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资料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合集下载

经济学十大原理

经济学十大原理

经济学十大原理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如何做出选择的社会科学。

在这门学科中,有十个基本原理贯穿始终,帮助我们理解经济现象和做出合理的经济决策。

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生活中,我们常常面临各种选择,而这些选择往往意味着要在不同的目标之间进行权衡取舍。

比如,一个人在有限的收入下,需要决定是购买更多的食品还是更多的衣物;一个国家在有限的财政预算下,需要决定是将资金投入教育还是医疗。

这种权衡取舍是无处不在的,因为资源是有限的,而我们的欲望和需求却是无限的。

当我们做出选择时,就意味着放弃了其他可能的选择。

而被放弃的选择中所带来的价值,就是我们做出当前选择的机会成本。

例如,一个大学生选择毕业后立即工作,而不是继续深造,那么他放弃的继续深造所带来的知识和未来更高的收入,就是他选择工作的机会成本。

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正如前面提到的机会成本,理解某种东西的成本不仅仅是我们为了得到它所付出的金钱,还包括为了获得它而放弃的其他机会的价值。

比如,一个企业决定投资一个新项目,不仅要考虑项目的直接投资成本,还要考虑如果把这些资金用于其他项目可能获得的收益。

对于个人来说,时间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当我们选择用时间做一件事情时,就意味着不能用这段时间做其他事情。

比如,周末选择在家休息,就放弃了外出社交或学习新技能的机会,这些被放弃的机会就是在家休息的成本。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理性人在做决策时,会考虑边际量,即对现有行动计划进行微小的增量调整所带来的额外收益和额外成本。

例如,一家航空公司在考虑是否要增加一个航班时,会比较增加航班所带来的额外收入(边际收益)和额外成本(边际成本)。

如果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那么增加航班就是有利可图的。

对于消费者来说,在决定是否要购买更多的商品时,也会考虑边际量。

比如,在购买面包时,如果第一个面包能解决饥饿问题,带来很大的满足感,那么第二个面包带来的满足感可能就会减少。

经济学原理十大原理

经济学原理十大原理

经济学原理十大原理一、市场机制调节供求市场机制调节供求即依赖于市场供求关系来调节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流通量。

当供应比需求多时,价格下降;反之当供应比需求少时,价格上升。

二、“边际理论”边际理论是市场经济中使用最多的经济学理论之一,它主张通过增加或减少价值来提高收益。

它的基本原理是:当一个单位的收入增加时,不一定会提高总收入,而是依赖于收入增加的多少。

三、最优分配原理最优分配原理是指公平、合理地将利益和责任分配给各个效益者。

在各个权利和义务之间,应该找到最优的分配方式,即将利益最大化,以满足任何组织的目的。

四、消费者利益最大化原理消费者利益最大化原理是指消费者经济行为的基本原则,即追求获得最大利益。

也就是说,消费者在购买时,应该把利益最大化作为决定因素,以达到最大收益的目的。

五、经济发展与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原理经济发展与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原理是指通过社会结构调整,不断扩大国民收入和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各项需求的原则;也就是说,要取得经济发展的有效成果,必须重视社会结构的调整和重组。

六、利润最大化原理利润最大化原则是指企业行为的基本原则,即企业追求获得最大的利润,通过价格、产出、市场结构等管理策略,将收益最大化。

七、最低成本原理最低成本原理是企业行为的基本原则,即企业在生产货物或提供服务时,应当尽可能降低成本,以便降低价格经营招揽客户,以壮大企业产业利润。

八、利用经济技术进步原理利用经济技术进步原则是指keep利用最新的经济技术进步,不断改善生产设备环境,增加产量,获得最大的收益和效益的原则。

九、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原理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原则是指充分尊重自然环境,发展和维护社会适应环境变化的原则;也就是说,在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时,应当科学地处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

十、资源有效利用原理资源有效利用原则是指合理配置资源,尽可能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更节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第1章 经济学的十大原理20385共23页

