谢榛的诗论,阅读并回答问题。(6分)

韦苏州曰:“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白乐天曰:“树初黄叶日,人与白头时。”司空曙曰:“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三诗同一机杼①,司空为优。

注:机杼:喻指文章的构思和布局。

①诗论说"三诗同一机杼",请写出三人的诗句在写法上的相同点。(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②评者认为三人的诗句"司空为优",请分析"优"在何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完成9~12题。(14分)

跟字们较劲

唐伟

清朝雍正帝未登基时,有一次到杭州去游玩,在涌金门外遇到一个卖字的书生。书生的书法实在是好。雍正见他写“秋”字时,把“火”写在了“禾”的左边,随口说“错了吧!”书生不以为然,并列举历代名帖,证明自己所写不误。雍正笑笑,

给了书生一堆银子,说:“别卖字了,还是一心去考你的功名吧。

几年以后,雍正即位。那书生也科场得意,一口气考到进士,并入了翰林。一日雍正看到此人的名字,忽忆起往事,即召入见。雍正给他写了一个“和”字,故意把“口”放在“禾”的左边。书生当场指出,这是不规范的写法——他竟然没有想到,眼前的皇上就是当年资助自己的恩人!第二天,他就要受命出任浙江巡抚了,接到圣旨,仔细一看,上面却写着:须仍向杭州涌金门外卖字三年,然后方可上

任。书生这才恍然大悟。

汉字很麻烦,一个字往往有许多不同写法。比方“回”“斗”“创”这些字,

至少都有四种不同的写法。又是繁简之分的,又是异体之别的,烦都烦死了。

文字是思想的衣裳。华丽的衣服可以掩盖躯体的缺陷,丰富的文字可以粉饰思想的漏洞。当我们沉醉于语言文化的瑰丽时,我们的思想却正悄悄迷失在类似“回”有四种写法这样的语义泡沫里。远房表弟“待业”,隔壁大嫂“下岗”。我说直接叫“失业”多省事,同事小王马上纠正我,说失业多没希望啊,他的爸爸妈妈都正在家里耐心“待岗”呢。想当年,国民党军吃了败仗,总喜欢把“失败”叫做“失利”,把“败退”叫做“转进”,好像自我感觉良好,实际处境就会立刻不窘迫一样。事实上,“饰”和“瞒”一样,都只不过是“骗”字的另一种写法罢了。

意大利符号学专家艾柯在《诠释与过度诠释》里头指出:“整个宇宙就像是一个装满了镜子的大厅,任何个体在这里既是被反映的对象,又反映着其他的物体。”在人类的纷繁世界里,因为有了文字做介质,所以我们看到的世界影像往往会比实际要丰富得多。就拿前文的故事来说,书生用“秋”字做介质,让皇上见识了什么是学问;皇上又用“和”字做介质,让书生见识了什么是权势。他们君臣二人在三

百年前就跟字们较劲儿,我们在三百年后穿过字的密林在注视他们。

我们生活的世界,就是这样一个充满丰富介质和扭曲影像的世界。

文字无辜。

9.本文故事中书生以“字”兴,以“字”衰,作者想通过这个故事说明什么道理?(2分)

10.文中举了国民党军队吃了败仗,把“失败”叫做“失利”,把“败退”叫做“转进”的例子,是要说明我们文化中哪个方面?(用简洁的一句话来概括) (4分) 11.朱光潜的《咬文嚼字》与唐伟的《跟字们较劲》分别强调了我们文化的哪些方面?(4分)

12.朱光潜的《咬文嚼字》与唐伟的《跟字们较劲》两篇文章在立意上有什么共同的东西?(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4分)

红尘小曼

——《图说陆小曼》读后

读陆小曼的传记,是出于好奇。一代名媛与一代才子的故事,本身就能够诱人,更何况大诗人徐志摩身后的才女,个个都名闻遐迩。贤慧能干的张幼仪,美慧而才华盖世的林徽因,芳名远播而多被人诟病的陆小曼,这背后该是怎样的因缘?

一生繁如烟花,被千夫指。

一生浪漫风情,身世飘零。

一生率真执著,难免孤独。

挥霍、吸毒、捧戏子,种种恶习却与这样曼妙的女子结缘。她的另一面又是如此令人神往,绝世容貌,能歌善舞,精通英法两国语言,擅长工笔山水画??

也许,这样黑白两面的陆小曼,才更真实。

大家闺秀林徽因,集众多优秀素质于一身,阳光、美丽、大方,既是建筑学家、文学家、诗人等,也是个好媳妇。张幼仪大度、贤慧、忍辱负重,既是理财能手,也是标准的好媳妇。

可陆小曼就不那么光彩了。交际花?尽管她挥霍的都是自己的钱,确切地说是徐志摩挣的钱。吸毒者?世人可知那是因为要缓解折磨终身的病痛。捧戏子?作为戏剧迷的她如此,很自然。尽管有着理由种种,但这些嗜好已足够把小曼打入史册,也决定了她在世人心目中,永远无法与前二人相企及。

于是,红颜祸水便很自然地与小曼画了等号。

其爱也真,其悔也深。徐志摩死后,小曼立即也为了众矢之的,成了罪魁,众多朋友因此离开了她。可她并没有因此沉沦,而是向志摩的亡灵痛下决心:“我一定做一个你一向希望我所能成的一种人,我决心做人,我决心做一点认真的事业。”从此素衣服丧,绝迹欢场,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孤独度日,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惩罚自己曾经的任性、挥霍的荒唐。解放后,她更是振作精神用画笔支撑着自己的余生。她在《哭志摩》诗中诉到:“万千别恨向谁言,一身愁病,渺渺离魂,人间应不久,遗文编就答君心。”因此,为搜集出版《徐志摩全集》,她更是吃尽苦头,拼尽了毕生精力。

承受着世人的冷眼和指责,她从不为自己分辩。前半生的红极一时与后半生的极尽孤独,如此大起大落的人生,有几人能消受?

