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整理
一、中国古代文明起源1.夏、商、周三代的产生和更替。
2.先秦时期的国家,如:西周、春秋、战国。
二、秦汉时期的统一和繁荣1.秦朝的统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
2.秦朝的法制:实行郡县制、律令制,推行统一的货币和文字。
3.秦朝的修建:修筑长城和修建陵墓。
4.西汉时期:刘邦建立西汉王朝,继承秦朝制度,并进行。
5.功绩人物:黄帝、赢政、刘邦、武帝。
三、中国古代的民族大融合与文化传播1.汉朝的统一与疆域拓展:南方岭南地区的纳入统一中国的疆域。
2.丝绸之路的开启:秦汉时期与外国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形成。
3.佛教的传入:汉代末年,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4.文化建设:学术成就的日渐发展,产生了大量的文化名著。
四、中国古代的思想和科技成就1.儒家思想:儒家学说强调仁、义、礼、智、信等道德伦理。
2.道家思想:道家学说主张顺应自然、从容不迫。
3.法家思想:法家学说提倡法治,追求政治权力的强势。
4.科技成就: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的发明和应用。
五、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动态1.封建制度:秦汉时期的封建制度,皇帝赐给宗室、王侯、卿大夫封地,实行宗法制度。
2.农民起义:农民阶级的起义如黄巾起义、七国之乱等,促进了封建统治的灭亡。
3.经济发展:铁器的应用、农田水利的发展等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4.社会结构:秦汉时期社会划分为士人、农户、工商人、奴隶等阶层。
六、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动态1.三国鼎立:东汉末年乱象和三国分立的原因,分别是曹魏、蜀汉、东吴。
2.南北朝:北朝为汉族统治,南朝为胡族统治,南北朝时期中国社会的动荡。
3.隋朝统一:刘秀建立隋朝,统一北方,是为隋文帝。
4.唐朝: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繁荣,盛世之一。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1、隋朝的建立时间: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都城:长安南北重归统一的时间:589年2、开皇之治”隋文帝的统治措施:①改革制度②开展消费③注重吏治3、隋朝大运河1、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四五千里。
2、开凿的目的加强南北交通,稳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3、意义: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第2课“贞观之治”1、唐朝的建立时间:6___年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都城:长安2、贞观之治唐太宗的治国思想: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
治国措施: 1、注重开展消费,减轻人民负担; 2、崇尚节省;3、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4、任用贤才、虚心纳谏“贞观之治”的表现:唐太宗时期,政治比拟清明,经济开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
3、女皇帝武那么天武那么天的统治的评价: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武那么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开展农业消费、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开展,国力不断增强。
为开元盛世开拓了道路。
第3课开元盛世1、开元之治唐玄宗励精图治的表现:〔1〕任用贤才〔姚崇〕〔2〕重视吏治〔3〕崇尚节省二、盛世经济的繁荣1、农业〔1〕农耕技术的开展:育秧移植栽培〔2〕茶叶消费的开展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3〕农业工具的改良:耕种工具:曲辕犁灌溉工具:筒车2、手工业〔2〕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3、商业〔1〕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唐都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开元盛世的表现: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1、科举制的诞生与完善2、科举制的影响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时机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开展。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开展。
第5课“和同为一家“1、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有什么意义?①维护了和平,增强了友谊②亲密了双方经济文化交流2、唐朝周边的少数民族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1、对外友好往来主要的对外友好往来城市:长安、洛阳、广州、扬州。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版七年下史知点教级册历识归纳总结★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运开1.大河的通:开条纵贯运时间与炀从605 年起,通了一南北的大河。
〔1〕人物:隋帝运运为达长两〔2〕河三点:隋朝大河以中心,北涿郡,南至余杭全千多公里,长运是古代世界最的河。
运为济济邗沟并连〔3〕隋朝大河分四段:永渠、通渠、、江南河接五大河:海河、黄长钱河、淮河、江、塘江。
运开稳统进〔4〕大河的通作用:①加强了南北交通②固了隋王朝的治③大大促国经济我南北的交流。
★第二课隋朝的灭亡炀将杀灭灭 618 年,隋帝在江都被部死,隋朝亡。
1.隋朝亡:渊进长2.唐朝的建立:618 年,在起兵反隋入安建立唐朝。
么统国历么她晚称国号为3.武那天及其治:我史上唯一女皇帝是武那天,年帝,改周,她当间继续实开农业产选会进开国政期,行展生,拔人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一步展,力不启开贞观〞。
断称她统“政元,治宏增强,人的治4.之治:唐太宗重展生,民的役;注重任用才和心。
他贞观视开产减轻农赋税劳贤虚纳谏谋龄蔼断称“房杜谋断〞。
重用敢于直言的征任命富于略的房玄和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为谏统时拟清经济开较国历著名的臣,唐太宗治期,政治比明,展快,力逐步加强。
史上贞观〞。
的治称当时统为“之治★第三课 “开元盛世〞1.唐朝的社:会经济树种产饮风国〔1〕茶植:茶叶生在江南占有重要地位,茶之在全盛行。
农业产辕溉车〔2〕生工具改良:曲犁和灌工具筒〔3〕瓷:越瓷、邢白瓷和唐三彩最有名。
唐三彩是世界工的珍业窑青窑为艺品。
长为区,业时国长2.安城分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4〕商:唐朝期,全的大都市有安、、和。
为华业区市繁的商。
长既当时国际3.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性的大都市。
开〞。
统进时历称为“元盛世4.唐玄宗治前期唐朝入全盛期,史上★第四课科举制的创立试来选员时炀时设进1.用分科考的方法拔官,始于隋文帝。
隋帝正式置士科,试绩选按考成拔人才。
