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的分选
蛋白质的分选途径

蛋白质的分选途径蛋白质是生物体中最重要的分子之一,它们在生命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包括催化、结构支持、运输、信号传递等。
因此,对于研究蛋白质的分选途径,不仅有助于理解生命活动的本质,还可以为新药物的研发提供重要的指导。
蛋白质的分选途径主要包括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层析、亲和层析、透析、电泳、质谱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分选途径的原理和应用。
1.离子交换层析离子交换层析是蛋白质分选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其原理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的特性,将带电的蛋白质分离出来。
离子交换树脂分为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两种。
阳离子交换树脂能吸附带负电的蛋白质,而阴离子交换树脂则能吸附带正电的蛋白质。
离子交换层析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可以用于分离各种蛋白质,例如血清蛋白、酶、激素等。
此外,离子交换层析还可以用于提纯蛋白质,去除杂质和有害物质,从而提高蛋白质的纯度。
2.凝胶过滤层析凝胶过滤层析是一种基于分子大小的蛋白质分选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分子筛的特性,将大分子蛋白质滞留在分子筛中,而小分子蛋白质则通过分子筛。
分子筛的孔径大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对不同分子大小的蛋白质的分离。
凝胶过滤层析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用于分离各种蛋白质,例如血清蛋白、酶、激素等。
此外,凝胶过滤层析还可以用于去除杂质和有害物质,从而提高蛋白质的纯度。
3.亲和层析亲和层析是一种基于分子亲和力的蛋白质分选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某些化合物与特定蛋白质之间的亲和力,将目标蛋白质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亲和层析的化合物可以是抗体、配体、金属离子等。
亲和层析的应用范围也十分广泛,可以用于分离各种蛋白质,例如酶、激素、抗体等。
此外,亲和层析还可以用于提纯蛋白质,去除杂质和有害物质,从而提高蛋白质的纯度。
4.透析透析是一种基于分子大小的蛋白质分选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半透膜的特性,将小分子物质从大分子物质中分离出来。
透析的半透膜可以是纸膜、凝胶、膜过滤器等。
透析的应用范围也十分广泛,可以用于去除杂质和有害物质,从而提高蛋白质的纯度。
蛋白质的分选 2

细胞质基质→过氧化物酶体
• 具有定位在过氧化物酶体信号序列的蛋白 质在细胞质基质中游离核糖体上合成后, 在细胞质基质中转运至过氧化物酶体,然 后蛋白质跨膜转运进入过氧化物酶体。 • 信号序列没有被切除。
3.蛋白质分选的运输类型
• 1)、蛋白质的跨膜转运(transmembrane transport):主要是指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 的蛋白质转运到内质网、线粒体、质粒 (包括叶绿体)和过氧化物酶体等细胞器, 但进入内质网与线粒体、叶绿体和过氧化 物酶体等细胞器的机制又有所不同。
细胞质基质
• 蛋白质在游离的核糖体上合成,当肽链延 伸至80个左右氨基酸残基时,N端的内质网 信号序列暴露出核糖体,并与信号识别颗 粒结合,导致肽链延伸暂时停止。