第1章 经济学的十大原理20385共23页
5
原理二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 到它而放弃的其他东西
人们如何作出选择?—比较成本和收益(机 会成本)当人们做出某种选择时,是要付出代价的
机会成本:放弃的多种选择中,能够得到最 高收益的选择
两个例子:爱情的机会成本和读大学的机会 成本
不同的人,机会成本也不同。有些人的机会 成本高,有些人的机会成本低。
政府的职能:解决外部性问题和减少市场势力
13
原理八 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 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用什么来解释各国和不同时期中生活水 平的巨大差别?——生产率的差别
生产率:一个工人一小时所生产的物品 与劳动量
影响生产率的因素:良好的教育、先进 的设备、先进的技术…….
14
原理九 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 时,物价上涨
– 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和职业运动员
6
例:假定你有100万元人民币用于投资,可供 投资的方向和年收益见表,假定投资的其他成 本都相同(单位:万元)
股票 债券 房 地 贸易 储蓄 贷 产
120 110 115 112 107 108
理性投资者必然选择股票投资而放弃其他投资 方向。在放弃的投资方向中,房地产可能带来 最大的收益(115万),则投资股票的机会成 本就是115万元。
7
原理三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边际分析
理性的消费者如何做出数量决策? ——比较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收益):多增加一个单位产 品的生产或消费带来的成本(收益)
当边际收益〉边际成本,人们才会继续 生产或消费
例子:航空公司的定价,季末清货
8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当成本或收益变动时,人们的行为也会 改变。
原理1-4:研究个体(家庭、企业)如何做决策; 原理5-7:研究人们如何交易;

1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复制

1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复制
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 品与劳务的能力
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 上升
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 的短期交替关系
7/12/2024
13
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 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生产率:一个工人1小时所生产的物品与 劳务量
一国的生产率增长率决定了平均收 入增长率
人力资本可以提高生产率
7/12/2024
经济学
终日奔波只为饥 方才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皆俱足 又想娇容美貌妻
取得美妻生下子 恨无天地少根基
买到田园多广阔 出入无船少马骑
槽头扣了骡和马 叹无官职被人欺
县丞主薄还嫌小 又要朝中挂紫衣
作了皇帝还嫌小 更想登天跨鶴飞
若要世人心里足 除是南柯一梦西
经济学就是研究资源的有效配置与
利用的科学。
11
7/12/2024
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 果
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 情况
外部性:一个人的行动对旁观者福利的影 响
市场势力:一个经济活动者(或经济活动 者的一个小集团)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 的能力
当市场失灵时,政府的干预可以提高效率 政府的干预有时可以促进公平
12
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10
7/12/2024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 一种好方法
市场经济: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 品与劳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他 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
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相互交易,他 们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指 引,引起了合意的市场结果
当政府阻止价格根据供求自发地调 整时,它就限制了看不见的手协调 组成经济的千百万家庭和企业的能 力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边际变动:对行动计划小的增量调 整