举设试进经两为2.唐朝科制度常的考科目很多,以士和明科最重要。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第一章各地的文明与交流1. 夏商周时期的中国古代文明夏商周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早的三个朝代,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商朝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有书写系统的朝代。
商朝的都城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安阳市,商代最著名的考古遗址有殷墟。
2. 印度的佛教和锡克教印度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宗教之一的地方,佛教和锡克教都是印度起源的宗教。
佛教是释迦牟尼创立的一门宗教,强调追求解脱和修行。
锡克教则强调信仰一个无形的神,以印度的巴塔克·辛格为首的锡克教徒拥有强烈的战斗精神。
3. 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希腊-罗马文明被认为是西方文明的起源,希腊文明注重个体的完善和自由。
而罗马文明则注重法治和工程技术。
希腊的民主政治和罗马的法律制度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二章中国古代帝国的形成1. 秦朝的统一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王朝,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后成为中国的第一个皇帝。
秦朝统一了文字和度量衡系统,推行的法家思想对后世也有很大影响。
2. 汉朝的疆域扩展和政治制度汉朝自刘邦建立开始,疆域逐渐扩大,最终形成了中国的“天朝大一统”的格局。
汉朝实行的制度有汉武帝推行的郡县制和汉武帝后期推行的科举制。
3. 全球范围的汉朝交流汉朝时期,中国和其他地区之间的交流是史上最广泛的。
中国丝绸、瓷器等商品出口到亚洲、非洲和欧洲,也有许多外国使节来到中国。
著名的丝绸之路即是中国和西方之间的贸易网路。
第三章两河流域的文明1. 美索不达米亚的两河流域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是古代世界四大文明之一,其疆域横跨今天的伊拉克、叙利亚等地。
两河流域文明的发展有城市、农业、文字等方面的标志。
2. 古埃及文明古埃及位于非洲的尼罗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之一,其政治制度稳定且中央集权。
埃及的法老制度和金字塔建筑是其文化的独特之处。
3. 两河流域与埃及的交流和影响由于两河流域和埃及地理位置的接近,两者之间有很多交流和互动。
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一、秦朝的建立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一统天下的封建国家。
秦国在战国时期迅速崛起,经过
秦始皇的努力,最终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秦朝。
秦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由分裂走向统一,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开端。
二、秦朝的政治和军事改革
秦始皇实行了一系列政治和军事改革,使得秦朝得以迅速崛起。
其中最重要的改革是推行
郡县制和推行统一法律制度。
同时,秦始皇还进行了雄才大略和权谋治国,使秦朝在政治
和军事上呈现出强大的力量。
三、秦朝的经济建设
秦始皇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建设,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修建了万里长城和修建了连延数千里
的大运河。
这些工程的建设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工程之一,极大地推动了秦朝的经
济发展。
四、秦朝的文化建设
秦始皇推行了一系列文化政策,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统一文字和度量衡。
他统一了文字和度
量衡之后,使得整个国家的文化发展得到了极大的促进。
五、秦朝的灭亡
秦始皇去世后,由于他的政治思想和政治手段过于苛刻,引起了社会的大规模反抗。
最终,秦朝在内部和外部的压力下,灭亡于战国时期。
以上就是人教版初一历史下册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人教版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人教版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 1 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1. 隋朝的建立:581 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
2. 隋朝的统一:589 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3. 开通大运河:- 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 时间:605 年开始。
- 概况: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 意义: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4. 科举制的创立:- 创立: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 意义: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5. 隋朝的灭亡: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618 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隋朝灭亡。
第 2 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 唐朝的建立:618 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2.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治国思想:虚心纳谏,重用贤才,如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
- 政治措施: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 经济措施: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 结果: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3. 武则天: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她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4. 唐玄宗与“开元盛世”:- 措施: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 结果: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第 3 课盛唐气象。
1. 经济的繁荣:- 农业: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筒车。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材知识点的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材涵盖了中国历史上隋唐时期的重要知识点。
以下是对该册教材历史知识点的总结:一、隋朝的建立与统一1.隋朝的建立: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年号开皇,杨坚即隋文帝。
2.隋朝的统一:589年,隋朝灭掉南方的陈朝,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完成了统一。
