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刺激引起的老鼠的侵犯行为讲解
【最新】公务员考试《定义判断》备考试题含习题答案及解析
公务员考试定义判断历届高频考题含答案解析1.回避行为,是指行为的发生阻止了某种负性刺激的出现,下列符合该定义的是()。
A.一个光着脚丫的人踩到热沥青上,他立刻跳到草地上B.大军发动汽车时音箱像爆炸一样响起来,他赶快把音量调小C.在电影院里,鹏鹏周围的人大声说话,他就坐到远离这些人的座位上去D.每次电击前都向老鼠发出一种声音,几次试验后,只要声音一发出,老鼠就开始逃开【答案】D【解析】回避行为是指行为的发生阻止了某种负性刺激的出现。
换句话说就是先要有刺激行为前的先行为、刺激行为和反应行为三种。
A选项光脚丫的人踩在热的沥青上面跳开是本能反应,不属于回避行为。
B选项将音量调小是怕影响到他人的反应,后期再没有反应,所以不符合定义。
C选项同样不存在最后的反应行为,所以不符合定义。
D选项用电刺激老鼠,形成一定的刺激性为,再给反应就逃走,符合定义。
因此,本题选项为D选项。
2.高温津贴是针对高温条件下从事经济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职工发放的特殊工资性补偿。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高温津贴的是()A.某建筑工地在最高气温超过36~C时给每个工人午餐多加一份饮料B.某研究院给前往沙漠地区进行地质考察的研究员每人每天补贴50元C.某钢铁公司,炼钢车间炉前工人的工资标准比配料岗位工人每月每人多100元D.北京某建筑公司规定每年每年6~8月工作实行夏时制,每天比冬季多工作1小时,每天每人多发20元【答案】C【解析】高温津贴的定义要点是:①高温条件下;②工资性补贴。
>A>项不符合②;>B>、>D>两项均不符合①。
选择>C>。
3.相符行为是指个人的行为与他人的行为和意志相符合、一致或相似的现象。
相符行为通常包括三种情况:第一,人们出于适应社会生活环境的需要而遵守共同的社会规范,产生相似行为,以便使社会生活能正常进行;第二,相似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化过程促使人们产生相似的行为,第三,人际交往中双方心理的相互影响,也导致相符行为。
电猫捕鼠器原理
电猫捕鼠器原理电猫捕鼠器是一种利用电击原理来捕捉老鼠的设备,它是一种高科技的捕鼠器,相比传统的捕鼠器,它更加安全、高效。
那么,电猫捕鼠器的原理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
首先,电猫捕鼠器的原理是利用电击来捕捉老鼠。
当老鼠进入电猫捕鼠器内部时,触碰到设备内部的电极,会导致电流通过老鼠的身体,从而造成电击。
这种电击并不会致命,但足以让老鼠感到不适,从而迫使它离开电猫捕鼠器。
这种原理既能够有效捕捉老鼠,又能够避免对老鼠造成严重伤害。
其次,电猫捕鼠器的原理是基于老鼠的生理特点。
老鼠的身体对电流的敏感度要远远高于人类,因此,即使是很小的电击对老鼠来说也是一种强烈的刺激。
这也是为什么电猫捕鼠器能够在不伤害老鼠的情况下有效地将其捕捉的原因。
另外,电猫捕鼠器的原理还包括了一定的安全保护措施。
在设计电猫捕鼠器时,通常会设置一定的电流和电压限制,以确保电击对老鼠是安全的。
同时,设备的外壳也会采用绝缘材料,以避免电击对周围环境和人类造成危险。
除此之外,电猫捕鼠器的原理还涉及到了对老鼠行为的研究。
通过对老鼠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的深入了解,设计者可以更好地确定电猫捕鼠器的工作原理,并做出相应的改进和优化。
总的来说,电猫捕鼠器的原理是基于电击和老鼠行为的特点,通过科学的设计和技术手段,实现了对老鼠的高效捕捉。
这种原理不仅能够保证捕鼠的效果,还能够保证老鼠的安全,是一种非常人性化的捕鼠方式。
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对电猫捕鼠器的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际使用电猫捕鼠器时,也要注意遵循相关的操作规范,以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和使用安全。
希望本文能够为大家带来一些帮助,谢谢阅读!。
小老鼠迷箱实验应答性行为
小老鼠迷箱实验应答性行为
应答性行为是由特定刺激引起的,是不随意的反射性反应;
斯金纳迷箱里的小白鼠
斯金纳的经典实验:迷箱实验
实验1:将一只很饿的小白鼠放入一个有按钮的箱中,每次按下按钮,则掉落食物。
结果:小白鼠自发学会了按按钮。
实验2:将一只小白鼠放入一个有按钮的箱中。
每次小白鼠不按下按钮,则箱子通电。
结果:小白鼠学会了按按钮。
