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管理和进程管理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进程管理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进程管理操作系统实验报告:进程管理引言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核心软件,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资源和提供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进程管理是操作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它负责对计算机中运行的各个进程进行管理和调度,以保证系统的高效运行。
本实验报告将介绍进程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结果。
一、进程管理的基本概念1. 进程与线程进程是计算机中正在运行的程序的实例,它拥有独立的内存空间和执行环境。
线程是进程中的一个执行单元,多个线程可以共享同一个进程的资源。
进程和线程是操作系统中最基本的执行单位。
2. 进程状态进程在运行过程中会经历不同的状态,常见的进程状态包括就绪、运行和阻塞。
就绪状态表示进程已经准备好执行,但还没有得到处理器的分配;运行状态表示进程正在执行;阻塞状态表示进程由于某些原因无法继续执行,需要等待某些事件的发生。
3. 进程调度进程调度是操作系统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它决定了哪个进程应该获得处理器的使用权。
常见的调度算法包括先来先服务(FCFS)、最短作业优先(SJF)和时间片轮转等。
二、进程管理的原理1. 进程控制块(PCB)PCB是操作系统中用于管理进程的数据结构,它包含了进程的各种属性和状态信息,如进程标识符、程序计数器、寄存器值等。
通过PCB,操作系统可以对进程进行管理和控制。
2. 进程创建与撤销进程的创建是指操作系统根据用户的请求创建一个新的进程。
进程的撤销是指操作系统根据某种条件或用户的请求终止一个正在运行的进程。
进程的创建和撤销是操作系统中的基本操作之一。
3. 进程同步与通信多个进程之间可能需要进行同步和通信,以实现数据共享和协作。
常见的进程同步与通信机制包括互斥锁、信号量和管道等。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个简单的进程管理模拟程序,模拟了进程的创建、撤销和调度过程。
通过该程序,我们可以观察到不同调度算法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先来先服务(FCFS)调度算法在一些情况下可能导致长作业等待时间过长,影响系统的响应速度。
进程管理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进程的基本概念,掌握进程的结构和生命周期。
2. 掌握进程的创建、终止、同步和通信的方法。
3. 熟悉进程调度算法和进程同步机制。
4. 通过实验加深对操作系统进程管理的理解。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Linux2. 编程语言:C/C++3. 实验工具:gcc、make、xterm三、实验内容1. 进程的创建与终止(1)使用fork()系统调用创建进程编写一个C程序,通过fork()系统调用创建一个子进程。
父进程和子进程分别执行不同的任务,并输出各自的信息。
```c#include <stdio.h>#include <sys/types.h>#include <unistd.h>int main() {pid_t pid;pid = fork();if (pid == -1) {printf("Fork failed!\n");return 1;printf("This is child process, PID: %d\n", getpid()); // 子进程执行的任务} else {printf("This is parent process, PID: %d\n", getpid()); // 父进程执行的任务}return 0;}```(2)使用exec()系统调用替换子进程内容在父进程中,使用exec()系统调用替换子进程的内容,执行新的程序。
```c#include <stdio.h>#include <sys/types.h>#include <sys/wait.h>#include <unistd.h>int main() {pid_t pid;pid = fork();if (pid == -1) {printf("Fork failed!\n");return 1;execlp("ls", "ls", "-l", (char )NULL);printf("Exec failed!\n");return 1;} else {wait(NULL);}return 0;}```2. 进程同步与通信(1)使用管道实现进程通信编写一个C程序,使用管道实现父进程和子进程之间的通信。
网络用户管理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让学生了解网络用户管理的概念、方法和技术,掌握Linux系统中用户和用户组的管理方法,熟悉图形界面和命令行界面操作,并能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用户和用户组的管理,提高网络管理员的工作效率。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Linux2. 网络设备:路由器、交换机、PC等3. 实验软件:Linux操作系统、网络管理工具等三、实验内容1. 用户和用户组的概念用户:在Linux系统中,用户是指可以登录系统并使用系统资源的实体。
