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学业水平专题溶液与胶体(基础)
【化学】2020年高考化学知识点详解大全第一部分化学基本概念第7讲溶液与胶体doc高中化学
【化学】2020年高考化学知识点详解大全第一部分化学基本概念第7讲溶液与胶体doc 高中化学考点一 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固的混合物。
2.溶液的组成:溶液=溶质+熔剂 溶质:被分散的物质。
如食盐水中的NaCl ;氨水中的NH 3;碘酒中的I 2溶剂:溶质分散其中的物质。
如食盐水、氨水中的水;碘酒中的酒精3.溶解过程:溶质分散到溶剂里形成溶液的过程叫溶解。
物质溶解时,同时发生两个过程:溶解是一个物理、化学过程,并相伴着能量变化,溶解时溶液的温度是升高依旧降低,取决于上述两个过程中放出和吸取热量的相对大小。
如:浓硫酸稀释溶液温度升高,NH 4NO 3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
4.溶解平稳在一定条件下,溶解速率等于结晶速率的状态叫溶解平稳。
溶解平稳是动态平稳,溶解和结晶仍在进行。
达到溶解平稳的溶液是饱和溶液,它的浓度一定,未达到溶解平稳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通过加入溶质、蒸发溶剂、改变温度等方法可使不饱和溶液成为饱和溶液。
未溶解的固体溶质溶液中的溶质 [例1](2018·眉山市)向200C 的饱和澄清石灰水(甲溶液)中投入适量的氧化钙粉末,充分反应,以下讲法错误的选项是( )A.溶液温度末冷却到200C 时,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B.溶液温度末冷却到200C 时,溶质质量分数比甲溶液大C.溶液温度复原到200C 时,溶液质量比甲溶液小D.溶液温度复原到200C 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和甲溶液的相等[解析]Ca(OH)2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向200C 的饱和澄清石灰水中投入适量的氧化钙粉末,加入的CaO 会与水反应生成Ca(OH)2,不仅消耗了溶剂水,同时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使溶液的温度升高,因此当溶液的温度等于200C 时,确信会有溶质Ca(OH)2析出,所得的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答案]B考点二 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1.固体的溶解度(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学业水平测试之化学知识点整理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资料知识点汇编 专题一 物质的分类、结构、反应及实验基本操作一、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溶液混合物 胶体浊液 有机化合物物质 化合物纯净物 无机化合物 非金属 单质金属 二、化学反应的类型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2、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3、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电子的转移(得失或者偏移) 特征:化合价的改变(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 概念:升(化合价)---失(电子)---氧(氧化反应)------还(还原剂) 降(化合价)--- 得(电子)---还(氧化反应)------ 氧(还原剂) 三、物质的量1、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 符号:n 单位: 摩尔2、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C-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
用N A 表示。
约为6.02x10233、微粒与物质的量的关系: 公式:n=NAN4、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用M 表示 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式量5、质量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M m6、体积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VmV标准状况下 ,1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7、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 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8、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