第0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第0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自给自足经济
•每个家庭生产他们消费的大部分物品 •较少的交换 •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由居民的直接消费决定 •经济效率低下
Copyright © 2004 South-Western/Thomson Learning
计划经济
• 生产资料归政府所有,经济的管理,实际 上像一个单一的大公司;
• 中央统一决策投资、消费、价格等,用计 划来解决资源的配置问题,并期望实现资源的 最大化利用;
• 市场经济制度( market economy/market economic system)
• 计划经济制度( command economy/planned economic system)
• 混合经济制度( mixed economy/mixed economic system)
Copyright © 2004 South-Western/Thomson Learning
• 人们工作、消费和储蓄的决策 • 企业的生产行为 • 商品价格的决定
Copyright © 2004 South-Western/Thomson Learning
经济学十大原理
• 在对个体研究的同时,经济学家还要分析 影响整个经济的力量和趋势,包括:
• 平均收入的增长 • 找不到工作(失业)的人占总人口的比例 • 价格上升的速度 • ……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THIRD EDITION
N. Gregory Mankiw
About N. Gregory Mankiw
• 曾就读于麻省理工大学、普林斯 顿大学。29岁即成为哈佛大学历史 上最年轻的终身教授之一; • 现任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同时 担任马萨诸塞州剑桥的一个非赢利 性智囊团——国家经济局所属的货 币经济计划部主任,还被聘为国会 预算办公室及波士顿联邦储蓄银行 的顾问; • 另外,他还供职于ETS考试研发 委员会下的经济学高阶水平考试委 员会和NBER商业周期委员会;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经济学的十大原理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经济学的十大原理
这是人们做决策的相关成本
人们做出决策时需要比较可供选择行动方案的成本与利益
原理二: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例如: 上一年大学的机会成本不仅仅是学费,书籍,住房和伙食的钱全部加起来,还包括由于没有工作而损失的工资 看一场电影的机会成本不仅是票价,还包括你呆在剧院的时间的价值
原理三: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激励: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诸如惩罚或奖励的预期 理性人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例如: 当汽油价格上涨时, 消费者会更多的购买混合动力汽车,更少购买耗油的越野车 当烟草税上升时,青少年吸烟人数会下降
原理四: 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你准备出售一款1996年的野马,并且已经在这辆车的维修上面花了$1000。然而,车的变速器坏了,你能够选择再花$600将车修好,或者就此售出
经济学的十大原理
BRAND PLANING
本章我们将探索这些问题的答案:
经济学研究什么问题?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Hale Waihona Puke 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人们如何相互交易?
经济学研究什么问题
0
稀缺性: 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经济学: 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比如:
02
人们决定购买什么, 工作多长时间,储蓄多少, 消费多少
你最初花在维修上的 $1000没有任何影响,重要的是边际修理(变速器)的收益与成本
01
由A情形到B情形激励的改变导致你决策的改变
02
思考:
主动学习 1 参考答案
人们可以专门生产一种物品或劳务并用来交换其他物品或劳务,而不必自给自足
国家之间也能从贸易与专业化中受益

经济学的十大原理

经济学的十大原理

经济学的十大原理
经济学的十大原理是由经济学家尤金·弗里德曼提出的,它们描述了经济行为的基本规律和原理。

下面是其中的十大原理:
1.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的问题:资源是稀缺的,人们必须在各种选择之间进行权衡取舍。

当人们做出决策时,他们会考虑成本和效益。

2. 机会成本是所有决策的关键:机会成本是指放弃某种选择所需要付出的成本。

人们在做出决策时,会比较各种选择的机会成本,并选择能够带来最大收益的选项。

3.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人们做出决策时,会考虑增加或减少一单位数量的效果。

边际量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数量时所带来的额外收益或成本。

4. 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激励是促使人们做出某种行为的动力。

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以追求个人利益或实现目标。

5. 贸易可以使每个人受益:贸易可以使不同地区和个人之间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实现互利互赢的局面。

6. 市场通常是有效的:市场经济通过供求关系自动调节资源分配,达到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

7. 政府可提供公共产品和处理市场失灵:政府在一些情况下可以提供公共产品,以及在市场失灵时采取干预措施,以维护经
济的稳定。

8. 政府政策可能导致预期的结果与实际结果不同:政府的政策可能会出现意外的结果,因为社会和经济系统的复杂性。

9. 价格上涨会导致需求下降:物品价格上涨会导致需求下降,因为人们会寻求替代品或减少消费。

10. 经济增长的长期结果是通货膨胀:长期来看,经济增长可能导致货币供应增加,进而导致通货膨胀。

这些原理提供了理解和分析经济现象的基本框架,可以帮助人们做出更明智的经济决策。

经济学原理知识点总结(精排版)

经济学原理知识点总结(精排版)

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一、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1.稀缺性: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不能生产人们希望拥有的所有物品与服务(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2.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3.效率:社会能从稀缺资源中得到的最大利益。

4.平等:经济成果平均地分配给社会成员。

5.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6.理性人: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去实现其目标的人。

7.边际变动:对现有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

8.激励: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9.市场经济: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与服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

