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区域与区域经济概述.

合集下载

《区域经济学》课件

《区域经济学》课件
区域经济政策的评估
通过经济增长、就业、收入分配等方面的指标,对区域经济政策的实 施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整。
区域经济政策的调整
根据评估结果和经济发展形势,对区域经济政策进行调整和完善,以 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区域协调发展的概念
指不同地区之间在经济、社会 、文化等方面相互促进、共同 发展,实现地区间的均衡发展 。
1
区域经济结构是指一个区域内各种经济活动的相 互关系和内在联系,包括产业结构、就业结构、 城乡结构、地区结构等。
2
区域经济结构的形成受到自然资源、地理位置、 经济发展阶段和社会经济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
3
区域经济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的 发展水平和可持续性。
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产业布局是指产业在地域上的分布和组合,是经济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
人口因素
区域内的人口数量、素质和结构等会 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如劳动力供给 和市场需求。
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 因素,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促进产业升级和创新。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出口导向型模式
以出口导向型产业为主要发展方向,通 过扩大出口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模式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总结词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详细描述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特定地区的经济发展、产业布局、资源配置、城市化、区域政策等, 以及地区间的经济关系和互动。
区域经济学的重要性
总结词
区域经济学的重要性
详细描述
区域经济学对于理解地区经济发展、制定有效的区域政策和促进地区间经济协调发展具 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帮助政府和企业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经济决策,推动地区经济的

中国经济区划

中国经济区划
中国经济区划将更加注重地域特点和产业特色,以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
数字化转型
数字经济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经济区划将更加注重数字化转型和升级。
未来发展趋势
合理的经济区划可以促进不同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避免经济发展的“马太效应”。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增强区域竞争力
通过合理的经济区划,可以将资源更好地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城市群发展
经济区划可能影响城市功能分区和城市空间布局,影响城市产业发展与人口流动。
城市功能分区
经济区划可能影响城市交通规划,促进城市交通网络的发展和完善。
城市交通规划
05
中国经济区划的未来趋势与展望
绿色发展
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精细化发展
产业发展
成渝经济区将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核心增长极,加快周边城市和地区的发展。
城市发展
案例三:成渝经济区的发展规划与实施
东北地区以重工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振兴战略将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
案例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战略
产业结构调整
东北地区将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经济区划意义
经济区划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经济发展效益和竞争力;有利于政府实施差别化的区域政策,提高政策效果;有利于企业开展跨区域合作,拓展市场空间,提高企业竞争力。
经济区划的背景与意义
VS
中国经济区划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的东北经济区划、60年代的西部经济区划、80年代的东部沿海经济区划等。随着经济发展和变化,经济区划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变化和拓展。

区域经济发展政策

区域经济发展政策

财政政策
总结词
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调整财政支出和税 收政策,来影响和调节宏观经济。
VS
详细描述
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收、 调整税收结构等措施,以刺激经济增长或 抑制通货膨胀。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可以调 节区域经济的总量和结构,实现区域经济 发展目标。
货币政策
总结词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 来影响宏观经济。
国外典型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实践与效果
欧盟区域发展政策
欧盟制定了一系列的区域发展政策,旨在促进成员国之 间的均衡发展。主要措施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 、环境保护等。欧盟的区域发展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 了成员国之间的均衡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资 金分配不均、技术转移不足等。
美国区域发展政策
美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区域发展政策,旨在促进地区 之间的均衡发展。主要措施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 级和转型、教育资源投入等。美国的区域发展政策在一 定程度上促进了地区之间的均衡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 问题,如资金分配不均、地方自主权不足等。
特点
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具有针对性、灵活性、阶段性等特点,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实 际情况和经济发展阶段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
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重要性
01
促进地区经济平衡发 展
通过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可以针 对不同地区的经济特点和发展需求, 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从而促进地区 经济的平衡发展。
02
推动经济增长
未来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将致力于构建以 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优化升级、协调发 展为特征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持 续健康发展。
经济发展成果将更多惠及人民群众,提高 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实现共享发展 。
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加强国际合作与交 流,为经济发展开拓更广阔的空间。

(完整版)区域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区域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区域经济学第一二章● 1.基本概念:区域、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学●区域: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区域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起点。

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概念,对其进行界定或定义,需要从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出发。

➢地理学的区域概念:地理学时最早提出区域概念的学科。

为了便于考查,地理学把地球空间按照其相互关系进行分类,或者是区分,并用一定的事先设定的法则,将其划分为各种区域,诸如海洋区、陆地区、高原区,平原区、丘陵区等等。

由于每一类区域不同的特征以及温度、降雨和生物物种分布等的巨大差异,使每一个区域的内容更加丰富和更多样化。

➢地理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一个地域单元。

➢政治学的区域概念:政治学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不同的地点,根据人口居民点和社会经济活动的位置及分布状况,划分系统的地方单元。

