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及解析(一)

合集下载

四川省成都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及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及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收敛.(liǎn)重荷.(hè)豁.然贯通(huò)B.琐屑.(xuè)媲.美(pì)锲.而不舍(qiè)C.簇.新(cù)倔强.(jiàng)长吁.短叹(xū)D.绮.丽(qǐ)卓.越(zhuó)心会神凝.(níng)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A.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叠起,形势紧张,闻先生大骂特务,慷慨淋漓.B.蚊子战胜了狮子,就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又被蜘蛛网沾住了.C.父亲觉出其中有什么奥秘,逼我立即拿来,我只好进屋把书拿了出来.D.你这罕见的地下森林,宄竟遭受了什么不幸,以致沉入这黑暗的深渊?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成都名师论坛”上,名师的教学与作家的演讲相得益彰....,让听众尽享文学之美.B.入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梁益建大夫,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令同行肃然起敬.....C.国学泰斗季羡林先生深信开卷有益....,生前多次在不同场合倡导青少年要广泛阅读.D.正如演出前预料的那样,赵雷将歌曲《成都》演绎得荡气回肠,这让导演喜出望外......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四川移动和摩拜单车合力启动大数据交通工程,其目的是为了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B.关于《摔跤吧,爸爸》,看似简单的励志故事,实则深刻反映出印度社会的现实问题.C.随着“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建设规划的提出,成都再次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D.为提高节目的文化特色,《朗读者》邀请文化艺术界重量级专家参与节目的策划与制作.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12分,共12分)5.阅读《河中石兽》,回答问题。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2017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1

2017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1

2017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语文试卷(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1. 把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填在指定方格内。

(2分)“融”()获选2017年“一带一路”主题汉字。

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 汉字对更好地诠()释“一带一路”战略所倡导的共融共赢的精神内hán()有天然优势。

为了追sù()仓颉造字以来的汉字历史, diàn ()定“一带一路”建设的文化基础, 举办者发起了这次年度汉字征选活动。

(改自《半月谈》)【答案】róng quán涵溯奠【解析】此题考查对汉字的正确认读和书写汉字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 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 尤其要注意一些常见字、多音字及生僻字的读音。

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 养成熟练地语感, 多积累词语, 多读课下注释, 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注意同音字的区别和生僻字的写法, 不要出现错别字。

答题时, 汉字书写要注意工整, 注音要注意声调的位置。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 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 不正确的两项是(3分)()()A. 《西游记》是一部章回体神魔小说, 全书以丰富的想象描写了师徒四人在取经途中历经磨难的过程, 歌颂了取经人百折不挠的精神。

B. 取经成功, 观音菩萨授唐僧为“金蝉子”, 孙悟空为“金身罗汉”, 猪八戒为“天蓬元帅”, 沙僧为“斗战胜佛”。

C. 宋江怒杀阎婆惜之后, 被发配到江州, 一日乘酒兴写下“反诗”, 因此被抓, 下到死囚牢中, 最后梁山好汉劫了法场, 救出宋江。

D.鲁达打死镇关西后东奔西逃, 智真长老收留了他, 赐他法名“智深”, 为了更好地保护他, 智真长老又将他介绍到东京大相国寺。

E.格列佛为利立浦特王国立下了大功, 但后来得罪了皇帝, 皇帝坚持要将他砍头, 还对他用可耻手段扑灭寝宫大火的事怀恨在心。

河南省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参考解析)

河南省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参考解析)

河南省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2分)(2017•河南)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A.踏.实/踏.青奢靡./风靡.一时低声悄.语/悄.然泪下B.孵.化/浮.雕鞠.躬/笑容可掬.风流倜.傥/丝绸.之路C.角.色/角.逐推磨./磨.杵成针烟熏火燎./星火燎.原D.旷.野/粗犷.剽.悍/膘.肥体壮踌.躇满志/铸.就辉煌【考点】12:易误读常见字;11:多音字.【分析】本题考查字音,需要结合所学和词义加以判断.【解答】A.tā/tà mí/mǐ qiāo/qiǎo;B.fū/fú jū/jū tì/chóu;C.jué/jué mò/mó liǎo/liáo;D.kuàng/guǎng piāo/biāo chóu/zhù.故选:A.【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平时善于积累,对于易错的字要善于总结,可以专门建立一个错题本,这样就能防止自己出错.2.(2分)(2017•河南)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壁垒易拉罐娇生惯养独竖一帜B.咋舌顶梁柱责无旁贷黯然失色C.静谧蒸溜水花枝招展立竿见影D.提练满堂彩无动于衷别出心裁【考点】14:常见易错字.【分析】本题考查字形,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写汉字题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辨析.此类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要注意字词的音形义.【解答】A.“独竖一帜”应写作“独树一帜”;B.正确;C.“蒸溜水”应写作“蒸馏水”;D.“提练”应写作“提炼”.故选:B.【点评】本题较为简单,只要平时留意这些基本字词的书写即可.当然认真审题确定词语在句中的意思是也很重要.3.(8分)(2017•河南)古诗文默写(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2)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范仲淹《岳阳楼记》)(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借景抒情,表达羁旅之思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017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语文试题(带答案)