斯金纳通过实验发现,动物的学习行为是随着一个起强化作用的刺激而发生的。
斯金纳把动物的学习行为推而广之到人类的学习行为上,人的一切行为几乎都是操作性强化的结果,人们有可能通过强化作用的影响去改变别人的反应。
在教学方面教师充当学生行为的设计师和建筑师,把学习目标分解成很多小任务并且一个一个地予以强化,学生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逐步完成学习任务。
总而言之,斯金纳认为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
电击小白鼠实验的伤害
电击小白鼠实验的伤害
研究人员在一群小白鼠的脑袋上插上了电极,想要观察电流刺激它们大脑后的反应。
结果发现,几乎所有小白鼠都害怕电击,只有一只表现得非常兴奋,不仅不害怕反而特别享受,甚至主动寻求电击。
最后这只小老鼠只顾无休无止地享受电击不吃不喝,从而力竭而亡。
研究人员感到非常困惑,于是他们就检查了插入这只小老鼠大脑的探针,发现原来探针弯曲了,刚好接触到老鼠的隔膜。
这个隔膜就是老鼠的“快感中枢”,当这-部位受到刺激小老鼠就会产生快感,从而导致了它的作死行为。
后来,有一位研究人员尝试将这一实验用于--
位患有抑郁汝士身上,即将探针插入她的大脑中,电击“快感中枢”,结果那位女士表示她感受到了人生的第一次快乐。
当研究人员将探针鼾,这位女生脸上的笑容就会消失。
然后她也像小白鼠-样迷恋上了这种快感,并主动寻求得到它。
小白鼠电防御条件反射的建立、分化与消退
小白鼠电防御条件反射的建立、分化与消退【目的要求】1.学习用动物建立条件反射的基本实验方法。
2.通过小白鼠条件反射的建立、分化与消退,了解条件反射活动的基本规律与生物学意义【基本原理】各种无关刺激(如声音或光等)与非条件刺激(如电流、食物等)先后作用于动物,并重复一定次数后,大脑皮层上相应的两个兴奋灶之间,由于兴奋的扩散,在功能上逐步形成了暂时性接通。
此时,无关刺激就成为具有信号意义的条件刺激,它能代替非条件刺激引起机体相应的反射活动,此即条件反射的建立。
条件反射的巩固需要非条件刺激的不断强化,否则,条件刺激的信号作用就逐渐消退。
消退是大脑皮层上的兴奋过程转化为抑制过程的结果,称为消退抑制。
分化也是抑制过程的发展。
由于大脑皮层对刺激具有高度的分辨能力,阳性刺激在皮层产生兴奋过程,而相近似的阴性刺激则产生抑制过程,这种抑制称为分化抑制,对大脑皮层的分析机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动物与器材】小白鼠、小动物条件反射箱、节拍器(或电铃、电灯)、调压变压器、秒表、换向电钥。
【方法与步骤】1.小动物条件反射箱的结构小白鼠条件反射箱为一长46cm、宽16cm、高23cm 的木制箱子,箱盖可为一活动的玻璃盖,也可为两层,下层为玻璃盖,上层是镜框,内嵌镜子。
将镜框打开一定角度,可通过镜子的反射观察动物在箱内的活动情况(图9-11)。
箱中间装有隔板,分左右两个小室。
隔板中央下方有小门,动物可通过小门来往于左、右两室。
箱底装有平行排列的金属片,单数金属片与电源的一极相接,而双数金属片与电源的另一极相连。
电源需经调压变压器与金属片连接。
如条件反射箱无刺激开关,变压器与金属片之间应串联换向电钥(图9-12)。
通电时,当小白鼠踏在两条相邻的金属片上,动物的身体把相邻的两条金属片接通,电流就会通过身体而发挥刺激作用,引起动物防御性运动反射。
在箱的左、右两壁,各装有两个开关,上面为灯光开关,下面为电刺激开关。
有些条件反射箱的左、右两壁下方中央各开一个小门,通过小门可将动物放进或取出。
药理学实验设计第六组
2.了解催吐作用的试验方法,观察氯丙嗪的镇吐作用。
3.观察氯丙嗪对小鼠的降温作用及其特点
二、作用机制
1.氯丙嗪的镇静作用是通过阻断中脑-边缘叶及中脑-皮质通路中的多巴胺受体。(镇静)
2.氯丙嗪可以阻断了延脑第四脑室底部的催吐化学感受区的D2受体,大剂量的氯丙嗪直接抑制呕吐中枢。(镇吐)
3.氯丙嗪对下丘脑的调节中枢的抑制。(降温)
四、实验步骤
将小鼠编号0——11
(一)电刺激激怒实验
实验装置的连接和调置:将药理生理多用仪后板上的开关拔向“激怒”一边,交流电输出电压的电位调节旋钮逆时针旋转至最小,交流电输出接线一端插入“交流输出”插座,另一端分别夹在附件激怒盒的红、黑柱上,即与刺激盒的导电铜丝板相联。交流输入线一端插入“交流输入”插座,另一端接实验室电源。刺激方式拨到“连续B”,“B时间”置于1s,“A频率”置于4Hz,然后用万用表测其阈电压。
给药及观察:取合格小鼠3只,称重后编号,观察正常活动情况,然后9号、10号小鼠分别肌注0.03%氯丙嗪0.1ml/10g,11号小鼠肌注等量生理盐水。给药后立即将9号、11号小鼠放入冰箱(避室温低10oC左右)30min。比较给药前后各鼠体温变化。
五、实验结果
表1.小鼠激怒反应表
动物编号
体重(g)
药物剂量
