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中国历史常识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之历史常识(一)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之历史常识(一)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工作预计2013年10月中旬展开,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国考行测取得高分突破,成为决胜国考的重心所在,职业培训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复习资料之历史常识,供大家备考学习。
从历年的真题来看,公务员考试人文常识以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常识为主,在世界历史及文化常识方面,对世界历史产生影响的重大事件及享誉全球的世界文化也是重要考点。
人文常识的丰富需要时间的积累与岁月的沉淀,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留心记忆,逐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内涵。
历史常识:中国古代史1.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先后起来争霸的诸侯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史称“春秋五霸”。
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的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出现了齐、楚、燕、韩、赵、魏、秦“战国七雄”争霸的局面。
2.秦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秦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采取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建立专制统治,地方实行郡县制;统一货币、文字和度量衡;加强思想控制,“焚书坑儒”;修筑长城;进军和开发岭南。
3.西汉公元前202年,刘邦赢得“楚汉之争”,建立了汉王朝。
西汉初年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国家实力得到初步恢复。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开发边疆,征讨匈奴,设立西域都护府等措施,使西汉强盛起来,控制的地方从中原扩展到了西域(今新疆及中亚一带)。
西汉后期土地兼并严重,社会矛盾激化,朝政混乱,公元9年外戚王莽篡权,建立“新”朝,复古改制,西汉亡。
4.两汉时期的科学技术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
张衡是东汉时期我国伟大的科学家,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器。
汉武帝时制定的“太阳历”,是我国保存下来的第一部完整历法。
天文观测记录了公元前28 年的一次太阳黑子现象,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记录。
2014年中考历史复习提纲
2014年中考历史复习提纲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一)中华文明的起源1.北京人等早期人类原始人类文化遗存。
北京人: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山洞里,距今约70万年-20万年。
他们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过群居生活。
2.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
氏族遗址距今年代生活地域生产状况生活状况河姆渡居民约七千年长江流域耒耜、种植水稻干栏式房屋半坡居民约五六千年黄河流域磨制工具、种粟半地穴式房屋、彩陶历年省中考题(2012年)1.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保留着猿的某些体质特征、能够打制粗糙石器的我国境内远古居民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2013)1.过上农耕生活的原始居民已经会建造房屋。
如题1图所示,居住在该样式房屋中的原始居民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1.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①目的:为了巩固对周边的统治②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③作用:通过分封制,开发了边远山区,加强了西周的统治,使其成为强盛的奴隶制国家。
2.商鞅变法,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1)时间和人物: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2)目的: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3)主要内容: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②奖励耕战: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③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管理(4)意义:促进了秦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确立起封建制度,为秦以后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历年省中考题(2012年)2.《荀子》载:西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
”与“立七十一国”相关的制度是:A.世袭制B.禅让制C.分封制D.郡县制(三)统一国家的建立1.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史实,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2014高考历史知识点精华总结
2014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先秦:(祖国历史的光辉开端)1、西周的兴衰。