2017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语文试题(带答案)

2017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语文试题(满分1 2 0分,考试时间1 2 0分钟)一、古诗文(30分)(一)经典诗文积累。

(1 2分)1.默写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一诗。

(4分)’。

’。

【答案】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解析】本题考查诗文直接默写。

默写时注意“仞”“羌笛”“度”的正确书写。

2.填写空缺的句子。

(4分)①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②其间千二百里,,不以疾也。

(郦道元《三峡》)③身无彩凤双飞翼,。

(传统文化·李商隐《无题二首》)④上善若水,,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传统文化·《老子》)【答案】①惟吾德馨②虽乘奔御风③心有灵犀一点通④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解析】本题考查诗文记忆型默写。

默写时要注意“惟”“馨”“乘”“御”“灵犀”的正确书写。

3.根据提示默写。

(4分)①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用夸张和对偶手法描写洞庭湖壮观景象的句子是,。

②晏殊的《浣溪沙》中蕴含“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有美好事物再现”这种哲理的句子是,。

【答案】①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②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解析】本题考查诗文理解型默写。

除了要注意“蒸”“撼”等字的正确书写,还要求考生对诗词的内容进行理解和赏析。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4 ---5题。

(4分)牡丹徐凝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①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②朝霞。

【注释】①占断:独占。

②破:超出、胜过。

4.结合全诗,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人爱牡丹的两个原因。

(2分)【答案】牡丹盛开之时,独占了城中的美景;牡丹盛开之时的娇媚姿态胜过灿烂的朝霞。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

解答本题,要在阅读理解全诗的基础上,结合诗中“占断城中好物华”“千娇万态破朝霞”,用自己的话进行理解性回答。

5.诗人写牡丹为什么要联系洛川神女?(2分)【答案】将牡丹与传说中的洛川神女类比,牡丹花放射着洛神的灵气,千娇百媚,胜过灿烂的朝霞。

江苏省镇江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1)

江苏省镇江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1)

江苏省镇江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积累运用(共25分);;1.阅读下面的语段,把其中加点字的拼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在方格内。

(2分)怎不忆江南?那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江南,那落霞与孤鹜()齐飞的江南,那杨柳依依、君子好qiú()的江南,早已超脱了时空的藩lí(),演化成历史哲学意味深长的梦江南。

(摘自陆彩荣《江南春语》)【答案】sè wù逑【解析】试题分析:完成时,注意区分“求”和“逑”;“藩篱”的“篱”不要写成“艹”头。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默写。

(8分);;(1),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沉舟侧畔千帆过,(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4)潮平两岸阔,(王湾《次北固山下》)(5),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6)何处望神州,(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7),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8)往者不可谏,。

(《论语·微子》)【答案】(1)我寄愁心与明月(2)病树前头万木春(3)相见时难别亦难(4)风正一帆悬(5)无可奈何花落去(6)满眼风光北固楼(7)先天下之忧而忧(8)来者犹可追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名著阅读。

(6分)(1)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刘四爷过寿日那天,坚决不同意虎妞嫁给祥子,与她彻底吵翻。

后来虎妞就自己做主,在外租房,与祥子结了婚。

B.保尔将计划中的小说写好了一部分,把它寄给一些老同志征求意见,人家都给以好评,但手稿在寄回途中被邮局丢失了。

C.在得知纸月几乎每天上学迟到的原因之后,桑桑专程去了一趟板仓小学,将三个男孩欺负纸月的事情报告了校长。

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2017年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语文(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第Ⅰ卷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3分。

每小题都给出A、B、C、D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正确,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选项涂黑。

3.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小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第Ⅰ卷(选择题,共33分)一、(15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1题。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3分)A.初春时节,旭日初升,时任杭州刺史的白居易来到别称钱塘湖的西湖游春,登孤山寺,入贾亭,赏湖水,在白沙堤上漫步赏花。

B.只见早起的莺儿抢占着向阳的树枝歌唱着江南的旖旎春光,几只刚刚飞来的燕子正在啄泥衔草建筑新巢,它们的出现标志着春天已经重新来到西湖。

C.一路走来,平坦修长的白沙堤是诗人最爱的西湖景致。

这里头上绿树成荫,脚下绿草茵茵,处处繁花盛开,步行的、骑着马儿的游春的人们穿梭来往。

D.苏轼在诗中赞叹“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而白居易这首诗所描绘的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虽是生机盎然,更像是淡妆的西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2-4题。

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上海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上海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2017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一、文言文1.默写(1)斗折蛇行,。

(柳宗元《小石潭记》)(2)锦相貂裘,。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落曰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4)试问卷帘人,。

(李淸照《如梦令》)(5),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2.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下列各题四块玉•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1)这首元曲的作者是。

(2)下列对这首元曲的内容理解,不正确一项是A.“一点相思几时绝”表现出相思之苦。

B.“袖拂”是为了避免杨花妨碍视线。

C.“溪又斜”中的“斜”指溪流拐弯。

D.对离别情景的描写贯穿了整首曲子。

3.阅读下文,宪成下列各题登泰山记(节选)姚鼐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隧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蹬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泰山是“五岳之首”。

