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急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管理指南》解读精品PPT课件
慢性腰背痛诊断与治疗PPT
疼痛时间: 急性、慢 性等
疼痛原因: 肌肉劳损、 椎间盘突 出、骨质 疏松等
诊断方法: X光、CT、 MRI等
01
慢性腰背痛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用于缓解疼痛和炎症 肌肉松弛剂:如氯唑沙宗、替扎尼定等,用于缓解肌肉紧张和痉挛 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氟西汀等,用于缓解疼痛和抑郁情绪 局部用药:如膏药、贴剂等,用于局部缓解疼痛和炎症
01
慢性腰背痛患者的护理与支持
心理护理
倾听患者的感受和需求,给予理解和支持
鼓励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信心和勇气
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引导患者进行自我调节,如冥想、深呼吸等放松技巧,减轻心理压 力
家庭护理
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避免久坐、 久站,保持正确 的坐姿和站姿
稻壳公司
慢性腰背痛诊断与 治疗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1
慢性腰背痛的症状与诊断
0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慢性腰背痛的治疗方法
03
慢性腰背痛的预防与康复
04
慢性腰背痛患者的护理与支持
05
慢性腰背痛的预防与控制
06
01
护理人员:XX医院-XX科室-XX
01
慢性腰背痛的症状与诊断
常见症状
腰背痛:持续性或间歇性疼痛, 可放射至下肢
适当运动:进行 适当的腰部锻炼, 如瑜伽、游泳等
饮食调理:多吃 富含钙、蛋白质 的食物,如牛奶 、鸡蛋等
心理支持:给予 患者心理支持和 鼓励,减轻其心 理压力
康复护理
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长时间站 立或坐着,保持腰部挺直
中国慢性腰背痛诊疗指南(2024版)
如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重复神经电刺激等。 三 、实 验 室 检 查
如血常规、C 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血沉)、 免疫学等检查。
病因及发病机制
二 、c N S L B P
具体病因尚不明确,且没有显著的病理解剖学 改变,可能与下列因素相关。
1. 机械性因素:如脊柱稳定性降低、姿势控制不良等。
2. 炎性因素:与促炎因子和氧化应激作用有关。 cNSLBP 患者血液中 C 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β
、
白 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 等促炎细胞因子显著升高,白细胞介素-10 等抗炎细
胞因子显著降低, 表明炎症细胞因子与 cNSLBP 相关,cNSLBP 病理 改变可能发生在分子水平。
3. 社会心理因素:主要与工作满意度、劳动负荷 强度、教育程度等相关。
4. 其他因素:如遗传、大脑结构功能改变等。遗 传因素和大脑的改变在 cNSLBP 发生和发展中起重
要作用。cNSLBP 患者大脑结构发生重构,累及的 脑区包括背外侧前额叶、海马、丘脑、颞叶、
二 、体 征 疼痛部位存在肌张力增高或明显局限性压痛点(扳机点)。临床上
检查神经根性体征多为阴性。
三、诱发因素 疼痛症状多于卧床休息后减轻或消失,弯腰、久坐、久站后加重
,经保守治疗后疼痛症状多可暂时缓解。
05 辅助检查
辅助检查
一、影像学检查 如 X 片、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磁共振成
治疗
中国非特异性腰背痛临床诊疗指南(2022年)
中国非特异性腰背痛临床诊疗指南(2022年)腰背痛(low back pain,LBP)是骨科常见疾病,其中非特异性腰背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NSLBP)占90%左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鉴于 NSLBP 诊疗理念和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有必要制定符合中国临床实际的NSLBP诊疗标准。
