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教育部新编初中历史教材简介汇总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教材分析word资料3页

初中历史教材分析word资料3页

初中历史教材分析一、主要内容本课选自教育部新编历史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版)七年级上册第12课,题目为《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推恩令”的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盐铁专卖这三节通过题目与小标题的对比,可以理解为汉武帝巩固中央集权,稳固统治的措施,又可理解为汉武帝建立的大一统王朝。

就巩固统治而言,汉武帝的政策有谋略,有步骤,善于纳谏,善于选择,善于变通。

汉武帝时期,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加强大一统的局面,打击封建割据势力,巩固郡县制的成果,加强中央政权,选贤任能,北击匈奴,开发西域交通,在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二、逻辑顺序三、学科前沿武帝经过汉初60多年的恢复,渴望自己建功立业,在中国人民大学孙家洲教授的《汉武盛世的历史透视》这篇论文中,孙教授提出:汉武帝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人,在汉武帝心目中,祖父汉文帝和父亲汉景帝所作出的功业都不是根本大业,都是在紧急状态采取的临时措施,而他给自己定的历史使命,是要为后世子孙创造出一套可以长期沿用的治国制度。

孙教授从儒家在国家当中主导地位的确立;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对外开疆拓土;选拔人才,监督官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史学月刊》在2001年刊登了洪煜的《评汉武帝》这一文章,在文章中,洪教授提到汉武帝的军事策略,在对匈奴用兵方面“尽管耗费了几代人的长期的经营积累,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给当时的广大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灾难,但是匈奴危机的解除这有利于汉政权有更多的力量去对我国东南、西南、西域地区的经营和开发,加速了双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祖国的统一。

”四、重难点本课的题目为大一统的汉朝,众所周知,汉武帝实现了汉朝的大一统,但是本课分为三个部分“推恩令的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盐铁专卖”。

“一统”虽在文景之治即可体现,但真正能称得上是“大一统”还是在汉武帝时期,所以本课的重点应为:“汉武帝与大一统的关系”。

2016人教版部编初中历史新教材简介

2016人教版部编初中历史新教材简介

教 材 的 课 文 部 分
课文是教材的主体部分,其功能主要是 呈现一节课教学的基本内容,涵盖了课 标所要求的主干知识,并有一些相应的 必要内容。新教材的课文,一般是根据 课题分为相关的三个子目,分别叙述基 本的史事。每课的课文大约在1000字内, 全以大字形式呈现,以使课文更为通畅。
教 材 的 课 文 辅 助 部 分
辅 助 部 分 的 栏 目 类 型
●课文旁设:
材料研读:列出简要的文献材料,并提出问 题,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思考问题。 示例:《远古的传说》的一则“材料研读”
辅 助 部 分 的 栏 目 类 型
●课文旁设:
问题思考:结合课文内容提出思考题,引导 学生讨论。 示例:《三国鼎立》 的一则“问题思考”
辅 助 部 分 的 栏 目 类 型
吸收新的历史研究成果,体现新的观念
如将第一次世界大战放在世界现代史的学 习板块之中。这是根据国内外近几十年来 的研究成果,将19世纪末20世纪初作为世 界现代史的开端,这种划分基本得到公认。
如将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族融合”的提法, 改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这样更 符合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的情况。
2. 对课程目标的修改
保留课标实验稿中“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三维目标的划分,但对这三方 面所要达到的目标进行了新的表述, 使历史课程的目标更为清晰、完整。
3. 对课程内容的修改
依照历史发展时序的原则,重新编写每 一个学习板块中的导言。导言将该学习 板块所涉及的历史发展基本线索、主要 特征和重大史事进行了概述,揭示出历 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和阶段特征,使教师 能够了解每个学习板块内容的基本结构。
新课标的这些新变化,反 映出初中历史教学改革的 新趋向。我们应仔细研读 新课标,认真落实课标的 精神和要求,进一步推进 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发展。

2016七年级历史新教材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材解析

2016七年级历史新教材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材解析

2016七年级历史新教材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材解析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一、知识导引(一)表解知识点1.隋唐的政治与经济2.合同为一家(民族关系) 3.对外友好往来(外交关系)4.辉煌的隋唐文化(二)剖析重难点1.隋朝为什么能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隋朝大运河的开凿是当时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三联班汽轮机课程下厂实习报告题目:本厂供热式汽轮机启动过程分析要求:根据教材中关于供热式汽轮机及其系统(热力系统和调油系统)的介绍,结合本厂供热式汽轮机的结构、热力系统和额定参数启动运行规程,分析说明本厂供热式汽轮机发电机组的启动操作步骤。

