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自评估报告【模板】

合集下载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自评估报告2021版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自评估报告2021版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自评估报告2021版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自我评估报告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加者姓名:建筑类型:自评明星:★★★, 自评分数:自评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21)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研究中心制造二一四年十一月填写说明(必填)1.本报告适用于申请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由申报单位填写。

2.“合规性判定”填写方法:填写√“在□ 对于符合要求的项目;不符合要求的应填写□“×”未参与评估的项目填写“○“在□ 在规划设计阶段未参与评审的项目,以“-”号标注。

如果由于项目的实际情况,有部分文章没有参加评审,请在文章的“评审要点”中说明原因,并在“实际提交的证明材料”中提供证明材料。

如果不符合“自我评估方法”,则在“自我评估方法”中填写“分数”,在“自我评估方法”中填写“分数”;未参与评估的文章的评分方法已在文章中说明。

4.“实际提交材料”中列表填写对应条文实际提交的材料的全称、查阅路径。

5.本报告封面的“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请务必认真、仔细填写,并与申报书保持一致,如因笔误造成评审或证书制作问题,后果自负。

6.如果采用本报告的参考样式,可以进行编辑,但技术内容和要求不得删除。

7.本报告中涉及数字的,统一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gb/t50378-2022csus-gbrc目录目录3 I.自我评估摘要1 II。

项目效果图(注明适用范围)1三、自评内容24.1控制项目34.2评分项目8一、土地利用8二。

室外环境14 III交通设施和公共服务20 IV现场设计和现场生态285.1控制项目365.2评分项目42 I建筑和围护结构42 II供暖,通风和空调48 III照明和电气55 IV能源综合利用606节水和水资源利用686.1控制项706.2评分项73 I.节水系统73 II节水器具和设备78 III.非传统水源利用827物质节约和物质资源利用867.1控制项887.2评分项目91 I节材设计91 II选材988室内环境质量1088.1控制项目110gb/t50378-2021csus-gbrc8.2评分项目119i室内声环境119ii室内光环境和视野125iii室内湿热环境130iv 室内空气质量13211改进和创新138附表1可重复使用和可回收材料比例计算153gb/t50378-2021csus-gbrc一、自我评估摘要经自评估,本项目的规划设计阶段控制项全部达标,评分项与加分项的分值达到设计阶段__三_星级的标准。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自评估报告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自评估报告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自评估报告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建筑类型:自评星级:,自评分数:自评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13(J)/T113-2015)二〇一六年一月填写说明(必读)1.本报告适用于申请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由申报单位填写。

2.“达标判定”项的填写方式:满足要求的项在“□达标”中填写“√”;不满足要求的项在“□不达标”中填写“√”;不参评的项在“□不参评”中填写“√”,规划设计阶段不参评的项已用“设计阶段不参评”字样标出。

如因项目实际情况致使某些条文不参评,请在该条文中阐明原因。

3.“自评得分”项的填写方式:在自评得分分类对应的表格中,填写符合项目情况的得分,不达标的条文,自评得分填写“0”;不参评条文的得分处理方式,已在条文中注明。

4.“实际提交材料”中列表填写对应条文实际提交的材料的全称、查阅路径。

5.本报告封面的“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请务必认真、仔细填写,并与申报书保持一致,如因笔误造成评审或证书制作问题,后果自负。

6.若采用本报告参考样式,可进行编辑性修改,但不应自行删除技术内容和要求。

7.本报告中涉及数字的,统一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目录一、自评总述 (1)二、项目效果图(需标示申报范围) (1)三、自评内容 (2)4 节地与室外环境 (2)4.1 控制项 (3)4.2 评分项 (8)Ⅰ土地利用 (8)Ⅱ室外环境 (13)Ⅲ交通设施与公共服务 (17)Ⅳ场地设计与场地生态 (23)5 节能与能源利用 (29)5.1 控制项 (31)5.2 评分项 (37)Ⅰ建筑与围护结构 (37)Ⅱ供暖、通风与空调 (42)Ⅲ照明与电气 (50)Ⅳ能量综合利用 (54)6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60)6.1 控制项 (61)6.2 评分项 (65)Ⅰ节水系统 (65)Ⅱ节水器具与设备 (70)Ⅲ非传统水源利用 (83)7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87)7.1 控制项 (88)7.2 评分项 (91)Ⅰ节材设计 (91)Ⅱ材料选用 (97)8 室内环境质量 (108)8.1 控制项 (110)8.2 评分项 (120)I 室内声环境 (120)II 室内光环境与视野 (124)III 室内热湿环境 (129)经自评估,本项目的规划设计阶段控制项全部达标,评分项与加分项的分值达到设计阶段星级的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自评估报告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自评估报告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自评估报告背景介绍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和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更加关注,绿色建筑理念已经成为建筑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

对于建筑企业而言,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是其是否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重要认证方式之一。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获取需要企业对自身的绿色环保建筑水平进行全面自我评估。

