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植物育种原理
园艺植物育种总论第一章(含慕课内容)
![园艺植物育种总论第一章(含慕课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d05c2bcaee06eff9aff80792.png)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园艺植物育种学简介一、园艺植物育种的概念和性质1、园艺植物育种:根据人类需要利用自然变异以及利用品种间杂交、远缘杂交、人工诱变、离体组织培养和DNA分子改造和细胞融合等途径来创造新的变异,按照一定的目标进行选择,筛选出新品种,获得良种后要迅速繁育纯正的种苗,以尽快满足生产上对新品种的要求。
2、园艺植物育种学:是园艺植物优良新品种选育与良种繁育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他是以遗传学和进化论为基础,涉及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物化学、植物生态学、植物病理学、昆虫学、土壤学、生物统计学、生物技术和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学等的综合性英语科学。
是遗传学等基础学科应用于改造果树。
蔬菜、花卉品种实践的科学总结.反之,它又充实了遗传学的理论基础。
3、园艺植物育种的任务(1)根据市场需要,科学地制定育种目标(2)根据遗传变异规律,确定最佳的育种途径和方法,选育符合育种目标的新品种或创造新种质(3)加速良种繁育,提高种性,降低成本,防止良种退化.二、园艺植物育种学的内容1、种质资源调查、搜集,保存、评价、利用和创新。
2、育种性状的遗传研究与鉴定3、选择育种的原理、对象,目标和实现目标的策略。
4、杂交和杂种优势的机理和利用5、人工创造变异的途径,方法和技术。
6、新品种田间试验、审定、良种繁育与推广。
三、园艺植物育种的主要途径(1)基本途径。
①选择育种,利用自然变异②杂交育种,创造变异③倍性育种,创造变异④诱变育种,创造变异(2)高新技术育种。
太空育种,卫星描载育种材料———地面选择;细胞工程育种,①组织器官水平:胚乳、胚、叶片、茎尖培养②细胞水平:原生质体的分离,培养与再生;原生质体融合,培养与再生;基因工程育种,DNA重组,遗传转化,离体培养技术第二节品种的概念与特性一、品种的概念品种经人工选择培育,在遗传上相对稳定,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相对一致,并作为生产资料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作物类型。
品种一般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符合人类需要,能适应一定地区自然条件和载培条件.无性繁殖的园艺植物品种称为无性系品种是来自一个实生或芽变单株的无性系后代。
园艺植物种子的生产原理—种子生产的程序和方法
![园艺植物种子的生产原理—种子生产的程序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ec7ff39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53.png)
真种子
类似种 子的果
实
用作繁 殖的营 养器官
植物人 工种子
任务一、种子生产的程序和方法
一、园艺植物种子的分类
真种子
由胚珠发育而成的。
如豆类(除少数例 外)、十字花科的 各种蔬菜、瓜类、 茄子、番茄、辣椒、 茶、柑橘、梨、苹 果、银杏等。
任务一、种子生产的程序和方法
一、园艺植物种子的分类
任务一、种子生产的程序和方法
三、常规品种良种种子生产程序
防杂保纯
• 搞好单株混合选择 • 严格去杂、去劣 • 定期进行种子更新
根据原品种的特征、特性,兼顾生长健壮、成熟一 致、籽粒饱满、无病虫害等方面,在选纯的基础上 选优。
自交作物以形态特征充分表现的成熟期为主,异交 与常异交作物则必须在开花散粉前及时除去杂、劣 株,避免造成生物学混杂。
育种家种子
• 育种家育成 的遗传性状 稳定的品种 或亲本种子 的最初一批 种子,用于 进一步繁殖 原种种子。
原种
• 用育种家种 子按技术操 作规程繁殖 的第一代至 第三代种子, 或按我国规 定的原种生 产技术规程 生产的达到 原种质量标 准的种子。
良种
• 用常规原种 按技术操作 规程繁殖的, 达到良种质 量标准的第 一至第二代 种子,以及 达到杂交种 盎种质量标 准的杂交种 一代种子。
任务一、种子生产的程序和方法
一、园艺植物种子的分类
植物人工种子
指将植物离体培养 中产生的胚状体, 包裹在含有养分和 具有保护功能的物 质中而形成,在适 宜条件下能够发芽 出苗,长成正常植 株的颗粒体,也称 为合成种子、人造 种子或无性种子。
任务一、种子生产的程序和方法
二、常规品种原种种子生产程序
育种名词解释
![育种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56d89cce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b3.png)
育种名词解释
育种是指通过选择、培养和改良植物或动物的遗传资源,创造出具有优良性状和繁殖能力的品种的过程。
育种是农业和园艺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目的是提高农作物和园艺植物的产量、品质、抗逆性和营养价值,并改善它们的外观和性能。
育种的基本原理是选择和改良遗传资源。
在选择时,育种者利用已知性状和表现的遗传材料,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等过程,选择出具有良好表现的材料进行培养和繁殖。
在改良遗传资源时,育种者利用这些选择出来的材料,通过杂交、自交和基因工程等技术,进一步改良和纯合化,以达到所需要的性状和繁殖能力。
育种的过程包括遗传资源的获取、选择、培养和繁殖,以及新品种的培育和改良。
在育种过程中,育种者需要不断观察、分析和总结,以发现新的性状和表现,并根据这些性状和表现来选择和改良遗传资源,不断推动育种技术的发展。
育种技术种类繁多,包括杂交育种、遗传变异育种、自交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
其中,杂交育种是最常用的育种技术之一,它利用不同品种或不同来源的遗传资源进行杂交,产生新的品种。
遗传变异育种则是通过人工处理或干预,改变遗传资源的遗传特性,使其表现更好的性状和表现。
自交育种则是通过自交的方式,选择出表现良好的遗传资源进行培养和繁殖。
基因工程育种则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遗传资源进行改造和纯合化,以获得新的性状和表现。
除了在农业和园艺业中应用广泛外,育种技术还在医学、生物学、材料科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育种技术的发展,不断推动着人类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园艺植物芽变育种