本指南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参照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2016 年制定的《中国急/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诊疗专家共识》和2020 年北美脊柱外科学会制订的《腰背痛诊疗指南》,经过指南注册、组建指南制订专家工作组及确定临床问题,参照证据推荐分级的评估、制订与评价工作组相关方法进行检索文献的证据等级和推荐等级评定,形成初稿和推荐意见;经专家工作组三轮讨论,最终定稿。
本指南从 NSLBP 的定义、病程分期、流行病学、自然病程、病因及发病机制、诊断、病情评估、预后影响因素、治疗、预防等方面对NSLBP 的诊疗措施进行阐述,以期为NSLBP 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指导依据,规范诊疗流程、改善预后。
文献纳入过程:略。
文献纳入截止时间为 2020 年 12 月,共检索到英文文献7952 篇,中文文献3255篇。
专家组通过阅读文献标题、摘要和原文的方式进行筛选,除2019 年日本骨科学会发布的《腰背痛诊疗指南(第 2 版)》之外,最终纳入文献 140 篇,其中中文文献14 篇、英文文献 126 篇。
2 定义LBP:LBP 是一种以症状命名的疾病,临床上对于腰背部的疼痛、不适等症状统称为腰背痛,该症状可能和多种病理情况及疾病相关,或找不到明确的致病因素。
NSLBP:NSLBP 是指病因不明的、除脊柱特异性疾病及神经根性疼痛以外原因所引起的肋缘以下、臀横纹以上及两侧腋中线之间区域内的疼痛与不适,持续至少 1d 的疼痛,单侧或双侧,伴或不伴有大腿牵涉痛(膝以上)。
3 病程分期根据症状持续的时间,NSLBP 可以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期,其中急性 NSLBP 的病程<6 周,亚急性 NSLBP 的病程在 6~12 周以内,慢性 NSLBP 的病程持续 12 周以上。
《中国慢性创伤后疼痛诊疗指南(2023版)》解读PPT课件
根据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生活质量改善 等指标,评价治疗效果。
药物副作用监测
调整治疗方案
定期检查患者的肝肾功能、血常规等指标 ,确保药物治疗的安全性。
根据随访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 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06
指南实施挑战与展望
实施难点与问题
指南普及程度不足
部分医生对指南内容不熟悉,难以在临床实 践中充分运用。
推动学科发展
促进慢性创伤后疼痛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推动相关学 科的进步。
指南制定过程
文献回顾与总结
全面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慢性创伤后疼 痛的最新研究进展和诊疗经验。
专家共识形成
通过专家讨论和共识形成,确保指南的专业性 和权威性。
临床实践验证
将指南应用于临床实践,验证其可行性和有效性,并根据实践反馈进行修订和 完善。
诊断方法
慢性创伤后疼痛的诊断需结合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神经电生理 检查等综合判断。常用的诊断工具包括疼痛评分量表、神经功能评估等。
03
慢性创伤后疼痛评估
疼痛程度评估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通过一条10cm长的直线,两端分别表示无 痛和剧痛,患者根据疼痛程度在线上标记, 测量标记点到无痛端的距离。
认知行为疗法(CBT)
帮助患者调整不良思维模式和行为习 惯,提高应对疼痛的能力。
生物反馈与放松训练
通过生物反馈技术教患者放松身心、 调节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缓解疼痛。
职业康复与社会支持
针对患者职业特点和社会环境,提供 职业康复建议和社会资源支持,帮助 患者重返社会和工作岗位。
05
慢性创伤后疼痛管理 建议
疼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综合评估疼痛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包括身体功 能、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等方面。
《慢性腰背痛》PPT课件
A
63
急性期宜卧床休息2—7天, 垫高小腿放松腰大肌,以充 分减低脊柱应力。症状初步 缓解后宜尽早开始卧位腰腹 肌运动,但应避免腰椎明显 屈曲或过伸的动作。
A
64
症状进一步好转时,再作进 一步的腰腹肌训练。原则上 腰腹肌同时操练,以求平衡 增强,但应根据腰椎曲度、 骶骨前倾角大小及腰背肌与 腹肌肌力对比有所偏重。
A
返60回
⒊牵引时患者应取屈髋、屈膝卧位,以减少腰椎前突,使腰 部肌肉放松,腰椎管横截面扩大,有利于症状的缓解。