2、分封制的内容、实质。
3、全面理解和说明春秋到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由奴隶社会瓦解到封建制度确立,分裂割据走向统一集权,民族融合局面出现的历史发展趋势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表现。
*4、正确评价春秋战国期间的兼并战争。
*5、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作用和实质*(是在经济,政治上确立了封建制度。
是怎样体现和完成春秋战国以来的历史发展趋势。
)6、战国时封建经济发展的具体成就(铁器、牛耕、水利、手工业和商业)7、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流派,内容,结局*。
注意儒家,道家和法家。
8、天文、医学(具体细节)和诗经。
9、孔子(重点)、荀子,孟子,韩非和屈原。
*说明:先秦时期多年未出大题,一定要注意复习到位,特别是百家争鸣,春秋战国的社会发展趋势。
此阶段也可以和秦汉或者明清时期结合起来考察。
秦汉(多民族大一统的封建社会的形成、巩固、问题和演变成分裂)1、秦统一天下的必然性和条件。
2、秦始皇建立和巩固统一和中央集权的措施。
3、从正反面分析秦亡汉兴的原因。
5、秦皇、汉武多方面的活动。
6、理解和评价焚书坑儒、独尊儒术。
董仲舒的思想背景,内容,作用*。
7、自春秋、战国经秦到西汉治国思想的变动和影响。
*8、秦汉与匈奴,西域,越族的关系;9、张骞和班超的贡献;丝绸之路。
*10、造纸术,地动仪,张衡,华佗,王充,司马迁和《史记》,数学和封建教育。
11、秦汉出现的封建社会的社会问题及表现。
*(土地兼并、政治腐败[暴政]、思想专制)12、秦汉是对后世具有开创性的朝代,秦汉奠定了我国后来2000年封建社会的基本格局,基本特点。
如何理解?有那些史实?(统一的国家格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格局;多种土地制度基础上的的封建小农经济格局;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融合的多民族格局;对外交流的开放格局;以儒家为主体重伦理的思想格局;以应用技术为主的领先世界的传统科技与文化格局。
)*隋唐(封建社会的盛和衰)1、隋大统一的历史原因。
2014届历史高考之文化常识总汇
2014届历史高考之文化常识总汇27题1、【中国的别称】赤县、神州、中华、华夏、函夏、九州、九域、九有、九土、九区、、九牧、八州、禹城、禹迹、禹甸、海内、中州、中原、四海、中土、天朝。
2、外国人称呼中国,中文译音为:支那、脂那、至那、希尼、震旦等。
这些都是“秦”字的外文对应,或以为从“丝绸”的“丝”读音而来,也有人认为源出“瓷器(china)”或闽南话的“茶”。
俄罗斯将中国叫“契丹”,显然另有来源。
契丹族建立的辽朝,武力强盛,俄罗斯将中国叫“契丹”,显然另有来源。
契丹族建立的辽朝,武力强盛,控制着整个蒙古高原及其周围地区,铁骑所至,所向无敌。
而当时刚刚兴起于东欧平原的俄罗斯人,初闻东方惟有契丹,故称中国为“契丹”,并沿用至今。
3、【四大名绣】苏绣〖苏州〗、湘绣〖湖南〗、蜀绣〖四川〗、广绣〖广东〗。
4、【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5、【古代纪年法(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干支纪年:用“天干”和“地支”一一相配来纪年的方法。
其特点是:A、天干和地支各一位组成一个纪年,如“甲子年”、“乙丑年”等。
B、天干和地支的相配永远是单数对单数、双数对双数,不可能出现奇偶相组合。
C、60年一循环,周而复始。
将公历年换算成干支年的方法(公元纪年与干支纪年的换算:首先,将天干、地支编号如下: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4 5 6 7 8 9 10 1 2 3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如要将公元纪年换算成干支纪年,以公元年的尾数在天干中找出相对应。
然后,将公元纪年除以12,用余数在地支中找出所对应的地支。
这样,公元纪年就换算成了干支纪年。
如:公元1995年用该年尾数5找出对应的天干为“乙”。
然后,用1995除以12得余数为3。
用余数3找出相对应的地支为“亥”。
2014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历史常识(2)
1、古代著名的改革(1)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改革;(2)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变法;(3)公元8年王莽改制;(4)公元485年北魏孝文帝改革;(5)后周周世宗改革;(6)北宋王安石变法;(7)明朝张居正改革。
2、近代改革近代历史上有三次新政,即洋务运动、百日维新(戊戌变法)、清末新政。
洋务运动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通过《天津条约》把侵略势力由沿海延伸到内地。
戊戌变法发生在《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清末新政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之后,《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3、历代农业经济政策(1)春秋: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
(2)秦国: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战,禁止弃农经商。
(3)西汉: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士兵复员生产,归还逃亡者田宅;释放奴婢为平民;减轻田租。
(4)东汉: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田租;废除王莽时的苛捐杂税。
(5)三国:蜀国诸葛亮实行减轻赋税、奖励农耕政策;曹魏重视保护农桑。
(6)南北朝:485年,北魏颁布均田令,推行均田制。
(7)唐朝:沿用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
武则天奖励农业生产。
(8)北宋:形成租佃制。
(9)明朝:明初奖励垦荒,减免赋役,实行屯田;推广植棉。
明朝中期宰相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
(10)清朝:奖励垦荒;宣布“更名田”;实行“摊丁入亩”。