4.酒石酸锑钾应新鲜配制,久放失效。灌服方法:用注射器将药液灌入小白鼠胃中,以防发生外漏。
电刺激
摘要:厌恶性刺激往往可以激发动物的攻击性行为,即所谓的厌恶性攻击,是由疼痛引起的攻击性行为,向可触及的所有物体或者生命体发出攻击。
本次实验探究的是不同电压的皮肤电刺激对大白鼠攻击性行为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电压的增加,大白鼠的攻击性行为明显增加。
关键词:攻击行为,电刺激,厌恶性刺激1引言1.1前言各种动物都存在种属内因争夺事物,领地或者性对象而引发攻击性行为。
所以通过疼痛刺激等厌恶刺激来诱发动物攻击和格斗行为是实验室中经常采用的技术。
更具体的说,由于皮肤电刺激具有恒定的特性,因此经常被用作厌恶(惩罚)性刺激来改变动物的行为,或者作为条件反射的负性强化物。
1.2实验目的和要求(一)学会如何对大白鼠的刺激和如何抓捕大白鼠(二)观察大白鼠在不同的电刺激环境下(包括不同刺激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的行为模式。
(三)了解并且掌握电刺激实验的程序和方法1.3实验内容和原理(一)实验内容通过MG-B型迷宫刺激器(Y型迷宫),电刺激大白鼠诱发大白鼠的攻击性,观察其行为模式(二)实验原理利用皮肤电刺激,对实验用的两只大白鼠进行刺激,使得产生疼痛刺激(厌恶性刺激)从而引发了大白鼠的攻击性行为,从而可以观察到一只大白鼠的行为和观察两只大白鼠之间的攻击行为。
2实验仪器与材料MG-B型迷宫刺激器,电源,健康成年大白鼠(200g左右)两只。
图2-1MG-B型迷宫刺激器3实验过程与方法3.1对单只大白鼠施加电刺激关闭Y型迷宫直臂左,右部分之间的通道,将一只成年大白鼠放入Y型迷宫直臂内。
待其熟悉5分钟后给予电刺激,电刺激持续时间不超过10秒。
逐渐地增加电刺激强度,每次增加5~10伏特,刺激间隔3~5分钟。
注:一般可观察到大白鼠的三种典型行为模型(对刺激无反应或探索行为;退缩,躲避;奔跑;尖叫)3.2观察电休克对学习巩固的抑制作用滚滚比Y型迷宫直臂左,右两部分之间的通道,将两只成年大白鼠放入Y型迷宫直臂内。
待其熟悉5分钟后给予电刺激,仔细观察大白鼠的行为。
一看到这个电影就想起这个实验
很早以前在杂志上看到过一个实验,大致的意思是这样的。科学家让一群小白鼠依次进入一个通道。通道的尽头是一个岔路分向左右两边。左边是食物,右边是电极。所以跑到左边的老鼠可以享受美餐而右边的则被电流痛击。时间一长,小白鼠们明白了窍门,都知道往左边跑,右边那是坚决不去的。后来科学家们将食物和电极的位置对调,习惯往左跑的小白鼠们先是被电打得吱吱叫,但时间长又学乖了,都知道要往右边跑。然而奸诈的科学家们又出损招。他们频繁对调食物和电极的位置,以至于小白鼠们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它们先是拒绝改变,只往一边跑,疯了似的哪怕是电极也照撞不误,后来有些小白鼠只要一放在通道口就会抽搐、口吐白沫甚至死亡,尽管科学家们早已经停止调换食物和电极。干完这种不厚道的事之后科学家们得出结论:一切生物也包括人如果一再遭遇挫折,面对自己不能认识和把握的状况都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压力,导致各种神经和器质上的疾病
电子捕鼠器的工作原理
电子捕鼠器的工作原理
电子捕鼠器是一种使用电子技术引诱并捕捉老鼠的装置。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老鼠的生物学特征和行为习性。
首先,电子捕鼠器会放置食物诱饵,例如谷物、坚果或者食物颗粒,以吸引老鼠前来觅食。
一旦老鼠靠近电子捕鼠器,它会触发装置内部的传感器。
传感器检测到老鼠的存在后,会引发电子捕鼠器内部的电子装置工作。
通常,捕鼠器内部会有分布着电线的网状结构或者金属板。
这时,电子捕鼠器会通过送出一段高电压电流来击激老鼠。
高电压电流对老鼠的神经系统和肌肉产生强烈的刺激,使老鼠立即发生痉挛和麻痹,失去行动能力。
老鼠会被困在电子捕鼠器的内部,无法逃脱。
捕获老鼠后,用户只需打开电子捕鼠器的盖子,将老鼠的尸体处理掉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电子捕鼠器使用电流捕捉老鼠,并不会对人类和其他动物构成威胁。
但为了安全起见,使用时还是建议远离儿童和宠物。
总之,电子捕鼠器利用电子技术和诱饵吸引老鼠,通过释放高电压电流来捕获并杀死老鼠。
这种捕鼠器不但高效,而且相对无害,有效解决了老鼠问题。
电刺激引发的大鼠侵犯行为
实验名称:电刺激引发的大鼠侵犯行为姓名:许佳雯学号:20实验日期:2021年3月20日指导教师:严璘璘一、问题①皮肤电刺激是不是会引发大鼠的种内的侵犯行为?②皮肤电刺激是不是会引发大鼠的种间的侵犯行为?③皮肤电刺激是不是会引发大鼠对无生命现象产生解决行为?二、假设和预期一、假设①H0:将两只雄性大鼠关进透明实验箱进行不同大小的皮肤电刺激时不能观看到.....大鼠产生种内的侵犯行为。
