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历史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历史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4b5be49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61.png)
历史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古代中国的政治1. 西周的建立和衰亡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它的建立和衰亡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封建王朝,建立于公元前11世纪,结束于公元前771年。
西周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社会的逐步开化,而它的衰亡则揭开了封建制度的神秘面纱,开启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局面。
2.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封建制度的分化和世界兴亡变化时期。
在此期间,各个封建国家相互争霸,形成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
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上的"分国时代",而战国时期则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独胡然时代"。
3. 秦朝的统一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朝代,它的建立和统一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社会的彻底蔽厅化,而它的统一则揭开了封建时代的神秘之幕,照耀了历史的阳光。
4. 汉朝的兴衰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朝代,它的兴衰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朝的兴起标志着中国社会的全面开化,而它的衰亡则揭开了封建制度的神秘面纱,开启了中世纪的进程。
第二章世界各国的政治1. 希腊的政治希腊是一个政治发达的国家,它在古代世界政治史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古希腊政治体制的特点是城邦政治制度和民主政治制度。
希腊的政治体制为西方社会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作出了重大贡献。
2. 罗马的政治罗马是一个政治发达的国家,它在古代世界政治史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古罗马政治体制的特点是共和政治制度和帝国政治制度。
罗马的政治体制为西方社会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作出了重大贡献。
3. 印度的政治印度是一个政治发达的国家,它在古代世界政治史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古印度政治体制的特点是王国政治制度和封建政治制度。
印度的政治体制为东方社会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作出了重大贡献。
第三章世界的经济1. 中国的经济中国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它在世界经济史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七年级下历史知识点大全
![七年级下历史知识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5e7e862b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d4.png)
七年级下历史知识点大全历史是一门文化学科,主要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事件和人物。
而七年级下学期的历史课程,主要围绕中国历史文化和世界历史文化展开,涉及的范围较广,包括了古代的帝制时期和近代的开埠运动,以下是本文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下历史知识点大全。
一、中华文明古国1.中华文明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变革、秦朝的统一、汉朝的兴起等。
2.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的位置: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评价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3.中国历史上的五大名山:泰山、华山、衡山、恒山、黄山。
二、帝制时代1.秦朝:始皇帝的治理、皇陵、思想文化等。
2.汉朝:西汉、东汉的兴起及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
3.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建立、三国鼎立、英主形象等。
4.南北朝:南北朝的分裂、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特点。
5.隋朝:隋末农民起义、大运河等。
6.唐朝:唐朝的文化经济繁荣、科技的进步等。
7.宋朝:南宋、北宋时期的治理、文化艺术等特点。
8.明朝:明朝的建立、明朝的统治、官员选拔制度等。
9.清朝:清朝的建立、统治政策、乾隆时期的治理及文化艺术等方面。
三、开埠运动1.鸦片战争:鸦片战争的起因与结果,中国与英国订立的不平等条约等。
2.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的兴起,以及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等。
3.义和团运动:义和团的兴起及影响,八国联军入侵等事件。
4.戊戌变法:戊戌变法的起因、内容、结果及其对中国未来的影响等方面。
5.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起因、内容、影响等方面。
6.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的背景、起因、影响等方面。
四、世界历史文化1.古代文明:埃及、希腊、罗马等古代文明的兴起及其影响。
2.宗教文化: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宗教文化的发展及其影响。
3.近代西方文化:文艺复兴运动的开端、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文化、佛洛依德的心理学等。
以上就是七年级下历史知识点大全的全部内容,希望本文能够为大家的历史学习提供帮助。
另外,学习历史不仅要了解各个时代的具体事件和人物,更重要的是了解其背后的思想和文化,这是不可或缺的历史教育。
初一下册历史必备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一下册历史必备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439cae0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7c.png)
一、古代史知识点归纳1. 春秋战国时期在初一下册历史课本中,我们学习了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内容。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政治形势变化复杂,各国争霸,战争不断。
这段历史时期的变革,标志着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战国七雄的兴起和发展是春秋战国时期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其中包括了秦国、楚国、齐国、魏国、赵国、韩国、魏国等。
他们之间争夺土地和资源,使得社会矛盾激化,人民疾苦。
这段历史时期的政治斗争多、战争频繁,反映出当时社会矛盾的尖锐性和政治斗争的复杂性。
2. 秦始皇统一我国秦始皇统一我国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也是初一下册历史中的重要知识点。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开始了统一我国的大业。
他推行中央集权的政策,废除了分封制,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由分封制向大一统的政治制度过渡。
他还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统一文字、度量衡等,加强了中央政权对全国的控制。
秦始皇还修筑了万里长城,加强了我国的防御。
这些举措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我国封建社会基本制度的基础,为我国的统一与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3. 汉武帝开拓西域汉武帝开拓西域也是初一下册历史中的重要知识点。
