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臂梁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悬臂梁冲击实验报告

悬臂梁冲击实验报告

悬臂梁冲击实验报告悬臂梁冲击实验报告引言:悬臂梁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在工程设计中经常使用。

为了了解悬臂梁在冲击力下的性能表现,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对悬臂梁进行冲击实验,研究悬臂梁在冲击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情况,并分析其受力特点和结构性能。

实验装置:实验装置主要包括悬臂梁、冲击装置和数据采集系统。

悬臂梁选用了一根长度为1米、截面为矩形的钢材,冲击装置采用了一块重锤和一个万能试验机作为冲击源,数据采集系统用于记录悬臂梁在冲击过程中的位移和应力变化。

实验步骤:1. 将悬臂梁固定在实验台上,并调整好冲击装置的位置。

2. 在悬臂梁上设置合适的测点,用于记录位移和应力变化。

3. 开始进行冲击实验,将重锤从一定高度自由落下,冲击到悬臂梁上。

4. 实时记录悬臂梁的位移和应力变化,并保存数据供后续分析。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记录的数据,我们得到了悬臂梁在冲击过程中的位移和应力变化曲线。

从曲线中可以看出,悬臂梁在受到冲击力后发生了明显的挠曲变形,同时也出现了应力集中的情况。

随着冲击力的增大,悬臂梁的挠曲程度和应力集中程度也逐渐增加。

讨论与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冲击力对悬臂梁的挠曲变形和应力集中有着明显的影响。

冲击力越大,悬臂梁的变形和应力集中程度越明显。

2. 悬臂梁的结构特点使其在冲击力作用下容易发生挠曲变形。

这是由于悬臂梁只有一个支点,无法均匀分布冲击力。

3. 在实际工程设计中,需要考虑悬臂梁在冲击力下的性能表现,采取合适的措施来增强悬臂梁的抗冲击能力。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悬臂梁在冲击力下的性能表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悬臂梁在受到冲击力时会发生明显的挠曲变形和应力集中,这对工程设计和结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增强悬臂梁的抗冲击能力,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总结:本实验通过对悬臂梁的冲击实验,研究了悬臂梁在冲击力下的变形和破坏情况,并分析了其受力特点和结构性能。

悬臂梁的振动模态实验报告

悬臂梁的振动模态实验报告

实验 等截面悬臂梁模态测试实验一、 实验目的1. 熟悉模态分析原理;2. 掌握悬臂梁的测试过程。

二、 实验原理1. 模态分析基本原理理论上,连续弹性体梁有无限多个自由度,因此需要无限多个连续模型才能描述,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将连续弹性体梁分为n 个集中质量来研究。

简化之后的模型中有n 个集中质量,一般就有n 个自由度,系统的运动方程是n 个二阶互相耦合(联立)的常微分方程。

这就是说梁可以用一种“模态模型”来描述其动态响应。

模态分析的实质,是一种坐标转换。

其目的在于把原在物理坐标系统中描述的响应向量,放到所谓“模态坐标系统”中来描述。

这一坐标系统的每一个基向量恰是振动系统的一个特征向量。

也就是说在这个坐标下,振动方程是一组互无耦合的方程,分别描述振动系统的各阶振动形式,每个坐标均可单独求解,得到系统的某阶结构参数。

多次锤击各点,通过仪器记录传感器与力锤的信号,计算得到第i个激励点与定响应点(例如点2)之间的传递函数H i (ω),从而得到频率响应函数矩阵中的一行频响函数的任一行包含所有模态参数,而该行的r 阶模态的频响函数 的比值,即为r 阶模态的振型。

2. 激励方法为进行模态分析,首先要测得激振力及相应的响应信号,进行传递函数分析。

传递函数分析实质上就是机械导纳,i 和j 两点之间的传递函数表示在[]∑==Nr iN ri ri r H H H 121...[]Nr r r Nr rr r irk c j m ϕϕϕωωϕ (2112)∑=++-=[]{}[]Tr ir Nr r iN i i Y H H H ϕϕ∑==121...j点作用单位力时,在i点所引起的响应。

要得到i和j点之间的传递导纳,只要在j点加一个频率为ω的正弦的力信号激振,而在i点测量其引起的响应,就可得到计算传递函数曲线上的一个点。

如果ω是连续变化的,分别测得其相应的响应,就可以得到传递函数曲线。

根据模态分析的原理,我们要测得传递函数矩阵中的任一行或任一列,由此可采用不同的测试方法。

CAE悬臂梁静力分析实验报告

CAE悬臂梁静力分析实验报告

CAE悬臂梁静力分析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CAE软件进行悬臂梁的静力分析,了解悬臂梁在不同载荷下的应力和变形情况,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掌握CAE软件在力学分析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悬臂梁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属于弯曲载荷结构,通过对悬臂梁的应力和变形进行分析,可以了解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实验步骤:1.构建模型:使用CAE软件创建一个悬臂梁的模型,包括梁的几何形状、材料属性等信息。

2.施加载荷:选择不同的载荷情况,如点载荷、均布载荷等,在模型上施加相应的载荷。

3.处理边界条件:设置悬臂梁边界条件,如固定端、自由端等。

4.分析模型:运行CAE软件进行力学分析,获取悬臂梁在不同载荷下的应力和变形情况。

5.结果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不同载荷下的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

6.总结:根据实验结果总结悬臂梁的性能和结构安全性,给出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可以观察到不同载荷下悬臂梁的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

通过对比不同载荷下的应力分布情况,可以判断梁在不同载荷下的安全性。

同时,通过比较不同载荷下的变形情况,可以对悬臂梁的刚度和变形情况进行评估。

五、实验结论:1.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在不同载荷下悬臂梁的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

2.通过对比不同载荷下的应力分布情况,可以判断悬臂梁在不同载荷下的安全性。

3.同时,通过比较不同载荷下的变形情况,可以对悬臂梁的刚度和变形情况进行评估。

4.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可以得出针对不同载荷的悬臂梁,需要采取不同的加固措施,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六、实验改进建议:1.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尝试不同载荷组合的组合,以获取更全面的实验结果。