![园艺植物芽变育种](https://img.taocdn.com/s3/m/9afc7e98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2b.png)
园艺植物芽变育种园艺植物的育种是一个复杂而又有趣的过程,通过不断的尝试和实践,人们可以培育出具有优良特性的新品种。
在园艺植物的育种中,芽变是一种重要的遗传变异方式,可以为育种工作提供新的遗传变异资源。
本文将介绍园艺植物芽变育种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意义。
一、芽变的概念芽变是指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导致某些基因发生突变,从而在后代中表现出新的形态、结构或性状的现象。
芽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遗传变异方式,可以为育种工作提供丰富的遗传变异资源。
二、芽变育种的方法1. 人工诱变:通过化学物质或放射线等物理因素对植物进行处理,诱发植物发生突变。
人工诱变是芽变育种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快速地培育出大量的突变体,为育种工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 自然遗传:有些植物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突变率,通过对这些植物进行筛选和繁育,可以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自然遗传是芽变育种中一种较为原始的方法,但也是一种有效的育种途径。
三、芽变育种的意义1. 丰富遗传资源:芽变育种可以为园艺植物育种工作提供丰富的遗传变异资源,有助于培育出更具抗逆性、产量高、品质优良的新品种。
2. 提高育种效率:芽变育种可以加快育种工作的进程,缩短育种周期,节约人力物力,提高育种效率。
3. 创新品种:通过芽变育种,可以培育出形态、性状、抗逆性等方面全新的园艺植物品种,为园艺植物的多样性和美观性增添新的元素。
四、结语园艺植物芽变育种是园艺学领域中一项重要的工作,通过芽变育种可以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丰富园艺植物的遗传资源,提高育种效率,推动园艺植物品种创新。
在未来的园艺植物育种工作中,我们可以更加重视芽变育种这一方式,积极开展相关研究,为园艺植物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愿园艺植物芽变育种在未来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为人类的生活和美学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园艺植物杂交育种
![园艺植物杂交育种](https://img.taocdn.com/s3/m/8c62ab36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78.png)
遗传检测
利用分子标记等技术对杂 种后代进行遗传检测,筛 选具有优良基因型的个体。
杂种优势的利用
杂种优势表现
了解杂种优势的表现形式和程度,为育种实践提 供指导。
杂种良种繁育
通过良种繁育技术,将杂种优势转化为实际生产 效益。
杂种推广应用
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条件,合理推广应用杂种优 势明显的园艺植物品种。
正确采集和保存花粉,确 保杂交过程中花粉活性。
杂交操作
掌握杂交操作技术,包括 去雄、授粉、套袋等步骤, 确保杂交成功。
杂种后代的处理与选择
杂种后代处理
根据园艺植物的生长特点, 采取适当的方法处理杂种 后代,如田间种植、无性 繁殖等。
表型选择
根据育种目标,对杂种后 代进行表型选择,选择具 有优良性状的个体。
提高产量和品质
通过杂交育种,提高园艺植物的产量和品质,为农业生产提供更 多优质的农产品。
促进可持续发展
通过杂交育种,培育出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园艺植物品种,有 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园艺植物市场变化快速,消费者需求多样 化,对育种目标的要求也随之变化,需要 不断调整育种方向和策略。
未来的发展方向
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等,对园艺植物进行精准的 基因改造,提高育种效率和品质。
多学科交叉融合 加强园艺学、遗传学、分子生物 学、信息科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 合,推动园艺植物杂交育种的创 新发展。
杂交育种的方法
• 杂交育种的方法包括单交、复交和回交等。单交 是指两个品种之间的杂交,复交是指两个以上品 种之间的杂交,回交则是指将子代与亲本之一进 行再次杂交。
园艺植物育种学
![园艺植物育种学](https://img.taocdn.com/s3/m/457e971659eef8c75fbfb32d.png)
园艺植物育种:根据人类需要利用自然变异及利用品种间杂交,远缘杂交,人工诱变,离体培养和DNA分子改造等途径来创造新的变异,按照一定的目标进行选择,筛选出新品种。
园艺植物育种学:研究选育与繁殖园艺植物新品种的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任务:改变植物的遗传模式,即基因型品种:经人工选择培育,在遗传上相对纯合稳定,在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上相对一致,并作为生产资料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作物类型。
作物品种的特性: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适应性、优良性良种: 优良品种,指在适应的地区,采用优良的栽培技术,能够生产出高产、优质,并能适时供应产品的品种。
良种作用:(1)提高单位面积产量;(2)改进产品品质;(3)提高抗逆性,增强适应性和稳产性;(4)有利于耕作制度改革,提高复种指数;(5)扩大园艺植物种植面积;(6)有利于农业机械化、集约化管理及提高劳动生产率;园艺植物种质资源调查、搜集、保存、研究及利用。
无性繁殖定义:生物不是通过有性生殖,而是利用营养器官或体细胞、无融合生殖等繁殖后代的繁殖。
有性繁殖:生物通过有性过程产生的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繁殖后代,有完整的个体发育周期。
品种的类型:(1)同行纯合类:包括纯育品种和自交系(2)同型杂合类:包括杂交种品种和营养系品种(3)异型纯合类:包括杂交合成群体和多系品种(4)异型杂合类:包括自由授粉品种和综合品种种质:是决定生物遗传性状,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遗传学上称为基因。