汉武帝统一了六国,加强了国家的统一。
他开始西域的开拓,丝绸之路成功打通,增强了汉朝与西域地区的联系。
汉武帝还推行文化大一统政策,实行中央集权,制定了一系列对西域边疆地区有重要意义的政策,奠定了我国西部边疆版图的基础,对我国的边疆稳固和文化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我国古代科技文化知识点1. 造纸术的发明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古代科技文化的重要成就之一。
造纸术的出现使得书籍的制作和传播变得更加便利,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在初一下册历史中,也有相关的知识点涉及到造纸术的发明及其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影响。
2. 指南针的发明指南针的发明也是我国古代科技文化的重要成就。
指南针的出现对我国古代航海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在初一下册历史中有所涉及。
3. 四大发明在初一下册历史中,还会涉及到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612fa77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26.png)
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一、隋唐时期(581 - 907年)1. 隋朝。
- 统一全国。
- 581年杨坚建立隋朝,杨坚就是隋文帝。
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
隋统一的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 大运河的开通。
- 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 概况: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全长27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
- 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 科举制的创立。
- 背景: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 创立: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诞生。
- 意义: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2. 唐朝。
- 贞观之治。
- 唐太宗李世民吸取隋亡的教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 治国措施:- 虚心纳谏,任用贤能。
魏征是唐太宗时著名的谏臣。
房玄龄、杜如晦是唐太宗时的名相,被称为“房谋杜断”。
- 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 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 贞观之治的表现: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 女皇帝武则天。
-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 她在位期间的措施:- 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 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
- 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 武则天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20684b22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2b.png)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1. 秦朝的建立和统一: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使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
2. 儒家思想与汉朝: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思想体系,强调个人修养、家庭和睦、
君臣忠诚等价值观念。
在汉朝时期,儒家思想成为了国家的官方思想,对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3. 汉朝的边疆防御:汉朝通过修筑长城、设立边关等手段来维护边疆安全。
边疆防御的
成功使汉朝得以长久存续。
4. 丝绸之路的开启:丝绸之路是一条连接东西方的贸易路线,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经济
和科技的交流。
5. 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为南北两个政权。
南朝是以刘宋为首的政权,北朝是以北魏为首的政权。
6. 隋朝和唐朝:隋朝通过统一北朝,重新恢复了中央集权,但由于统治政策不当,最终
被唐朝取代。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封建王朝之一,经济、文化达到了顶峰。
7. 唐朝的开放政策:唐朝实行了开放政策,积极吸收外来文化,促进了经济繁荣和文化
发展。
8. 宋朝和元朝: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王朝,以经济繁荣和文化繁荣而闻名。
元
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外族王朝,由蒙古族人建立。
9. 明朝的科举制度:明朝通过实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提高了社会流动性,推动了科技
和文化的发展。
10. 清朝的兴衰: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开始时强盛,但晚期逐渐衰落,遭受外国列强的侵略。
以上是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的简要归纳,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材知识点的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材知识点的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d635928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e8.png)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材涵盖了中国历史上隋唐时期的重要知识点。
以下是对该册教材历史知识点的总结:一、隋朝的建立与统一1.隋朝的建立: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年号开皇,杨坚即隋文帝。
2.隋朝的统一:589年,隋朝灭掉南方的陈朝,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完成了统一。
二、大运河的开凿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统治。
2.概况: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今北京附近),南至余杭(今杭州),全长2000多千米。
它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
3.意义:大运河的开凿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工程,它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隋朝的灭亡与唐朝的建立1.隋朝的灭亡:隋炀帝杨广好大喜功,不恤民力,纵情享乐,奢侈无度,导致农民起义频发。
618年,隋朝灭亡。
2.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他就是唐高祖。
四、贞观之治1.唐太宗的统治: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年号贞观。
他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史称“贞观新政”。
2.贞观新政的内容:o经济上:改革赋役制度,减轻百姓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o政治上:虚心纳谏,选贤任能,完善制度,如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完善科举制度。
o法律上:修改法令,编纂《唐律疏议》,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
o民族关系上:密切与少数民族的联系,采取武力、安抚或册封等方式管理边疆地区。