10.产权: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

11.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12.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13.市场势力:单个经济活动者(群体)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能力。

14.生产率:每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服务数量。

15.通货膨胀: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16.经济周期:就业和生产等经济活动的波动。

二、经济学十大原理(一)人们如何做出决策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边际成本&边际收益)。

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改变自己的行为)。

(二)人们如何相互影响5.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贸易和相互依赖性可以是互利的)。

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协调经济活动)。

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纠正市场失灵&提高经济中的平等程度)。

(三)整体经济如何运行8.一国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服务的能力(生产率是生活水平的根源)。

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的货币时,物价上升(货币量增长是通胀根源)。

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第二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一、要点1.模型一,循环流量图:一个说明货币如何通过市场在家庭与企业之间流动的直观经济模型。

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资源的分配和利用的学科,以及个体和集体在资源分配中做出的决策的科学研究。

经济学有着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和原则,这些原理是经济学家在经济学研究中总结出来的规律和定理,可以指导我们在实践中理解和解决经济问题。

本文将介绍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1.人们面临选择的原理(People face trade-offs):这个原理表明在做出经济决策时,人们面临资源有限的限制,因此必须在不同的选择之间进行权衡和取舍。

2.成本的概念(The cost of something is what you give up toget it):这个原理指出,为了得到其中一种好处,我们常常不得不放弃其他好处。

成本的概念不仅指金钱成本,还包括时间、努力和其他资源的代价。

3.理性人做出的决策(Rational people think at the margin):理性人指的是那些能够对不同选择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进行比较,并根据这一比较做出决策的人。

边际指的是额外的、相对小的变化。

4.激励原理(People respond to incentives):人们往往对激励作出反应。

正向的激励(奖励)会促使人们做出其中一种行为,而负向的激励(惩罚)会抑制人们的行为。

5.贸易可以使每个人受益(Trade can make everyone better off):这个原理表明,人们通过贸易可以达到互利双赢的局面。

通过分工和交换,人们可以利用各自的优势,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分配。

6.市场的概念(Markets are usually a good way to organize economic activity):市场是一种供给和需求之间的交互机制,通过价格的形成和调整来协调资源的供求关系。

市场机制可以促使资源的高效配置。

8.一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关系(A country's standard of living depends on its ability to produce goods and services):一个国家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其生产商品和服务的能力。

经济学原理第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经济学原理第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经济学原理第章经济学十大原理第一大原理:人们面临权衡取舍经济学的第一大原理是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在各种选择之间做出决策,并承担相应的代价。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们无法同时获得所有的想要的东西,因此我们需要在不同的选择之间做出取舍。

这种权衡取舍的思维方式贯穿着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是经济学研究的基础。

第二大原理:成本与效益经济学的第二大原理是考虑成本与效益。

在做出任何决策时,我们需要权衡所获得的利益与所承担的成本。

成本不仅仅指金钱方面的成本,还包括时间、精力、机会成本等。

在做出决策时,我们需要比较不同选择带来的效益与成本,选择最符合我们利益最大化的方案。

第三大原理:理性人的决策经济学的第三大原理是假定人们是理性的决策者。

理性意味着人们会根据现有信息做出最合理的选择,以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

经济学研究的基础是对理性决策的分析,从而揭示人们在选择时的行为模式和决策依据。

第四大原理:激励的作用经济学的第四大原理是激励的作用。

人们的行为受到激励的影响,人们会通过对激励的反应来做出决策。

激励可以是外部的奖励或惩罚,也可以是内部的动机。

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研究激励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以及如何利用激励来达到特定的目标。

第五大原理:贸易的好处经济学的第五大原理是贸易的好处。

贸易可以使各方得到更多的利益,通过贸易可以实现资源的更有效配置。

不同地区和国家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通过贸易可以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率。