政治学中的区域不但表示地理区域的概念,而且还包含地方公民间的文化联结、惯例认同、心理归属、民族历史、社会经济关系等意义。

➢政治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行政管理的一个地方单元。

➢社会、文化区域:根据人类社会活动的特征,在人口、民族、宗教、语言、政治等因素交互影响下而产生的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文化景观特定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而划分出来的地域单元,如华人文化圈、东方文化圈、穆斯林文化圈等;➢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概念就是区域经济学的区域概念。

经济学的区域是在地理学和政治学关于区域概念的基础上,考虑某个地域空间的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公共设施和行政管理的特点,是居民高度认同、地域完整、功能明确、内聚力强大的地域单元。

➢它一般以两种形式存在:同质区域和极化区域。

➢区域的特征:内在整体性、空间界线的客观性与模糊性➢区域经济:区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如果我们把全国的国民经济看做是一个整体,那么区域经济就是整体的一部分,是国民经济整体不断分解的结果。

区域经济学(课件)

区域经济学(课件)

内涵
指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 进城乡之间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 动和优化配置,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全 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目标
包括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城 乡收入差距、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
推进城市化与城乡统筹发展的策略措施
推进城市化进程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通过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等措施,加快城市化进 程。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推动优质公共资源 在区域间均衡配置。
04 城市化与城乡统筹发展
城市化进程及影响因素
城市化进程
包括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数量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城市现代化水平提高等方 面。
影响因素
包括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人口迁移、政策制度等多方面因素。
城乡统筹发展内涵与目标
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 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促进 农村经济发展。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通过加大财政投入、优化资源配置、完善 制度保障等措施,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通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推进生态文 明建设等措施,促进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 发展。
它反映了区域经济活动中各要素之间 的空间关系和相互作用,是区域经济 发展的重要基础。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类型
均质型空间结构
区域内经济活动分布相对均匀,没有 明显的中心和外围之分。
极核型空间结构
区域内经济活动围绕一个或多个中心 集聚,形成明显的中心-外围结构。
点轴型空间结构
区域内经济活动沿着交通线、动力线 等线状基础设施呈带状分布,形成多 个经济增长点和发展轴。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
新机遇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的实施 ,区域经济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如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移和升级、创新合作 等。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开放型经济政策:通过加强对外开放和合作 交流,来吸引外资和技术,促进区域经济的
发展。
产业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技术 创新,来促进经济发展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 措施。
技术创新政策:通过支持科技创新和人才培 养,来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从而 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土地政策
土地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土地供应和土地用途 规划,来影响和调节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发展绿色产业
鼓励发展环保、节能、低碳的绿色产业,推动形成绿色经济体系 。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发展,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04
区域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财政支 出和税收政策,来影响和调节区域 经济发展的措施。
减税政策:通过降低企业和个人的 所得税税率,来增加企业的利润和 个人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刺激消费 和投资。
区域经济合作的机制
区域经济合作的机制主要包括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 、服务贸易自由化、人员流动便利化等。其中,贸易自 由化是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它通过取消关税 和其他贸易壁垒,实现商品和服务自由流通。投资便利 化则是指通过简化投资审批程序、提供投资保护等措施 ,吸引外资进入本国市场。服务贸易自由化则是指通过 开放服务业市场,提高服务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水平
区域经济合作的原则与机制
区域经济合作的原则
区域经济合作的原则主要包括平等互利、协商一致、求 同存异、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等。其中,平等互利是区 域经济合作的核心原则,它强调各国在合作中地位平等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协商一致 是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基础,它要求各国在合作中以诚 相待,充分沟通,协商解决分歧和矛盾。求同存异是区 域经济合作的必要条件,它要求各国在合作中寻求共同 利益,同时包容差异和分歧

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理论

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理论

《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及其应用》一、区域经济学概述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经济增长、资源配置以及区域间的合作与竞争等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区域一体化的推进,区域经济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二、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理论1. 区位理论区位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之一。

它主要研究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以及影响区位选择的因素。

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最早提出了农业区位理论,他认为农业生产的布局取决于距离市场的远近和运输成本。

此后,阿尔弗雷德·韦伯提出了工业区位理论,强调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和集聚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克里斯塔勒和廖什则分别提出了中心地理论和市场区位理论,进一步丰富了区位理论的内容。

区位理论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土地政策、交通规划和产业布局,引导企业选择合适的区位,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2. 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

该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并非在每个地区以相同的速度进行,而是在一些具有创新能力的部门和企业集中的地区首先出现增长,这些地区就成为增长极。

增长极通过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对周边地区产生影响。

极化效应是指增长极吸引周边地区的资源和要素向其集中,从而使增长极自身不断发展壮大。

扩散效应则是指增长极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会向周边地区扩散技术、资金和人才等,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增长极理论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政府可以通过培育增长极,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

例如,在一些地区设立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集中投入资源,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和企业,使其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

3. 区域分工理论区域分工理论主要研究不同地区之间的产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区域分工理论的早期代表。

区域经济学(第三版)课件:国际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学(第三版)课件:国际区域经济