1.贞观之治的意义: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社会安定,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
五、武则天的统治与开元盛世1.武则天的统治: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她重用酷吏,严厉打击反对她的元老重臣、勋贵旧族;同时,她也大力发展科举制度,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此外,她还重视农业生产,减轻百姓负担。
七年级下册历史总结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历史总结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d8462b5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03.png)
七年级下册历史总结知识点第一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经历了封建制度和帝制两种不同的演变过程。
先是封建制度,然后是由宗法制度过度到三纲五常制度。
从商代开始出现封建制度,西周在封建制度上进一步发展。
由周公旦重修周礼,确定宗法制度后出现了三纲五常制度。
2. 中国封建王朝的兴衰中国的封建王朝在七年级历史课本中有所呈现,学生需要了解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兴衰,如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等朝代。
同时,也要学习这些朝代的特点和代表性人物。
第二章世界文明古国的兴起1. 埃及文明埃及是古代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学生需要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河流、农业、宗教、金字塔等方面的知识。
2. 希腊文明希腊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希腊文明的兴起对世界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学习希腊文明的过程中,需要对古希腊的地理环境、城邦、奴隶制度、战争、建筑技术、哲学、戏剧、奥运会等方面有所了解。
第三章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1. 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在七年级下册历史中,学生需了解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包括宗法制度、三纲五常制度、社会制度、生产方式和农民起义等。
2. 封建社会的经济生活学生需要了解封建社会的经济生活,包括农业经济的发展、手工业的兴起、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兴起等方面的知识。
第四章近代中国的变局1. 近代中国的动荡七年级历史下册要求学生了解近代中国的动荡。
从明末清初到辛亥革命,清朝的衰落和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等方面都是需要了解的内容。
2. 近代中国的外部侵略和国内割据近代中国受外部侵略的同时,还面临了国内割据的问题。
了解近代中国的外部侵略和国内割据对于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历史的情况至关重要。
第五章世界民主史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学生需要了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产生和发展,并且了解工农联盟。
2. 世界各国的民主和专制转变历程学生需要了解世界各国民主和专制转变的历程,包括美国、法国、英国、德国等国家的民主和专制转变过程。
七年级下册历史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历史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34875fc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f6.png)
七年级下册历史必背知识点历史是属于文科类的学科,需要记忆的知识点较为繁琐,所以,归纳整理历史必背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七年级下册历史必背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七年级下册历史必背知识1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一、遣唐使1.含义:唐朝时,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
2.概况: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最多的一次达到500多人,同行的还有许多留学生和留学僧。
3.贡献: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鉴真东渡1.原因: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
2.过程:754年,鉴真第六次东渡抵达日本,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
3.意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三、玄奘西行1.时间:贞观初年。
2.过程:玄奘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
他遍访名寺,研习佛法,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3.贡献: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由其口述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思考: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带给我们的启示?特点:①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乃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②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
③长安、洛阳、广州、扬州等地都有频繁的外贸活动。
④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原因:①国家安定统一;②经济文化繁荣;③对外开放政策;④对外交通发达。
启示:第一,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
第二,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发展经济文化。
第三,学习唐朝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在传播先进文化的同时,要善于吸取其精华,为己所用。
七年级下册历史必背知识2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隋朝的建立1、隋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aaa84ab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d1.png)
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1.1 原始社会1.1.1 元谋人和北京人- 生活地点:云南元谋、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生活时代:距今约170万年前、距今约70万—20万年- 生产、生活状况:使用打制石器、学会用火、采集和狩猎1.1.2 山顶洞人- 生活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洞穴- 生活时代:距今约3万年- 生产、生活状况:使用打制石器、磨制和钻孔技术、采集、狩猎和捕鱼、懂得爱美和死后埋葬1.2 部落联盟1.2.1 炎帝与黄帝- 炎帝与黄帝的关系:炎帝和黄帝是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曾进行阪泉之野之战,后来炎帝族战败,归顺黄帝族,两大部落结成联盟。
- 华夏族的形成:炎黄战败蚩尤后,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