符号C B 单位:mol/l 9、物质的量浓度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C B =VnB 10、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配制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步骤:①. 计算 m=c ×v ×M ②.称量③. 溶解 ④.转移 (洗涤2---3次 洗涤液转入容量瓶) ⑤.定容⑥.摇匀⑦. 装瓶贴签四、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1、分散质大小(nm)<10-910-9 ~10-7>10-72、胶体的性质:丁达儿现象(光亮的通路)用于区分溶液与胶体3、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者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4、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蔗糖酒精SO2 CO2 NH3等强酸HCl H2SO4HNO35、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全部电离的电解质强碱NaOH KOH Ca(OH)2Ba(OH )2大多数的盐弱酸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弱碱水五、物质的分离与提纯1、过滤法:适用于分离一种组分可溶,另一种不溶的固态混合物如:粗盐的提纯2、蒸发结晶:混合物中各组分物质在溶剂中溶解性的差异3、蒸馏法:适用于分离各组分互溶,但沸点不同的液态混合物。
《基础应用化学》课件 第二章-溶液和胶体
xA=
nB
nA nA
溶液的浓度
(一)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5、体积分数
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溶液中某一组分B的体积与混合物总体积之比,称
为B的体积分数,用符号ψB表示,计算公式为:
B
VB V
两种液体相混合成溶液时,假若不考虑体积变化,某一组分的浓度也可用
体积分数表示。用体积分数表示溶液浓度,方法简单,使用方便,是医用
用符号ρB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B
mB V
H2SO4HCIHNO3 H3P4CH3COOH
NH3·H2O
1. 841. 191. 421. 701. 050. 89
9837.071.085. 099.830.0
1812161517.515
例如,常说的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是指每100mL溶液 中含0.9g氯化钠。
沸点是指液体的饱和蒸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通常是101.325kPa)时液体的温度。
一切液体都有一定的沸点,当在纯溶剂中溶人少量难挥发非电解质后,会发现溶液的沸点总是高于纯溶剂的沸点, 这种现象叫溶液的沸点上升。 例如,水的正常沸点是373.15K(100℃),此时水的饱和蒸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101.325kPa;溶入难挥发溶质 后,虽然温度仍是373.15K,但由于蒸气压下降,因此溶液不会沸腾。要使溶液沸腾,必须继续加热升高温度, 使它的蒸气压增大,直到等于外界压力时溶液才开始沸腾。通常,溶液越浓,蒸气压下降越多,沸点升高也越多。
PART 2
溶液的浓度
溶液的浓度
(一)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1、质量分数
溶液中某溶质B的质量与溶液总的质量之比称为溶质B的质量分数,用符号ωB表示,
计算公式为:
《溶液和胶体溶液》课件
根据溶质和溶剂的种类,可以将溶液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当水作为溶剂时,溶液可分为酸溶液、碱溶液、盐 溶液等;当有机物作为溶剂时,溶液可分为有机酸溶液、有机碱溶液、有机盐溶液等。此外,还可以根据溶液的 浓稀程度、是否饱和等进行分类。
02
胶体溶液的特性
胶体的定义
01
02
03
胶体的定义
胶体是一种分散质粒子直 径在1nm~100nm之间的 分散系。
05
溶液和胶体溶液的应用
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
溶液在化学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溶剂、反应介质、萃取剂等。
化学工业中,溶液和胶体溶液的精确 控制对于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至关重要 。
胶体溶液在化学工业中常用于制备涂 料、粘合剂、胶水等,其稳定性、粘 度和流变性等特性使得胶体溶液成为 这些产品的关键成分。
THANK YOU
超声波法
利用超声波的振动将固体物质分 散于液体中,制备胶体溶液。
蒸馏法
通过蒸馏技术将物质分离成纯品 ,再将其分散于液体中制备胶体
溶液。
分离与提纯方法
过滤法
通过过滤介质将不溶物与溶液分离,实现固液分 离。
萃取法
利用不同物质在两种不相溶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 ,实现分离和提纯。
蒸馏法通Βιβλιοθήκη 加热使溶液中的溶剂蒸发,再将蒸汽冷凝回 收,达到分离和提纯的目的。
分散质的差异
分散质
溶液和胶体溶液中的物质被分散的程度。在溶液中,分散质被完全或近乎完全地分散在溶剂中,形成 均一稳定的体系。而在胶体溶液中,分散质以微小的颗粒形式存在,这些颗粒保留着原有的物理和化 学特性。
分散质的差异
溶液和胶体溶液在分散质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溶液中的分散质被完全或近乎完全地分散在溶剂中, 形成均一稳定的体系。而胶体溶液中的分散质以微小的颗粒形式存在,这些颗粒保留着原有的物理和 化学特性,因此胶体溶液具有不稳定性。
《百年学典》2015年广东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课件:第4讲 溶液与胶体
典例剖析
【例 3· 多选】(2013 年广东学业水平) 实验室需要配制 100 mL 1.0×10-2 mol· L-1的CuSO4溶液。下列玻璃仪器中,一 定要用到的有( A.漏斗 C.烧杯 )。 B.玻璃棒 D.容量瓶
解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根据配制步骤可确
定所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容量瓶、 胶头滴管。 答案:BCD
不饱和 溶液。 ________
典例剖析
【例 1· 多选】炎热的夏天,小林打开冰箱,从 4 ℃的储藏 室里拿出一杯底部含有少量蔗糖晶体的溶液 A,在室温下放置
一段时间后,发现晶体消失了,得到溶液 B。判断下列说法不 .