2024年11月14日星期四
国际区域经济
11
第一节 国际区域经济概述
形成区域化组织 消
间竞争加剧



形成对外壁垒, 导致国际竞争加 剧。
2024年11月14日星期四
国际区域经济
12
第一节 国际区域经济概述
四、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发展趋势
第一,现存的区域经济组织的深化:如卫生、环境 标准。 第二,现存的区域经济组织的扩展 。 第三,订立新的区域贸易协定。
2024年11月14日星期四
国际区域经济
33
第三节 北美自由贸易区构建的区域经济
一、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概况
对拉美国家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并促 进美国与拉美国家的双边或多边贸易 协定的谈判
2024年11月14日星期四
国际区域经济
34
第四节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区域经济特点
2024年11月14日星期四
概亚 况太
1994年
欧洲提出欧洲经济区 计划的倡议
1995年
东盟自由贸易区吸 收越南
2024年11月14日星期四
国际区域经济
15
第一节 国际区域经济概述
五、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经 济利益的独享性和排他 性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 全球化是同时并存的两 种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
对立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内部的经 济自由度的增强,意味着世界 经济整体变得更为自由与开放
区域经济学(第三版)
题重 点 问
国际区域经济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 欧洲联盟的区域经济发展特点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宗旨与政策框架 APEC的创新及其特点
国际区域经济

(完整版)区域经济学吴殿廷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区域经济学吴殿廷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区域、区域系统与区域经济学1.区域的概念地理学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层的地域单元,并且具有可重叠性和不可遗漏性;•政治学将区域看作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具有可量性和层次性;•社会学则视区域为具有相同语言、共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

经济学中的区域必然是一个具有特定经济功能的、具有同质性或内聚性特征的区域即经济区域。

2.区域的类型[1[、按物质内容划分:A:自然区域B:社会经济区域[2[、按内在结构划分A:均质区域B:枢纽(结节)区3.区域的特征:内在整体性、空间界线的客观性与模糊性4.区域系统的组成❖按照系统科学的思路研究区域系统的组成,首先是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等子系统,各子系统更进一步分成更小的子系统,乃至要素。

❖对区域经济系统来说,更关心的是区域产业结构的构成和地域构成。

5.区域系统的特征❖(一)综合性与整体性❖(二)动态性与开放性❖(三)空间性与区域性❖(四)层次性❖(五)自适应性与自组织性6.区域系统主要涉及下列14个方面的结构:❖1)空间结构2)城镇结构3)资源结构❖4)社会(人口与劳动)结构5)产业结构6)规模结构❖7)技术结构8)投资结构9)消费结构❖10)交通结构11)能源结构12)消费积累结构❖13)进出口结构14)市场结构7.区域系统结构的分析方法1、要素比例分析法包括:百分比、区位商、基尼系数、集中化指数、多样化指数等计算与分析等。

(1)百分比--个要素占总体的比重。

(2)洛伦兹曲线-----研究的是国民收入在国民之间的分配问题。

它是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提出的。

基尼系数小于0.2表示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基本合理;0.4—0.5表示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8区域系统的演化[1]、演化方向无序----有序的过程:由简单到复杂;[2]、地域演化点—线—网—面的融合。

[3]、演化方式 A 渐变模式---普遍的。

B 突变模式---特殊的。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区域经济一体化
是指地区间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通过经济联系和合作,形成统一的经济体。区域经济一体化 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协调发展、提高整体竞争力。
协同发展
是指地区间在政府引导下,通过政策协调、资源共享、产业协作等方式,实现互利共赢的发展 。协同发展有利于促进区域内的平衡发展、缩小地区间差距、提高整体发展水平。
自然资源如土地、水、矿产等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而环境质量则直接影响着经济 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资源环境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约束作用
自然资源有限,环境容量有限,经济发展需要遵循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避免过度开发和 污染环境。
资源环境与区域经济相互促进
通过合理的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可以实现资源价值的最大化,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同 时,经济发展也可以为资源环境的保护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1. 地理位置:硅谷位于加州北部,紧邻太平洋,拥有良好的交通 和通信基础设施。
4. 政府支持:美国政府对硅谷的支持也是其成功的重要因 素之一,政府通过各种项目和资金支持创新创业。
案例二:中国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升级与转型
总结词:珠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 快的地区之一,近年来经历了快速的产 业升级和转型。
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总结词
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详细描述
创新可以促进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提高生 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同时,创新还可以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带动相关产 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社会财富。此外,创 新还可以提高地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吸引更多的投资 和优秀人才聚集,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原则
区域经济布局应遵循以下原则
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