(11)1931年春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12)1947年,中共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13)1950年,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2年底,全国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3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
(1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普遍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
2014中国历史第一册基础知识点
中国历史第一册1、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生活在云南省元谋县距今170万年前的元谋人。
距今七十至二十万年前,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北京人,保留了猿的特征,过着群居生活,会使用天然火。
距今三万年前的山顶洞人也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他们掌握了磨光与钻孔技术,学会了人工取火,过着氏族生活。
2、距今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是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生活的代表,他们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屋。
距今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是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生活的代表,主要粮食作物是粟,住着半地穴式房屋。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3、炎帝和黄帝是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炎帝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在涿鹿一战中大败蚩尤,后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
后人尊称黄帝为“人文初祖”。
海外华人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在黄帝之后,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尧、舜、禹。
他们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做“禅让”。
4、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
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夏朝最后一个王是桀。
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夏桀,建立商朝。
汤任用有才干的伊尹做大臣。
商王盘庚迁都到殷,商朝又称殷朝。
商朝最后一个王叫纣,是有名的暴君。
周文王任用姜尚,国力增强。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牧野之战打败商纣王,建立西周,定都镐京。
为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本周后期,发生了著名的国人暴动。
5、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灿烂时期,出土最大的有司母戊鼎和精品四羊方尊。
在成都平原盛行独特的青铜文化——三星堆文化。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6、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又分春秋与战国两个时期。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发展生产,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域,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
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打败楚军,成为春秋另一个霸主。
春秋五霸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2014年中考第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考点整理资料
2014年中考第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部分(一)中华文明的起源1、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原始文化遗址:元谋人:发现于云南省元谋县,距今约170万年前(我国已知最早人类);会制造工具,群居。
北京人:发现于北京市周口店,距今约70-20万年前;会制造工具,使用天然火,群居生活。
2、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河姆渡居民的原始农耕时间:约7000年前地点:长江流域(浙江余姚市)生产工具:磨制石器、耒耜农耕作物: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房屋:干栏式房屋,挖掘水井.原始饲养业:家畜原始手工业:陶器玉器乐器半坡居民的农耕生活:时间:约五六千年前地点:黄河流域(陕西西安)生产工具:磨制石器(石刀)、耒耜农耕作物:世界上最早种植粟,较早种蔬菜房屋:半地穴式房屋,挖掘水井.原始饲养业:猪、狗原始手工业:彩陶纺线、早期文字雏形、织布、制衣3、尧、舜、禹的传说;炎帝、皇帝的传说尧、舜、禹:原始社会末期民主推选首领的代表(禅让制)。
炎帝、黄帝的联合:华夏族形成;黄帝被称为“人文初祖”。
(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1、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目的:巩固统治内容:天子将土地和奴隶分封给诸侯;诸侯要缴纳贡品,镇守疆土,战争时随同天子作战。
2、商鞅变法,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商鞅变法(秦孝公时期):内容:①土地私有,允许买卖;②奖励耕战(耕织有功者减少赋税和徭役,根据军功授予爵位和田宅)③建立县制,中央指派官员。
