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第三章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统计学第三章练习题(附答案)

统计学第三章练习题(附答案)

统计学第三章练习题(附答案).单项选择题B.平均差 D.离散系数2.如果峰度系数k >3,表明该组数据是(A )0A. 64.5 和 78.5 D.64.5 和 67.55.对于右偏分布,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关系是( A)o7.在离散程度的测度中,最容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 A)08.在⽐较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时,不能直接⽐较它们的标准差,因为两组数据的 (D )oA.标准差不同C 数据个数不同1.⽐较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最合适的统计量是(D )。

A.极差 C 标准差A.尖峰分布B 扁平分布C 左偏分布 D.右偏分布3.某⼤学经济管理学院有 1200 名学⽣,法学院有 800 名学⽣,医学院有 320 名学⽣,理学院有 200 名学⽣0上⾯的描述中,众数是(B)0A.1200B.经济管理学院C.200D 理学院4. 某班共有 25 名学⽣ , 期末统计学课程的考试分数分别为:68,73,66,76,86,74,61,89,65,90,69,67,76,62,81,63,68,81,70,73,60,87,75,64,56考试分数下四分位数和上四分位数分别是( A)0B.67.5 和 71.5C.64.5和 71.5A.平均数>中位数>众数B. 中位数>平均数>众数 C 众数〉中位数〉平均数D.众数〉平均数〉中位数6.某班学⽣的统计学平均成绩是70分,最⾼分是 96分,最低分是 62分,根据这些信息,可以计算的测度离散程度的指标是(B)0A ⽅差B 极差C 标准差 D.变异系数A.极差B ⽅差C 标准差D.平均差B.⽅差不同 D.计量单位不同9.总量指标按其反应的内容不同,可分为( C)0A.总体指标和个体指标B.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c 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总体标识总量指标 D.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标识单位指标10.反映同⼀总体在不同时间上的数量对⽐关系的是(D.⽐例相对指标11.2003年全国男性⼈⼝数为 66556万⼈,2002年全国⾦融、保险业增加值为 5948.9亿元,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 55566.61亿元,2003年全国城乡居民⼈民币储蓄存款余额103617.7亿元。

统计学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高清晰版带二级书签)

统计学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高清晰版带二级书签)

3
每一工厂(总体单位)的总产值(标志)的不同数量(标志值)进行登记核算, 最后汇总为全地区的工业总产值(指标)。 统计指标和标志的区别表现为: 首先,指标和标志的概念明显不同,标志是说明单位属性的,一般不具有综合的 特征。指标是说明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的。具有综合的性质。 其次,统计指标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它们都是可以用数量来表示的。标志 分为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它们不是都可以用数量来表示,品质标志只能用文字 表示。 统计指标和标志的联系表现为: 统计指标数值是由各单位的标志值汇总成或计算得来的。数量标志可以综合为数 量指标和质量指标,品质标志只有对它的标志表现所对应的单位加以总计才能形 成统计指标。总体单位的某一标志往往是总体某一统计指标的名称; 随研究目的不同,指标与标志之间可以互相转化。二者体现这样的关系:指标在 标志的基础上形成,指标又是确定标志的依据。
A、每个工业企业
B、该地区全部工业企业
C、每个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 D、该地区全部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
4、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
A、男性是品质标志
B、人的年龄是变量
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
D、某家庭的人口数是统计指标
5、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 )
A、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

A、专门组织的调查 B、连续性调查
C、一次性调查
D、全面调查 E、非全面调查
3、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是 1990 年 7 月 1 日零时,下列情况应统计人
口数的有(

A、90 年 7 月 2 日出生的婴儿 B、90 年 6 月 29 日出生的婴儿
C、90 年 6 月 29 日晚死亡的人 D、90 年 7 月 1 日 1 时死亡的人