每个用户都有一个唯一的用户名和密码,以及对应的UID(用户标识符)。
用户组:用户组是一组具有相同权限的用户集合。
每个用户可以属于一个或多个用户组,通过用户组可以简化权限管理。
2. 用户和用户组的管理方法(1)图形界面管理1)登录Linux系统,进入图形界面。
2)打开“系统管理”菜单,选择“用户和组”。
3)在用户和组管理界面,可以查看、添加、删除、修改用户和用户组。
(2)命令行界面管理1)登录Linux系统,进入命令行界面。
2)使用以下命令进行用户和用户组的管理:a. 添加用户:`useradd [选项] 用户名`b. 删除用户:`userdel [选项] 用户名`c. 修改用户密码:`passwd [选项] 用户名`d. 查看用户信息:`id [选项] 用户名`e. 添加用户组:`groupadd [选项] 组名`f. 删除用户组:`groupdel [选项] 组名`g. 查看用户组信息:`groupmod [选项] 组名`3. 实验步骤(1)在Linux系统中创建一个名为“testuser”的新用户,并设置密码。
(2)将“testuser”添加到“testgroup”用户组中。
(3)修改“testuser”的密码。
(4)查看“testuser”和“testgroup”的信息。
(5)删除“testuser”和“testgroup”。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成功创建了名为“testuser”的新用户,并设置了密码。
进程管理设计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进程管理的概念和作用;2. 掌握进程的创建、调度、同步与通信等基本操作;3. 分析并解决进程管理中的常见问题;4. 提高编程能力和系统设计能力。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Linux;2. 编程语言:C/C++;3. 开发工具:GCC。
三、实验内容1. 进程创建与调度(1)创建一个简单的进程,实现进程的创建、运行和退出;(2)实现进程的调度,采用时间片轮转算法(RR)进行进程调度;(3)分析进程调度的过程,观察不同调度算法对进程执行的影响。
2. 进程同步与互斥(1)实现进程同步,采用信号量机制实现进程间的同步;(2)实现进程互斥,使用互斥锁(mutex)保护临界资源;(3)分析进程同步与互斥的原理,解决死锁、饥饿等问题。
3. 进程通信(1)实现进程间的通信,采用管道(pipe)进行数据传输;(2)实现共享内存(shared memory)进行进程间通信;(3)分析进程通信的原理,解决通信中的同步与互斥问题。
4. 实验拓展(1)设计一个多进程并发程序,实现生产者-消费者问题;(2)实现进程的优先级调度,观察不同优先级对进程执行的影响;(3)分析并实现进程的动态创建与销毁,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四、实验步骤1. 编写进程创建与调度的代码,实现进程的创建、调度和执行;2. 编写进程同步与互斥的代码,实现信号量机制和互斥锁;3. 编写进程通信的代码,实现管道和共享内存通信;4. 编写实验拓展的代码,实现生产者-消费者问题、优先级调度和动态创建与销毁;5. 编译并运行实验程序,观察实验结果,分析并解决问题。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进程创建与调度实验结果显示,采用时间片轮转算法(RR)进行进程调度,进程按照一定的顺序执行,实现了进程的并发执行。
2. 进程同步与互斥实验结果显示,采用信号量机制实现进程同步,可以避免进程间的冲突,保证进程按预期顺序执行;使用互斥锁(mutex)保护临界资源,可以防止多个进程同时访问同一资源,避免数据竞争。
进程管理实验报告_共10篇 .doc
★进程管理实验报告_共10篇范文一:_进程管理实验报告进程管理实验报告一、进程与线程1.实验目的:1.通过本实验学习Linux中创建进程的方法。
2.学习系统调用fork的使用方法。
3.学习系统调用exec族调用的使用方法。
2.实验准备1.进程的创建创建一个进程的系统调用很简单,只要调用fork函数就可以了。
#includepid_tfork();当一个进程调用了fork以后,系统会创建一个子进程,这个子进程和父进程是不同的地方只有它的进程ID和父进程ID,其他的都一样,就像父进程克隆(clone)自己一样,当然创建两个一模一样的进程是没有意义的,为了区分父进程和子进程,我们必须跟踪fork调用返回值。
当fork调用失败的时候(内存不足或者是用户的最大进程数已到)fork返回—1,否则fork的返回值有重要的作用。
对于父进程fork返回子进程ID,而对于fork 子进程返回0,我们就是根据这个返回值来区分父子进程的。
2.关于fork的说明使用该函数时,该函数被调用一次,但返回两次,两次返回的区别是子进程的返回值是0,而父进程的返回值则是新子进程的进程ID。
将子进程ID返回给父进程的理由是:因为一个进程的子进程可以多于一个,所以没有一个函数可以是一个子进程获得其所有子进程的进程ID。
而fork函数使子进程得到的返回值是0的理由是:一个子进程只会有一个父进程,所以子进程总是可以调用函数getpid获得其父进程的进程ID。
3.系统调用exec族调用的说明父进程创建子进程后,子进程一般要执行不同的程序。
为了调用系统程序,我们可以使用系统调用exec族调用。
Exec族调用有以下五个函数:intexecl(constchar*path,constchar*arg,?);intexeclp(constchar*file,constchar*arg,?);intexecle(constchar*path,constchar*arg,?);intexecv(constchar*path,constchar*argv[]);intexecvp(constchar*file,constchar*argv[]);exec族调用可以执行给定程序。
