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 T 3650—2020》解读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50-2020

一般规定………………………………………………………………………70
7.2
预应力筋及制作………………………………………………………………70
7.3
锚具、夹具和连接器…………………………………………………………73
7.4
管道……………………………………………………………………………76
7.5
混凝土浇筑……………………………………………………………………77
7.6
施加预应力……………………………………………………………………77
7.7
先张法…………………………………………………………………………81
7.8
后张法…………………………………………………………………………83
7.9
后张孔道压浆及封锚…………………………………………………………88
7.10 无黏结预应力………………………………………………………………95
9.5
灌注桩后压浆………………………………………………………………132
9.6
挖孔灌注桩………………………………………………………………137
9.7 成孔、成桩检验………………………………………………………………139
10
沉入桩……………………………………………………………………………141
10.1
8.9
试拼装………………………………………………………………………113
8.10 涂装…………………………………………………………………………114
8.11 包装、存放与运输……………………………………………………………115
8.12 工地连接……………………………………………………………………115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2020版修订内容培训

请各有关单位注意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和修改建议函告中交一公局集 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管庄周家井世通国际大厦,邮政编码: 100024),以便修订 时研用。
旧注:1.砂按技术要求分为1类、I类、I类。I 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 I类宜用 于强度等级C30 C60及有抗冻、抗渗或其他要求的混凝土;耳类 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和砌筑砂浆。 2.天然砂包括河砂、湖砂、山砂、波化海砂, 人工砂包括机制砂和混合砂。 3.石粉含量系指粒径小于0. 075mm的颗粒含量。 4.砂中不应混有草根、树叶、树枝、塑料,煤 块、炉渣等杂物。 5.当对砂的坚固性有怀疑时,应做坚固性试验。 6.当碱集料反应不符合表中要求时,应采取抑 制破集料反应的技术措施。
本规范是对原《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 2011)的全面修订,经批准后以《公路桥涵施 工技术规范》(JTG/T 3650-2020)颁布实施。
本规范修订的指导思想是:贯彻执行国家和交通运输部的有关技术政策;在总结桥涵工程施工实践 经验并借鉴国外先进技术标准的基础_上,吸纳技术成熟、工艺先进、经济合理、安全环保、节能减排 的“四新”技术;更好地体现“安全、耐久、环保、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桥涵工程建设理念,使 规范真正起到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提高施工技术水平的作用。
(7)“预应力混凝土工程”一章中,取消了普通松弛预应力筋的张拉程序;对判断一端张拉或两端张拉的 条件进行了修改。
(8)“浅基础、承台”一章中,增加了预制安装承台的技术要求。 (9)“桥墩、桥台”一章中,增加了对高墩、预制安装墩台身和盖梁等的施工技术规定。 (10)“梁式桥”一章中,增加了对预制节段逐孔拼装、大节段钢箱梁安装的施 工技术规定。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3650-2020新旧规范变化对比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3650-2020新旧规范变化对比在新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50-2020)中,6.2关于水泥的规定没有变化。
而在6.3细集料方面,规范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
规范要求细集料的级配应该良好,质地坚硬,颗粒洁净,宜采用河砂。
如果河砂不易得到,可以采用符合规定的其他天然砂或机制砂。
但是,细集料不得采用海砂。
细集料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6.3.1的规定。
表6.3.1中列出了细集料的技术指标。
按照规范的要求,细集料分为Ⅰ类、Ⅱ类、Ⅲ类。
其中,Ⅰ类和Ⅱ类的云母和轻物质含量有一定要求,有害物质限量有机物、硫化物及硫酸盐、氯化物等也有规定。
而Ⅲ类的要求相对宽松一些。
此外,规范还对含泥量、泥块含量、MB值、石粉含量、坚固性、单级最大压碎指标、表观密度、松散堆积密度、空隙率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要求。
细集料经过碱集料反应试验后,试件应无裂缝、酥裂、胶体外溢。
硫酸钠溶液法试验后,砂的质量损失不应过大,规定试验龄期的膨胀率应小于0.10.需要注意的是,砂按产源分为天然砂、机制砂两类;按技术要求分为Ⅰ类、Ⅱ类、Ⅲ类。
而石粉含量系指机制砂中粒径小于75μm的颗粒含量。
当工程有要求时,含水率和饱和面干吸水率应采用实测值。
规范取消了Ⅰ类、Ⅱ类、Ⅲ类砂宜用于CXX强度等级混凝土。