内质网
SRP与受体结合;核糖体/新生肽和移位子结合,孔
道打开,SRP脱离信号肽; 肽链在内质网上继续合成,同时信号肽引导新生
肽链进入内质网腔;信号肽切除;肽链延伸至终
• 4、细胞质基质中的蛋白质转运:上述几种 分选类型也涉及蛋白质在细胞基质中的转 运,这一过程显然与细胞骨架系统密切相 关,但由于细胞质基质的结构并不清楚, 因此对其中的蛋白质转运特别是伴随信号 转导途径中的蛋白质分子的转运方式了解 很少。
细胞质基质→细胞核
具有核定位序列的蛋白质(亲核蛋白)细 胞质基质中游离核糖体上合成后,与细胞 质基质中的importingα和importingβ结合后 形成复合物。 运送到核膜附近的细胞质基质,与核孔复 合体胞质环上的蛋白纤维结合后,运送到 细胞核核基质,在Ran-GTP作用下,复合 体解散,亲和蛋白分离进入细胞核基质。 核定位没有被切除。
蛋白质的最终去向
• 位于高尔基体反面膜囊或网状结构的蛋白 质通过网格蛋白包被的膜泡运输;运送到 发挥作用的场所:1、分泌到细胞外,如抗 体、激素等;2、留在细胞内(驻留蛋白), 如溶酶体酶;3、细胞膜整合蛋白。
蛋白质分选与膜泡运输

• 内质网膜上的整合蛋白,由α 和β 亚基组成,可特异地与SRP 结合 • SRP 的p54 亚基和SRP 受体的α 亚基与GTP 结合时,会增进SRP/ 新生肽/ 核糖
体复合物与SRP 受体结合的强度。
• 位于蛋白质的N 端,一般由16~26 个残基组成;似乎没有严格的专一性 • 包括疏水核心区、信号肽的C-端和N-端等3 部分 • 原核细胞某些分泌性蛋白的N 端也具有信号序列
图6-1 信号肽的一级结构序列
以血清白蛋白和HIV-1 型病毒的糖蛋白gp160 信号肽为例,显示出两者信号肽一级序列分别由疏水核心、C- 端和N- 端三个区域构成
2.分泌性蛋白的合成与其共翻译转运 (2)内质网膜整合蛋白的信号序列
图6-4 内质网膜整合蛋白的拓扑学类型
STA:内在停止转移锚定序列;SA:内在信号锚定序列。这样的 序列在多次跨膜蛋白中会有变化。TypeⅠ、Ⅱ、Ⅲ均为一次α- 螺 旋跨膜,TypeⅠ蛋白含有一个被切割的N- 端内质网信号序列,通 过STA锚定在膜上,N- 端亲水区位于内质网腔面,C- 端亲水区位 于细胞质基质面,如LDL 受体、流感HA、胰岛素受体、生长素受 体; TypeⅡ不含有可切割的内质网信号序列,N- 端亲水区位于 细胞质基质侧,C- 端亲水区位于内质网腔面,如无唾液酸糖蛋白 受体、转铁蛋白受体、高尔基半乳糖苷转移酶、高尔基唾液酸转 移酶;TypeⅢ蛋白含有一个疏水的跨膜片段,邻近N- 端亲水区, 与TypeⅠ蛋白有相同方向但不含可切割的信号序列,如细胞色素 P450;Type Ⅳ蛋白含有2 个或多个跨膜片段,又称多次跨膜蛋白, 例如G-蛋白耦联受体、葡萄糖转运蛋白、电压门Ca2+ 通道、 ABC 小分子泵、CFTR(Cl-)通道、Sec61 蛋白等
蛋白质分选的基本途径与类型

改变离子通道和转运蛋白的活性,调节物质进出细胞的速率。
03
蛋白质的囊蛋白质分选的 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囊泡将蛋白 质从一处转运到另一处,实现蛋 白质的定位和功能。
02
囊泡运输涉及到多种细胞器之间 的相互联系和蛋白质的跨膜转运 ,对于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具有 重要意义。
囊泡运输的调控机制
信号分子调控
某些信号分子可以与囊泡上的受 体结合,调控囊泡的转运方向和 目的地。
能量依赖性调控
囊泡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如ATP 水解产生的能量,以驱动囊泡的 转运过程。
蛋白激酶与磷酸化
调控
某些蛋白激酶可以调控囊泡运输 相关蛋白的磷酸化状态,从而影 响囊泡的转运过程。
04
蛋白质的膜泡运输
囊泡运输的途径
蛋白质从粗面内质网(RER)到高尔基体的运输
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新生蛋白质通过RER进行合成,然后通过囊泡转运到高尔基体进行 加工和分类。
跨膜运输
囊泡可以穿过细胞膜,将蛋白质从一个细胞器转运到另一个细胞器,如从高尔基体转运到 溶酶体或转运到细胞膜。