种质库:又称基因库,指以种为单位的群体内的全部遗传物质,它由许多个体的不同基因所组成。
种质资源具有特定种质,可供育种和相关研究利用的各种生物类型。
或称遗传资源、基因资源、品种资源。
种质创新:人们利用各种变异,通过人工选择的方法,根据不同目的而创造成的新作物,新品种,新类型,新材料。
种质资源按来源分类:(1).本地种质资源(2).外地种质资源(3).野生植物资源(4).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种质资源保存方式:(1)就地保存(在资源植物的产地,通过保护其生态环境达到保存资源的目的。
园艺植物育种途径
![园艺植物育种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9954d511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16.png)
园艺植物育种途径园艺植物育种是指通过人工选择和交配,改良和提高植物的品质、产量和抗性。
园艺植物是指放在草坪、花园、公园、林地等地区进行人工种植的各种植物,如花卉、蔬菜、水果、假日花卉等。
在园艺植物育种中,采取的方法或途径有很多种,下面主要介绍一些较为常见的途径。
一、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是指将不同的植物品种或亚种进行人工授粉,在次代中进行选择和筛选,产生性状优良的新品种。
这种方法常用于蔬菜的育种,如马铃薯,青椒等。
杂交育种有助于提高品质和产量,同时能够改良植物的抗性和适应性。
但是,杂交育种也有一些问题,如杂交不纯等问题。
二、突变育种突变育种是指通过人为刺激植物体内的基因突变,在变异后的植株中筛选优良的突变体,从而获得性状更优良的新品种。
这种方法适用于多数植物品种,如柑橘、香蕉等。
突变育种的优点是可以获得快速的育种进展并获得新的性状。
三、选择育种选择育种是指根据育种目标对杂种或纯种后代进行选择,只保留优良的个体,剔除劣质的个体,直到发现完美的植株。
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果树、花卉和蔬菜植物的育种和开发。
选择育种的优点是可以快速达成育种目标,基本不会引入外来基因。
四、串联育种串联育种是指通过多代连续选择的方式,将优良的基因组合在一起,并逐步提高种质的优良性,以获得更优良的品种。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种植物进行长期的、系统化的育种。
串联育种的优点是能够持续性地改良品种,发挥基因优势。
五、基因工程育种基因工程育种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基因的遗传改造,在植株体内获得特定基因,以达到育种目的。
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作物和蔬菜的育种和改良。
基因工程育种的优点是可以较快地获得新品种,能够直接控制遗传物质的取舍。
在园艺植物育种中,以上五种途径都各有优点,可以根据作物的特点、育种目标及育种环境进行选择。
为了获得育种的最佳效果,还要注意繁殖技术、品种保持和管理等问题,从而获得更优质的园艺植物品种。
植物园艺中的育种技术与改良
![植物园艺中的育种技术与改良](https://img.taocdn.com/s3/m/80c213dd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0f.png)
植物园艺中的育种技术与改良植物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重要物种之一,植物园艺作为一门关注植物生长、利用、保护和繁衍的学问,在如今日益发展的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植物育种技术则是植物园艺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旨在通过对植物材料的改良,为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提供更好的支持。
本文将对植物园艺中的育种技术与改良进行探讨。
一、植物育种技术简介植物育种是指通过人工手段,对作物种原材料进行选育、测定、繁殖、改良等方式,以产生具备更优良性状、更适应不同环境条件并能雄厚抗逆性等方面的新品种,以更好地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一项技术。
植物育种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推进了植物园艺的发展,并且引领着植物园艺的不断进步。
植物育种技术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包括对多种植物的选育与改良,选育的重点可以是植物的增产、抗病、抗旱、耐寒、耐盐碱等不同性状。
同时,植物育种技术还分为传统的组合育种和现代的分子育种两种不同的方式。
其方法、手段主要包括品种的选育、配合与杂交、杂交后代的筛选、栽培等。
在这些方法中,杂交育种是一种最为常见和有效的方法,它可以将两个不同的个体优异的性状,特别是潜在的性状进行结合,从而产生更加优异的后代。
二、植物园艺中育种技术的应用在植物园艺的实践中,育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的改良、培养和繁殖。
这些技术有效地提高了当代植物园艺的水平,同时也使得植物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
首先,植物育种技术的应用使得植物的适应性更强。
对于植物来说,环境的改变对其生长和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通过对植物品种的改良,可以使得植物产生新的性状和机制,进而增强其适应性,使其更好地适应自然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的需要。
例如,在干旱和贫瘠的土地上,可以通过育种将某些抗旱品种和应用性状与优良品种相结合,而产生出适应这种贫瘠环境中耐旱的优良品种。
其次,育种技术也提高了植物的生产效益。
以农业为例,通过育种将高产、抗病、抗旱等与优良品种相结合,可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园艺植物芽变育种
![园艺植物芽变育种](https://img.taocdn.com/s3/m/4e70a5e1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fa.png)
园艺植物芽变育种园艺植物芽变育种是一种通过利用植物的芽的突变特性来培育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芽变是指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突然发生的形态、结构或生理上的突变现象。