二、大运河的开凿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统治。
2.概况: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今北京附近),南至余杭(今杭州),全长2000多千米。
它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
3.意义:大运河的开凿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工程,它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隋朝的灭亡与唐朝的建立1.隋朝的灭亡:隋炀帝杨广好大喜功,不恤民力,纵情享乐,奢侈无度,导致农民起义频发。
618年,隋朝灭亡。
2.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他就是唐高祖。
四、贞观之治1.唐太宗的统治: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年号贞观。
他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史称“贞观新政”。
2.贞观新政的内容:o经济上:改革赋役制度,减轻百姓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o政治上:虚心纳谏,选贤任能,完善制度,如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完善科举制度。
o法律上:修改法令,编纂《唐律疏议》,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
o民族关系上:密切与少数民族的联系,采取武力、安抚或册封等方式管理边疆地区。
1.贞观之治的意义: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社会安定,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
五、武则天的统治与开元盛世1.武则天的统治: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她重用酷吏,严厉打击反对她的元老重臣、勋贵旧族;同时,她也大力发展科举制度,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此外,她还重视农业生产,减轻百姓负担。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一)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一、郑和下西洋1、郑和下西洋的概括人物郑和时间1405-1433次数7次人数27000 多人船数200 多艘到达范围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设备罗盘针2、郑和下西洋的条件(1)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2)指南针的广泛使用;(3)郑和个人气概和勇于探索的精神;(4)明朝造船技术的发达。
3、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加强与海外的联系。
4、郑和下西洋的意义: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的伟大航海家。
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二、戚继光抗倭倭寇: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 。
1、倭寇骚扰中国沿海2、戚继光抗倭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1)戚继光进行的抗倭斗争是反抗外来侵略的正义事业,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
(2)戚继光率领的戚家军作战勇敢,纪律严明。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1、16 世纪欧洲殖民者开始侵略活动;2、1533 年,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3、1557 年后,长期居住,但澳门主权属中国;4、1999 年 12 月 20 日,中国政府恢复了对澳门行使主权。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二)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1)隋唐时期,我国人民发明了雕版印刷术;(2)北宋时,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3)15 世纪,欧洲出现活字印刷术,比中国晚约四百年。
2、指南针的应用(1)战国时期,制成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2)北宋,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3)南宋,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事业;(4)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3、火药的应用(1)唐朝中期,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2)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3)宋元,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4)13、14 世纪,火药及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重要事件
秦始皇统一六国
汉武帝推行儒学教育
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
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文化发展
唐诗宋词元曲 明清小说,中 国古代文学艺 术形式丰富多
彩
四大发明:造纸 术、印刷术、火 药、指南针,对 世界文明发展做
出了巨大贡献
儒家思想:强 调仁义礼智信, 对中国古代社 会和文化产生
了深远影响
琴棋书画:中国 古代文化艺术的 代表,体现了高 雅的审美情趣和
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
英国光荣革命: 1688年,英国资 产阶级和新贵族 发动的推翻詹姆 斯二世的统治, 防止天主教复辟 的非暴力政变
美国独立战争: 1775-1783年, 美国13个殖民地 摆脱英国独立的 过程
法国大革命: 1789-1794年, 法国资产阶级推 翻封建专制统治 的革命
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1年,俄国废 除农奴制,为资 本主义发展开辟 道路
改革内容:农村实行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城市进行经济体
制改革
起始时间:1978年
开放措施:设立经济特区,开 放沿海城市,吸引外资和技术
民族复兴
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史的开端,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提高了综合国力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到繁荣昌盛的历史性飞跃 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提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两次世界大战与国际关系格局演变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雅尔塔体系的建立 冷战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影响
感谢您的耐心观看
汇报人:XX
中国现代史
社会主义建设