⒋牵引前可进行腰部热疗,有助于放松腰部肌肉,避免拉伤。 牵引中或牵引后可配合其他治疗,如药物、物理因子或推 拿手法等综合治疗,以增强疗效。牵引治疗期间需适当卧 床或休息。
⒌牵引后应缓慢去除牵引带,嘱患者继续平卧休息数分钟, 再缓慢起身。必要时可佩带腰围以巩固疗效。
A
38
⒉头低脚高位牵引
患者头底脚高俯卧于倾斜的床板上,双踝固定于斜板上 端,利用腰部以上自身重量对腰椎进行牵引(图7-13)。
牵引可从床面与水平面夹角30°开始,逐渐增加至70°~ 90°。每日一次,每次30~60min。
该方法多在医院治疗室或有治疗师在场的情况下进行。 老年人或伴有心、脑、血管疾患者慎用此法,避免发生以 外。
⒋临床应用
适合于较轻的腰椎疾患。
A
37
斜位自重牵引
⒈头高脚低位牵引 患者仰卧于倾斜的床板上,胸腰部用胸肋牵引带固定于
床头两侧,腰部及下肢不固定,利用腰部以下的自身重量 进行牵引。
初次牵引时从床面与水平面夹角30°开始,以后每天增 加5°,一般8~10d倾角可达70°~90°。
牵引时间一般比较长,每日牵引4h。该方法仅适合于不 方便去医院治疗的患者家庭牵引。
《中国慢性创伤后疼痛诊疗指南(2023版)》解读PPT课件
创伤后局部炎症反应持续存在,刺激疼痛感受器。
心理社会机制
疼痛与心理、社会因素相互作用,影响疼痛的感知和调节。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慢性创伤后疼痛可表现为局部疼痛、压痛、感觉 异常、肌肉紧张、活动受限等症状。
诊断依据
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神经 电生理检查等结果进行诊断。
鉴别诊断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结合中国国情, 制定适合中国人群的慢性创伤后疼痛 诊疗指南。
诊疗需求
临床对慢性创伤后疼痛的诊疗需求迫 切,需要规范化、标准化的诊疗流程 。
指南目的与意义
提高诊疗水平
01
规范慢性创伤后疼痛的诊疗流程,提高临床医生的诊疗水平。
改善患者预后
02
通过规范化诊疗,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
《中国慢性创伤后疼痛诊疗指南 (2023版)》解读
汇报人:xxx 2023-12-11
目录
• 引言 • 慢性创伤后疼痛概述 • 慢性创伤后疼痛评估 • 慢性创伤后疼痛治疗策略 • 慢性创伤后疼痛管理建议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指南发布背景
慢性创伤后疼痛现状
国际指南借鉴
随着创伤事件增多,慢性创伤后疼痛 成为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问题。
认知行为疗法
帮助患者改变对疼痛的认知和应对方式,减轻焦虑和恐惧。
针灸与中医治疗
针灸、拔罐、推拿等中医治疗方法在慢性疼痛管理中具有独特优势 。
药物治疗
非处方药
如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和对乙酰氨基酚等,用于轻度至中度 疼痛的缓解。
处方药
包括阿片类药物、抗抑郁药、抗癫痫药等,用于中重度疼痛的缓解 ,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腰背痛演示课件
心理健康问题
长期的腰背痛可能导致患者产 生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
。
经济负担增加
治疗腰背痛需要花费一定的时 间和金钱,对患者和社会造成
一定的经济负担。
02
腰背痛的病因和分类
病因
急性损伤
如肌肉拉伤、韧带扭伤 或骨折等,通常由于外
伤或运动损伤引起。
慢性劳损
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 重复性工作或过度使用 腰部肌肉,导致肌肉疲
加强腰背痛的预防和康复 研究
通过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 等措施,降低腰背痛的发病率 和复发率,同时加强康复研究 ,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功能和 生活能力。
推动多学科协作和综合治 疗
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协作和交 流,推动腰背痛的综合治疗模 式的发展,为患者提供更为全 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THANKS
感谢观看
针对不同类型的腰背痛,研究有效的治疗 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 疗等,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未来展望
深入研究腰背痛的发病机 制
通过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 技术手段,进一步揭示腰背痛 的发病机制,为精准治疗提供 理论支持。