这种突变可能会导致植物的某些性状发生改变,从而产生新的品种。
园艺植物芽变育种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新品种,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实用价值。
园艺植物芽变育种的方法主要分为人工诱变和自然诱变两种。
人工诱变是通过外界因素的作用,如辐射、化学物质等,人为地诱发植物的芽突变。
自然诱变则是指植物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的芽突变。
无论是人工诱变还是自然诱变,都需要对突变后的植株进行筛选和鉴定,以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园艺植物芽变育种的优势在于其高效性和多样性。
相比传统的育种方法,芽变育种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新品种,大大提高了育种效率。
而且,由于突变是随机发生的,每一次突变都可能产生不同的变异形态,从而使得育种过程更加多样化。
这种多样性为育种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培育出更具特色和优势的新品种。
园艺植物芽变育种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在蔬菜领域,芽变育种可以用来改善蔬菜的口感、色泽和产量等性状。
例如,通过芽变育种可以培育出更加甜美的西瓜品种、更加鲜艳的番茄品种等。
在花卉领域,芽变育种可以用来改善花卉的花型、花色和花期等性状。
例如,通过芽变育种可以培育出更加丰富多彩的康乃馨品种、更加耐寒的玫瑰品种等。
园艺植物芽变育种的实施过程需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和鉴定。
首先,需要对芽变后的植株进行初步筛选,将具有突变性状的植株留下,其他植株则予以淘汰。
接下来,对留下的突变植株进行进一步观察和鉴定,确定其突变性状是否符合育种目标。
最后,通过繁殖和试种等方法,对突变植株进行扩繁和性状稳定性的评估,以获得稳定的新品种。
园艺植物芽变育种是一种高效、多样化的育种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它在蔬菜和花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为园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通过不断地开展园艺植物芽变育种研究和实践,相信将会有更多的新品种被培育出来,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美好和便利。
园艺植物育种学 园艺植物栽培学 设施园艺学
![园艺植物育种学 园艺植物栽培学 设施园艺学](https://img.taocdn.com/s3/m/ed514604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be.png)
《园艺植物育种学、园艺植物栽培学与设施园艺学》一、引言园艺植物育种学、园艺植物栽培学和设施园艺学都是园艺学的重要分支,在园艺业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这三个学科在园艺植物的培育、繁衍和生长中各司其职,共同构成了园艺学的核心。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对这三个学科进行全面评估,以便读者加深对园艺学的认识和理解。
二、园艺植物育种学1. 基本概念园艺植物育种学是指利用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等原理,对园艺植物进行良种选育和改良的学科。
其目的是培育出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新品种,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
2. 主要内容(1)遗传资源的收集和分类:园艺植物育种学需要对不同的遗传资源进行收集和分类,并进行基因型和表型的鉴定,以便选取适合育种的亲本。
(2)育种方法和技术:通过杂交育种、突变育种、基因工程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园艺植物的育种改良。
(3)新品种选育和推广:经过长期的育种工作,新品种将进行选育和推广,为园艺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3. 个人观点园艺植物育种学是园艺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学科,它为园艺业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通过育种改良,我们可以培育出更加适应不同环境和气候条件的新品种,从而丰富了植物的种类,也为园林绿化和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三、园艺植物栽培学1. 基本概念园艺植物栽培学是研究如何栽培和管理各种园艺植物,使其获得最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学科。
它是园艺生产的基础,涉及到植物生理、土壤学、气象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2. 主要内容(1)适地选择和土壤改良:栽培学需要根据园艺植物的生长习性和栽培要求,选择合适的种植地点,并进行土壤改良,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2)栽培管理和技术:包括种植密度、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手段,以保证植物的生长和产量。
(3)园艺植物栽培的新技术:如保护地栽培、水培、田间管理技术等,推动着园艺生产的现代化和高效化。
3. 个人观点园艺植物栽培学是园艺生产的基础,栽培的质量和产量直接关系到园艺业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园艺植物育种原理与技术》教学大纲
![《园艺植物育种原理与技术》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5dc467b77232f60ddcca1e5.png)
教学方法建议:多媒体教学。 思考题:
变异特点及其研究方法、亲本选择与选配、有性杂交技术、杂种实生苗 的童期、童程及童性、缩短童期提早结果以及杂种选择的特点等,
重点是营养系品种性状遗传变异特点及其研究方法,难点是杂种实 生苗的童期、童程及童性、缩短童期提早结果。
教学方法建议:多媒体教学。 思考题: 1、 系杂交育种与小麦、玉米等植物的杂交育种有何不同? 2、 营养系品种杂种性状的遗传有何特点? 3、 如何计算营养系品种的育种值? 4、 何为童期、童程及童性?怎样缩短童期提早结果?