1.2.2 尧舜禹的传说- 禅让制:原始社会末期,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 传说中的禅让:尧将部落首领位置让于德才兼备的舜,舜年老后采用同样的办法把部落首领的位置让于治水有功的大禹。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2.1 夏商西周2.1.1 夏朝- 建立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 建立者:禹- 都城:阳城2.1.2 商朝- 建立时间:约公元前1600年- 建立者:汤- 都城:亳2.1.3 西周- 建立时间:公元前1046年- 建立者:周武王- 都城:镐京- 制度:分封制2.2 春秋战国2.2.1 春秋五霸- 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2.2.2 战国七雄- 齐、楚、秦、燕、赵、魏、韩2.2.3 商鞅变法- 时间:公元前356年- 内容:确立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废除旧贵族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 作用: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第三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3.1 秦汉3.1.1 秦朝- 建立时间:公元前221年- 建立者:嬴政- 都城:咸阳- 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3.1.2 汉朝- 西汉: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初一下册历史重点知识归纳
![初一下册历史重点知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848510e1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29.png)
初一下册历史重点知识归纳初一下册历史重点知识归纳一、古代文明的发展1.世界早期文明: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黄河流域文明等。
2.中国古代文明:夏、商、周三代历史、青铜器的制作与使用、中国古代历史文化。
3.中华文明的形成:夏、商、周的建立及特点。
二、中国古代的历史1.夏、商、周三代:夏朝的建立和衰亡、商朝的兴起和崩溃、西周的克服封建贵族的努力。
2.周朝的封建制度:西周封建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3.春秋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衰落与崩溃,诸侯的割据与战争,思想家的崛起与争鸣。
三、古代科技与文化1.古代科技: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影响。
2.古代文化:神话传说、祭祀制度、文字的发展与演变、甲骨文的意义。
四、中国古代经济与社会1.古代农业: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与演变,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
2.商业与手工业:中国古代的商业和手工业发展的情况及特点。
3.社会制度:封建社会的形成和特点。
五、古代历史人物1.夏代人物:禹、舜等。
2.商代人物:商汤、商湣公等。
3.周代人物:周公旦、鲁班等。
4.春秋战国思想家:孔子、孟子、墨子等。
六、古代历史事件1.夏商周的建立:夏朝的建立、商朝的兴起、周朝的建立。
2.西周的兴起与巩固:周公旦的政治改革、周公旦的道德文化。
七、历史文化名词解释1.夏、商、周三代: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三个重要历史时期。
2.封建制度: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社会制度。
3.四大发明:中国古代的四大科技发明,对人类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
以上是初一下册历史重点知识的归纳,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初一下学期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一下学期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ef552aa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c0.png)
初一下学期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1.隋唐时期:隋朝的建立与统一:建立: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
统一: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隋朝大运河: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概况: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全长两千多公里。
从北往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
意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的经济交流。
科举制的创立与发展:创立:隋文帝开始用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创立。
完善: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进士科最为重要;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唐玄宗将诗赋作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影响: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学的人能够参政;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对后世选官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建立:618年,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
其措施包括吸取隋亡教训、任用贤才(如房玄龄、杜如晦)、虚心纳谏(如魏征)、重视农业生产、减轻人民负担等。
开元盛世:背景:唐玄宗即位后,稳定政局,励精图治。
措施:重用贤能(如姚崇、宋璟)、整顿吏治、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等。
表现: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民族关系:唐与吐蕃: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8世纪初,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唐蕃“和同为一家”。
唐与其他少数民族: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封渤海君王、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对外交往:遣唐使:日本派到唐朝学习文化的人,对日本的政治、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鉴真东渡:唐玄宗时期,鉴真六次东渡日本,传播佛法和唐朝文化。
玄奘西行:唐太宗时期,玄奘前往天竺(今印度)取经,写成《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和我国新疆地区的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全册)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7ce6c65b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8e.png)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全册)一、中国古代史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 知识要点- 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 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成就- 社会生活和文化的繁荣2. 重点知识- 隋唐时期的统一与民族关系- 隋唐时期的经济发展- 隋唐时期的科技、文化成就3. 难点解析- 隋唐时期民族关系的处理- 隋唐时期科技、文化成就的原因分析第二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1. 知识要点- 秦朝的统一- 汉朝的建立与巩固- 三国鼎立- 两晋南北朝的更替2. 重点知识- 秦始皇统一六国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汉朝的巩固和对外关系- 三国鼎立和两晋南北朝的更替3. 难点解析-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意义- 汉朝对外关系的处理- 三国鼎立和两晋南北朝更替的原因第三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 知识要点- 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 宋元时期的繁荣与开放- 明清时期的繁荣与闭关锁国2. 重点知识- 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政策- 宋元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文化成就- 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3. 