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史视阈中的中国近代化学发展史考察
近代化学史的发展
近代化学史的发展近代化学史是指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化学领域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和科学发现的历史进程。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近代化学史的发展,包括化学理论的演进、实验技术的突破、元素周期表的建立以及有机化学的兴起等方面。
一、化学理论的演进近代化学的发展离不开化学理论的不断演进。
19世纪末,化学家达尔文提出了原子论,认为所有物质都是由不可分割的原子组成。
随后,门捷列夫提出了化学反应的质量守恒定律,为化学反应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而随着化学实验的深入,化学家们逐渐认识到化学反应中原子的重新组合,从而提出了化学反应的定比定律和多比定律。
这些理论的提出和发展为化学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打下了基础。
二、实验技术的突破近代化学史中,实验技术的突破对化学研究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例如,卡尔·威廉·舍勒在19世纪末发明了分光光度计,使得化学家们能够准确测定物质的吸收光谱,从而研究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此外,电化学的发展也为化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
法拉第在19世纪提出了电解定律,奠定了电化学的基础,为后来电解质理论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这些实验技术的突破使得化学研究的精确性和准确性得到了大幅提升。
三、元素周期表的建立元素周期表是近代化学史中的一大里程碑。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表了《化学元素周期定律》一文,提出了元素周期表的概念。
他将已知的元素按照原子质量的大小排列,并根据元素的性质和周期性规律进行分类。
这一发现为化学元素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并为后来的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化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元素周期表也得到了不断的修正和完善,成为了化学研究和教学的重要工具。
四、有机化学的兴起近代化学史中,有机化学的兴起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有机化学主要研究含碳的化合物,而碳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19世纪末,化学家们开始研究和合成各种有机化合物,例如乙醇、甲醛等。
这些有机化合物的研究不仅推动了化学理论的发展,也为农药、医药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的社会史考察
促进了学科交叉
化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 ,如生物学、物理学、材料科学 等,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和方法。
培养了专业人才
化学教育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专 业的化学人才,为化学工业的发
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03
化学体制化的社会文化因素
儒家思想与科学观念的融合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强调的实证主义和经验主义为近代化 学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加强管理和应对。
深化对化学体制化及其社会影响的研究的意义
深化对化学体制化及其社会影响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国近代社会 的转型和发展,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更加丰富和深入的资料和见解。
通过对化学体制化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近代社会的经济、政治 、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为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策和措施提供参
要意义。
未来中国化学产业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化 学产业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 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
中国政府对化学产业的重视和支 持将进一步增强,为化学产业的 发展提供更加广学产业也面临着一 些挑战,如环境保护、安全生产 、技术更新等方面的问题,需要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化学产业地位
1 2 3
国际竞争力
中国的化学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尤其是在一些具有传统优势的领域,如农药、 化肥等。
全球合作
中国的化学产业也在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全球 的化学产业进行交流和合作,提高了自身的技术 和管理水平。
环保压力
在全球环保压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下,中国的化学 产业也在积极探索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以实 现可持续发展。
05
结论与展望
[课外阅读]中国化学发展史
[课外阅读]中国化学发展史中国化学发展史一、关于化学的故事1、在1944年的美国某地。
那天,大学里面一座大楼失火了。
“呜,呜,……”消防车问讯赶来。
这时一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大楼门口警卫森严,不许消防队员进去。
“火烧眉毛了,还不许我们进去?”消防队员着急的问。
“不行,没有国防部的证明,谁都不许进!”原来,大楼里面的科学家们正在极端秘密地研究一种化学元素──铀。
为什么研究铀要那么保密呢?2、在1781年,英国有位著名的化学家叫普利斯特里,他很喜欢给朋友表演化学魔术。
每当有朋友来到他的实验室参观时,他便拿出一个空瓶子,给大家表演。
可是,当他把瓶口移近蜡烛的火焰时,忽然发出“啪”的一声巨响。
朋友们吓了一跳,有的甚至钻到桌子底下去。
原来,瓶子里事先装进氢气和氧气,点火会发出爆炸声。
一次,他表演完“拿手好戏”后,在收拾瓶子时,注意到瓶子上有水。
经过反复实验,他终于发现,氢气燃烧后变成了水。
3、在1890年。
在庆祝德国化学会成立25周年的大会上,著名化学家凯库勒,讲述了自己怎样解决了有机化学史上一大难题。
“那时侯,我住在伦敦,日夜思索着苯分子的结构是什么样的。
我徒劳地工作了几个月,毫无收获。
一天,我坐马车回家,由于过度劳累,在摇摇晃晃的马车上睡着了。
我作了一个梦,一条蛇首尾相连,变成一个环。
我从梦中惊醒,当天晚上,在梦的启发下,我终于画出了苯分子的环式结构,解决了有机化学史上的一大难题。
”故事一从一个很小的侧面说明化学是何等的重要。
美国在1945年研制出第一颗原子弹,当年的8月6日和9日分别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引起世人瞩目。
我国在1964年10月16日在西北上空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氢弹研制成功,从而结束了我国没有核弹的历史。
故事二说明研究化学一定要细心,厦门大学张资珙教授曾经把一名优秀的化学工作者比喻为C4H4,C4H4是一种高度不饱和的烃,具有很高的活性,即:clear head(聪明的头脑)、clever hands(灵巧的双手)、clean habit(洁净的习惯)、curious heart(好奇心)。