进程管理实验报告分析(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进程管理是操作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系统中所有进程的创建、调度、同步、通信和终止等操作。
为了加深对进程管理的理解,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以下是对实验的分析和总结。
二、实验目的1. 加深对进程概念的理解,明确进程和程序的区别。
2. 进一步认识并发执行的实质。
3. 分析进程争用资源的现象,学习解决进程互斥的方法。
4. 了解Linux系统中进程通信的基本原理。
三、实验内容1. 使用系统调用fork()创建两个子进程,父进程和子进程分别显示不同的字符。
2. 修改程序,使每个进程循环显示一句话。
3. 使用signal()捕捉键盘中断信号,并通过kill()向子进程发送信号,实现进程的终止。
4. 分析利用软中断通信实现进程同步的机理。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一:父进程和子进程分别显示不同的字符在实验一中,我们使用fork()创建了一个父进程和两个子进程。
在父进程中,我们打印了字符'a',而在两个子进程中,我们分别打印了字符'b'和字符'c'。
实验结果显示,父进程和子进程的打印顺序是不确定的,这是因为进程的并发执行。
2. 实验二:每个进程循环显示一句话在实验二中,我们修改了程序,使每个进程循环显示一句话。
实验结果显示,父进程和子进程的打印顺序仍然是随机的。
这是因为并发执行的进程可能会同时占用CPU,导致打印顺序的不确定性。
3. 实验三:使用signal()捕捉键盘中断信号,并通过kill()向子进程发送信号在实验三中,我们使用signal()捕捉键盘中断信号(按c键),然后通过kill()向两个子进程发送信号,实现进程的终止。
实验结果显示,当按下c键时,两个子进程被终止,而父进程继续执行。
这表明signal()和kill()在进程控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4. 实验四:分析利用软中断通信实现进程同步的机理在实验四中,我们分析了利用软中断通信实现进程同步的机理。
linux实验报告
linux实验报告Linux 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 Linux 实验旨在深入了解和掌握 Linux 操作系统的基本命令和操作,熟悉文件系统管理、用户和权限管理、进程管理等重要内容,提高对 Linux 系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实验环境1、操作系统:Ubuntu 2004 LTS2、终端工具:gnometerminal三、实验内容及步骤(一)文件和目录操作1、打开终端,使用`pwd`命令查看当前工作目录。
2、使用`mkdir`命令创建一个名为“test”的新目录。
3、切换到“test”目录,使用`cd test`命令。
4、在“test”目录中,使用`touch file1txt`命令创建一个名为“file1txt”的空文件。
5、使用`ls`命令查看当前目录下的文件和目录列表。
6、使用`cat`命令查看“file1txt”文件的内容(此时应为空)。
7、使用`echo "This is a test file"> file1txt`命令向“file1txt”文件中写入内容。
8、再次使用`cat file1txt`命令查看文件内容,确认写入成功。
(二)文件权限管理1、使用`ls l`命令查看“file1txt”文件的权限信息。
2、使用`chmod u+rwx,g+rw,o+r file1txt`命令修改文件权限,为所有者赋予读写执行权限,为所属组赋予读写权限,为其他用户赋予读权限。
3、再次使用`ls l`命令查看权限修改结果。
(三)用户和组管理1、使用`sudo adduser user1`命令创建一个新用户“user1”。
2、使用`sudo addgroup group1`命令创建一个新组“group1”。
3、使用`sudo usermod aG group1 user1`命令将用户“user1”添加到组“group1”中。
4、使用`id user1`命令查看用户“user1”的信息,确认所属组添加成功。
Lniux系统下用户的管理实验报告
实验四 Lniux系统下用户的管理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在Linux系统下利用命令行方式实现用户管理
2.掌握在Linux系统下利用命令行方式实现用户组管理
二、实验内容
1.用root用户登录系统,查看用户账户文件/etc/passwd和口令文件/etc/shadow的内容。
观察个账户的shell、UID、GID,结果如下:
2.创建一个新用户huihui01,并给用户huihui01设置密码“Huihui01”,然
后查看该用户在shadow文件中口令存储字段内容。
3.用huihui01账号登录系统,观察能否正常登录,然后利用su命令切换为root用户。
4.创建一个新用户huihui02,设置密码为“Huihui02”,工作目录设置为“/home/huihui02”,指定其UID为505,该用户属于huihuis用户组。
5.锁定huihui02用户,观察/etc/shadow文件内容变化。
6.对用户huihui02解除锁定,观察/etc/shadow文件内容变化。
7.创建一个名为computers用户组,然后创建一个名为jack的用户,并将该用户添加到computers用户组。
8.将用户huihui01和huihui02添加到computers用户组中。
9.使用“su”命令进行用户身份切换,注意观察用户切换是否成功。
10.删除本次实训中新建的用户和用户组,并删除相关用户的工作主目录。
三、实验小结
通过本次对用户与组的账号管理实验中,我了解了用户和组的账号类型及相关文件,能熟练的运用shell命令进行用户的管理和组的管理。
进程的管理实验报告结论