这是真性情、真率性!

一个人活得世故很容易,活得真实却需要不凡的勇气。小曼一直做着真实的自己,不饰伪装。徐志摩说她:“一双眼睛也在说话,睛光里漾起,心泉的秘密。”也

许,他爱她,就在于此吧。

“陆小曼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胡适如是说。

或许,红尘痴爱,与尔何干?我也算是庸人自扰。

(选文有删节)

13、文中说“也许,这样黑白两面的陆小曼,才更真实。”“黑白两面”指的是什么?(4分)

答:

14、作者说“这是真性情、真率性”对陆小曼来说,这种“真”体现在哪里?(6分)

答:

15、胡适说“陆小曼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你是如何理解胡适先生的“不可不看”四个字的?(4分)

答:

五、语言运用(15分)

16.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修改。(不得改变原意) (4分,每题2分)有个戏,写国民党统治时期,两位小学教师谈话。一个说:“看这群孩子多可怜,个个面如菜色!”老舍先生认为可以改得更通俗一些;又说,假如把这句话再改一下,不仅让观众听得懂,还会引导他们去想,就更有力量了。

(1)

看这群孩子多可怜,个个面如菜色!更通俗些,可改为:

(2)

看这群孩子多可怜,个个面如菜色!

通俗,又能让人产生联想,可改为:

17、诗句填空:下面一段文字中,引用或化用了不少诗词名句,请指出它们是哪首诗词中的名句,作者是谁。(任写三句即可)(6分)

就在那个遥远的时代,秦民们曾一千次地吟咏过的那条河,白霜与芦花茫茫;魏武曾挥鞭遥指过的那片海,秋风正共洪波澹澹;我们将在边塞再听“秦时明月汉时关”的久远浑响,我们将到荒原重温“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的兴衰无常;让“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叹息使我们也“怆然而涕下”,令“长风破浪会有时”的傲啸也激起我们“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赤壁大江东去,那尚未销蚀的铁戟被大浪淘出,问英雄安在?楚天千里清秋,那在少女的红巾翠袖上留下泪痕的豪杰,已身老沧州!杨柳岸边,晓风残月凄然相送;春花秋月,自古人生长恨水长东??答:(1)

(2)(3)

18.仿照所给的例句,写一段话,要求字数与例句相同。(2分)

例句:大地只有放弃如诗如画的黄昏,才会迎来彩霞满天的早晨;溪流只有放弃征

途的鸟语花香,才会回归大海。

仿写:

春天只有

船儿只有

19.以下各句来自2004欧洲杯足球赛期间的一篇述评。“黑”“黑色”在下列语句中有何新意?(3分)

(1)、希腊队??还在人们一路的怀疑声中一黑到底??

答:

(2)、大赛东道主两次败北,希腊队黑了历史。

答:

(3)、希腊人一步步坚决地用“黑色”颠覆着欧洲足球的格局。

答:

20.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9分)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试结合所学知识鉴赏这首诗写夜雪时采用的侧面烘托手法。

六、21.作文(60分)(任选一题)

(1).学习本单元课文,选取一位诗人或某一意象或你所熟悉的别的艺术门类写一篇简短的论文。要求700字左右。

(2).《》是我读过的最

的小说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质量监测试卷[答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质量监测试卷 一、认真审题,精确计算。(共28分) 1.直接写得数。(4分) 24×25%= 160÷40%= 1-72%= 36%+64%= 80×(1+25%)= 60÷(1-40%)= 45×(1-20%)= 72÷(1+20%)= 2.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互化。(6分) 分数 13 20 37 小数 0.84 1.8 百分数 15% 148% 3.计算下列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12分) 62.5%×29+78÷9 2 25%+34÷2 3 ? ?? ??72×5 6+20÷25% 89×40%+89×0.6 4.解方程。(6分) 60%x -17%x =4.3 11x -50%=16 二、用心思考,正确填写。(每空1分,共27分) 1.( )÷8=( ) 8 =0.625=( )%=( )∶( ) 2.第二实验小学组织的“汉字听写大赛”中,小玲听写的正确率是94%。这里的94% 指的是( )占( )的94%。如果这次大赛共听写250个字,小玲错了( )个字。 3.在56、87.5%、1011、78和83%中, 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和( )相等。 4.甲数比乙数多25%,甲、乙两数的比是( )∶( ),乙数比甲数少( )%。 5.60 m 的40%是( )m ;( )m 的40%是60 m ;比75 kg 多20%是( )kg ; 75 kg 比( )kg 少20%。 6.检测一批产品,23件合格,2件不合格。这批产品的合格率是( )%。 7.如右图,圆的面积约占正方形面积的( )%。 8.恬恬家12月份的用电量比11月份节约20%,是把 ( )看成单位“1”,12月份的用电量是11月份的( )%。 9.龙岩花生全国有名。花生的出油率是45%,400 kg 花生可以榨花生油( )kg ; 要榨270 kg 花生油,需要( )kg 花生。 10.一台笔记本电脑原价6000元,先降价10%后,在此基础上提价10%,那么现价 是原价的( )%。 11.一个圆的直径增加了50%,它的面积将会增加( )%。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8分) 1.下面的数能用百分数表示的是( )。 A .妈妈从超市买回910 kg 白糖 B .六年级视力不好的学生占1 3 C .一根彩带长78 m D .一辆汽车从甲城开往乙城用了4 5小时 ......................................................................... 密................................................... 封.................................................................. 线.....................................................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 号:

第三单元综合素质检测(二) (4)

第三单元综合素质检测 (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3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嗫嚅.(rú) 骚.动(sāo)凄.楚(qī) 轻重倒置.(zhì) B.周济.(jì) 惧.怕(jǜ) 作揖.(yī) 千载.难逢(zǎi) C.钦.差(qīng) 半晌.(shǎng) 糟蹋.(tà) 南腔.北调(qiāng) D.狞.笑(níng) 踌躇.(chú) 庶.务(shù) 故作媚.态(méi)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爵位衰痛愤概敏捷 B.萧条掷钱龇牙算胀 C.爆发裁员哆嗦抽咽 D.颤动辑录伶利撑腰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林冲其实是一个顾家、安分守己 ....的人,只是被高俅一次又一次的谋害而逼上了梁山。 B.以潘月亭为代表的都市群丑每天聚集在陈白露的寓所里寻欢作乐 ....,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C.对于那些优秀的读物,我们不能生吞活剥 ....,而是要细细品味,深入理解。 D.工商行政部门在这次打假行动中,共没收了三卡车假货,从假百货到假食品应有尽有, 令人叹为观止 ....。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不是你们俩还有谁!这城里就数你们最爱造谣生事,挑拨是非! B.诸位听见吗?我大姑娘说:“提不起劲儿来呀!”哈哈哈哈,这算什么话?怕老爷先生们不赏钱吗? C.你愿意上哪儿去?就上哪儿去吧。 D.石清,这是谁?他是干什么的? 5.下面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要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在句末加上“的措施”) B.我们只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面前充满信心。(把“只要”改为“只有”) C.在观众一阵又一阵的喝彩声中,给运动员增添了无穷的力量。(删去“在……中”)

第三单元单元检测试题

【中考强化复习训练】思想品德8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检测试题 (教科版) 班级:姓名: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学习,相信你们的收获肯定很大!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沉着动笔,祝你旗开得胜!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你选出并将它的字母代号填入下表相应的括号内。) 1、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下列图片中不是全部属于我国少数民族的有。(A) A汉族满族回族蒙古族 B 纳西族哈萨克族土家族普米族 C 布依族基诺族佤族德昂族 D 傣族裕固族土族景颇族 2、新中国成立后,我军在少数民族地区的部队和少数民族数量多的部队集中编了一些多民族组成的“民族连”,名气最大的是新疆军区某部民族六连。这个连队由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锡伯族等13个民族的官兵组成,至今仍然被人们称赞为“民族团结好六连”。这个事实说明(A ) ①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祖国大家庭中,各民族平等相处,形如兄弟②各族儿女心连心、手牵手,团结合作,共创中华文明③我国各族儿女团结一致,共同保卫着我们祖国的安全,维护着祖国的统一④在我国军队里各民族才能和平相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200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下图是由56个民族手拉手构成60图形,象征着 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飞向北京,庆祝祖国 六十周年节日!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要维护民 族团结,班班级生活中应该(D ) ①了解和尊重少数民族同学的生活习惯② 帮助少数民族同学尽快熟悉汉语③主动与 少数民族同学交流学习经验,和他们谈心④ 帮助少数民族同学克服生活中的困难,尊重 他们的文化和宗教信仰 A.①②③ B.①②④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检测》(含答案)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精编单元试卷 第六单元检测卷 一、认真想,用心填。(共30分,每空2分。) 1.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 ),也叫( )或( )。 2.西瓜的主要成分是水和碳水化合物。通常情况下,水约占92%,碳水化合物约占百分之七。 (1)92%读作( ),百分之七写作( )。 (2)如果一个西瓜重6千克,含水( )千克。 3.根据下面的百分数,用涂色的方式设计出你喜欢的图案。 47% 20% 60% 4. 在○里填上“>”“<”或“=”。 56 ○ 83% 53 ○ 167 % 27 ○ 30% 5.10千克什锦糖中,含有1千克芝麻糖,2千克水果糖,3千克奶糖和4千克花生糖。芝麻糖占( )%,水 果糖含量是花生糖的( )%。 6.工商部门抽查了25种饮料,其中质量不合格的有2种,这些饮料的合格率是( )%。 二、细推敲,巧判断。(共6分,每题2分。) 1.一只工蜂的身长为0.015米,可以写成1.5%米。 ( ) 2.佳佳用 102颗种子做发芽实验,全部发芽,发芽率为100%。( ) 3.英才小学学生的近视率是6%,光明小学学生的近视率也是6%,这两所学校的近视人数一定相等。 ( ) 三、精心挑,仔细选。(共6分,每题2分。) 1.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去掉百分号,小数点向( )。 A.左移动一位 B.左移动两位 C.右移动两位 2.甲数是乙数的34 (乙数不为0),也就是说甲数是乙数的( )%。 A. 75 B. 133 C.25 3.在含盐率是30%的盐水中,加入6克盐和14克水,这时盐水的含盐率( )。 A.等于30% B. 小于30% C. 大于30%