战国时期变革: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根本原因:铁器、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3、司母戊鼎,中国古代青铜工艺成就:商朝制作、目前世界最大青铜器(地位)4、孔子,“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孔子:春秋时期,创立儒家,提出“仁”的观点;办私学,因材施教、温故知新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的一次思想大解放,反映了社会的急剧变化(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儒家:孔子“仁爱”;孟子可持续发展墨家:墨子提出“兼爱”“非攻”道家:老子(事物两面性);庄子(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法家:韩非(法治、改革、中央集权)兵家:孙武《孙子兵法》(三)秦汉时期1、秦统一(前221年)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局面2、秦加强中央集权措施:①政治:中央集权制,地方郡县制;如下图②经济: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统一度量衡;③文化:统一文字(小篆)④思想:焚书坑儒;⑤军事:抗击匈奴,修长城,修灵渠。
公共基础知识之中国历史常识大全
公共基础知识之中国历史常识大全1、已知的在中国境内生活的最古老的原始人类,是“元谋猿人”。
在中国云南省元谋盆地发现的颗古人类牙齿化石,经科学鉴定,距今约有70多万年了。
2、约70——20万年前,“北京猿人”(简称“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里。
3、北京人已经知道使用天然火。
人类第一次取得了支配一种自然力的能力。
4、到了大约18000年前,仍然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里,生活着一批被称作“山顶洞人”的远古人类。
他们已经具有明显的黄种人的体态特征。
5、山顶洞人不仅会人工取火,而且制造出了中国缝制工艺史上的第一枚骨针,骨针约同火柴棍般粗细,长82毫米。
6、距今六七千年前,中国出现了古老的彩陶文化和黑陶文化。
7、陕西西安半坡文化的彩陶,十分精美。
人面网纹盆上各种纹饰,是原始美术、原始文字和原始艺术的结晶。
8、山东龙山文化的黑陶,乌黑光亮,有着金属器皿一样的光泽。
9、长江流域的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文化,与黄河流域的半坡文化同样古老,7000年前那里的人们已经会用大型木构件建筑房屋。
10、大约4000多年前,发生了一些部落战争。
黄帝是其中一个部落的首领,因为他深得人心又聪明勇敢,取得了最后胜利。
11、在古老的华夏族逐渐形成的过程中,黄帝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黄帝也就被后世尊为华夏族(即中华民族前身)的“人文初祖”。
司母戊大方鼎12、黄帝之后,中华民族先后又出现了几位杰出的人物:尧、舜、禹。
尧禅位于舜,舜禅位于禹。
13、尧舜禹的时代,洪水泛滥成灾。
大禹奉命治水,终于治服了洪水。
14、后来,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约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7世纪)。
15、相传在4000多年前的夏朝,就开始有了历法,所以人们都把中国古老的传统历法叫夏历。
16、夏历是按月亮的运行周期制订的,又叫阴历。
由于历法中有节气变化和农事安排,所以又称农历。
17、夏朝最后一个统治者桀,暴虐无道。
东方的商部落,在汤的领导下强大起来,打败了夏建立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
2014届中考历史复习_中国古代史
司马迁,字子 长。史学家,生活 在汉武帝时期。
《史记》
体裁: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内容:记述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
帝时期3000多年的史事
地位:《史记》是一部伟大的史学著作, 还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 鲁迅称之为: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发生在汉武帝时期的事件
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地方行政制度:“推恩令” 民族关系:“张骞通西域” 史学:司马迁写《史记》 监察制度:中央设司隶校尉,地方设13州 刺史
春 秋
公元前770年 ~公元前476年
战 国
公元前475年 ~公元前221年
(
(春 前
秋 五 前霸
) 770— 476
秦穆公
齐桓公 晋文公 宋襄公
楚庄王
(
吴王阖闾 越王勾践
齐 春 桓 秋 公五 称霸 之 霸
友情提示:
1 1、齐国在什么位置?拥有哪些资源? 、齐国是东方大国,有鱼盐之利。
——自然条件 2 2、对齐桓公称霸功不可没的人物是谁? 、管仲改革使齐国富强。 ——雄厚实力 3 、为了名正言顺称霸,齐桓公提出 3、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 了什么口号呢? ——高明的手段
2014中考复习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考点1——16)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化 统一国家的建立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经济中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一、西周的分封制 (P28)
1.西周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 2. 分封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莫非王臣。”——《诗经》
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
2014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历史常识(1)
1、四大发明(1)造纸术发明:西汉前期。
发展:东汉,105年,蔡伦造蔡侯纸。
(2)印刷术发明:雕版印刷术发明于隋唐。
(868年印刷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发展:活字印刷发明于北宋,发明者为平民毕昇.(3)指南针发明:战国“司南”。
发展:北宋时指南针用于航海事业。
(作用:经济文化交流和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实现环球航行)(4)火药发明:唐朝中期。