难点解析-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原因和影响- 宋元时期经济发展和文化成就的原因和影响- 明清时期闭关锁国的意义和影响二、世界古代史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1. 知识要点- 人类的起源和演化- 农业文明的兴起- 古代文明的交流与碰撞2. 重点知识- 人类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农业文明的兴起和传播- 古代文明的交流和影响3. 难点解析- 人类起源和演化的原因分析- 农业文明兴起和传播的影响因素- 古代文明交流的意义和影响第二单元亚洲和非洲的古代文明1. 知识要点- 古代印度文明- 古代巴比伦文明- 古埃及文明- 古中国文明2. 重点知识- 古代印度文明的成就- 古代巴比伦文明的法律制度- 古埃及文明的科技成就- 古中国文明的政治制度3. 难点解析- 古代印度文明成就的原因和影响- 古代巴比伦文明法律制度的意义- 古埃及文明科技成就的影响- 古中国文明政治制度的演变和影响第三单元欧洲的古典文明1. 知识要点- 希腊文明的兴起和发展- 罗马文明的兴起和发展- 希腊罗马文明对后世的影响2. 重点知识- 希腊文明的成就和特点- 罗马文明的成就和特点- 希腊罗马文明对后世的影响3. 难点解析- 希腊文明成就和特点的原因分析- 罗马文明成就和特点的原因分析- 希腊罗马文明对后世的影响和意义三、历史综合练习第一单元历史知识的综合运用1. 知识要点- 历史知识的分类和运用- 历史知识的时间线索和事件联系- 历史知识的地理背景和文化环境2. 重点知识- 历史知识的分类和运用方法- 历史知识的时间线索和事件联系的梳理- 历史知识的地理背景和文化环境的分析3. 难点解析- 历史知识分类的合理性和运用方法的多样性- 时间线索和事件联系的准确性- 地理背景和文化环境对历史知识的影响和作用第二单元历史知识的综合分析1. 知识要点- 历史知识的比较和分析- 历史知识的意义和价值- 历史知识的批判和反思2. 重点知识- 历史知识的比较和分析方法- 历史知识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 历史知识的批判和反思的态度3. 难点解析- 比较和分析方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意义和价值的深度挖掘和理解- 批判和反思的合理性和建设性。
七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下册
![七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537ef416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44.png)
七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一、隋朝的统一(隋朝的特点:繁荣却短命)1、隋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隋的统一:589年,隋文帝灭陈,统一全国。
3、隋朝统一全国的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4、隋朝的强盛: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等。
二、开通大运河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3、中心、起始点(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4、四个组成部分(四段)(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hán)沟、江南河。
5、连接五条河流(五河)(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6、长度及地位:全长20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7、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1、雏(chú)形:隋文帝时期,废除前朝选官制度(着重看门第,不注重才能),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2、诞生:隋炀帝时期,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确立。
3、科举制度创立的意义(影响):科举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从此,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年。
四、隋的灭亡隋炀帝的暴政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起义首先爆发于山东,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五、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唐朝的特点:繁荣且开放)(一)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李渊就是唐高祖。
(二)“贞观之治”1、626年,李世民(唐太宗)继位,次年改国号为“贞观”。
透视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深度整理
![透视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深度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6f81855c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8d.png)
透视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深度整理第一章:古代文明的发展1.1 古埃及文明- 地理位置与尼罗河流域- 非洲东北部的古埃及国家- 金字塔与法老- 象形文字1.2 两河流域文明-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汉摩拉比法典- 宗教信仰与神话故事1.3 古印度文明- 印度河流域文明- 种姓制度- 佛教的诞生1.4 古中国文明- 夏商周的更迭-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秦始皇统一六国第二章:古代文明的交流与碰撞2.1 丝绸之路的开通- 张骞出使西域- 丝绸之路的路线与贸易2.2 亚历山大的东征- 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 亚历山大帝国与希腊化时代2.3 罗马帝国的扩张- 罗马共和国与罗马帝国- 屋大维与罗马的法律制度2.4 文明的碰撞与融合- 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影响- 宗教的传播与变革第三章:中古时期的历史变迁3.1 伊斯兰教的传播- 穆罕默德与伊斯兰教的创立- 阿拉伯帝国的兴起3.2 欧洲的封建制度- 查理曼帝国的建立- 封建等级制度与庄园生活3.3 东亚的封建王朝- 隋唐时期的繁荣- 宋朝的经济发展与科技成就3.4 蒙古帝国的建立- 成吉思汗的统一- 蒙古帝国与四大汗国第四章:近代历史的转折4.1 文艺复兴运动- 但丁、达·芬奇与莎士比亚- 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4.2 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与《九十五条论纲》- 新教与天主教的冲突4.3 探索新航路- 哥伦布发现美洲- 麦哲伦的环球航行4.4 英国工业革命- 瓦特与蒸汽机- 工业革命的影响与全球扩张第五章:现代历史的演变5.1 美国的独立战争- 华盛顿与独立战争- 美国的诞生与宪法制定5.2 法国大革命- 罗伯斯庇尔与雅各宾派- 拿破仑与法兰西第一帝国5.3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与《资本论》-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5.4 第二次世界大战- 纳粹德国的崛起- 珍珠港事件与战争的全球影响5.5 冷战格局的形成- 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 北约与华约的对抗第六章:当代世界的挑战与机遇6.1 联合国的作用与挑战- 联合国的成立与宗旨- 和平与发展的问题6.2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6.3 地区冲突与恐怖主义- 两次海湾战争- 9·11事件与全球反恐战争6.4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 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史》- 《世界历史》-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材以上是关于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的深度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b724559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32.png)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中国古代的繁荣与启蒙一、夏商周三代的更替夏朝: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它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部落联盟,商汤铲除夏朝之后建立了商朝。