近代中国化学教科书的出版与内容特点分析
3、化学教科书的教育特点
近代中国化学教科书在教育上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强调科学方法。这些教 科书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实验技能,使其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注重道德教育。这些教科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强调科学家的道德品质和 科学精神的培养。最后,本土化。这些教科书在编写过程中注重结合中国实际情 况和文化背景,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一、特点
1、时代背景与化学教科书概况
自清朝末期开始,中国社会逐渐认识到西方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其中化学知 识也得到了广泛。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开始推行新式教育,引入了大量的西方 教科书。为满足国内对化学教科书的需求,许多机构纷纷涉足化学教在近代中国,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开明书店等知名机构成为化学教科书 的主要者。这些机构通过与西方作者合作,引入先进的化学知识,不断推出适应 时代需求的化学教科书。同时,这些机构还注重教材的修订与更新,以满足不同 时期的教学需求。
化学史内容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他们能够以历史的视 角理解化学知识,同时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教学方法应以生动有趣 的课堂讲解、深入浅出的案例分析和丰富多彩的实验教学为主,使学生更好地掌 握化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案例开发
1、情景导入
在讲解化学史内容时,可以通过情景导入的方式,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例如,在讲解“元素周期表”时,可以介绍门捷列夫的历史背景和故事,使学生 了解这位伟大科学家是如何通过独立思考和创新,发现元素周期律的。
2、化学教科书的内容特点
近代中国化学教科书在内容上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强调基础知识。这些教 科书通常从基本概念入手,逐步深入探讨化学原理和实验方法。其次,注重实践 与应用。这些教科书中的实验内容丰富,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有助于学生掌握实 际操作技能。最后,学科前沿。这些教科书不断引入新的研究成果和前沿理论, 使读者能够及时了解化学学科的发展动态。
近代中国化学教育与化学教科书研究情况分析
近代中国化学教育与化学教科书研究情况分析作者:郭震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2013年第12期摘要:晚晴和民国时期是我国化学教育启蒙和发展的重要阶段,相关研究对当前化学教育和教科书的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通过对近代中国化学教育和化学教科书的研究情况进行梳理,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分类和综述。
提出了已有研究成果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今后该领域研究着力方向的建议。
关键词:化学教育;教科书;近代中国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3)12—0067—04我国的化学教育起始于19世纪60年代,是在近代化学从西方引入中国的过程中,伴随着新式学堂的设立和化学教科书的翻译而逐步发展的,迄今已走过了一个半世纪的发展历程。
近年来化学界和教育界对中国化学教育与化学教科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其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1949年以后的新中国化学教育和化学教科书。
[1]学术界对晚清和民国时期近代中国的化学教育和化学教科书关注较少,有关研究并不多见。
该时期我国的化学教育正处于启蒙和发展的重要阶段,相关的研究资料对我们了解近代科学教育,促进当前化学教育和化学科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必要进行整理。
本文对近代中国化学教育和化学教科书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分类综述,以期对该领域的研究有所裨益。
一、近代化学教育变迁研究郭保章、梁英豪、徐振亚的《中国化学教育史话》[2]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化学教育发展的历史,其中涉及近代中国高等化学教育和中学化学教育,对化学教育史上的重大事件和著名化学教育家作了分析和评价,对重要化学概念的形成、近代中国化学教育制度的建立以及化学课程和教科书的演变进行了评述。
王祖陶在《中国近代学制变革与早期化学教育的发展》和《中国近代的化学教育》中结合我国近代学制变革,总结了不同时期化学教育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等方面的特点。
张家治等的《化学教育史》介绍了世界范围内化学教育的发展和演变情况,书中专门设章记述中国化学教育史,重点对19世纪60年代近代化学传入中国后化学教育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探讨。
近代化学史的发展
近代化学史的发展引言概述: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近代化学史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当时化学开始从实验室走向工业应用,并逐步形成了独立的学科体系。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近代化学史的发展。
一、化学元素的发现与研究1.1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化学家们通过实验逐步发现了一系列化学元素,如氢、氧、氮等。
他们通过研究元素的性质和反应规律,建立了元素周期表,为后来的化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1.2 在19世纪,化学家们通过电解、燃烧等实验方法,发现了更多的元素,如金、银、铜等。
同时,他们还发现了元素之间的化学反应和化合物的形成规律,为化学反应的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1.3 20世纪初,化学家们通过分析和实验,发现了更多的放射性元素,如铀、镭等。
他们的研究不仅推动了核化学的发展,还为原子结构和核反应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二、有机化学的崛起与发展2.1 19世纪初,化学家们开始研究和合成有机化合物,如醇、酮、醛等。
他们发现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与无机化合物有所不同,从而奠定了有机化学的基础。
2.2 在有机化学的发展过程中,化学家们逐渐建立了有机化学的理论体系,如结构理论、键合理论等。
他们通过实验和理论研究,揭示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为有机合成和有机反应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
2.3 20世纪初,化学家们通过研究和合成有机化合物,发现了许多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如激素、抗生素等。