H1:将两只雄性大鼠关进透明实验箱进行不同大小的皮肤电刺激时能观看到....大鼠产生种内的侵犯行为。
②H0:将一只雄性大鼠和一只小鼠关进透明实验箱进行不同大小的皮肤电刺激时不能观看....到.大鼠产生种间的侵犯行为。
H1:将一雄性只大鼠和一只小鼠关进透明实验箱进行不同大小的皮肤电刺激时能观看到....大鼠产生种间的侵犯行为。
③H0:将一只雄性大鼠和一只玩具鼠关进透明实验箱进行不同大小的皮肤电刺激时不.能观..看到..大鼠对无生命现象产生解决行为。
H1:将一只雄性大鼠和一只玩具鼠关进透明实验箱进行不同大小的皮肤电刺激时能观看...到.大鼠对无生命现象产生解决行为。
二、预期①将两只雄性大鼠关进透明实验箱进行不同大小的皮肤电刺激时不能观看到.....大鼠产生种内的侵犯行为。
②将一只雄性大鼠和一只小鼠关进透明实验箱进行不同大小的皮肤电刺激时不能观看到.....大鼠产生种间的侵犯行为。
③将一只雄性大鼠和一只玩具鼠关进透明实验箱进行不同大小的皮肤电刺激时不能观看到.....大鼠对无生命现象产生解决行为。
三、方式一、研究对象健康成年雄性大鼠(200克左右)4只二、变量①自变量:交流刺激电压(小鼠10v、20v、30v;大鼠20v,30v,40v,50v,60v)、实验匹配(大鼠+大鼠;大鼠+小鼠;大鼠+玩具鼠)②因变量:各情形下大鼠是不是产生侵犯行为。
③操纵变量:每只大鼠的健康状况、电刺激持续时刻(10s)、电刺激距离(1min)、大鼠/小鼠熟悉实验箱的时刻(3min)3、实验设计多因素被试内设计4、实验流程(1)实验材料:带有电栅的透明实验箱、0-600v可变电源、带电击夹的导线、秒表(的精准度)、健康成年雄性大鼠(200克左右)4只、健康成年小鼠1只、玩具鼠1个。
初中生物实验教案:电刺激对小鼠行为的影响
初中生物实验教案:电刺激对小鼠行为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小鼠在接收电刺激时的行为表现,了解外界刺激对小鼠行为的影响。
二、实验材料
1.小白鼠2只;
2.电刺激装置;
3.实验箱;
4.计时器。
三、实验步骤
1.将两只小白鼠分别放入实验箱中,在实验之前需要将实验
箱清洗干净,减少干扰因素。
2.打开电刺激装置,将电刺激装置的电极分别与两只小白鼠
的脚底相连,注意安装时要避免电流过大,以免对小白鼠造成伤害。
3.开始对小白鼠发送电刺激,时长为10秒钟,并且记录小白
鼠接收电刺激的时间。
4.在电刺激的过程中,观察小鼠的反应,包括躲避和困惑等
反应,并且记录下小鼠的行为表现。
5.完成电刺激实验后,将电刺激装置断电,释放小鼠,观察
小鼠的自由活动行为,比如是否有异常行为等。
四、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观察发现,小白鼠在接收电刺激的过程中,往往会表现出体位的抖动,呼吸急促,四肢抽搐等反应,在电刺激结束后会出现短暂的惊恐状态,但是在过一段时间后,会逐渐自我恢复,回到正常的生活状态中去。
五、实验结论
经过实验观察,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外界刺激对小鼠的行为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从而导致其出现惊恐状态,同时也说明小鼠的神经系统非常敏感,对不同的刺激反应不同。
在追求科学进步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到小动物的权益问题,为它们创造更加安全、卫生的研究环境。
六、实验心得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于小鼠的行为性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明白了科学研究应该是一种负责任、严谨、尊重生命的态度,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到动物的权益问题,创造更加安全卫生的实验环境。
电休克对大白鼠学习记忆行为的影响实验报告
电休克对大白鼠学习记忆行为的影响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学会刺激器的使用和如何抓大白鼠掌握如何用迷宫电刺激器建立大白鼠的记忆观察电休克对动物学习保持的影响二、实验内容和原理(1)实验内容通过电刺激器建立大白鼠的回避条件反射记忆,然后给予高压电,观察大白鼠在电休克之后的记忆保持情况。
(2)实验原理在尝试与错误式学习中,具有生物学或社会强化效果的联想能够较快形成与巩固,这就是效果律。
对某一类情境的各种反应中,只有那些与情境多次重复发生的行为才能得到巩固和加强,这就是练习律。