正确 的是( )。 .. A.4 ℃时,A 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室温下,B 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蔗糖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D.A 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 B 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
分散系 分散质粒子直径 外观 稳定性 能否透 过滤纸 性质 能否透 过半透膜 鉴别
实例 相同点
溶液 小于 1 nm 均一、透明 稳定
胶体 1~100 nm 均一、透明 介稳定
浊液 大于 100 nm 不均一、不透明 不稳定
能 ______ 能 ______
能 ______
不能 ______ 不能 ______
胶体粒子形成沉淀,从分散剂中
析出的过程
特别提醒
胶粒带有相同的电荷,互相排斥,所以胶粒不
容易聚集,这是胶体保持稳定的主要原因。如果胶粒失去电荷, 则胶体将不能稳定存在。
典例剖析
【例 4· 单选Ⅰ】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是(
A.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在 1~100 nm 之间 B.具有丁达尔现象 C.胶体粒子不能穿过半透膜,能通过滤纸空隙 D.胶体粒子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
高考第一轮复习——胶体和溶液(学案含解析)
一. 教学内容:胶体和溶液二、教学目标1、了解分散系的概念及其分类依据,制备、重要性质、分离和应用。
2、了解溶液的涵义、组成,明白得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结晶和结晶水合物等概念。
明白得温度等条件对溶解度的阻碍,了解溶解度曲线的涵义。
3、把握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的运算及其与物质的量浓度的相互换算。
把握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方法及步骤。
三、教学重点、难点1、胶体的制备与性质2、溶液浓度的有关运算[教学过程]一、胶体:把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几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前者属于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后者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称作分散剂。
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假如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能够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的分散系叫溶液,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而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 00nm的分散系叫做浊液。
说明:(1)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点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2)胶体可通过滤纸而不能透过半透膜,证明滤纸上的小孔大于半透膜上的小孔,因此,可用过滤法分离胶体和浊液,用渗析法分离胶体和溶液。
(3)丁达尔效应是用来鉴别胶体和溶液的最有效、最简单的方法。
(4)胶体具有介稳性的缘故是由于同种胶粒吸附相同的离子,带有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因此胶粒之间不能相互集合在一起形成颗粒较大的粒子沉降下来。
但整个胶体是呈电中性的,不显电性。
(5)一样说来,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粒吸附阳离子带部分正电荷,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等胶粒吸附阴离子带部分负电荷,同种胶粒吸附相同的离子带同种电荷。
(6)胶体聚沉的缘故是由于破坏了胶粒所带电荷之间的相互排斥,从而使胶粒之间能够相互集合在一起形成颗粒较大的粒子沉降,加入电解质和带相反电荷的胶体,都能够破坏胶体内部的电荷平稳,使胶体聚沉,同时加热、加入酸碱等也能够使胶体聚沉。
溶液—胶体溶液(基础化学课件)
介质中。 {[Fe(OH)3]m nFeO+(n-x)Cl-}x+ xCl-
胶图的结构
胶团的结构
(2)胶核表面分子的解离
例如硅酸溶胶:
H2SiO3
HSiO
3
HSiO
+
3
H+
SiO
2 3
+
H+
H+扩散到介质中去,而HSiO
和SiO
则滞 留在胶核2 表面,
3
3
其结果使胶粒带负电荷,故硅酸溶胶为负溶胶。
1
2
3
01
凝胶的形成
凝胶的形成
凝胶:高分子溶液和溶胶在温度降低或浓度增大时,失去流动性,
变成半固态时的体系。 凝胶 冻胶:液体的含量高于90%,如血块、肉冻。
干凝胶:液体含量少,如明胶。
凝胶的形成
凝胶形成的条件:
从固体(干胶)或溶液出发都可以得到凝胶。 干胶吸收亲和性液体后体积膨胀得到凝胶。
2.聚沉 使胶粒聚集成较大的颗粒而沉降的过程。
聚沉常用方法:
(1)加入少量电解质 (2)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体溶液 (3)加热