胞吐作用
当囊泡与细胞膜融合时,其内容物会被释放到细胞外,如神经递质的释放。
药物研发过程中,针对影响蛋白质分选的靶点进行设计, 可以实现对特定蛋白质的调控,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1
蛋白质通过内质网-高尔基体途径进行膜泡运输,该途径包括顺 面高尔基体、反面高尔基体和溶酶体等细胞器。
02
蛋白质还可以通过核膜-内质网途径进行膜泡运输,该途径涉及
核孔复合体和内质网等细胞器。
此外,还有其他的膜泡运输途径,如线粒体膜泡运输和叶绿体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蛋白质分选与信号假说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蛋白质分选与信号假说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1. 蛋白质分选。
细胞内的蛋白质分选是指细胞内蛋白质在合成后,通过不同方式被定位到细胞的不同位置的过程。
蛋白质分选名词解释细胞生物学

蛋白质分选名词解释细胞生物学
蛋白质分选是指在细胞中,蛋白质通过特定的机制被选择并移动到特定的目的地的过程。
这个过程涉及到蛋白质的修饰、绑定和定位等步骤。
在细胞生物学中,蛋白质分选非常重要。
一些蛋白质被修饰后会被定位到细胞质、细胞膜或细胞器中,这些蛋白质对于细胞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例如,一些蛋白质被定位到细胞膜上,用于调节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另一些蛋白质则被修饰后定位到细胞质中,用于完成各种细胞内反应。
蛋白质分选的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到多种蛋白质和核酸分子的作用。
例如,在细胞膜上,一些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相互作用,从而选择特定的蛋白质并将其定位到细胞膜上。
在细胞质中,一些蛋白质通过绑定到特定的信号序列上而被选择和定位到特定的细胞器中。
此外,一些蛋白质还可以通过核糖体定位到细胞核中,从而控制基因表达。
蛋白质分选是细胞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对于我们理解细胞的正常功能和疾病发生机制都具有重要意义。
《蛋白质的分选》课件

利用细胞生物学技术,如荧光标记、免疫荧光染色等,观察蛋白质在细胞内的定位和动 态变化,揭示蛋白质分选的细胞生物学过程。
蛋白质分选的潜在治疗策略
靶向治疗
针对异常表达的蛋白质或蛋白质分选相关基 因进行靶向治疗,以纠正异常的蛋白质分选 过程,治疗相关疾病。
基因治疗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对相关基因进行修饰或敲除, 以改变蛋白质的表达和分选,达到治疗目的。
膜泡运输
01
指蛋白质在细胞质基质中形成膜泡,然后通过胞吐作用将膜泡
释放到细胞外或细胞内的其他部位。
膜泡运输的类型
02
包括内吞作用、外排作用和胞饮作用等,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
的运输途径和作用。
膜泡运输的机制
03
涉及多种蛋白质和细胞器的协同作用,如网格蛋白、细胞骨架
和溶酶体等。
蛋白质的细胞质运输途径
细胞质运输
针对蛋白质分选过程的治疗策略可能 对癌症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蛋白质分选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系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指神经元或 神经胶质细胞逐渐退化并导致 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如帕金