B.姚鼐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泰山又称“估宗”。

D.姚鼐是桐城派古文家。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蹬几不可登(3)这段文字主要写了和。

4.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人有馈一木者,家僮曰:“留以为.梁。

”余曰:“木小不堪也。

”僮曰:“留以为栋。

”余曰:“木大不宜也。

”僮笑曰:“木一也,忽病其大,又病其小。

”余曰:“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他日,为余生炭满炉,烘人。

余曰:“太多矣。

’’乃尽.湿之,留星星三二点,欲明欲灭。

余曰:“太少矣。

”僮怨曰:“火一也,既嫌其多,又嫌其少。

”余曰:“小子听之,情各有所适也,岂惟火哉?”(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留以为.梁②乃尽.湿之(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木料只有一根,(你)忽而痛恨它大,忽而又痛恨它小。

2017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

2017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

2017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A.踏⋅实/踏⋅青 奢靡⋅/风靡⋅一时 低声悄⋅语/悄⋅然泪下 B.孵⋅化/浮⋅雕 鞠⋅躬/笑容可掬⋅ 风流倜⋅傥/丝绸⋅之路 C.角⋅色/角⋅逐 推磨⋅/磨⋅杵成针 烟熏火燎⋅/星火燎⋅原 D.旷⋅野/粗犷⋅ 剽⋅悍/膘⋅肥体壮 踌⋅躇满志/铸⋅就辉煌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壁垒 易拉罐 娇生惯养 独竖一帜B.咋舌 顶梁柱 责无旁贷 黯然失色C.静谧 蒸溜水 花枝招展 立竿见影D.提练 满堂彩 无动于衷 别出心裁三、标题3. 古诗文默写(1)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

(《论语》)(2)嗟夫!________,或异二者之为,何哉?(范仲淹《岳阳楼记》)(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借景抒情,表达羁旅之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 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勾勒出英雄驭马挽弓、冲锋陷阵的场面,“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显示出英雄仗剑杀敌、报效朝廷的气概。

4. 名著阅读。

殿宇藏魔君,仙观有灵根。

请从下面两个选项中任选一个,简述在该地发生的故事。

①龙虎山伏魔之殿(《水浒》)②万寿山五庄观(《西游记》)5. 历险时有伙伴,困境中存温情。

请从下面两个选项中任选一个,简述体现人物间的深情厚谊的故事。

①格列佛与葛兰达克利赤(《格力佛游记》)②阿廖沙与小茨冈(《童年》)6.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这两年,民谣歌曲走进大众视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一首民谣歌曲走红,________?靠的是口语化的故事,靠的是浅吟低唱的曲调,靠的是简谱的风格。

归根结底,________。

那些或诗意或质朴的歌曲,是当下年轻人生活的真实写照,是他们情感的真实流露。

北京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图片版)

北京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图片版)

北京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答案】(1)楷体7 (2)C【解析】本题考查字体和笔顺,属于基础类内容。

第(2)小题可以选用排除法,认真读题不难选出答案。

【点评】本题在初三强化提高班的课堂实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中有详细讲解。

【答案】老舍故居【解析】本题实际考查作家与作品的对应关系,属于常识内容。

【点评】本题在初三强化提高班的课堂实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中有详细讲解。

【答案】D【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修辞与作品的对应关系,要求对作品有相应的了解。

本题D错在“热烈而激昂”。

【点评】本题在初三强化提高班的课堂实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中有详细讲解。

【答案】①自创②屈原【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修辞与作品的对应关系,要求对作品有相应的了解。

本题D错在“热烈而激昂”。

【点评】本题在初三强化提高班的课堂实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中有详细讲解。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病句和标点符号的使用。

【点评】本题在初三强化提高班的课堂实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和《专题讲座——语法知识》中有详细讲解。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平时应加强识记。

【点评】本题在初三强化提高班的课堂实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中有详细讲解。

【答案】C【解析】本题是对文言实词的考查,平时应注意积累。

【点评】本题在初三强化提高班专题讲座的《文言文复习》中有相应的讲解,并在专题讲座的《阅读复习》中略有涉及。

【答案】(守城者)弃城而逃【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平时应注意积累,注意重点词语的翻译【点评】本题在初三强化提高班专题讲座的《文言文复习》中有相应的讲解,并在专题讲座的《阅读复习》中略有涉及。

【答案】乙【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只要理解了全文的意思,本题较容易答出。

【点评】本题在初三强化提高班专题讲座的《文言文复习》中有相应的讲解。

【答案】得道多助【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只要理解了全文的意思,本题较容易答出。

【点评】本题在初三强化提高班专题讲座的《文言文复习》中有相应的讲解。

山东省聊城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标准解析)(解析版)

山东省聊城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标准解析)(解析版)

山东省聊城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忆往昔,运河畔商旅chuān liúBù xī(),鲁西重镇百业兴盛;看今朝,京九侧宾客纷至沓来,江北水城 wàn xiàng gēng xīn()。

【答案】川流不息万象更新【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注重在本土文化背景下考查学生根据拼音写汉字的能力。