6.3.4细集料的颗粒级配应符合表6.3.4-1的规定,级配类别应符合表6.3.4-2的规定。
根据表6.3.4-1,细集料的分类包括天然砂和机制砂,其级配区分别为1区、2区、3区。
表中给出了不同筛孔的级配要求,以及累计筛余的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除4.75mm和600μm筛档外,各级累计筛余的超出值总和应不大于5%。
对于砂浆用砂,4.75mm筛孔的累计筛余量应为0,这是新增的要求。
根据表6.3.4-2,级配类别分为I 类、Ⅱ类和Ⅲ类,对应的级配区也有所不同。
6.4粗集料的坚固性试验需要符合表6.4.1和表6.4.2的规定。
表6.4.2给出了粗集料的坚固性试验的技术要求,包括碎石压碎指标、卵石压碎指标、硫酸钠溶液法试验质量损失值、吸水率、针片状颗粒总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有机物和有害物质限量硫化物及硫酸盐等指标。
《JTGT3660—2020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解读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解读近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60—2020)(以下简称《规范》),作为公路工程行业推荐性标准,自2020年8月1日起施行。
原《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 2009,以下简称原《规范》)和《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 F60—2009,以下简称原《细则》)同时废止。
为便于理解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切实做好贯彻实施工作,现将有关修订情况解读如下:一、背景情况公路隧道施工经常面临断面大、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风险高等困难;原《规范》和《细则》发布后,随着大量的公路隧道工程的实施,我国积累了公路隧道施工的新经验,四新”技术得到不断应用,新型建筑材料和施工机械不断出现,环保安全要求进一步提升;在此背景下,为进一步保障隧道工程施工的安全和质量,交通运输部组织完成了《规范》的修订工作。
二、《规范》的定位《规范》定位于以钻爆法为主要开挖方式的新建和改扩建公路的隧道施工。
《规范》围绕施工工艺提出技术要求,旨在达到安全环保、经济合理、技术先进、优质高效的目标。
《规范》以成熟使用的研究成果为支撑,依托公路隧道工程实践,广泛征求了意见,与其他标准进行了衔接。
《规范》涵盖了公路隧道施工的全过程工序和施工准备、附属设施、辅助工程措施、监控量测和地质预报等,提出了各工序的工艺参数、技术规定和过程控制要求,用于规范施工行为,指导公路隧道施工工艺标准化,提高隧道施工质量和效率。
是公路隧道工程的专业施工规范。
三、《规范》的特点《规范》注重落实高质量发展理念和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吸纳交通运输行业隧道施工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工程建设经验。
《规范》的主要特点包括:(一)行业适用性强。
公路隧道的显著特点是三车道、四车道隧道开挖跨度更大。
《规范》对三车道、四车道开挖方法选择、支护参数选定、预留变形量设置、对向开挖两工作面安全施工距离控制、质量控制标准、监控量测测点布置等,均给出了规定,用于指导公路隧道施工。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2020

2020年6月30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公告:《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50-2020)作为公路工程行业推荐标准,自2020年10月1日起施行,原《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 50-2011)同时废止。
为理解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做好实施后的各项工作,现将有关修订解读如下:一、背景资料。
公路桥涵工程施工往往面临复杂多变的地形、水文地质条件和多样的结构形式,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风险和安全风险很高;原规范发布后,随着我国公路桥涵建设规模的不断加大,特别是以港珠澳大桥为代表的创新项目的实施,不断涌现出“四新”技术,积累了丰富的公路桥涵施工经验,同时对安全、质量、环保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在此背景下,为进一步提高行业技术水平,确保桥涵施工安全质量,交通运输部组织修订了规范。
第二,“守则”的定位和作用。
规范内容包括公路桥涵常用材料、钢筋通用技术、混凝土与预应力工程、支架模板制造、钢桥、各类桥梁结构施工、特殊施工、特殊条件下施工、施工质量、安全环保措施等,涵盖公路桥涵施工准备、施工过程、交工验收、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等全过程。
“规范”以我国桥涵建设实践经验和国内外先进技术成果为基础,吸收了技术成熟、工艺先进、经济合理、安全环保、节能减排的“四新”技术,旨在体现“安全、耐用、环保、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桥涵建设理念,用以指导各级公路新建、改扩建桥涵工程建设,确保桥涵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
第三,“守则”的特点。
内容全面、技术先进、适用性强。
公路桥涵多采用梁桥、斜拉桥、悬索桥、拱桥、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箱涵等形式。