第三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第三单元检测试卷 班级:座号:姓名:得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 A、陌.生(mò)宿.儒(s ù)秕.谷(bǐ)暂.时(zàn) B、确凿.(záo)绽.开(dìng)惭愧.(kuì)赠.送(zēng) C、自卑.(bēi)浸.满(qìng)弹簧(dàn)尴尬.(gà) D、蝉蜕.(duì)搓捻.(niǎn)唾.沫(cuí)贪婪.(lán)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B ) A.“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 B.我要给爷爷理发,爷爷笑了:“你?笤帚疙瘩戴帽子——充人哩。” C.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D.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3、回顾课文结合语境对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 ) A、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 ..。 机关:这里是秘密的意思。 B、他是渊博的宿儒 ..,这些知识不至于不知道。 宿儒:书念得多的老学者。 C、一页,两页,我如饥饿的瘦狼,贪婪 ..地吞读下去。 贪婪:贪得无厌。 D、从此以后,以这种不求甚解 ....的方式,我学会了拼写词语。 不求甚解: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 A、能不能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B、月球“玉兔”其实是一个小型化、低功耗、高集成的机器人。 C、经过这次月考动员大会,使我端正了学习态度。 D、她那活泼可爱的形象,清脆悦耳的嗓音,时时浮现在眼前。 5、下列句子只采用一种修辞方法的一项是(C) 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 D、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6-7题。(4分) 立春偶成 [宋]张栻 律回①岁晚②冰霜少, 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 东风吹水绿参差③。 [注释]①律回:即大地回春的意思。②岁晚:写这首诗时的立春是在年前,民间称作内,所以叫岁晚。③参差:不齐的样子。 6.诗中写实的诗句是(A ) A、律回岁晚冰霜少 B、春到人间草木知 C、便觉眼前生意满 D、东风吹水绿参差7.下面对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A. 诗人紧紧把握住立春这一节气真实地描绘了春到人间的动人情景。 B.从“草木知”到“生意满”诗人在作品中富有层次地再现了大自然的这一变化过程。 C.“便觉”写出了诗人因春回大地而无比喜悦的心情。 D.此诗流露出了感叹时光流逝的淡淡忧愁。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释](1)[媪]ǎo,年老的妇女。(2)[卒]完成。 8.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划一处)(2分) 逢老媪方磨铁杵 9.解释文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去:_离开______ 方:___正________ 欲:__想要_______ 还:____回去_____ 10.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2分) (1)问之,曰:“欲作针。”__代老妪___________ (2)学而时习之____代以前学过的知识 11.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______李白被老妇人感动了,回去完成了学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2分) _______铁杵磨针。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无论多么难的事情都会成功。________________ ___ 13.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增、漏、错、别字均不得分)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论语》中表明学与思辩证关系的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__三人行___ ,必有我师焉。 (5)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三分春色一分愁》,完成第14-18题。(16分)

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试题第三单元检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新目标八年级英语(下)第三单元检测试卷附答案 一、词汇考查。 A.用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 You can’t get out of your seat during the ______ (fly), because it’s dangerous. 2. When that plane took off, this one has already landed in the airport_______ (safe). 3. I’m going to the _______ (barber) to get my hair cut. 4. This film is very ________ (surprise) and I’m __________ (surprise) at it. B.根据首字母或汉语提示完成单词。 1. What s________ clothes you’re wearing today! You look so funny. 2. Their father went to Shanghai on b__________ not for leisure. 3. Lucy, have you ever spoken to a f__________ to practice your English? 4.We must think more others, we must not think only of _________(我们). 5.A_________ (事实)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二、用所给动词的正确形式填空。 1. —What_____ you_____(do) when he arrived? —I ___________(watch) TV at that time. 2. When I___________ (walk) in the street, I__________ (meet) my best friend Jim. 3. Mum_________ (buy) my father a nice coat and a pair of trousers last Sunday. 4. While my parents were doing some cleaning, my sister_________ (shout) to me loudly. 5. When he saw the thief steeling things in the office, he closed the door and ________ (call) the police. 6. I first met my girl friend two years ago, she__________ (work) in the supermarket. 7. Thank you for_________ (teach) us so well, my dear teacher. 8. What________ your parents_________ (do) at nine o’clock last night? 三、句型转换。 1. David was in the barber’s when the UFO arrived. (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________________ David when the UFO arrived? 2. We were listening to the teacher carefully when she came in. (对划线部分提问)___________________ you _____________ when she came in? 3. Lily followed her father to see her mother in hospital. (同义句) Lily _____________________ her father to see her mother in hospital. 4. Tom had a traffic accident yesterday. (同义句) A traffic acciden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om yesterday. 5. She was so tired; it’s difficult for her to arrive on time. (同义句) She was _____________ tired _______________arrive on time. 四、单项选择。 ( ) 1. I met a friend of mine_____ I was walking in the park. A. before B. when C. after D. if ( ) 2. We’ll go for a walk if it_____ tomorrow. A. will not rain B. isn’t raining C. doesn’t rain D. isn’t rain ( ) 3. I met Li Lei_____ hospital last Sunday. He was ill_____ hospital then. A. in the, in the B. in, in the C. in the, in D. in, in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试题:第六单元质量检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快乐学习,快乐测试! 学校 班级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____ ◆◆◆◆◆◆◆◆◆◆◆◆◆◆装◆◆◆◆◆◆◆◆◆◆◆◆◆◆◆◆◆◆◆◆◆订◆◆◆◆◆◆◆◆◆◆◆◆◆◆◆◆◆◆线◆◆◆◆◆◆◆◆◆◆◆◆◆◆◆◆◆◆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第六单元质量检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字词天地。(38分) 1.用“√”画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2分) (1)沼.(zhāo zhǎo )泽上面覆.(fú fù)盖着茂密的杂草,一不小心陷进去就会有生命危险。 (2)老虎一声怒吼.(kǒng hǒu ),吓得小动物们四处躲避.(bì pì)。 2.看拼音,写词语。(8分) dà yuē mào mì yǔ hén ( ) ( ) ( ) bō làng méi tàn jiān shì ( ) ( ) ( ) shuǎi diào xùn sù ( ) ( ) 3.照样子,写词语。(12分) 例:聚精会神(含有近义词的四字词语) 例:暴跳如雷(第三个字是“如”的词语) 例:千奇百怪(含有数词的四字词语) 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6分) 呼风( )( ) ( )( )细雨 春( )化( ) 未风( )( ) ( )( )苦雨 暴( )骤( ) 5.选词填空。(10分) 大约 大概 (1)看她们一个个扬着脑袋,挺着胸脯,坐得端端正正的,( )都想得到老师的表扬吧! (2)这块石头( )5斤重。 特别 特殊 (3)爸爸( )喜欢旅游。 (4)今天我们家来了一位( )的客人。 嘲笑 讥笑 (5)没有受过伤的人,总会( )别人的伤痕。 二、句子乐园。(12分) 1.台风暴跳如雷,像头疯狂的巨兽,呼呼地向着城市扑去。(仿写比喻句) 2.台风泄气了,只好懒洋洋地朝海洋的另一个方向奔去。(仿写拟人句) 3.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仿写反问句)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素质检测二苏教版