以传统文化为指引,命题人煞费苦心,选取了一幅精致的对联,嵌入了“川流不息”“万象更新”,两个词语很基础,难度不大。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藤野先生》中,写清国留学生的丑态,写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都饱含着作者忧国忧民的感情。

B.《秋天的怀念》《我用残损的手掌》《苏州园林》《最后一课》的作者分别是史铁生、戴望舒、叶圣陶、都德。

C.成语“温故知新”“豁然开朗”“门庭若市”分别出自《论语》《岳阳楼记》《邹忌讽齐王纳谏》。

D.武松是《水浒》中着力塑造的人物形象,他景阳同打虎、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是一位快意恩仇的好汉。

【答案】C考点: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2分)①《论语》《孟子》《庄子》《礼记》均为儒家经典。

()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现出屈原勇于追求真理的无畏精神和坚定信念。

()【答案】①×②√【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国学”的浅显认知。

十多年来,聊城市一直关注社会文化热点。

在“国学”一度如火如荼的今天,今年的题型变动,是个鲜明的导向。

第一小题中,《庄子·礼记》显然不是儒家经典。

庄子,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先秦七子之一,与老子并称“老庄”。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4.按要求答题。

(2分)“每天进步一点点,三年语文灿年华。

”三年初中生活里,你一定学会了一些阅读积累的方法。

江苏省南京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1)

江苏省南京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1)

江苏省南京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一、1.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面的名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答案】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解析】试题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的汉字临摹书写能力,难度不大。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拼音。

生命的长河是无止jìng 的,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秋天,银线似的蛛丝在牛角上挂着,……多么美丽,多么安xiáng ,岁月静静的流淌。

(1)止jìng(2)堤上(3)安xiáng。

【答案】境Dī 详【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解答时要读懂上下文,结合语境的意思,填写正确的字形。

所以根据句意填写字形至关重要。

“止境”不要写作“止敬”;“堤”不要读作“tī”;“安详”不要写作“安祥”。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用诗文原句填空。

(1)少壮不努力,(汉乐府《长歌行》)(2)海日生残夜,(王湾《次北固山下》)(3)黄鹤一去不复返,(崔颢《黄鹤楼》)(4),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5),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6)谁道人生无再少,(苏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7),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朱自清《春》)(8)唐果同学爱用古诗句劝解别人,梦凡抱怨身处闹市难得清静,唐果就用劝她,宁馨要转学到海南省,临行前依依不舍,唐果就用海劝她。

(依次用陶渊明《饮酒(其五)》,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填空)【答案】(1)老大徒伤悲(2)江春入旧年(3)白云千载空悠悠(4)长风破浪会有时(5)沉舟侧畔千帆过(6)门前流水尚能西(7)一年之计在于春(8)心远地自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古诗文及现代文的背诵、默写,能熟练的背诵并准确的默写,不出现错别字。

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泰安卷)语文(解析版)

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泰安卷)语文(解析版)

山东省泰安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第Ⅰ卷(表述题)一、1.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蹙.(cù),表现出无限的哀愁;忽而笑颊灿.然,表现出无边的喜乐;忽而侧身垂睫.(jié),表现出低回婉.转的娇羞。

B. 这不是害怕他会束手无策.(cè)地死于断粮的恐惧,而是害怕饥饿还没有耗.(hào)尽他的最后一点求生力,而他已经给凶残.地摧.毁了。

C.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guī)园,足不下楼,兀(wù)兀穷年,历.尽心血。

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D. 他总是把无穷的忧.怨和紧迫.的告急调理成文绉绉.(zǒu)的语句。

郑重地装进信封,然后,把一颗颗破碎和焦灼.(zhuō)的心亲自带向远方。

【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此类型的题目考查学生的理解识记能力,考查等级为A。

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的预感,注意语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A.“灿然”应写作“粲然”,“婉转”应写作“宛转”;C.“目不窥(guī)园”应读作“目不窥(kuī)园”,“历尽心血”应写作“沥尽心血”;D.“忧怨”应写作“幽怨”,“文绉绉”应读作“文绉绉(zhōu)”,“焦灼”应读作“焦灼(zhuó)”。

故选B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①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相比)。

”《咏雪》②奋.(扬起,举起)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口技》B. ①尝贻.(赠送)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核舟记》②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询问)善道,察纳雅言。

《出师表》C. ①但当涉猎..(粗略地阅读),见往事耳。

《孙权劝学》②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诚实)。

2017福建中考语文试题(含详细解析和答案)

2017福建中考语文试题(含详细解析和答案)

2017年福建省中考语文试卷(全卷共7页,23小题;完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2分)(1)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_。

(《诗经·蒹葭》)(2)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

(杜甫《春望》)(4)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5)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夜雨寄北》)(6)____________________,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7)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8)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9)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____,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10)《岳阳楼记》中体现范仲淹远大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白露为霜(2)海内存知己(3)恨别鸟惊心(4)到乡翻似烂柯人(5)却话巴山夜雨时(6)人有悲欢离合(7)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8)断肠人在天涯(9)逝者如斯夫(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诗句的默写识记和默写能力。

本题难度不大,考试注意平时要准确的背诵重点诗篇中流传千古的名句,能够正确的书写,不出现错字、别字即可。

(1)—(9)题是机械的识记题,根据自己的识记积累,填出上句或下句即可;(10)题为理解性默写题,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调动自己的识记积累才能回答。