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重点发展重工业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开始,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社会主义建设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发展目标和政策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总结1.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随后在589年灭掉南方的陈朝,统一全国。
这一时期,隋朝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2.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
3.隋文帝即位后,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
4.残暴的统治导致了大规模农民起义。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隋朝灭亡。
5.在隋朝灭亡后,原镇守太原的隋朝官僚李渊趁机起兵,在618年,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6.在唐朝贞观时期,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并增加了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4.唐太宗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巩固了对西域的统治。
这些胜利为唐朝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5.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改国号为周。
她大力推行科举制度,并创立了殿试制度。
6.在唐玄宗继位后,在贤相姚崇和宋璟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唐朝在他的统治下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之为“开元盛世”。
7.陆贽在《陆宣公翰苑集》中称赞了则天太后重用人才,善于选拔人才的才能。
她严格考核人才,推崇能力,不肖者被黜退,才能者得到快速晋升,这使得唐朝得以赖用众多的才士。
8.材料二中的“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意为唐玄宗在位前期,唐朝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
这一时期的治理被称为“贞观之治”,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开辟了道路。
1.在唐朝,曲辕犁和筒车等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被发明并广泛使用。
此外,唐三彩是一种制作精美、色彩鲜艳的陶瓷器,闻名于中外。
3.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并派使者到唐朝求婚。
唐太宗同意将文成公主嫁给他。
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之间的友好关系。
5.唐朝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充满活力,人们表现出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
1. 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主要内容有渡江战役、解放全国大部分地区、平津战役、琴岛
战役等。
3. 历史巨变:指1945年至1949年的中国历史,包括中共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和国共内战。
4. 社会主义的初步探索与建设: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建设,主要内容包括新
中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思想文化建设和科学技术进步等。
5. 构建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包括国家的社会主义改造、对外政策、中苏关系、中美
关系和经济建设等内容。
6. 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指实现对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
阶段,主要内容包括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农业合作化等。
7. 文化大革命:指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倡导的广泛群众性革命
运动,主要内容有群众运动、造反派运动、红卫兵运动等。
8. 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指建设新中国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主要包括国民经济
的恢复与发展、农业、工业、科学技术、教育、卫生等的进步。
9. 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动:指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和国际格局的变动,主要包括中苏关系的决裂、美苏争霸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兴起等。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步探索: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践的一种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主要内容包括农村改革、城镇经济改革、科技进步、市场经济等。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八篇】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八篇】【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⒈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年号开皇。
隋文帝的继任者是隋炀帝(杨广)⒉589年,隋朝灭掉了南方的陈。
这是继秦朝之后,中国又一次完成了统一。
3.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4.大运河:3+4+5=1。
3点即是:中心洛阳、东北到涿郡、东南到余杭;4段即是: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5大水系即是: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和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1即是:大运河是一条贯通南北的动脉,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⒈隋炀帝不惜民力,酷虐残暴,导致农民起义。
隋朝二世而亡。
2.李渊于618年建立唐朝,定都长安,他就是唐高祖。
3.唐太宗的年号是“贞观”。
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的大臣是魏征。
4.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5.唐太宗认真吸取隋朝兴亡的经验教训,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
我们把这些措施总称为“贞观新政”。
(1)、经济上:改革赋役制度、轻徭薄赋(减少百姓服劳役天数,并规定可用交纳实物的方式代替服役,使人身*逐渐松弛。