性术语的规范化、授粉习性的研究方法、园艺植物品种类别及其遗传育 种特点等,重点是园艺植物繁殖方式和授粉习性的多样性,难点是园艺 植物品种类别及其遗传育种特点。
教学方法建议:多媒体教学。 思考题: 1、 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的园艺植物分别包括哪一些? 2、 园艺植物品种类别包括哪些?其遗传育种特点如何?
1997
《园艺植物育种原理与技术》教学大纲
学 分:3.5学分
学
时: 63学时
面向专业:园艺
大纲执笔人: 陈学森
大纲审定人:杨建平
一、 说明
1、 课程性质、地位、任务
《园艺植物育种原理与技术》是研究园艺植物品种选育原理与方法
的科学,亦是园艺植物人工进化的科学,他是以现代生物科学及其他自
然科学的成就为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理论性较强的应用科学,其主要任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课件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1edcba5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e7.png)
常见的园艺植物遗传育种方法
经典育种
通过传统的选择和杂交育 种方法改良植物品质。
分子育种
利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 程技术直接调控植物基因, 快速获得优良品种。
无性繁殖
通过植物的无性繁殖方式 (如扦插、组织培养等) 进行遗传育种。
实例分析:某园艺植物的遗传育种
以某种受欢迎的花卉植物为例,我们将详细分析其遗传育种过程,包括目标设定、材料选择、杂交育种、 选择与评估以及纯化育种的各个环节。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的应用前景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对植物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园艺植物遗传育种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它将为农业 生产、园艺装饰、环境保护等领域提供更优质、更适应性的植物品种。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 PPT课件
欢迎来到《园艺植物遗传育种》PPT课件!在本课程中,我们将探讨园艺植物 遗传育种的定义、重要性、步骤,以及常见的遗传育种方法。让我们一起深 入了解吧!
选题背景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是指通过人为干预、繁殖和选择,改良和培育具有良好品质和适应性的植物品种。选 题背景涵盖了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进行研究的原因和意义。
遗传育种的定义
遗传育种是一种利用遗传学原理和方法改良植物品质和性状的过程。通过选择与繁殖,遗传育种可以达 到改良植物的目的,使其更适应特定的环境和需求。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的重要性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对于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至关重要。通过遗传育种,我们 可以培育出具有更高产量、更好口感、更强抗病虫害能力的植物品种,提高 农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益。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的步骤
1
目标设定
确定改良植物的目标性状和需求,制
材料选择
2
定育种计划。
选择3
杂交育种
通过人工授粉将两个亲本不同的基因
园艺植物育种原理(育种目标)
![园艺植物育种原理(育种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cfd1d1537fd5360cba1adb96.png)
•
人们对观赏植物感官品质的多样化要求远胜 于其它植物。选育观赏植物新品种时,应不拘一格,
14
•
四、对环境胁迫的适应性
• 环境胁迫大体可分为:温度胁迫、水分胁迫、土壤矿物质协 迫、大气污染胁迫以及农药 ( 含除秀剂 ) 胁迫等。 • 温度胁迫 有高温胁迫和低温胁迫。 低温胁迫又可分为冻害 (<0 ℃) 和冷害 (>0 ℃)。 水分胁迫 有干旱胁迫和湿渍胁迫。干旱又有大气干旱和土壤 干旱之别。 土壤矿物质协迫 有盐碱土和酸性土胁迫, 有由于矿质营养元 素不足造成的饥饿胁迫, 还有由于土壤中某些矿质元素过多构 成的毒害胁迫等。
8
第二节 园艺植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
• • 生物产量 指一定时间内, 单位面积内全部光合产物的总 量。 经济产量 指生物产量中可作为商品利用部分的收获量。 经济系数 生物产量与经济产量的比值叫做 (coefficient of economics)。 一、产量 丰产是园艺植物育种的基本要求。 产量可概分为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
•
17
• 六、对保护地栽培的适应性
近年来,保护地栽培的蔬菜、花卉和果树生产发 展很快,原来露地生产的品种常难以适应, 这就给育种 提出了新的要求, 主要是对保护地生态条件(如弱光照 和高温多湿环境)的适应性。 •