《区域经济评论》课件PPT

《区域经济评论》课件PPT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绿色发展成为主流
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培育新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创新驱动成为动力源泉
加强地区间经济合作,推动市场一体化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区域一体化进程加速
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
新兴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未来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政府主导模式强调政府对经济发展的规划和引导作用,通过制定产业政策、投资计划等手段推动经济发展。
政府主导模式
1
2
3
混合发展模式是自由竞争模式和政府主导模式的结合,既强调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又强调政府的规划和引导作用。
特点
混合发展模式可以综合自由竞争模式和政府主导模式的优点,既激发市场活力又实现经济发展目标。
04
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与特点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位置相邻的国家或地区之间,通过经济合作和政策协调,实现商品、资本、人员和信息等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总结词
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它强调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和政策协调,以促进商品、资本、人员和信息等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其次,区域经济一体化通常以地理位置相邻的国家或地区为主体,通过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最后,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助于提高参与国家或地区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全球经济发展。
挑战
自由竞争模式可能导致市场失灵,如资源过度集中、贫富差距扩大等,需要政府进行适度监管和干预。
自由竞争模式
优势
政府主导模式有利于实现经济发展目标,集中资源进行重点建设,促进产业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
挑战
政府主导模式可能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市场机制扭曲等问题,需要加强市场机制建设和完善监管体系。

区 域 经 济

区 域 经 济

区域经济
3)区域经济的理论基础。
①非均衡发展理论。 ②梯度理论。 ③增长极理论。 ④可持续发展理论。 ⑤点—轴开发理论。 ⑥中心—外围理论。
区域经济
二、中国经济区划 区域划分以地理和经济特征为基础。经济区划是区域经济研究
的基础 ,是用来分析地区差距 ,进行区域调控,促进地区发展的 最基本单元。 根据研究的目的和任务不同,可以将区域划分为若干类型。它 可以是跨越国家的“国际区域”,如“欧洲经济同盟”、“北美自 由贸易区”、“东南亚协作区”、“亚太经济协作区”等
3)三级经济区域。是二级经济区域以下的、以某一中心城市为 中心的经济地域,如以大连为中心的辽南经济区。
区域经济
2.八大综合经济区划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和政策》指
出,国家经济计划的第11个五年计划(2006年至2010年) 即“十一五”期间,将内地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东 北四大板块地区经济区,并将四个板块划分为八大综合经 济区。
8)大西北综合经济区。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重 要的能源战略接替基地;最大的综合性优质棉、果、粮、畜产品深 加工基地;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和中亚地区经济基地和特色旅游基 地。
区域经济
3.目前中国的工商业集中在如下三大经济圈 1)以上海市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 2)以广东省广州市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圈; 3)以北京市为中心的环渤海湾经济圈。
4)南部沿海经济区。福建、广东、海南:最重要的外 向型经济发展的基地;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的基地;高档耐 用消费品和非耐用消费品生产基地;高新技术产品制造中 心;
区域经济
5)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陕西、山西、河南、内蒙古:最大 的煤炭开采和煤炭深加工基地、天然气和水能开发基地、钢铁工业 基地、有色金属工业基地、奶业基地;

区域经济发展概述

区域经济发展概述

区域经济发展概述区域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地区在经济方面的发展状况和趋势。

它涉及到该地区的产业结构、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居民收入、财政状况以及其他一系列与经济有关的指标和因素。

区域经济发展的状况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对于全国经济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区域经济发展受到地理位置的影响。

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气候环境等各方面的差异会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例如,沿海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容易发展海洋产业和对外贸易;而内陆地区则更适合发展农业和能源产业。

地理位置还会带来交通和物流的便利或者不便,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

其次,区域经济发展还受到政策因素的影响。

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税收政策、土地政策等,都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政策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和项目进入该地区,还能够提供更好的金融支持和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

政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决定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第三,区域经济发展还与人口因素密切相关。

人口规模和结构对地区经济的内需、劳动力供给和消费能力都有很大的影响。

人口规模越大,消费市场越大,吸引力也就越强。

人口素质和结构的不同,也会影响到该地区的产业结构和产业链的完整性。

高素质的人才能够推动经济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地区的竞争力。

此外,社会和文化因素也会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社会风气、价值观念、教育水平等因素,都会对地区的创新能力、企业家精神和经济活力产生影响。

一个积极向上、开放包容的社会环境,有利于创造更多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综上所述,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涉及到多个因素的综合作用。

地理位置、政策因素、人口规模和结构、社会和文化因素以及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都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力产生深远影响。

因此,了解和掌握这些因素的特点和规律,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完整版)区域经济名词解释及简答(完整版)

(完整版)区域经济名词解释及简答(完整版)

简述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区域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观点,研究区域经济运行特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可以概括为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与协调,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
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指的是产业、消费者、公共设施的区位选择。经济活
区域决策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
2)区域分工的形式是区域专业化生产;
3)区域分工利益必须通过区际贸易来实现;
4)区域分工是区域经济活动的一种空间组织方式。
简述区域分工与合作的客观基础
1)自然与历史基础的区域差异
2)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要求
3)生产力扩张和规模经济跨区域发展的要求
4)减少地区冲突的要求
5)技术创新趋于高级化、综合化的要求
也就是选择何种路径的问题,二是所选路径的支持系统,也
简述人力资源的特点
1)人力资源具有生物性,存在于人体之中,是一种活的资源。
2)人力资源具有能动性。具体表现在自我强化,选择职业和积极劳动等方面。
3)人力资源具有时效性。 从个体看,有少年、青年、壮年和老年之分;从社
4)人力资源具有智力性。人类能够创造和使用工具,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城市,是具有一定规模及密度的非农业人口聚居区和具有一定层级地域的经
城市化水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镇人口与其总人口的比值。
城市化速度,是指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速度,通常用城市化水平年均提高的百
资源型地区,是指依托当地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而兴建或者发展起来的地区,
区域经济政策,中央政府或者地方政府在特定时期针对特定区域经济发展所
城市化:城市化,又叫城镇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