(2)“海内存知己”中的“己”,不要写成“已”。

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杭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一(3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面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漫步西子湖,如在诗中游。

看到燕子,白居易的诗“谁家新燕啄春泥”脱口而出,不禁惊叹于燕“子与春天的那份默契;湖面波光激泥,你自然吟诵起苏轼“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名句;白堤桃柳相间,花团锦簇,令人想到杭州诗人戴望舒在远方深情的思念,“春天,堤上繁花如锦樟,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丰厚的人文积淀,增添了西湖的风雅与内蕴。

.A.jin qi jian dingB. jTn qie jian dingC. jin qi jian dianD. jin qie jian dian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对字音的识读能力。

“禁”为多音字,在“不禁” “禁不住”中读“jin”,在“禁止”中读"jin";"契”为容易读错的字,常与“锲”的读音混淆,“契”正确读音为“qi” ;“间”也为多音字,作名词时读作"jian",作动词时•读"jian",文中“相间”中的“间”为动词,因而读作"jian";“淀”也为容易读错的字,正确读音为"dian", 而不读作“ding” o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他克尽职守,默默奉献三十年。

/请你把刚才说的话在说一遍。

/警察掉取监控录像仔细查看。

(摘自电视字幕)B.海鲜夜宵大排档,恭候光临!/阳光安装公司,竭诚为您服务。

/欧美时尚家具,送货到家。

(摘自招牌广告)C.红烧鸡腿、蜡肉烧笋、糖醋鱼块/凉绊黄瓜、香菇青菜、蒜泥菠菜/番茄旦汤、虾皮紫菜汤(摘自食堂菜单)D.梧桐树遮天蔽日,尤如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

/最后拼搏阶段就是要像篮球冲满气、汽车加满油一样。

(摘自学生作文)答案:B【解析】此题对形似字的辨析能力。

A项中的“克”应为“恪”,“在〃应为“再”,“掉”应为“调” ;C项中的“蜡”应为“腊”,“绊”应为“拌”,“番”应为“蕃”,“旦”应为“蛋” ;D项中的“尤”应为“犹”,“冲”应为“充”。

陕西省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考试(含解析)

陕西省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考试(含解析)

陕西省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考试(含解析)————————————————————————————————作者:————————————————————————————————日期:陕西省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17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A.粗拙.(zhuō)偏袒.(tǎn)侥.幸(jiǎo)茅塞.顿开(sè)B.雷霆.(tíng)挣.扎(zhèng)禁.锢(jìn)百废待兴.(xīng)C.步履.(lǔ)迸.溅(bèng)疮.痍(cāng)潜.滋暗长(qián)D.喷薄.(bó)哺.育(pǔ)璀璨.(càn)咬文嚼.字(jué)【答案】A【解析】【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A.妍丽庸碌好意难确持之以恒B.欣尉倾诉酣然入梦杂乱无章C.筹划精炼饶有兴味仗势欺人D.诸候企盼登峰造及绝处逢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字音字形的辨析能力。

A项中,“好意难确”为“好意难却”;B项中,“欣尉”为“欣慰”;D项中,“诸候”为“诸侯”,“登峰造及”为“登峰造极”。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2分)(1)真正懂得生活(奥秘秘诀真谛)的人往往明了:身在何处并不重要,心在何处则决定了生活的意义有多深远和广阔。

(2)在同样的环境下,人们的精神状态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虽年富力强,却整日(碌碌无为无所事事麻木不仁);有的人虽已至暮年,却依然壮心不已。

【答案】(1)真谛(2)无所事事【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

通过一些近义词辨析的常见方法引导学生结合语境去分析这些词语运用得是否准确、得体。

河南省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2分)(2017•河南)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A.踏.实/踏.青奢靡./风靡.一时低声悄.语/悄.然泪下B.孵.化/浮.雕鞠.躬/笑容可掬.风流倜.傥/丝绸.之路C.角.色/角.逐推磨./磨.杵成针烟熏火燎./星火燎.原D.旷.野/粗犷.剽.悍/膘.肥体壮踌.躇满志/铸.就辉煌【考点】12:易误读常见字;11:多音字.【解析】本题考查字音,需要结合所学和词义加以判断.【解答】A.tā/tà mí/mǐ qiāo/qiǎo;B.fū/fú jū/jū tì/chóu;C.jué/jué mò/mó liǎo/liáo;D.kuàng/guǎng piāo/biāo chóu/zhù.故选:A.【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平时善于积累,对于易错的字要善于总结,可以专门建立一个错题本,这样就能防止自己出错.2.(2分)(2017•河南)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壁垒易拉罐娇生惯养独竖一帜B.咋舌顶梁柱责无旁贷黯然失色C.静谧蒸溜水花枝招展立竿见影D.提练满堂彩无动于衷别出心裁【考点】14:常见易错字.【解析】本题考查字形,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写汉字题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辨析.此类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要注意字词的音形义.【解答】A.“独竖一帜”应写作“独树一帜”;B.正确;C.“蒸溜水”应写作“蒸馏水”;D.“提练”应写作“提炼”.故选:B.【点评】本题较为简单,只要平时留意这些基本字词的书写即可.当然认真审题确定词语在句中的意思是也很重要.3.(8分)(2017•河南)古诗文默写(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2)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范仲淹《岳阳楼记》)(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借景抒情,表达羁旅之思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word答案加解析版)