他们的研究不仅推动了医药化学的发展,还为有机合成化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三、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研究3.1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化学家们通过实验和理论研究,揭示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他们发现了物质的结构对其性质和反应有着重要的影响,从而建立了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理论体系。
3.2 在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研究中,化学家们通过分析和实验,揭示了分子结构与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
他们通过研究分子的构成和结构,解释了物质的性质和反应规律。
中国近代化学史 发展概况
中国近代化学史发展概况在中国的悠久历史中,化学作为一门科学,其发展历程相对较晚。
然而,尽管起步较晚,中国近代化学的发展依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近代化学知识开始传入中国。
一些开明的知识分子,如清朝的洋务派和后来的维新派,开始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并积极引进西方的科学知识和技术。
其中,化学知识作为工业、农业、医学等多个领域的基础,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应用。
在清朝末期和民国时期,中国的化学研究逐渐起步。
一些学者开始致力于化学研究,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
例如,中国化学家张资珙在物理化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被国际化学界广泛认可,他提出的“张资珙方程式”在化学反应速率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同时,中国的化学工业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发展。
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一些外资企业开始在中国建立化工厂,如法国的洋务企业——开滦煤矿公司。
此外,中国的一些民族资本家也开始涉足化学工业,如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等。
这些企业的出现,推动了中国的化学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
在化学教育方面,中国也开始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化学教育体系。
最早的化学教育可以追溯到清朝末期的京师大学堂(现在的北京大学)。
随后,中国各地相继建立了许多大学和专科学校,开设了化学专业,培养了大量的化学人才。
此外,中国的化学研究机构也逐渐建立起来。
例如,1928年成立的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1934年成立的北平研究院化学研究所等,这些研究机构的建立为中国化学研究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化学研究和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国家加大了对科学技术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化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在石油化工、农药、医药、材料科学等领域,中国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和突破。
总的来说,中国近代化学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
虽然起步较晚,但中国的学者和科学家们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化学研究体系和工业体系,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读《中国近代化学工业史1860—1949》
读《中国近代化学工业史:1860—1949》廖正衡(辽宁师范大学科技史研究所 116029) 近读2006年8月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由大连化工研究设计院陈歆文编著的《中国近代化学工业史:1860—1949》。
感到收获多多,这是近20年来化工史界的一部填补中国近代化工史空白的力作,内容丰富,值得推荐。
近代是中国工业起步的重要时期,许多工业在这个年代兴起,很多化工产品在这个年代走上了工业化。
这是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重要年代。
因此,中国近代化学工业史是中国工业史的重要组成,也是中国科学技术史的重要篇章。
我国著名化学史专家、北京大学教授赵匡华为此书作序,并称赞道:“它不是一部官方权威机构的档案汇编,也非某专业学术团体或某同仁团体的通力集体创作,而是一位清寒学子、布衣学者历40年的艰辛,以业余之力,不顾寒暑奔走于各类图书馆检索报刊杂志;恭恭敬敬求告于大小单位乞赐阅读那些发黄的历史档案;更以谦恭诚恳,求知若渴的好学与敬业精神登门求教于众多化工界的先贤前辈与师友。
因此,这部篇幅虽不算宏大的史纲就越发令人感到笔力沉重、滋味淳厚、难能可贵。
”该书资料丰富,内容充实,图文并茂:展示了42张珍贵的历史照片,记述了鲜为人知的史实;编制了近百年来中国近代化学工业发展的大事年表;列出了重要历史文献300余篇(文献跨度自1874年—2004年),为读者阅读和研究中国近代化工史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尤为重要的是作者以尽可能充实的资料、产量数据来描述中国近代化学工业发展的过程,并对当时化学工业国际发展的总趋势和技术更新的状况作了简明的介绍,以使读者在宏观了解中国近代化学工业振兴的紧迫形势与国际水平的巨大差距,也可从中体会到处于半殖民地景况下旧中国化学工业在列强挤压下举步维艰,而国人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气概。
全书共21章55万字。
第1至17章是主要内容,叙述从1860年至1949年的中国军火工业、硫酸工业、纯碱工业、电化学工业、化肥工业、医药工业、橡胶工业、染料工业、油漆工业等21个主要化学工业的兴起、发展、起伏、兴衰的历史。
《中国近代化学史略》读后感(5篇)
《中国近代化学史略》读后感(5篇)第一篇:《中国近代化学史略》读后感读《中国现代化学史略》(郭宝章著)有感陈德强***电子商务6B303该书系统地阐述了从20世纪初开始到90年代中国现代化学的建立、发展的历史,着重对中国化学各分支学科的发展状况作出了系统的介绍和客观的评价,对中国化学史上的重大事件也作出了较深入的评述,特别是对中国化学家在各学科的发展、各时期的研究工作及对科学事业的贡献作了细致的描述。
该书材料丰富,内容新颖,史传结合,书中还引用了大量的原始文献,附有珍贵照片近200 幅。
其叙述了现代化学如何从西方传入我国,并在我国生根发芽发展壮大的历史,反映了我国化学家所创造的不平凡业绩,以及现代化学各分支学科和中国化学会等的发展概况。
书中所介绍的化学家,都是一些造诣精深、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学者,如我国早期化学的启蒙者——徐寿;从清末秀才到现代化学家的赵承嘏、丁绪贤、张子高和任鸿隽;中国化学学科的开拓者吴宪、庄长恭、杨石先、刘树杞;中国化学工业的先驱者--“南吴北范”范旭东和吴蕴初等等。
他们为振兴中华,为科教兴国付出了艰巨的劳动,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他们每个人虽然经历迥然,对化学的贡献不同,但都有一颗共同的心,那就是爱祖国、爱人民。
书中对化学家在科学园地上的探索与创造、挫折与成功、烦恼与欢乐等做了不同程度的描述,尤其对他们在科学研究上的建树更是详加论述。
我觉得该书的最大的一个特点是以中国现代化学发展历程为主线,引出对为中国现代化学做出杰出贡献的各位科学家的介绍,这一点在别的书上很难看到,也给了我一个以后写文章的新思路。
从时间的早晚顺序上,文章首先讲述了欧洲化学何时和以何种方式传入中国,从而引出对早期化学的启蒙者和启蒙书刊等的描述。