发展:唐末开始用于军事,南宋时制造出世界上最早的管形火器“突火枪”。
2、古代天文历法(1)《尚书》记载了公元前2137年的一次日食,为人类最早的日食记录。
(2)商代甲骨文已经记载了日食、月食,并且出现了原始历法——阴阳历。
(3)春秋战国时采用的是古四分历,取周年长度为365又1/4天,采用十九年七闰的方法。
(4)《春秋。
文公十四年》中记载公元前613年世界上首次关于哈雷彗星的记录,比欧洲早600多年。
(5)在我国历法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二十四节气经过逐步发展,到战国时已完备。
(6)汉武帝时编制第一部完整历书——《太初历》。
(7)《汉书。
五行志》中有世界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
(8)东汉张衡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发明地动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
(9)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编制的大明历取一周年长度为365.24231481天,和近代科学测定的数值相差仅50余秒。
(10)隋唐时期著名学者僧一行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子午线长度的测定,创制了用于天体测量的仪器——黄道游仪。
他还发现了恒星位置移动现象,比英国人哈雷提出恒星自行早了一千多年。
(11)元朝科学家郭守敬编制的恒星多达2500颗。
他在1280年完成了中国古代登峰造极的历法——《授时历》,以365.2425日为一年,比公历早300年。
3、古代医学卫生成就(1)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后世尊为“脉学之宗”。
(2)东汉末年张仲景,后人尊为“医圣”,著有《伤寒杂病论》。
(3)东汉末年,华佗发明的麻醉药剂“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被人誉为“神医”。
七年级历史复习资料2014年6月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秦朝:概况: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也是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建立时间:公元前221年,建立者:嬴政(秦始皇),都城:咸阳。
巩固统一的措施:(一)政治方面:首创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1、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一切军政大权。
2、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3、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意义:巩固封建国家的统一,加强对人民的统治。
)(二)经济方面: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铜钱。
统一度量衡。
(作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三)文化方面:统一文字---小篆,后又推广更为简单的隶书。
(作用:促进了各地文化交流。
)(四)思想方面:“焚书坑儒”(危害:钳制人们的思想,摧残了文化,给我国古代的文化造成了莫大的损失。
)(五)军事方面:北筑长城(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抵御匈奴;南修灵渠,统一东南岭南。
灭亡:公元前209年,秦的暴政引发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公元前207年项羽取得巨鹿之战胜利,刘邦进逼咸阳,秦朝灭亡。
汉朝:概况:公元前202年,刘邦经过楚汉之争(楚河汉界)战胜了项羽,建立西汉,定都:长安。
汉武帝时,雄才大略,国力雄厚,达到鼎盛。
理解:汉武帝的“大一统”P55-57第一政治上:(1)重视人才。
汉武帝鼓励推荐人才,(2)颁布“推恩令”。
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第二经济上:(1)统一铸钱,改由中央统一发行五铢钱。
(作用: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2) 开辟丝绸之路,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作用:沟通东西交通,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第三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排斥其他各家思想。
第四文化上: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在地方兴办郡国学。
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
孔子的儒家学说,从汉武帝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2014年历史考纲及知识点总结
2014年历史考纲及知识点总结Array一.考试具体内容及要求(1)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三部分内容标准的中国古代史部分第(二)至第(七)的主题名称及其包含的朝代名称,朝代的建立时间、建立者;中国近代史部分第(一)至第(五)、中国现代史部分第(一)至第(三)主题的主题名称、及其内容标准中所含重要事件的名称和先后顺序;世界近代史部分第(一)至第(七)、世界现代史部分第(一)至第(七)主题的主题名称、及其内容标准中所含重要事件的名称和先后顺序。
(2)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以下内容及基本要求:各单元主题及相关内容考试标准要求:(1)中国古代史第二单元至第七单元的单元主题及朝代(包括朝代建立时间和建立者) (2)中国近代史第(一)至第(五)的单元主题名称及其内容标准中所含重要事件的名称和先后顺序。
(3)中国现代史第(一)至第(三)的单元主题名称及其内容标准中所含重要事件的名称和先后顺序。
(4)世界近代史第(一)至第(七)的单元主题名称及其内容标准中所含重要事件的名称和先后顺序。
(5)世界现代史第(一)至第(七)的单元主题名称及其内容标准中所含重要事件的名称和先后顺序。