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word答案加解析版)

2017年长沙市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A.潜.伏(qiǎn) 酒肆面面厮觑.(qù)消声匿迹B.澎湃.(pài)慰藉吹毛求疵.( chī) 翻来复去C.拮据.(jù)磐石断壁残垣.(yuán) 粗制烂造D.黝.黑(yǒu) 凛冽锐不可当.(dāng)再接再厉解析:A潜.伏(qián),销声匿迹;B吹毛求疵(cī),翻来覆去;C拮据(jū),粗制滥造。

2.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A.长沙橘洲音乐艺术节上,五色斑斓..的灯光,光芒四射的焰火,把整个橘子洲头的上空辉映得无比绚烂。

B.湖南省首届“青少年国学知识大赛”在长沙隆重举行,通过观看比赛,我们了解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国学知识。

C 电影《捧跤吧,爸爸》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轰动,观看者趋之若鹜....,电影院竟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

D.远亲不如近邻......,很多老人与邻里结成对子,互相帮助,自发形成了“互助养老”的模式。

解析:C趋之若鹜:比喻人们成群地争着前去。

常含贬义,用在此处褒贬不当。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A ) (2分)A.我们将通过植树造林,使有着“山水洲城”美誉的长沙山更青,水更碧。

B.长沙市计划三年建设大约600余座公园,成为“千园之城”。

C.随着城市街头共享单车的出现,不仅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便利,而且环保、经济。

D.烈士公园的国庆节张灯结彩,花团锦簇,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解析:B“大约”“余座”语意重复;C“随着……给”,缺少主语,删去“随着”;D搭配不当,应该是“国庆节中的烈士公园”。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B )(2分)①竹,柔韧清秀,刚健挺拔,最宜入诗入画②竹如谦谦君子,它有兰的优雅,松的高洁,深受古代文人的青睐。

③那成片的竹林,风过如丝弦裂帛,雨来如琴瑟和鸣,那就是一首抒情诗.一幅水墨画。

【语文】2017年江西省中考真题(解析版)

【语文】2017年江西省中考真题(解析版)

2017年江西省中考语文真题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感慨.(kài)哺育孜.孜不倦(zī)头晕目炫B.静谧.(mì)荒缪龙吟凤哕.(suì)囊萤映雪C.荣膺.(yīn)辐射恍然大悟.(huǎng)锋芒必露D.门楣.(méi)剽悍周道如砥.(dǐ)诚惶诚恐【答案】D【解析】A.感慨kǎi 头晕目眩B.荒谬龙吟凤哕huìC.荣膺yīng 锋芒毕露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B.在人迹罕至....的北极,奇异的天象令人心旌摇荡,难以忘怀。

C.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首当其冲....,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裂之势。

D.他忠人之事,急人之难,爱听些受恩者的恭维,虽不见得乐此不彼....,却也习以为常。

【答案】C【解析】首当其冲:当:承当;冲:要冲,交通要道。

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并不是指冲锋陷阵。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读经典作品,会拓展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B.浅浅的水面托起无数错落的石山、石壁,又折映出婆娑多姿。

C.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D.恐龙灭绝事件认为是由约6600万年前的一颗陨石撞击地球所导致。

【答案】C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出,就是一幅画。

②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

③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④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去,景色都不相同。

⑤颐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边都是窗子,面向湖景,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画。

⑥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增多了。

A.③①②④⑥⑤B.③②①⑤④⑥C.②①⑤④⑥③D.②③①④⑥⑤【答案】B5.下来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这种年轻女子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

河北省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河北省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河北省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试题一、第一部分(1-5题,21分)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①关关雎鸠,。

,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②,。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③《论语•学而》中,表现一个有修养之人的心境不受别人影响的句子是:【解答】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重点词:窈、窕)②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重点词:緼、袍、敝)③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重点词:患)【解析】试题解析:本题考查诗文背诵,根据平时积累的诗文作答即可,但不能出现错别字。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愿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

②用解剖..麻雀的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③青少年(chénnì)于网络游戏,有害身心健康。

④宇宙中还有太多的(àomì)等待我们去探索。

【解答】解答:yǒu yì;jiě pōu;沉溺;奥秘【解析】试题解析:道题考查学生的注音能力、根据拼音写汉字的能力,难度不大。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①“直言不讳”很好,“婉言动听”有时候也需要。