然后,随着大工业时期的到来,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学术团体相继产生并不断发展,中国化学界的先驱们一致认为,眼下国家和民族处于危难关头,爱国的化学工作者应立即组织起来,共同为发展我国化学科学和教育事业,为抗日救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于是作为科学团体、学会组织的中国化学会也应运而生。
近代化学教科书的发展与研究
近代化学教科书的发展与研究摘要:以我国近代出版的中学化学教科书为研究对象,对教科书在诞生、发展和制度化时期这三个不同阶段的出版特点与内容变迁进行了梳理。
分析了该领域当前的研究现状,对现有结果存在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值得关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近代中国;中学化学;教科书研究教科书是根据课程标准或大纲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教科书是学校教育的象征,学科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通过教科书体现。
同时,教科书也是的传播载体和大众认识科学的主要工具。
我国的化学教科书自清末诞生,迄今已过百年。
多年来,学术界关注新中国时期的化学教科书,特别是课程改革后出现的“新课标”教科书,已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但对我国近代科学教育启蒙与发展时期出版的化学教科书仍较少关注。
对这一时期化学教科书的发展历程,以及近年来该领域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将为新时代的教材建设和教育史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
1近代化学教科书发展概况1.1化学教科书的诞生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我国首次在官办学校中将化学列入课程内容。
该馆总教习丁韪良(WilliamAlexanderParsonsMartin)于1868年出版了科学译著《格物入门》,《化学入门》是其中的第6卷,一般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化学教科书[1]。
这一时期,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的徐寿和傅兰雅(JohnFryer),广州博济医学堂嘉约翰(JohnGlasgowKerr)、何瞭然,以及京师同文馆的毕利干(AnatoleBillequin)等人翻译出版了《化学鉴原》《化学考质》《化学初阶》《化学指南》等一系列西方近代化学专著。
这批化学专业书籍并未根据课程文件编写,缺乏教科书的一些基本要素,多被视作现代化学教科书的萌芽[2]。
1.2化学教科书的进一步发展1.3化学教科书的繁荣与制度化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其颁行的“戊辰学制”基本沿用“壬戌学制”。
1929年,教育部颁布暂行课程标准,1932年颁布正式的《中学化学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详尽规定,并给出“实施方法概要”。
新中国化学教科书发展简述
新中国化学教科书发展简述中国化学教科书发展史可以追溯到清末民初,几百年来,中国化学教科书从无到有,内容从贫乏到丰富,教育体制从狭隘到开放,以及发展的过程中涌现出的诸多著名的化学家及其著作,为中国化学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中国化学教科书的第一本刊物是宋朝的《宋明化学大辞典》,宋代以来,丁贞、石季端都对中国化学教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掀起了新中国化学教育的大潮。
中国近代化学教育发展史可以追溯到清朝,这一时期由“新儒家”代表人物何苍武,黄克庆,杨侗三人撰写的《清代化学论实》,是中国近代化学教育一个里程碑,也是中国近代化学教育的标志性作品,在清朝时期,冯乃登、马凯、贺陇原等人也出版了诸多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作品,为中国化学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化学教育发展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国民党时期,陆石琨、李鑫、桂树森等在国外学习,编写了国民党时期的第一部中文化学教科书《中国的化学》,成为新中国化学教育的重要参照物,后来,胡适、林毓秀、汪景文等人出版著名的《英汉化学词典》,以及关于化学的大量文艺作品,为新中国的化学教育奠定了基础。
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建国后,中国化学教育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此时正值中国科学技术快速发展阶段。
为了改善中国化学教育水平,政府在1953年推出了《中国教育计划》,其中要求在中国各大高校设立化学系,以及鼓励实施化学课题的研究,为中国化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并开始出版《中国化学教科书》,和《中国化学史》。
同时新中国开始着手编纂和出版中文版《十四种基础化学》、《十二种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多种化学教材,以及诸多专业教材,以及《中学化学大系》、《初中化学大系》等中小学教材,为中国化学教育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教育文本,这些中文版的书籍为普及中国化学教育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20世纪70年代,中国化学教育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此时,人们深刻认识到出版物有助于加速化学知识的传播,也为中国化学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中国最早的分析化学译著——《化学分原》
中国最早的分析化学译著——《化学分原》吴又进;柯资能【摘要】<化学分原>是当时西方最流行的实用化学工艺分析教材的中译本,首次将西方近代分析化学知识介绍到中国,标志着近代分析化学的正式传入,其分析化学实验知识和科学仪器的介绍,为中国传统化学走向实验化学奠定了基础.【期刊名称】《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9(015)003【总页数】6页(P27-31,37)【关键词】《化学分原》;分析化学;化学史;傅兰雅;徐建寅【作者】吴又进;柯资能【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安徽,合肥,23002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安徽,合肥,23002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09早在17世纪初西方化学知识就开始传入中国,但直至19世纪中叶洋务运动兴起时化学才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被系统地传入中国.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之后,中国面临着前所未遇的大变局,国门被迫打开.统治高层发动了一场旨在求强求富的“借法自强”运动.其核心就是学习和掌握西方的先进技术,特别是军工技术.从1865年筹办上海江南制造局开始,一批军工和工矿企业陆续兴建,近代民用工业的建设随之兴起.军火生产和矿冶加工都与化学密切相关,食品、煤气等民用工业也同样离不开化学,系统引进近代化学知识已刻不容缓[1].1870年前后,一系列重要的化学译作问世,其中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的徐寿父子和英国人傅兰雅等人翻译的化学书籍最为著名.徐寿因此被尊为中国近代化学之父.徐寿非常重视分析化学,称之为“化学之极致”.在翻译完《化学鉴原》不久,他就让其子建寅与傅兰雅翻译了分析化学著作《化学分原》[2].该书将西方近代分析化学比较系统地引入中国,堪称“善本”,流传三四十年,影响深远.19世纪末化学知识的引进已经走在数学和物理学的前面,受到许多探求科学新知者的重视.1890年,格致书院举办第一次化学考课时,将《化学分原》等书列为主要参考书[3].当时学术界认为“制造功夫,以算学为体,以化学为用”,化学“冠乎声学、热学、光学、电学之上”,甚至认为“化学实为诸学之根”.