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
某些神经退行性疾病可能与蛋 白质聚集物的形成有关,这些 聚集物可能干扰蛋白质的正常 分选和功能。
蛋白质分选异常可能导致神经 元死亡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
3
临床应用转化
将蛋白质分选的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开发 新的治疗策略和方法,为疾病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
THANKS
THANK YOU FOR YOUR WATCHING
05
蛋白质分选的研究前景与展望
蛋白质分选的研究方法与技术
蛋白质组学技术
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如质谱分析、蛋白质免疫印迹等,对蛋白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深入了解蛋白质分选的机制和过程。
蛋白质分选的基本途径与类型剖析

分子伴侣(molecular chaperones):细胞中的一 类蛋白质,可以识别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叠 的多肽并与多肽的某些部位相结合,从而帮助这 些多肽转运、折叠或装配,但是其本身并不参与 最终产物的形成。 大部分属于热休克蛋白(hsp)进化上很保 守,无专一性。
跨膜蛋白运输机制 布朗棘轮模型(Brownian rachet model):Simon 线粒体基质Hsp70(mHsp70):转运发动机
三 选择性的门控转运(gated transport) 指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的蛋白质通过核孔复合体 选择性的完成核输入或从细胞核返回细胞质基质; 核孔复合体主要由蛋白质构成,其总相对分子 质量约为125×106,推测可能含有100余种不 同的多肽,共1 000多个蛋白质分子。
1)核孔复合体成分
gp210:结构性跨膜蛋白 p62:功能性的核孔复合体蛋白,具有两个功能 结构域; 疏水性N端区:可能在核孔复合体功能活动中直 接参与核质交换; C端区:可能通过与其它核孔复合体蛋白相互作 用,从而将p62分子稳定到核孔复合体上,为其N 端进行核质交换活动提供支持;
B
A
二 膜泡运输(vesicular transport) 蛋白质通过不同类型的转运小泡从其粗面内质 网合成部位转运至高尔基体进而分选至细胞的 不同部位,其中涉及各种不同的定向转运,及 膜泡出芽与融合的过程。 目前发现三种不同类型的有被小泡具有不 同的物质运输作用:网格蛋白有被小泡, COPⅡ有被小泡,COPⅠ有被小泡。
蛋白质分选的基本途径与类型
刘媛媛
蛋白质的分选大体可分为两条途径: (1)后转运:游离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如用于 催化代谢的酶类、核蛋白、线粒体和叶绿体蛋白 质等。 (2)共转运:在粗面内质网(ER)合成的蛋白质 如膜的整合蛋白、胞外分泌蛋白、构成细胞器中 的可溶性驻留蛋白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细胞质基质起始和粗内质网合成的蛋白质主要包括:
(1)胞外分泌蛋白 常以分泌泡的形式通过细胞的外排作用输送到细胞外。 (2)膜整合蛋白 细胞质膜、内质网、高尔基体和溶酶体膜上的膜蛋白等都具有 方向性,其方向性在内质网上合成时就已确定。 (3)构成细胞器的可溶性驻留蛋白 有些驻留蛋白需要与其它细胞组分严格隔离,如溶酶体与植物 液泡中的酸性水解酶类;内质网、高尔基体和胞内体 (endosome)中固有的蛋白以及其它有重要生物活性的蛋白。
共翻译转运(Cotranslational translocation) 蛋白质类型:
(1)胞外分泌蛋白:分泌泡形式胞吐到胞外。 (2)膜整合蛋白:细胞质膜、内质网、高尔基体和溶酶 体的膜蛋白等,具有方向性。 (3)内膜系统细胞器内的可溶性驻留蛋白:需要与其它 细胞组分严格隔离,如溶酶体与植物液泡中酸性水解酶等。