一:中国古代史:1.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周)夏朝:禹前2070年; 商:汤前1600年; 西周:周武王前1046年东周:周平王前770年(春秋:前770年---前476年; 战国:前475年---前221年)2.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秦两汉)秦朝:秦始皇前221年; 西汉:刘邦前202年; 东汉:25年刘秀3.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魏 220年曹丕; 蜀 221年刘备; 吴 222年孙权两晋:西晋 266年建立,280年统一,司马炎; 东晋 317年司马睿南北朝:南朝(宋) 420年刘裕; 北朝(北魏) 4世纪后期建立,439年统一,北魏孝文帝4.第五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隋朝: 581年建立,589年统一,杨坚唐朝: 618年李渊5.第六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宋元)(辽:10世纪初阿保机西夏:11世纪前期元昊金:12世纪初阿骨打) 北宋:960年赵匡胤; 南宋:1127年赵构; 元朝:1271年忽必烈6.第七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明清)明:1368年朱元璋 ; 清:1636年皇太极 1644年迁都北京对全国进行统治二:中国近代史:1.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1840年——1842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左宗棠收复新疆,1878年;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1895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
【军转干】2014转业考试公基历史知识重点集锦
【军转干】2014转业考试公基历史知识重点集锦在军转干考试中,公共基础知识部分相对于其他板块而言最大的特点是涉及面广,测查的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题目难易区分度明显,考生知识结构背景不同,擅长的方向不同,于是总会遇见自己不熟悉的领域。
下面对公共基础知识部分中的历史常识高频考点进行了整理汇总,供广大考生参考。
一、中国史知识点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起源于夏朝。
2.原始社会后期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3.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周朝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
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4.柳宗元的《封建论》说“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
文中的“封建”的含义是分封制。
5.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的是宗法制。
6.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特征。
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
7.唐朝时,掌握草拟、审议和行政的职能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
8.宋朝和元朝最高行政机构分别是中书门下省和中书省。
9.元朝时,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
为管理边远地区设置宣慰司。
10.明太祖(皇帝)时,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11.雍正帝时设置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12.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组织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
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形成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
13.牛耕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
14.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使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式是垄作法。
15.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分别是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营手工业。
2014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历史常识(4)
辽宁事业单位微信:lnsydw
(1)三国时孙权派卫温、诸葛直率军到夷洲(今台湾),加强夷洲与内地的联系。
隋朝时隋炀帝三次派人去流求(今台湾)。
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求。
(2)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回台湾。
(3)1683年施琅大败台湾郑克塽,康熙帝统一台湾。
(4)1684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5)1885年清政府正式设立台湾省。
(6)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把台湾、澎湖及附近岛屿,割给日本。
(7)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归祖国。
(8)1949年大陆解放后,国民党残余势力跑到台湾,形成了与大陆暂时隔离的状态。
(9)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
(10)1987年台湾方面解严,开放大陆探亲,结束了两岸近40年不相往来的历史。
(11)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九二共识”。
2014年中考历史总复习