因此,贸易可以为各方带来更多的福利和经济增长。

第六大原理:市场的作用经济学的第六大原理是市场的作用。

市场是一种通过供需关系和价格机制来实现资源配置的机制。

市场上的交易可以使各方根据自身的利益进行交换,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分配。

市场经济可以更好地发挥市场的作用,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经济的增长。

第七大原理:政府的作用经济学的第七大原理是政府的作用。

政府在市场的运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通过制定政策和规则来引导市场的行为。

经济学10大原理

经济学10大原理

经济学10大原理
1. 放弃其他的选择来追求自己的利益 - 人们面临有限的资源,
需要在不同的选择之间做出决策,并选择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选项。

2. 比较优势原理 - 个人、团队或国家应该专注于他们擅长的事物,并通过交换与他人分享这些产品或服务,以实现资源的最优分配和效率提高。

3. 供求平衡原理 - 当需求增加时,价格上升,供应减少;当需
求减少时,价格下降,供应增加。

供求的平衡决定了价格的制定和市场的走势。

4. 投资与效率增长原理 - 投资于资本、技术和教育等方面可以
提高生产效率,实现长期的经济增长。

5. 激励原理 - 个体的行为受到激励的驱动,人们会根据激励来
做出选择和决策,支配着市场行为和经济活动。

6. 机会成本原理 - 做出某种选择时,必然会放弃其他的选择,
这些放弃的选择所带来的成本就是机会成本,需要在决策中考虑。

7. 外部性原理 - 经济活动可能会对除参与者之外的人产生影响,这些影响称为外部性。

当外部性存在时,市场不能有效地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需要政府干预。

8. 市场失灵原理 - 市场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无法达到最优状态,导致资源未能有效配置,需要政府干预以改善市场效率。

9. 政府作用原理 - 政府在经济中的角色是提供公共产品、管理市场失灵并纠正不公平现象,以及维持宏观经济稳定。

10. 公平与效率的权衡原理 - 在经济活动中,追求效率可能会导致不公平,追求公平可能会牺牲效率。

需要在公平和效率之间做出权衡,寻找最佳的平衡点。

经济学十大原理

经济学十大原理

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稀缺性: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效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大利益的特性。

平等: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分配的特性.换句话,效率是指经济蛋糕的大小,而平等则指如何分割这块蛋糕。

当政府想要把经济蛋糕切为更为均等的小块时,这块蛋糕本身也变小了.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他所放弃的东西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理性人: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其目标的人边际变动:对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

边际利益及物品产生的额外利益。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激励: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东西。

原理五: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市场经济: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与劳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产权: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

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稀缺资源的情况。

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市场势力:单个经济活动者(或一小群经济活动者)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能力。

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通货膨胀: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原理九: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短期权衡取舍经济周期:就业和生产等经济活动的波动。

第四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市场是某种物品或劳务的买者与卖者组成的一个群体。

竞争市场:有许多买者与卖者,以至于每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乎其微的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1、可供销售的物品是完全相同的2、买者和卖者人数众多,以至于没有任何一个买者或卖者可以影响市场价格需求量:买者愿意并且能够够买的一种物品的数量。

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对该物品的需求量减少;一种物品的价格下降,对该物品的需求量增加。

补充资料(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补充资料(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和成本,选定收益超过成本最多的一项,或者 说,选定收益超过机会成本最多的一项。 只有理解和建立了机会成本的概念,我们的取 舍和决策才能作得更好。
讨论: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有哪些? 你认为最大的单项机会成本是什么?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乘飞机的例子:
飞机马上就要起飞了, 如果你愿打三折,我就买 当然可以,
不看。 可你觉得值50元,值得看,看比不看要明智,你选择
买票去看,你的选择是对的。 可是,不幸的是,买票回来的路上,你的票丢了。你
面对的问题是:要不要再买票?你如何作出决策?帐 该如何算,算盘该如何打? 花80元看一场值50元的电影?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卖鱼的例子: 西城区一下岗工人,选择了贩鱼到延庆卖的新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下 午12时37分28秒下午12时37分12:37:2820.11.11
每天都是美好的一天,新的一天开启 。20.11.1120.11.1112:3712:37:2812:37:28Nov-20
务实,奋斗,成就,成功。2020年11月11日 星期三12时37分28秒 Wednes day, November 11, 2020
小结:经济学十大原理
人们如 何作出 决策
人们如 何相互 贸易
整体经 济如何 运行
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 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四: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五: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 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好方法 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九: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加强做责任心,责任到人,责任到位 才是长 久的发 展。20.11.1120.11.11Wednes day, November 11, 2020