2.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可以进行多次重复实验,以得到更可靠的数据。

3.在实验分析的过程中,可以增加一些具体的数学模型和计算公式,以方便对实验结果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以上是本次CAE悬臂梁静力分析实验的报告,通过实验我们对悬臂梁在不同载荷下的应力和变形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提出了相应的结论和改进建议。

等强度悬臂梁静态应力测试实验报告

等强度悬臂梁静态应力测试实验报告

等强度悬臂梁静态应力测试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强度悬臂梁静态应力测试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对悬臂梁进行静态应力测试,了解悬臂梁在不同力度下的变形和应力分布情况。

实验设备和材料:
1. 强度悬臂梁
2. 支撑杆
3. 杠杆
4. 力传感器
5. 测量仪器(如示波器、测力计等)
实验步骤:
1. 将强度悬臂梁固定在支撑杆上,确保悬臂梁处于水平放置状态。

2. 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力度施加在悬臂梁上,使用杠杆将力施加到悬臂梁的端部。

3. 使用力传感器测量施加在悬臂梁上的力大小,并记录下来。

4. 利用测力计或示波器测量悬臂梁上各处的应力分布情况,并绘制应力-位置曲线。

5. 观察悬臂梁在不同力度下的变形情况,并记录下来。

6. 如果需要,可以重复以上步骤,对不同力度的情况进行测试。

实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1. 将测得的力度和应力数据整理,绘制力度-应力曲线。

2. 根据应力-位置曲线,分析悬臂梁上不同位置的应力分布情
况。

3. 分析悬臂梁在不同力度下的变形情况,观察是否符合理论预期。

4. 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总结,指出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改进措施。

实验注意事项:
1. 悬臂梁固定要稳固,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2. 施加力度时要逐渐增加,避免超过悬臂梁的强度范围而造成破坏。

3. 测量仪器要校准好,确保测量精度。

4.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遵守实验室规定和操作规程。

以上是对强度悬臂梁静态应力测试实验报告的一个简要介绍,具体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悬臂梁模态分析实验报告

悬臂梁模态分析实验报告

悬臂梁模态分析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对悬臂梁进行模态分析实验,了解悬臂梁在不同振动模态下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并验证计算模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二、实验原理悬臂梁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其在振动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振动模态,每个振动模态对应一个固有频率和振型。

模态分析是通过实验或计算的方法,确定一个结构在振动中的固有频率和振型的过程。

在本实验中,我们选择一根长度为L的悬臂梁,将其固定在一个支撑架上。

在悬臂梁上施加一个外力,使梁发生振动。

利用振动传感器测量悬臂梁不同位置处的振动加速度,并通过信号处理来得到悬臂梁的模态信息。

三、实验器材和仪器1.悬臂梁:长度为L、直径为d的悬臂梁2.支撑架:用来支撑悬臂梁的架子3.外力施加装置:用来在悬臂梁上施加外力的装置4.振动传感器:用来测量悬臂梁不同位置的振动加速度5.信号处理器:用来对振动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的设备四、实验步骤1.将悬臂梁固定在支撑架上,并调整支撑架的角度和高度,使悬臂梁处于水平状态。

2.在悬臂梁上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安装振动传感器,并将传感器连接到信号处理器上。

3.利用外力施加装置,在悬臂梁上施加一个单一方向的外力。

4.启动信号处理器,并进行振动信号的采集和处理。

5.分析处理后的振动信号数据,得到悬臂梁的固有频率和振型。

五、实验结果及讨论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得到了悬臂梁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并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

整个实验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多次实验,分别在不同的外力大小下进行了振动测试。

通过对比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验证了模态分析方法的准确性。

六、实验结论通过模态分析实验,我们成功地确定了悬臂梁在不同振动模态下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并验证了计算模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这对于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悬臂梁的振动特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七、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刻了解了悬臂梁的振动特性和模态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正确选择和安装振动传感器,以及如何对振动信号进行分析处理。

悬臂梁实验报告

悬臂梁实验报告

悬臂梁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悬臂梁的实验研究,探究其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形和破坏情况,了解悬臂梁的受力特性以及工程中的应用。

实验原理悬臂梁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其上部只有一个端点支撑,另一端悬挑出来。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在悬臂梁上加载,观察悬臂梁的变形和破坏情况,从而探究其受力特性。

悬臂梁的受力分析可以基于弹性力学的理论进行,根据悬臂梁的几何形状和材料特性,可以通过静力学的原理计算出悬臂梁在不同位置的应力和位移。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悬臂梁测力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悬臂梁上的应力和变形情况。

实验装置与步骤实验装置包括悬臂梁、加载装置和测量仪器等。

具体的实验步骤如下:1.调整加载装置使其稳固地连接到悬臂梁上;2.使用测力传感器测量悬臂梁的初始载荷;3.逐步增加载荷,记录悬臂梁的变形情况;4.当载荷接近悬臂梁的破坏载荷时,停止加载,并记录破坏载荷;5.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结果与讨论在实验中,我们记录了不同载荷下悬臂梁的变形情况,得出如下结果:载荷(N)变形(mm)100 0.2200 0.6300 1.2400 2.0500 3.0600 4.5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随着载荷的增加,悬臂梁的变形也逐渐增大。

在低载荷下,悬臂梁的变形比较小,呈线性关系。

随着载荷的增加到一定程度,悬臂梁的变形开始非线性增加,并且出现明显的弯曲变形。

当载荷达到约600N时,悬臂梁发生破坏。

在破坏前,悬臂梁表现出明显的弯曲变形,并且载荷与变形呈现非线性关系。

破坏时,悬臂梁发生断裂,载荷突然下降。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悬臂梁的一些特性。