开发新型治疗药物和技术
针对腰背痛的治疗需求,研发 具有更高疗效和更低副作用的 新型药物和技术,提高患者的 治愈率和生活质量。
正确的站姿、坐姿和睡姿对于预防 腰背痛非常重要。应避免长时间保 持同一姿势,定期伸展和改变姿势
。
A
B
C
D
避免重物搬运
不正确的搬运重物方式可能会导致腰背痛 。如果需要搬运重物,应使用正确的技巧 ,如蹲下并用腿部力量抬起重物。
控制体重
过重会增加脊柱的负担,从而增加腰背痛 的风险。通过健康的饮食和适当的锻炼来 控制体重。
中医治疗腰背痛PPT课件
• 中医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远古时代,我 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作斗争中就创造了原 始医学。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 某些食物能减轻或消除某些病症和疼痛, 这就是发现和应用中药的起源;在烘火取 暖的基础上,发现用兽皮、树皮包上烧热 的石块或沙土作局部取暖可消除某些病痛, 通过反复实践和改进,逐渐产生了热熨法 和灸法;在使用石器作为生产工具的过程 中,发现人体某一部位受到刺伤后反能解 除另一部位的病痛,从而创造了运用砭石、 骨针治疗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 展为针刺疗法,进而形成了经络学说。
28
• (3)消络痛(抗风湿片):主要成分为芫花条。 • 功能主治:散风祛湿,用于风湿性关节痛、 神经痛等疾病。 • 制剂用法:片剂,每日3次,每次2~4片, 饭后服,可连服半年。孕妇禁服。 • (4)壮骨关节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主要 由狗脊、独活、续断、木香、鸡血藤、骨 碎补、熟地等。 • 功能主治:补益肝肾,养血活血,舒筋活 血,理气止痛。主要用于骨关节增生导致 的腰背痛、腰肌劳损等。 • 制剂用法:水丸,每瓶60g,每次6g,每日2 次,早晚饭后服。
•
27
(二) 常用中成药
• (1)新癀片(中国药物大全):九节茶(兰)、三七、牛黄、 珍珠粉,(消炎痛)等。 •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化淤,消炎止痛等作用,用 于风寒热痹,关节红肿疼痛。对腰背痛、关节酸痛,以 及伴有畏寒发热、血沉增快的病症,有良好效果。 • 制剂用法:片剂,口服每日3次,每次2~4片。可调化, 外用涂于患处。 • (2)通痹片(全):制马前子、白花蛇、人参、当归、穿山 甲、天麻、地龙等。 • 功能主治:调补气血,祛风胜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 用于肝肾两虚的痹症。包括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脊 柱炎等。 • 制剂用法:每片0.39,饭后服,每次2片,每日3次。孕 妇忌服。
非特异性腰背痛研究进展 2
张奎渤, 郑召民. 脊柱外科杂志,2006,4(6):369-372. 中国急/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管理指南 2015
流行病学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腰背痛的人群终生患病率高达84%。约44-78%的患 者会出现腰背痛的反复发作,而26-37%的患者因腰背痛而丧失工作能力 Balagué F et al. Lancet 2012; 379: 482–91
神经根性痛常见病因:
腰椎间盘突出症 disc herniation 腰椎管狭窄症 spinal stenosis 腰椎滑脱症 spondylolisthesis
European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chronic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 Eur Spine J (2006) 15 (Suppl. 2): S192–S300 Golob A et al. Med Clin N Am 98 (2014) 405–428
我国缺乏非特异性腰背痛诊疗规范
➢ 部分欧美国家对于非特异性腰背痛都已制定了相关的临床诊疗指南 ➢ 我国作为全球人口第一大国,腰痛的人群年患病率高达26.1%,却
缺乏针对非特异性腰背痛的诊疗规范
临床需要规范诊治的指导意见
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
参考欧美等国家近年来的 指南,结合中国流行病学 、治疗特点
3. Sam Harirforoosh,et al. Expert Opin.Drug saf. 2009;8(6):669-681. 4. Yi Feng,et al. The Journal of Pain. 2008;9(1):45-52.