1.蛋白质分选的两条基本途径:
共翻译转运(Cotranslational translocation),在细 胞质基质,蛋白质合成起始后,转移至粗面内质网,至高 尔基体,溶酶体,分泌泡,细胞膜乃至胞外。
翻译后转运(post-translational translocation), 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多肽链的合成,然后转运至细胞质基 质特定部位或膜围绕的细胞器。包括线粒体、叶绿体、过 氧化物酶体、内质网及细胞核,细胞质基质驻留蛋白、骨 架蛋白等。
膜泡运输为细胞内膜系统进行物质转运的主要方式, 定向运输取决于膜和膜泡(至少十数种)的表面识别特征。
转运膜泡类型(按功能分类): 1.COPII有被小泡 2.COPI有被小泡 3.网格蛋白有被小泡 内膜系统细胞器保持其特异性蛋白组成的两种机制 有被小泡与靶膜的融合:选择性融合 内膜系统各结构保持形态与膜成分相对稳定的方法
COP I 衣被小泡
3.网格蛋白有被小泡介导多条转运途径:
高尔基体TGN(网格蛋白有被小泡发源地)→胞内体、质 膜、溶酶体、植物液泡; 质膜→细胞质、胞内体(胞吞); 胞内体→溶酶体。
有被小泡 网格蛋白
转运泡
ARF1亚基
受体
接合素蛋白
笼形蛋白衣被小泡
Clathrin coated
4.信号假说的实验验证及rER蛋白质合成过程确定
Blobel、Dobberstein和Walter用分离微粒体和非细胞体 系(cell-free system)实验证实:信号序列的存在,和分 泌蛋白合成过程。 实验方法:放射性氨基酸脉冲标记孵育、密度梯度离心获 得微粒体、去垢剂处理对照、蛋白酶降解等。 RER合成蛋白与信号肽、SRP与DP间的关系实验
翻译后转运(post translocation):
线粒体、叶绿体多数蛋白质及过氧化物酶体的蛋白质 由细胞质基质合成,再由导肽(前导肽)或转运肽(leader peptide,transit peptides/sequences)转移到细胞器中。 转移过程,需ATP使多肽去折叠,需其他蛋白质(如 热休克蛋白Hsp70,分子伴侣)使其能够正确折叠为有功 能的蛋白。
3 膜泡运输
是在细胞器间转运蛋白质的一种形式,被运 输的物质在内质网或高尔基体中加工成衣被 小泡,选择性地运输到靶细胞器。
“ROAD MAP” OF PROTEIN TRAFFIC
1. Gated
2. Transmembrane
3. Vesicular 4. 基质中蛋白转运
三.膜泡运输(常称为分泌途径)
细胞内合成的蛋白质、脂类等物质之所以能够定向的 转运到特定的细胞器,取决于两个方面。
信号序列
(signal sequeence) (sorting receptor)
蛋白质中包含特殊的信号序列。
识别装置(分选受体)细胞器上具特定的信号识别装置。
细胞内蛋白质的分选与膜泡运输
一.信号假说与蛋白质分选信号 二.蛋白质分选基本途径与类型 三.膜泡运输
非细胞系统中(CELL-FREE SYSTEM)蛋白质的翻译 过程与SRP、DP和微粒体的关系
实验 组别
1
含有编码信号 序列的mRNA
SRP DP 微粒体
结
果
+
+ + +
+ + +
+ +
+
产生含信号肽的完整多肽
合成70~100氨基酸残基后, 肽链停止延伸 产生含信号肽的完整多肽 信号肽切除,多肽链进入 微粒体中
二.蛋白质分选的基本途径与类型
1.蛋白质分选的基本途径: 根据蛋白转运与翻译的时空关系分类。 内质网内蛋白质合成过程:共翻译转运 细胞质基质合成蛋白质的转运方式:翻译后转运 2.蛋白质的转运类型: 根据蛋白的转运方式或机制分四类
3.细胞内合成蛋白质定向转运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 其一蛋白质中包含特殊的信号序列 其二细胞器上特定的信号识别装置与分选受体
共翻译转运(cotranslocation)
决定蛋白定位和构象的氨基酸序列: 开始转移序列(start transfer sequence) :引导肽链 穿过内质网膜的信号肽。 停止转移序列(stop transfer sequence) :有些序列 与内质网膜有很强的亲和力,而结合在脂双层之中,不再 转入内质网腔,形成跨膜蛋白。 各类型跨膜蛋白