)(2)、政治上:虚心纳谏,选贤任能,完善制度(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完善科举制度。
)(“三省”指的是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
其中,尚书省下设六部。
)(3)、法律上:修改法令,编纂《唐律疏议》。
(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在历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4)、民族关系上:密切与少数民族的联系。
【第3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⒈武则天登上帝位后,改国号为“周”,她是我国历惟一的女皇帝。
⒊武则天的统治:(1)重用酷吏,严厉打击反对她的元老重臣、勋贵旧族。
(2)武则天编修《姓氏录》,崇尚新贵。
(3)武则天还大力发展科举制度,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
(4)武则天重视农业生产,减轻百姓负担。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汇总(人教版)(纪传体通史形式归纳整理)第一部分本纪与世家一、隋文帝杨坚本纪:1、581年,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的分裂局面。
2、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
3、隋文帝励精图治,形成了“开皇之治”。
二、隋炀帝杨广本纪:1、开凿大运河: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隋炀帝征发民众,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2、正式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诞生。
三、唐高祖李渊本纪:公元618年,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四、唐太宗李世民本纪:1、“贞观之治”:(1)治国思想: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水能载舟亦能覆舟”!(2)统治措施:注重发展生产;注意“戒奢从简”;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减轻人民负担;任用贤才,虚心纳谏;任命房玄龄和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
最著名的谏臣是魏征。
2、对科举制的贡献:扩充国学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进士科考中第一名的,称为状元。
3、民族关系:(1)实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各族拥戴,被尊奉为“天可汗”。
(2)在今新疆地区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3)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7世纪前期,杰出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4、对外关系:玄奘西游天竺,取回大量佛经。
他著有《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5、文化成就:(1)唐太宗为父亲修建的大明宫含元殿气势宏伟,富丽堂皇。
(2)参与编创《秦王破阵乐》。
五、武则天本纪: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她统治时期,在今新疆地区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发展农业;创设殿试和武举,选拔贤才;使唐朝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人教版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一、南北重归统一1、隋朝的建立时间: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都城:长安2、隋朝的统一时间:589年二、“开皇之治”隋文帝的统治措施:①改革制度②发展生产③注重吏治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隋朝大运河1、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000多公里。
2、开凿的目的:①加强南北交通②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3、意义: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第2课“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时间: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都城:长安二、贞观之治1、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2、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3、崇尚节俭;4、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
历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三、女皇帝武则天武则天是中国历的女皇帝。
历称武则天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第3课开元盛世一、开元之治唐玄宗励精图治的表现:(1)任用贤才(姚崇)(2)重视吏治(3)崇尚节俭二、盛世经济的繁荣1、农业(1)农耕技术的发展:育秧移植栽培(2)茶叶生产的发展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3)农业工具的改进:曲辕犁、筒车2、手工业(1)丝织业(2)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3、商业(1)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2)唐都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1、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589年,隋朝灭掉陈统一南北,同一全国。
3、隋朝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4、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的国家粮库。
5、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6、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一、秦朝统一中国1. 思想: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2. 秦始皇:秦始皇的改革、统治措施,修筑长城和修书同文、度量衡的推行。
3. 儒法斗争:李斯和商鞅的政治主张。
4. 秦朝的灭亡:秦朝丧权辱国、士人反秦,起义军之乱。
二、西汉时期的经济、政治和文化1. 秦朝灭亡后的混乱局势,刘邦成为汉朝建立者。
2. 刘邦的帝制制度、田赋制度、推行轻徭薄赋、加强中央集权。
3. 郡县制度的推行、丞相制度的设立和官府系统。
4. 西汉的经济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的繁荣和丝绸之路的开通。
5. 文化艺术的进步:汉字的发展和著名医药学家华佗、科学家张衡等。
三、东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1. 新朝的兴起:汉哀帝时期、王莽的改革,红眉起义。
2. 光武中兴:刘秀的建议与过江后的恢复。