与铁路、市政工程相比,公路桥涵结构形式多样,墩台基础形式多样。
规范增加了不锈钢钢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预制节段逐孔拼装、墩台预制安装、海上大截面梁预制安装等内容,与国外同类规范特别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规范相比,基本涵盖各类桥涵工程,适用的桥型、结构、施工方法和技术更加全面、系统和丰富。
《JTGT 3660—2020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解读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解读近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60—2020)(以下简称《规范》),作为公路工程行业推荐性标准,自2020年8月1日起施行。
原《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以下简称原《规范》)和《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 F60—2009,以下简称原《细则》)同时废止。
为便于理解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切实做好贯彻实施工作,现将有关修订情况解读如下:一、背景情况公路隧道施工经常面临断面大、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风险高等困难;原《规范》和《细则》发布后,随着大量的公路隧道工程的实施,我国积累了公路隧道施工的新经验,“四新”技术得到不断应用,新型建筑材料和施工机械不断出现,环保安全要求进一步提升;在此背景下,为进一步保障隧道工程施工的安全和质量,交通运输部组织完成了《规范》的修订工作。
二、《规范》的定位《规范》定位于以钻爆法为主要开挖方式的新建和改扩建公路的隧道施工。
《规范》围绕施工工艺提出技术要求,旨在达到安全环保、经济合理、技术先进、优质高效的目标。
《规范》以成熟使用的研究成果为支撑,依托公路隧道工程实践,广泛征求了意见,与其他标准进行了衔接。
《规范》涵盖了公路隧道施工的全过程工序和施工准备、附属设施、辅助工程措施、监控量测和地质预报等,提出了各工序的工艺参数、技术规定和过程控制要求,用于规范施工行为,指导公路隧道施工工艺标准化,提高隧道施工质量和效率。
是公路隧道工程的专业施工规范。
三、《规范》的特点《规范》注重落实高质量发展理念和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吸纳交通运输行业隧道施工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工程建设经验。
《规范》的主要特点包括:(一)行业适用性强。
公路隧道的显著特点是三车道、四车道隧道开挖跨度更大。
《规范》对三车道、四车道开挖方法选择、支护参数选定、预留变形量设置、对向开挖两工作面安全施工距离控制、质量控制标准、监控量测测点布置等,均给出了规定,用于指导公路隧道施工。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指南》JTG T3650-2020培训讲义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指南》JTG T3650-2020培训讲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指南 JTG T3650-2020 培训讲义一、引言本讲义旨在提供关于公路桥涵施工技术的指南,以帮助施工人员正确理解和应用相关技术。
本指南基于 JTG T3650-2020 标准,覆盖了公路桥涵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要点和技术要求。
二、施工前准备在施工前的准备阶段,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调研和评估。
施工前准备的主要内容包括:- 工程设计文件的审查和理解- 施工现场的勘察和测量- 施工材料和设备的准备- 施工组织和施工计划的制定三、施工过程3.1 基础施工基础施工是公路桥涵施工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进行基础施工时,应注意以下要点:- 地基处理和加固- 基础模板安装- 混凝土浇筑和养护3.2 上部结构施工上部结构施工是公路桥涵施工的另一个重要阶段。
在进行上部结构施工时,应注意以下要点:- 桥墩和墩台施工- 梁体安装和连接- 环境保护和安全措施四、质量控制为确保公路桥涵施工的质量,应进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 材料质量控制- 施工工艺和操作规范的执行- 施工过程的监测和检验五、安全管理在公路桥涵施工中,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为确保施工安全,应采取以下措施:- 制定详细的安全计划和操作规程- 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意识教育- 定期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并进行改进六、环境保护公路桥涵施工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为保护环境,应采取以下措施:- 合理规划施工工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做好噪声、粉尘、废水等污染物的控制- 积极开展环境监测和评估七、施工质量验收施工完成后,应进行质量验收。