在情绪性学习中,通过刺激器激发大白鼠的阴性情绪,经过强化巩固,可以让大白鼠建立和光相对应的主动性躲避条件发射反应。
记忆痕迹理论将记忆过程大致分为两类,即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的脑机制为神经回路中生物电反响振荡,是脑内神经元回路中,电活动的自我兴奋作用所造成的反响振荡。
长时记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是生化结构与突触形态结构的变化。
20世纪70年代以前认为,在电抽搐作用以后神经元反响受到阻断或消失,打断了反响回路引发生化改变的过程,因而影响了短时记忆。
70年代以后则认为电击作用于海马回路而影响了短时记忆。
三、主要仪器材料MG-B型迷宫刺激器,电源,高压电,电极夹,健康成年大白鼠(200g左右)一只。
四、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1)训练大白鼠建立回避性条件反射具体方法为:将大白鼠置于迷宫刺激器内,让它适应此环境5分钟后,对大白鼠配合灯光信号施加电击,即让其学习灯光刺激呈现时从暗区(危险区)跑向亮区(安全区)。
以十次为一个计算单位,反复训练,直至在电击辅助的条件下大白鼠回避暗区(趋向亮区)的概率能够连续两次达到90%及其以上。
(2)观察电休克对学习巩固的抑制作用在经过训练的大白鼠头部连接电极夹,施加使当的电流致其产生休克。
刺激后立即放入迷宫刺激器,关闭刺激器上的电压开关,只随机方向产生灯光信号,做电击回避实验(如果大白鼠一直反应比较迟钝,则给以一较弱的电刺激)。
电刺激引起的大鼠的侵犯行为
生理心理学实验实验名称电刺激引起的大鼠的侵犯行为一、实验目的观察皮肤电刺激引起的种内和种间的侵犯行为,以及动物对无生命现象所产生的攻击行为。
二、原理攻击指的是一种情绪行为,即把它视为一种强烈的内在情感。
按照攻击的外在反应,可将其分成:掠夺的、雄性之间的、恐惧产生的、领土的、母性的和手段的攻击行为等等。
按其种属的不同,还可分为种内的(如大鼠攻击大鼠)和种间的(如大鼠攻击小鼠)攻击行为。
通过疼痛刺激等厌恶刺激来诱发动物的攻击和格斗行为是实验室常用的技术。
疼痛刺激可由电刺激产生,并可得出较为准确的行为效果,而且这种方法的刺激参数易于定量和控制,方便可行,适于实验室研究各种动物攻击行为。
三、实验设备及材料带有电栅的透明实验箱、0~600V的可变电源、带电击夹的导线、秒表(0.1s的精确度)、健康成年的雄性大鼠(200克左右)4只、健康成年小鼠1只、玩具鼠1个、视频采集线、三角架(带摄像头)四、方法与步骤1、观察单只大鼠和小鼠电刺激时的行为将一只大鼠或小鼠单独置于实验箱中,连接好电源,待其熟悉3分钟后予以交流电刺激。
刺激参数(刺激的时间和强度)视动物反应的强弱而变,一般刺激时间不超过10秒,刺激时间间隔为3min,刺激电压由10V(小鼠)或20V(大鼠)起始,每次增10V。
一般可观察到下述三种反应:(1)对刺激无反应或探索行为;(2)退缩、躲避;(3)奔跑、尖叫,有时还引起排便。
注意事项:一定要控制适当的刺激强度,电压不能过高,否则会产生电休克或烧伤,仔细观察刺激强度与各种行为之间的关系。
2、种内的攻击行为将两只大鼠放入实验箱,让其熟悉环境,并观察其行为5min,然后按“实验内容1”依次进行电刺激(参考值:20V、40V、60V)达10s,仔细观察刺激产生的各种行为表现。
3、大鼠对玩具动物的攻击行为将一只大鼠和一只无生命的鼠玩具放于实验箱里,依“实验内容1”予以电刺激,观察大鼠的反应。
五、结果1、单只大鼠在递增电刺激环境下的行为变化(刺激持续时间10s)为,在40V左右及以上的电压才会出现尖叫、排便行为。
电刺激引起的老鼠的侵犯行为
生理心理学实验实验名称:电刺激引起的老鼠的侵犯行为班级13应用心理(1)班姓名王璐学号2013326670020实验日期2015年4月27号指导教师严璘璘一、问题(1分)问题一:在电刺激下,是否会引起单只大鼠或小鼠侵犯行为?问题二:在电刺激下,是否会引起大鼠的种内的攻击行为?问题三:在电刺激下,是否会引起大鼠的种间的攻击行为?问题四:在电刺激下,是否会引起大鼠对玩具动物的攻击行为?二、假设(1分)假设一:H0:如果在递增的电刺激下,不能观察到老鼠的侵犯行为,或行为与正常情况下无显著差异,那么在电刺激下,单只大鼠或小鼠不会引起侵犯行为。
H1:如果在递增的电刺激下,能观察到老鼠的侵犯行为,或行为与正常情况下有显著差异,那么在电刺激下,单只大鼠或小鼠会引起侵犯行为。
假设二:H0:如果在递增的电刺激下,不能观察到大鼠对大鼠之间的攻击行为,或行为与正常情况下无显著差异,那么在电刺激下,不会引起大鼠的种内的攻击行为。
H1:如果在递增的电刺激下,能观察到大鼠对大鼠之间的攻击行为,或行为与正常情况下有显著差异,那么在电刺激下,会引起大鼠的种内的攻击行为。
假设三:H0:如果在递增的电刺激下,不能观察到大鼠对小鼠之间的攻击行为,或行为与正常情况下无显著差异,那么在电刺激下,不会引起大鼠的种间的攻击行为。
