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混合结构房屋的承重体系与静力计算方案
混合房屋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混合房屋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一、墙柱高厚比验算:1、确定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最大横墙间距s=4.5×3=13.5m,屋盖、楼盖类别属于1类,查表s<32m,因此本房屋属刚性方案房屋。
2、底层外纵墙、内纵墙、横墙高厚比的验算:1)对于外纵墙:本房屋第墙体均采用M7.5水泥混合砂浆,查表可知[β]=26第一层墙体,其高厚比β=4.4/0.24 =18.3<[β]=26第二层窗间墙的截面几何特征为:A=3×0.24+0.49×0.25=0.8425m2y1=[(3-0.62)×0.24×0.12+0.62×0.37×0.185]/0.8425=0.132my2=0.37-0.132=0.238mI=[3×0.132³+(3-0.62)(0.24-0.132)³+0.62×0.238³]/3=6.085×10¯³m4hT=3.5i=0.298m第二层墙体,其高厚比β=3.9/0.298=13<[β]=26第三层墙体,其高厚比β=3.6/0.24=15<[β]=26取D轴线上横墙间距最大的一段外纵墙,H=3.6m,s=13.5m>2H=7.2m,查表,H。
=1.0H=3.6m,考虑墙洞的影响,μ=1-0.4×1.5/4.5=0.87>0.72μ[β]=0.87×26=22,62,符合要求。
β=3.6/0.24=15<2故外纵墙高厚比满足。
2)对于内纵墙:轴线C上横墙间距最大的一段内纵墙上开有两个门洞,μ2=1-0.4×2.0/13.5=0.941>0.81,故不需验算即可知道高厚比符合要求。
3)对于横墙:横墙的厚度为240mm,墙长s=4.8m,且墙上无门窗洞口,其允许高厚比较纵墙有利,因此不必再作验算,亦能满足高厚比要求。
混合结构房屋静力计算方案

混合结构房屋静力计算方案1. 简介混合结构房屋是指由不同结构形式组合而成的建筑物,一般由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组成。
在进行混合结构房屋设计时,静力计算方案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它可以确保建筑物在承受荷载时具备足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混合结构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主要包括荷载计算、结构分析和设计要点等内容。
2. 荷载计算在进行混合结构房屋的静力计算之前,需要首先进行荷载计算。
荷载计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重力荷载重力荷载是指由于建筑物自重所产生的荷载。
在计算重力荷载时,需要考虑建筑物各个部位的自重,并根据设计规范计算得出相应的荷载值。
2.2 活荷载活荷载是指由于人员、家具、设备和其他可移动物体所产生的荷载。
在计算活荷载时,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设计标准,确定相应的荷载系数,并计算得出活荷载的作用效果。
2.3 风荷载风荷载是指由于气流对建筑物所产生的荷载。
在计算风荷载时,需要考虑建筑物的高度、形状、风速等因素,并根据设计规范计算得出相应的荷载值。
2.4 地震荷载地震荷载是指由于地震力对建筑物所产生的荷载。
在计算地震荷载时,需要根据建筑物所处的地震地区和设计标准,确定相应的地震作用系数,并计算得出地震荷载的作用效果。
3. 结构分析在进行混合结构房屋的静力计算时,需要进行结构分析,以确定结构的受力情况和变形情况。
结构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受力分析受力分析是指对结构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包括确定结构的受力路径、受力大小和受力方向等内容。
在进行受力分析时,需要考虑结构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等因素,并根据设计规范确定相应的安全系数。
3.2 变形分析变形分析是指对结构的变形情况进行分析,包括结构的位移、倾斜和变形程度等内容。
在进行变形分析时,需要考虑结构的刚度和变形能力,并根据设计规范确定相应的变形限值。
3.3 应力分析应力分析是指对结构的应力情况进行分析,包括结构的受力点和受力分布等内容。
在进行应力分析时,需要考虑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并根据设计规范确定相应的安全系数。
建筑结构——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