2023年版区域经济手册

2023年版区域经济手册

2023年版区域经济手册一、区域经济发展概述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

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口结构、技术水平、政策环境等。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区域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

二、全球经济趋势与影响全球经济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型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技术的快速进步、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以及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都为全球经济带来了新的变化。

在这个大背景下,各区域经济的发展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全球趋势的影响,需要积极应对和适应。

三、中国经济现状与展望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如结构调整、环境污染、地区差距等。

展望未来,中国经济仍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也需要在改革和创新中寻求新的发展动力。

四、区域政策与实践区域政策是政府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手段。

各地区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和特点,制定合适的区域政策,推动经济的健康发展。

同时,也需要关注政策的实施效果,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

五、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是不可避免的。

各地区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条件,积极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和技术水平。

这不仅可以提高经济的竞争力,也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六、城市群与区域协同发展城市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力量。

各地区需要加强城市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促进城市群的协同发展。

同时,也需要关注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

云南区域经济现状分析报告

云南区域经济现状分析报告

云南区域经济现状分析报告1. 引言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是中国重要的省级行政区域,也是中国最大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

云南的区域经济发展备受关注,本报告旨在分析云南区域经济的现状,并探讨未来发展的潜力及挑战。

2. 云南区域经济概述云南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基地之一,农业占GDP的比重较高。

同时,云南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锡、铅、锌等,使得工业部门也有一定的发展。

旅游业在云南的地位不容忽视,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云南吸引了大量游客。

然而,云南的区域经济也面临一些挑战。

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和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给云南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限制。

同时,落后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也制约了云南的经济增长。

3. 云南区域经济现状3.1 农业云南的农业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

种植业方面,云南是中国重要的水稻、红薯和绿色蔬菜的产地。

畜牧业方面,云南的牦牛、山羊和猪等养殖业十分发达。

然而,由于农业劳动力的外流和气候变化的影响,云南的农业面临着一定的困境。

3.2 工业云南的工业主要以矿产工业、能源工业和制造业为主。

在矿产工业方面,云南的锡、铅、锌等金属矿资源储量丰富,使得矿产工业有着较好的发展势头。

能源工业方面,云南的水电资源十分丰富,拥有着丰富的水电站资源。

值得一提的是,云南的制造业以食品加工和纺织业为主,近年来也有了一定的发展。

3.3 旅游业云南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

从观光旅游到生态旅游,云南的旅游业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此外,云南还积极开展一些文化旅游活动,如举办民族风情节日和传统艺术表演等,进一步提升了旅游的吸引力。

4. 云南区域经济发展的潜力和挑战4.1 潜力云南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丰富的农业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旅游资源为云南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另外,云南与东南亚国家接壤,有利于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区域经济学》(绪论,第1、2章)马工程

《区域经济学》(绪论,第1、2章)马工程
5.政府调控 各国政府都通过制定区域政策刺激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或采取 其他手段来缩小区际发展差距。这种政府为引导和干预区域经济活动所 采取的各项政策措施就构成了区域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区域经济的基本特征
1、形成块状经济的客观基础
不管是在世界范围还是在国内不同地区,区域经济都显现为 “块状 经济”。这种块状经济深层次的含义是经济变量在空间上的不连续。那 么为什么在不同块状体之间在经济活动强度和密度方面存在差之前:区域经济学理论和 实践活动获得蓬勃发展阶段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首先,提出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其次,研究和布局了西部大开 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再次,区域经济研 究重点转移到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主要内容
功能区域

功能区域是根据经济活动空间相互作用强度而划分的。空间相互
作用是指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的人口、商品、资本或信息的转移
。如果界线范围内地区间空间相互作用强度大于与界线外地区间的空
间作用强度,则这些界线内区域就是功能区域。常见的功能区域就是
城市群,如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等。在功能
1、区域概念及其类型
1.区域概念
区域是根据区内经济活动的某些同质性特征以及经济活动的相互作 用强度来划分的某一片地区。
2.区域类型
连续空间 离散空间
同质区域 功能区域
区域可以划分为连续空间和离散空间,离散空间又可以划分为同质区 和功能区。
第一节 主要内容
连续空间 一般指地理学意义上的连续的实体空间。在这种空间中,主要根据具 体事物之间的实际距离和运输成本来描述空间属性。区域经济学在这种连续 空间中所要解释的是价格和成本随空间的变化规律,以及这种变化对厂商区 位选择和厂商市场规模的影响,研究这些经济规律的理论就是区位论。 离散空间 离散空间是具有一定边界且又互不重叠的均质空间,这些空间单元可以 组成更大范围的空间单位,这些空间单元就是我们常说的区域。区域经济学 在这种空间中主要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离散空间又可以划分为同质区域 和功能区域。 同质区域 同质区域是指那些在一种或几种属性方面具有同质性特征的地区组合在 一起的区域。最典型的同质区域是主体功能区。在同质区域中,区域经济学 主要解释区域内生的经济增长问题,研究在地区层面上经济是如何增长的, 决定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为什么存在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等 ,称它为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区域经济学概述