质量验收的主要内容包括:- 施工质量检查和评估- 施工记录和资料的整理- 进行质量验收和评定八、施工安全事故防范与应急处理为防范施工安全事故,并妥善应对突发情况,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和措施。
施工安全事故防范与应急处理的要点包括:- 安全风险评估和控制- 安全教育和培训- 应急预案和救援措施九、总结本讲义旨在提供公路桥涵施工技术的指南,以帮助施工人员正确实施施工工作。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3650—2020》解读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50 —2020》解读近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50 —2020)(以下简称《规范》),作为公路工程行业推荐性标准,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
原《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 —2011 )同时废止。
为便于理解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做好实施后工作,现将有关修订情况解读如下:一、背景情况公路桥涵工程的建设经常面临复杂多变的地形、水文、地质条件和多种多样的结构形式,施工时的质量风险和安全风险很高;原规范发布后,随着我国公路桥涵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增大,尤其随着以港珠澳大桥为代表的创新工程的实施,四新”技术不断涌现,积累了丰富的公路桥涵施工经验,同时安全、质量和环保要求也在进一步提升;在此背景下,为进一步提升行业技术水平,保障桥涵工程施工的安全和质量,交通运输部组织完成了规范的修订工作。
二、《规范》的定位和作用《规范》内容包括公路桥涵常用材料,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工程通用技术,支架与模板、钢桥制造,各类桥型结构施工、各专项施工、特殊条件施工及施工质量、安全和环保措施,涵盖了施工准备、施工过程、交工验收的全过程,与公路桥涵相关的《公路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标准》、《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等规范,共同形成了公路桥涵建设技术标准体系。
《规范》以我国桥涵工程施工实践经验和国内外先进技术成果为依托,吸纳了技术成熟、工艺先进、经济合理、安全环保、节能减排的四新”技术,旨在体现安全、耐久、环保、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桥涵工程建设理念,用于指导各级公路中新建、改建和扩建桥涵工程的施工,保证桥涵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三、《规范》的特点(一)内容全面,技术先进,适用性强。
公路桥涵多采用梁式桥、斜拉桥、悬索桥、拱桥以及钢混组合结构、箱涵等形式,相较铁路、市政工程,公路桥涵类型和结构种类繁多,墩台基础形式多样。
《规范》增补了不锈钢钢筋、钢混组合结构、预制节段逐孔拼装、墩台预制安装、海上大节段梁预制安装等内容,与国外同类规范相比,特别是与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同类标准相比,基本涵盖了所有各类桥涵工程的内容,适用的桥型、结构及其施工工法、工艺更加全面、系统、丰富。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2020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20202020年6月30日,交通运输部公开发布公告:《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50—2020),作为公路工程行业推荐性标准,自2020年10月1日起施行,原《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同时废止。
为便于理解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做好实施后工作,现将有关修订情况解读如下:一、背景情况公路桥涵工程的建设经常面临复杂多变的地形、水文、地质条件和多种多样的结构形式,施工时的质量风险和安全风险很高;原规范发布后,随着我国公路桥涵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增大,尤其随着以港珠澳大桥为代表的创新工程的实施,“四新”技术不断涌现,积累了丰富的公路桥涵施工经验,同时安全、质量和环保要求也在进一步提升;在此背景下,为进一步提升行业技术水平,保障桥涵工程施工的安全和质量,交通运输部组织完成了规范的修订工作。
二、《规范》的定位和作用《规范》内容包括公路桥涵常用材料,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工程通用技术,支架与模板、钢桥制造,各类桥型结构施工、各专项施工、特殊条件施工及施工质量、安全和环保措施,涵盖了施工准备、施工过程、交工验收的全过程,与公路桥涵相关的《公路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标准》、《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等规范,共同形成了公路桥涵建设技术标准体系。
《规范》以我国桥涵工程施工实践经验和国内外先进技术成果为依托,吸纳了技术成熟、工艺先进、经济合理、安全环保、节能减排的“四新”技术,旨在体现“安全、耐久、环保、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桥涵工程建设理念,用于指导各级公路中新建、改建和扩建桥涵工程的施工,保证桥涵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三、《规范》的特点(一)内容全面,技术先进,适用性强。