信号肽序列结合位点
P9/P14
翻译暂停位点
含蛋氨酸侧链 结合信号肽疏水核心
P54
SRP受体(停泊蛋白,DP)结合位点
SRP受体(SPR receptor):又称停泊蛋白(docking protein,DP),72KD,异二聚体蛋白,属内质网膜整合蛋 白,与SRP特异结合。 一个亚基(640个Aa)暴露于细胞质,亲水; 另一亚基(300个Aa)嵌入膜内,疏水。
2.COPI有被小泡
功能:介导细胞内逆向运输(retrograde transport),负 责从高尔基体膜泡间、CGN到内质网的物质运输。 回收再循环的膜脂双层、v-SNAREs(vesicle membrane SNAP receptor)和内质网逃逸蛋白(escaped proteins), 返回内质网。 COPI包被的构成:含7种蛋白亚基和1种ARF蛋白。 其中,ARF蛋白:GTP结合蛋白,类似Sar1p,调控COPI 包被蛋白复合物和网格蛋白有被小泡组装与去组装。
信号因子:
信号序列(signal sequence):存在于蛋白质一级结构上的 线性序列,通常由15-6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有些信号序列 在完成蛋白质的定向转移后被信号肽酶(signal peptidase) 切除;通常信号序列对所引导的蛋白质没有特异性要求。 信号斑(signal patch):在完成折叠的蛋白质中, 折叠在 一起构成蛋白质分选的三维结构信号,指导蛋白转运至细胞 特定部位。构成信号斑的信号序列之间可以不相邻。 折叠蛋白 非折叠蛋白
1.COPII有被小泡
功能:介导胞内顺向运输(anterograde transport),负 责从内质网到高尔基体的物质运输。 COPII包被蛋白构成:5种蛋白质亚基,属可溶性蛋白。 Sec23p/Sec24p复合体,Sec13p/Sec31p复合体; Sar1p(GTP结合蛋白,分子开关)。 COPII有被小泡组装、出芽调控
信号识别颗粒(SRP):6种不同多肽和1个7S RNA(约300bp) 组成的复合物。
含2个结构域:信号肽识别结构域,核糖体结合结构域 含3个主要功能部位:信号肽识别结合位点(P54,多Met, 具GTP酶活)、翻译暂停位点(P9/P14)、SRP受体蛋白结合位 点(P68/P72)。
信号肽(signal peptide):又称开始转移序列(start transfer sequence),位于新合成肽链N端,引导新合成的肽链转移 到内质网上合成的信号序列。 信号肽一级序列:16-26Aa,包括疏水核心(h)、C端 (c)和N端(n)三个区域。
特点:无严格的专一性,可将引导不同蛋白序列。
COOH
COOH
NH2
H2 N
信号肽
H2 N 构成信号斑的区域
COOHH2 N信号斑Fra bibliotekCOOH
几种典型的蛋白分选信号序列
(肉豆蔻酸,形成脂蛋白)
2.蛋白质分选途径分四种基本类型(据转运方式或机制):
1)蛋白质的跨膜转运(transmembrane transport):细胞质基 质中合成,再转运至线粒体、质体、过氧化物酶体等。 涉及到信号序列(寻靶序列targetting sequence,空间定 位序列)、分子伴侣(Hsp热激蛋白)、ATP、受体等。 2)选择性的门控转运(gated transport): 涉及到核孔复合体和胞间连丝。 3)膜泡运输(vesicular transport): 涉及到内膜系统,包括rER,高尔基体,运输小泡的出芽和 融合。 4)细胞质基质中的蛋白质的转运(研究较少): 可能涉及到细胞质骨架。
2
3
4
“+”和“-”分别代表反应混合物中存在(+)或不存在(-)该物质。
内质网内的可溶性蛋白质合成
信号识别 颗粒
信号序列
信号 识别 颗粒 受体
易位子
信号肽酶 可溶性蛋白质
内质网膜上的移位子(translocon)为蛋白复合体, 直径约8.5nm,中心有一个直径为2nm的“通道”,其功能 与新合成的多肽进入内质网有关。 主要成分:由3-4个Sec61蛋白复合体构成(哺乳动物),每 个Sec61蛋白由三条肽链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