区域经济学概述

区域经济学概述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地区内经济发展与区域间经济差异的学科,旨在理解地区经济系统的运行机制和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地区内的产业结构、外部经济环境与内部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等。

本文将对区域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研究方法和学科发展进行概述。

一、区域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区域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地区差异原理、地理集聚原理、产业集群原理和边际分析原理。

地区差异原理认为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这种差异是由于地区内外部条件的差异引起的。

地区差异原理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基石,也是解释地区经济现象的重要理论依据。

地理集聚原理是指经济活动往往在空间上呈现集聚分布的趋势,即一些特定的产业和经济活动在某些地区集中发展。

这种集聚现象可以通过规模经济、空间外部性和交通运输成本等因素解释。

产业集群原理认为产业在某个特定的地理区域内形成聚集,并通过相互联系和互动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体系。

产业集群对于提高地区经济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边际分析原理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核心思想,它强调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各方面的决策和行为都需要考虑边际成本和边际效益。

边际分析原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地区经济的优化配置和决策行为。

二、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两种。

定量研究是通过构建经济模型,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和预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区差异的形成机制和预测地区经济的发展趋势。

常用的定量研究方法包括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和空间计量分析等。

定性研究是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专家访谈等方法,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研究地区经济的发展特点和影响因素。

定性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地区经济的历史演变和特殊情况下的影响机制。

区域经济学研究常常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研究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三、区域经济学的学科发展区域经济学作为一个学科,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展。

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

绪论第一章1、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特点和区域之间关系的科学。

2、区域的概念:是一个客观上存在的、抽象的、人们观念上的空间概念,它往往没有严格的范畴和边界以及确切的方位。

地理学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某种地域单元;政治学把区域看成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社会学把区域看成是相同语言、相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

3、西方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区域经济学在西方大体上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60-70年代获得蓬勃发展,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开始创立的区位理论。

4、区域经济学科学问题:(1)一个区域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2)各个区域之间怎样相互联系?(3)各区域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如何?5、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也是当今经济学研究的最活跃领域之一。

6、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1)经济活动空间布局----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

(2)区域经济活动协调----区内和区位经济活动的相互匹配。

(3)区域决策----如何组织区域经济活动;所选模式的支持系统7、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1)经济活动区位:研究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场所)发生,以及为什么在这些区位(场所)发生。

经济活动区位的主要理论:新古典的区位理论和空间经济学的区位理论。

(2)区域的自组织能力:经济活动自组织能力和交易的自组织能力构成了区域的自组织能力。

组织区域的经济活动,就是要回答区域的经济增长是如何发生或如何决定的,应选择何种发展方式,区域经济增长过程和趋势如何,区域根据其资源要素状况应选择何种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如何演进以及优化等问题的过程。

(3)区域分工与联系:区际分工是社会生产分工的空间形式,它不仅决定专门化部门、区际联系的性质和规模,同时也决定不同区域内部的部门间比例和一国整体结构的动态变化。

(4)地域结构演进:其最大的特点是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不平衡分布。

(5)政府调控:各国政府都通过制定区域政策刺激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或采取其他手段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区域经济学吴殿廷知识点总结(最新整理)

区域经济学吴殿廷知识点总结(最新整理)

第一章区域、区域系统与区域经济学1.区域的概念地理学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层的地域单元,并且具有可重叠性和不可遗漏性;∙政治学将区域看作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具有可量性和层次性;∙社会学则视区域为具有相同语言、共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

经济学中的区域必然是一个具有特定经济功能的、具有同质性或内聚性特征的区域即经济区域。

2.区域的类型[1[、按物质内容划分:A:自然区域B:社会经济区域[2[、按内在结构划分A:均质区域B:枢纽(结节)区3.区域的特征:内在整体性、空间界线的客观性与模糊性4.区域系统的组成按照系统科学的思路研究区域系统的组成,首先是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等子系统,各子系统更进一步分成更小的子系统,乃至要素。

对区域经济系统来说,更关心的是区域产业结构的构成和地域构成。

5.区域系统的特征(一)综合性与整体性(二)动态性与开放性(三)空间性与区域性(四)层次性(五)自适应性与自组织性6.区域系统主要涉及下列14个方面的结构:1)空间结构2)城镇结构3)资源结构4)社会(人口与劳动)结构5)产业结构6)规模结构7)技术结构8)投资结构9)消费结构10)交通结构11)能源结构12)消费积累结构 13)进出口结构14)市场结构7.区域系统结构的分析方法1、要素比例分析法包括:百分比、区位商、基尼系数、集中化指数、多样化指数等计算与分析等。