3. 后汉时期的政治制度:封建制度的确立、郡国制和九品中正制。
4. 经济情况:冶铁业、水利工程、农业和海上贸易的发展。
5. 社会状况:豪强割据、大官僚、世族的风行、士人乡绅。
四、三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1. 刘备的起义与建立蜀国,孙权的东吴,曹操的起义与建立魏国。
2. 蜀、吴、魏三国政治制度的建立:魏国的郡县制、三公制、孙权继承制度、刘备的丞相制度。
3. 经济发展:青黄不接的状况、农业的发展、丝绸的传播。
4. 文化艺术的发展:诗人曹操、杜牧,书法家诸葛亮等。
五、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1. 南朝刘宋的建立和北魏的分裂。
2. 南朝文化的繁荣:大量文人的出现、文学艺术的发展。
3. 北魏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官僚制度,并且出现僧官的现象。
4. 北魏的经济发展:屯田制、农业的提高、商业的发展。
六、隋代和唐代1. 隋朝的统一和隋文帝的改革:修筑大运河、推行均田制、修官印骑兵、推行科举制。
2. 隋朝的灭亡和唐高祖李渊的起义与建立。
3. 文化的进步:科学家王羲之、文学家贾思勰和杜牧等。
4. 政府机构的建立:三省六部制度、科举制度。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各单元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古代人类的进化与迁移
- 人类起源与进化
- 大禹治水和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聚居地
- 古代人类的迁移与交流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的国家和社会
- 社会的演变与国家的形成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职业统治者
- 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特点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 古代造纸术和丝绸之路
- 古代铁器、蔬菜以及封建文化的演变
- 古代科技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第四单元:古代中国的近邻
- 中华文化的东传与文化接触
- 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
- 中外交通与文化交流
第五单元:唐宋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变化
- 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时期:唐宋时期
- 心理学与教育学在唐宋时期的发展
- 印刷术和指南针的发明与运用
第六单元:世界上的科技与文化
- 文化与科技的多元化
- 世界各地文化的差异与联系
- 世界上重要科技的起源与影响
第七单元:世界历史上的朝代更迭
- 世界历史上的朝代更迭与政治格局演变
- 亚洲、非洲、欧洲等地区的历史变迁
- 不同地区历史发展的联系与特点
第八单元:世界历史上的变革与进步
- 世界历史上的变革与进步
- 工业化与科技革命
- 世界历史的演进与全球化趋势
第九单元:中国现代史的重大事件
- 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与发展
- 国共内战与新中国的建立
- 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
第十单元: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
- 世界近代史的重要事件与发展
- 两次世界大战与冷战的影响
- 当代世界格局的变化与挑战。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1、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是隋唐时期。
()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都城长安。
589年隋朝统一中国。
隋朝与历的秦朝相似。
2、隋文帝统治出现:“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贞观政要》)。
3、隋朝大运河开通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随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在位皇帝:隋炀帝。
概况:北达涿郡,南至余杭,自北而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
历史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长的运河。
作用: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第2课:“贞观政要”1、618年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都城长安。
李世民就是唐太宗。
2、贞观之治的原因(内容)是:⑴、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吸取隋亡的教训⑵、轻徭薄赋、发展生产⑶、戒奢从简⑷、合并州县,整顿吏治⑸、任用贤才、虚心纳谏(“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⑹、大兴学校、发展科举3武则天:历史地位:是我国历的女皇帝。
政绩:⑴、重视发展农业生产⑵、破格重用有才能的人⑶、使唐朝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第3课开元盛世1、开元之治的内容(原因)⑴、选贤任能⑵、重视地方吏治⑶、注意节俭表现: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2、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3、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为有名。
4、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区,市为繁华的商业区。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1、背景:⑴原有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弊端严重⑵隋朝统一需要大量有真才实学的人才2、创立⑴隋文帝分科举人⑵隋炀帝开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创立3、科举制的完善⑴朝代:唐朝⑵人物: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⑶过程:①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进士科第一名称状元②武则天:开殿试、设武举③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内容4科举制的影响⑴、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一、南北重归统一1、隋朝的建立时间: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都城:长安2、隋朝的统一时间:589年二、“开皇之治”隋文帝的统治措施:①改革制度②发展生产③注重吏治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隋朝大运河1、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000多公里。