节约能源, 降低成本已成为北方保护地花卉育种的重 要目标。据报荷兰新育成菊花品种对昼/夜温度要求已 从过去的 18 ℃ /15 ℃降低为 10 ℃ /10 ℃ , 一品红从过 去 28 ℃ /25 ℃ 下降到 14 ℃ /12 ℃。
园艺植物生物育种技术基础理论教案
![园艺植物生物育种技术基础理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ba26a3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e9.png)
园艺植物生物育种技术基础理论教案一、引言园艺植物生物育种技术是园艺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以育种为基础,利用遗传、生理、生化等理论和技术手段,通过选择优良品种,改良植物的遗传背景,以提高植物的产量、品质、抗病性等性状。
本文旨在构建一份基础理论教案,为初学者提供园艺植物生物育种技术的系统学习指导。
二、教学内容1. 遗传基础1.1 染色体与基因染色体的结构与功能,基因的概念与特征1.2 遗传物质的传递方式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基本过程,基因的遗传方式1.3 遗传变异自然变异和人工变异的概念与区别,变异的分类与举例2. 植物育种方法2.1 自然选择法自然选择的原理与条件,自然选择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2.2 人工选择法人工选择的原理与方法,选择育种材料的要求,常用的人工选择方法2.3 杂交育种法杂交育种的原理与方法,杂交后代的遗传规律与分析2.4 突变育种法突变育种的原理与方法,人工诱变的方式与实施步骤3. 植物育种的技术手段3.1 细胞学与组织培养技术植物细胞与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组织培养在育种中的应用3.2 基因工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转基因植物的育种应用3.3 核酸标记与分子标记技术核酸标记与分子标记的原理与应用,育种中常用的标记技术4. 植物育种的评价指标与方法4.1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评价产量的定义与测定方法,产量构成因素的评价与分析4.2 品质评价品质的定义与评价指标,品质分析方法与实验设计4.3 抗逆性和抗病性评价抗逆性和抗病性的评价指标与方法,抗逆性和抗病性评价体系的建立5. 植物遗传资源与育种策略5.1 植物遗传资源的分类与价值作物种质资源的分类与特点,野生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5.2 遗传多样性与育种策略遗传多样性的概念与评价指标,育种策略的制定与实施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理论讲授通过PPT展示、板书讲解等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介绍和解析,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和理论。
2. 实验教学针对不同章节的理论内容,设计相应的实验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加深对植物育种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园艺植物育种学
![园艺植物育种学](https://img.taocdn.com/s3/m/55adbdae84868762caaed5fe.png)
园艺植物育种学第一章绪论园艺植物育种学概念:研究选育园艺植物新品种的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园艺植物育种的主要内容:根据人类需要利用自然变异以及利用品种间杂交、远缘杂交、人工诱变、离体组织培养和DNA分子改造等途径来创造新的变异,按照一定的目标进行选择,筛选出新品种。
进化:生物接受环境给予的刺激后产生形态和性状的改变,以适应现有的生境,这种演变发生的过程称为进化。
进化分为自然进化和人工进化。
达尔文把这些进化的要素归为变异、遗传和选择。
变异是选择的基础,遗传是选择的保证,选择是淘汰不良变异,积累优良变异的手段。
品种:指一个种内遗传特性稳定,经济价值较高,具有共同来源和一致性状的良种群体。
是育种的主要对象,同时也是栽培作物的基本单位。
新品种审定的主要内容:优良、适应、稳定、整齐、特异。
品系:育种过程中表现优良的株系。
良种:指在一定时间、一定的地区生产上有发展前途、栽培面积较大的品种。
园艺植物育种的基本途径:①雄性不育性的利用②远缘杂交创造新物种、新类型③花药培养和单倍体育种④诱变技术和诱变育种育种的传统方法:查(已有变异)引(已有变异)选(自然变异)育(创新变异)育种学的任务:根据生产和消费者对品种的要求,确定合适地育种目标,并根据园艺植物的遗传变异规律,不断地创造新种质,培育新品种,以满足生产和消费的需要。
第二章园艺植物的繁殖习性、品种类型和育种特点完全花:一朵具有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的花称完全花。
不完全花:缺少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一至三部分的花,称不完全花。
自交:雌雄同体的生物同一个体上的雌雄交配。
包括自花授粉和异花的同株授粉。
异交:不同个体上的雌雄交配。
自然异交率(%):F1中显性性状个体数/ F1总个体数×100%自花授粉:雌蕊接受同一花朵的花粉叫自花授粉。