简述经济学的十大基本原理

简述经济学的十大基本原理

简述经济学的十大基本原理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研究经济行为和资源分配的规律。

在经济学中,有着一些基本的原理,这些原理是研究经济现象的基础。

本文将简述经济学的十大基本原理。

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的问题人们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他们的欲望是无穷的。

因此,人们在进行决策时,不得不面临取舍。

在经济学中,这种人们选择最好的相关行动的方式被称为“机会成本”。

原理二: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当人们做出某种选择时,所放弃的最好的其他选择的成本。

例如,一个人将一小时的时间用于打扫房间,那么他放弃的可能是享受阅读的时间。

原理三:边际分析原理边际分析原理认为,人们在决策时应该考虑每个额外单位的收益与成本。

当人们进行边际分析时,他们需要比较额外单位的利益和成本,以确定他们是否要继续进行。

原理四:激励原理激励原理认为,人们会因为激励而改变行为。

人们往往会根据利益和成本来做出决策,并受到奖励和惩罚的影响。

原理五:贸易会使每个参与者受益贸易可以使参与者根据自身的优势产生互惠互利的关系。

通过贸易,不同的人可以专注于他们擅长的领域,并通过交换产品和服务实现双方的利益。

原理六:市场机制是经济分配的一种有效方式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机制,通过供求关系的平衡来决定价格和数量。

市场机制可以自动调节资源分配,使资源分配效率最大化。

原理七:收益递减原理当某种资源逐渐增加时,每个额外单位的收益逐渐减少。

这是因为随着资源的增加,初始情况下它们被用于最合适的用途,之后只能被用于较低效的目标。

原理八:市场失灵会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无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市场失灵可能由各种原因引起,例如存在垄断、外部性等。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可能需要介入来修复市场失灵。

原理九:政府干预可能会改善市场效率有时,政府的干预可以改善市场效率。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法规、实施税收和奖励制度等手段来纠正市场失灵,从而实现资源分配的效率。

原理十:经济循环会引起波动经济循环是指经济活动周期性的波动。

经济学十大原理

经济学十大原理

导言经济学十大原理1、人们如何做出失策?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天下没有面会的午餐)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原理四:人们面对激动会做出反应。

2、人们如何相互交易?原理五:贸易会使每个人的状况更好。

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市场是资源配判的有效手段。

原理七:政策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宏观调控。

3、整体经济如何运行?原理八:我过生活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他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力的能力。

原理九;与政策发行过的货币时,物价就会上涨。

(通货膨胀)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长期-通货膨胀-危害。

短期-通货膨胀-有利为什么学习经济学:1、有助于我们了解我们所有生活的世界。

2、使你更精明的参与经济活动。

3、可以更好的理解经济政策潜力和局限性。

经济学产生的原因:人的需求的无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的产生。

四大资源:自然资源(土地)、物质资本、劳动、企业家才能。

第一章第一节:什么是经济学?经济学的意义:经济学产生的根源:资源有限和人的欲望无线性的矛盾。

欲望——需求人们面对的资源总是稀缺的,为什么?这是由于人们欲望的无限与资源的有限性的矛盾所产生的。

欲望有两个特点:一是欲望的无限性。

二是欲望的层次性第二节经济学的若干基本假定一、“理性人”假设——经济人二、市场经济社会经济中有三种类型的经济主题:居民户、厂商和政府。

第三节经济学研究的方法定性分析预定量分析——个人经验——数学计算模型三、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实证分析:就是超脱或排斥一切价值判断。