中国非特异性腰背痛临床诊疗指南
中国非特异性腰背痛临床诊疗指南一、本文概述Overview of this article《中国非特异性腰背痛临床诊疗指南》旨在为广大医疗工作者提供一套科学、规范、实用的非特异性腰背痛诊疗流程和方法。
非特异性腰背痛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其疼痛原因复杂多样,涉及生物力学、神经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因素。
因此,制定一份全面、系统的临床诊疗指南对于提高诊疗效率、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The Chines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Guidelines for Non specific Low Back Pain aim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standardized, and practical process and method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 for medical workers. Non specific low back pain is a common clinical symptom, and its causes are complex and diverse, involving various factors such as biomechanics, neurophysiology, and psychosocial factors. Therefore, developing a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guidelin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diagnosis and treatmentefficiency and improving patient prognosis.本指南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对非特异性腰背痛的定义、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策略及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急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管理指南解读PPT课件
Fingertip-to-floor-surface Distance as an Index. 1991, 41(5):92-201
在腰背痛患者中,肌肉收缩普遍存在
➢ 研究表明,腰背痛患者中肌筋膜扳机点数目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
( )
肌 筋 膜 目扳 机 点
数
P<0.001
肌肉组织
纳入24例非特异性腰背痛患者的横断面研究,观察持续疼痛强度、残疾以及睡眠质量与TrPs(触发点)之间的关系。
➢ LBP的病因复杂,临床中往往还会出 现多种病因交织在一起.导致难以准 确诊断
➢ Koes2认为NLBP是始发于腰部既没 有神经根受累也没有严重潜在疾患的 LBP,故临床中遇到LBP患者大部分 是NLBP
➢ Deyo3也认为NLBP在临床中很常见。 占总LBP的85%以上
1. 彭小文, 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0, 25(10):1009-1012精. 选ppt
急/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 管理指南解读
精选ppt
1
腰背痛背景
• 发病率高:腰背痛(Low Back Pain,LBP)一直是困扰人类生活与工作 的常见疾患之一,目前已成为患者就医的第五大常见原因;
• 危害性大:严重的腰背痛会导致患者出现明显运动功能障碍甚至丧失生 活自理能力:
• 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每年由腰背痛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 失数额巨大。仅1998年,美国直接用于腰背痛治疗的医疗花费总额就同 比增加了263亿。
,骨质疏松,强直性脊柱炎,骨折,炎症性疾病,神经根综合征或马尾神 经综合征)引起的一类下腰痛。
• 注:除非特别注明,该指南的建议主要针对急性和亚急性下腰痛
Walker BF.Journal of Spinal Disorders.2000;13(3):205-217.
《中国急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管理指南》文字稿
