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解说词与画面的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摘要 (3)
一、我国电视新闻的现状 (3)
(一)我国电视新闻存在的问题 (3)
1.电视新闻没有充分电视化 (4)
2.没有充分发挥电视新闻视听结合的特点 (4)
3.许多电视新闻画面与解说词传达重复的信息 (6)
(二)当前新闻解说词与画面配合不协调的原因 (6)
1.在一些政治会议上,要求统一口径,统一文字 (6)
2.新闻采访中拍摄画面不足 (6)
3.新闻记者对文字的依赖过多 (7)
二、针对我国电视新闻解说词与画面配合问题的解决办法
(7)
(一)电视新闻解说词与画面的结合关系基本形式 (7)
1. 声画对位 (7)
2.声画统一 (8)
(二)画面要有不可替代的细节和镜头 (8)
(三)解说词要发挥好解释和补充的作用 (9)
参考文献 (11)
Abstract (11)
电视新闻解说词与画面的配合研究
摘要:画面与解说词是电视新闻的两种重要的语言形态。画面表现的好,会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加深对两种信息的理解。电视新闻解说词与画面的有机配合可以为电视新闻增色很多,解说词作为电视声音中最重要、最独特的部分,与画面相辅相成,必须有机结合;解说词和画面各有侧重,相互补充,提供更多信息。尤其是在新闻类节目中,需要传递的信息量更大,所以对画面和解说词配合的要求显得更为重要。画面有不可替代的镜头,解说词发挥好解释和补充的作用,这样电视新闻作品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电视新闻;解说词;画面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电视事业获得了巨大发展,电视技术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新闻节目得到不断的创新和发展,持续产生很多新的新闻节目形态,观众对新闻节目的关注度也呈现上升的趋势,观众从中不仅关注了国家大事,开拓了视野,在思想上也获得了新的启发。电视新闻是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画面声音为传播符号,对新近发生的事实时政进行报道。电视新闻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将信息全方位地传达新闻事实,更好地满足观众对获取信息的要求。画面与解说词是电视新闻的两种重要的语言形态。画面表现的好,会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加深对两种信息的理解。电视新闻解说词与画面是受众从新闻中获得所需要新闻信息的主要途径,电视新闻是视听结合的艺术,新闻画面与解说词的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1]
一、我国电视新闻的现状
(一)我国当前电视新闻存在的问题
电视解说不去独立地完成对事件的全面报道,也不去独立地塑造电视艺术形象,它必须和电视的其他手段(尤其是画面)一道配合起来,才能最终完成对事件的全面报道,对人物形象的整体塑造。在一般情况下,解说词不能脱离画面单独存在,也不能独立成章。电视解
说词的接收对象不是读者,也不是听众,而是观众。观众的视觉注意力主要是集中在画面上,所以解说词写作一定要围绕画面进行。必须为“看”而写[2]而我国当前的电视新闻解说词与画面的配合方面面临着种种问题:
1.电视新闻没有充分电视化,与报纸、广播新闻区别不大。