②说话的方式很多,这里介绍两种:直言和婉言。

③所用词语的意思与所要表达的实际意思一致,直接了当,就是直言。

④批判别人或不同意别人的意见,要尽量避免用直言,而采用委婉含蓄的语言形式。

⑤说话要讲究方式,但是违背真实的原则,一味追求说话的方式,是不可取的。

⑥对于有些事情,人们一般不愿意直接说明白,而用一些相应的同义词,委婉曲折地表达出来,这就是婉言。

⑦我们现在的社会抛弃了旧社会许多不必要的繁文缛节,虚伪客套,要求在有礼貌和互相尊重的前提下,直接了当的交流思想,交换意见。

A.⑤②③④⑦①⑥B.②③⑦①⑥④⑤C.⑤②③⑦④①⑥D.②③⑦⑤⑥④①【解答】B【解析】试题解析:通读语段结合选项可知,开头句有②和⑤两个备选项,②句总体介绍说话的两种方式,应该放在句首.⑤是阐述不应该一味追求说话方式,语意转折不能放在句首,应该是放最后一句.排除AC..剩下BD两个选项前三句都是②③⑦,直接比较后面的排序即可.D选项把⑤列在第四句,否定过分追求说话方式,显然非常突兀,可以排除.另外,“⑥④①”这样的排序也可以排除.综合排序为:②③⑦①⑥④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及解析(一)一、(15分)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气氛(fēn)感慨(kǎi)吮吸(yǔn)春风拂面(fú)B.发酵(jiào)缄默(jiān) 鸟瞰(k àn) 恪尽职守(kè)C.窈窕(yǎo) 弦歌(xián) 摇曳(yè)随声附和(hé)D.踌躇(chóu) 造诣(zhǐ)苗圃(pǔ)脍炙人口(kuài)【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字音。

A.吮—shǔn,属于形近字误读;C.和—hè,是多音字;D.诣—yì,属于形近字误读。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粗犷家具城沧海一栗戛然而止B.脉搏名信片再接再厉脱颖而出C.寒暄口头禅克不容缓左右逢源D.追溯座右铭世外桃源金榜题名【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字形。

A.沧海一栗——沧海一粟;B.名信片——明信片;C.克不容缓——刻不容缓。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面对此情此景,他居然在心里无动于衷....。

B.暑假即将来临,许多资质不全的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C.那一天,阳光明媚,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到处传递着幸福的味道。

D.校长在开学典礼上夸夸其谈....,赢得了全体师生热烈的掌声。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无动于衷”的意思是“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

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用在此处与前面的“在心里”重复;B.“雨后春笋”一般用来形容新事物、进步事物,用在此处不妥;D.“夸夸其谈”是贬义词,用来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与作者想表达的感情色彩相反。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由于进攻技术单一,使球队面对强敌束手无策。

B.81岁的胡院士在摘得山东科技最高奖后,殷殷嘱咐“科技创新还要靠年轻人”。

C.看到满山青翠的草木和悦耳的鸟鸣,他顿时感到身心舒畅。

D.5月24日,大约有260多名干部职工在现场聆听了道德模范们的报告。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删去“由于”或“使”;C.搭配不当,“看到”不能和“悦耳的鸟鸣”搭配;D.语意矛盾,“大约”和“多”应删去一个。

5.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草房子》中秦大奶奶对土地的热爱,执着而动人。

B.《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鞠躬尽瘁,最终出师未捷,陨落在五丈原。

C.《简•爱》讴歌了女性对独立平等的追求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D.《老人与海》中桑地亚哥一连八十多天出海,每次都划着空船回家,他变得悲观、沮丧。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

解答本题,要求考生熟悉作品情节,把握人物性格。

《老人与海》中,桑地亚哥一连八十四天出海都没有钓到一条鱼,但他没有变得悲观、沮丧,在第八十五天他决定独自出海捕鱼,终于钓到一条大马林鱼,通过与大鱼的殊死搏斗,他终于战胜了大鱼。

《老人与海》集中体现了海明威对人的力量与意志的赞美,对人的命运的关注,显示了人类战胜自然的巨大威力与坚强意志。

二、(25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8题。

(共6分,每小题2分)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

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岳阳楼记》)6.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去.国怀乡去:到,往B.锦鳞..游泳锦鳞:美丽的鱼C.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探求D.吾谁与归.归:归依【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A.“去国怀乡”中“去”是“离开”的意思。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渔人甚异之.B.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出则.无敌国外患者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扶苏以.数谏故D.感极而.悲者矣环而攻之而.不胜【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

A.定语后置的标志/代词,指代渔人见到的景象;B.连词,就/连词,如果;C.介词,因为/介词,因为;D.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

8.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A.选文景物一暗一明,触发了“迁客骚人”一悲一喜两种截然不同的感情。

B.“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

C.选文写景状物词句整齐,辞采华美,音韵和谐。

D.选文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乐以忘忧的思想感情。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选文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主旨,故D项错误。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题。

(共6分,每小题2分)景公登射①,晏子修②礼而侍。

公曰:“选射之礼,寡人厌之矣。

吾欲得天下勇士,与之图国”晏子对曰:“君子无礼,是庶人也;庶人无礼,是禽兽也。

勇多则弑其君力多则杀其长,然而不敢者,维礼之谓也。

礼者,所以御民也;辔者,所以御马也。

无礼而能治国家者,吾未之闻也。

”景公曰:“善。

”乃饰射③,更席,认为上客,终甚问礼。

(选自《晏子春秋》,有删改)【注释】①登射:指走上射箭的位置。

古代有通过射箭选拔人才的制度,射箭时有套礼仪,所以下文说“选射之礼”。

②修:依照。

③饰射:整治射礼。

9.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

(只断一处)(2分)勇多则弑其君力多则杀其长【答案】勇多则弑其君/力多则杀其长【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文言文断句技巧可归纳为以下几点:①根据注解、标点弄懂文意,把握句子内部的自然停顿;②掌握文言文的词语特点;③借助语法知识,分析句子结构;④一些表示议论、推断、反问语气的句子中,如果前面有“夫”“盖”“其”等词时,这些词后应稍加停顿;⑤偏正短语和介宾短语一般不停顿,否则会影响文章大意。