首先,悬臂梁的承载能力随着载荷的增加而增加。

其次,随着载荷的增大,悬臂梁的变形逐渐增大,并呈现出非线性的关系。

最后,悬臂梁在破坏前会发生明显的弯曲变形,载荷与变形呈现非线性关系。

结论本实验通过对悬臂梁的实验研究,得出了一系列结论。

悬臂梁在受力时会发生变形,随着载荷的增加,悬臂梁的变形逐渐增大。

悬臂梁实验报告

悬臂梁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悬臂梁的模态实验姓名: xxx学号: xxx专业: xxx系别: xxx一、试验装置二、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锤击法测定悬臂梁的频响函数,将第S 点沿坐标X S 方向作用的锤击力和第r 点沿X r 方向的响应分别由相应的传感器转换为电信号,在由动态分析仪,按照随机振动理论,运算得出r,s 两点间的频响函数rs H ~,∑=+-==ni i i i k i s i r s r rs i k F X H 12)()()(0)21(~~λζλϕϕ (1) 又由于响应信号是加速度,同时圆频率为ω,位移函数,sin t X x ω=其加速度为,sin 22x t X a ωωω-=-=用复数表示后,参照(1)可得到加速度频响函数为:∑=+--=-=ni i i i k i s i r s r a rs i kF X H 12)()()(202)21(~~λζλϕϕωω (2) 由公式(2)可知,当k ωω=时,1=k λ,此时式(2)可近似写为:,22)(~)()()()()()(2kk k s k r k k k sk r k k a rs m i k i H ζϕϕζϕϕωωω-=-== (3) 它对应频响函数a rs H ~的幅频曲线的第k 个峰值,其中在上面(3),k m kk k 2()(ω)式中=为各阶主质量...n k ,3,2,1=。

改变s 点的位置,在不同点激振,可以得到不同点与点r之间的频响函数,当s=r 时,就可得到点r 处的原点频响函数,表示为:∑=+--=ni i i i i i r i r a rr i k H 12)()()(2)21(~λζλϕϕω (4) 它的第k 个峰值为:,2)(~)()()(2kk k r k r k k a rr k i H ζϕϕωωω-== (5)由(3)/(5)得到:(6)若另1)(=k rϕ,就可得到:(7)由(7)式,另s=1,2,3,......n,就可得到第k 阶主振型的各个元素。

悬臂浇筑施工实习报告

悬臂浇筑施工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悬臂浇筑施工技术是现代桥梁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施工方法,具有施工速度快、结构受力合理、施工安全等优点。

为了更好地了解悬臂浇筑施工技术,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我们选择了某跨径较大的钢筋混凝土悬臂梁桥作为实习基地,进行为期两周的悬臂浇筑施工实习。

二、实习目的1. 了解悬臂浇筑施工的基本原理、施工工艺及施工组织管理;2. 掌握悬臂浇筑施工过程中各工序的操作方法及质量控制要点;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4. 提高自身对桥梁施工安全的认识。

三、实习内容1. 工程概况本次实习的桥梁工程位于我国某城市,全长300米,主跨150米,采用钢筋混凝土悬臂梁桥结构。

桥梁横断面为单箱单室,箱梁顶宽11.5米,底宽8.5米,梁高2.5米。

悬臂浇筑施工分为两个阶段:0号块浇筑及悬臂浇筑。

2. 实习过程(1)0号块浇筑0号块是悬臂浇筑施工的起始块,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悬臂浇筑施工的顺利进行。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参与了0号块的施工,主要包括以下工序:1)模板安装:根据设计图纸,在支架上安装模板,确保模板的尺寸和位置准确;2)钢筋绑扎:按照设计要求,绑扎钢筋,确保钢筋的位置、间距和数量符合规范;3)混凝土浇筑:采用泵送混凝土,分层浇筑,每层厚度控制在30cm左右,振捣密实;4)混凝土养护:浇筑完成后,进行养护,确保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2)悬臂浇筑悬臂浇筑是悬臂浇筑施工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工序:1)支架搭设:根据设计图纸,搭设支架,确保支架的稳定性、刚度和承载力;2)钢筋绑扎:在支架上绑扎钢筋,确保钢筋的位置、间距和数量符合规范;3)混凝土浇筑:采用泵送混凝土,分层浇筑,每层厚度控制在30cm左右,振捣密实;4)模板移动:在混凝土初凝后,移动模板,进行下一节段的悬臂浇筑;5)张拉锚固:在悬臂浇筑完成后,对预应力钢筋进行张拉锚固,确保结构受力合理。

3. 实习成果通过两周的实习,我们掌握了悬臂浇筑施工的基本原理、施工工艺及施工组织管理,熟悉了各工序的操作方法及质量控制要点。

悬臂梁实验报告

悬臂梁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悬臂梁固有频率测试
实验目的:
1)熟悉基于Labview的数据采集过程
2)掌握时频域的信号分析
实验仪器设备:
1)悬臂梁实验模型:钢尺(宽:mm,厚:mm);涡流传感器;前置放大电路及电源
2)数据采集卡,计算机,示波器,改锥等
3)基于Labview的数据采集程序及分析程序
实验过程:
1)准备工作:接好涡流传感器,加合适激励观察示波器输出波形;连接采样系统的硬件部分后,应用计算机中的采集程序观测输出波形是否正常。

2)调节悬臂梁实验模型即钢尺的长度(20cm,24cm,28cm),三个不同长度上加入两种激励方式(冲激、阶跃),应用采集系统采集两种激励方式下的涡流传感器输出数据,存储。

冲激:应用改锥敲击实现;阶跃:应用手按动实现。

3)应用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实验结果及分析:
1)不同长度不同激励方式下采集的数据如下:
图a1钢尺长度:20cm,改锥敲击
图a2钢尺长度:20cm,手按动
图b1钢尺长度:24cm,改锥敲击
图b2钢尺长度:24cm,手按动
图c1钢尺长度:28cm,改锥敲击
图c2钢尺长度:28cm,手按动
2)数据分析及思考
思考题:
1)总结在实验和数据处理操作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2)不同激励方式造成测试结果的误差有多大?哪种最好?
3)在上面实验中,最高能够找到第几阶固有频率?
4)比较悬臂梁频率测量的理论值和实验值,分析误差及来源?
5)查找一篇相关文献,该文献的测试对象以悬臂梁为原型,简要总结它的测试方案。