(1)百分比--个要素占总体的比重。

(2)洛伦兹曲线-----研究的是国民收入在国民之间的分配问题。

它是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提出的。

基尼系数小于0.2表示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基本合理;0.4—0.5表示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8区域系统的演化[1]、演化方向无序----有序的过程:由简单到复杂;[2]、地域演化点—线—网—面的融合。

[3]、演化方式 A 渐变模式---普遍的。

B 突变模式---特殊的。

9.区域经济系统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1】自然禀赋的差异性●【2】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3】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距离成本);●【4】创新能力的部分排他性和竞争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而同行政区比,有相对独立性,它可以跨行政区,跨国,因 而通常设有必要的协调机构,但从实用上考虑,一般把区域限 定在一个主权国家疆域内。
2018/11/30 3
(3)开放性 • 区域不是封闭的,是开放的;一个区域与其它区域紧密联 系。开放中竞争中才能确定其比较成本优势,确定其在一 国乃至世界的位置地位形象。 (4)完整性
2018/11/30
23
(1)区域经济中心:城市
• 1)城市的内涵与特征 城市(Urban)是具有一定规模及密度的非农业人口聚 居地和具有一定层级地域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中心。 城市是相对于乡村的一个概念,与乡村地域相比较, 城市具有如下三个基本特征: ●要素在空间上的集聚性。 GDP70%;税收80% ●经济上的非农性 ●区域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
2018/11/30
9
空间结构的构成要素:
• 一个经济区域不论大小,从空间结构角度分析,都由三个 部分组成: ——点:经济中心(区域的中心城市) ——面:经济腹地(经济中心影响的范围) ——线(网络):各种线状的基 础设施,它是经济中 心与腹地联系的通道,包括道路、各 种管道、各种通讯 设施。 • 区域空间结构可以从静态 与动态两个角度分析。 — —许
2018/11/30
19
2018/11/30
20
曲阜的区位条件很好,又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中外知 名度极高,为什么曲阜的城镇建设会是这样落后???
2018/11/30
21
以曲阜为中心的鲁西南(或鲁南)经济圈?
2018/11/30
22
6,经济区域中的城市与腹地
一个区域从要素集聚状况分,可以分为中心(城市) 与腹地(区域)两个部分,因此,城市是区域的一部分, 城市包括在区域之中。 区域与城市的关系也就是区域中的“点”与“面”的 关系、中心与外围的关系。
33
2、区域经济学及其基本内容
• 区域经济学由三个部分组成: •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区际经济关系理论 • 区域经济政策理论
2018/11/30
34
区域经济学内容之一: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包括: • ●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增长的时间过程与动力 机制、增长的阶段、增长要素); • ●区域产业结构(区域产业构成、产业结构演变与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产业布局); • ● 区域空间结构,即区域发展的空间过程,包括城 乡关系与城市化、区域增长模式。 •
碍区域经济的发展。这时候就应该创新观念,按照经济区域
的发展规律来规划区域发展。
• 微山县与济宁、枣庄
2018/11/30
17

微山县在行政上属于济宁市的“ 行政区”范围,但是从“经济区域 ”的角度分析,更有可能是属于 枣庄市经济区域。
2018/11/30 18
• 济宁与曲阜
• 曲阜的城市建设让我深感意外
25
• (2)城市与区域的一般关系 城市与区域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述为:城 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腹地)是城市的 基础。 一方面,城市是区域的核心与主导, 城市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城市规模的大小、综合功能的强弱直 接影响到区域的空间范围、空间结构以及 区域经济活动的有序性。
2018/11/30 26
2018/11/30
11
• 空间结构的动态演变
• 空间结构的不同状态(点、面、线之间的不同组合)反映 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 • 经济区域的空间结构随着区域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到 城市化的后期,将表现为“都市带”、“都市圈”的形态 ,都市圈将是经济区域空间结构的高级形态。 • 如杭州经济区域的范围就是杭州都市圈的范围
2018/11/30
30
区域分异的客观基础
(1)资源禀赋的差异性与不完全流动性; (2)非农经济活动极化性——扎堆 (规模经济、聚集经济、
联系成本节约)
讲课的规模经济;学生宿舍分布的集聚经济
(3)创新能力的部分排他性与竞争性(专业化知识产生内在效
应,无法从外部学习中获得) (4)空间距离的不可消失性 • 经济活动离不开空间,有空间就距离;克服空间距离的成 本——移动; • 空间移动成本构成:运输费用;时间成本;信息成本;心理 成本。 区域分异的存在是区域经济学产生的基础。
• ●区域经济政策体系等理论。
2018/11/30
37
四、区域经济理论的演变1、区域济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应用经济学分支,是 由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交叉而成的。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这两门学科是相互 独立的。 主流经济学在研究资源配置时抽象掉了地理位置、资源环境条件, 即空间因素对人们活动过程的影响。(运输成本:空间移动成本) 传统的经济地理学缺乏运用经济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分析资源的 利用规律。经济活动的区位
2018/11/30 28