本报告旨在对我公司在建设和管理绿色建筑方面的努力和成就进行自我评估,并对影响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获取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更好地推进我公司在绿色建筑领域的发展。

自我评估和指标分析能源利用我公司在建筑照明、空调、采暖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降低能耗。

如大楼外墙安装了隔热材料,办公室使用LED节能照明设备,智能化节能空调系统等。

经过评估计算,我公司的能源利用效率指标为0.78,符合标准要求。

水资源利用我公司注重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对于厕所水箱安装了太阳能加热器、采用雨水回收再利用的技术,并加强对员工的节水宣传,全力推进节水。

在水资源利用效率指标方面,我公司得分为0.86。

环保材料在建筑材料选用方面,我们选择符合绿色环保标准的材料,并对建筑施工及使用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

目前,我公司使用的建筑材料,符合相关的环保标准。

在环保材料指标方面,我公司得分为0.82。

环境管理及监测我公司建立了一套健全的环境管理体系,并建立了监测机制。

并且不断推进环保技术创新,提高环境管理水平,确保绿色建筑的标准得以实现。

在环境管理及监测指标方面,我公司得分为0.87。

通过以上自评估报告,可以看出我公司在绿色建筑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工作和措施,并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同时,也发现在建设和管理环节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和有关部门协商合作,加强对绿色建筑标准的认识和学习,更好地推进企业在绿色建筑领域的发展。

提高绿色建筑标志的认证符合了未来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需要,让建筑建设和生活方式更友好、更舒适、更耐久。

河北省绿色建筑自评估报告模板

河北省绿色建筑自评估报告模板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自评估报告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建筑类型:自评星级:,自评分数:自评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河北省墙材革新和建筑节能管理办公室编制二〇一四年十一月填写说明(必读)1.本报告适用于申请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由申报单位填写。

2.“达标判定”项的填写方式:满足要求的项在□中填写“√”;不满足要求的项在□中填写“×”;不参评的项在□中填写“○”,规划设计阶段不参评的项已用“—”标出。

如因项目实际情况致使某些条文不参评,请在该条文“评价要点”中阐明原因,并在“实际提交证明材料”中提供证明材料。

3.“自评得分”项的填写方式:在自评得分分类对应的表格中,填写符合项目情况的得分,不达标的条文,自评得分填写“0”;不参评条文的得分处理方式,已在条文中注明。

4.“实际提交材料”中列表填写对应条文实际提交的材料的全称、查阅路径。

5.本报告封面的“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请务必认真、仔细填写,并与申报书保持一致,如因笔误造成评审或证书制作问题,后果自负。

6.若采用本报告参考样式,可进行编辑性修改,但不应自行删除技术内容和要求。

7.本报告中涉及数字的,统一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目录一、自评总述 (1)二、项目效果图 (1)三、自评内容 (2)4节地与室外环境 (2)4.1 控制项 (3)4.2 评分项 (7)Ⅰ土地利用 (7)Ⅱ室外环境 (13)Ⅲ交通设施与公共服务 (19)Ⅳ场地设计与场地生态 (27)5节能与能源利用 (34)5.1 控制项 (36)5.2 评分项 (41)Ⅰ建筑与围护结构 (41)Ⅱ供暖、通风与空调 (47)Ⅲ照明与电气 (54)Ⅳ能量综合利用 (59)6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67)6.1 控制项 (69)6.2 评分项 (72)Ⅰ节水系统 (72)Ⅱ节水器具与设备 (77)Ⅲ非传统水源利用 (82)7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86)7.1 控制项 (88)7.2 评分项 (92)Ⅰ节材设计 (92)Ⅱ材料选用 (99)8室内环境质量 (108)8.1 控制项 (110)8.2 评分项 (120)Ⅰ室内声环境 (120)Ⅱ室内光环境与视野 (126)Ⅲ室内热湿环境 (132)Ⅳ室内空气质量 (134)11提高与创新 (138)一、自评总述经自评估,本项目的规划设计阶段控制项全部达标,评分项与加分项的分值达到设计阶段星级的标准。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评价申报自评估报告【模板】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评价申报自评估报告【模板】

附件3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评价申报自评估报告(居住建筑)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设计星级目标: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填写说明(必读)1.本报告适用于申请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由申报单位填写。

2.评价指标体系所有参评项的总分为100分。

如存在不参评项,应按照比例将其余参评项总分调整至满分再计算实际得分。

3.“达标判定”项的填写方式:满足要求的项在□中填写“√”;不满足要求的项在□中填写“×”;不参评的项在□中填写“○”,规划设计阶段不参评的项已用“—”标出。

如因项目实际情况致使某些条文不参评,请在该条文“评价要点”中阐明原因,并在“实际提交证明材料”中提供证明材料。

4.“自评得分”项的填写方式:在自评得分分类对应的表格中,填写符合项目情况的得分,不达标的条文,自评得分填写“0”;不参评条文的得分处理方式,已在条文中注明。

5.“实际提交材料”中列表填写对应条文实际提交的材料的全称、查阅路径。

6.本报告封面的“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请务必认真、仔细填写,并与申报书保持一致,如因笔误造成评审或证书制作问题,后果自负。