H1:如果在递增的电刺激下,能观察到大鼠对小鼠之间的攻击行为,或行为与正常情况下有显著差异,那么在电刺激下,会引起大鼠的种间的攻击行为。
假设四:H0:如果在递增的电刺激下,不能观察到大鼠对玩具鼠的攻击行为,或行为与正常情况下无显著差异,那么在电刺激下,不会引起大鼠对玩具动物的攻击行为。
H1:如果在递增的电刺激下,能观察到大鼠对玩具鼠的攻击行为,或行为与正常情况下有显著差异,那么在电刺激下,会引起大鼠对玩具动物的攻击行为。
三、预期(1分)预期一:在递增的电刺激下,能观察到老鼠的侵犯行为,或行为与正常情况下有显著差异,在电刺激下,单只大鼠或小鼠会引起侵犯行为。
销售演讲家电机小白鼠实验
销售演讲家电机小白鼠实验
实验的前提:
小白鼠能够通过电机实验来衡量和评估它们对某种外界刺激的反应。
从实验结果中可以看出小白鼠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从而减少你研究的误差。
实施过程:
采用电机实验,首先在他们的活动区域分配一定数量的小白鼠,然后将某种外界刺激与它们接触,最后观察小白鼠在实验过程中的反应。
该反应会通过电机自动记录,最后可以得到小白鼠在实验期间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程度的结果。
实验和消极影响:
由于电机实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小鼠行为实验方法,因此,它最大的优势是可以有效减少误差,从而更容易地研究小白鼠的行为。
但它也有其不足之处,首先是实验过程对样本的干扰;其次,实验时间太长也会对小白鼠产生消极影响。
发展前景:
由于小白鼠实验有很多优势,所以它在医学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
尽管有一些不足之处,但小白鼠实验在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也可以提高其有效性,从而有效地促进研究进程,实现研究目标。
电刺激对大白鼠行为的影响
1 原理目的各种动物都存在种属内因争夺食物、领地或性对象而引发的攻击性行为。
通过疼痛刺激等厌恶刺激来诱发动物的攻击和格斗行为是实验室中经常采用的技术。
更具体地说,由于皮肤电刺激具有恒定的特性,因此常被用作厌恶(惩罚)性刺激来改变或控制动物的行为,或作为条件反射的负性强化物。
本实验的目的是观察大白鼠在不同的电刺激环境(包括不同刺激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下的行为模式,并尝试以生理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来解释所观察到的大白鼠行为变化。
2 实验方法2.1 仪器材料MG-B型迷宫刺激器(Y型迷宫),电源,健康成年大白鼠(200克左右)。
2.2 实验步骤1.对单只大白鼠施加电刺激。
关闭Y型迷宫直臂左、右两部分之间的渠道,将一只成年大白鼠放入Y型迷宫直臂内。
待其熟悉5分钟后给予电刺激,电刺激持续时间不超过10秒。
逐渐地增加电刺激强度,每次增加5—10伏,刺激间隔3—5分钟。
一般可观察到大白鼠三种典型行为模型(对刺激无反应或探索行为;退缩,躲避;奔跑,尖叫)。
2.对两只大白鼠施加电刺激。
关闭Y型迷宫直臂左、右两部分之间的通道。
将两只成年大白鼠放入Y型迷宫直臂内。
待其熟悉5分钟后给予电刺激,仔细观察大白鼠的行为。
一般来说,大白鼠在此情景下的典型行为模型为:在最高刺激强度下,两只大白鼠相互呈直立、面对的姿势,相互用爪子攻击对方或保持着爪的接触姿势。
另外,攻击行为往往有胜负之分,胜者呈现出攻击、威胁的姿势,出现异体修饰或自体修饰;而负者(屈服者)则采取仰卧姿势,不动或卷缩身体。
3 结果当电压升至150V时,两只大白鼠相互呈直立、面对的姿势,相互用爪子攻击对方或保持着爪的接触姿势。
另外,攻击行为的胜者呈现出攻击、威胁的姿势,出现异体修饰或自体修饰;而负者(屈服者)则采取仰卧姿势,不动或卷缩身体。
4 分析与讨论最常见的防御行为是逃避危险或有害目标的行为。
根据危险或有害目标的特点,可能出现不同类型的防御行为,主动逃避反应或被动逃避反应。
高中生物(知识归纳 命题探究)课件微专题八 巧用下丘脑网控内分泌