[4]从一侧面反映了当时徐氏译作广泛的社会影响.1934年原教育部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戊编《教科书之发刊概况》一文中指出:“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傅兰雅、徐寿和徐建寅译的《化学鉴原》六本、《化学分原》八本……有经学堂采用为教科书者[5].” 而1897年梁启超创办湖南时务学堂格算门(即格算学系)时,则将《化学鉴原》、《化学鉴原续编》、《化学鉴原补编》和《化学分原》等书列为精读书目.据《上海县续志》记载,早在徐氏译书期间,中国的报刊还没有报道,柳原前光已将徐氏在组织翻译近代化学著作的消息传回日本,日本学术界得知后,特派柳原前光购买,以便“归国效行”[6],直接对日本刚刚开始的明治维新产生影响.日本后来采用的化学名词中有很多仍沿用《化学分原》的译法,例如漏斗、滤纸、漂白粉、石灰、漏斗管等.1 《化学分原》及研究状况分析化学始于商品的分析检验需求.商品经济的发展大大地刺激了化学分析水平的提高.16世纪化学反应已经广泛应用于湿法分析.18世纪中叶,重量分析法的产生标志着定量分析化学时代的到来.到了19世纪,定量分析方法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各种矿物的分析,发现了一系列的新元素例如铌(1802)、钽(1802)、镉(1817)、硒(1818)、钍(1828)、钒(1830)、锗(1886),以及铂族元素中的钯、铑、锇、铱、钌(1803~1827)和稀土元素中的铈、镧、铽、铒、镱、钐、钬、铥、钪、钆、镨、钕、镝(1803~1886)等,初步建立起分析化学的基本框架. 《化学分原》是中国最早翻译出版的分析化学教材, 1872年由江南制造局出版,后有《化学大成》本、《西学大成》本,2本8卷,约7.89万字.《江南制造局译书提要》对本书的描述如下:“英国蒲陆山撰,傅兰雅口译,徐建寅笔述.凡十七章三百三十三节,有图五十九,表十二,逐节发明化学实验之法.学者与化学考质参观可以会通.[7]”此外《化学分原》译本署名“蒲陆山”,误将该书第三版增订者当做原作者了[8].《化学分原》译自1866年新版本,它是在伦敦出版的第五版修订重印版,即美国费城出版的第四版[9],名为An Introduction to Practical Chemistry,Including Analysis,应译为《实用化学及分析化学导论》,系欧洲化学名著.本书著者包门(John E.Bowman,1785~1841),是一位有成就的实验化学家,实验化学的开拓者及伦敦化学会奠基人之一.他于1851年成为伦敦国王学院第一位实验化学教授,根据多年实验化学教学经验写成这部教材.增订者蒲陆山,是包门的同事,也是该校的化学教授.该教材初版刊行于1849年,后又根据分析化学的发展六次再版增订,流传很广.作为最早传入中国的分析化学译著,《化学分原》的研究是近代中国化学史的重要内容,但学术界还没来得及对它进行系统的梳理,仅见一些很简单的文字介绍.如《东西学书录》中对《化学分原》的描述如下:“化学分原八卷附表,制造局本二册,西学大成本.[英]蒲陆山著[英]傅兰雅译徐建寅述,专言原质化分之法为考质学最简之本,与考质相生法稍有出入,可以参核同异,下卷略及求数.后载金类结成分表,试验各质表,预备物质细目与初阶后二卷相似.[10]”本文通过研读《化学分原》中译本和原著,不难发现它是一本有实用价值的化学工艺分析教材,书中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化学知识非常系统,堪称现代分析化学教材的蓝本.这部书的出版,标志着近代分析化学知识开始被比较系统地介绍到中国.2 《化学分原》内容概述《化学分原》共分为八卷,前五卷主要是定性分析化学部分,主要介绍焰色反应法和硼砂烧珠法和酸碱指示剂等定性分析方法以及从数十种物质中分析判别是否含某元素或某化合物的方法;第六卷属定量分析化学部分,主要介绍重量分析法的一般要求和基本操,书中以多种化合物、混合物为例,具体介绍相应的化学分析方法;第七卷为化学工艺部分,第八卷是附表.具体内容如下:第一卷首先论述化学实验的重要性、注意事项、学习和研究方法,以及玻璃仪器的制作、洗涤和保存方法,还介绍了一些简单玻璃仪器的制作,如玻璃棒、玻璃弯管、滴水管、试管、漏斗、吹水瓶之弯管、两端俱封之玻璃管等.第二卷重点介绍采用吹火筒法对元素和化合物进行定性分析的操作过程.其中包括采用硼砂烧珠法、焰色反应法和酸碱指示剂法等对铝、氨、砷、锑、钡、铋、三氧化二硼、钙、二氧化碳、氯酸钾、氯、铬、钴、铜、氟、碘、铁、铅、镁、锰、汞、镍、五氧化二氮、氮、氧、五氧化二磷、钾、二氧化硅、银、钠、锶、硫、三氧化硫、锌、锡等化学药品的定性分析.如第二卷第二章第三法和第四法:“研作细粉以铂丝蘸硼砂烧成珠入吹火之内外层,屡蘸屡试铬、钴、铜、铁、锰、镍;以少许盐强水调和用铂丝挑取入吹火内层而视其外层火焰,亦需屡试钙、钡、铜、钾、钠、锶.” 此外还介绍了金属和非金属的各种分离、分析方法,以及样品溶解、鉴定方法以及各种酸(如浓盐酸、王水)和氨水的应用.第三卷和第四卷分别介绍一些简单化合物和复杂化合物的性质和定性检验方法.书中把简单化合物和复杂化合物分为消化于淡水之质(溶于水的物质)、消化于酸水之质(溶于酸的物质)、淡水和酸水皆不能消化之质(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物质)三大类.如第三卷第87节之法:“将水少许加以钾养(KOH)至有余,加热煮之,发淡轻三(NH3)之臭或含淡轻三.欲证之,可将原水一滴,置于玻璃之面,加铂绿二(PtCl2)水一滴,用玻璃箸急调之,结成黄色之粒既是.即铵盐和强碱混合加热生成氨气,用氯铂酸检验铵盐生成是难溶于水的氯铂酸铵盐黄色晶体.第五卷用前三卷所介绍的定性分析方法检测溶液的主要成分和组成,分别对溶于水和溶于酸的固体物质水溶液中所含的溶剂和溶质组成进行检测.如第五卷卷第148节之法:“将所试之水少许,加钾养水(KOH)至有余,加热至沸,溴其臭,知含淡轻三(NH3),遂以平分半存别处,备考金类与非金类之用.将其半加淡盐强水(HCl),若无结成,试以149节之法.若有结成再加盐强水至有余,消化者试以149节之法,不消化者,微加以热,仍不消化则滤取其质为156节之用”即将所要检测的溶液中加入KOH至过量,加热至沸腾.根据释放出气体的气味可知此气体是NH3.再将剩余溶液加入少量稀盐酸如果没有沉淀生成则用149节之法检验.如果有沉淀加入过量盐酸溶液后溶解的也以149节之法检验.加入过量盐酸溶液仍不溶解的则过滤沉淀并用156节之法检验.第六卷属定量分析部分,涉及恒重法、溶液蒸发法以及各种定量分析仪器的使用、过滤方法(包括分析滤纸的叠法)、洗瓶使用、滤纸烧化等问题.重点讲述定量分析实验的注意事项及基本操作方法(包括研法、乾法、权法、消化之法、结成之法、隔滤之法、烧纸之法、换水之法、化散之法、烧镀之法等10种).同时以多种化合物、混合物为例,具体介绍定量分析方法的应用.这一卷中还给出了常用化学材料的制备和常用化学仪器的制作和使用方法,如吹火筒、试管、漏斗、烧瓶、烧杯、铁臼、乳钵、温箱、仪器架、试纸、坩锅、铂锅、热水器、密封罩、铂锅、煤气灯、三角架、酒精灯、以脱灯、洗瓶、冷凝管、天平、砝码、寒暑表、显微镜、干燥器、研钵、坩埚、磁坩埚、酒精灯、喷灯、煤气灯等,大多数条目配有精到的图示.此外,例如具体讲解了推算硫酸铜中的铜、硫百分含量还有所含结晶水数的方法;推算氯化钠中的钠和氯的百分含量的方法;还有推算待测物质中锑、钾、未反应的二氧化硅、钙、硝酸钠、炭质、硫黄、锡、铅、铋的含量的定量分析方法. 如第246节有:“考验重数设例:推铜养之数,将铜养硫养三置于玻璃杯内,加水八钱至十钱,在热沙盆上使沸,沸时加钾养水,则结黑色之质,为铜氧.滤出,以沸水洗净,锻干,称之.此物已知不含别质,即可推每百分之几分,比例如下.”即利用Cu2+和OH-生成Cu(OH)2沉淀,煅烧沉淀至质量恒定推硫酸铜中铜的百分含量.第七卷介绍了常用试剂的性质及试剂纯度与所含杂质的检验方法.如硫酸检验方法介绍如下:“硫强水,此物常有者皆不纯,掺杂之物为铅养硫养三砷养三并各盐类加水四五倍而水变浊,为杂铅养硫养三.将少许微加蓝靛硫养三,其色减,为杂氮氧五.用前法试杂砷养三,又将数滴在铂片,加热化散,留有余迹.为杂盐类.”即要检验H2SO4中的杂质,加水变浑浊表示含有PbSO4;加蓝靛褪色表示含有NO2;加热蒸干有残留表示含有其它盐类.本卷同时介绍了用常用化学试剂制备所需化学试剂的化学工艺方法.如第331节:“化学家之材料,或遇缺乏而购买不便,急于需用,可以自制.摘录最要者如后(硫强水、食盐、硝、硫黄、鹿角汁、石灰、硼砂、元明粉等常见材料).”介绍了用硫强水、食盐、硝、硫黄、鹿角汁、石灰、硼砂、元明粉等常见材料制备H2SO4、HCl、HNO3、王水、H2S、C2H4O2、C2H2O4、C4H6O6、NH3.H2O、(NH4)2S、(NH4)2CO3、NH4Cl、C2H8N2O4·H2O、K2CO3、Kl、KNO3、K2CrO4、NaCO3、Na3PO4、NaSO4、Na2B4O7·10H2O、Ca(OH)2、CaSO4、BaCl2、Ba(OH)2、Ba(NO3)2、MgSO4、FeCl3、Zn(NO3)2、CuSO4、(CH3COO)2Pb、AgNO3等近五十种化合物的具体方法.