空间移动(距离)成本与经济活动
空间移动成本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 对宏观经济活动的影响:距离经济中心(市场)的远近对地 区经济的不同影响: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达与发达、经济沿海化、) —为什么我国总体看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内地欠发达?
—我国以京广线为界,京广线以东和沿线集中了中国70%人口和85%的GDP。
—世界人口的60%居住在距海岸线100公里以内;
• 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影响:城市不同地段的房价;厂址;学校 小店的生意 • 空间移动成本是如何产生的?
2018/11/30 29
空间移动成本的产生
• 为什么需要区域经济学?为什么其它经济学不能取代区域经济 学?——其存在与发展的客观基础是区域分异(从而导致需求 与供给空间上不一致) • 区域分异:不同区域要素的分布状况、产业的状况、发展水平等 存在的差异性(许庆明),如:为什么有城市与农村的区别? 为什么不同地区产业结构不同、发展水平不同? • 区域分异的客观基础是由于以下四个原因: (张、魏、郝)
第1讲 区域与城市经济概述
一、区域与“经济区域” 二、区域经济分析的方法论特点 三、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四、区域经济理论的演变
2018/11/30 1
一、区域与经济区域
1、区域:
地球表面上按一定特征划分的空间系统。 • 自然地理区域:太行山区、长江流域、宁绍平 原…… • 行政区域:浙江省、江苏省……;杭州市、宁波 市…… • 经济区域:按经济特征划分的空间系统。如:经 济发展水平、中心城市的辐射范围……
腹地
(区域经济中心)
2018/11/30
10
10
区域空间结构的空间尺度和层次(范围): • 经济区域大可至一个领土辽阔的国家或由几个国家组成 的集团,如欧盟、北美、东盟…… 小可至省以下的一个 地区或市、县。
• 但是,经济区域不论范围大小,从空间结构看,都有“点、 线、面”的结构。 • 因此,不同空间尺度和层次的区域,也就是不同范围的“ 点、面、线”:世界、中国、浙江省……
另一方面,区域是城市发展的腹地和基础:
区域的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影响着城
市的发展状况,并决定了城市的性质(动能定位)、规模 和经济结构。
关于城市与腹地的关系将在后面 “经济区域的空间结
构及其演化”一章中详尽分析
2018/11/30
27
二,区域经济分析的方法论特点
• • • • • • • • “区域”经济分析与其它理论在分析方法上有什么特点? 1、现代主流经济学分析方法的特点 理性人假定、成本—收益分析 2、新古典经济学(微观、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等) 假定:经济活动在一个点上进行(没有空间距离)。 成本:生产成本(要素价格) 3、区域经济学的研究特点 突出:空间移动(距离)成本(如运输成本、时间成本等); 因为经济活动存在空间距离,经济活动在不同的地点进行,就会 有不同的空间移动(距离)成本(如运输成本、时间成本等); 空间移动(距离)成本与经济活动(见下页)
2018/11/30
2
2、经济区域的特征
经济区域:指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联系紧密而较为完整 ,具备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经济区域有四个特征: (1)地域性或空间性。 • 经济区域是指地域空间整体中的一个部分。这个地域空间是 经济活动的载体。 (2)独立性或疆域性 各区域相对独立。不仅区域内各利益主体有独立性,且每个区 域的功能差异、界面划分也是独立的。虽然区域的范围可大可 小,不是指行政区域也不是自然地理单元,而是按经济活动内 在联系形成的经济区域。
2018/11/30 31
• 正由于区域分异,区域经济就难以用一般的经济 学理论加以分析,需要用区域经济学的概念:空 间移动成本加以分析。
2018/11/30
32
三、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1、区域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对象 •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城市)经济发展和区际
经济关系的科学。
2018/11/30
2018/11/30
14
2018/11/30
15
天台、三门在行政上属于台州市的“行政区”范围,但是从“经济区 域”看,属于宁波经济区域;同样如上虞、新昌、嵊州等。 市场经济的发展,将会日益冲破行政区的束缚,以经济区域来展开经 济活动。 2018/11/30 16

• 经济区域由经济中心与腹地构成,经济中心是否强大、中心 与腹地的联系是否紧密是影响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 因素。 • 当经济区域的范围与行政区的范围不一致的时候,往往会阻
• 区域在经济上尽可能是一个完整的地区,能独立生存和发 展,有较完整的经济结构,有组织协调内部和区域经济联 系的能力。
2018/11/30
4
3、经济区域的构成: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
• 如何分析一个区域的发展状况?杭州都市圈是一个经济区域,应该从 什么地方着手来分析这一个区域的发展水平?
2018/11/30
上游沿黄经济区;河西走廊经济区 中原经济区;长株潭经济区
2018/11/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