商朝:商朝是中国史上第一个有确凿史料记载的朝代,商朝的社会制度主要是大夫与王结合的军事封建主义社会。
周朝:周朝是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朝代,它改变了封建社会的统治形式,实行了一个大一统的政权。
周朝以分封制度加强皇权。
二、中华文明的开端1.黄河流域的地理位置:中国的母亲河 - 黄河,流经8个省区。
国内干流主要沿陕西渭北平原进入黄土高原,并流经内蒙古自治区,半干旱地区。
2.黄河流域的发展: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在黄河流域,中国形成了以早期的农耕、城市和国家为标志的华夏文明。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1.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思想: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时期之一,以地区战争而著名。
战国时期,中国各国争夺霸权,封建制度日益加强,孔子、老子、孙子等众多思想家达到了巅峰。
2.春秋战国时期的状态: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处在由分封制向等级制度的过渡时期,东周王朝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四、秦朝的建立1.秦国的迅速发展:秦始皇嬴政在位期间迅速统一了全国,被称为“嬴政统一中国”,实现了“封国变郡县”、“接壤变界河”、“量兵变质”的重大改革。
2.‘’ 嬴政的政治制度改革以及军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秦国从一个小国发展为一个强大的国家,最终完成了中央集权的目的。
第二章中国古代经济的繁荣一、周朝的农业生产1.农耕业生产的基本状况:周朝是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系统之一,以家庭为基本单位,核心工具是犁、耙、镢。
2.农业技术的发展:周代的农具有了很大的进步,耕地和灌溉技术也得到了大规模应用。
周朝的农业生产水平非常高,足以支撑周朝统治的稳定。
二、商朝的商业贸易1.商朝的贸易货币:商朝在贸易中主要使用金、铜、铁、布料等为货币,交易的商品主要是日常用品和奢侈品。
2.商朝的贸易网络:商朝对外贸易范围较广,商贸活动分布在华中、华南地区,并且由于货物的交换收益,商贸贸易收益预期较高三、秦汉的手工业发展1.手工业的基本情况:秦汉时期手工业的发展是比较快的,服装制造业和冶铁业是其中一个显著特征。
七年级下册历史打印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历史打印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6c9f3b0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b8.png)
七年级下册历史打印知识点一、古代中华文明
1.中华文明的起源:黄河流域
2.夏、商、周三代王朝的兴衰
3.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分立,思想文化繁荣
4.秦统一六国,建立封建专制制度
二、罗马帝国与基督教
1.罗马帝国的兴起与发展
2.基督教的传播与影响
3.罗马帝国的衰落及其原因
三、中世纪欧洲
1.封建主义的基本特征与产生背景
2.欧洲城市的兴起及其影响
3.教会的统治与改革
四、中世纪中东
1.阿拉伯帝国的兴起与发展
2.伊斯兰教传入中东地区的影响
3.十字军东征及其影响
五、明清时期的中国
1.明朝的兴起、发展及其文化繁荣
2.清朝的建立、改革与困境
3.中国与世界贸易及其影响
六、近代欧洲历史
1.启蒙运动及其思想
2.法国大革命
3.工业革命及其影响
七、近代中国历史
1.鸦片战争及其原因
2.列强入侵及民族抗争
3.辛亥革命与新民主主义思想的产生
总之,历史知识点的学习对于我们理解现代世界和解决当前社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历史,研究历史,从中得到启示,为我们的未来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七年级下册历史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历史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be7b922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5d.png)
七年级下册历史必背知识点摘要:一、中国古代史1.夏商周时期2.春秋战国时期3.秦汉时期二、中国近现代史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隋唐时期3.宋元明清时期三、中国现代史1.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四、世界历史1.古代文明2.中世纪时期3.近现代史正文:七年级下册历史必背知识点涵盖了从中国古代史到中国现代史,以及世界历史的多个方面。
下面将分四个部分进行详细介绍。
一、中国古代史1.夏商周时期:这一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朝代,夏商周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历史阶段。
夏朝是我国第一个世袭制国家,商朝则以甲骨文和青铜器制造技艺闻名,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百家争鸣,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思想家和军事家,如孔子、孟子、墨子、孙子等。
3.秦汉时期:秦朝实现了国家统一,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础。
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期间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人墨客。
二、中国近现代史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是封建社会的转型期,三国鼎立,两晋更替,南北朝分裂。
这个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脍炙人口,如曹操、关羽、诸葛亮等。
2.隋唐时期:隋唐时期国家重新走向繁荣,政治稳重,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这一时期有著名的唐太宗、武则天、李白、杜甫等历史人物。
3.宋元明清时期:宋朝科技发展,文化繁荣,但军事较弱。
元朝是蒙古族统治时期,疆域辽阔。
明朝国家强大,但中后期出现政治腐败。
清朝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期间发生多次对外战争,最终在鸦片战争后走向衰败。
三、中国现代史1.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此后的几十年里,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国家。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一时期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主线,最终在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行了土地改革、社会主义改造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初一历史下知识点总结
![初一历史下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1c91c01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e2.png)
初一历史下知识点总结一、中国古代史1. 夏商周时期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建立于公元前21世纪,被认为是中国的一个开始。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它的建立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2. 秦汉时期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它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的统一。
3. 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国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三个朝代:魏、蜀、吴。
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它的建立标志着北方的统一。
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历史时期,它标志着中国历史上南北分裂的时期。