第三单元综合素质检测(二)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摄.取/震慑.骇.然/言简意赅.错综.复杂/泉水淙淙. B.纷纭./耕耘.竣.工/容颜俊.秀无待饶.舌/妖娆.妩媚 C.阑.珊/波澜.僻.静/鞭辟.入里蓦.然回首/暮.色四合 D.滑稽./稽.首愧.悔/身材魁.梧家喻.户晓/至死不渝.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陶冶僵域晶莹食古不化 B.书厨渊博通达融会贯通 C.憔悴疏漏浩劫焚膏继晷 D.枯燥腐烂斧凿举一返三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寺庙对联内容丰富、言简意赅 ....,是我国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B.面对错综复杂 ....的国际国内形势所带来的风险和挑战,我们亟须提高应对能力。 C.中国陶瓷艺术只有在立足传统中推陈出新 ....,才能打破僵局,赢得华丽转身。 D.电影《芳华》的热映,让影片中的几位女主角一夜爆红,成为了炙手可热 ....的明星。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市科技馆作为重大科普基础设施,已经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成为我市文明城市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 B.食品谣言的存在,不仅是民众对相关知识的缺乏,而是食品安全焦虑的体现。 C.随着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视,使我们都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 D.历史伟人之所以让后人铭记的原因,在于其思想和人格的不朽,而不是无证可考的坊间情事。 5.将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古人讲:“外师造化,中得心源。”②外化于行,形成以追求慎独慎初慎微为常态的根本行为准则,并由此培育和建立纯洁的品德修养,为将来的成长、成才、成事、成功打下厚实的基础。③涵德养性,需要进行自我灵魂警醒和行为净化。④人类对外在事物的感知和认知,需要勤学和善思的高度统一,从而内化于心,追求正心正道正派。 A.③①②④ B.①③④② C.③①④② D.①③②④ 6.仿照下面的画线句,将内容续写完整。(3分)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 一、我会拼,也会写(10分) shēn zhǎn jiàn lìjié shěnɡnénɡ ɡòuēn qínɡ jìnɡ ài xiān hónɡɡōu huàxiónɡ wěi huīhuánɡ 二、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画出。(9分) 水分(fēn fèn )钉着(dīnɡdìnɡ)空(kōnɡkònɡ) 地 应该(yīnɡyìnɡ)答应(yīnɡyìnɡ)好( hǎo hào) 客 盛(shènɡ chénɡ)装兴( xīnɡxìnɡ)起葡萄干(ɡān ɡàn) 三、我会选字填空(8分) 1、密蜜 甜()()切茂()()林 2、沙纱 ()发()土()巾泥() 3、末未 ()来周()()尾()必 4、结洁 ()白清()()网()实 四、照样子,我也会写。(3分) 照相照相机火车

五、识字加减法。(9分) 1、宁(泞)(泥泞)急()()发()() 2、胜(生)(学生)省()()季()() 3、浇(烧)(烧火)兴()()搭()() 六、我会填。(15分) 1、一()灯光一()葡萄一()掌声 一()笑脸一()彩虹一()立交桥 2、群山()()树木()()点点()()华灯()()光彩()()银光()() 3、明亮的()难忘的()川流不息的() 动人的()火红的()风光秀丽的() 七、词语接龙。(4分) 国家——()——()——()——() 保留——()——()——()——() 八、我会连。(8分) 1、碉夜繁绚清朦环橱 华晰堡胧幕窗丽绕 2、宽穷贵恶强胜内加 贱弱窄富善减负外 九、把下面句子补充完整,并加上标点符号。(6分)