(二)弹性方案
当房屋的横墙间距较大、楼盖和屋盖的水平刚度较 差时,房屋的空间刚度较差,在荷载作用下,房屋的 墙、柱顶端的相对位移μS/H较大。此时屋架、大梁 与墙柱为铰接,并按不考虑空间工作的平面排架进行 计算(图15-20b)。按这种方法进行静力计算的房屋属 弹性方案房屋。
图 15—20
(三)刚弹性方案
对横墙的要求
由上面分析可知,房屋墙、柱的静力计算方案 是根据房屋空间刚度的大小确定的,而房屋的空间 刚度则由两个主要因素确定。
一是房屋中屋(楼)盖的类别, 二是房屋横墙间距及其刚度的大小。 因而作为刚性和刚弹性方案房屋的横墙,应符合下列 要求:
(一)横墙的厚度不宜小于180mm。
(二)横墙中开有洞口时,洞口的水平截面面积不超 过横墙水平全截面面积的50%。
房屋的空间刚度介于上述两种方案之间。在荷 载作用下,纵墙顶端的相对水平位移较弹性方案房 屋的要小,但又不可以忽略不计。静力计算时,可 根据房屋空间刚度的大小,将其水平荷载作用下的 反力进行折减,然后按平面排架或框架进行计算。 按照这种方法进行静力计算的房屋属刚弹性方案房 屋(图15-20c)。
2B2.1.3刚性和刚弹性方案房屋
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
屋盖或楼盖类 别
表15-2
刚性方 刚弹性 案 方案
弹性 方案
整体式、装配整体式和 1 装配式无檩体系钢筋混
凝土屋(楼)盖
s<32
装配式有檩体系钢筋混
2
凝土屋盖、轻钢屋盖和 有密铺望板的木屋(楼)
s<20
盖
32≤s ≤72
s >72
20≤s≤ 48
s>48
3
冷摊瓦木屋盖和石棉水 泥瓦轻钢屋盖
(土建施工)混合结构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

混合结构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
一、教学内容
知识目标:了解房屋的空间工作性能;
熟悉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分类;
明白刚性和刚弹性方案中横墙的定义。
能力目标:具备确定房屋静力计算方案的能力;
具备确定房屋静力计算方案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房屋静力计算方案的分类
难点:房屋的空间工作性能
三、教学方法
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举例分析等方法。
四、教学实施
课前:教师利用云课堂APP部署任务,学生在课前观看本节的内容,并答复教师在云课堂APP中提出的相关问题。
课中:教师首先要明确的告诉学生确定房屋静力计算方案的目的;然后用无山墙和有山墙的单层房屋受水平荷载时的位移来讲解房屋的空间工作性能;然后引出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的分类,如何查表,以及三种方案的计算简图;最后强调对横墙的要求。
讲解完之后,要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集中提出学习知识点后还存在的问题,将问题派代表进行论述,小组进行互答打分,最后老师点评。
课后:教师通过云课堂APP部署相关知识点的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教师对作业进行批改,总结学生学习的缺乏。
五、教学小结
学生通过云课堂APP进行本次课程学习效果的评价;教师总结课程内容,并进行下次课程任务部署。
砌体结构—房屋结构布置及静力计算方案

内力分析
截面尺寸
3、强度计算
截面设计 构造处理
材料选择 承载力计算
4、变形(侧移)和稳定计算
5、施工图
1、横墙承重方案
楼(屋)面板→横墙→基础→地基
横墙承重方案
2、纵墙承重方案
板外纵墙
山墙
纵墙承重方案
3、纵横墙承重方案
楼(屋)面板
梁 纵墙 横墙
→基础→地基
本节课小结:
结
横墙承重方案
构
布
纵墙承重方案
置
方
案
纵横墙承重方案
静
刚性方案
力
计
弹性方案
算
方
案
刚弹性方案
山墙
纵横墙承重方案
4、内框架承重方案
楼(屋)面板→ 梁→
外纵墙→外纵墙基础 柱 →柱基础
→地基
二、混合结构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
问题的提出:
单个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整个房屋的分析计算?
结构计算的步骤:
结构布置
确定计算单元
简化计算简图
构造要求
承载力计算
内力分析
需要解决的问题:
不同类型的砌体房屋中计算单元的选取和计算简图
(2)横墙厚度不宜小于180mm;
(3)单层房屋的横墙长度不宜小于其高度,多层房屋的横墙长 度,不宜小于H/2(H为横墙总高度);
(4)当横墙不能同时符合上述要求时,应对横墙刚度进行验算, 如其最大水平位移umax≤H/4000( H为横墙总高度)时,仍可视 为刚性或刚弹性方案房屋的横墙。符合此刚度要求的一段横 墙或其他结构构件(如框架等),也可视为刚性或刚弹性方 案房屋的横墙。
楼(屋)盖 不动铰支座 墙、柱
刚性方案
土建施工混合结构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