如第331节:“淡轻三水,最便之料,为淡轻四绿用生石灰四百五十厘,盛于甑内,加以淡轻四绿五百三十厘,清水五两摇之使不成定质.……加小热于甑内,以盆内烝来之淡轻三满至前记而止.若无淡轻四绿可用淡轻四养淡养二代之.”即用氯化铵和生石灰加热制备氨水. 第八卷列出了一些重要化合物的常用数据表和鉴定方法图表.如英国权量表、法国度量权表、金类结成表、化分表、盐类消化表、常见化合物不同比例溶液组成表、试验各质表等.3 名词术语的翻译处理中国近代早期翻译书籍普遍采用西人口译、华人笔述的方法.在《江南制造局翻译西书事略》中傅兰雅对这种方法有详细的描述,他说西人“必将所欲译者西人先熟览胸中,面书理已明,则与华士同译.乃以西书之义,逐句读成华语,华士以笔述之.若有难言处,则华士斟酌何法可明,若华士有不明处,则讲明之.译后,华士将初稿改正润色,令合于中国文法.有数要书临刊时,华士与西人核对.”[11]中国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名称术语,多为徐寿父子和傅兰雅所创.在徐氏译书的过程中,书中所涉及大部分科技词汇都没有汉译的先例供参考,他们或借用汉字,或用音译,或新创译名,深受当时读者欢迎.1871年翻译馆的首批书出版后,《申报》对其褒奖备至,称赞译著“精神微妙,无美不臻,而笔面述之者又复斟酌尽善,……以之为工师之规矩、儒生之图籍,不将其家喻户晓哉!” [12]关于无机化合物的翻译,通过研读《化学分原》原著可以知道当时徐建寅和傅兰雅采用的是“连书原质之名”的办法.这样翻译的化合物译名,实际上就是其化学式或分子式的转写,并不能反应其英文原名所表示的化学特性.关于化合物的分子式,通过研读原著可知当时的原书中除部分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外的分子式大多是错误的(见表1),他们对化学概念的理解也欠准确,翻译的概念与原来的意义相差很大.而术语概念的翻译,又会影响到化合物名称的翻译,如徐建寅和傅兰雅之所以将Iron,protoxide of、Iron,peroxide of、Mercury,suboxide of 、Mercury,peroxide of分别翻译为铁氧、铁二氧三、汞氧、汞二氧,就是因为他们对氧化作用这一概念缺乏应有的理解.在《化学分原》原著后的附录的化学术语表中就有:Oxidize:to combine with oxygen;Oxide a compound of oxygen with a metal or non-metallic body,not having acid properties[13].即氧化的定义是:结合氧;氧化物就是氧气与金属或非金属的化合物,不显酸性.而徐寿和傅兰雅并没有对此进行翻译,可见这些概念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他们的重视.表1 分子式表达方法比较表今名化学初阶[13]化学鉴原[14]化学分原[8]化学分原(原著)[9]现代化学式氧化亚铜铜二氧铜氧铜二氧Cu2OCu2O氧化铜铜氧铜氧铜氧CuOCuO盐酸轻绿轻绿轻绿HClHCl硫酸轻二磺氧四硫氧三硫氧三HO,SO3H2SO4硝酸轻淡氧三淡氧五淡氧五HO,NO5HNO3氯化亚汞汞二绿二汞绿汞绿HgClHg2Cl2氯化汞汞绿二汞绿二汞二绿Hg2ClHgCl2徐建寅与傅兰雅在翻译《化学分原》中有机化合物(在该书中称“生物质”,主要是有机酸)之译名和分析化学名词术语的英汉对译的工作完全是开拓性的,当时并无专门化学译著、专业词典可资借鉴,不少概念、术语的译名都是他们首次提出的(见表2).当时西方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还没有统一,徐建寅和傅兰雅自然很难做出适当的中文翻译,他们尽可能地考察这些有机化合物的来源,以便将译名与中国读者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从而使读者易于理解.(见表3).对此类译名,后来的中国化学家仍然乐于采纳.经过百多年的演变,他们使用的一些译名如草酸、醋酸、葡萄酸、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蚁酸等有机化合物和漏斗、滤纸、漂白粉、石灰、漏斗管、天平、干燥等分析化学名词一直沿用至今.表2 无机化学名词术语对照表现代术语《化学初阶》[13]《化学鉴原》[14]《化学分原》[8]元素原质原质原质固体外面稠体?稠体定质定质化合物杂质杂质杂质化合力化力爱摄力(爱力)爱力空气天气空气空气原子,分子微点质点、杂点质点、杂点碱杂质之底本质、配质本质、配质石蕊试纸、里低母司试纸原子量or分子量分剂分剂数溶解食、化融合消化H2O氧水轻二氧轻二氧王水皇强水合强水合强水沉淀盐珠、白散结成沉下结成沉下化合交感化合化合表3 有机化合物和分析化学名词术语对照表《化学分原》原著[9]《化学分原》译著[7]民国《英汉化学新字典》[15]现代名称 alum白明明矾 weight法码(砝码)砝码重量、砝码 drying干燥干燥干燥 platinum铂白金、铂白金、铂Funnel漏斗漏斗漏斗 Filter-paper滤纸滤纸滤纸 indigo蓝靛蓝靛蓝靛Bleaching powderchloride of lime漂白粉漂白粉漂白粉 thermometer寒暑表温度计温度计、寒暑表 moisture湿气湿气、水分湿气、水分 Lime石灰石灰石灰 funnel tube漏斗管漏斗管漏斗管 Test-tubes试管试管试管 test-papers试纸试纸试纸 sand-bath沙浴砂浴沙浴 water-bath水浴水浴水浴balance天平天平、秤天平 india-rubber象皮管(橡皮管)橡皮管橡皮管Effervescence沸发泡冒泡、沸腾 Prussian blue普鲁士蓝普鲁士蓝普鲁士蓝Lime石灰石灰石灰续表3 有机化合物和分析化学名词术语对照表《化学分原》原著[9]《化学分原》译著[7]民国《英汉化学新字典》[15]现代名称 Plaster of lime石膏石膏石膏Digesting消化消化、浸渍消化 Oxalic acid HO,C2O2草酸草酸、乙二酸乙二酸蓚酸草酸 Acetic acid HO,C4H2O3醋酸乙酸、醋酸乙酸, 醋酸Tartaric acid 2HO,C8H4O10葡萄酸酒石酸 2,3- 二羟基丁二酸葡萄酸酒石酸Citric acid 3HO,C12H5O11柠檬酸柠檬酸 2-羟基丙烷-1,2,3-三羧酸柠檬酸Malic acid 2HO,C3H4O2平果酸苹果酸林檎酸平果酸,羟基丁二酸 Succinic acid 2HO,C3H4O5琥珀酸琥珀酸丁二酸 Benzoic acid HO,C14H5O3安息酸苯甲酸、安息香酸苯甲酸安息香酸 Formic acid HO,C2HO3红蚁酸甲酸、蚁酸甲酸蚁酸 Alochol C4H5O,HO醕(醇)酒精、醇酒精、乙醇4 结论《化学分原》是原著者包门根据多年的实验化学经验写成的实用化学工艺分析教材, 是当时西方最流行的实用化学工艺分析教材,书中介绍了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及仪器的制作和使用方法和一些化学试剂的实验制备方法.徐建寅和傅兰雅在没有现成化学专业名词英汉对译参考的情况下,将其介绍到中国,其中绝大部分内容沿用到现在教科书中,堪称中国近代分析化学教材的蓝本.通过《化学分原》的翻译,系统地将近代分析化学知识介绍到中国,促进了分析化学知识在晚清的翻译、传播和影响,对中国分析化学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其中分析化学实验知识和科学仪器的介绍,对中国近代实验化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中国传统化学走向实验化学的奠定了基础.化学试剂的制备等化学工艺的介绍为中国近代中国化学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无论从中西文化交流还是分析化学中的地位、作用等方面,该书在当时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通过徐寿父子和傅兰雅的工作,中国实现了从传统经验化学向近代实验化学的飞跃,他们的工作使中国近代化学教材在起步阶段就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培养了大量有化学知识的人才.分析化学的普及为中国化学工业、军事工业和矿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启迪了维新思想,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致谢:感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学院社科基地建设项目支持,感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学院金正耀教授和吕凌峰副教授的指导和帮助.