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
例如:TiO2、SiO2凝胶 2、棒状或片状等不对称质点搭成网架。
例如: V2O5、白土凝胶 3、线性大分子构成网架,骨架中一部分分子链有序排列,构成微晶区。
例如:明胶、棉花纤维 4、线型大分子因化学交联(化学键桥)构成网架。
例如:含二乙烯苯的PS
1
2
3
01
溶胶的性质
溶胶
胶体分散系分散相粒子直径:1~100nm之间
从溶液或溶胶制备需满足两个基本条件:
①降低溶解度,使被分散的物质从溶液中以“胶体分散状态”析出。 ②析出的质点既不沉降也不能自由运动,而是构成骨架,在整个溶 液中形成连续的网状结构。
《溶液和胶体》PPT课件
各种金属化合物分
散在岩石中形成的
矿石
26
分子或离子分散系统 (粒子半径d< 1nm)
真溶液
分散系统
粗分散系统 (d> 1μ m)
胶体分散系统 (1nm < d < 1μ m)
A
27
分散系统
分散质 分散介质
实例
溶胶
固体
液体
气溶胶 液体、固体 气体
乳状液
液体
液体
泡沫
气体
液体
A
金胶 雾、烟
28
2.2.1 溶胶的制备
A
24
反渗透:在浓溶液一侧增加较大的压力可使溶剂进入 稀溶液(或溶剂)。
依此可实现溶液的浓缩和海水的淡 化。
P
渗透
反渗透
A
25
2.2 分散系统
由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 所组成的系统叫分散系统。其中被分散的物 质叫分散质,起分散作用的物质叫分散剂。
细小的水滴分散在 空气中形成的云雾
CO2分散在水中 形成的汽水
A
36
电渗
溶胶在电场作用下,使固体胶粒不动 而使液体介质在电场中发生定向移动现象。
A
37
2.2.3 双电层和电动电势
双电层: 固体带一种电荷,液体带相反的电荷 。
固体带电的原因:
• 固体从溶液中选择性地吸附了某种离子,使
固体表面带电,而液体带相反的电荷。
• 固体表面的分子受到水分子(或介质)的作
理想溶液中,A-A、B-B以及A-B分子间的作用力 彼此相等,当混合时,没有热效应也没有体积变化。
如:甲醇和乙醇;苯和甲苯
15
例 293K时水的蒸气压P为2333Pa,将114g蔗糖溶于
高中化学知识总结基本概念三――溶液和胶体 5. 溶液和胶体
基本概念三――溶液和胶体 5. 溶液和胶体[考点扫描]1.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涵义。
2.溶液的组成,溶液的形成过程,溶质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3. 溶解度的概念,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及溶解度曲线。
4. 溶解度与溶液里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
5. 胶体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质和应用。
[知识指津]1.三种分散系的区别2.溶液[范例点击]例1.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A.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1nm一100nm之间B.能透过半透膜C.加热蒸干、灼烧后都有氧化铁生成D.呈红褐色解析: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溶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半透膜只能使溶液中分子或离子透过而不能使胶粒透过,以此用渗析法分离胶体与溶液;黄色的氯化铁溶液加热蒸干过程中促进了氯化铁的水解,产生氢氧化铁,灼烧后转化为氧化铁;而红褐色氢氧化铁胶体在加热蒸干过程中先凝聚成氢氧化铁沉淀,灼烧后也转化为氧化铁。
故选C。
答案:C例2.下图是几种盐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0℃时,将35克食盐溶于100克水中,降温至0℃时,可析出氯化钠晶体B.2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是31.6%C.60℃时,200克水中溶解80克硫酸铜达饱和。
当降温至30℃时,可析出30克硫酸铜晶体D.30℃时,将35克硝酸钾和35克食盐同时溶于100克水中,蒸发时,先析出的是氯化钠解析:A中40℃时食盐的溶解度曲线的点所示的是大于35g/100g水;0℃时也是如此。
由此可知40℃时,制成的仅是不饱和的氯化钠水溶液。
降温至0℃时,仍未超过35.7g,不能析出晶体。
B中20℃硝酸钾的溶解度查曲线可知是31.6g,其质答案:D例3.将某温度下的KNO3溶液200g蒸发掉10g水,恢复到原温度,或向其中加入10g KNO3固体,均可使溶液达到饱和。
试计算:(1)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
(2)原未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析:(1)200g的KNO3溶液蒸发掉10g水或加入10g KNO3固体均可使溶液达到饱和,相当于10g水中加入10gKNO3固体得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则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00g。
溶液和胶体PPT学习教案
MB
2021/6/9
第98页/共83页
9
【例】:已知浓硫酸的密度ρ为1.84g/ml, 其质量分数为95.6%,一升浓硫酸中含有的 n(H2SO4)、n(1/2H2SO4)、c(H2SO4)、c(1/2 H2SO4)各为多少? 解: n(H2SO4) = 1.84×1000×0.956/98.08