主要内容…五年级《被绑架之后》教案一、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培养1、认识到被绑架的危险,具有保护自身生命安全的意识。

2、保持良好的心态,沉着冷静应对坏人。

(二)行为技能训练1话。

2(三)知识经验积累12二、教学重点因此学生需要获得更多关于绑架后怎样保全生命安全…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一、知识导引(一)表解知识点1.隋唐的政治与经济2.合同为一家(民族关系)3.对外友好往来(外交关系)4.辉煌的隋唐文化(二)剖析重难点1.隋朝为什么能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隋朝大运河的开凿是当时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

首先,隋朝的政治中心在北方,而大部分粮食要依靠江淮地区供应。

依靠陆路运输,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无法满足需要。

我国主要河流大多为东西走向,开通南北运河,利用水力运输,已是势在必行。

其次,隋灭陈后,需要加强对江南的控制。

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不可否认,隋炀帝想坐龙舟游江南也是开凿运河的动机之一。

隋文帝统治二十余年使隋朝的经济实力迅速增强,为隋炀帝开通大运河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条件。

隋朝大运河,与长城一样是古代世界最雄伟的工程之一。

大运河的开通,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的局面。

2.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

2016年教育部新编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介绍

2016年教育部新编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介绍
㈢注重
解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关键知识点之一,因 此在世界古代史的知识点中增加了西欧庄 园,但在教学要求上降低难度;又如,由 于手工工场、租地农场是理解近代早期西 欧社会经济变化、资本主义产生的关键问 题,因此在世界近代史中也增加了这两项 内容,但在难度上也有所降低。
减少的内容:
教学建
㈢注重 课程内容整合与相关学科的衔接。例如, 考虑到在讲述祖冲之的数学成就时会向前追 溯到《九章算术》,而且在数学课中也会涉 及这个知识点,因此就不再将《九章算术》 列在标准之中了。又如,考虑到地理课中也 会讲到《水经注》,物理课中也会讲到阿基 米德,故在标准中就不再列入。
宋朝重文轻武、清朝前期的
术》、《水经注》、《资治通鉴》
兴盛
中国近代史 义和团、袁世凯复辟帝制、
北洋军阀混战、解放区土改、 齐白石
左宗棠收复新疆、魏源、严复、詹天佑、侯德榜
中国现代史
雷锋、北京奥运会、中国特 西藏和平解放、1954年宪法、国企改革、《民法通
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 则》、《刑法》、“亚太经合组织”、计算机网络
㈢注重
家提出的一系列指导思想,又要反映历史学 科的发展趋势,并要体现当代社会的进步以 及适应当前中国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适应学生发展过程中应提升的历史学科核心 素养需求。
教学建 ㈢注重
二、基本脉络
中国古代史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和
独特文明,以及历代基本特征为核心,
同时重视中外交流的发展;
中国近代史以中华民族对外反抗帝
教学建 历史发展中出现的、初中学生应该掌握
㈢注重
也能够理解的新事物。例如,中国现代史增 加雷锋、北京奥运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等内容;世界 现代史增加了社会保障制度、苏联模式社会 主义、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生态与人口 问题等内容。

人教部编版历史(2016)九年级下册第四至第六单元 教材分析 课件(共28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2016)九年级下册第四至第六单元 教材分析 课件(共28张PPT)

教学尝试:阅读教材,通过问题链,了解冷战原因和表现
苏联方面也
没有硬闯隔
离线,运载
武器的苏联
船只在隔离 线附近陆续 停驶或改航, 以后全部掉
冷战:美苏两大集团在40年间 保持的一种既非战争又非和平 的对峙竞争状态
头返航。 从漫画中你获得了哪些历史信息?
肯尼迪将其 隔离区拦截 线从延伸的 800海里缩减 到500海里, 使之更靠近 古巴,以便 给赫鲁晓夫 多一点考虑 时间。
统编 《中国历史》 九年级年级下册
第四至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内容分析
1.新旧教材对比:压缩内容,重视时序性 ,突出国际秩序的变迁
老教材
新教材
二战历程
一战后
资本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 亚非拉国家
二战后
国际政治经济格局 科技与文化
冷战后
一、单元内容分析
2.教学内容:旧秩序的崩溃,新秩序的建立和发展
国会拨款5亿元……
5 建立田纳西河流域管 政府招募人员在田纳西河流域修
理局
筑……
6 《全国工业复兴法》 建立国家工业复兴管理局…… 7 建立公共工程管理局 政府拨款33亿修建铁路、医院……
问题:请将罗斯福新政措施按照其所解 决的问题进行分类?
生活困难 生产过剩 购买力不足 缺乏规划生产停滞
美 国 第 任 总 统 罗 斯 福
经济大危机和二战
经济危机
凡尔赛华盛顿 体系的崩溃
主线:国际政 治秩序演变
欧洲中心
第五单元 二战之后世界的变化
雅尔塔体系建立 资本主义和社会 主义国家的改革
亚非拉非殖民化
第六单元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政治:多极化趋势 经济:全球化
(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16课三国鼎立》(说课稿)