悬臂梁冲击报告

悬臂梁冲击报告
悬臂梁冲击试验报告
编号: GB/T1843/A-1403001 试样材料名称 试样制备方法 试样尺寸 摆锤公称能量 温度 试样项目 1 试样宽度b(mm) 试样厚度h(mm) 试样吸收能量Ec(J) 冲击强度aiU(kJ/㎡) 冲击强度平均值aiU(kJ/㎡) 有缺口 试样项目 1 试样厚度h(mm) 试样缺口处剩余宽度bN (mm) 试样吸收能量Ec(J) 冲击强度aiN(kJ/㎡) 冲击强度平均值aiN(kJ/㎡) 实验结论: 无缺口 有缺口 计算公式: 无缺口 aiU=(Ec/bh)*10³ 有缺口 ain=(Ec/hbN)*10³ 冲击强度aiU : 冲击强度aiN : kJ/㎡ kJ/㎡ 2 3 4 5 2 3 4 5 原材料供应商 产品名称 试样的取 样方向 冲击方向 湿度 无缺口 送样时间 试验时间 有无缺口 缺口类型 缺口加工方式

备注: 1、实验结果只对样件负责
试验员:
审批:

悬臂梁实验报告范文

悬臂梁实验报告范文

悬臂梁实验报告范文实验报告:悬臂梁实验1.引言悬臂梁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广泛应用于建筑、航空、机械等领域。

在工程设计、结构分析和实验研究中,了解悬臂梁的力学特性对于保证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着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悬臂梁的实验研究,深入理解悬臂梁的受力分析、挠度计算以及变形规律,并将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进行对比,验证理论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2.实验原理2.1悬臂梁的力学模型悬臂梁通常由一根直杆(悬臂)和迎接作用力的端杆组成。

在实验中,本实验选取了一根长度为L的悬臂梁,在其一端沿垂直方向施加一作用力,并在悬臂的自由端进行力学参数测量。

2.2悬臂梁的挠度计算悬臂梁在受力作用下会发生弯曲,产生挠度。

根据悬臂梁的挠度计算公式,可以得到悬臂梁的最大挠度和挠度分布情况。

3.实验步骤3.1实验器材准备(1)悬臂梁:本实验使用了一根长度为L的悬臂梁,悬臂梁的材料和截面尺寸在实验前确定。

(2)测力计:选择合适的测力计,将其连接到悬臂梁的一端,用于测量作用力的大小。

(3)位移传感器:选择合适的位移传感器,将其放置在悬臂梁的自由端,用于测量悬臂梁的挠度。

3.2实验操作(1)固定悬臂梁:将悬臂梁固定在实验台上,保持其水平和稳定。

(2)施加作用力:在悬臂梁的一端施加作用力,记录作用力的大小。

(3)测量挠度:使用位移传感器测量悬臂梁在不同位置的挠度,记录测量结果。

(4)重复实验:重复以上实验操作,至少进行3次实验,在不同作用力下测量悬臂梁的挠度。

4.实验结果4.1悬臂梁的挠度分布情况根据实验测量的数据,可以绘制悬臂梁的挠度分布曲线,分析挠度随悬臂长度的变化规律。

4.2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的对比将实验测得的挠度数据与理论计算的挠度进行对比,计算其误差并分析可能的原因。

5.结论通过对悬臂梁的实验研究,得到了悬臂梁的挠度分布情况,并将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进行了对比。

根据实验结果和对比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悬臂梁在受力作用下会发生弯曲,产生挠度,挠度随悬臂长度呈指数衰减。

CAE悬臂梁静力分析实验报告

CAE悬臂梁静力分析实验报告

1 上机实验报告上机实验实验内容实验内容:悬臂梁静力分析:悬臂梁静力分析一、问题描述已知如下图1-1所示的悬臂梁,悬臂梁的截面为矩形截面,矩形截面的尺寸为h =5mm ,b =2.5mm 。

悬臂梁长为l =150mm 。

本次静力分析中设定其弹性模量为E =70GPa ,泊松比v =0。

实验对悬臂梁一端受到集中载荷P =5N 做静力分析,以及对悬臂梁单独q =0.1N/mm 作用和同时与P =5N 下做静力分析。

实验包括悬臂梁受力后的挠度变化曲线,最大挠度发生的位置和软件计算结果与解析解的对比分析。

图1-1 1-1 悬臂梁结构及受力图悬臂梁结构及受力图二、几何模型建立此次实验几何模型的建立比较简单,在软件含有的两种梁单元BEAM188和BEAM189中任选一种,本次选择第一种。

根据实验内容设置其截面的参数,然后在软件中绘制一条150mm 的直线,实验所需要的几何模型即建立完成。

经过上述步骤建立的最终模型如下图2-1所示。

几何模型图2-1 几何模型图图2-1三、有限元网格模型建立这次实验的几何模型较为简单,在软件中利用MeshTool工具选择建立的模型后,在等分多少段后面输入100,即将模型分为100段。

在将模型划分为100段后,如果在前面的操作中没有选择前述两种梁单元中的一种,点击Mesh按钮的时候会提示没有选择元素类型的错误,在前处理中定义元素类型即可。

经过上述操作后的网格模型图如下图3-1所示网格模型图3-1 网格模型图图3-1四、边界、约束条件及施加载荷这次实验是对悬臂梁的静力分析,所以需要在模型的左端施加一个全自由度的约束。

然后根据实验内容在模型的右端施加一个Y方向上向下5N的集中载荷,如下图4-1所示。

在悬臂梁上施加0.1N/mm的均布载荷,如下图4-2所示。

在悬臂梁上同时施加0.1N/mm的均布载荷且在悬臂梁右端施加一个Y方向上向下5N 的集中载荷,如下图4-3所示。

悬臂梁右端受5N集中载荷图图4-14-1 悬臂梁右端受图4-2悬臂梁受0.1N/mm的均布载荷图4-2 悬臂梁受悬臂梁同时受0.1N/mm的均布载荷与5N集中载荷图4-3 悬臂梁同时受图图4-3五、结果分析5.1右端受5N的集中载荷经过建模求解,在模型右端单独施加5N的集中载荷得到的位移云图如下图5-1所示。