本题中是并列的两句话,说明的是同一个问题:有勇力的人多了,会杀害他们的君长,破坏(分封制下的)长幼尊卑秩序。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以为上客,终日问礼。

译文:【答案】将晏子奉为上宾,整日向他请教礼仪问题。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的翻译。

翻译文言文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在一一对应的基础上,根据句意进行适当调整,做到词达句顺。

11.景公“欲得天下勇士,与之图国”,晏子却认为,治理国家必须要;从“景公曰:‘善。

’乃饰射”可见景公的品质。

(2分)【答案】修礼善于纳谏(或“接受正确意见”)【解析】本题考查提取重要信息。

通过阅读文段可知,晏子认为“有勇力的人多了,会杀害他们的君长,破坏(分封制下的)长幼尊卑秩序。

但他们不敢这样做,是因为有礼的约束。

礼,是用来驾驭百姓的,就像辔头是用来驾驭马的。

没有礼而能够治理好国家的,还没有听说过”,因此他主张修礼,维护现有社会秩序。

齐景公在听了晏子的话之后,充分认识到“礼”的社会和政治功能,改变了对“礼”的看法,表现了他闻过能改,善于纳谏的品质。

(三)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13题。

(共6分,每小题3分)入直①周必大绿槐夹道集昏鸦,敕使传宣②坐赐茶。

归到玉堂③清不寐,月钩初上紫薇花。

【注释】①入直:入宫值班。

诗人时任右丞相。

②敕使传宣:皇帝派使者传令,召诗人询问国事。

③玉堂:指翰林院。

12.本诗写得简约、真挚。

“敕使传宣”“”“归到玉堂”是直叙其事,“”是点睛之笔,直抒胸臆,表达出诗人的心情。

(3分)【答案】坐赐茶清不寐心绪起伏,难以入眠【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解答本题,要从诗歌中所写的事物、景象或直抒胸臆的慨叹出发,通过分析事物、景象的特征,或找出直抒胸臆的诗句,体会诗人的情感。

诗中第二、三句“敕使传宣”“坐赐茶”“归到玉堂”都是直叙其事,“清不寐”则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在受到皇帝召见后心绪起伏,难以入眠的激动心情。

13.请描述“月钩初上紫薇花”一句展现的画面。

(3分)【答案】(诗人心潮起伏难以入眠)透过纱窗,看到弯弯的新月爬上半空,正照在庭院那丛紫薇花上,给紫薇花披上一层如梦般的轻纱。

【解析】本题考查描述画面。

解答本题,应具体描写诗句中所写的事物、景象,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末句写深夜退回玉堂后所见,并暗用紫薇省典故,写得含蓄而有味。

(四)根据原文默写14.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

(共7分,每小题1分)(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论语•子罕》)(2)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 ,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4)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5) ,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约客》)(6)无限山河泪,。

(夏完淳《别云间》)(7)杜甫在《春望》中以花、鸟拟人,表达感时恨别之情的诗句是,。

【答案】(1)不舍昼夜(2)干树万树梨花开(3)气蒸云梦泽(4)长烟落日孤城闭(5)黄梅时节家家雨(6)谁言天地宽(7)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解析】本题考查诗文默写。

(1)~(6)为直接型默写,要求考生对课内要求背诵的诗文做到句句掌握,字字掌握;(7)为理解型默写,要求考生在背诵默写诗文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对其内容的解读和赏析。

三、(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共1 2分)(一)月之精灵——蟾蜍①在我国古代,蟾蜍很早就跟月亮联系在一起。

汉代的月神画像砖中,通常都趴着一只蟾蜍。

就连发明地动仪的张衡在著述中都说:“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妲娥窃之以奔月……妲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

”两汉有关月亮的众多图画和文献,也都描述了这一神话,难怪古人把蟾蜍称为“月之精灵”。

②不论是神话传说中的蟾蜍,还是现实生活中的蟾蜍,都确确实实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

③现实生活中的蟾蜍,身体表面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能分泌黏液,又俗称“癞蛤蟆”。

④蟾蜍虽然容颜丑陋,却是自然界中的生存高手。

它常常在早晨、黄昏或暴雨过后,出现在道旁或草地上。

蟾蜍的皮肤柔软、潮湿、黏滑,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而且它的皮肤较厚,具有防止体内水分过度蒸发和散失的作用,能长久居住在陆地上,而不到水里去。

每当冬季到来,蟾蜍便潜入烂泥,用发达的后肢掘土,在洞穴内冬眠。

三月初,当北方大地乍暖还寒,温度回升到10℃左右,它便从冬眠中苏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