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

稀缺物品:又称经济物品,是指对人们需要而言,供给有限的东西。自由物品:是指供给丰富的足以满足人们需要的东西。

三个基本问题:是指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微观经济学:又称个体经济学,是指对一个经济个体(如消费者、生产者、劳动者、地主、资本家和企业家)进行分析研究的科学。

宏观经济学:又称总体经济学,是指把整个经济作为一个总体加以研究,描述其运行态势的总量和关系的科学。

直接交换:是指每一方都用自己的东西换取自己需要即想要消费的东西。

间接交换:是指先用自己的东西换取不直接需要即不能直接给自己带来满足的,但是很多人都愿意接受的东西,在用这些东西换取自己的需要的东西。

需求价格:是指每一个潜在的买者心目中对打算购买的东西愿意出的最高价格。

需求: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一定时期内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需求规律:是指描述在其他条件相同,随着价格的下降,需求量增加,相反,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的规律。用一条向右下倾斜的曲线表示。供给价格:是指每一位潜在的卖者心中对要卖出的物品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

供给: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一定时期内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供给规律:是指描述在其他条件相同,随着价格的上升,供给量增加,相反,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的规律。用一条向右上倾斜的曲线表示。均衡价格:当市场供求达到平衡,即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时,没有了调整趋势,此时的价格为均衡价格。

短缺:是指在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市场需求大于供给,导致供不应求的现象。

剩余:是指在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市场供给大于需求,导致供过于求的现象。

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的变化率与价格的变化率的比值,用以衡量买者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大数额与实际支付数额的差额。

生产者剩余:是指生产者实际收到的数额与愿意接受的最小数额的差值。

最高限价:又称价格上限,是指政府规定某种产品或服务的价格不得超过某一水平。

显成本:又称会计成本,是指生产者为了生产活动而购买或租用的,相应支出会显示在账面上的成本。

隐成本:是指失去了本来会有的其他用途或在其他用途中获取报酬的成本。

经济成本:是指一项生产活动中所占用的全部稀缺资源的成本。

经济利润:是指总收益减去经济成本的那部分。

边际收益: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带来总收益的变动。记作MR

边际成本: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带来的成本变动。记作MC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是指在其他条件相同,随着可变要素数量增加,边际产量最终递减的规律

经济租:是指要素所有者实际获得的收入减去要素所有者要求的最低收入。

洛伦兹曲线:是指描述家庭比例和占有社会财富比例之间的关系曲线。

基尼系数:是指洛伦兹曲线与对角线所围成的面积(A)占总三角型面积(A+B)的份额,用以描述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

外部影响:是指当一个人采取一项行动时,造成的影响或后果落在行动者利益范围之外的影响。

科斯定理:分实证和规范的科斯定理;实证科斯定理是指当产权的界定是明确的,且交易成本为零,即易于达成产权转让的契约,那么市场将保证资源配置有效,而且资源配置与产权的初始界定无关。规范的科斯定理是指在交易成本不为零,按照财富或产品价值最大化的方式在争夺中间分配财产权。

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

免费搭车:是指人人都指望别人生产出公共物品,然后自己免费使用的现象。

公共选择机制:是指对资源在公共物品生产中的用途进行排序,即以某种方法把个人编好综合成社会偏好的决策机制。

阿罗不可能定理:如果一个社会决策机制满足上述三个性质,那么,它必定是独裁制,即全部社会排序是一个人的排序。

信息不对称:是指买卖双方关于产品质量或契约的内容知道得不一样多。

逆选择: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劣质产品把优质产品逐出市场,导致生产者宁愿生产劣质产品的现象。

道德风险:是指一方在签订合同后改变行为给另一方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

二:简单题

1.说明分工如何提高生产力?

答:1:分工有利于个人才能的充分发挥;

2:分工使地区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3:分工有利于工作技能提高;

4:分工可以省去转换工作所花费的时间;

5:分工带来工具的节约利用;

6:分工促进机器的发明和利用;

7:分工促进知识的发现和传播。

2.简述需求和供给的决定因素?

答:需求的决定因素:消费者偏好、收入、相关商品的价格、人口、预期、政策。供给的决定因素:生产要素或资源的价格;技术水平;生产者个数或相关商品的价格;预期;政策。

3.画图说明均衡价格的决定及其实现机制?

答:均衡价格是由供需双方共同决定的,在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及时均衡价格,也就是需求线和供给线的交点确定的价格。当市场出现供过于求时,买者为了卖出自己的产品,竞相降价,价格下降引起需求量增加,产生价格下降的压力或趋势,最终回到均衡价格。相反,当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供不应求,买者为买到商品,争着出更高的价格,价格上升使需求量减少,供给增加,产生价格向上的压力或趋势,最终回到均衡价格。实现市场自我调节功能。

4:简述价格机制的资源配置功能?

答:1:相对价格反映消费者的需要;2:价格机制形成一个盈亏机制,一个奖惩机制;3:兼有信息传递功能和奖惩功能;4:回答了收入分配问题,按贡献分配的原则。价格机制能够在市场发生变化时迅速传递信息和协调人们的行动,保证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5:简述需求价格弹性的决定因素,说明总收益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关系?(48、49、50、51页)

答:需求价格弹性的决定因素:1:在该商品上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2:是否为生活必需品;3:需找替代品的难易程度;4:价格上升的时期长短。总收益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关系:当一种商品的需求缺乏弹性时,需求线较为陡峭,较大幅度的价格上升仅带来较小幅度的需求量的减少,更高的涨价所带来的收益增加大于销量量所导致的损失,涨价从而使总收益增加;当一种商品的需求富有弹性时,需求线较为平坦,较小幅度的价格下降导致较大幅度的需求量的增加,销售量的增加所带来的收益增加大于价格下降所导致的收益,降价从而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