悬臂梁实验实验报告 概述及报告范文

悬臂梁实验实验报告 概述及报告范文

悬臂梁实验实验报告概述及报告范文1. 引言1.1 概述悬臂梁实验是力学实验中的一种常见实验,通过对悬臂梁在不同负载下的应变和挠度进行测量,探究材料在受力情况下的变形特性。

本实验旨在了解和分析悬臂梁的弯曲应力与挠度关系,并评估负载测试结果。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可以获得有关材料力学性能以及结构设计优化的有用信息。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讨论:引言、实验设置、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结果和讨论以及结论。

其中,引言部分将对实验目的和整体内容作简要介绍;实验设置部分将详细描述所使用的材料、设备和具体的实验步骤;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部分将从数据收集与处理、弯曲应力与挠度关系以及负载测试结果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结果和讨论部分将总结并对比分析实验结果,并提出其意义和启示;最后,在结论部分将总结整个实验过程,并给出研究建议和展望,同时分享个人对此次实验的心得与体会。

1.3 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研究悬臂梁在受力情况下的弯曲应力与挠度关系,并评估负载测试结果。

通过实测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我们将分析不同负载条件下材料的变形特性,并探讨悬臂梁结构设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优化方向。

此外,这次实验也将加深我们对力学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理解,并提供一个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机会。

2. 实验设置2.1 材料和设备:本实验所使用的材料包括悬臂梁、各类测力传感器、支撑架和负载施加装置等。

悬臂梁选用了具有一定强度和刚性的金属材料,以保证在负载作用下能够稳定承受力量,同时要求表面光滑均匀,以减小摩擦力的影响。

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一种常见的钢材作为主要材料,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易于加工的特点。

测力传感器是实现对悬臂梁上各点产生应力及变形进行监测与记录的核心设备。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采用了高精度的压电式测力传感器,该传感器能够将受到的压力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输出,并且具有较小的非线性误差和较高的灵敏度。

支撑架主要用来固定悬臂梁并提供稳定支撑,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采用了两个底座分别用螺栓固定在工作台上,并通过调节螺丝使其与水平面垂直。

悬臂梁模态分析试验报告

悬臂梁模态分析试验报告

悬臂梁各阶固有频率及主振形的测定试验一、实验目的1、用共振法确定悬臂梁横向振动时的前五阶固有频率;2、熟悉和了解悬臂梁振动的规律和特点;3、观察和测试悬臂梁振动的各阶主振型,分析各阶固有频率及其主振型的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的误差。

二、仪器和设备悬臂梁固定支座;脉冲锤1 个;圆形截面悬臂钢梁标准件一个;加速度传感器一个;LMS 振动噪声测试系统。

三、实验基本原理瞬态信号可以用三种方式产生,分述如下:一是快速正弦扫频法.将正弦信号发生器产生的正弦信号,在幅值保持不变的条件下,由低频很快地连续变化到高频.从频谱上看,该情况下,信号的频谱已不具备单一正弦信号的特性,而是在一定的频率范围内接近随机信号.二是脉冲激励.用脉冲锤敲击试件,产生近似于半正弦的脉冲信号.信号的有效频率取决于脉冲持续时间T , T越小则频率范围越大•三是阶跃激励.在拟定的激振点处,用一根刚度大、重量轻的弦经过力传感器对待测结构施加张力,使其产生初始变形,然后突然切断张力弦,相当于给该结构施加一个负的阶跃激振力.用脉冲锤进行脉冲激振是一种用得较多的瞬态激振方法,它所需要的设备较少,信号发生器、功率放大器、激振器等都可以不要,并且可以在更接近于实际工作的条件下来测定试件的机械阻抗•四、实验结果记录2阶振型图3阶振型图4阶振型图五、理论计算悬臂梁固有频率11 3圆截面悬臂钢梁有关参数可取: E 10 Pa, 7850 kg/ m。