部编版六(上)第六单元质量检测试卷 【含参考答】

部编版六(上)第六单元质量检测试卷 时间:100 分钟满分:100 分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 42 分) 1.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5 分) 地球就像一位hé ǎi()可亲的母亲,用甘甜的乳汁bǔ yù()我们。她无私地cì ɡěi()我们宝贵的kuànɡ cánɡ(),以及赖以生存的自然 zī yuán()。所以我们要爱护她,保护她。 2.选字组词。(6 分) [绕饶浇] 缠( ) ( )水富( ) [睹渚赌] ( )钱烟( ) 目( ) [慨概溉] ( )括灌( ) 感( ) [莹荧萤] ( )光晶( ) ( )火虫 3.按要求填空。(5 分) “溢”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再查画;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再查音节。“滥”的意思有:①泛滥;②过度,没有限制; ③不切实际浮泛。给下列词语中的“滥”选择正确的解释。 陈词滥调()滥用职权()洪水泛滥() 4.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8 分) (1)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 (2)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 (3)有人就借用媒人的称呼,把能够传递信息的物体叫媒体。( ) (4)地球的表面积是5.1 亿平方公里。( ) 5.按要求写句子。(8 分) (1)它不是谁的思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用加点的关联词语再写一个句子)

(3)我们一定必须要保护环境。(修改病句) (4)老人慢慢迈进小院。(把句子写具体) 6.课文回顾。(10 分) (1)“,浪淘风簸自天涯。”这两句诗选自唐朝诗人的《》。 (2)《书湖阴先生壁》中“,两山排闼送青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一水”“两山”写得颇富情趣。 (3)《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科学知识说明文。它通过“”“ ”“ ”这三方面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教育我们要精心保护。(4)《三黑和土地》写了以为代表的农民重新获得土地的事情,体现了农民们心情,抒发了农民。 二、阅读与理解。(28 分) (一)、阅读课文《只有一个地球》选段,回答问题。(15 分) ①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它()谁的恩 赐,()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②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 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使它们不能再生,()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3 分)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填在括号里。(4 分) 恩赐—()慷慨—()枯竭—()毁坏—( ) 3.读选段②填空。(5 分)

九(下)第三单元综合素质检测(一) (2)

九(下)第三单元综合素质检测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真谛.(dì)目睹.(dǔ)诅.咒(zǔ)累赘.(zhui) B.啜.泣(chuò)呵.斥(hē)娱.乐(yú)阴霾.(mái) C.无瑕.(xiá)扉.页(fēi)憔.悴(qiáo)筛.选(sāi) D.糟粕.(pò)肃穆.(mù)献媚.(mèi)徘徊.(huái) 2.下列选项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2分) A.序跋轶事浓丽理所当然 ______改为______ B.炽烈迁徒点缀凶神恶煞 ______改为______ C.攀附头衔琐屑拔乱反正 ______改为______ D.蝉娟结晶奠定举目无亲 ______改为______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两家人多年来一直相安无事 ....。 B.小弟孤陋寡闻 ....,望你们多指教! C. 11月30日开考的公务员考试,报考人数洋洋大观 ....,首次突破百万。 D.你向他提意见是多余的,他这个人一向自以为是 ....。 4.下列各项中判断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现代作家巴金的原名是李尧棠,他创作的“激流三部曲”指的是《家》《春》《秋》。 B.《堂吉诃德》的作者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其主题思想是描写和讽刺趋于衰弱的中世纪骑士制度和武侠精神,揭示出教会的专横、社会的黑暗、人民的困苦。 C.列夫·托尔斯泰、罗曼·罗兰、梵高的国籍依次是俄国、法国、荷兰。 D.序和跋是构成一部书完整结构的两个板块,从位置上看,序一般放在一部书的后面,跋写在书的开头,但它们有一个相同的作用,就是:对全书的思想内容或艺术特色作一个简要的概述,意在引导读者有针对性地阅读。 5.下面语段中的画线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写出你的修改意见。(2分) 中华生态文化为人类文明增添了宝贵的精神财富。①中华生态文化传递着向上向善,为改善人与自然关系、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和生产生活方式转变提供思想源泉和精神支撑。②当前,应大力弘扬、发展和传承中华生态文化,提升人们的生态文化自信和自觉,增强生态文化的引导力和感染力。 (1)第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仔细观察漫画《谨防舌尖上的腐败》,写出其创意之处。(3分)

第三单元 检测试题

第三单元检测试题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将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能恢复原状,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合理的是( C ) A.分子质量增大 B.分子个数增多 C.分子间间隔变大 D.分子体积变大 解析:将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能恢复原状,是由于温度升高导致 分子间的间隔变大,C正确。 2.下列粒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 C ) A.原子 B.分子 C.电子 D.离子 解析: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电子不是构成物质的粒子,故选C。 3.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 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温度升高,分子的体积变大 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解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A正确;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分子本身体积不变,B不正确;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C、D正确。