7.若采用本报告参考样式,可进行编辑性修改,但不应自行删除技术内容和要求。

目录一、自评总述 (1)二、项目效果图 (1)三、自评内容 (2)4 节地与室外环境 (2)4.1 控制项 (3)4.2 评分项 (8)Ⅰ土地利用 (8)Ⅱ室外环境 (13)Ⅲ交通设施与公共服务 (20)Ⅳ场地设计与场地生态 (26)5 节能与能源利用 (32)5.1 控制项 (34)5.2 评分项 (40)Ⅰ建筑与围护结构 (40)Ⅱ供暖、通风、与空调 (49)Ⅲ照明与电气 (57)Ⅳ能量综合利用 (61)6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67)6.1 控制项 (68)6.2 评分项 (71)Ⅰ节水系统 (71)Ⅱ节水器具与设备 (76)Ⅲ非传统水源利用 (80)7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85)7.1 控制项 (86)7.2 评分项 (90)Ⅰ节材设计 (90)Ⅱ材料选用 (99)8 室内环境质量 (110)8.1 控制项 (112)8.2 评分项 (119)I 室内声环境 (119)II 室内光环境与视野 (124)III 室内热湿环境 (128)IV 室内空气质量 (130)11 提高与创新 (137)一、自评总述经自评估,本项目的规划设计阶段控制项全部达标,评分项与加分项的分值达到设计阶段星级的标准。

上海市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自评估报告(住宅建筑)

上海市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自评估报告(住宅建筑)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自评估报告(住宅建筑)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自评星级:上海市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办公室制二〇一年月填写说明1.本报告适用于申请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的居住建筑,由申报单位填写。

2.“达标判定”项的填写方式:满足要求的项在□中填写“√”;不满足要求的项在□中填写“×”;不参评的项在□中填写“○”,规划设计阶段不参评的项已用“—”标出。

如因项目实际情况致使某些条文不参评,请在该条文“评价要点”中阐明原因,并在“实际提交证明材料”中提供证明材料。

3.“实际提交材料”中填写对应条文实际提交的材料的全称。

4.本报告封面的“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请务必认真、仔细填写,并与申报书保持一致,如因笔误造成评审或证书制作问题,后果自负。

目录一、自评总述 ................................................................................................................................二、自评内容 ................................................................................................................................4.1 节地与室外环境 .......................................................................................................................................4.2 节能与能源利用 .......................................................................................................................................4.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4.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4.5 室内环境质量 ...........................................................................................................................................4.6 运营管理 ...................................................................................................................................................一、自评总述经自评估,本项目的规划设计阶段控制项全部达标,一般项与优选项项数达到设计阶段______星级的标准。

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自评估报告

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自评估报告
□洪灾、□泥石流、□含氡土壤、□风切变、□抗震不利地段(如地震断裂带、易液化土、人工填土等)、□电磁辐射(如电视广播发射塔、雷达站、通信发射台、变电站、高压电线等)、□火、爆、有毒物质等(如油库、煤气站、有毒物质车间等)、☑以上皆无
简要说明避免以上威胁或危险源的措施。(300字以内)
场地附近不包含以上污染源,并且地处于安全区域,所以可以避免威胁或危险源
0.18

公共建筑权重
0.16
0.28
0.18
0.19
0.19

加权得分
12
22
19
13
10
10
自评总分:87;
本项目星级:★★★;
二、项目效果图(需标示申报范围)
项目地理位置、建筑面积、层数、高度、主要功能等概述:项目位于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华北科技学院综合楼,建筑面积为22352,层高为8层,主要功能为办公。
一、 项目概况
项目的基本信息:
1、项目名称:华科绿建模型分析
2、项目地址: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华北科技学院
3、项目建设单位:
4、项目建筑类型及数量:
建筑类型:□住宅、√办公、□商业、□旅馆、□养老、□幼儿园、□医院、□其他
数量:1栋
5、建筑面积:
项目用地面积:281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2352(平方米),
5、证明项目符合城乡规划要求的文件,可提供城市(镇)总体规划或者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相关图纸及文件,如总体规划的“土地利用规划图”或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建设项目的规划图纸,或项目用地规划许可证及其附带的规划设计条件。
实际提交材料:
4.1.2
1)达标自评
☑达标;□不达标
2)评价要点
场地选址附近是否有以下威胁或者危险源: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自评估报告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自评估报告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自评估报告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建筑类型:自评星级:,自评分数:自评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13(J)/T113-2015)二〇一六年一月填写说明(必读)1.本报告适用于申请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由申报单位填写。