中国急/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管理指南目录背景 (3)中国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管理指南 (4)1.概述 (4)1.1概念 (4)1.2流行病学 (4)2.临床表现 (4)3.病因及发病机制 (5)4.诊断与预后评估 (6)4.1概述 (6)4.2病史采集 (7)4.3体格检查 (7)4.4脊柱触诊和活动试验 (8)4.5影像学评估 (8)4.6预后因素 (8)5.治疗 (9)5.1药物治疗 (9)5.2物理/康复治疗 (11)5.3有创治疗 (13)5.4认知行为疗法 (14)中国急性非特异性腰背痛管理指南 (20)1.概述 (20)1.1概念 (20)1.2流行病学 (20)2.临床表现 (20)3.病因及发病机制 (21)4.诊断 (22)4.1概述 (22)4.2病史采集 (24)4.3体格检查 (24)4.4影像学诊断 (24)4.5心理因素 (24)4.6症状不能缓解患者的再评估 (24)5.治疗 (25)5.1保守治疗 (25)5.2药物治疗 (26)背景长久以来,腰背痛(Low Back Pain,LBP)一直是困扰人类生活与工作的常见疾患之一,严重的腰背痛会导致患者出现明显运动功能障碍甚至丧失生活自理能力。
在美国,约1/4的成年人每三个月便会出现一次持续至少1天的腰背部疼痛[1],且7.6%的成年人在过去的1年中至少出现过一次剧烈的急性腰背痛[2]。
腰背痛目前已成为患者就医的第五大常见原因[2,3]。
每年由腰背痛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数额巨大。
仅1998年,美国直接用于腰背痛治疗的医疗花费总额就同比增加了263亿[4],相关的间接花费更是无法估量,仅每年用于支付腰背部损伤性疼痛的劳动赔偿费用就高达总赔偿额的2%[5]。
虽然我国目前尚无相关精确统计数据,但由于腰背痛所产生的诊治、康复以及由此所造成的劳动力丧失而带来的间接经济损失也必然十分巨大。
目前,部分欧美国家对于非特异性腰背痛[6-8]都已制定了相关的临床诊疗指南。
《中国急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管理指南》解读
Best Practice & Research Clinical Rheumatology. 2007;21(1):77-91. 工作满意度较低,工作中精神高度紧张
治疗要点
• • 总治疗目标:对于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患者,最主要的治疗目的是改善躯体功能 ,恢复正常活动,预防残疾,维持工作能力 药物治疗 短期使用NSAIDs和弱阿片类可用于疼痛缓解; 可应用肌松剂缓解疼痛和肌紧张状态;
临床需要规范诊治的指导意见
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
参考欧美等国家近年来的 指南,结合中国流行病学 、治疗特点
中国急/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管理指南
• 规范诊治流程 • 指导合理用药 • 提高诊治水平
目录
• 背景 • 中国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管理指南
1. 概述
2. 临床表现 3. 病因及发病机制
肌松药
•
阿片类药物
• •
抗抑郁药 抗癫痫药 中药治疗
•
可应用抗抑郁药作为缓解疼痛的辅助用药,但患者合并有下列疾病时 禁用:肾脏疾病、青光眼、妊娠、慢性阻塞性肺病、心衰
低质量研究证据证实加巴喷丁对于缓解慢性腰背痛无效。 低质量研究证据证实中药可缓解慢性腰背痛
• •
药物治疗——肌松药循证证据
药物
苯二氮卓类 (如安定,四氢西泮) 疗效 •
失数额巨大。仅1998年,美国直接用于腰背痛治疗的医疗花费总额就同
比增加了263亿。
Walker BF.Journal of Spinal Disorders.2000;13(3):205-217. Spine.1995;20:11-19.
我国缺乏非特异性腰背痛诊疗规范
• 部分欧美国家对于非特异性腰背痛[6-8]都已制定了相关的临床诊疗 指南。然而,我国作为全球人口第一大国,腰痛的人群年患病率 高达26.1%[9],却至今缺乏针对非特异性腰背痛的诊疗规范
《中国急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诊疗专家共识》要点
《中国急/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诊疗专家共识》要点腰背痛(low back pain,LBP)是一类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常见病症,可导致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甚至丧失生活自理能力。