用直尺测量悬臂梁的梁长L=1000mm、梁直径D=12mm。

计算简支梁一、二、三、四阶固有频率和相应的振型,并将理论计算结果填入表。

悬臂梁的振动属于连续弹性体的振动,它具有无限多自由度及其相应的固有频率和主振型,其振动可表示为无穷多个主振型的叠加。

对于梁体振动时,仅考虑弯曲引起的变形,而不计剪切引起的变形及其转动惯量的影响,这种力学分析模型称为欧拉-伯努利梁。

运用分离变量法,结合悬臂梁一端固定一端自由的边界条件,通过分析可求得均质、等截面悬臂梁的频率方程cos Lch L 1式中:L――悬臂梁的长度梁各阶固有频率为(5-1) 5阶振型图f1 1 f 3.516 2.470 8.687f22f*2 122.034 2.47154.445f32f*3 f61.623 2.471152.270f4o *4 f120.912 2.471298.774f552f199.657 2.741547.26 0f i(i l )2ElAl(5-2 )悬臂梁固有圆频率及主振型函数i(i 2)(i 3,4,5....)3261.623 42120.912 52199.6572.110117850124 10-126462 10-62.471六、ANSYS有限元模拟仿真结果6.1前五阶固有频率仿真数据Tabular D E日Mode Y Frequency [Hz:11, B.47392耳84755353,07944w53.0395£14&.516&.14S.5477,290.698&时加g9.47生的1010.A79 目26.2振型仿真图A; MdcklT-ffta :Type: Tc*al Defsr™ii DTIFreq^enryi Mr*右tinSUIS^/JO 17U!E2JJ97 MUlJ8f>77 注制3J4I5BU79Bmwi 升?IM□ Min>o. a^o OJOQ OJDd 问5W(L泊Oxias IMhki a q«76:1/50 —1^15? --J」屈—二昭形10JOT93U M71»■ 9i2^lOMin 1阶振型仿真图A; ModalTstt- Dte'onrnfitian i'・卫虽To(& DefcrFr mtiaF TMU .uncyi $8iO(i, ,J Hk Un抵m2515/^/20 17;DFn■3JC0CU M imj0.13D2阶振型仿真图I V L: bloclAlTyped T©刍ll D电+Fr^q^Nncvi: 14^8i54 HzLL 旳|t rn2Clb;4/2J 1『旳§□Ml MIX1^031LZ5211^1510削丄D4O.TGSn?□J?2nz o^j&di0 Min□』E J迦DJ.4I0 圧血QMU Cm)ZJ3阶振型仿真图A- M«I1ITertj De^orr-^tie.^ 9 Iyyr«TcilLji Lrlu r niAtiuArpqufncw 3^[1.TJ l-fr 5i七m201勺W」9 1 :E21M& hUi¥卞侮耗:5lJ&5i-414164U»3□.TtiEig i34fil3O L2M-0&a Mm[ilOJ-3 L-r.)ojc-n a.^da4阶振型仿真图A-心戌i” IL 巧■叩T HE«4 QtforNiitiflrnFreqL*no^T 4-7^ J2 -HzU^dSri W15M/M17J011313 Miiiijfisaui«U40TQ少钿U.M34FdJi^aEU3M40M|・[匸DQmd^ilO5阶振型仿真图七、结果误差分析悬臂梁理论计算固有频率理论值、有限元仿真值与实测值表梁几何尺寸梁长L=1m 梁直径D=12mm固有频率(Hz) f i f2f a f4f s 实验值8.49154.216154.607304.354494.691理论值8.68754.445152.270298.774547.260有限元仿真值8.47553.089148.54290.74479.92误差原因:(1)实验试件在并非是十分标准,5阶实验计算模态存在误差;2)有限元法分析一般包括四个步骤:物理模型的简化、数学模型的程序化、计算模型的数值化和计算结果的分析。

悬臂梁实验报告(EMA)

悬臂梁实验报告(EMA)
夹紧也只能靠一根螺栓提供切向刚度,刚度有限。实验数据中可以看到 出现了多余模态。 即便如此,由实验结果可得出各阶的振型还是很准确的,频率误差也在可 接受的范围内。
2、单元划分:如下图:
图2
3.3 单元属性设置 六面体单元
3.4 求解类型 选中 NORMAL MODES;求解阶数选择 20 个。
三、实验过程(略)
见实验数据
图 3 实验建模
四、结果分析 表 1 1000Hz 内的模态频率及振型描述(按实验模型定义的方向)
阶次
1 2 3 4 5 6 7 8 9
计算 11.725 38.689 73.405 205.33 241.14 365.13 401.89 663.5 664.28
五、振型对比
图 4 第一阶 图 5 第二阶
图 6 第三阶 图 7 第四阶
图 8 第五阶 图 9 计算第六阶,实验第七阶
图 10 计算第七阶,实验第六阶 图 11 第八阶
图 12 第九阶
六、结果分析
实验结果与计算结果存在误差(6、7 阶模态颠倒)的原因可能如下: (1) 实验试件在 5 阶后并非是标准件,所以 5 阶后计算模态并不可信; (2) 实验件上有钻孔,且厚度不一,所以建模不能做到精确; (3) 实验基座刚度有限:Z 方向上刚度基本上满足,但水平方向.26 223.88 404.44 408.39 666.63 696.23
误差(%) 0.043 -9 0.51 0.94 -7.1 --0.47 4.8
振型描述
Z 向一弯 Y 向一弯 Z 向二弯 Z 向三弯 Y 向二弯 计算一扭,实验 Z 向四弯 计算 Z 向四弯,实验一扭 Z 向五弯 Y 向三弯
悬臂梁模态测试实验报告
一、项目描述

悬臂梁实验报告

悬臂梁实验报告

悬臂梁实验报告悬臂梁实验报告引言:悬臂梁是工程力学中常见的结构之一,广泛应用于桥梁、建筑和机械工程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悬臂梁的静力学实验,研究其受力特性和变形规律。

通过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悬臂梁的力学性能,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实验装置:本次实验使用的悬臂梁实验装置由一根长而细的横梁固定在一端,另一端悬空,形成一个悬臂结构。

实验中使用了称重传感器、测力计、测量仪器等设备,用于测量悬臂梁的受力情况。

实验过程:1. 在实验开始前,首先将悬臂梁装置固定在实验台上,并保证其水平。

2. 将称重传感器安装在悬臂梁上,用于测量悬臂梁的受力。

3. 使用测力计测量悬臂梁上的外力,包括静力和动力。

4. 通过测量仪器记录悬臂梁的变形情况,包括挠度和角度。

5. 逐步增加悬臂梁上的外力,记录相应的受力和变形数据。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 受力特性:随着外力的增加,悬臂梁上的受力呈线性增长。

在小负荷情况下,悬臂梁的受力主要集中在固定端,随着外力的增加,受力逐渐向悬臂端转移。

当外力达到一定阈值时,悬臂梁会发生破坏。

2. 变形规律:悬臂梁在受力过程中会发生挠度和角度变化。

挠度是指悬臂梁在受力下产生的弯曲变形,随着外力的增加,挠度逐渐增大。

角度变化则是指悬臂梁在受力下产生的转动变形,同样随着外力的增加,角度变化逐渐增大。

3. 影响因素:悬臂梁的受力和变形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外力的大小、悬臂梁的材料性质、悬臂梁的几何形状等。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这些因素来研究其对悬臂梁性能的影响。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悬臂梁的受力特性和变形规律。

悬臂梁在受力过程中呈现出线性增长的受力特性,同时产生挠度和角度变化。

这些实验结果对于工程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桥梁、建筑和机械工程等领域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未来研究方向:本实验只是对悬臂梁的基本受力特性和变形规律进行了研究,还有许多方面有待深入探索。

CAE悬臂梁静力分析实验报告

CAE悬臂梁静力分析实验报告

CAE悬臂梁静力分析实验报告实验报告:CAE悬臂梁静力分析摘要本实验主要通过使用CAE软件进行悬臂梁的静力分析,研究其受力情况和变形特点。

通过建立悬臂梁的有限元模型并施加加载条件,得到了悬臂梁的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