2.“达标判定”项的填写方式:满足要求的项在“□达标”中填写“√”;不满足要求的项在“□不达标”中填写“√”;不参评的项在“□不参评”中填写“√”,规划设计阶段不参评的项已用“设计阶段不参评”字样标出。

如因项目实际情况致使某些条文不参评,请在该条文中阐明原因。

3.“自评得分”项的填写方式:在自评得分分类对应的表格中,填写符合项目情况的得分,不达标的条文,自评得分填写“0”;不参评条文的得分处理方式,已在条文中注明。

4.“实际提交材料”中列表填写对应条文实际提交的材料的全称、查阅路径。

5.本报告封面的“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请务必认真、仔细填写,并与申报书保持一致,如因笔误造成评审或证书制作问题,后果自负。

6.若采用本报告参考样式,可进行编辑性修改,但不应自行删除技术内容和要求。

7.本报告中涉及数字的,统一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目录一、自评总述 (1)二、项目效果图(需标示申报范围) (1)三、自评内容 (2)4 节地与室外环境 (2)4.1 控制项 (3)4.2 评分项 (8)Ⅰ土地利用 (8)Ⅱ室外环境 (13)Ⅲ交通设施与公共服务 (17)Ⅳ场地设计与场地生态 (23)5 节能与能源利用 (29)5.1 控制项 (31)5.2 评分项 (37)Ⅰ建筑与围护结构 (37)Ⅱ供暖、通风与空调 (42)Ⅲ照明与电气 (50)Ⅳ能量综合利用 (54)6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60)6.1 控制项 (61)6.2 评分项 (65)Ⅰ节水系统 (65)Ⅱ节水器具与设备 (70)Ⅲ非传统水源利用 (83)7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87)7.1 控制项 (88)7.2 评分项 (91)Ⅰ节材设计 (91)Ⅱ材料选用 (97)8 室内环境质量 (108)8.1 控制项 (109)8.2 评分项 (120)I 室内声环境 (120)II 室内光环境与视野 (124)III 室内热湿环境 (129)IV 室内空气质量 (131)经自评估,本项目的规划设计阶段控制项全部达标,评分项与加分项的分值达到设计阶段星级的标准。

绿建设计评价自评估报告

绿建设计评价自评估报告

绿建设计评价自评估报告1. 背景介绍绿建设计是一种注重环境可持续性、资源节约和建筑健康性的建筑设计理念。

作为一名绿建设计师,我一直致力于推广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实践和设计原则。

本报告将对我的绿建设计实践进行自评估,从而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设计水平。

2. 自评估内容2.1 资源节约与利用在进行绿建设计时,我始终注重资源的节约与利用。

我合理规划建筑布局,充分利用自然光照和通风,减少对人工照明和空调系统的依赖;同时,在建材选择上,优先选择可再生材料和低污染物材料。

此外,我也注重水资源的节约。

我在设计中采集雨水用于灌溉和冲厕,同时选用低流量的水龙头和节水型厕所。

2.2 能源效率在设计中,我积极应用节能技术和设备,以提高建筑能源效率。

我重视建筑的外保温和隔热设计,减少能量的散失。

此外,我还采用高效的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以减少能源的消耗。

同时,我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

我在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自然资源的利用,优化建筑方向和结构,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太阳光和风力。

2.3 室内环境质量室内环境质量对用户的生活和工作有很大影响,我在设计中注重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和健康性。

我设计了科学合理的室内环境通风系统,以保证空气质量的合格。

我注重室内空气过滤和净化技术的应用,以降低室内甲醛、苯等有害物质的浓度。

此外,我还注重使用环保建材和家具,避免使用含有有害物质的建材。

我推崇使用环保低碳的材料和产品,以减少对室内环境的污染。

2.4 社会效益我认为绿建设计不仅关注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性,还应该考虑社会效益。

在设计中,我关注建筑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注重社区的和谐发展。

我在设计中尽量保留和利用自然景观,避免对周围环境的破坏。

我注重设计的人性化与可用性,以提供舒适和便捷的使用体验。

2.5 创新与发展作为一名绿建设计师,我积极追求创新与发展。

我持续学习绿建设计的最新理念和技术,与前沿领域的专业人士进行交流和合作。

在设计过程中,我尝试运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思维,以提高设计的创新性和前瞻性。

广东省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自评估报告

广东省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自评估报告

广东省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自评估报告1. 引言本文档是针对广东省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自评估的报告。

通过对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的自我评估,我们力求提高绿色建筑的设计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

2. 背景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绿色建筑的重要性越发凸显。

广东省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区,绿色建筑的推广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是对绿色建筑进行评价和认证的重要标准之一。

3. 自评估过程3.1. 收集数据和信息首先,我们收集了广东省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包括标识使用情况、建筑基本信息、设计方案等。