[参考文献]【相关文献】[1]赵匡华.中国化学史近现代卷[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16-17.[2]白寿彝.中国通史[M].第十一卷,近代前编(下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285.[3]中国近代科学先驱徐寿父子研究[M].徐寿父子译著评述,徐振亚:375.[4]D.I.Davis et.al.Charles Loudon Bloxam-A Victorian University and Military Academy Chemistry Teacher[J]. Ambix,1986,(33):25—29.[5]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M].戊编《教科书之发刊概况.上海:开明书店.1934.[6]吴馨等编. 上海县续志(卷二十一)[M].上海南园刊本,1918:6-7.[7]张蔚,刘宝珍,孙景康,陈炳华纂辑.江南制造局译书提要[M].上海:江南制造局,1909.[8](英)包门.化学分原[M].傅兰雅口译,徐建寅笔述.上海:江南制造总局, 1872.[9]John E Bowman, Charles L Bloxam.An Introduction to practical Chemistry[M].Including Analysis London,1864. 4th ed.[10]徐维则辑,顾燮光补辑.增版东西学书录[M].1902.[11](英)傅兰雅.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M].上海:江南制造局,1880.[12]申报[Z].1872-08-01.[13]杨根.徐寿与中国近代化学史[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6:117-118.[14](美)韦尔斯. 化学鉴原[M].傅兰雅口译,徐寿笔述. 上海:江南制造总局, 1871.[15]徐善祥.英汉化学新字典[M].上海: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印行,1944.。
读《中国近代化学工业史:1860-1949》
读《中国近代化学工业史:1860-1949》
廖正衡
【期刊名称】《化学教育》
【年(卷),期】2007(28)12
【摘要】近读2006年8月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由大连化工研究设计院陈歆文
编著的《中国近代化学工业史:1860-1949》。
感到收获多多,这是近20年来化工史界的一部填补中国近代化工史空缺的力作,内容丰富,值得推荐。
【总页数】1页(P封3)
【作者】廖正衡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科技史研究所,1160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36
【相关文献】
1.读史使人明智——读《中国近代统计史》随笔 [J], 刘晓越
2.中西对照彰显中国近代新闻思想史的特殊历程——读《中国近代新闻思想的嬗变》[J], 严容
3.研究中国近代版权文明的发展--读李明山的《中国近代版权史》 [J], 吴道弘
4.《中国近代化学工业史(1860-1949)》出版 [J], 叶铁林
5.中国近代史教学的好教材——读《中国近代史纲》 [J], 林家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化学史》——近代化学突破和化学发展前沿
反应) 1955年Vodu Vigneand合成多肽类分子获奖 1963年德国的齐格勒和意大利的纳塔分享Nobel化学奖(Ziegler-Natta催化
约有7000年历史。
❖ 公元前4000…3000年中国已会酿造酒。公元 前1000年我国已掌握制曲技术,比欧洲的 “淀粉发酵法”制造酒精早2000多年。
❖ 3000多年前,我们祖先发现石油。古书载
“泽中有火”即指地下流出石油溢到水面而
燃烧。宋朝沈括 所著《梦溪笔谈》第一次记
载石油的用途,并预言:“此物必大行于
成药物的热潮
《化学史》——近代化学突破和化
学发展前沿
二十一世纪化 学的展望
《化学史》——近代化学突破和化 学发展前沿
学科交叉与热点研究领域
❖ 生命科学
剂用于有机金属催化烯烃定向聚合,实现了乙烯的常压聚合和丙烯的定向有 规聚合) 1965年R.B. Woodward合成了奎宁、可的松、叶绿素、胆固醇等一系列生物 分子而获奖 1973年英国G. Wilkinson和德国E.O. Fischer合成了用作高分子合成催化剂 的茂金属化合物对金属有机化学和配位化学的贡献获奖 1979年H.C. Brown(美)和G. Wittig(德)因分别发展了硼有机化合物和 Wittig反应共享Nobel化学奖 1984年R.B Merrifield发明固相多肽合成法对有机合成方法学的贡献获奖 1学9的90快年速E.发J.展Co而re获y(奖哈《佛化学大史学》)学—发—提展近出前代了沿化“学突逆破合和成化分析法”促进了有机合成化
近代中国化学教科书的出版与内容特点分析
Analysis of the Public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Chinese Chemistry Textbooks 作者: 郭震[1]
作者机构: [1]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北京100081
出版物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页码: 99-105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2期
主题词: 教科书;化学教育;近代中国;出版
摘要:选取清末民国时期我国出版的化学教科书作为研究对象,从出版数量、时间、内容来源等方面对教科书的出版情况进行了计量分析和背景考察,总结了教科书的内容特点。
研究发现,近代中国的化学教科书伴随着西方科学的引进而诞生,其发展深受清末民国时期的社会变迁和教育制度变革影响,具有知识面宽、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注意联系国情、提倡爱国主义的特点。
近现代中国大陆化学科普图书出版的历史脉络和总体特征
近现代中国大陆化学科普图书出版的历史脉络和总体特征何晨宏;任定成
【期刊名称】《科学与社会》
【年(卷),期】2018(008)004
【摘要】化学科普是化学得到社会认同和获得社会支持的重要途径,但在化学史领域鲜有关注.本文尝试通过文献计量和文本分析的方法开展化学科普图书史研究,考察1868年至2016年间中国大陆中文化学科普图书的总体情况、数量变化与内容特征.研究发现,整个时段共有7次出版高峰,460家机构参与出版了2775种图书,其中55%以上在北京和上海出版,22%是编译的外国作品.在内容方面,化学科普图书一直以基础知识和应用技术为主,也涉及化学哲学、化学史、化学与社会以及学科前沿知识的传播.
【总页数】15页(P108-122)
【作者】何晨宏;任定成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39.29
【相关文献】
1.探析如何做好科普类图书出版r——以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科普图书出版为例[J], 向红伟
2.中国大陆现代专业音乐教育机构历史沿革脉络 [J], 郑英烈
3.近现代中国大陆化学科普图书出版的历史脉络和总体特征 [J], 何晨宏;任定成;
4.探析如何做好科普类图书出版——以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科普图书出版为例 [J], 向红伟
5.民国时期新闻学类图书出版的历史脉络及特征
——基于《民国时期总书目》中相关图书的考察 [J], 蒲俊杰;谢诗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书籍史 与科 学史 结合 的学术 背景
20世纪 二 三 十 年代 兴 起 于法 国 的年 鉴 学 派 倡 导 史学研 究 的革新 ,反对 把史 学蜕 变成史 料学 ,主 张 史学 要更 多地 关注 社 会 的研 究 ,强 调 对 史 学 的整 体 性追 求 。随着 年鉴 学派 的发展 及对 历史研究 领 域 的 深化 和拓展 ,开 始 了新 的 书籍 史 的研 究 。他 们 认 为 书籍 既是社 会联 系 过去 的一 种 手段 ,也是 与 未 来 沟 通 的桥 梁 ,既是科 学 、文化 的产物 ,又是 社会 的产 物 , 它关涉 到社 会 的方方 面面 ,对 书 籍 史 的研 究 即是对 深层历 史 的研究 。
学科 的逐 步 完善 、研 究 机 构 的建 立 、人 才 的 培养 ,在 20世 纪 30年代 达 到相 对成 熟 ,能够 进 行 独 立 的研 究 。“民国 ”初期 ,中 国化 学 科 学 还基 本 上 是 一 片空