揭示经济事物之间的。

内部分析和预测这些内部联系作用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

特点:A、研究的问题具有客观性。

B、结论正确与否可以通过实事来检验C、回答“是什么”求“不是什么”描述世界是什么的观点。

规模分析:是以一些价值判断为标准的,提出某些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

作为经济政策的依据。

经济学十大原理

经济学十大原理

*
在计划经济中,国家从三个层次对资源进行配置。
在现在消费和未来消费之间的分配,通过牺牲现在的消费,把资源用于投资,以提高经济的增长速度。
在微观层次上计划各行业以及各企业的产量、所使用的生产技术、需要的劳动力和其他资源。
计划在消费者之间进行产出的分配。
3
2
1
4
计划经济-3
*
计划经济从理论上可以证明资源能够达到最优配置和有效利用,但实践证明,这种经济体制不能解决资源配置问题,效率较低。
原理二:所得等于所失
*
03
02
01
由于上大学而造成的可能损失前面已经计算过了,它涉及到的是机会成本。
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
或者:机会成本是指一定生产要素被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用于生产另一种产品时可能获得的最大收益。机会成本又称为经济成本。
*
经济学原理
单击添加副标题
教材及教辅
*
教材:曼昆著,梁小民译,经济学原理 教学参考书:西方经济学高鸿业(微观部分、宏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辅助练习:尹伯成主编,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第四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
最终成绩构成
单击添加副标题
考勤和上课表现10% 作业20% 期末考试70%
政府在很多时候会改善市场结果,但也并不总能这样。因为政府可能受到了某个利益集团控制,这样,它制定的政策可能就很难保证公平;另一方面,政府的信息可能不充分,这样它虽然有好心,但却未必能办好事。
因此,学习经济学能帮助您判断政府的政策优劣;当然,也完全可能的是,当您未来成为一个重要的政府决策者时,您会不仅知其然,而且能知其所以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理五: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自由 交易能使每个参与者都得到好处)
贸易的好处: 1)贸易使人们达到其生产可能性边界之上 2)贸易使人们的剩余增加,使社会总剩余增