一、实验背景及目的进程是操作系统中基本的活动单位,进程管理是操作系统核心功能之一。
为了深入理解进程的概念、进程状态转换、进程同步与互斥等知识,我们进行了进程管理实验。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编写程序,模拟进程的创建、调度、同步与互斥等操作,加深对进程管理的理解。
二、实验内容及方法1. 进程创建与状态转换(1)使用系统调用fork()创建子进程,观察父进程和子进程的状态转换过程。
(2)使用系统调用exec()替换子进程的内容,观察子进程状态变化。
2. 进程调度(1)编写进程调度程序,实现最高优先数优先调度算法和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
(2)模拟进程就绪队列,观察调度算法对进程执行顺序的影响。
3. 进程同步与互斥(1)使用信号量实现进程同步,观察进程同步效果。
(2)使用互斥锁实现进程互斥,观察进程互斥效果。
4. 进程通信(1)使用管道实现进程间通信,观察通信效果。
(2)使用共享内存实现进程间通信,观察通信效果。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进程创建与状态转换实验结果显示,使用fork()创建子进程后,父进程和子进程的状态均为运行态。
当父进程调用exec()替换子进程内容后,子进程状态变为僵尸态,父进程状态变为运行态。
这说明进程在创建和替换过程中,其状态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2. 进程调度实验结果显示,最高优先数优先调度算法和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均能正确执行。
最高优先数优先调度算法下,优先级高的进程先执行;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下,先到达的进程先执行。
这说明两种调度算法均能实现进程的合理调度。
3. 进程同步与互斥实验结果显示,使用信号量实现进程同步时,进程能正确地按照规定的顺序执行;使用互斥锁实现进程互斥时,进程能正确地实现互斥访问共享资源。
这说明信号量和互斥锁在进程同步与互斥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4. 进程通信实验结果显示,使用管道实现进程间通信时,进程能正确地接收和发送数据;使用共享内存实现进程间通信时,进程能正确地访问共享内存中的数据。
《用户管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Linux操作系统的用户管理功能;2. 掌握用户创建、删除、修改等基本操作;3. 了解用户权限的设置和管理;4. 掌握用户组的概念及其应用。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Linux CentOS 72. 软件环境:shell命令行界面三、实验内容1. 用户管理的基本概念用户是操作系统中的一种实体,它代表了操作系统的使用者。
用户管理是指对用户进行创建、删除、修改等操作的过程。
在Linux操作系统中,用户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用户账户的创建、删除和修改;(2)用户组的管理;(3)用户权限的设置和管理。
2. 用户管理的基本操作(1)创建用户使用useradd命令创建用户,如下所示:```useradd -m -d /home/username -s /bin/bash username```其中,-m表示创建用户的同时创建用户的主目录;-d表示指定用户的主目录;-s 表示指定用户的shell;username表示用户名。
(2)删除用户使用userdel命令删除用户,如下所示:```userdel -r username```其中,-r表示删除用户及其主目录。
(3)修改用户信息使用usermod命令修改用户信息,如下所示:```usermod -l new_username -d /home/new_username -s /bin/bash username```其中,-l表示修改用户名;-d表示修改用户的主目录;-s表示修改用户的shell。
3. 用户组的管理(1)创建用户组使用groupadd命令创建用户组,如下所示:```groupadd groupname```其中,groupname表示用户组名。
(2)删除用户组使用groupdel命令删除用户组,如下所示:```groupdel groupname```其中,groupname表示用户组名。
(3)修改用户组信息使用groupmod命令修改用户组信息,如下所示:```groupmod -n new_groupname groupname```其中,-n表示修改用户组名。
用户管理综合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Linux操作系统中用户管理的相关命令和操作方法。
2. 熟悉用户组的管理方法,包括创建、删除、修改用户组以及设置用户组权限。
3. 理解Linux操作系统中文件权限的概念,学会设置文件权限和目录权限。
4. 学会使用文件压缩和解压命令,实现文件的打包和恢复。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Linux CentOS 72. 虚拟机软件:VMware Workstation 153. 实验设备:一台配置为2GB内存、1核CPU的虚拟机三、实验内容1. 用户管理(1)创建用户:使用useradd命令创建用户,例如创建用户zhangsan。
(2)设置密码:使用passwd命令设置用户密码,例如为zhangsan设置密码。
(3)删除用户:使用userdel命令删除用户,例如删除用户zhangsan。
(4)修改用户信息:使用usermod命令修改用户信息,例如修改用户zhangsan的用户名为lisi。
(5)查看用户信息:使用id、whoami、users命令查看用户信息。