土建施工混合结构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混合结构房屋是指由不同材料的构件组成的建筑结构,常见的混合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钢结构、木结构等。
土建施工混合结构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是确保建筑结构安全可靠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针对土建施工混合结构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1. 施工概述在开始静力计算方案之前,需要对土建施工混合结构房屋的概况进行概述。
包括建筑的用途、总体结构形态、建筑高度、楼层数等。
这些信息将有助于确定静力计算所需的参数和方法。
2. 材料特性不同材料的特性直接影响着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因此,在进行静力计算之前,需要对土建施工混合结构所采用的各种材料进行详细的特性描述。
比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钢材的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等。
3. 荷载计算在进行静力计算之前,需要明确建筑物所承受的荷载情况。
包括静力荷载、动力荷载、恶劣气候条件下的风荷载等。
根据不同荷载的特点和作用范围,选择适当的计算方法进行荷载计算,确保结构在各种工况下的安全性。
4. 结构分析静力计算的核心是结构的受力分析。
针对土建施工混合结构房屋,可以采用有限元分析、弹性分析等方法进行结构受力分析。
通过这些分析方法,可以得到结构内部的应力分布、位移分布等参数,进而评估结构的安全性。
5. 强度验算根据材料特性和荷载计算的结果,对结构的强度进行验算。
确保结构在设计荷载下的应力不超过材料的承载能力。
针对不同材料的特点和验算要求,可以采用不同的验算方法,如强度比较法、强度折减法等。
6. 刚度分析除了强度验算,还需要对结构的刚度进行分析。
刚度分析是评估结构的变形和稳定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分析结构的刚度参数,如刚度矩阵、刚度比等,可以确定结构的刚度异常和刚度不足的情况。
7. 结构优化基于静力计算的结果,可以对结构进行优化设计。
通过调整结构的构件尺寸、布置方式等参数,使结构在满足安全性的前提下,达到最优的材料利用率和经济性。
8. 结论土建施工混合结构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是确保建筑结构安全可靠的重要环节。
承重方案和静力计算方案

1、纵墙承重体系
荷载传递途径:
纵墙承重体系特点:
1)纵墙是主要的承重墙;
2)纵墙上门窗洞口的位置和大小受限制;
3)楼(屋)盖材料用量较多,墙体材料用量少;
4)横墙少,横向刚度差。
适用范围:有较大空间要求的房屋,如仓库、食堂和 中小型工业厂房。
2、横墙承重体系
荷载传递途径:
楼(屋)盖荷载 板 横墙 基础 地基
混合结构房屋墙和柱的设计
混合结构:楼盖和屋盖采用钢筋混凝土、木材和钢材等材料 ; 内外墙、柱和基础采用砌体结构
混合结构房屋设计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解决墙体的设计问题
墙体设计包括: 1、承重墙体的布置、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确定; 2、墙柱高厚比验算、墙柱内力计算及其截面承载力验算。
一、承重墙体的布置
度和横墙间距的大小。
水平荷载传递路线为:风荷载→纵墙→纵墙基础→地基。
水平荷载传递路线为: 纵墙基础
风荷载 纵墙
屋盖结构 山墙 山墙基础
地基
2.房屋静力计算方案
根据房屋的空间工作性能将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分为 刚性方案、弹性方案、刚弹性方案 (1)刚性方案 1 )特点:当房屋的横墙间距较小、楼盖(屋盖)的
2)计算简图:按屋架或大梁与墙(柱)铰接的、不考
虑空间工作性能的平面排架或框架计算。
(3)刚弹性方案房屋
1) 特点:房屋空间刚度介于刚性方案和弹性方案
房屋之间。在荷载作用下,房屋的水平位移介于刚性方 案与弹性方案之间。 2) 计算简图:按在墻、柱有弹性支座(考虑空间 工作性能)的平面排架或框架计算。
当横墙不能同时符合上述要求时,应验算横墙刚度,若顶
端最大水平位移值 υ 刚性横墙
第十七章混合结构房屋设计

一、横墙承重方案 1、定义
楼屋面的绝大部分荷载都是由横墙上来承担,并由横 墙传至基础的。
2、 特点
(1)横墙承受竖向绝大部分荷载。 (2)房屋横墙较多,横向抗侧移高度很大,对房屋抵抗横
向风荷载及地震较为有利。 (3)楼板跨度较小。
3、用途 横墙承重体系的房屋一般用于建造宿舍楼、办公楼等
单间房子多的房屋。
水平荷载时,楼屋盖如同平卧的大梁,将会产生水平位移 ,这个位移由两部分组成,横墙在纵墙传来水平力后,犹 如多个竖向悬臂梁承受楼屋盖传来的作用于横墙顶集中力 ;同时也承受纵墙传来的沿横墙高度方向作用于横墙的均 布线荷载,横墙在这两种水平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整体平动 位移 ,up 楼屋盖作为平卧的受弯构件,在横向水平力作 用下,产生水平方向弯曲,出现水平位移 。u1 在整个房屋 中部两道横墙中间的最大水平位移就为墙顶水平方向平动 位移 与up 楼屋面水平方向弯曲位移 的u1 和,即 us u1 up
结构房屋的结构布置方案
➢ 在房屋建筑中,承受作用的体系是由两 种以上的工程材料组成的这种房屋的结构 体系成为混合结构。
➢ 混合结构的受力体系主要是由基础、墙 体、楼屋盖组成的,这种房屋设计时最为 重要的问题是墙体承重方案的选择。墙体 的布置根据房屋的使用功能和楼屋面荷载 的大小等因素决定,不同墙体布置方案的 房屋建成后,抗侧移刚度差异很大。
1.0H
0.8H1 1.0H 1.0H 1.0H 1.0H
1.0H
带壁柱或周边拉结的墙
S>2 H<S≤2H
S≤H
H
2.5Hu 2.0Hu
1.0H
1.0Hu 1.5Hu 1.2Hu 1.25Hu 1.1Hu
0.4S+0 .2H
0.6S
3混合房屋的静力计算和结构设计