3.2. 分析和评估在收集到数据和信息后,我们对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的使用情况、建筑基本信息和设计方案进行了分析和评估。

通过与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对比,我们评估了当前设计的符合程度,并找出可以改进的方面。

3.3. 结果总结和改进计划根据分析和评估的结果,我们对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的使用情况、建筑基本信息和设计方案进行了总结,并制定了改进计划。

改进计划包括完善设计标准、提升设计流程等方面的措施,旨在未来绿色建筑设计中提高符合度并优化设计质量。

4. 自评估结果和建议4.1. 自评估结果根据我们的自评估,当前广东省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的使用情况较为普遍,但仍存在一些设计不符合标准和要求的情况。

建筑基本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也有待提高。

设计方案在可持续性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考虑还有待加强。

4.2. 改进建议为了提高广东省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的有效性和实施效果,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完善设计标准:进一步细化和完善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的相关标准,以更好地指导设计实践。

•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的认知度和重视程度。

•提升设计流程:建立科学的设计流程,确保设计方案在可持续性和环境保护方面充分考虑,并借助技术手段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强化培训和教育:加强对设计人员和相关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自评估报告参考样式(公共建筑)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自评估报告参考样式(公共建筑)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自评估报告(参考样式)(公共建筑)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自评星级: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研究中心制二〇一一年四月填写说明1.本报告适用于申请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的公共建筑,由申报单位填写。

2.“达标判定”项的填写方式:满足要求的项在□中填写“√”;不满足要求的项在□中填写“×”;不参评的项在□中填写“○”,规划设计阶段不参评的项已用“—”标出。

如因项目实际情况致使某些条文不参评,请在该条文“评价要点”中阐明原因,并在“实际提交证明材料”中提供证明材料。

3.“实际提交材料”中列表填写对应条文实际提交的材料的全称。

4.本报告封面的“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请务必认真、仔细填写,并与申报书保持一致,如因笔误造成评审或证书制作问题,后果自负。

5.若采用本报告参考样式,可进行编辑性修改,但不应自行删除技术内容和要求。

目录一、自评总述 (1)二、项目效果图 (1)二、自评内容 (2)节地与室外环境 (2)节能与能源利用 (18)5.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43)5.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59)控制项 (60)5.5室内环境质量 (73)5.6运营管理 (90)三、附录 (I)附录一节能计算报告要求 (I)附录二可再生能源利用设计说明要求 (II)附录三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计算书要求......................................................................................................... I II 附录四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计算书要求. (IV)一、自评总述经自评估,本项目规划设计阶段控制项全部达标,一般项与优选项项数达到设计阶段星级的标准。

一般项与优选项的达标情况见表1:表1 项目规划设计阶段达标情况一般项(共43项)优选项数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共6项共10项共6项共8项共6项共7项共14项达标不达标不参评二、项目效果图二、自评内容节地与室外环境名称类别编号标准条文达标判定节地与室外环境控制项场地建设不破坏当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自评估报告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自评估报告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自评估报告1000字本次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自评估报告旨在对我们所建造的建筑进行绿色建筑评估,并且将这次评估报告作为未来进一步改进的基础。

以下是我们的评估结果:一、设计我们的建筑设计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且提供一个舒适的室内环境和健康的空气质量。

设计阶段我们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和工具,以确保绿色建筑概念得到充分体现。

在设计阶段我们使用了减少能源和水资源消耗的技术,例如采用太阳能板和雨水回收系统等,这些技术有助于减少能源和水资源的浪费。

二、建筑材料我们选择了环保建材,这些建材有利于保护环境,并且对人体健康无害。

我们尽量避免使用有毒的建材,如铅、铬等有害物质。

我们在建筑物中使用的大部分材料都是可持续和可回收的,例如木材、竹材、玻璃等。

三、能源效率我们对建筑物进行了能源评估,以确保其能够尽可能减少能源消耗。

我们采用高效的暖通空调系统、节能灯具和设备等一系列节能措施,以带来更高的节能效果。

此外,我们还采用了太阳能板来发电,在家庭使用中,将所有可再生能源的优势结合起来,实现了更加绿色的能源利用。

四、水务及水质我们在建筑物中设置了雨水回收系统,并将其用于浇灌花园等用途,减少了自来水的使用,达到了水资源的节约效果。

我们在室内使用水点也属于低流量水点,还配合了回收系统,达到了水质达标的维持要求。

五、室内环境和健康我们提供了足够的自然采光、通风条件和合适的温度控制,来确保舒适的室内环境和健康的空气质量。

我们使用低污染材料,也没有使用任何有害化学物质,以确保人体健康和环境保护。

评价结论我们的建筑评估结果表明我们的绿色建筑概念在建筑中得到了出色的体现,而且我们在设计和实施中采用了最新的技术和最好的材料,以确保最佳结果。

我们的建筑物达到了能源和水资源的节约要求,也非常注重室内环境和健康,确保了人体健康和环境保护。

根据以上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我们的建筑可以得到绿色建筑标识认证,并符合绿色建筑理念的要求。