自花授粉植物:自然情况下,以自花授粉为主的植物叫做自花授粉植物。
特点:①兼有雌蕊和雄蕊的完全花②雌雄蕊同时成熟③不存在自交不亲和④花器结构有利于自花授粉常自花授粉植物:指那些有自花授粉习性,但花器结构不太严密,从而发生部分异花授粉的植物,又叫常自交植物。
经典整理:园艺植物育种学
![经典整理:园艺植物育种学](https://img.taocdn.com/s3/m/cc495755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15.png)
经典整理:园艺植物育种学1.种质与种质资源:种质是遗传物质,能够决定生物的遗传性状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子代。
种质资源是指具有种质并能够繁殖的生物体。
2.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配合力是衡量亲本系在其所配的F1中某种性状(如产量或其他性状)的好坏或强弱的指标。
一般配合力是指某一亲本系与其它亲本系所配的几个F1的某种性状平均值与该试验全部F1的总平均值相比的差值。
特殊配合力是指某特定杂交组合的某形状实测值与根据双亲一般配合力算得的理论值的离差。
3.芽变选种与实生选种:芽变是指发生在芽内分生组织细胞中的突变,属于体细胞突变的一种。
芽变选种是将优良的芽变选择出来,经过鉴定培育成新品种的方法。
实生选种是利用选择手段从植物群体中选取符合育种目标的类型,经过比较、鉴定从而培育出新品种的方法。
4.合成杂交与添加杂交:合成杂交是指参加杂交的亲本先配成单交种,然后将两个单交种杂交。
添加杂交是指多个亲本逐个参与杂交的方式。
5.童性和童期:童期是植物从种子萌发到植株具备开花潜能的这一段时期。
童性是指植物在童期内未发育出性器官的状态。
6.雄性系和雌株系:雄性不育系是指对于可遗传的雄性不育,经过选育可育成不育性稳定的系统,该系统即雄性不育系。
雌性系是指具有雌性基因,只生雌花不生雄花且能稳定遗传的品系。
7.外照射与内照射:外照射是指核辐照射的一种方式,放射性核素在生物体外,使生物受到来自外部的射线照射。
内照射是指放射性核素进入生物体,使生物受到来自内部的射线照射。
8.CMS和GMS:CMS指细胞质雄性不育,是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中的一种自然现象,表现为母体遗传、花粉败育和雌蕊正常。
GMS是指细胞和雄性不育,该类型的雄性不育是由细胞核不育基因控制,不受细胞质影响,没有正、反交遗传效应。
9.品种与品系:品种是经人类选育的、经济性状及农业生物学特性符合生产要求的、遗传上相对稳定的栽培植物群体。
品系指来源于同一祖先,性状表现大致相同的一个群体。
《园艺植物育种学》课件
![《园艺植物育种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c2ef761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ed.png)
诱变育种
原理:利用物理、 化学或生物因素 诱导植物产生突 变
特点:突变频率 高,突变类型多 样
应用:在园艺植物 育种中广泛应用, 如选育抗病、抗虫、 抗逆等品种
注意事项:需要 严格控制诱变条 件,避免产生有 害突变
倍性育种
倍性育种的概念:通过改变植物的染色体数目来改变其遗传特性的育种 方法 倍性育种的方法:包括人工诱导多倍体、杂交育种、基因工程等
选择育种
目的:提高园艺植 物的品质和产量
原理:选择具有优 良性状的个体进行 繁殖
方法:包括自然选 择和人工选择
注意事项:选择过 程中要考虑到遗传 多样性和生态适应 性
杂交育种
概念: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培育出新品种 优点:能够快速获得优良性状,提高育种效率 缺点:需要选择合适的亲本,可能会出现性状分离 应用:广泛应用于蔬菜、果树、花卉等园艺植物的育种
汇报人:
改善品质:通过育种改善蔬菜 品质,提高口感和营养价值
抗病抗虫:通过育种提高蔬菜 抗病抗虫能力,减少农药使用
适应环境:通过育种使蔬菜适 应不同环境条件,提高种植范 围
花卉育种的应用与实例
花卉育种的目的:提高花卉的观赏价值、抗病性、抗逆性等 花卉育种的方法: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 花卉育种的实例:玫瑰、郁金香、百合等 花卉育种的成果:培育出更多新品种,提高花卉的品质和产量
遗传学基础
遗传物质:DNA和RNA 遗传信息:基因和染色体
遗传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 体变异
遗传选择: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
遗传规律:孟德尔定律和摩尔根定律
遗传工程:基因编辑和基因转移
繁殖原理
遗传物质:DNA和RNA 遗传规律:孟德尔遗传定律 繁殖方式: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育种目标:提高产量、品质、抗病性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耐性等一系列目标性状。任何育种单位或个人 都只能选择其中少数几种育种对象, 从诸多目标性 状中抓住主要矛盾, 策划自己的育种目标。
第二节 园艺植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
• 一、产量 丰产是园艺植物育种的基本要求。 产量可概分为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
• 生物产量 指一定时间内, 单位面积内全部光合产物的总