人们如何相互交易
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
绝对优势: 根据生产率比较一 种物品的生产者。
比较优势: 根据机会成本比较 一种物品的生产者。
传统经济:上一代人怎么做的,这代人照着做 市场经济:个人可以自由地选择从事什么经济活动:
从事生产还是做买卖;在北京还是在南京;生产高梁 还是生产高粱酒;可以根据自已的意愿与他人交换和 贸易 计划经济:一个权威机构决定全部生产和交换活动
原理六:市场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好方法
计划经济的优点(看上 去的优点):可以按社 会需要安排生产,可以 把社会生产协调起来
机会成本
例:张风的女朋友叫李雨,两人在一起的日子里,张 风感到很幸福。
但这种幸福是有代价的,是要付出成本的: 情人节要给她送上一束玫瑰花……这当然不是最大的
成本 每周两次去餐厅吃饭……这当然也不是最大的成本 要把准备考研的宝贵时间拿出来陪她……这还不是最
大的成本 最大的成本是:他不能再和王蕾一起散步和逛公园了
作取舍作决策时,要关注的是边际成本,不应 过多关注总成本和平均成本。
边际成本与取舍决策
找出上述例子中的边际成本: 乘客 看电影 卖鱼
思考:为什么水这么便宜?而钻石这么贵?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讨论“出租车和公交车?
再等等! 可能还会降。
新捷达降价了! 我看可以出手了
和成本,选定收益超过成本最多的一项,或者 说,选定收益超过机会成本最多的一项。 只有理解和建立了机会成本的概念,我们的取 舍和决策才能作得更好。
讨论: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有哪些? 你认为最大的单项机会成本是什么?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乘飞机的例子:
飞机马上就要起飞了, 如果你愿打三折,我就买 当然可以,
人们如何相互交易
牛肉 牛肉
生产可能性边界 曲线
农民
土豆
生产可能性边界 曲线
牧民
土豆
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好方法
市场 经济
交换经济
计划
自然经济
经济
原理六:市场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好方法
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生活不能是杂乱无章的,而应是 有条不紊的、协调的、相互配合的。人类历史上出现 过三种方式来达到这个目标:
只要有钱赚
所谓边际,就是额外的或增加 的意思,即所增加的最后一个 单位或可能增加的下一个单位。
国外私营航空公司
当一种行动的边际收益大于 边际成本时,一个理性的决 策者就会采取行动
成都——曼谷 2430元/人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买电影票的例子: 《手机》我觉得值15元,可是票价40元,所以我选择
同学中好多家都有 小车了,我们家不 买车我就不吃饭了!
听话!吃饭
南北大众全线降价, 新捷达大降1.2万元!
政策改变了激励
政策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政策
意图
结果
汽车前排必须系安全带 减少驾驶员死亡 车祸增加,行人死亡人数增加
全地区推广新品种
增加农民收入
全地区总收入减少
政策会改变了人们的成本和收益 政策不仅要考虑直接影响,还要考虑间接影响
市场经济的缺点:人们 都是为自已,不能保证 社会利益、社会需要得 到重视和满足。社会经 济活动可能是混乱的。 竞争和两极分化。
市场经济
价格就是看不见的手用来指引经济活动的工具 价格指引许多单个决策者在大多数情况下实现了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结果
市场经济的 关注要点
这款车的价格 还可以少吗?
从成本考虑这是最低价了, 再降就亏损
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 放弃的东西
生活常识中的成本概念:为得到某种东西而付 出的货币。如生产这个玻璃瓶的成本是5元 (花了5元买玻璃原料),如买这件衣服我花 了100元,等等。
但是这样的成本概念常常是不够的,比如有时 还花了货币以外的东西,比如时间。
最好的成本概念是机会成本的概念
机会成本:为了得到这而放弃的那
在上面的例子里,张风得到李雨做女朋友的机 会成本是得到王蕾做女朋友
在100元买衣服的例子里,这件衣服的机会成 本是本可以花100元吃上的一份水煮鱼加一份 烤鸭。
机会成本与选择和取舍
面临选择时,我们要作出取舍,这叫决策。 取舍或者决策的依据是:比较各个选项的收益
选择是经济学要求我们记住的第一个字眼。
取舍是经济学要求我们记住的第二个字眼。
有限的资源不可能使我们的所有愿望、所有需要都得 到充分实现。
例如:我们想有更多更好的军舰控制台湾海峡,我们
也想有更多的住宅和轿车让生活更舒适。但我们不可
能都得到足够多,我们要权衡取舍,。
早期人类社会中人们的行动是由传统支配的,现代社会中人们的行动则是人们选择的结果。
职业。一次带10条鱼,5元一条买进,来回路 费20元,平均每条鱼7元钱的成本,他卖价定 为9元,每条赚2元。 这天,离市场关门还有几分钟的时候,一顾客 走过来要用6元钱买走他剩下的最后一条鱼, 他卖好还是不卖好?
边际成本(边际量之一)
因为这件东西而引起的成本,因为这件东西而 增加的成本,不生产、不购买这件东西就不会 有这笔成本,这笔成本称为这件东西的边际成 本。
第一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
经济学的中心任务是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已的 稀缺资源
需要
资源
有限、稀缺、不够
产品
生产生产
生产什么?
要回答: 生产多少?
为谁生产?
无限、欲 壑难填、 贪心不足 蛇吞象
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天下没有白吃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餐。”
学会选择,学会放弃。
有所取,必有所予。
鱼和熊掌不能得兼。
成本 价格 质量 收益
计划经济
我才不管什么供求 当政府阻止价格根据供求自 价格是我来决定的 发地调整时,它限制了看不
见的手协调组成经济的千百 万家庭和企业的能力。
不看。 可你觉得值50元,值得看,看比不看要明智,你选择
买票去看,你的选择是对的。 可是,不幸的是,买票回来的路上,你的票丢了。你
面对的问题是:要不要再买票?你如何作出决策?帐 该如何算,算盘该如何打? 花80元看一场值50元的电影?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卖鱼的例子: 西城区一下岗工人,选择了贩鱼到延庆卖的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