2. 用户组管理(1)创建用户组:使用groupadd命令创建用户组,例如创建用户组student。
(2)删除用户组:使用groupdel命令删除用户组,例如删除用户组student。
(3)修改用户组信息:使用groupmod命令修改用户组信息,例如修改用户组student的组名为teacher。
(4)查看用户组信息:使用groups命令查看用户所属的用户组。
3. 文件权限管理(1)设置文件权限:使用chmod命令设置文件权限,例如设置文件test.txt的权限为-rw-r--r--。
(2)设置目录权限:使用chmod命令设置目录权限,例如设置目录dir的权限为-rwxr-xr-x。
(3)查看文件权限:使用ls -l命令查看文件权限。
4. 文件压缩和解压(1)压缩文件:使用tar命令压缩文件,例如将文件test.txt和test2.txt压缩成test.tar。
操作系统进程管理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进程管理实验报告一、引言在现代计算机科学中,操作系统的进程管理是确保系统高效运行的关键环节。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分析操作系统的进程管理行为,深入理解进程的创建、运行和终止过程,以及操作系统如何对进程进行调度和资源分配。
二、实验目标1、理解进程的基本概念、进程状态及转换。
2、掌握进程的创建、终止和调度方法。
3、观察和分析进程在运行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调度行为。
4、分析操作系统对进程的资源分配和调度策略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三、实验环境与工具本实验在Linux操作系统上进行,使用GNU/Linux环境下的工具进行进程的创建、监控和调度。
四、实验步骤与记录1、创建进程:使用shell命令“fork”创建一个新的进程。
记录下父进程和子进程的PID,以及它们在内存中的状态。
2、进程状态观察:使用“ps”命令查看当前运行进程的状态,包括进程的PID、运行时间、CPU使用率等。
同时,使用“top”命令实时监控系统的CPU、内存等资源的使用情况。
3、进程调度:在“crontab”中设置定时任务,观察系统如何根据预设的调度策略分配CPU资源给各个进程。
4、资源分配:通过修改进程的优先级(使用“nice”命令),观察系统如何调整资源分配策略。
5、终止进程:使用“kill”命令终止一个进程,并观察系统如何处理该进程占用的资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创建进程:通过“fork”系统调用,成功创建了一个新的进程,并获取了父进程和子进程的PID。
在内存中,父进程和子进程的状态分别为“running”和“ready”。
2、进程状态观察:使用“ps”命令可以看到父进程和子进程的状态均为“running”,同时显示了它们的CPU使用率和运行时间等信息。
通过“top”命令,可以实时监控系统的CPU、内存等资源的使用情况,为进一步分析提供了数据支持。
3、进程调度:在“crontab”中设置定时任务后,系统会根据预设的调度策略以及各个进程的运行状态,动态地分配CPU资源给各个进程。
操作系统实验之进程管理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实验之进程管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操作系统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理解进程管理的概念和原理,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掌握进程的创建、调度、同步与互斥等关键机制。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操作系统为 Windows 10,开发工具为 Visual Studio 2019,编程语言为 C++。
三、实验内容1、进程创建使用系统提供的 API 函数创建新的进程。
观察新进程的资源使用情况和运行状态。
2、进程调度编写程序模拟不同的进程调度算法,如先来先服务(FCFS)、短作业优先(SJF)和时间片轮转(RR)。
比较不同调度算法下的平均周转时间、平均等待时间等性能指标。
3、进程同步与互斥利用信号量、互斥锁等机制实现进程之间的同步与互斥。
设计并发程序,解决生产者消费者问题、读写者问题等经典同步问题。
四、实验步骤1、进程创建实验首先,包含所需的头文件,如`<windowsh>`。
然后,定义创建进程的函数,使用`CreateProcess` 函数创建新进程,并获取进程的相关信息,如进程标识符、线程标识符等。
最后,通过查看任务管理器或其他系统工具,观察新创建进程的资源占用情况。
2、进程调度实验设计不同的调度算法函数,如`FCFSSchedule`、`SJFSchedule` 和`RRSchedule`。
在每个调度算法函数中,模拟进程的到达时间、服务时间等参数,并按照相应的算法进行进程调度。
计算每个进程的周转时间和等待时间,并求出平均周转时间和平均等待时间。
3、进程同步与互斥实验定义信号量或互斥锁变量。
在生产者消费者问题中,生产者在生产产品时获取互斥锁,生产完成后释放互斥锁并通知消费者;消费者在消费产品时获取互斥锁,消费完成后释放互斥锁。
在读写者问题中,读者在读取数据时获取共享锁,读完后释放共享锁;写者在写入数据时获取独占锁,写入完成后释放独占锁。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进程创建实验结果成功创建新的进程,并能够获取到进程的相关信息。
linux实验报告总结