解: 水的质量=250-40 = 210(克) b(NaCl) = [40/(58.5×210)] ×1000 = 3.26 mol/kg
第112页/共83页
2021/6/9
12
【例】:在100ml水中溶解17.1g蔗糖(C12H22O11), 溶液的密度为1.0638g/ml,求蔗糖的物质的量浓 度,质量摩尔浓度,物质的量分数浓度。
定义:某组分的物质的量与溶液的总物质的量之比称为
物质的量分数,符号x,量纲为1。
xi
ni n
【例】:将10克NaOH溶于90克水中,求此溶液的物 质的量分数浓度。
解: n(NaOH) =10/40 = 0.25 (mol) n(H2O) = 90/18 = 5(mol) x (NaOH) = 0.25 /(0.25+5) = 0.048
第110页/共83页
2021/6/9
11
5、质量浓度 ρB = mB / V
6、质量摩尔浓度
定义:指1 kg 溶剂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表示为 质量摩尔浓度,符号b(B) ,单位为:mol/kg
bB = nB/mA= mB / (MB ·mA) 【例】:250克溶液中含有40克NaCl,计算此溶液 的质量摩尔浓度。
△p = 3.17- 3.06 = 0.11(kPa)
2018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复习-专题四-溶液与胶体
考纲原文5年考题考情分析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1.了解溶液的含义。
从近五年广东学业水平考试考题分布可知, 考点分布较为均匀, 知识覆盖面较广。
单项选择题Ⅰ、单项选择题Ⅱ、多项选择题均有涉及, 重点考查的知识点有:溶解度、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方法、胶体性质等。
2.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了解溶液的组成。
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
T13溶解度、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T8溶质、溶剂、溶质的质量分数T6溶质的质量分数T24饱和溶液T25(1)溶解度T63(1)饱和溶液、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T22溶解度、饱和溶液3.了解配制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T60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所需仪器T36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误差分析4.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T23分散系T21分散系T29(1)分散系T30胶体性质注: (1)表示1月学业水平考题。
考点1溶液1.溶液(1)定义: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 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2)特征: 均一性、稳定性。
(3)组成①溶质: 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
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②溶剂: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
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常见的溶剂有水、酒精等。
2.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 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 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 所得到的溶液叫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不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①升高温度;②增加溶剂①降低温度;②增加溶质;③蒸发溶剂温度对Ca(OH)2等少数物质的溶液的影响与上述规律相反。
[温馨提示](1)“饱和”与“不饱和”是相对的, 随溶剂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2)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只是不能继续溶解这种物质, 但是还可以继续溶解其他物质。
(多选)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等体积混合, 在室温下振荡一会, 静置后, 能够形成溶液的是()A. 四氯化碳、水B. 乙醇、水C. 汽油、水D. 乙酸乙酯、乙酸[解析]乙醇能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乙酸乙酯和乙酸都是有机物, 能够相互溶解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高考化学知识点溶液与胶体(基础)
高考总复习溶液和胶体【考纲要求】1.了解分散系的概念、分类2.了解胶体的概念、制备、性质、应用3.了解溶解度的概念及其影响,利用溶解度表或溶解度曲线获取相关物质溶解度信息4.理解溶液的组成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等概念,并能进行相关计算【考点梳理】考点一:分散系及其分类1、分散系定义: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