量。 经济产量 指生物产量中可作为商品利用部分的收获量。 经济系数 生物产量与经济产量的比值叫做 (coefficient of
economics)。
第一章、育种目标与育种途径
• 内容提要
• 确定育种目标是育种工作的前提, 育种目标适当 与否是决定育种工作成败的首要因素。
• 园艺植物育种目标有自身的特点,主要涉及产量、 品质、成熟期、适应性和抗病虫性等一系列目标性 状。制定园艺植物育种目标应满足育成品种之后生 产和市场的需要, 考虑育成品种应用的效益和目标 实现的可能性; 要兼顾近期需要与长远利益;处理 好目标性状和非目标性状的关系。育种目标明确之 后, 才能确定采取什么途径去获得符合目标要求的 新品种。
种工作则无人过问。如从事苹果优质耐贮育种的
单位很多,而对杏、柿、枣、枇杷、荔枝等多数
果树的育种工作基本上无人问津。从事果树、蔬
菜育种的单位相对较多, 而承担观赏植物育种的却 寥寥无几。 因此,国家应对园艺植物育种做出
合理的调整和布局。高等农林院校技术力量较强, 但育种指令性较少,经费缺乏, 未能充分发挥潜力。
• 如葡萄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单株( 或单位面积) 总枝数、结果枝% 、结果枝平均果穗数、单穗 平均重等。根据产量构成因素进行选择有时比 直接根据植株产果量进行的选择更能反映株系 间的丰产潜力。
•
二、品质
现代园艺植物育种中,品质已成为一
个非常重要的目标性状。
品质 即产品客观属性符合人们主观
需要的程度。
• 人们对观赏植物感官品质的多样化要求远胜 于其它植物。选育观赏植物新品种时,应不拘一格,
园艺产品的品质按产品用途和利用方 式大致可分为:
•
感官品质
•
营养品质
•
加工品质
•
贮运品质 等。
• 感官品质 常包含植株或产品器官的大小、形状、 色泽、风味、香气、肉质等。 感官品质的评价受到人们传统习惯的影响, 有较多的主观成分。这在观赏植物的外观品质评价
中尤为突出。如赏菊中有人喜爱色泽艳丽, 有人则喜爱 色泽淡雅; 有人喜爱莲座、圆球花型, 还有人以细瓣飞 舞花型为上品。 而且随着利用方式和消费习惯的改变, 人们对感官品质的评价也会发生某种变化。如月季育 种开始时多以花大、色艳为贵, 现时则多以花型中等大种对象
育种对象选择的意义 育种对象选择中存在的问题 育种对象选择范围
• 园艺植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 • 制定育种目标的主要根据和原则
园艺植物育种目标的特点 制定育种目标的主要根据 制订育种目标应妥善处理的几个关系问题
• 园艺植物育种途径
第一节 育 种 对 象
• 一、育种对象选择的意义 • 育种单位或个人, 在选择育种对象时应
• 三、育种对象选择范围
•
全国范围 首先应该考虑起源于中国,而且市
场对新品种需求比较迫切的重要园艺植物。 如梨、
桃、荔枝、猕猴桃、枣、白菜、萝卜、菊花、牡丹
等。在中国它们不仅栽培面积和市场所占比重较大, 而且在种质资源的蕴藏方面, 远非其它国家所能比 拟(即育种资源上占有很大优势)。
• 例如桃, 不仅普通桃及其种内的所有变种, 而且在 真桃亚属内被叫做桃的几个近缘种, 如新疆桃、甘
方面的优势来考虑。育种基地应接近主产区或 者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
• 育种单位或个人在选择育种对象时, 必须及时掌握国内外有关园艺植物的市 场信息及育种动向,充分考虑比较和其 它单位在种质资源、中间试材、科技人 才、 场地设施、经费来源等方面有利和 不利因素, 知己知彼, 以便在激烈的市场 竞争中处于优势的地位。可能情况下, 也 应发展横向协作, 取长补短, 共同发展。
•
• 广义的品种选育工作主要包括从现有种质资源 及其变异材料中的直接选择利用, 包括种质资源调 查(查)、引种(引)、选择育种(选)三条途径, 以 及在现有资源基础上, 通过人工创造变异, 选择获 得新的品种类型的创造变异育种(育)途径。
• 狭义的园艺植物育种是指利用自然变异或通过人 工创造变异, 形成新的品种类型的一种比较高级而 复杂的方法。
肃桃、光核桃、山桃也都原产于中国。尽管在美国
加利福尼亚州桃资源圃中征集的资源份数远远超过 中国, 但是从遗传多样性方面来说都无法抵上中国 的种质资源。 因此选择这类植物作为育种对象, 只要理顺育种体制, 增加扶持力度, 充分发挥资源方 面的优势, 可争取在一定时期内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 有些种类虽非中国原产, 但引人时间较长, 国内有一定的资源基础, 在生产和消费上都占 有较大比重。如苹果、草莓、甘蓝、番茄、唐 菖蒲、凤仙花等,经过努力, 可以解决国内市 场需要, 并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不同地区 应本着发挥资源、地域及其它
•
用于园林装饰的观赏植物, 以整个植株乃至群体为利用对
象, 经济系数可谓100%, 而以生产水果、蔬菜、切花等产品为
目的的作物,则经济系数较低, 且品种类型间变异较大。
• 经济系数 在一定情况下可作为高产育种的 选择指标。
• 用生物产量高的品种和经济系数高的类型杂 交,有可能选育增产潜力更大品种。 产量的高低和产量构成因素有关。
相对集中和稳定。这样有利于种质资源、 中间试材和经验的积累; 有利于提高效率, 提高质量, 多出成果和提高育成品种的竞 争能力。
• 二、育种对象选择中存在的问题
•
过去,国内承担园艺植物育种的单位主要是
国家及省、地级研究所和高等农林院校。民间育
种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研究所在育种对象方
面多有相对明确的分工, 但存在分工不够合理, 育 种对象过于集中, 形成低水平的重复, 造成资源、 经费、人力等方面的浪费; 而多数园艺植物的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