4.下列化学用语,通常只表示微观意义,而不表示宏观意义的是 ( C ) A.Ca B.N C.2N D.He 解析:元素符号前面加上数字就只能表示微观意义,即几个原子,2N只能表示2个氮原子,不再有宏观意义。 5.稀土是储量较少的一类金属的统称,有“工业维生素”的美誉,是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铈是一种稀土元素,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C ) A.铈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58 B.在化学反应中,铈原子一般失去电子 C.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 g D.铈元素符号是Ce 解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8,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铈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58,A 正确;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电子,B正确;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C错误;铈元素符号是Ce,D正确。 6.核电荷数多于核外电子数的粒子一定是( D ) A.分子 B.原子 C.阴离子 D.阳离子 解析:分子与原子都不带电,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相同,A、B不正确;阴离子核电荷数小于核外电子数,C不正确;阳离子的核电荷数大于核外电子数,D正确。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试卷—第三单元检测卷

第三单元检测 一、下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画“○”。 二、是平移现象的画“○”,是旋转现象的画“ ”。 三、下面第一行的图形分别是从哪张纸上剪下来的?连一连。 四、想一想,填一填。 1.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后,折痕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 )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 )。 2.风扇扇叶的转动是( )现象;推箱子是( )现象。 3.数字和汉字是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的“朋友”,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一些有对称特征的数字和汉字,请按要求写一写。 (1)写出三个具有对称特征的数字:( ) (2)写出三个具有对称特征的汉字:( ) 4.下面呈现出字的一半,你能写出这些字吗?

5.根据图中物体的运动现象,填“平移”或“旋转”。 6.格子里的图案是怎样运动的? 先向( )平移( )格,再向( )平移( )格。 五、我来判一判。(对的画“ ”,错的画“?”) 1.每个图形都至少有一条对称轴。( ) 2.升国旗时,国旗的运动是旋转现象。( ) 3.汽车在公路上行驶,车轮的运动是旋转现象,车身的运动是平移现象。( ) 4.从镜子中看到的样子是。( ) 5.下面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 六、右面哪几架飞机通过平移可以和左面这架飞机重合?请圈出来。 七、看一看,填一填。 通过平移能够互相重合的有; 通过旋转能够互相重合的有。

参考答案 一、(○) ( ) (○) ( ) (○) (○) (○) (○) 二、○ ○○ 三、 四、1.轴对称对称轴 2.旋转平移 3.(1)答案不唯一,如:0、3、8 (2)答案不唯一,如:中、王、品 4.日中苗工 5.平移旋转平移 6.右5右 6 五、1.? 2.? 3. 4.? 5.? 六、 七、(1)B——③D——①(2)A——②C——④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第六单元质量测试卷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五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六单元质量测试卷(适用于云南地 区) 一、基础知识 1.给下面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灼________痛(zhuó shuó)猝________死(cuì cù)褒姒________(nǐ sì) 抢劫________(qiè jié)烽________火(fōn g fēng)陷阱________(jǐng jǐn) 2.照样子搭配词语 听从(建议)点燃________ 搜集________ 造就________ 治理________ 制作________ 3.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面的词语或词组 ①信件电报烽火计算机网络 ②纸甲骨计算机绳子 4.选择正确的答案填空。 (1)古代人们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形式传递信息。A.书刊B.漂流瓶C.烽火D.人报信 (2)坐在家里,可以利用_______制作绘声绘色的电子邮件,发送到世界各地。()A. 摄像机 B. 录音机 C. 计算机网络 D. 电视机(3)“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是《红楼梦》中对谁的判词() A. 袭人 B. 黛玉 C. 晴雯 5.把下面句子中的画线部分用四字词语替代。 ①褒姒见到各路诸侯好像面对强大的敌人,把情况看得很严重,精神很紧张,率兵奔来跑去,一阵忙乱,不由得一笑。________ ②诸侯们望见熊熊燃起的烽烟,却以为是周幽王又用旧的伎俩来骗人,个个按兵不动。________ ③桑恩心里急得像着了火似的,打出:“快点呀,跟我讲话!”________ ④有的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学习成绩一下子下降了许多许多。________ 6.辨字组词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综合素质检测(一)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 素质检测(一) 一、知识与积累(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佁.然(yí)箬.篷(ruò)篁.竹(huánɡ) B.峨.冠(é)多髯.(rán)悄怆.(cānɡ) C.差.互(cī)俶.尔(chù)篆.章(zuàn) D.蒲.葵(pú)翕.忽(xī)椎.髻(chuí)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如鸣珮环,心乐.之乐: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斗: (3)高可二黍许.许: (4)左手倚一衡.木衡: 3.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潭西南而.望/启窗而.观 B.乃记之.而去/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C.其.人视端容寂/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D.卷石底以.出/能以.径寸之木 4.对下列文言特殊句式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全石以为底。(倒装句,即“以全石为底”。意思是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B.斗折蛇行。(文言省略句,省略主语“小溪”。意思为:小溪像

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蜿蜒。) C.其两膝相比者。(定语后置,即“其相比两膝者”。意思是: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 D.各隐卷底衣褶中。(文言省略句,省略介词,即“各隐卷底于衣褶中”。意思是:两膝都隐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5.下列文言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皆/若空游/无所依 B.其岸势/犬牙差互 C.罔不/因势象形 D.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随着文化读书类节目《朗读者》自播出以来,成为荧屏上的一股“综艺清流”。 B.作为中国交通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的跨海桥隧工程,港珠澳大桥使用设计年限首次采用120年的标准。 C.处理好人工智能在法律、安全等方面提出的新课题,让技术创新运行在制度的轨道上。 D.金庸运用武侠这一大众喜闻乐见的题材,抒写世道人心,浸润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承担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 7.古诗文默写。(每题1分,共6分) (1)气蒸云梦泽,。(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蒹葭》)