附录D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自评估报告(模板)

附录D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自评估报告(模板)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自评估报告(模板)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自评星级: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制二〇一五年五月填写说明1.本报告适用于申请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的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由申报单位填写。

2.“达标/得分”的填写方式:对于控制项,满足要求的项填写“√”,不满足要求的项填写“×”;对于评分项,填写该条的实际得分。

3.“不参评”的填写方式:对于控制项,不参评的项填写“○”,对于评分项,若整个条文不参评或部分款项不参评,则在“不参评”栏中填写实际不参评的分值。

如因项目实际情况致使某些条文不参评,请在该条文“评价要点”中阐明原因,并在“实际提交证明材料”中提供证明材料。

4.“折算后得分”=100×∑每条的实际得分/(100−∑不参评分)。

5.“实际提交材料”中填写对应条文实际提交的材料的全称、路径。

6.本报告封面的“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请务必认真、仔细填写,并与申报书保持一致,如因笔误造成评审或证书制作问题,后果自负。

目录一、项目概况 (1)二、自评总述 (2)三、项目效果图 (2)四、自评内容 (3)4节地与室外环境 (4)5节能与能源利用 (43)6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85)7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09)8室内环境质量 (135)11提高与创新 (172)一、项目概况项目的基本信息:1、项目名称:2、项目地址:3、项目建设单位:4、项目建筑类型及数量:建筑类型:□住宅、□办公、□酒店、□商场、□学校、□其它数量:栋5、建筑面积:项目用地面积:(平方米),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平方米)6、建筑层数:地上层数:(层),地下层数:(层)7、项目描述:简要对项目的基本情况进行描述。

(500字以内)二、自评总述经自评估,本项目设计阶段控制项全部达标,总得分达到设计阶段星级的标准。

项目评分情况见表1:三、项目效果图需标明申报范围。

绿色建筑标识申报自评估报告

绿色建筑标识申报自评估报告

绿色建筑标识申报自评估报告(公共建筑)(按DBJ/T 15-83-2011评估的参考样式)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自评等级:(必须选择参照标准和申报等级)例如:DBJ/T 15-83-2011二星A级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制二〇一一年九月填写说明1.本报告适用于申请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的公共建筑,由申报单位填写。

2.“达标判定”项的填写方式:满足要求的项填写“√”;不满足要求的项在填写“×”;不参评的项填写“○”。

如因项目实际情况致使某些条文不参评,请在该条文“评价要点”中阐明原因,并在“实际提交证明材料”中提供证明材料。

3.“实际提交材料”中列表填写对应条文实际提交的材料的全称。

4.本报告封面的“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请务必认真、仔细填写,并与申报书保持一致,如因笔误造成评审或证书制作问题,后果自负。

5.采用本报告参考样式,可进行编辑性修改,但应保持技术内容和要求的完整和与所采用评价标准的一致性。

目录一、自评总述 (1)二、自评内容 (2)5.1节地与室外环境 (2)5.2节能与能源利用 (22)5.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52)5.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70)5.5 室内环境质量 (85)5.6 运营管理 (104)三、附录 (117)附录一节能计算报告要求 (117)附录二可再生能源利用设计说明要求 (118)附录三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计算书要求 (119)附录四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计算书要求 (120)一、自评总述经自评估,本项目规划设计阶段控制项全部达标,一般项与优选项项数达到设计阶段级的标准。

一般项与优选项的达标情况见表1:表1 项目规划设计阶段达标情况项目实景图二、自评内容5.1 节地与室外环境控制项5.1.1 场地建设不破坏本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尽可能维持原有场地的地形地貌。

1)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评价要点:场地内是否有以下资源或地形:□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其他保护区、□以上皆无简要说明场地地形或资源概况(100字以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自评估报告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自评星级:建筑类型:□居住建筑、□公共建筑自评分数:湖北省建筑节能科技中心制二○一五年四月填表说明1、本报告用于申报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的,由申报单位自行填写;2、“达标判定”项的填写方式:满足要求的项选“√”,不满足要求的项选“×”,不参评的项选“○”,规划设计阶段不参评的项用“—”标出;如因项目实际情况致使某些条文不参评,请在该条文“评价要点”中阐明原因,并在“实际提交证明材料”中提供证明材料。

3、“自评得分”项的填写方式:在自评得分分类对应的表格中,填写符合项目情况的得分,不达标的条文,自评得分填写“0”;不参评条文的得分处理方式,已在条文中注明。

4、“实际提交材料”中逐条填写对应条文实际提交的证明材料的全称,如有材料编号请一并注明。

5、本报告封面的“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请务必认真、仔细填写,并与申报书保持一致,如因笔误造成评审或证书制作问题,后果自负。