答案:(1)神经 反射弧 单向 (2)肾上腺素 肝糖原分解 产热和散热 (3)突触前膜释放递质减少 (4)钠离子 钾离子 (5)下丘脑或垂体 抗利尿激素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3.调定点学说认为,人体内存在体温调定点,它可以使机体有一个相对恒定的温度值。 正常情况下,体温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偏离调定点后,机体能通过调节使体温回到调定 点水平。病菌感染等不利因素能引起人体产生致热原(EP),EP 引起体温调定点改变进 而导致发烧。下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2)下丘脑的__________受中枢神经系统活动调节并释放激素,从而调节垂体激素的分 泌 。 TH 对 垂 体 的 反 馈 抑 制 作 用 与 促 甲 状 腺 激 素 释 放 激 素 (TRH) 的 刺 激 作 用 __________、相互影响,共同维持机体 TSH 含量的稳定。TH 能进入垂体 TSH 分泌细 胞内发挥作用,表明该细胞能通过__________接受信息。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3)病菌感染等不利因素致使人体温呈上升趋势时,正常体温相当于________(填“炎 热”或“寒冷”)刺激,此时会在________形成冷觉。如果病人持续高烧 39 ℃,其产 热量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散热量。 (4)高烧病人在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的过程中,临床主要表现为大量出汗,以增加散热, 该调节方式主要为____________。与此同时病人体内________激素含量可能会上升, 以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3.下丘脑内有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水盐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通过神经 直接作用于胰岛细胞,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体温调节中枢通过神经直接 作用于骨骼肌、立毛肌、皮肤血管、汗腺和肾上腺等器官,调节产热量和散热量。盲 区:控制血糖含量升高的是下丘脑的某一区域,而控制血糖含量降低的是另一区域。 4.下丘脑有感受兴奋和传导兴奋的功能。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渗透压感 受器产生兴奋,并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通过产生渴觉来直接 调节水的摄入量,调节水平衡。盲区: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产生渴觉的 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老鼠抓挠运动的神经控制原理
老鼠抓挠运动的神经控制原理
老鼠抓挠运动的神经控制原理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共同控制的。
主要涉及三个部分:皮肤感觉神经、脊髓传出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
当老鼠皮肤受到刺激时,皮肤感觉神经会将这一信息传递给脊髓。
脊髓传出神经会接收到这一信息并将它传递到老鼠的大脑皮层,进一步处理这一信息。
经过神经系统的处理,大脑皮层将产生一个相关的运动命令并将其传递给脊髓。
脊髓传出神经再次接收到这一信息并将其传递到肌肉组织,导致老鼠进行抓挠运动。
总的来说,老鼠抓挠运动的神经控制原理涉及到多个神经元、多个神经反射弧和运动控制系统的协同作用,从而实现了动物的相关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攀爬现象
表1:16只大鼠平均攀爬次数汇总表
0v
10v
20v
30v
40v
50v
60v
攀爬次数平均值
15.50
0.52
0.29
1.29
2.57
3.71
4.14
攀爬次数标准差
4.20
1.05
0.70
1.03
1.59
2.25
1.88
平均每分钟攀爬次数
5.17
3.12
1.71
3)电刺激间隔(1min)
4)大鼠/小鼠熟悉实验箱的时间(3min)
5)环境安静
3、实验设计(1分)
单因素被试内,多因素被试内设计
4、实验任务和流程(1分)
(1)实验材料
带有电栅的透明实验箱、0-600v可变电源、带电击夹的导线、秒表(0.1s的精确度)、健康成年雄性大鼠(200克左右)4只、健康成年小鼠1只、玩具鼠1个,有摄像功能的手机,2个鼠笼。
(2)实验方法:
将大鼠进行编号1、2、3、4。
①观察单只大鼠和小鼠电刺激时的行为