每年由腰背痛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数额巨大。
1 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诊疗共识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是指病程持续12周以上,病因不明的、除脊柱特异性疾病及神经根性疼痛以外原因所引起的肋缘以下、臀横纹以上及两侧腋中线之间区域内的疼痛与不适,伴或不伴大腿牵涉痛。
1.1 临床表现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的临床表现多样,以腰背部、腰骶部疼痛为主要表现。
多数患者可同时存在腰部无力、僵硬感、活动受限或协调性下降,严重者可发生睡眠障碍。
疼痛症状多于卧床休息后减轻或消失,弯腰、久坐、久站后加重。
经热敷、按摩等保守治疗后疼痛症状多可暂时缓解。
体格检查常可发现疼痛部位存在肌张力增高或明显局限性压痛点(扳机点),研究证实扳机点的数量与疼痛程度和睡眠质量密切相关。
1.2 病因及发病机制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无特异性病理改变,可导致腰背痛的病因较多,机制比较复杂。
1.3 诊断与预后评估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首要检查目的是重复筛查与特异性腰背痛高度相关的症状和体征即红色警示,并评估可导致腰背痛恶化或慢性化的因素即黄色警示,以判断临床转归。
红色警示指腰背痛患者既往病史或复合症状中与危险程度较高的严重疾病密切相关的高危因素(表1)。
发现红色警示后必须进一步检查以排除潜在的严重疾病,例如感染、炎性风湿性疾病或肿瘤。
黄色警示主要指可导致疼痛慢性化或进行性加重、功能障碍及工作能力丧失、迁延不愈的各类危险因素(表2)。
发现黄色警示后应当鼓励患者改变行为和对腰背痛的认识,让患者认识到每周保持运动锻炼的重要性,可能有助于减少腰背痛的发生,减轻严重程度。
1.3.1 病史采集1.3.2 体格检查1.3.3 影像学评估影像学评估的主要目标是对存在红色警示或神经根性疼痛的患者进行评估,并为拟进行外科治疗的患者确定术式提供依据。
慢性腰背痛护理业务学习
护理业务学习内容
掌握腰背痛的常见治疗方法 学习腰背痛的康复护理方案
护理业务学习内容
培养正确的姿势和体态 学习腰背痛的自我管理技巧
护理业务学习内容
了解需要就医的适时指标 学习预防慢性腰背痛的方法
结论
结论
慢性腰背痛是一种常见健康问题,需要 重视和正确护理 学习相关护理业务对于患者的康复和预 防至关重要
慢性腰背痛护理业务学 习
目录 引言 常见原因及病因分析 护理业务学习内容 结论
引言
引言
什么是慢性腰背痛 慢性腰背痛的危害
引言
本PPT将介绍慢性腰背痛的护理业务学 习内题
常见原因及病因分析
锻炼不足 腰部受伤等等
护理业务学习内容
护理业务学习内容
结论
我们希望通过这份PPT,使用户对慢性 腰背痛护理业务有更全面的了解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缺乏非特异性腰背痛诊疗规范
• 部分欧美国家对于非特异性腰背痛[6-8]都已制定了相关的临床诊疗 指南。然而,我国作为全球人口第一大国,腰痛的人群年患病率 高达26.1%[9],却至今缺乏针对非特异性腰背痛的诊疗规范
临床需要规范诊治的指导意见
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
参考欧美等国家近年来的 指南,结合中国流行病学 、治疗特点
中国急/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 管理指南解读
XXX教授 XXX医院
目录
• 背景 • 中国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管理指南 • 中国急性非特异性腰(背)痛管理指南
腰背痛背景
• 发病率高:腰背痛(Low Back Pain,LBP)一直是困扰人类生活与工作的 常见疾患之一,目前已成为患者就医的第五大常见原因;
• 红色警示(red flag)是与特异性腰痛高度相关的症状和体征,预示可能 由全身疾病引发的腰背痛
年龄 年龄<20岁
病史 近期有暴力损伤病史
年龄>55岁
既往肿瘤病史
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类 激素
药物滥用、免疫抑制 或HIV
症状 持续进展性的非机械性疼统疾病(包括马 尾综合征)
我国尚缺大型流调数据,多项地区关于腰背痛的流调数据显示 ,体力劳动及伏案工作者都是高危人群。
临床表现
• 非特异性慢性腰背痛临床表现多样,以腰背部、腰骶 部疼痛为主要表现。多数患者可同时存在腰部无力、 僵硬感、活动受限或协调性下降,严重者甚至可出现 睡眠障碍[36,37]。
• 疼痛症状多于卧床休息后减轻或消失,而于弯腰、久 坐、久站后加重,予以热敷、按摩等保守治疗后疼痛 症状也多可暂时缓解。