目录一、评价标准 (1)二、自评总述 (2)三、自评内容 (3)4 节地与室外环境 (3)5 节能与能源利用 (33)6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66)7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82)8 室内环境质量 (100)11 提高与创新 (126)四、附录 (139)附录一节能计算报告要求 (139)附录二可再生能源利用设计说明要求 (140)附录三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计算书要求 (141)附录四可再利用、可再循环材料比例计算书 (142)一、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设计阶段应满足标准所有控制项的要求,每类指标的评分项得分不得小于40分。

当绿色建筑总得分分别达到50分、60分、80分时,绿色建筑等级分别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绿色建筑各类评价指标权重按表1确定。

表1绿色建筑各类评价指标权重经自评估,本项目设计阶段控制项全部达标,评分项与加分项的分值达到设计阶段星级的标准。

各章节得分情况见表2:表2项目规划设计阶段自评得分情况自评总分:申报星级评分要求:4 节地与室外环境4.1控制项4.1.1 项目选址应符合所在地城乡规划,且应符合各类保护区、文物古迹保护的建设控制要求。

1)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评价要点是否符合所在地城乡规划:□是、□否。

场地内是否有以下各类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其他保护区、□以上皆无。

场地内是否有以下各类文物古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建筑、□历史建筑、□以上皆无。

3)证明材料提交材料及要求:1、场地地形图:应包括红线范围、竖向标高、原有地物等。

2、环评报告书(表):应包括对场地选址以及场地内及周边是否有保护区、文物古迹保护的说明;3、保护区或文物古迹保护或改造的方案:如场地内有以上各类保护区、文物古迹保护,应包括相应保护或改造措施(如无保护内容可不提供),文物局、园林局、旅游局或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的相关证明文件,相关处理方案等。

4.1.2 场地应无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无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源的威胁,无电磁辐射、含氡土壤等危害。

1)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评价要点场地选址附近是否有以下威胁或者危险源:□洪灾、□泥石流、□含氡土壤、□风切变、□抗震不利地段(如地震断裂带、易液化土、人工填土等)、□电磁辐射(如电视广播发射塔、雷达站、通信发射台、变电站、高压电线等)、□火、爆、有毒物质等(如油库、煤气站、有毒物质车间等)、□以上皆无3)证明材料提交材料及要求:1、场地地形图:应包括红线范围、竖向标高、原有地物等。

2、环评报告书(表):应体现场地是否有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以及是否有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源、电磁辐射等危害;3、地勘报告;4、场地内有毒有害物质的专项检测报告:如土壤氡浓度检测报告。

4.1.3 场地内应无超标污染物排放。

1)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本条以申报对象所在地块(或居住小区)的情况为评价对象。

)2)评价要点:场地内是否有以下建筑或设施:□餐饮类建筑、□锅炉房、□垃圾运转站、□其他易产生烟、气、尘、噪声的建筑或设施(请填写)、□以上皆无3)证明材料提交材料及要求:1、建筑总平面图:应体现相关污染源所在位置及其控制措施;2、建筑平面图:应体现相关污染源所在位置及其控制措施;3、环评报告书(表):应包含场地内各类污染源及其控制措施分析。

4、餐饮、锅炉房、垃圾转运站等易产生污染设施的机电专业施工图设计文件。

4.1.4 建筑规划布局应满足日照标准,且不得降低周边建筑的日照标准。

1)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评价要点□居住建筑住区位于气候区,所在城市为:,属于:□大城市、□中小城市本项目中住宅标准日最低日照时数:小时住区内是否有老年人居住建筑:□是、□否如有老年人居住建筑,则老年人居住建筑冬至日日照时数:小时是否为旧区改建内的新建住宅:□是、□否□公共建筑本项目是否为以下几类建筑类型:□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校、□ 以上皆不是如是托儿所或幼儿园,则其生活用房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小时数:小时如是中小学校,则其南向的普通教室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小时数:小时周边是否有居住建筑、学校建筑:□是、□否如周边有居住建筑、学校建筑,本项目是否影响其日照要求:□ 是、□ 否3)证明材料提交材料及要求:1、场地地形图:应提供能反映本地块与周边地块的空间相邻关系(距离、高度等)以及周边建筑状况;2、日照模拟分析报告:应使用当地规委认可的计算软件对标准日最低日照时数进行模拟计算。

4.2 评分项Ⅰ土地利用4.2.1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总分19分)1)得分自评□居住建筑□公共建筑2)评价要点建筑用地面积_________ m2□居住建筑项目立项审批时间:年住宅层数:□低层、□多层、□中高层、□高层,建筑高度:。