linux实验报告总结《Linux 实验报告总结》在学习计算机技术的过程中,Linux 操作系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 Linux 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我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通过这些实验,我不仅增强了对 Linux 系统的操作能力,还对其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实验目的本次 Linux 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熟悉 Linux 操作系统的基本命令和操作,了解文件系统的结构和管理,掌握进程管理和系统监控的方法,以及学会配置网络服务和进行系统安全设置。
二、实验环境实验所使用的操作系统是 Ubuntu 2004 LTS 版本,在虚拟机中进行安装和配置。
虚拟机软件为 VMware Workstation Pro 16,硬件配置为4GB 内存、2 个 CPU 核心和 20GB 硬盘空间。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一)用户和权限管理1、创建新用户使用`adduser` 命令创建了新用户`user1`,并为其设置了密码。
2、赋予用户权限通过修改`/etc/sudoers` 文件,赋予`user1` 部分管理员权限,使其能够执行一些特定的系统管理命令。
(二)文件和目录操作1、文件创建和编辑使用`touch` 命令创建了一个空文件`filetxt`,然后使用`vi` 或`nano` 编辑器对其进行内容编辑。
2、目录创建和管理使用`mkdir` 命令创建了新目录`dir1`,并使用`cp` 、`mv` 和`rm` 等命令对文件和目录进行复制、移动和删除操作。
(三)进程管理1、查看进程信息使用`ps` 和`top` 命令查看系统中正在运行的进程信息,包括进程 ID、CPU 使用率、内存占用等。
2、进程控制使用`kill` 命令终止指定的进程,使用`nice` 和`renice` 命令调整进程的优先级。
(四)系统监控1、系统性能监控使用`vmstat` 、`iostat` 和`sar` 等命令监控系统的 CPU 、内存、磁盘 I/O 等性能指标。
用户管理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用户管理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在Linux操作系统中创建、删除、修改用户的基本操作。
3. 学习用户组管理的相关命令和技巧。
4. 熟悉用户权限控制的方法。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Linux2. 发行版:CentOS 73. 硬件环境:一台安装CentOS 7系统的计算机,内存为4GB,频率为2.5GHz。
三、实验内容1. 用户管理(1)创建用户使用`useradd`命令创建用户,例如:```bashuseradd -m -d /home/user1 user1```其中,`-m`参数表示创建用户的同时创建用户的主目录,`-d`参数指定用户的主目录。
(2)修改用户信息使用`usermod`命令修改用户信息,例如:```bashusermod -u 1001 user1```其中,`-u`参数指定用户的UID。
(3)删除用户使用`userdel`命令删除用户,例如:```bashuserdel -r user1```其中,`-r`参数表示删除用户及其主目录。
2. 用户组管理(1)创建用户组使用`groupadd`命令创建用户组,例如:```bashgroupadd group1```(2)修改用户组信息使用`groupmod`命令修改用户组信息,例如:```bashgroupmod -n group1 newgroup1```其中,`-n`参数指定新的用户组名。
(3)删除用户组使用`groupdel`命令删除用户组,例如:```bashgroupdel group1```3. 用户权限控制(1)设置文件权限使用`chmod`命令设置文件权限,例如:```bashchmod 755 /path/to/file```其中,`755`表示用户、组和其他用户对文件的权限分别为:读、写、执行。
(2)设置目录权限使用`chown`命令设置目录权限,例如:```bashchown user1:user1 /path/to/directory```其中,`user1`表示所有者和所属组。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三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三一、实验目的本次操作系统实验的目的在于深入了解操作系统的进程管理、内存管理和文件系统等核心功能,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增强对操作系统原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在 Windows 10 操作系统环境下进行,使用了 Visual Studio 2019 作为编程工具,并借助了相关的操作系统模拟软件和调试工具。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一)进程管理实验1、创建多个进程使用 C++语言编写程序,通过调用系统函数创建多个进程。
观察每个进程的运行状态和资源占用情况。
2、进程同步与互斥设计一个生产者消费者问题的程序,使用信号量来实现进程之间的同步与互斥。
分析在不同并发情况下程序的执行结果,理解进程同步的重要性。
(二)内存管理实验1、内存分配与回收实现一个简单的内存分配算法,如首次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或最坏适应算法。
模拟内存的分配和回收过程,观察内存的使用情况和碎片产生的情况。
2、虚拟内存管理了解 Windows 操作系统的虚拟内存机制,通过查看系统性能监视器观察虚拟内存的使用情况。