前者属于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后者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称作分散剂。
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的状态。
要点诠释:分散系的分类【高清课堂:溶液和胶体】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的聚集状态(气、固、液)来分,分散系可以有以下9种组合:2.溶液、胶体和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不同的分散系,其外观、组成等不同,其根本原因是分散质粒子大小不同。
现将三种分要点诠释: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溶液中分散质粒子小于1nm,溶液中的分散质我们也称为溶质;浊液中的分散质粒子通常大于100nm;胶体中的胶体粒子大小在1nm~100nm之间。
因此,溶液和胶体的分散质都能通过滤纸,而悬浊液的分散质则不能通过滤纸。
这三类分散质中,溶液最稳定;浊液很不稳定,分散质在重力作用下会沉降下来;胶体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属于介稳体系。
考点二:胶体及其性质1、定义:分散质粒子大小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
常见的胶体:Fe(OH)3胶体、淀粉溶胶、蛋白质溶液、肥皂水、有色玻璃、牛奶、豆浆、粥、江河之水、血液等。
2、胶体的分类:分散剂是液体——液溶胶。
如Al(OH)3胶体,蛋白质胶体(1)按分散剂的状态分分散剂是气体——气溶胶。
如雾、云、烟分散剂是固体——固溶胶。
如烟水晶、有色玻璃。
(2)按分散质的粒子分粒子胶体——胶粒是许多“分子”的集合体。
如Fe(OH)3胶体。
分子胶体——胶粒是高分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巩固练习】
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物质分类中,前者包括后者的是
A .氧化物、化合物
B .溶液、胶体
C .分散系、溶液
D .酸性氧化物、化合物
2.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A .根据纯净物的元素组成,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B .根据物质的元素组成,将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C .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D .根据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分解、复分解、置换”四类
3.下列现象与胶体知识无关..
的是 A .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云、烟、雾
B .蒸发饱和食盐水析出氯化钠晶体
C .向豆浆中加入盐卤做豆腐
D .一束平行光线射入蛋白质溶液里,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束光亮的通路
4.关于NaOH 溶液和Fe(OH)3胶体描述正确的是
A .NaOH 和Fe(OH)3都属于碱
B .两者均为有色不透明的分散系
C .两者分散质的直径都介于10-9~10-7m 之间
D .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时,两者都会出现明显的光带
5.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不.
正确的是( ) A .制备Fe(OH)3胶体后可以用渗析的方法净化
B .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
C .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都带电
D .胶体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 nm 之间的分散系
6.下列说法都正确的是( )
①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②四川灾区重建使用了大量钢材,钢材是合金 ③“钡餐”中使用的硫酸钡是弱电解质 ④ 太阳能电池板中的硅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位置 ⑤常用的自来水消毒剂有氯气和二氧化氮,两者都含有极性键 ⑥水陆两用公共汽车中,用于密封的橡胶材料是高分子化合物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⑥
C .①②⑤⑥
D .③④⑤⑥
7.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 .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C .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D .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
8.某温度下,100 g 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氯化钠26.5 g 。