3.混合房屋的静力计算和结构设计
墙柱高厚比验算
墙柱的计算高度与厚度之比称为高厚比 高厚比≦允许高厚比
3.混合房屋的静力计算和结构设计
H0 h
12
H0----墙、柱的计算高度,应按表5.4采用; h ----墙厚或矩形柱与H0相对应的边长; μ1----自承重墙允许高厚比的修正系数; μ2----有门窗洞口墙允许高厚比的修正系数 [β]----墙、柱的允许高厚比
2、静力计算方案
按房屋空间受力性能的强弱(由η反映),即
空间刚度的大小,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可分 为三种:
❖刚性方案: 0.33时
❖弹性方案: 0.77
❖刚弹性方案: 0.33 0.77
尽量设计成刚性方案,不宜采用弹性方案
3.混合房屋的静力计算和结构设计
静力计算方案
2、静力计算方案
3.混合房屋的静力计算和结构设计
楼面(屋面)→梁(屋架)→纵墙→基 础→地基
3.混合房屋的静力计算和结构设计
结构布置方案
2、横墙承重方案
房屋开间不大,横墙间距较小,将楼(或 屋面)板直接搁置在横墙上
楼面(屋面)板→横墙→基础→地基
3.混合房屋的静力计算和结构设计
结构布置方案
3、纵、横墙承重方案
楼(屋)面板→
梁→纵墙 横墙
→基础→地基
3.混合房屋的静力计算和结构设计
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 墙柱高厚比验算 多层房屋墙体计算
3.混合房屋的静力计算和结构设计
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
混合结构房屋
水平承重结构:板、梁、屋架等构件 竖向承重结构:墙、柱和基础
3.混合房屋的静力计算和结构设计
结构布置方案
1、纵墙承重方案 无内横墙或横墙间距很大,由纵墙直 接承受楼面、屋面荷载
混合结构房屋的结构布置和静力计算方案

当横墙不能同时符合上述要求时,如单边外廊 式多层民用房屋,其跨度较小,横墙长度往往小于
H/2,应对横墙刚度进行验算,如其最大水平位移
umax ≤H/4000(H为横墙总高度)时,仍可视为刚性
或刚弹性方案房屋的横墙。
建筑结构概论
1.纵墙承重方案
▪ 屋面荷载(竖向)传递路线为: 板→梁(或屋架)→纵墙→ 基础→地基。 纵墙承重方案的特点是:
(1)主要承重墙为纵墙,横墙间距可根据需求确定,不受 限制,因此满足需要有较大空间的房屋,建筑平面布置比 较灵活。
(2)纵墙为主要承重墙,设置在纵墙上的门窗洞口大小和 位置受到一定限制。
1.1混合结构房屋的结构布置方案
混合结构房屋的结构布置是指墙体、柱(含构造柱)、梁、楼梯、雨蓬、圈梁、 过梁等结构构件的平面布置。
结构布置是在建筑平、立、剖面基础上进行的,与建筑设计紧密相关,混合结 构房屋的结构布置方案大致有以下四种:
1.纵墙承重方案 2. 横墙承重方案 3.纵横墙承重方案 4.内框架承重方案
(3)横墙数量少,所以房屋的横向刚度小,整体性差,一 般适用于单层厂房、仓库、酒店、食堂等建筑。
2.横墙承重方案
▪ 荷载主要传递路线为: 楼(屋)面板→横墙→基础→地基。 ▪ 横墙承重方案的特点是: (1)横墙是主要承重墙。纵墙主
要起围护、隔断作用,因此其 上开设门窗洞口所受限制较少。 (2)横墙数量多、间距小,又有纵墙拉结,因此房屋的横向 空间刚度大,整体性好,有良好的抗风、抗震性能及调整地 基不均匀沉降的能力。 (3)横墙承重方案结构较简单、施工方便,但墙体材料用量 较多。 (4)房间大小较固定,因而一般适用于宿舍、住宅、寓所类 建筑。
影响房屋空间受力性能的因素不仅有房屋刚度和横墙间距,还有屋架的跨度、 排架的刚度、荷载的类型及多层房屋层与层之间的相互作用等。但《砌体结构 设计规范》为简化计算,忽略其它因素影响,仅按屋(楼)盖刚度和横墙间距 两个主要因素,将混合结构房屋静力计算方案分为三种(见表8.6)。
砌体4-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