• “慢性”指腰背痛病程至少持续12周; • 对于“复发性腰背痛”则要求本次发作时间至少已持续了12周;
流行病学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腰背痛的人群终生患病率高达84%[13-16] 。约44-78%的患者会出现腰背痛的反复发作,而26-37%的患 者则甚至可能因腰背痛而丧失工作能力[17-19]
目前尚无可靠证据证实非特异性腰背痛的患病率,通常认为其 患病率大约为23%;而11-12%的非特异性腰背痛患者则会由 于疼痛而导致运动功能障碍[20]。
• 影像学 ✓ 推荐应用X线评估结构损伤; ✓ 推荐应用骨密度检查排除骨质疏松腰背痛; ✓ 推荐伴有放射性症状的患者、疑似椎间盘炎症、赘生物压迫的患者, MRI为最佳影像学检测手段。
• 预后因素: 建议在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患者进行工作环境因素、心理因素、情感因素 等方面的评估。
评估红色警示, 排除全身疾病导致的特异性腰背痛
诊断及预后评估
• 首要检查目的:重复筛查“红色警示”, 评估“黄色警示”,排除特异 性腰痛
• 腰背痛分类:特异性的脊柱病变导致的腰背痛;神经根性腰背痛;非特 异性腰背痛
• 诊断流程(诊断鉴别分类,diagnostic triage) :
– 第一步:明确疼痛是骨骼肌肉源性的,除外非脊柱部位特异性病变 – 第二步:除外脊柱部位特异性病变 – 第三步:除外神经根痛
• 危害性大:严重的腰背痛会导致患者出现明显运动功能障碍甚至丧失生 活自理能力:
• 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每年由腰背痛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 失数额巨大。仅1998年,美国直接用于腰背痛治疗的医疗花费总额就同 比增加了263亿。
Walker BF.Journal of Spinal Disorders.2000;13(3):205-217. Spine.1995;20:11-19.
中国急/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管理指南
• 规范诊治流程 • 指导合理用药 • 提高诊治水平
目录
• 背景 • 中国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管理指南
1. 概述 2. 临床表现 3. 病因及发病机制 4. 诊断 5. 治疗
• 中国急性非特异性腰(背)痛管理指南
非特异性腰背痛定义及分类
非特异性腰背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 NLBP) ✓ 定义:病程至少持续12周,病因不明的、除脊柱特异性疾病及 神经根性疼痛以外原因所引起的肋缘以下、臀横纹(水平臀肌折 纹)以上及两侧腋中线之间区域内的疼痛与不适,伴或不伴大腿 牵涉痛[6,8,10]。 ✓ 根据病程划分:
病因及发病机制
• 非特异性腰背痛虽无特异性病理改变,但可导致腰背痛的病因较多 ,机制比较复杂。其病因主要可分为机械性因素,化学性因素及社 会心理学因素等[39-51],都可能导致腰背痛的发生。
腰痛疾病
疼痛
肌紧张
局部循环 障碍
重要病理机制:“疼痛—肌紧张—局部血循环障碍”恶性循环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10):1009-12. 《日本医学介绍》 2003
存在不能解释的体重持续性下降
同时存在胸部疼痛 同时存在发热
体检 存在脊柱结构性畸形
持续性严重的腰椎屈 曲受限
Best Practice & Research Clinical Rheumatology. 2007;21(1):77-91.
病史采集
• 病史采集内容包括:
✓ 疼痛部位 ✓ 疼痛程度 ✓ 发病时间 ✓ 发病的原因(推测) ✓ 治疗史 ✓ 对疼痛的态度 ✓ 既往史 ✓ 发病前从事工作 ✓ 患者提供的其他信息(其他医院的检查治疗;单位和家庭中的
红色警示:与特异性腰痛高度相关的症状和体征, 预示可能由全身性疾病引发的腰背痛
黄色警示:预示腰痛向恶化或慢性化转变的一些因素
诊断与预后评估
• 体格检查和病史采集 ✓ 推荐应用诊断鉴别分类,排除特异性脊柱病变和神经根疼痛; ✓ 推荐应用黄旗警示进行预后评估; ✓ 不推荐应用脊柱触诊试验、软组织试验、运动试验、直腿抬高试验用于 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诊断。
• 体格检查常可发现疼痛部位存在肌张力增高或明显局 限性压痛点(trigger point,扳机点),研究证实扳 机点的数量与疼痛程度和睡眠质量密切相关[38]。
《颈腰痛杂志》;2003;24(5):257-61.; J Orthop Sports Phys Ther. 2012 Apr;42(4):A1-57; Pain Medicine 2013; 14: 1964–1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