公路桥涵多采用梁式桥、斜拉桥、悬索桥、拱桥以及钢混组合结构、箱涵等形式,相较铁路、市政工程,公路桥涵类型和结构种类繁多,墩台基础形式多样。
《规范》增补了不锈钢钢筋、钢混组合结构、预制节段逐孔拼装、墩台预制安装、海上大节段梁预制安装等内容,与国外同类规范相比,特别是与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同类标准相比,基本涵盖了所有各类桥涵工程的内容,适用的桥型、结构及其施工工法、工艺更加全面、系统、丰富。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2020

新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已经发布,将于2020年10月1日起实施(附电子下载)交通工程质量与安全9月12日2020年6月30日,交通部发布公告: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50-2020)作为公路工程行业建议标准,将于2020年10月1日起生效,同时废止原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 50-2011)。
为了解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并做好实施后的工作,现将有关修订解释如下:。
背景信息公路桥涵工程施工面临复杂多变的地形、水文地质条件和各种结构形式,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风险和安全风险很高;原规范颁布后,随着我国公路桥涵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特别是以港珠澳大桥为代表的创新工程的实施,“四新”技术不断涌现,在公路桥涵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对安全、质量和环保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在此背景下,为了进一步提高行业技术水平,确保桥涵施工的安全和质量,交通部组织修订了规范。
第二,规范的定位和作用规范的内容包括公路桥涵的常用材料、一般加固技术、混凝土和预应力工程、支架和模板制造、钢桥、各种桥梁结构的施工、特殊施工、特殊条件下的施工以及施工质量、安全和环境保护措施,涵盖公路桥涵工程施工准备、施工过程、交接验收、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全过程。
根据我国桥涵建设的实践经验,结合国内外先进技术成果,吸收了技术成熟、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环保、节能减排等“四新”技术,体现了“安全、耐久、环保、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桥涵建设理念,用于指导公路各级新建、改建、扩建桥涵工程的建设,确保桥涵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
公路桥涵大多采用梁桥、斜拉桥、悬索桥、拱桥、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箱涵等形式。
与铁路和市政工程相比,公路桥涵有多种类型和结构,墩台基础形式也多种多样。
规范增加了不锈钢加固、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预制节段逐孔拼装、墩台预制安装、海上大截面梁预制安装等内容。
与国外同类规范特别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它基本涵盖了各种桥涵工程,适用的桥型、结构、施工方法和技术更加全面、系统和丰富。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3650-2020新旧规范变化对比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50-2020)新旧规范变化对比6.2 水泥(无变化)6.3 细集料6.3.1 细集料宜采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颗粒洁净的河砂;当河砂不易得到时,可采用符合规定的其他天然砂或机制砂;细集料不得采用海砂。
细集料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6.3.1的规定。
注:1.砂按产源分为天然砂、机制砂两类;按技术要求分为Ⅰ类、Ⅱ类、Ⅲ类(取消了Ⅰ类、Ⅱ类、Ⅲ类砂宜用于CXX强度等级混凝土)。
2.石粉含量系指机制砂中粒径小于75μm 的颗粒含量。
3.当工程有要求时,含水率和饱和面干吸水率应采用实测值。
4硫化物及硫酸盐(按SO3质量计,%)6.3.4 细集料的颗粒级配应符合表6.3.4-1的规定,级配类别应符合表6.3.4-2的规定。
表6.3.4-1 细集料的颗粒级配注:1.表中除 4.75mm 和 600μm 筛档外,其余可略有超出,但各级累计筛余的超出值总和应不大于5%。
2.对砂浆用砂,4.75mm 筛孔的累计筛余量应为 0(新增要求)。
6.4 粗集料6.4.2 当混凝土结构物处于不同环境条件下时,粗集料坚固性试验的结果除应符合表6.4.1 的规定外,尚应符合表 6.4.2 的规定。
注:1. 粗集料中不应混有草根、树叶、树枝、塑料、煤块、炉渣等杂物。
2.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及以上时应进行岩石抗压强度检验,其他情况下,如有必要也可进行岩石的抗压强度检验。
岩石的抗压强度除应满足表中要求外,其抗压强度与混凝土强度等级之比对于C60及以上的混凝土,应不小于2,其余应不小于1.5(新增内容)。
岩石强度首先应由生产单位提供,工程中可采用压碎值指标进行质量控制。