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16课三国鼎立》(说课稿)

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16课三国鼎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16课三国鼎立》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新编教材的一部分,主要讲述了东汉末年三国鼎立的历史局面。

本节课内容主要包括三国鼎立的形成过程、三国时期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简洁的文字,使学生能够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主要事件和人物。

教材还设计了一些思考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人物和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三国鼎立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和复杂的斗争,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原因和过程,以及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

此外,学生可能对三国时期的人物和故事比较感兴趣,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三国鼎立的形成过程,认识三国时期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三国鼎立的形成过程,三国时期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2.教学难点:三国鼎立形成的原因和过程,以及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教师讲解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文物图片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事件。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三国鼎立的形成过程,教师提问检查学习效果。

3.合作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三国时期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分享讨论成果。

4.教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讲解和补充,重点讲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原因和过程。

2016中考历史六本书全目录(适合开卷考试)

2016中考历史六本书全目录(适合开卷考试)

上 册
第 9 课 新文化运动-思想文化探索\1915\陈独秀\李大钊\新青年\民主与科学--------------40
相 信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1919-1949)

第 10 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19\1921--------------------------------------46
可 以
第 14 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司马光和<资治通鉴>\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张择端(清明
查 上河图---------------------------------------------------------------------------------------------------------77

第 6 课 洋务运动-----经济探索\19 世纪 60 年代\自强求富\学西方器物物--------------------28
八 年

第 7 课 戊戌变法---政治探索\1898\公车上书\康有为,梁启超\百日维新\学西方制度-----32


第 8 课辛亥革命-政治探索\1911\孙中山\三民主义\武昌首义\1912 中华民国\学西方制度-36
七 年 级 下 册
)
(
)
(

二 页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目录
八 年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

相 信
第 1 课 鸦片战争--林则徐虎门销烟\1840\中英\<南京条约>\半半社会\近代史开端---------2
上 册
第 2 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1860 英法火烧圆明园\俄国侵占 150 多万\

2016新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解读(新)

2016新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解读(新)

第一单元 史前时代
单元结构分析:
本单元三课内容,依据时序讲述中国史前时期的历史: 第一课:旧石器时代,远古人类的体质进化过程和生产技术的缓慢 进步。 第二课: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起源和发展,导致人类从攫取性经 济到生产性经济的飞跃,并因生产进步而出现剩余产品和私有财 产,人类从共同生产、平等生活的原始氏族社会跃进到贫富分化、 阶级萌芽的早期文明时代。 第三课:中华先民向文明时代的跃进在神话传说中的积淀和反映。
新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解读
• 一、《中国历史》七年级上下册修订概况 • 二、新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修订及结构分析

坚持老版以单元及其主题划分和统领教学内容,学习主题突出与历史时序 性相统一的特色。依照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脉络、特色和各个历史阶段的 特征,来确定对应课标各个时期的各个单元的学习主题。而且将中国古代 史置于全球人类文明史采集渔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大时代的宏观分 期框架中来讲述,注重将中华文明与同时期世界其他主要文明进行比较和 定位。 依据课标对历史课程“综合性”的强调,突出教科书内在结构的整体性、有 机性,强化知识点位之间的过渡和勾连,乃至跨课、跨单元之间的衔接, 充分体现历史发展的时序性、综合性。课前导语也加强了建立本课与前面 课文之间的过渡和联系的功能。
课程内容要求 2.夏商周时期 导言 课程内容 大约在公元前 21 世 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 纪,中国历史上第一 国家的产生,知道夏商 周三代的更替。 个王超——夏朝建立。 迄今发现有文字记载 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 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作用。 商朝的青铜冶炼技术 和甲骨文代表了早期 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 中华文明的辉煌成就。 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 西周取代商朝后分封 的汉字。通过都江堰感 诸侯,对疆域的控制 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 更加稳固。 和创造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