续 了数 十年 ,“民国”成 立之 后 ,大 学化 学教育 所 用教 科书仍然多为外 国课本 ,而且 用外 国语讲授。这一 现象 受 到一些学 者 的反 对 :“此吾 期 期 以为 不 可者 。
白 ,政府 向西 方派 出第 二批 留学生 ,这批 留学 生 的起 点较 高 ,大部 分在 西方攻 读 了博 士学位 ,归 国后为化 学 学科 的发展 作 出 了重 要 贡 献 。从 1927年 到 1937 年 ,中国化学研 究 事业获 得 突破性 的发展 ,一些 重要 的研 究机 构在此 期 间成立 ,如 “中央研 究 院”和 “北平
化学著作 出版 的变化也真实地反映了化学学科 在我 国的发展 情况 :从 “民国 ”成 立前 后零 星引 进 ,到
一
一
删唧1 籁
图1—1 “民 国”时 期 化 学 著 作 出版 数 量 年 代 变 化 曲 线 图
① 北京 图书馆编 ,书 目文献出版社 1995年 出版。由于 自身收录原则及 图书散佚 的原 因 ,该书 目收 录的图书不是 “民国”时期 出版图书的全部 ,编者 在编后记中称“总书 目收 录北 京图书馆 、上海 图书馆 、重庆 图书馆馆藏 1911—1949年出版的各类 中 文图书124 000种 。据粗略测算 ,此 书 目所收约 占“民国”时期 出书总数 的 90%”。总体来看 ,它仍 是当前研究 “民国”时期 科学 图书 出版 比较权威 的工具书 。 125
近 年来 ,科 学 史 和书 籍史 这 两个 长 久保 持 孤 立
收 稿 日期 :2007—05—08 基金项 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 目“近代 留学 生与中国科学文化 的发展 ”(06BZX026) 作者简介 :张培富 (1963一),男 ,山西 阳城人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中心教授 ,主要研究 方向为科 学社 会史 ;
识 、宣传科学思想 、构建国人的化学文化起到了重要 的作用 。
本 文 以《民国时期 总 书 目》(以 下 简称 《书 目》)① 著 录 的化学 类著 作.为研 究 对 象 ,分别 从 年 出版 化学 著 作数 量 、编著 与译 著数量 之 对 比 、出版数量 之地 域 差异 三个 方 面对 1912—1949年 中 国 出版 的 化学 著 作进 行计 量 分析 ,并对 产生 结果 的原 因进 行探 讨 。
夏文华 (1977一),男 ,山西 临汾人 ,山西大学科 学技术哲学研究 中心硕 士研究生 ,山西师 范大学 图书馆馆 员 ,主要研 究方向为科 学社会史 。
1 24
的学科发生了很大的扩展和改变 ,它们 的结合被广 泛地接 受 ,并且 与一般 历史 、社 会和 文化 史更 为 紧密 地 整合 在一 起 。过 去 ,科 学史 家 尽 力 把 科 学 本 身 的 活动 和成果 与其社 会 境遇 和应 用相 区分 ,而现 在 ,科 学史家 则更 愿意 强调 科学 活动 总体 上是 一种 社会 活 动 ,并且 把科 学和 其 他学 科 之 间 的相 互 作 用 放 到最 显 著 的位 置 。 同样 ,“过 去 的书籍 史一 般 注重 于 出版 物和书 目,极 少关 注 书 籍 的 内容 和使 用 ,现 在 ,人们 已普遍认 为 ,我们 应 该 紧密 结 合 书 籍 及 其使 用来 研 究文 本及 其 解 释 。”_2 J(P3)这 两 个 领 域 的繁 荣 发 展 相互促进 ,带来 了激 动 人 心 的令 人 兴 奋 的 思 路 和 成 果 。显然 ,在 新 的科学 观和 科学 史观 的观 照下 ,又将 形成 新 的科学 史研 究进 路和 研究 范式 。
吾所 以反对用外国语文讲授 之理 由,不特 因语文隔 阂 ,学 者不 易 了解 ,即 了 解 矣 ,亦 用 力 多 而 成 功 少 。 抑且言 及科 学 ,学 者 本非 我 族 类 之 感想 。设 更 为外 国语 教授 ,由此 种 学 问终 将 被歧 视 而 不 易 融 合 为 中 国学术 之 一 部 分 。”[ ](P468)由于 当时 的科 学 教 育
1933年任 鸿 隽 (1886—1961)对 全 国 的理 科 教
的研 究机 构 ,如 多数 省份都 设有 省立 的工业 试验 所 。 育 用 书做 了一个 调查 ,结 果令人 吃惊 ,大学 一 年级所
其他性 质 的化学 研究 机 构 也 纷 纷建 立 ,如 以天 津 的 用 的化 学教科 书 有 19种 为英 文 教本 ,占 95%,中文
2007年 7月 第 30卷 第 4期
山西 大学 学报 (哲 学社 会科 学版 ) Journal of Shanxi University(Philosophy& Social Science)
Ju1.,2007 Vo1.30 No.4
·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
书 籍史视 I阂中的 中国近代 化 学发展史考 察
(一 )年 出版 化 学 著作 数 量 的 变化 :学科 建 立 与 发展 的佐证
据《书 目》统计 ,“民 国”时期 出版 的化 学 类 图 书 有 319种 。这些 图 书 的 出版 分 布 并 不 是平 均 的 ,而 是有 很大 的差 异 。从 出版 年来讲 ,其 分布 尤其 不均 , 在 “民 国”建立 的头 20年 ,化 学著 作 的年 出版量 基本 都是 个位 数 ,有 的年份 如 1913年竞 没有 一本化 学著 作 问世 。进 入 20世 纪 30年 代 ,化 学 著作 迎来 了一 个 出版 高 峰 ,整 个 30年 代 共 出 版 图 书 178种 ,而 1935— 1937年则 达 到 了 “民 国”时 期 化 学 著 作 出版 的制高 点 ,几 乎 每 年 都 有 3O种 左 右 的 图 书 面 世 , 1935年 更是 达 到 40种 。 1938年之 后 ,这 一 上 升 趋 势又 迅速 地 下 滑 ,1945年 达 到低 谷 ,该 年 度 仅 仅 出 版 了 4种 化学类 图书 。这 种 变 化 可 以从 图 1—1清 晰地 反 映 出来 。
— — 基 于“民国”时期 出版的化学著作 的计量分析
张培 富 ,夏 文 华
(山西大学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中心 ,山西 太原 030006)
摘 要 :随着科学史研究 的深入 ,科学史和其他学科 间的渗透与融合 日渐增多 ,并开创 了新 的研究领域 。文章 以“民国”时期出版的化学著作 为研究对 象 ,分别从著作出版年 、作者 国别 、出版地等方面进行计量分析 ,探讨产 生结 果 的原因和历史 背景 ,试图从书籍史的角度对近代化学学科在中 国的发展做微观的历史考察 。
西方 的 科 学 史 家 强 调 科 学 活 动 是 一 种 社 会 活 动 ,他们 把科学 进 步看 做 是 多 种社 会 因素 和 多学 科 相 互作 用 的结 果 。科 学社 会 史 家 认 为 :科 学本 质 上 是一 种社会 活动 ,因而 科 学 史 可 以而 且 应 该写 成 科 学 与其他 社会 文化 因素 的互动 史 。科 学思 想史通 常 也称 内史 ,科 学 社 会 史则 称 外 史 。如 果 说 内史 的研 究 对象 和方 法相 对 比较 确 定 的话 ,那 么外 史 则 多种 多样 。简单 说 ,内史是 研究 科学 知识发 展 的历 史 ,而 外史是 研究 与科 学关 联 的历 史 ,即科 学 与社 会诸 因 素的互 动关 系史 ,这是 外 史 的本 体 。受 其 他 学科 的 影 响 ,20世 纪 80年 代 科 学 史 的 研 究 出现 了 由 “内
书 籍史 和科学 史 有 着 千 丝万 缕 的联 系 ,科 学 的 成 长对 于书籍 的依 赖 不 言 而 喻 ,正是 由 于书 籍 的出 现 ,才使 得科学 思 想 的 扩散 变 得 快 捷 ,并 深 人人 心 。 书籍 是社 会历 史 的见证 ,是历 史时 间 的坐标 ,科学 史 上 里 程碑性 的成 就 大 都是 以 书籍 的 名 字 为标 志 的 , 比如 哥 白尼 (N.Copernius,1473—1543)的 《天 体 运 行论 》(1543年 )、牛 顿 (I.Newton,1642—1727)的 《自然 哲 学 的数 学 原 理 》(1687年 )以及 达 尔 文 (C. Darwin,1809—1882)的《物种起 源》(1859年 )。而 1543年更是 因为同时有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和 维萨 留 斯 (A.Vesalius,1514—1564)的 《人 体 的 结 构》的 出版 ,而 被人 们视 为近代 科 学 的诞 生 之年 。科 学 的权威 性就 在 于那些 经典 著作 本身 。
本文 的写作是 在 当前科 学史 研究 背 景下做 的一 点 尝试 ,试 图通过 对 “民 国”时 期 出版 的化学 著作 的 计量 分 析来考 察近 代 中 国化 学发 展 的真 实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