实验结果表明,在给定的加载条件下,悬臂梁在受力过程中产生了较大的应力和变形。

引言悬臂梁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在工程中应用广泛。

为了研究悬臂梁的受力和变形情况,本实验选取CAE软件进行静力分析。

通过建立悬臂梁的有限元模型并施加加载条件,我们可以得到悬臂梁的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为工程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实验设计1.建立模型:首先,在CAE软件中根据悬臂梁的尺寸参数和材料属性建立有限元模型。

通常可以将悬臂梁简化为一维杆件模型,并在模型中加入支撑和加载条件。

2.施加加载条件:在模型中施加加载条件,例如在悬臂梁的一端施加一个集中力,以模拟实际工程中的受力情况。

3.网格剖分:对模型进行网格剖分,将其分解成若干个小单元,以便进行有限元计算。

4.设置材料属性:确定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等参数,用于计算应力和变形。

5.分析计算:使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计算,得到悬臂梁在受力过程中的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

6.结果分析: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确定悬臂梁受力和变形的特点,并与理论分析进行比较。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设计的步骤,我们成功建立了悬臂梁的有限元模型,并施加了加载条件。

在进行有限元计算后,我们得到了悬臂梁在受力过程中的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

在加载条件下,悬臂梁的一端受到了集中力的作用,导致了悬臂梁在该点附近产生了较大的应力。

应力沿着悬臂梁的长度呈现递减的趋势,且在悬臂梁的受力端附近达到了最大值。

此外,加载条件还导致了悬臂梁的变形。

悬臂梁在受力端附近产生了较大的弯曲变形,并逐渐向悬臂梁的自由端变形。

变形随着距离受力端的增加而递减。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悬臂梁在受力过程中产生了较大的应力,应特别关注悬臂梁受力端附近的应力集中情况。

悬臂梁的振动模态实验报告

悬臂梁的振动模态实验报告

悬臂梁的振动模态实验报告悬臂梁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广泛应用于工程中。

在实际应用中,悬臂梁的振动特性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会对悬臂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影响。

因此,了解悬臂梁的振动模态是一项必要的研究任务。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验方法测量和分析悬臂梁的振动模态,并探究不同参数对振动模态的影响。

实验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和仪器包括悬挂系统、激励源、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等。

实验步骤如下:1.悬挂梁结构:将悬挂系统固定在实验室的支架上,确保悬臂梁能够在完全自由的情况下自由振动。

2.激励源:将激励源与悬挂梁连接,通过激励源提供外力。

3.传感器:在悬臂梁上选择合适的位置安装传感器,用于测量悬臂梁的振动信号。

4.数据采集系统:将传感器与数据采集系统相连,用于实时采集和记录振动信号。

5.实施实验:通过激励源提供激励力,使悬臂梁产生振动,并同时记录悬挂梁的振动信号。

6.数据处理:通过数据采集系统获得的数据,使用相应的信号处理技术对振动信号进行处理,得到振动模态的相关参数。

7.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悬臂梁的振动特性和模态,并探究不同参数对振动模态的影响。

通过以上实验步骤,我们可以获得悬臂梁的振动模态,并了解不同参数对振动模态的影响。

实验结果有助于工程设计中的结构设计和改进。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悬挂系统的稳定性和刚度:确保悬挂系统能够提供稳定的支撑,并且具有足够的刚度,以保证悬臂梁在振动过程中不会产生偏差。

2.激励源的选取:根据实际需求和悬臂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激励源,以提供适当的激励力。

3.传感器的准确性: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并保证传感器的准确性和灵敏度,以获得准确的振动信号。

4.数据采集和处理的准确性:使用合适的数据采集系统和信号处理技术,以保证数据采集和处理的准确性。

总之,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悬臂梁的振动模态,并探究不同参数对振动模态的影响。

这对于工程设计和结构改进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高悬臂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悬臂梁施工的实习报告

悬臂梁施工的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一、前言悬臂梁施工是桥梁工程中常见的一种施工方式,它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技术性。

本次实习报告将通过对我参与悬臂梁施工的实践经历进行总结和分析,探讨悬臂梁施工的技术要领和注意事项,以期为今后的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二、实习内容1. 了解悬臂梁施工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要求在实习开始前,我首先对悬臂梁施工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要求进行了学习。

通过阅读相关教材和资料,我了解到悬臂梁施工是利用悬臂梁的受力特性,通过在桥梁两侧设置支座,将梁体分为悬臂和非悬臂两部分,然后依次进行施工的一种方法。

悬臂梁施工具有施工速度快、占用空间小、对交通影响小等优点。

2. 参与悬臂梁施工的实践操作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我参与了悬臂梁的模板安装、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环节的操作。

通过与工人师傅的交流和学习,我掌握了悬臂梁施工的一些关键技术。

(1)模板安装:模板是悬臂梁施工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其安装质量直接影响到梁体的成型效果。

在模板安装过程中,要注意模板的平整度、垂直度和接缝严密性,确保梁体的几何尺寸和外观质量。

(2)钢筋绑扎:钢筋是悬臂梁的主要受力构件,其绑扎质量对梁体的承载能力至关重要。

在钢筋绑扎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确保钢筋的间距、保护层厚度和连接质量。

(3)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是悬臂梁的填充材料,其强度和质量直接影响到梁体的整体性能。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注意混凝土的配合比、浇筑速度和振捣质量,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

三、实习收获通过这次实习,我对悬臂梁施工的技术要领和注意事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以下是我在实习过程中的一些收获:1. 悬臂梁施工需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确保施工质量。

2. 悬臂梁施工中的模板安装、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等环节是关键步骤,要特别注意操作质量。