back
三、刚性方案和刚弹性方案的横墙
应符合下列要求: 1、横墙中开有洞口,洞口的水平截面面积不应超过横墙截面面积 的50%。 2、横墙厚度不宜小于180mm。 3、单层房屋的横墙长度不宜小于其高度,多层房屋的横墙长度, 不宜小于H/2(H为横墙总高度)。
back
第三节 墙柱高厚比验算
高厚比验算包括两方面: 1、允许高厚比的限值 2、墙柱实际高厚比的确定
--空间性能影响系数 值愈大,表示整体房屋的水平侧移与平面排架的侧移愈接近, 即房屋空间作用愈小; 值愈小,房屋的水平侧移愈小,房屋的空间作用愈大。
横墙间距是影响房屋刚度或侧移大小的重要因素。
back
二、静力计算方案的分类
考虑屋盖刚度和横墙间距两个主要因素的影响,按房屋空间刚度大 小,将混合结构房屋静力计算方案分为三种: 1、刚性方案 2、弹性方案 3、刚弹性方案
第四章 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
第一节 混合结构房屋的组成及结构布置方案
一、混合结构房屋的组成
由板、梁、屋架等构件组成的楼(屋)盖是混合结构的水平承重结 构;墙、柱和基础组成混合结构的竖向承重结构。
二、混合结构房屋的结构布置方案
1、纵墙承重方案 无内横墙或横墙间距很大, 由纵墙直接承受楼面、屋面 荷载。
back
bc --构造柱沿墙长方向的宽度。
l
--构造柱间距,此时s取相邻构造柱间距。
(2)、构造柱间墙高厚比验算
H 0 h 1 2
back
第四节 单层房屋墙体计算
一、单层刚性方案房屋承重纵墙的计算
1、假定: (1)、纵墙、柱下端在基础顶面处固接,上端与屋面大梁(或屋 架)铰接。 (2)、屋盖结构可作为纵墙上端的不动铰支座。
混合结构房屋承重体系和静力计算方案

一、承重墙体的布置
1、纵墙承重体系 纵墙是主要承重墙,横墙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满
足建筑物空间刚度和整体性的要求间距可根据使 用要求决定。 适用于有较大室内空间要求的房屋,如仓库、食 堂和中小型工业厂房。
特点:空间布置灵活、纵墙上门 窗布置受影响、与横墙承重体系 比较,楼(屋)盖的材料用量比 较多,墙体材料用量较少,横墙 数量少,房屋横向刚度相对较差 第二节混合结构房屋承重体系和静力计算方案 。
第二节混合结构房屋承重体系和静力计算方案
二、房屋的空间工作和静力计算 方案
房屋的空间工作
在进行墙体的内力计算时,首先要确定计算 简图。
如图.1(a)所示的无山墙和横墙的单层房屋, 其屋盖支承在外纵墙上。如果从两个窗口中间截 取一个单元,则这个单元的受力状态与整个房屋 的受力状态是一样的。可以用这个单元的受力状 态来代表整个房屋的受力状态,这个单元称为计 算单元,见图1(a)、(b)。沿房屋纵向各个单元之 间不存在相互制约的空间作用,这种房屋的计算 简图为一单跨平面排架(图.1(d))。
第二节混合结构房屋承重体系和静力计算方案
有门窗洞口墙允许高厚比的修正系数μ2按下式确 定:
μ2=1-0.4bs/S
bs——在宽度S S——相邻窗间墙或壁柱间距离(图4 [β]——墙、柱的允许高厚比,见表2。
(μ2<0.7时,取0.7。当洞口高度≤1/5时,取1.0。 )
第二节混合结构房屋承重体系和静力计算方案
作用于纵墙顶端的屋面荷载常用轴心压力Nl和弯 矩M=Nlel组成(图10(b))。
墙体自重作用墙体轴线上。
第二节混合结构房屋承重体系和静力计算方案
(2) 风荷载作用下墙体的内力计算 风荷载包括作用于屋面上和墙面上的风荷载。屋
第5章_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学生用)