3. 当粗集料中含有颗粒状硫酸盐或硫化物杂质时,应进行专门检验,确认能满足混凝土耐久性要求后,方可采用。
4.采用卵石破碎成碎石时,应具有两个及以上的破碎面,且其破碎面应不小于70%。
5. 卵石和碎石混合使用时,压碎值应分别按卵石和碎石控制(新增内容)。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则》JTG T3650-2020教育课程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则》JTG T3650-2020教育课程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则 JTG T3650-2020 教育课程简介本教育课程《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则》基于JTG T3650-2020标准,旨在提供关于公路桥涵施工的相关技术规则和指南。
本课程将涵盖以下主要内容:施工前准备、施工工艺、施工机械与设备、质量控制、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课程大纲1. 施工前准备- 施工准备工作的重要性- 施工前的现场调查与勘测- 施工准备文件的编制2. 施工工艺- 基础施工工艺- 上部结构施工工艺- 钢结构施工工艺- 桥面铺装施工工艺3. 施工机械与设备- 常用施工机械与设备的介绍- 施工机械的选用与调试- 施工机械的操作与维护4. 质量控制- 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5. 安全管理- 施工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要点- 紧急情况处理与事故预防研究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员将能够:- 了解公路桥涵施工的基本要求和技术规则- 掌握施工前准备、施工工艺、施工机械与设备、质量控制、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施工过程中的操作与管理研究方式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包括讲解、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形式,以提高学员的研究效果和实际应用能力。
学员将参与讨论、演练和模拟实践,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研究评估为了评估学员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将进行以下方式的研究评估:- 课程作业:根据课程要求完成相关作业- 实操考核:模拟实际施工场景进行操作和管理评估- 研究测试:进行知识理解和应用的测试学员要求本课程面向从事公路桥涵施工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学员需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本课程的内容。
结束语《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则》JTG T3650-2020教育课程旨在提供一套完整的涵盖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则的教育培训体系。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员将能够全面了解公路桥涵施工的要求和规范,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和管理。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2020

1.0.1为满足公路桥涵工程施工的需要,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公路新建、改建、扩建桥涵。
1.0.3特大型、特殊结构或特殊区域的桥涵工程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还应针对本规范未规定的内容制定专门的技术标准或专用技术条款。
指导施工。
条款说明:“特大型”是指规模远远超过一般桥涵工程,“特殊区域”一般指高原、山区、冻土、沙漠等地区。
本规范中所述的在特大型、特殊结构或特殊区域修建桥涵的某些特殊要求可能不包括在本规范中。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根据本手册制定更详细的专用技术标准或专用技术条款来指导施工。
1.0.4公路桥涵施工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并符合安全、耐久、环保、节能减排的要求。
建设是体现设计思想和设计意图的过程。
符合设计文件是公路桥涵工程施工的基本准则。
这里的“安全”要求有两层含义:一是保证施工过程中结构和操作的安全;二是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二是桥涵工程交付使用后,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结构本身可以在规定的使用年限内安全使用。
”“耐久性”是指桥涵工程结构满足设计要求所需的使用寿命“环境保护”是指公路桥涵工程建设必须符合《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节能减排是指节约能源,减少环境中有害物质的排放。
原规范只提到“节能”,但“减排”也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本次修订版将其表述修改为“节能减排”。