3. 施工过程中的沟通和协作非常重要,要与工人师傅保持良好的交流,共同完成施工任务。

四、实习总结通过这次实习,我对悬臂梁施工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不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悬臂梁的模态实验
姓名: xxx
学号: xxx
专业: xxx
系别: xxx
一、试验装置
二、实验原理
本实验采用锤击法测定悬臂梁的频响函数,将第S 点沿坐标X S 方向作用的锤击力和第r 点沿X r 方向的响应分别由相应的传感器转换为电信号,在由动态分析仪,按照随机振动理论,运算得出r,s 两点间的频响函数rs H ~

∑=+-==n
i i i i k i s i r s r rs i k F X H 12
)
()()(0)
21(~~
λζλϕϕ (1) 又由于响应信号是加速度,同时圆频率为ω,位移函数,sin t X x ω=其加速度为
,sin 22x t X a ωωω-=-=用复数表示后,参照(1)可得到加速度频响函数为:
∑=+--=-=n
i i i i k i s i r s r a rs i k
F X H 12
)
()()(2
02)21(~~λζλϕϕωω (2) 由公式(2)可知,当k ωω=时,1=k λ,此时式(2)可近似写为:
,22)(~)
()()()()
()(2k
k k s k r k k k s
k r k k a rs m i k i H ζϕϕζϕϕωωω-=-== (3) 它对应频响函数a rs H ~的幅频曲线的第k 个峰值,其中在上面(3),k m k
k k 2()
(ω)式中=
为各阶主质量...n k ,3,2,1=。

改变s 点的位置,在不同点激振,可以得到不同点与点r
之间的频响函数,当s=r 时,就可得到点r 处的原点频响函数,表示为:

=+--=n
i i i i i i r i r a rr i k H 1
2
)()
()(2
)
21(~λζλϕϕω (4) 它的第k 个峰值为:
,2)(~)
()
()(2k
k k r k r k k a rr k i H ζϕϕωωω-== (5)
由(3)/(5)得到:
(6)
若另1)
(=k r
ϕ,就可得到:
(7)
由(7)式,另s=1,2,3,......n,就可得到第k 阶主振型的各个元素。

从而得到第k 阶主振型:
(8)
三、实验步骤
1、检查装置,做准备工作。

2、操作计算机设定仪器参数并调出动态分析仪程序。

3、测量端点的原点频响函数,在梁上等距离的标出10个点,设端点为第1点(加速度计即安装在该点),用测力锤连续敲击该点三次,通过动态分析仪求出频响函数H 11,并对力信号和加速度信号进行采样,读出并记录各阶固有频率,个阶固有频率处频响函数虚部峰值的大小和正负号。

4、测量跨点频响函数H 12,用测力锤连续敲击悬臂梁第2点三次,取样,第2点的力信号和第1点的加速度信号经过动态分析仪处理后,即可求出跨点频响函数H 12,并记录相应数据。

5、采用同样的方法,可依次求出跨点频响函数H 13,H 14,H 15,H 16,H 17,H 18,H 19,H 110的值。

数据处理和分析,求出悬臂梁前四阶的固有频率,画出前四阶主振型简图。

四、实验数据
原点,跨点频响函数各阶峰值和时间记录:
)()
()(~)(~k r
k s k a
rr k a rs H H ϕϕωωωω===)(~)(~)(k a
rr k a rs k s
H H ωωωωϕ
===n k T
k n k s k k .........)(,2,1,][}{)()(1==ϕϕϕϕ
H15 X1=8.75 X2=53.75 X3=152.49 X4=297.48
Y1=13.05 Y2=-49.84 Y3=149.62 Y4=124.96 H16 X1=8.75 X2=53.75 X3=152.49 X4=297.48
Y1=1.05 Y2=-29.93 Y3=2.33 Y4=98.74 H17 X1=8.75 X2=55 X3=152.49 X4=297.48
Y1=0.993 Y2=-42.40 Y3=-30.86 Y4=28.79 H18 X1=8.75 X2=53.75 X3=152.49 X4=297.48
Y1=-3.04 Y2=-25.34 Y3=-27.49 Y4=-80.91 H19 X1=8.75 X2=55 X3=152.49 X4=298.73
Y1=-2.18 Y2=34.94 Y3=-23.70 Y4=-101.0 H110 X1=8.75 X2=55 X3=152.49 X4=297.48
Y1=-0.294 Y2=-3.52 Y3=-16.93 Y4=-126.21
五、计算
1、计算不同阶的固有频率
第一阶的固有频率:8.75;第二阶的固有频率:54.25;第三阶的固有频率:297.48
2、绘制前四阶主振型简图
六、结果分析及实验发现
1、误差分析
误差的来源式多方面的,首先,可能敲击的次数少导致结果的精度下降,也可能有连击现象产生,其次,数据处理上可能有疏漏,还可能是由于节点的取定有误差,即节点取的并不是
等距的,再次,该实验中采用的锤击法,很大程度会由于人为的因素导致实验结果产生误差,例如,不是沿垂直梁的方向敲击的可能,或是没能连续敲击在一点的可能,等等。

实验误差式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办法减小误差,例如,增加对一点的连续敲击的次数,提高敲击质量,或是对一点进行多个人敲击,去平均值,或是将梁的等分节点个数增加,这样都可以提高测量精度。

2、实验发现
(1)通过实验数据我们很容易就可以找到梁的各阶固有频率,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也可以容易的得到梁的衰减振动曲线,求出该梁的衰减振动的周期,频率,对数衰减率以及阻尼比。

(2)除端点以外,第一阶主振型与横坐标轴没有交点,第二阶主振型与横坐标轴有一个交点,第三阶主振型与横坐标轴有两个交点,第四阶主振型与横坐标轴有三个交点。

(3)随着主振型的阶数的增加,图形由平缓逐渐变得陡峭,这是由于我们采用的是加速
ω成正比,因此作出来的图形显得有些明显的变化,若将度传感器进行的测量,而加速度与2
ω的话,做出来的图形效果会更好一点,会更趋于平滑。

纵轴数据除以2
(4)各点之间的连线绘制成主振型图,采用直线和曲线拟合,其结果的差异也是会产生误差的。

(5)补充说明:主振型图中悬臂梁固定端部(原点处)的挠度应该是零的,且应该是粘连在一起不发生弯曲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