若向此溶液中添加3.5 g 氯化钠和6.5 g 水,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A 30%
B 5.61005.35.26++×100%
C 26.5%
D 5
.35.61005.35.26+++×100% 9.25℃时,硫酸铜的溶解度为S g ,将S g 无水硫酸铜粉末加入到(100+S ) g 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得到一定量的蓝色晶体,若将此晶体溶解配制成饱和溶液,应加入的水的质量是
A .100 g
B .(100+S ) g
C .9(100)g 25-
D .16(100)g 25
-
10.分别取等质量80℃的甲、乙两种化合物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后,所析出的甲的质量比乙的大(甲和乙均无结晶水)。
下列关于甲、乙溶解度的叙述中肯定正确的是
A. 20℃时,乙的溶解度比甲的大
B. 80℃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C.温度对乙的溶解度影响较大
D.温度对甲的溶解度影响较大
T/℃0 10 20 30 40
S(g/100 g水) 11.5 11.51 19.4 24.4 37.6
A.0℃~10℃
B.10℃~20℃
C.20℃~30℃
D.30℃~40℃
12.下列有关溶液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室温时饱和的二氧化碳水溶液,冷却到0℃时会放出一些二氧化碳气体
B.20℃,100 g水中可溶解34.2 g KCl,此时KCl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4.2%
C.强电解质在水中溶解度一定大于弱电解质
D.相同温度下,把水面上的空气换成相同压力的纯氧,100 g水中溶入氧气的质量增加13.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
中,
正确的是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在t℃时,a、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
同
C.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用冷却结晶法提纯a
D. 在t℃时,将a、b的饱和溶液升温后,溶质的质量分
数:a﹥b
【答案与解析】
1.C
2.A
3.B
【解析】蒸发饱和食盐水析出氯化钠晶体是溶液中溶剂减少、溶质析出的过程;C项属胶体的聚沉;D项是胶体的丁达尔效应。
4.A
【解析】NaOH溶液无色,溶溶微粒直径小于1nm,1nm=10-9m,且溶液没有丁达尔效应。
5.C
【解析】电泳现象只能证明胶体中胶粒带电,而胶体呈中性。
6.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合金、胶体的概念及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能力。
硫酸钡尽管难溶,但属于强电解质;氯气是单质,分子内只含有非极性键,③⑤错误。
故B项正确。
7.D
【解析】胶体不带电,A 项错误;只有带电的胶体微粒在通电时向某一极移动,B 项错误;溶液和胶体均产生布朗运动,C 项错误;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溶液没有,D 项正确。
8.C
【解析】向此溶液中添加3.5 g 氯化钠和6.5 g 水,氯化钠不能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9.A
【解析】很多学生拿到本题就开始列未知数解方程,试图算出答案,结果发现所给数据过于抽象,计算量过大而放弃,其实将题目通览后通过流程图不难发现:
将晶体溶解所加的水量就是将S g 无水硫酸铜配成饱和溶液所需的水量,即100 g 。
点评:化学解题中抓住始终态,省略中间过程的思想可以大大简化某些复杂问题,而要想找出始终态间的联系,必须要有书写流程的好习惯,这样不仅思路清晰,便于发现某些守恒关系,也便于查出错误。
10. D
【解析】取等质量的甲、乙两化合物80℃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时,析出甲、乙的质量由两种物质在80℃和20℃时的溶解度之差决定,两温度时溶解度的差越大,析出质量越多。
现题给甲析出质量多,故甲在两个温度下的溶解度的差大。
11. D
【解析】首先求已知溶液中,100 g 水中含有溶质的质量。
(100-22)∶100=22 g ∶x ,x =28.2 g ,由此解得降温至30℃~40℃时析出晶体。
12.D
【解析】A 项,气体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升高。
B 项,质量分数为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
C 项,难溶强电解质在水中溶解度不一定大于弱电解质。
D 项,温度、压强一定时,氧气的浓度越大,溶解度越大。
13.C
【解析】A 项,当温度小于t ℃时,a 的溶解度小于b 的溶解度;当温度大于t ℃时,a 的溶解度大于b 的溶解度。
B 项,在t ℃时,a 、b 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相同。
C 项,当a 中含有少量b 时,用冷却结晶法可以析出a 。
D 项, 在t ℃时,将a 、b 的饱和溶液升温后,二者均变成不饱和溶液,但溶质的质量分数:a=b 。
S g CuSO 4 (100+S) g 饱和溶液 一定量晶体 一定量饱和溶液
(100+S ) g 饱和溶液
(100+S ) g 饱和溶液 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