3、纵横墙承重方案
竖向荷载主要传递路线是: 板→(梁)→纵墙(横墙) →基础→地基。
纵横墙承重体系的特点:
房间布置灵活,房屋的空间刚度和整体性好,适 用于教学楼、办公室、医院、图书馆、住宅等 建筑。
4.内框架承重体系
这种体系房屋内部的钢筋混凝土柱与
楼盖(或屋盖)梁组成内框架,与外墙共
同承重,因此称为内框架承重体系。 竖向荷载的主要传递路线是:
3 、对于无壁柱的山墙,可取层高加山墙尖高度 的1/2;对于带壁柱的山墙可取壁柱处的山墙高 度。
第5.1.4条
• 对有吊车的房屋,当荷载组合不考虑吊车作 用时,变截面柱上段的计算高度可按表5-4规 定采用;变截面柱下段的计算高度可按下列规 定采用: 乘12以、、修当当正H1/u系3/H<数≤H1μu/。/3H时<,1取/2时无,吊取车无房吊屋车的房H0屋;的H0
承重墙H=4.6m,S=10.8m>2H=2×4.6=9.2m,由表5-4查 得计算高度H0=1.0H=4.6m。
非承重墙H=3.6m,一般是后砌在地面垫层上,上端用斜 放立砖顶住楼面梁砌筑,两侧与纵墙拉结不好,故按两侧 无拉结考虑,则计算高度H0=1.0H=3.6m。 3.纵墙高厚比验算
(1)外纵墙(h=370)
5.3.2 高厚比的验算
1、一般墙柱的高厚比的验算 对于矩形截面墙、柱的高厚比应符合下列要求:
式中
H0 h
12[ ]
H0----墙、柱的计算高度,应按表5-4采用; h ----墙厚或矩形柱与H0相对应的边长; μ1----自承重墙允许高厚比的修正系数;
μ2----有门窗洞口墙允许高厚比的修正系数;
满足要求。 4.横墙高厚比验算
由于横墙的厚度、砌筑砂浆、墙体高度均与内纵墙相同, 且横墙上无洞口,又比内纵墙短,计算高度也小,故不必 进行验算。
建筑结构--混合结构房屋

螺栓连接
螺栓在构件上的排列可以是并列或错列,排列时应考虑下列要求: 1.受力要求:对于受拉构件,螺栓的栓距和线距不应过小,否则对钢板截面削弱太多,构件有
导线
移 动方 向
焊 剂 熔 化的 焊 剂
焊件
焊缝连接
焊缝连接形式
N
N
焊缝连接按所连接的构件位 置分为: 平接、搭接、T型连接和角 接。 按作用力与焊缝方向之间的 关系分为: 对接焊缝(直缝、斜缝) 角焊缝(正面角焊缝、侧面 角焊缝)
N
N
a
N 侧面 角 焊缝
正面 角 焊 缝 N
焊缝连接
焊缝的计算和构造
圈梁、过梁和挑梁
圈梁、过梁和挑梁
圈梁、过梁和挑梁
圈梁、过梁和挑梁
圈梁、过梁和挑梁
圈梁、过梁和挑梁
钢结构简介
钢结构的材料和钢结构的特点 钢结构构件 钢结构的连接
钢结构的材料和钢结构的特点
钢结构的材料 钢材 连接材料
特点 强度高、重量轻 塑性、韧性好 材质均匀、工作可靠性高 适于机械化加工,工业化生产程度高 能制成不渗漏的密闭结构 耐热性能好,但耐火性能差 易锈蚀
钢结构构件
受弯构件
1.钢梁的受弯、受剪和局部受压计算
钢结构构件
受弯构件
1.钢梁的受弯、受剪和局部受压计算
钢结构构件
受弯构件
1.钢梁的整体稳定性计算
混合结构房屋PPT课件

❖ 砖砌过梁 钢筋砖过梁(跨度不应超过1.5m) 砖砌平拱 (跨度不应超过1.2m)
•22
砖砌过梁的构造要求 砖砌过梁截面计算高度内的砂浆不宜低于M5; ❖ 砖砌平拱用竖砖砌筑部分的高度不应小于240mm; 钢筋砖过梁底面砂浆层处的钢筋,其直径不应小于5mm,间距不宜
大于120mm,钢筋伸入支座砌体内的长度不宜小于240mm,砂浆层 的厚度不宜小于30mm。
屋(楼)面荷载——横向梁——纵墙——基础——地基
图10-1 纵墙承重方案
•2
2、横墙承重方案 横墙直接承受楼、屋面荷载——横墙为主要承重墙
荷载主要传递途径 屋(楼)面荷载——横墙——基础——地基
图10-2 横墙承重方案
•3
3、纵横墙混合承重方案 纵横墙直接承受楼、屋面荷载——纵墙、横墙为主要承重墙
混合结构房屋的组成 墙、柱、基础等竖向构件——砌体材料 楼盖、屋盖等水平构件——钢筋混凝土材料(或轻型钢结构、木材)
适用范围 低层、多层民用建筑
•1
第一节 房屋结构布置和静力计算方案
一、房屋的结构布置方案(根据承重墙体和柱的位置分类) 1、纵墙承重方案
由纵墙直接承受楼面、屋面荷载(无内横墙或横墙间距很大) 荷载传递途径
5、当房屋刚度较大时,可在窗台下或窗台角处墙体内设置竖向控制缝。
在墙体高度或厚度突然变化处也宜设置竖向控制缝或采取其他可靠的
防裂措施。竖向控制缝的构造和嵌缝材料应能满足墙体平面外传力和
防护的要求。
•20
第三节 过梁、圈梁、墙梁、悬挑构件
1、过梁 过梁的分类及应用范围 钢筋混凝土过梁(有较大振动荷载或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的房屋)
圈梁兼作过梁时,过梁部分的钢筋应按计算用量另行增配。
建筑结构 第十章 混合结构房屋