将一只大鼠或小鼠单独置于实验箱中,连接好电源,待其熟悉5分钟后予以交流电刺激。刺激参数(刺激的时间和强度)视动物反应的强弱而变,一般刺激时间10s,刺激时间间隔3-5min,刺激电压为小鼠(10v、20v、30v)大鼠(10v、20v、30v、40v、50v、60v)。一般可观察到下述三种反应,对刺激无反应或探索行为;退缩、躲避;奔跑、尖叫,有时还引起排便。观察记录大鼠或小鼠对刺激的探索、攀爬、蜷缩、尖叫、排便等行为的次数和部分行为的持续时间。
2、变量(1分)
2.1自变量:
1)交流刺激电压(小鼠10v、20v、30v;大鼠20v,30v,40v,50v,60v,种内,种间,玩具鼠20v、40v、60v)
2)实验匹配(大鼠和大鼠;大鼠和小鼠;大鼠和玩具鼠)
2.2因变量:
各情况下大鼠是否产生侵犯行为。
2.3控制变量:
1)每只大鼠的健康状况
2)电刺激持续时间(10s)
④大鼠对玩具动物的攻击行为
将4号大鼠和一个玩具鼠放入实验箱里,让其熟悉环境,并观察行为5min,然后依次进行电刺激(20v、40v、60v),每个刺激持续10s,刺激间隔为1min,观察大鼠是否产生攻击行为并记录。
5、统计方法(可以体现在结果分析里,记分1分)
平均数比较
五、结果(2分+1分统计)
观察指标设定:
7.71
15.43
22.28
24.85
图1:16只大鼠平均每分钟攀爬次数
由表1,图1的数据表明:
在逐级递增的电压下,大白鼠的平均每分钟攀爬次数总体呈上升趋势。0v时是大鼠熟悉环境时,出现的行为现象,四处攀爬,对新环境的一个探索。10v及20v,大鼠都未有明显的攀爬现象变化,而30v后,大鼠的攀爬现象显著增加,也可以进一步说明电刺激增加大鼠的攀爬现象。
假设三:
H0:如果在递增的电刺激下,不能观察到大鼠对小鼠之间的攻击行为,或行为与正常情况下无显著差异,那么在电刺激下,不会引起大鼠的种间的攻击行为。
H1:如果在递增的电刺激下,能观察到大鼠对小鼠之间的攻击行为,或行为与正常情况下有显著差异,那么在电刺激下,会引起大鼠的种间的攻击行为。
假设四:
H0:如果在递增的电刺激下,不能观察到大鼠对玩具鼠的攻击行为,或行为与正常情况下无显著差异,那么在电刺激下,不会引起大鼠对玩具动物的攻击行为。
②种内的攻击行为
将1、2号两只大鼠放入实验箱中,让其熟悉环境,并观察行为5min,然后进行电刺激(20v、40v、60v),每个刺激持续10s,刺激间隔为3-5min,观察大鼠之间是否产生攻击行为。
③种间的攻击行为
将3号大鼠和小鼠(10v、20v、30v),每个刺激持续10s,刺激间隔为1min,观察大鼠是否产生攻击行为并记录。
H1:如果在递增的电刺激下,能观察到大鼠对玩具鼠的攻击行为,或行为与正常情况下有显著差异,那么在电刺激下,会引起大鼠对玩具动物的攻击行为。
三、预期(1分)
预期一:
在递增的电刺激下,能观察到老鼠的侵犯行为,或行为与正常情况下有显著差异,在电刺激下,单只大鼠或小鼠会引起侵犯行为。
预期二:
在递增的电刺激下,能观察到大鼠对大鼠之间的攻击行为,或行为与正常情况下有显著差异,在电刺激下,会引起大鼠的种内的攻击行为。
预期三:
在递增的电刺激下,能观察到大鼠对小鼠之间的攻击行为,或行为与正常情况下有显著差异,在电刺激下,会引起大鼠的种间的攻击行为。
预期四:
在递增的电刺激下,能观察到大鼠对玩具鼠的攻击行为,或行为与正常情况下有显著差异,在电刺激下,会引起大鼠对玩具动物的攻击行为。
四、方法(5分)
1、研究对象
健康成年雄性大鼠(200克左右)16只(4*4),健康成年小鼠4只(1*4)
弹跳次数:四肢离开电栅一次,记弹跳一次。(小鼠)
攀爬行为:大鼠双爪攀爬到实验箱四周壁上,爬动一次,记攀爬一次(小鼠和大鼠)
快速踏步行为:大鼠踏步连续五次以上,记快速踏步一次。(大鼠)
尖叫行为:老鼠尖叫超过0.5s,记尖叫一次。(小鼠和大鼠)
记录并汇总单只大鼠和小鼠在递增电刺激环境下的各种行为变化
①观察单只大鼠和小鼠电刺激时的行为
2)快速踏步现象
表2:16只大鼠平均快速踏步次数汇总表
0v
10v
20v
30v
40v
50v
生理心理学实验
一、问题(1分)
问题一:在电刺激下,是否会引起单只大鼠或小鼠侵犯行为?
问题二:在电刺激下,是否会引起大鼠的种内的攻击行为?
问题三:在电刺激下,是否会引起大鼠的种间的攻击行为?
问题四:在电刺激下,是否会引起大鼠对玩具动物的攻击行为?
二、假设(1分)
假设一:
H0:如果在递增的电刺激下,不能观察到老鼠的侵犯行为,或行为与正常情况下无显著差异,那么在电刺激下,单只大鼠或小鼠不会引起侵犯行为。
H1:如果在递增的电刺激下,能观察到老鼠的侵犯行为,或行为与正常情况下有显著差异,那么在电刺激下,单只大鼠或小鼠会引起侵犯行为。
假设二:
H0:如果在递增的电刺激下,不能观察到大鼠对大鼠之间的攻击行为,或行为与正常情况下无显著差异,那么在电刺激下,不会引起大鼠的种内的攻击行为。
H1:如果在递增的电刺激下,能观察到大鼠对大鼠之间的攻击行为,或行为与正常情况下有显著差异,那么在电刺激下,会引起大鼠的种内的攻击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