2、开凿的目的:①加强南北交通②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3、意义: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第2课“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时间: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都城:长安二、贞观之治1、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2、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3、崇尚节俭;4、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三、女皇帝武则天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历史上称武则天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第3课开元盛世一、开元之治唐玄宗励精图治的表现:(1)任用贤才(姚崇)(2)重视吏治(3)崇尚节俭二、盛世经济的繁荣1、农业(1)农耕技术的发展:育秧移植栽培(2)茶叶生产的发展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3)农业工具的改进:曲辕犁、筒车2、手工业(1)丝织业(2)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3、商业(1)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2)唐都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一、科举制的诞生与完善二、科举制的影响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第5课“和同为一家“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1、吐蕃的风俗习惯①生活的地区:青藏高原一带。
②生产:游牧为业,有的以农耕为生。
③崇尚战功,以战死为荣。
2、文成公主入吐蕃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有什么意义?①维护了和平,增强了友谊②密切了双方经济文化交流3、金城公主入吐蕃二、唐朝周边的少数民族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一、对外友好往来主要的对外友好往来城市:长安、洛阳、广州、扬州。
二、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往来1、鉴真东渡2、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政治制度、文字、建筑、钱币、习俗等。
二、玄奘西游目的地:天竺(古印度)成就:《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和我国新疆地区的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第7、8课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一、高超的建筑水平1、赵州桥设计者:隋朝李春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2、唐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1、隋唐时期,已发明雕版印刷术2、《金刚经》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刻印刷品。
三、光耀千古的诗坛四、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1、书法2、绘画五、艺术宝库莫高窟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六、盛大欢腾的乐舞著名的歌舞大曲有歌颂唐太宗的《秦王破阵乐》、唐太宗参与编创的《霓裳羽衣曲》。
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一、北宋的建立(1)北宋的建立: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2)杯酒释兵权:用设酒宴的方法解除了统兵大将的兵权,加强中央集权。
2、北宋与辽的和战宋真宗时,辽宋澶渊之盟:辽撤兵,宋朝给辽岁币。
二、金与南宋的对峙1、岳飞抗金2、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河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一、南方农业的发展1、江南农业发展的表现:(1)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占城稻)(2)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产量的大幅提高(“苏湖熟、天下足”)(3)茶叶、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的推广(棉花:从两广、福建到长江流域)2、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1)经济因素:大量中原人口的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2)自然因素:宋代南北气候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南方自然条件保持较好。
(3)政治因素:南方战乱较少,为经济发展提供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1、丝织业水平的提高(蜀地丝织业“号为冠天下”)2、棉织业的兴起(海南岛发展到东南沿海)3、制瓷业的成就(哥窑的冰裂纹瓷器;瓷都:景德镇)4、造船业的发展(宋朝的造船业成当时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三、南方商业的繁荣1、南方商业都市的发展(商业都市:开封、杭州)杭州改为都城临安后,繁荣程度远远超过了北宋时的开封。
2、海外贸易的发展(1)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广州、泉州;(2)中国商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2)市舶司的设立(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3、货币制度的变化(四川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一、衣食住行等习俗的变化衣:宋初崇尚节俭;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妇女缠足的陋习逐渐传开。
食: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北宋肉食以羊肉为多,南宋吃鱼多;住:茅屋、瓦房、宅第。
行:牛车,驴车;乘轿,骑驴骡。
二、热闹的瓦子和欢乐的节日1、瓦子: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2、节日:春节、元宵、端午节、中秋节。
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一、“一代天骄”统一蒙古1、马背上的民族——蒙古2、一代天骄——成吉思汗1206年,蒙古贵族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蒙古国建立。
从此,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实现了统一。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1、元朝的建立时间:1271年都城:大都开国皇帝:元世祖忽必烈2、元朝灭南宋和文天祥抗元三、元朝的政治与经济1、元世祖恢复和发展农业的主要措施2、频繁的中外往来元朝时对外往来的一个著名使者就是马可波罗。
5、行省制度的建立蒙古帝国空前辽阔,为了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
中央:中书省、四、民族融合的发展回族形成第13、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1)隋唐时期,我国人民发明了雕版印刷术;(2)北宋时,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3)15世纪,欧洲出现活字印刷术,比中国晚约四百年。