中国近代史部分 已考内容: 21、鸦片战争 23.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26.孙中山的主要活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7.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29.中国共产党成立。 新加内容: 28.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和五四精神。
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的部分取消内容: 宋代的社会生活。 汉字的演变,古代书法、绘画的主要成就。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要史实。
例1、秦统一后,为维护皇权,巩固统治,加强了对官员的监察管理。其中,中央 分管监察百官的是( ) A.博士 B.丞相 C.太尉 D.御史大夫 解析:本题的考点是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有一定的难度,解题的关键是 考生要明白,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三个措施。其中一个措施是在中央设三公。 不仅要知道三公的名称,而且还要知道三公的职责,丞相主管行政,太尉管军事, 御史大夫管监察。 答案:D 例2、“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下列关于秦统一六国史实的叙述,不正确的 是( ) A.长平之战标志着秦统一大业的完成 B.秦统一六国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 C.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陆续灭掉六国 D.秦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解析:本题的考点是秦兼并六国的史实。A选项,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加速了 秦统一中国的进程,为秦以后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答案:A
2、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知道甲骨 文。
青铜工艺的成就,我们要知道商代广泛使用青铜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青铜 文明。商朝后期制造的司母戊鼎,是我国迄今考古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也是世界上罕见的青铜器。 甲骨文,主要了解概念、内容、意义。
【特别提示】注意《司母戊铜方鼎》。了解青铜立人像是商代文化的杰出作 品。 【拓展】通过司母戊鼎等“青铜文明”,感受我们祖先勤劳智慧和密切协作 的精神,认识气势恢弘的司母戊鼎,折射出商朝强盛的国力,象征着中华文 明的历史责任感。
2014年国考
2014年国考《行测》备考:人文常识仕诚教育研究员朝代歌诀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历史社会朝代起止年代(年)重要事件创建人都城中国古代史文明起源——约170万-7000年前(旧石器时代)元谋人: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云南元谋蓝田人:陕西蓝田北京人:会制造石器,使用火,北京周口店(新石器时代)山顶洞人:人工取火,北京周口店河姆渡遗址和半坡文化遗址(新石器时代)————原始社会黄帝炎帝尧舜禹约4000年前-5000年前禅让制黄帝炎帝尧舜禹——奴隶社会夏朝前2100-1600世袭制第一个国家,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启阳城商朝前1600-1100武丁中兴牧野之战汤亳→殷(盘庚)西周前1100-771分封制、井田制和宗法制、国人暴动、共和行政(共和元年)、烽火戏诸侯武王镐东周前770-256——周平王洛邑春秋前770-476春秋五霸(齐、宋、晋、秦、楚)(齐、晋、楚、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弭兵运动奴隶制度逐渐瓦解(鲁国初税亩)——洛邑战国前475-221战国七雄(秦楚燕赵韩魏齐)商鞅变法(公元前365年)桂陵之战(围魏救赵)、马陵之战、长平之战————封建社会历史社会中国古代史封建社会历史社会朝代起止年代(年)重要事件创建人都城中国古代史封建社会秦朝前221-206封建集权王朝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陈胜吴广起义、巨鹿之战(破釜沉舟)秦始皇咸阳大楚前207-202楚汉战争、亥下之战(四面楚歌)项羽彭城西汉前202-公元8年文景之治(第一个盛世局面)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汉武帝)刘邦长安察举制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西域都护府的建立新朝8-23王莽改制绿林与赤眉起义王莽长安东汉25-220光武中兴、明章之治党锢之祸、黄巾起义、官渡之战(200)、赤壁之战(208)、夷陵之战(221)刘秀洛阳三国魏220-265九品中正制、屯田制曹丕洛阳蜀221-263南中平定战、五次北伐刘备成都吴229-280卫温首次出使夷州(台湾)孙权建业西晋265-316太康之治、八王之乱(永嘉丧乱)司马炎洛阳东晋317-420淝水之战司马睿建康十六国304-439五胡乱华(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胡夏、成汉)————南北朝420-581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北魏、北齐、北周)北魏孝文帝改革(均田制)————朝代起止年代(年)重要事件创建都城人隋朝581-618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京杭大运河瓦岗军农民大起义杨坚长安唐朝618-907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贞观遗风、开元盛世、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唐高祖长安五代十国907-960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吴、南唐、吴越、楚、前蜀、后蜀、南汉、南平、闽,北汉)————宋朝北宋960-1127杯酒释兵权、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靖康之变租佃制赵匡胤开封南宋1127-1279岳飞抗金、文天祥抗元赵构临安辽朝916-1125“澶渊之盟”、民族独特的文字——契丹文耶律阿宝机上京西夏1038-1227“庆历和议”李元昊兴庆金朝1115-1234阿骨大中都元朝1271-1368行省制度、分封制、四等民族划分、李自成忽必烈大都明朝1368-1644内阁大学士、郑和七下西洋、土木之变、永乐大典朱元璋南京→北京清朝1644-1911康乾盛世、更名田、西藏、郑成功收复台湾摊丁入亩努尔哈赤北京第二章中国近现代史一、列强侵华战争及不平等条约1.第一次鸦片战争:1839年6月,虎门销烟标志着禁烟运动取得胜利。