1.0.5公路桥涵工程施工应遵守国家有关施工质量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2-保证体系》,明确质量责任,加强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1.0.6公路桥涵施工应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
施工人员确保施工安全。
1.0.7公路桥涵施工应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节约土地,减少耕地,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1.0.8公路桥涵施工应实行标准化、工厂化、装配化、信息化建设,积极推广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3650—2020》解读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50 —2020》解读近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50 —2020)(以下简称《规范》),作为公路工程行业推荐性标准,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
原《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 —2011 )同时废止。
为便于理解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做好实施后工作,现将有关修订情况解读如下:一、背景情况公路桥涵工程的建设经常面临复杂多变的地形、水文、地质条件和多种多样的结构形式,施工时的质量风险和安全风险很高;原规范发布后,随着我国公路桥涵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增大,尤其随着以港珠澳大桥为代表的创新工程的实施,四新”技术不断涌现,积累了丰富的公路桥涵施工经验,同时安全、质量和环保要求也在进一步提升;在此背景下,为进一步提升行业技术水平,保障桥涵工程施工的安全和质量,交通运输部组织完成了规范的修订工作。
二、《规范》的定位和作用《规范》内容包括公路桥涵常用材料,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工程通用技术,支架与模板、钢桥制造,各类桥型结构施工、各专项施工、特殊条件施工及施工质量、安全和环保措施,涵盖了施工准备、施工过程、交工验收的全过程,与公路桥涵相关的《公路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标准》、《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等规范,共同形成了公路桥涵建设技术标准体系。
《规范》以我国桥涵工程施工实践经验和国内外先进技术成果为依托,吸纳了技术成熟、工艺先进、经济合理、安全环保、节能减排的四新”技术,旨在体现安全、耐久、环保、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桥涵工程建设理念,用于指导各级公路中新建、改建和扩建桥涵工程的施工,保证桥涵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三、《规范》的特点(一)内容全面,技术先进,适用性强。
公路桥涵多采用梁式桥、斜拉桥、悬索桥、拱桥以及钢混组合结构、箱涵等形式,相较铁路、市政工程,公路桥涵类型和结构种类繁多,墩台基础形式多样。
《规范》增补了不锈钢钢筋、钢混组合结构、预制节段逐孔拼装、墩台预制安装、海上大节段梁预制安装等内容,与国外同类规范相比,特别是与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同类标准相比,基本涵盖了所有各类桥涵工程的内容,适用的桥型、结构及其施工工法、工艺更加全面、系统、丰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50—2020》解读
近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50—2020)(以下简称《规范》),作为公路工程行业推荐性标准,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
原《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同时废止。
为便于理解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做好实施后工作,现将有关修订情况解读如下:
一、背景情况
公路桥涵工程的建设经常面临复杂多变的地形、水文、地质条件和多种多样的结构形式,施工时的质量风险和安全风险很高;原规范发布后,随着我国公路桥涵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增大,尤其随着以港珠澳大桥为代表的创新工程的实施,“四新”技术不断涌现,积累了丰富的公路桥涵施工经验,同时安全、质量和环保要求也在进一步提升;在此背景下,为进一步提升行业技术水平,保障桥涵工程施工的安全和质量,交通运输部组织完成了规范的修订工作。
二、《规范》的定位和作用
《规范》内容包括公路桥涵常用材料,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工程通用技术,支架与模板、钢桥制造,各类桥型结构施工、各专项施工、特殊条件施工及施工质量、安全和环保措施,涵盖了施工准备、施工过程、交工验收的全过程,与公路桥涵相关的《公路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标准》、《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等规范,共同形成了公路桥涵建设技术标准体系。