4. 唐宋元明清时期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它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它的建立对中国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新时期。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它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新时期。
二、世界古代史1. 古埃及时期埃及是世界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古代文明,它在古代世界占有重要地位。
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它的水源丰富,有利于埃及的农业发展。
法老是埃及的国王,他在政治、宗教和军事等方面拥有重要的地位。
埃及的金字塔是古代埃及的建筑杰作,它是埃及的国家标志。
埃及文明的兴起对世界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
2. 古希腊时期希腊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古代文明,它对世界历史有着重要的影响。
雅典民主是古代希腊的政治制度,它对世界政治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古代希腊的体育盛会,它对世界体育运动有着重要的意义。
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对世界哲学有着重要的影响。
3. 古罗马时期罗马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古代文明,它对世界历史有着重要的影响。
罗马的凯撒大帝是罗马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对罗马的政治和军事有着重要影响。
七年级下册历史必考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历史必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381c59f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82.png)
七年级下册历史必考知识点一、隋唐时期。
1. 隋朝。
杨坚那可是个厉害角色,他建立了隋朝,就像开了个新公司一样。
他最大的功绩就是统一了全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
这就好比把好多小帮派都整合成了一个大帮派。
大运河可不得了,隋炀帝下令开凿的。
这大运河就像一条超级运输大通道,北达涿郡(现在的北京附近),南至余杭(今天的杭州)。
它把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都给连接起来了。
虽然隋炀帝有点劳民伤财,但这大运河对后来的南北经济交流、文化传播啥的作用老大了。
就像给当时的中国安上了一条经济文化大动脉。
2. 唐朝。
唐太宗李世民那是个明君啊,他的“贞观之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他特别善于用人,就像一个超级CEO,有房玄龄、杜如晦这些厉害的大臣给他出谋划策,还有魏征整天给他提意见,他都能虚心接受。
这就好比一个团队里,老大能听进去各种不同的声音,这个团队肯定能发展得好。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她在位的时候,虽然有很多人对她有看法,但是她也做了不少好事呢。
她重视人才,像姚崇、宋璟这些人就是她发掘出来的。
她在位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就像一个女汉子在统治着一个大帝国,还把这个帝国经营得不错。
唐玄宗前期的“开元盛世”那是唐朝的鼎盛时期。
当时的长安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人口众多,商业发达。
就像现在的纽约、东京那种国际大都市一样,到处都是热闹的景象,外国人也都跑来做生意、学习文化啥的。
唐朝的科举制也很重要。
这就像现在的考试选拔人才一样,不管你是穷人家的孩子还是富人家的孩子,只要你有本事,能读书考试,就有机会当官。
它给很多寒门子弟提供了改变命运的机会,也让唐朝的人才越来越多。
二、宋元时期。
1. 宋朝。
宋朝建立后,宋太祖赵匡胤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了武将的兵权。
这就像一个老板请员工喝酒,然后把员工的重要权力给收回来了。
宋朝重文轻武,所以宋朝的文化发展得特别好,像宋词,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这些大词人,他们的词写得那叫一个美。
初一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2024
![初一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2024](https://img.taocdn.com/s3/m/7f217eba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17.png)
初一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2024一、古代史1. 夏、商、周三代•夏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有“大禹治水”、“夏桀乱政”等著名历史事件。
•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有“商汤伐纣”、“女娲神话”等著名历史事件。
•周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王朝,有“周公旦辅政”、“春秋时期”等著名历史事件。
2. 秦汉魏晋南北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有“刻书坑儒”、“焚书坑儒”等著名历史事件。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封建王朝,有“汉武帝”、“司马迁致仕”等著名历史事件。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乱世,有“三国时期”、“北魏晚期发生的佛教东渡”等著名历史事件。
二、近代史1. 外来侵略•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有“南京条约”、“英法联军的侵略”等著名历史事件。
•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战争,有“海军兴国”、“《马关条约》的签订”等著名历史事件。
•八国联军侵华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侵略事件,有“北京古文化建筑群”、“《辛丑条约》的签订”等著名历史事件。
2. 相关时期•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有“吴淞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等著名历史事件。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爱国运动,有“《五四宣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等著名历史事件。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纪念性战争,有“淞沪会战”、“毛泽东的抗日游击战争”等著名历史事件。
三、现代史1. 建国初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有“《七大》的召开”、“土地改革运动”等著名历史事件。
•大跃进是毛泽东时代的一个重要活动,有“四清运动”、“食堂长制”等著名历史事件。
•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晚年的一次政治运动,有“红卫兵运动”、“四人帮的产生”等著名历史事件。
2. 对外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有“邓小平的南巡讲话”、“沿海经济特区的建立”等著名历史事件。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的庆祝活动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时刻,有“特色小镇建设”、“对外投资合作”等著名历史事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七年级下册
历史知识点
学习七年级历史知识有两忌,自高和自狭。
下面是X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仅供参考。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一)
经济重心的南移
一,南方农业的发展
1,原因: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代:①南方战乱少;②南迁的中原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③自然条件的变化;④引进新品种——从越南引进占城稻.