电视新闻与报纸、广播新闻的传播方式是不同的,电视新闻具有报道性、纪录性、即兴性,以及定期性,即把作品在时间上分割为连续性的片断,还有“室内性”等交流特点[3]电视新闻与报纸、广播新闻有着很大的区别。电视是视听结合的艺术,电视新闻需要解说词与画面的完美结合,以画面为主要表现手段,解说词作为画面的解释与补充。电视文字解说稿与报纸广播解说稿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电视新闻稿是配合电视新闻图像的播出、供电视新闻播音员播音的文字稿。它与新闻图像互相配合,构成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一条条既看又听的电视新闻。所以,电视新闻稿的写作既是一门为听而写的艺术,也是一门为看而写的艺术。“听”与“看”的结合,使电视新闻稿写作既不同于广播新闻的为“听”的特点,又不同于报纸新闻的为“看”的特点。
电视新闻“听”的口语化特征决定了电视新闻文字稿在撰写的过程中,与报纸新闻稿不同;而须有广播新闻稿之突出特点,即口语化。采用群众易于接受的大众化语言,传达新闻内容。不然,既妨碍观众“听”,也妨碍观众“看”,达不到预期的收视效果。对同一内容的报道,电视新闻稿与报纸新闻稿的撰写是有区别的,比如:报纸:“我们这次洽谈会,来的人非常多,对我们来讲出乎预料,虽然谈成不多,但是我们也感到非常高兴。”洽谈会负责人7月10日对我们说。
电视:7月10号,洽谈会负责人对记者说,这次洽谈会来的人非常多,出乎他的预料,虽然谈成的不多,但他也非常高兴。
可以看出,同是文字形式,但电视新闻稿毕竟不是给人看的,而是要让播音员去说的。既然它的目的是说的、是让人听的,那么它必须直截了当地把内容表达出来。同时,要求语言比较简短,适合播音员配音;其次是应尽量采用口头语言,以适应受众的听觉习惯。这正是电视稿与报纸稿在语言风格上的差异。
2.没有充分发挥电视新闻视听结合的特点
电视新闻视听结合的特点决定了电视新闻解说词的写作必须从
视听两个方面出发,既要考虑新闻画面所传递的信息内容,也不能忽视解说词对画面的补充。电视新闻是视听艺术,作为电视新闻画面一定要充分发挥其叙事功能。画面要形象生动、有特色,画面有不可替代的细节和镜头,并且有一定的信息量,画面是观众获得信息的“窗口”,角度变化单一,画面的视觉信息量也就单一。要想增加画面的信息量可以挖掘、选择、提炼角度,从本质上来说也就是对画面信息的选择和提炼。可以引导受众从不同的角度获得大量的信息。解说词的作用在于解释画面里没有的信息,给画面定性和明确的主题方向。在电视新闻中,解说词要和画面配合介绍事件的过程、担当叙述人,介绍各个方面的人物,并结语和点题。解说词不应该和画面有过多的情感联系,保持某种客观的态度,也不应用语言烘托气氛和加强画面中没有的情感因素,而要有较为成熟的、理性的态度[4]。解说词还不应该重复画面中的已有内容,否则会显得冗余、啰嗦;解说词也不能是没有信息含量的废话或是空洞的标语口号。总之解说词应该尽量的客观简洁,信息明确,能配合画面叙述清楚事件和主题。
电视新闻主要是通过图像来叙述新闻事实,图像能显示的地方,解说就要停下来,让观众自己去观看和理解。这样就造成了电视新闻解说词时断时续、起伏跳跃,不完整、不连贯的现象。但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目前真正能充分利用电视优势,具有浓厚电视特点的电视新闻节目,还是比较少的。原因是,由于长期受报刊新闻写作的影响,一般的新闻解说词,去掉图像就是一篇完整的文字稿。
2002年中国电视新闻一等奖《有困难找政府》这条新闻的解说词:“滚洪水流窗移,深深关爱暖人心”。两天来,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带着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的深切关怀,进帐篷、住农户。
在重灾区北湖区岳风乡瑶族村,村民丘昌文流着泪告诉温家宝,他的弟弟丘昌武夫妇都被洪水冲走了,只剩下9岁的女儿丘菲和3岁的儿子丘志豪。
温家宝执意要看看这对不幸的孩子。
这就是这条新闻的电视解说词,一共136个字。如果不看画面、不听声音,光看文字,大家只知道温家宝去灾区慰问了,根本感受不到温家宝看到灾区人民失去家园时那种痛苦、揪心和难过,更不会听到温家宝说“有什么困难找政府,或者找我,我还会来看你们的”等等这些发自内心亲切的话语,也不会看到温家宝像所有的长辈一样,动情的把孩子搂在怀里、脸贴在孩子脸上的那一幕。而且,每个人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