编写程序来模拟虚拟内存的页面置换算法,如先进先出(FIFO)算法、最近最少使用(LRU)算法等。
(三)文件系统实验1、文件操作使用 C++语言对文件进行创建、读写、删除等操作。
观察文件在磁盘上的存储方式和文件目录的结构。
2、文件系统性能测试对不同大小和类型的文件进行读写操作,测量文件系统的读写性能。
分析影响文件系统性能的因素,如磁盘碎片、缓存机制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一)进程管理实验结果1、创建多个进程在创建多个进程的实验中,通过任务管理器可以观察到每个进程都有独立的进程 ID、CPU 使用率、内存占用等信息。
多个进程可以并发执行,提高了系统的资源利用率。
2、进程同步与互斥在生产者消费者问题的实验中,当使用正确的信号量机制时,生产者和消费者能够协调工作,不会出现数据不一致或死锁的情况。
实验进程管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加深对进程概念的理解,明确进程和程序的区别。
2. 进一步认识并发执行的实质,理解进程的创建、调度、同步与通信。
3. 学习使用Linux系统中的进程管理命令,掌握进程的监控、控制与优化。
二、实验环境操作系统:Linux Ubuntu 20.04实验工具:终端(Terminal)、shell命令三、实验内容1. 进程的基本概念与特性2. 进程的创建与调度3. 进程同步与通信4. 进程的监控与优化四、实验步骤1. 进程的基本概念与特性(1)通过阅读相关资料,了解进程的概念、特性和生命周期。
(2)使用shell命令查看当前系统中进程的状态,如ps、top、htop等。
2. 进程的创建与调度(1)使用fork()函数创建进程,观察父子进程之间的关系。
(2)使用exec()函数替换子进程的映像,实现进程的创建。
(3)使用wait()、waitpid()等函数等待子进程结束,控制进程执行顺序。
(4)通过修改进程优先级,观察进程调度策略的变化。
3. 进程同步与通信(1)使用互斥锁(mutex)实现进程同步,防止数据竞争。
(2)使用条件变量(condition variable)实现进程间的条件同步。
(3)使用信号量(semaphore)实现进程间的同步与通信。
(4)通过管道(pipe)、消息队列(message queue)、共享内存(shared memory)等机制实现进程间的通信。
4. 进程的监控与优化(1)使用ps、top、htop等命令监控进程的运行状态。
(2)通过调整进程优先级,优化进程的执行顺序。
(3)使用renice命令调整进程的实时性。
(4)使用nice命令调整进程的调度策略。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进程的基本概念与特性通过实验,我们了解到进程是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的一次运行活动,具有并发性、动态性、独立性、异步性和结构特征等特性。
2. 进程的创建与调度实验过程中,我们成功创建了多个进程,并通过修改进程优先级,观察到调度策略的变化。
操作系统课程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课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为关键的软件之一,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为用户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通过操作系统课程实验,旨在深入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功能,提高对操作系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操作系统为Windows 10 和Linux(Ubuntu 1804),开发工具包括 Visual Studio Code、gcc 编译器等。
三、实验内容(一)进程管理1、进程创建与终止在 Windows 系统中,使用 C++语言创建多个进程,并通过进程句柄控制进程的终止。
在 Linux 系统中,使用 fork()系统调用创建子进程,并通过 exit()函数终止进程。
2、进程同步与互斥使用信号量实现进程之间的同步与互斥。
在 Windows 中,利用CreateSemaphore()和 WaitForSingleObject()等函数进行操作;在Linux 中,通过 sem_init()、sem_wait()和 sem_post()等函数实现。
(二)内存管理1、内存分配与释放在 Windows 中,使用 HeapAlloc()和 HeapFree()函数进行动态内存的分配与释放。
在 Linux 中,使用 malloc()和 free()函数完成相同的操作。
2、内存页面置换算法实现了几种常见的内存页面置换算法,如先进先出(FIFO)算法、最近最少使用(LRU)算法等,并比较它们的性能。
(三)文件系统管理1、文件创建与读写在 Windows 和 Linux 系统中,分别使用相应的 API 和系统调用创建文件,并进行读写操作。
2、目录操作实现了目录的创建、删除、遍历等功能。
四、实验步骤(一)进程管理实验1、进程创建与终止(1)在 Windows 系统中,编写 C++程序,使用 CreateProcess()函数创建新进程,并通过 TerminateProcess()函数终止指定进程。
管理linux系统实验报告
管理linux系统实验报告实验背景Linux 是一种以Unix 为基础设计的开源操作系统,广泛应用于服务器领域和嵌入式系统中。
作为一个管理员,熟悉并掌握Linux 系统的管理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本次实验旨在加深理解Linux 的基本管理技能,并通过实践加以应用。