2,表现:①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
量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②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③茶树的栽培有很大发展,江南的丘陵地区新辟许多茶园.
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1,纺织业和棉织业:蜀地的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江浙丝绸产量高;从海南岛兴起的棉织业,南宋已发展到东南沿
海地区.
2,制瓷业: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烧纸的冰裂纹瓷器,给人别致美感.北宋兴起的景德
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3,造船业:宋朝的造船业居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也发达
三,南方商业的繁荣
1,商业都市:南宋时最大的商业都市是临安,其繁荣程度远远超过北宋时的开封,而且还出现有早市,夜市.
2.海外贸易:宋朝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3.最早的纸币: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纸币发展形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
四,结论: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主要阶段及其原因:
从西晋末年至隋唐五代期间,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经济
之所以开始趋于平衡的原因是:①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②从西晋后期,北方大量南迁人口,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③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比较比较安定;④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的融合,加速经济发展;⑤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唐朝"安史之乱"后到五代时期,经济重心之所以开始南移,其主要原因有:①自唐朝晚期以来,北方人民为了逃避战乱,大量中原地区人口南迁,既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也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②南方战争相对较少,局势相对稳定,为江南经济发展创造
了稳定的环境,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③南方政权的统治
者为发展实力,重视农业,大力兴修水利,鼓励生产,推动了经济恢复和发展;④江南地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劳动.
第三阶段,从北宋到南宋时期.这是经济重心继续南移
并最终完成的重要阶段.北宋时期,南方经济继续持续发展,到北宋末年,经济重心完成了南移的历史进程;北宋灭亡,宋室南渡,南宋开始,标志着我国经济重心转移到东南地区,中国已稳定地形成了南方经济领先于北方的经济格局,南方最发达的江浙地区长期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此后,历经元,明,清三代,经济上南重于北的形势始终没有改变,南方经济更加繁荣.经济重心始终在南方.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二)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一,衣食住行等习俗的变化
1,衣:各级官员服色有严格规定,百姓只穿黑白两色衣服.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妇女缠足的陋习逐渐传开.
2,食:北宋肉食以羊肉为多,南宋时南方人吃鱼多.宋代
时,北方以面食为主, ,食:北宋肉食以羊肉为多,南宋时南方人吃鱼多.宋代时,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
3,住:百姓住房多为低矮茅屋,贵族宅第宏丽,前堂后寝,两侧有耳房和偏院.
4,行:宋代缺马,多用牛车,也有驴车.达官贵人出门乘轿,士大夫一般骑驴,骡.
二,热闹的瓦子和欢乐的节日
1,"瓦子"和"勾栏":东京城内的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瓦子".瓦子中圈出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它们的出现是宋朝市民阶层不断扩大的结果.
2,宋代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宋代称春节为元旦,最为重视.除夕夜,百姓要祭祖,迎神功佛,挂年画,贴"桃符",守岁等.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三)
蒙古的兴起的元朝的建立
一,蒙古的兴起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召开蒙古贵族大会,被推举为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蒙古国建立.
二,元朝的建立
1,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2年定都大都.忽必烈就是元世祖.
2,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出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抗元英雄文天祥.
三,行省制度
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行省制的内容:1,中央—中书省—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管辖大都及周围地区. 2,地方—行中书省(行省或省)—中书省的派出机构—管辖11个行省(包括管理北方的岭北行省,管理东北的辽阳行省和西南的云南行省等). 3,在中央设宣政院,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4,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四,民族融合的发展
1,表现:①汉族人民开发边疆.②边疆各族迁入内地,同汉族等杂居相处.③契丹,女真等族与汉族的融合.④形成了一个新民族—回族.
2,作用: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3,特点:元朝的民族融合,是历史上民族融合的进一步
加强,从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开始,中经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到元朝时,民族融合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也就是说元朝的民族大融合是在前代的基础上,出现的一种在更广的范围内,更高的程度上的融合,这种融合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推进到一个更高的程度.
元朝在我国历史上贡献:
①元朝的统一,结束了北宋以来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元朝的疆域,比以往任何朝代都辽阔.
①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②③元政府设有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③.④元朝在西藏委派官吏,驻扎军队,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④⑤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