《规范》以我国桥涵工程施工实践经验和国内外先进技术成果为依托,吸纳了技术成熟、工艺先进、经济合理、安全环保、节能减排的“四新”技术,旨在体现“安全、耐久、环保、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桥涵工程建设理念,用于指导各级公路中新建、改建和扩建桥涵工程的施工,保证桥涵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三、《规范》的特点
(一)内容全面,技术先进,适用性强。
公路桥涵多采用梁式桥、斜拉桥、悬索桥、拱桥以及钢混组合结构、箱涵等形式,相较铁路、市政工程,公路桥涵类型和结构种类繁多,墩台基础形式多样。
《规范》增补了不锈钢钢筋、钢混组合结构、预制节段逐孔拼装、墩台预制安装、海上大节段梁预制安装等内容,与国外同类规范相比,特别是与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同类标准相比,基本涵盖了所有各类桥涵工程的内容,适用的桥型、结构及其施工工法、工艺更加全面、系统、丰富。
《规范》总结了我国近年来桥涵工程施工实践的成功经验,广泛征求了设计、施工、建设、养护、管理等有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对港珠澳大桥等大型桥梁工程技术创新成果进行了转化、提升和吸收,大量采纳了“四新”技术成果,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标准,力求实现技术成熟、工艺先进、经济合理、安全环保、节能减排的要求,体现“安全、耐久、环保、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理念。
《规范》的部分关键技术或指标,例如海上大节段梁预制安装、特殊环境条件技术措施、智能设备、施工监控技术、后张预应力孔道压浆材料性能指标等均高于国外相应标准。
但受国内施工管理和制造业水平所限,构件现浇、预制、安装精度指标较先进发达国家低,高性能材料(如高强钢、耐候钢、UHPC等)应用较少、水平较低,存在一定差距。
(二)采集成熟技术,可操作性强。
《规范》完善了桥涵装配技术,推行标准化、工厂化,引导信息化施工;强调对施工关键工序和关键过程的控制,以过程控制为核心,按照公路桥涵通用部分、基础与下部、不同桥型的上部结构的施工顺序组织标准内容,明确给出了各施工工艺过程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要求,便于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应用。
(三)坚持“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的原则。
《规范》注重施工全过程的风险控制,将安全技术要求贯穿在施工工艺中,通过对施工准备、大型临时工程、设备、人员、作业以及不同环境和不同季节因素等多方面的详细规定,最大限度地保证施工过程中的结构安全、作业安全及参建人员的职业健康。
(四)引导“品质工程、效率优先”的理念。
《规范》通过对施工准备、过程控制、监测检查的技术要求,规范施工行为,以达到控制质量波动、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提升工程品质的目的,引导参建人员增强质量意识,践行“品质工程、效率优先”的理念。
四、主要修订内容
(一)为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补充了新内容,推进信息技术应用。
《规范》补充了适用于装配化施工的预制节段逐孔拼装、大节段钢箱梁安装、墩台预制安装等新内容;以“宜推行标准化、工厂化、装配化和信息化施工”为指导,增加了钢筋、钢结构、构件预制、预应力等采用数控化机械设备、信息技术、工厂化加工制造的规定。
(二)依据近年来成功的工程经验和相关科研成果,吸纳了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等“四新”技术。
《规范》增加了不锈钢钢筋、自密实混凝土新材料;补充了预制节段逐孔拼装、大节段钢箱梁安装、墩台预制安装、高墩施工、步履式顶推等新内容;新增钢-混凝土组合梁、钢-混凝土接头和波形钢腹板梁的施工工艺;补充了大型起重船、缆索吊机在施工中的安全技术要求;将原规范中的“GPS测量”修改为“卫星定位测量”,扩充先进测量技术,以支持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的应用。
(三)调整相关内容,保持与《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3362-2018)、《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17)、《建设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11)等规范协调一致。
(四)适当调整了某些章节的内容编排方式,使组织结构更加合理,如原规范第19章“钢桥”调整为《规范》第8章“钢结构工程”;原规范第13章“扩大基础、承台与墩台”拆分调整为《规范》第14章“浅基础、承台”和第15章“桥墩、桥台”;将原规范第22章“涵洞”和第23章“通道桥涵”合并调整为本规范的第24章“涵洞、通道”等。
五、实施注意事项
(一)与相关规范配套使用。
《规范》使用过程中应与相关规范配套使用,如《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公路工程安全施工技术规范》等。
(二)加强管理,认真执行规范要求,防范风险。
规范的价值在于执行。
坚持预防为主和过程控制,提高桥涵施工工艺标准化、机械化、信息化水平,积极采用综合管控措施,防范工程风险。
(三)精心组织宣贯培训。
《规范》在公路桥涵工程施工中将广泛使用,各省(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要结合工作实际,切实有效地做好宣贯培训,让技术人员准确理解《规范》,合理使用《规范》,为桥涵工程质量的不断提升打下良好基础。
(四)在特殊条件下或对于特殊结构,当《规范》规定不能完全适用时,应进行专项论证和研究,取得可靠的技术参数后稳妥实施,以防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