2014年最新重点七年级历史知识点
2014年最新重点七年级历史知识点:我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我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文化代表距今时间体质形态工具制造火的使用观念社会组织生产活动元谋人约170万年打制石器会使用火采集、狩猎北京人约70-20万年保留猿特征打制石器会使用火保存火原始群居采集、狩猎山顶洞人一万八千年和现代人基本一样打制石器磨光、钻孔人工取火审美氏族采集、狩猎、捕鱼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制造工具3、我国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170万年前2014年最新重点七年级历史知识:原始的农耕生活原始的农耕生活原始居民地域距今时间生产工具房子畜牧手工业河姆渡居民长江流域约七千年磨制石器耒耜干栏式家畜纺织陶器半坡居民黄河流域约五六千年磨制石器骨箭头半地穴式猪狗纺织彩陶1、我国较早种植粟的是半坡居民2、我国较早种植水稻的是河姆渡居民3、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源于半坡彩陶3、河姆渡原始居民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用石刀收割庄稼,主要粮食作物是粟。
2014最新重点七年级历史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夏商西周的兴亡夏的都城在阳城,统治中心地区,在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
夏朝的国家机构,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朝代暴君亡国之君夏朝夏桀夏桀商朝纣纣西周周厉王周幽王西周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分封制的内容是什么?起了什么作用(见《课课练》126页)商朝曾几次迁都,直到商王盘庚迁都到殷,统治才稳定下来。
后来又称商朝为殷朝。
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灭商建。
公元前1046年,商周在牧野大战。
商灭,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历史上叫西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北京事业单位招聘 2014年北京事业单位考试题库
来源:中公北京事业单位考试网/beijing/
2014年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中国历史常识公共基础考试中经常会出现历史常识题。
对于这类试题,部分考生经常不知所措,无从下手。
针对这一问题,中公教育事业单位考试网就整理归纳出不同历史时期的常识问题,希望同学们平时多积累,在考场上有出色的发挥。
一、隋唐(581年至907年)
这一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了重要发展,封建社会进入繁荣时期。
(一)隋唐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
隋唐是我国历史上两个极为重要的统一封建王朝。
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状态,隋文帝时期经济繁荣发展,史称“开皇之治”,隋朝时开凿了古代世界上最长的大运河。
隋速亡后,唐朝统治者,吸取隋亡教训,进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从而大大地促进了唐朝的社会发展,唐太宗时期出现了“贞观之治”,唐玄宗时期则开创了“开元盛世”的良好局面,是中国封建社会少有的繁荣昌盛时期。
(二)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文化发展,交通便利,统治阶级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开放政策,使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出现繁荣。
(三)辉煌灿烂的文化
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经济发达,对外开放,统治者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在魏晋南北朝发展的基础上,文化进入了辉煌灿烂的高峰期。
隋唐文化在科技、宗教和哲学、史学、教育、文学、艺术方面呈现出全面繁荣景象。
天文、历法方面,在隋唐时期发展成熟,唐朝杰出的天文学家僧一行是当时最有成就的天文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测算出子午线的长度,并创制了系统周密、符合天文实际的《大衍历》,表明了我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
唐朝是中国古典诗歌最辉煌的时期。
唐代遗留下来的诗歌将近五万首,其中著名诗人人数也大大超过了战国到南北朝所有著名诗人的总和。
二、五代、辽、宋、夏、金(907年至1271年)
这是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和各个民族政权并立,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的时期。
(一)政治状况
朱温于907年建立后梁,此后在50余年中,中原地区相继更迭为唐、晋、汉、周,与此同时,在南方和北方,先后并立的有10个汉族割据政权,史称五代十国。
在此期间,北方的契丹建立辽。
960年北宋建立后,在20多年中,消灭了地方割据政权,完成了中原和南方的相对统一。
中国境内辽、宋、西夏鼎立女真兴起后,先后灭辽和北宋,出现了金与南宋的对峙。
(二)经济的发展
五代、辽、宋、夏、金时期,南北经济都有了较大进步,中国封建经济高度发展。
(三)少数民族政权与民族关系
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原王朝并立,其间有战有和。
少数民族统治的边疆地区,都走上了封建化道路。
在与中原封建王朝的和战中,接受了中原先进文化,加快了本地区的发展和交流。
在和平时期,通过榷场等形式,加强了双方经济的交流。
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等交流,民族融合也进一步得到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