第三单元检测题

第三单元检测题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得分:______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从上古至秦汉,山水或是作为神仙居所,或是作为祭拜对象,或是作为“比德”象征,或是作为通向“道”的媒介而存在,那一时期的山水图像只是一些零散的山石、树木。而进入魏晋南北朝之后,文人官宦所集聚的社会名流、上层集团在道、释、玄的思想驱动下,萌发了一股强烈的重返自然的激情与热望,原本作为“自在之物”的山水因此成为一个新被发现的审美对象,成为一种凝结着生理舒适感与视觉悦目感的现实而具精神性的空间。中国人的情感世界中从此生长出山水之乐。山水也逐渐从宗教画和故事画的背景中独立出来,成为绘画主体;作为自然情愫图像表达的山水画,以山川景色为载体实现着人们皈依自然的情感诉求。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在洛神与曹植的身影背后描绘着树石流水、河岸远山,它们为这一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铺设了“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的自然空间。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是现存最早的卷轴山水画,表现了悦目怡情的自然风光。远山高耸,白云缭绕,山石积翠,树影婆娑;山间瀑布垂下,激起珠光一片;朱桥衔接台岸、近坡,坡陀上桃树掩映,绿草如茵;游人或策马而行,或寻径闲步;春水初涨,微波粼粼,二三佳人沐浴熏风,荡舟远眺……一派春和景明的旖旎风光,一派纵享山水的陶然心境。这是美的目光与大自然欣然相遇的

情与景偕。 美的目光同样诱导着唐代的自然情愫。唐人富于诗人气质,他们用浓酒般的热情拥抱山水,也用唐诗般的浓情把丘壑林泉之美渲染得淋漓尽致;他们敏感而多情,纵情于现实山水,却将其表现得如同“湍濑潺湲,云霞缥缈”的神仙之境。青绿山水技法语言的成熟也为将这般美景描绘得绚丽多彩提供了可能。李思训(传)《江帆楼阁图》即是用江天一色、波光万重、轻舟荡漾、巉岩幽岭、松竹掩映、桃红椿绿、水榭朱栏等,烘托出日丽风清的江岸美景;而李昭道(传)《明皇幸蜀图》所表现的本是“安史之乱”后唐玄宗仓皇出逃、避难入蜀的窘迫经历,但却也一定要把那蜀地山水画得群峰竞秀,山花争妍。 (摘编自牛克诚《山水画:中国人自然情愫的图像表达》) 材料二: 山水画,从真正诞生之时起便与中国哲学中最核心的“道”的精神紧密相连。儒家的道德感悟是与山水连在一起的。《礼记·中庸》云:“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正是以山高水长来形容仁爱之道。同时,“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以老庄思想为核心的道家哲学更是崇尚自然山水。在这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心灵相照、气息相通的所谓“天人合一”的关系。而庄子心目中的神人居“藐姑射之山”,“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则更是一种心游万仞的自如之境。老庄哲学,成为中国山水画最重要的哲学基础,历代山水画家几乎无一不受其影响。将空理与山水融合起来进行阐发更是中国佛教和禅宗的一大特色。佛教徒们“性好山泉,多处岩壑”(《高僧传》)。建于深山之中的寺庙已经成为中国山水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对山水的亲近不仅有利于僧人们的修悟,也是他们具有较高审美感受力的表现,于是中国山水画史上便有了王维和诸多卓越的画僧。透过对儒道释哲学与山水关系的简单梳理我们不难看出,

小学六年级语文第六单元质量检测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6分) máo dùn jīng zhàn yīyán jiǔdǐng ()()() yùyán quán wēi wéi miào wéi xiào ()()() 二、先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解释所填的字。(4分) 一丝不()钟鸣()食 戛然而()鳞次栉() 三、划去每组中不属于同一类的词,再在括号里补上一个同类的词。(4分) 1、黎明傍晚中午时间() 2、鳊鱼木鱼鲫鱼黄鱼() 3、足球篮球排球铁球() 4、蔬菜青菜白菜黄瓜() 四、翻译下列文言句子。(6分) 1、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2、宁信度,无自信也。 3、守而勿失也。 五、修改病句。(4分) 1、《小学生报》和《作文大王》是我最爱看的两种报纸。

2、我们要运用和理解学过的成语。 3、公园里,到处可见盛开的鲜花和悦耳的鸟叫。 4、千佛山、大明湖和趵突泉是杭州的三大名胜之一。 六、回忆课文填空。(11分) 1、博学之,,慎思之,,。 2、骐骥一跃,;驽马十驾,。锲而舍之,;锲而不舍,。 3、鼎在远古的时候,是中国先民使用的一种,后来又发展成为一种,象征着。 4、《矛与盾》的寓意是。 阅读部分(25分) (一)马价十倍 有个卖马的人,牵着马在市场上一连站了三天,竟没有一个人看得上他的马。他气坏了,就去求见最会识马的伯乐,说:“我的这匹骏马想卖掉,可是在市上站了三天,没有人来问个价。请你帮个忙,只要去我的马儿旁转一转,离开时再回头看一看,就行。” 伯乐一听,很同情他。就真的踱在市场上,经过他那匹马旁边,瞟了几眼,走了几步,又回头看了下。买马的人听说了,立即蜂拥而来,抢着要买这匹马,马价霎时间提高了十倍。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2分) 蜂拥:霎时间: 2、买马的人为什么会蜂拥而来抢着要买这匹马?(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