居住建筑及配套中仅供居住建筑使用的附属用房面积:m2居住建筑面积比率,居住建筑用地面积:m2居住人口(按每户3.2 人计算):人;人均居住用地指标:m2/人□公共建筑项目审批时间:年公共建筑及其配套的仅供公共建筑使用的附属用房的面积:m2公共建筑面积比率,公共建筑用地面积:m2容积率:3)证明材料提交清单及要求:居住建筑:1、场地地形图:应包括红线范围、竖向标高、原有地物等。

2、建筑总平面图:应包含住区用地面积、户数、总建筑面积等技术经济指标;3、人均居住用地指标计算书:应包括人均居住用地指标计算过程。

公共建筑:1、场地地形图:应包括红线范围、竖向标高、原有地物等。

2、建筑总平面图:应包含规划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容积率等技术经济指标。

4.2.2 场地内合理设置绿化用地。

(总分9分)1)得分自评2)评价要点建筑用地面积_________ m2绿地面积_________ m2□ 居住建筑居住建筑及配套中仅供居住建筑使用的附属用房面积:m2居住建筑面积比率,居住建筑用地面积:m2居住建筑绿地面积:m2居住建筑绿地率(%)居住人口(按每户3.2 人计算):人;住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m2□公共建筑公共建筑及其配套的仅供公共建筑使用的附属用房的面积:m2公共建筑面积比率,公共建筑用地面积:m2公共建筑绿地面积:m2公共建筑绿地率(%)项目绿地是否向社会公众开放:□是、□否3)证明材料提交清单及要求:居住建筑:1、建筑总平面图:应体现绿地位置,并包括用地面积、绿地面积、绿地率等技术经济指标;2、景观总平面图:应体现绿地位置、面积;3、立体绿化平面图:应体现绿地位置、面积;4、平面日照等时线模拟图、计算书。

5. 人均公共绿地计算书:应包括人均公共绿地指标计算过程。

公共建筑:1、建筑总平面图:应体现绿地位置,并包括用地面积、绿地面积、绿地率等技术经济指标;2、景观总平面图:应体现绿地位置、面积;3、立体绿化平面图:应体现绿地位置、面积。

4.2.3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总分6分)1)得分自评(不适宜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可不参评)□不参评,原因:。

□ 居住建筑□ 公共建筑2)评价要点是否有地下空间:□是、□否建筑用地面积_________ m2地下建筑面积_________ m2地下一层建筑面积_________ m2□ 居住建筑居住建筑及配套中仅供居住建筑使用的附属用房面积:m2居住建筑面积比率,居住建筑用地面积:m2居住建筑地下建筑面积:m2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指标地下建筑面积与地上建筑面积的比率地下空间主要功能为:□ 公共建筑公共建筑及其配套的仅供公共建筑使用的附属用房的面积:m2地下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率为:%地下一层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率:% 地下空间主要功能为:简要说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设计说明:包括该建筑的场地区位、地质条件、地下空间功能分3)证明材料提交材料及要求:1、建筑总平面图:应包括总建筑面积、地上建筑面积、地下建筑面积、建筑占地面积等技术经济指标;2、地下空间建筑平面图:应体现地下空间功能分区及面积;3、地下空间不参评情况说明书:应论述项目不适宜开发地下空间的缘由,如场地区位和地质条件、建筑结构类型、建筑功能或性质确实不适宜开发地下空间等。

(仅本条不参评项目提供)。

Ⅱ室外环境4.2.4 建筑及照明设计避免产生光污染。

(总分4分)1)得分自评2)评价要点是否采用玻璃幕墙或镜面式铝合金装饰外墙:□是、□否室外景观照明是否有直射光射入空中:□是、□否照明光线是否有超出被照区域的溢散光:□是、□否,如有,则溢散光占比为:3)证明材料提交材料及要求:1、建筑总平面图:应反映本地块与周边地块的空间相邻关系(距离、高度等),以及周边建筑状况(类型、高度等);2、建筑设计说明:应包含玻璃幕墙或镜面应式铝合金装饰外墙的可见光反射比的说明;3、幕墙设计说明:应包含玻璃幕墙或镜面应式铝合金装饰外墙的可见光反射比说明;4、室外景观照明设计说明:应包含光污染控制说明;5、室外景观照明灯具产品资料:应含有灯具的调节方式以及光度检验报告。

4.2.5 场地内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 的有关规定。

(总分4分)1)得分自评2)评价要点场地位于《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类型环境噪声检测情况单位:dB(A)简要说明建筑场地周围噪声分布状况,如果拟建噪声敏感建筑不能避免临近交通干线,或不能远离固定的设备噪声源时,说明降噪措施。

(200 字以内)3)证明材料提交材料及要求:环评报告书(表)或环境噪声影响测试报告、噪声预测分析报告:应包含场地噪声检测数值,若环境噪声测试值比标准规定值高,需提供降低噪声的措施。

4.2.6 场地内风环境有利于室外行走、活动舒适和建筑的自然通风。

(总分6分)(住区风环境模拟应以申报对象所在地块(或居住小区)为对象,并重点分析申报对象区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