Mmax= Mov Vmax = Vo
(五)挑梁的构造
❖挑梁埋入砌体内长度:l1≥ 1.2l ❖挑梁纵筋的锚固
踏实,奋斗,坚持,专业,努力成就 未来。20.12.1620.12.16Wednesday, December 16, 2020
弄虚作假要不得,踏实肯干第一名。10:27:3810:27: 3810:2712/16/2020 10:27:38 AM
第十章 混合结构房屋
第一节 房屋的结构布置和静力计算方案 第二节 墙、柱的高厚比验算和一般构造 第三节 刚性方案房屋的墙体计算 第四节 圈梁、过梁和挑梁
第一节 房屋的结构布置和静力计算方案 一、房屋的结构布置
纵墙承重
横墙承重
纵横墙混合承重
内框架承重
二、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
(一)空间影响系数
us
二、多层房屋承重横墙
(一)荷载 (二)构件高度 (三)受压承载力
边跨
中间跨
第四节 圈梁、过梁和挑梁
一、圈梁
(一)圈梁的布置 (二)钢筋混凝土圈梁的构造
二、过梁
(一)过梁上的荷载 1、墙体自重 2、梁板荷载
(二)过梁计算 钢筋砖及砖砌平拱过梁 钢筋混凝土过梁(受弯构件) 过梁下砌体的局部受压验算
重规矩,严要求,少危险。2020年12月16日 星期三10时27分38秒10:27:3816 December 2020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上 午10时27分38秒上午10时27分10:27:3820.12.16
每天都是美好的一天,新的一天开启 。20.12.1620.12.1610: 2710:27:3810: 27:38Dec-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若在上述单层房屋的两端设置山墙(图2(a), 则屋盖不仅与纵墙相连,而且也与山墙(横墙)相连。 当水平荷载作用于外纵墙面时,屋盖结构如同水平方 向的梁而弯曲,其水平位移已不是平移,而是图2(b) 中所示的曲线,水平位移的大小等于山墙的侧移和屋 盖梁水平挠度的总和。 根据试验研究,房屋的空间刚度主要取决于屋盖 水平刚度和横墙间距的大小。
在进行墙体的内力计算时,首先要确定计算简图。 如图.1(a)所示的无山墙和横墙的单层房屋,其屋盖 支承在外纵墙上。如果从两个窗口中间截取一个单元, 则这个单元的受力状态与整个房屋的受力状态是一样的。 可以用这个单元的受力状态来代表整个房屋的受力状态, 这个单元称为计算单元,见图1(a)、(b)。沿房屋纵向各 个单元之间不存在相互制约的空间作用,这种房屋的计 算简图为一单跨平面排架(图.1(d))。
这种房屋称为弹性方案房屋。 一般单层厂房、仓库、礼堂、食堂等多属于弹性 方案房屋。
(3) 刚弹性方案
房屋的空间刚度介于刚性与弹性方案之间,在荷 载作用下,房屋的水平位移较弹性方案小,但又不可 忽略不计。这种房屋属于刚弹性方案房屋,其计算简 图可用屋盖或楼盖与墙、柱连接处为具有弹性支撑的
平面排架(图3(b))。
2、横墙承重方案 横墙是主要承重构件,纵墙起 维护和分割作用。房屋的空间 刚度大,整体性好。屋盖结构 简单,施工方便。与纵墙承重 结构相比,材料使用量少。
3、内框架承重方案
房屋的使用空间大,平 面布置较灵活;空间刚 度 小,建筑物抗震能力差; 内框架结构一般用于商 店、旅馆、多层工业厂 房等。
二、房屋的空间工作和静力计算方案 房屋的空间工作
整体式、装配整体式和装配式无 檩体系钢筋混凝土屋(楼)盖
装配式有檩体系钢筋混凝土屋盖、 轻钢屋盖和有密铺望板的木屋盖 或木楼盖 瓦材屋面的木屋盖和轻钢屋盖
S<20
S<16
20≤S≤48
16≤S≤36
S>48
S>36
第三节、墙、柱高厚比验算
混合结构房屋中的墙体是受压构件,除满足强
度要求外,还必须有足够的稳定性。 高厚比的验算是保证墙体稳定性的一项重要构 造措施,以避免墙、柱在施工和使用阶段因偶然的 撞击或振动等因素而出现歪斜、膨肚以致倒塌等失
常用于:住宅、办公楼、教学楼、商店、厂房、 仓库、食堂、剧场等。