2、指南针的应用(1)战国时期,制成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2)北宋,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3)南宋,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事业;(4)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3、火药的应用(1)唐朝中期,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2)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3)宋元,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4)13、14世纪,火药及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二、史学成就《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史学上的“两司马”三、宋词宋词的代表人物:4、元曲(1)由杂剧和散曲组成。
(2)最优秀的剧作家:关汉卿,其代表作是《窦娥冤》。
5、绘画(1)宋代绘画,突出表现在:山水画、花鸟画和风俗画的创作中。
(2)李公麟,人称“宋画第一”。
(3)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
(4)赵孟頫的画,人称“神品”6、书法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一、明朝的建立时间:1368年都城:应天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1368年秋天,明军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
二、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1、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主权力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承宣布政使司(布政司)——掌民政提刑按察使司(按察司)——掌刑狱都指挥使司(都司)——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2、特务统治锦衣卫成立于洪武年间,由皇帝亲自主持,负责保卫皇帝安全,侦缉官员和百姓言行,不受法律约束,可直接实行缉捕。
3、八股取士命题范围:四书五经。
答题要求: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能有个人见解。
文体:“八股文”。
三、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1、明太祖的分封藩王2、建文帝削藩3、靖难之役4、明成祖强化君权(1)1421年,迁都北京,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2)削藩政策;(3)增设特务机构——东厂。
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一、郑和下西洋1、郑和下西洋的概括2、郑和下西洋的条件(1)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2)指南针的广泛使用;(3)郑和个人气概和勇于探索的精神;(4)明朝造船技术的发达。
3、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加强与海外的联系。
4、郑和下西洋的意义: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关系。
二、戚继光抗倭倭寇: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
1、倭寇骚扰中国沿海2、戚继光抗倭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1)戚继光进行的抗倭斗争是反抗外来侵略的正义事业,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
(2)戚继光率领的戚家军作战勇敢,纪律严明。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1、16世纪欧洲殖民者开始侵略活动;2、1533年,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3、1557年后,长期居住,但澳门主权属中国;4、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了对澳门行使主权。
第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一、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1、满洲的兴起(1)明朝前期,女真属奴儿干都司管辖(2)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16年)2、清朝的建立建立时间:1636年开国皇帝:清太宗皇太极都城:盛京2、山海关大战和清军入关附表:满洲发展的历史二、君主集权的强化1、设立军机处(1)雍正帝时设立2、文字狱文字狱: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从知识分子的诗词文章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狱。
目的: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危害:(1)造成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2)使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一、郑成功收复台湾1、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1624年)2、郑成功收复台湾(1662年)3、清朝设置台湾府(1684年)二、雅克萨之战1、沙俄侵占雅克萨和尼布楚2、雅克萨之战3、中俄《尼布楚条约》(1689年)(1)《尼布楚条约》是中俄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2)意义: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叶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第19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一、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1、确立册封达赖、班禅的制度(1)顺治帝赐予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的封号; (2)康熙帝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3)以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2、设置驻藏大臣(雍正时) 二、粉碎大、小和卓的叛乱1、粉碎回部贵族大、小和卓的叛乱(乾隆时期)2、设置伊犁将军(乾隆时期)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三、土尔扈特重返祖国1、土尔扈特西迁伏尔加河下游(明末)2、渥巴锡领导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1771年)清政府巩固多民族国家的措施: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一、明清经济的发展 1、从国外引进的农产品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 2、棉纺织业从南方推向北方3、丝织业的发展(1)丝织业中心:苏州、南京(2)丝织业的规模:南京的丝织业到清代已拥有三万多台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