实验内容本次实验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用户管理2. 文件权限管理3. 进程管理4. 磁盘管理5. 系统日志管理实验步骤1. 用户管理通过命令行创建一个新用户,并设置密码。
其中,新用户需要有管理员权限(sudo)。
bashsudo adduser <用户名>sudo passwd <用户名>sudo usermod -aG sudo <用户名>2. 文件权限管理创建一个新的文件夹,并设置不同的权限给不同的用户组:bashmkdir test_directorychown <用户名>:<用户组> test_directorychmod 750 test_directory3. 进程管理查看当前正在运行的进程列表,并进行进程的查找、结束操作:bashps auxkill <PID>4. 磁盘管理查看系统的磁盘使用情况,并对硬盘进行挂载和卸载操作:bashdf -hsudo mount /dev/<设备名> /mntsudo umount /mnt5. 系统日志管理查看系统日志,并分析其中的信息:bashtail /var/log/syslog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学习到了Linux 系统的基本管理技能。
用户管理、文件权限管理、进程管理、磁盘管理和系统日志管理是运维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合理设置用户权限、熟练运用命令行工具、了解硬盘的使用情况以及分析系统日志,都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实验过程中,我发现通过多次实践才能真正熟练掌握这些技能。
同时,还需要时常查阅相关的文档和资料,以便了解更多命令和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项目名称:用户管理和进程管理学号:上机实践日期:2011-11-14实验项目编号:六组号:上机实践时间: 2 学时
一、目的(本次实验所涉及并要求掌握的知识点)
1、掌握和学会Linux的用户管理
2、掌握和学会Linux的进程管理
二、实验内容与设计思想(设计思路、主要数据结构、主要代码结构、主要代码段分析、电路图)
实验内容
1)创建1个用户登录脚本的模板,命名为/etc/skel-net,在skel-net中创建一文件名为“网络用户须知”,创建用户net09用skel-net的模板,创建完毕到这该用户家目录中检查是否有“网络用户须知”文件。
2)先设置当前日期为2011年11月14日,用命令修改net09用户,设置最小口令时间为2天,最长口令时间为7天,口令失效前3天警告,2011年11月16日帐号被禁用。
3)用命令修改用户的默认属性,设置家目录为/home/ttt,默认shell为csh。
查看useradd文件是否生效了,然后改回原来的状态。
4)设置用户net09默认创建文件的权限为600,创建一个空文件,检查权限是否正确。
5)实现ftp后台自动下载的方式下载ftp://210.34.148.138/常用软件/光盘映象/VC++.iso(即:注销用户后,系统仍然继续下载指定文件)
6)填写实验报告单,下周实验课(11月28日)前传到服务器上,实验报告单的文件名格式为“11.14-11.21-xxx实验报告”,xxx为自己的名字
三、实验使用环境(本次实验所使用的平台和相关软件)
VMware、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5
四、实验步骤和调试过程(实验步骤、测试数据设计、测试结果分析)
1、创建1个用户登录脚本的模板,命名为/etc/skel-net,在skel-net中创建一文件名为“网络用户须知”,创建用户net09用skel-net的模板,创建完毕到这该用户家目录中检查是否有“网络用户须知”文件。
2、先设置当前日期为2011年11月14日,用命令修改net09用户,设置最小口令时间为2天,最长口令时间为7天,口令失效前3天警告,2011年11月16日帐号被禁用。
用命令more /etc/shadow 查看
3、用命令修改用户的默认属性,设置家目录为/home/ttt,默认shell为csh。
查看useradd文件是否生效了,然后改回原来的状态。
首先,查看原来用户的默认属性
然后,用useradd命令设置家目录为/home/ttt,默认shell为csh,并查看
最后,改回原来的状态并查看
4、设置用户net09默认创建文件的权限为600,创建一个空文件,检查权限是否正确。
从控制台登录用户net09,用umask命令设置文件的权限,创建空文件zay,检查权限是否正确
超级用户root 创建的文件的权限没有改变
5、实现ftp后台自动下载的方式下载ftp://210.34.148.138/常用软件/光盘映象/VC++.iso(即:注销用户后,系统仍然继续下载指定文件)
用命令nohup command &从ftp后台自动下载的方式下载ftp://210.34.148.138/常用软件/光盘映象/VC++.iso
用ps –ef 查看所有进程
注销root用户后重新登录,查后进程
进程号6105已完成,用ls命令查看VC++.iso,已下载完成
五、实验小结(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过程、实验中产生的错误及原因分析、实验体会和收获)
1、用useradd命令增加用户时,要指定用户模板目录用命令“useradd –k skel_dir 用户名”是不可行,后来上网查看useradd所有选项的具体用法知道命令“useradd [-m [-k skeleton_dir] 用户名”才可以;因为创建新用户时用户家目录不存在,用选项[-m]会在用户家目录不在则自动创建。
2、设置用户创建文件的权限时,用户可以用户环境文件重新设置,但我试过还是没成功,望老师可以在讲解一下。
六、附录(参考文献和相关资料)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