承重墙——承受自重的同时还要承受楼盖和屋盖传 来的荷载。 非承重墙——主要起维护和分隔的作用。 混合结构房屋设计的重要任务——墙体设计
墙体设计包括:承重墙体的布置、房屋的静力计算 方案的确定、墙柱高厚比验算、墙柱内力计算及截 面承载力计算
图1
无山墙单层房屋在水平力作用下的变形情况
图2
有山墙单层房屋在水平力作用下的变形情况
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
《规范》规定,在混合结构房屋内力计算中,根 据房屋的空间工作性能,分为三种静力计算方案:
(1) 刚性方案 房屋横墙间距较小,屋(楼)盖水平刚度较大时, 房屋的空间刚度较大,在荷载作用下,房屋的水平位 移较小,在确定房屋的计算简图时,可以忽略房屋水 平位移,而将屋盖或楼盖视作墙或柱的不动铰支承图3 (a),这种房屋称为刚性方案房屋。
第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混合结构房屋的承重体 系与静力计算方案
内容提要 主要介绍混合结构房屋的混合结构的承重 体系包括纵墙承重体系、横墙承重体系内 框架承重体系。房屋静力计算方案包括 刚 性方案、弹性方案 、刚弹性方案。
前言: 混合结构房屋——楼盖和屋盖等水平承重构件 采用钢筋混凝土、木材或钢材,而内外墙、柱和基 础等竖向承重构件采用砌体结构建造的房屋。 特点:节省钢材、施工简便、造价较低等
一般多层住宅、办公楼、医院往往属于此类方案。
(2) 弹性方案
房屋横墙间距较大,屋盖或楼盖的水平刚度较小 时,房屋的空间工作性能较差,在荷载作用下,房屋 的水平位移较大,在确定房屋的计算简图时,必须考 虑水平位移,把屋盖或楼盖与墙、柱的连接处视为铰
接,并按不考虑空间工作的平面排架计算(图3(c)),
稳现象的发生。
高厚比系指墙、柱的计算高度H0与墙厚或柱截 面边长h的比值H0/h。
高厚比验算主要包括两个问题:一是允许高厚 比的限值;二是墙、柱实际高厚比的确定。
允许高厚比限值是在综合考虑了以往的实践经 验和现阶段的材料质量及施工水平的基础上确定的。 影响墙、柱容许高厚比的因素很多,如砂浆的 强度等级、横墙间距、砌体类型、支承条件、截面 形状和承重情况等。
② 横墙的厚度不宜小于180mm; ③ 单层房屋的横墙长度不宜小于其高度,多层房 屋的横墙长度不宜小于其总高度的1/2。
图3
混合结构房屋的计算简图
(a) 刚性方案;(b) 刚弹性方案;(c) 弹性方案
表1 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
屋盖(楼盖)类别 刚性方案 S<32 刚弹性方案 32≤S≤72 弹性方案 S>72
一般墙、柱高厚比的验算
矩形截面墙和柱的高厚比应满足下列条件
β= H0/h≤μ1μ2[β] 其中,自承重墙允许高厚比的修正系数μ1,对承 重墙,μ1=1.0;对自承重墙,μ1值可按下列规定采用: 当h=240mm时,μ1=1.2
当h=90mm时,μ1=1.5
240mm>h>90mm时,μ1可按插入法取值;
一、承重墙体的布置
1、纵墙承重体系 纵墙是主要承重墙, 横墙的设置主要是为了 满足建筑物空间刚度和 整体性的要求间距可根 据使用要求决定。
适用于有较大室内空间 特点:空间布置灵活、纵墙上门 要求的房屋,如仓库、 窗布置受影响、与横墙承重体系 食堂和中小型工业厂房。
比较,楼(屋)盖的材料用量比 较多,墙体材料用量较少,横墙 数量少,房屋横向刚度相对较差。
在计算刚弹性方案的墙、柱内力时,通常引入空 间性能影响系数η来反映房屋的空间作用,η定义为: η=us/up
在《规范》中,将房屋按屋盖或楼盖的刚度划分 为三种类型,并按房屋的横墙间距S来确定其静力计算 方案,见表1。 作为刚性和刚弹性方案静力计算的房屋横墙,应 具有足够的刚度,以保证房屋的空间作用,并符合下 列要求: ① 横墙中开有洞口时,洞口的水平截面面积不应 超过横墙截面面积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