统计学原理第三章答案

统计学原理第三章答案

9. 解:某工业系统所属企业产值平均计划完成程度表 按产值计划完成程度分组(%)各组企业数占总数的比重(系数)f 组中值XXf 95~100 0.12 97.5 11.7 100~105 0.56 102.5 57.4 105~110 0.24 107.5 25.8 110~115 0.08 112.5 9 合计1.00—103.9所以企业产值平均计划完成程度%9.10300.19.103===∑∑fXf X13. 解:某地区水稻收获量的平均值、标准差和平均差计算表(1)中位数的位置=30026002==∑f,由向上累计次数可知,中位数在275~375组距内,水稻收获量(千克/亩) 耕地面积(亩)f 组中值X向上累计次数X f X 2 X 2f fX X -150~175 18 162.5 18 292526406.25 475312.5 2085 175~200 32 187.5 50 6000 35156.25 1125000 2906.666667 200~225 53 212.5 103 11262.5 45156.25 2393281.25 3489.166667 225~250 69 237.5 172 16387.5 56406.25 3892031.25 2817.5 250~275 84 262.5 256 22050 68906.25 5788125 1330 275~300 133 287.5 389 38237.5 82656.25 10993281.25 1219.166667 300~325 119 312.5 508 37187.5 97656.25 11621093.75 4065.833333 325~350 56 337.5 564 18900 113906.25 6378750 3313.333333 350~375 22 362.5 586 7975 131406.25 2890937.5 1851.666667 375~425 10 412.5 596 4125 170156.25 1701562.5 1341.666667 425~500 4 487.5 600 1950 237656.25950625 836.6666667 合计 600 — —167000—4821000025256.66667由公式可得:亩千克/3.28325133256260027521=⨯-+=-+=-∑d f S fX M mm L e1Q 的位置15046004===∑f,由向上累计次数可知,1Q 在225~250组距内,亩千克/0.242691034600225411111=-+=-+=-∑f S fX Q Q L ;3Q 的位置4504600343=⨯==∑f ,由向上累计次数可知,2Q 在300~325组距内,亩千克/8.312119389460033004331333=-⨯+=-+=-∑f S fX Q Q L ;次数最多的是133,对应的组距为275~300,则众数就在275~300组距内,亩千克/5.29425)119133()84133(84133275211=⨯-+--+=∙∆+∆∆+=d X M L o 。

统计学原理 课后题及答案参考

统计学原理 课后题及答案参考

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威廉·配第是(B )的代表人物。

A.记述学派B.政治算术学派C.社会学派D.数理统计学派2.以下属于推断统计学研究范围的是(D)。

A.数据调查与收集B.数据的计算C.数据汇总D.抽样估计3.调查某企业职工的健康状况,总体单位是(D )。

A.这个企业B.所有的职工C.每个职工D.每个职工的健康状况4.数量指标表现为(C)。

A.相对数В.平均数C.绝对数D.变异数5.名义级数据可以用来(A )。

A.分类B.比较大小C.加减运算D.加、减、乘、除四则运算6.间距级数据之间不可以(D )。

A.比较是否相等B.比较大小C.进行加减运算D.进行乘除运算7.2个大学生的身高分别为165厘米、172厘米,则165、172是(D )。

A.2个变量B. 2 个标志C.2个指标D. 2个数据8.总体与总体单位的确定(A)。

A.与研究目的有关B.与研究目的无关C.与总体范围大小有关D.与研究方法有关9,通过有限数量的种子发芽试验结果来估计整批种子的发芽率,这种统计方法属于(A)。

A. f断统计学B.描述统计学C.数学D.逻辑学10.国势学派对统计学的主要贡献是(C)A.采用了数量分析方法B.引入了大数法则C.提出了“统计学"一词D.证明了小样本理论11.统计学是一门关于研究客观事物数量方面和数量关系的(C )。

A.社会科学B.自然科学C.方法论科学D.实质性科学12.数理统计学的奠基人是(C )。

A.威廉·配第B.阿亭瓦尔C.凯特勒D.恩格尔13.统计学研究的特点是(B)A.大量性、总体性、变异性B.数量性、总体性、变异性C.大量性、总体性、同质性D.数量性、总体性、同质性14.通过测量或计算取得其值的是(B)A.品质变量B.连续变量C.离散变量D.以上都不对15.统计学的创始人是(A)。

A.威廉·配第B.阿享瓦尔C.凯特勒D.恩格尔二、多项选择题1.“统计”一词有三层含义,即(BD)。

最新统计学原理第三章(统计资料整理)习题答案

最新统计学原理第三章(统计资料整理)习题答案

第三章统计资料整理一.判断题部分1:对统计资料进行分组的目的就是为了区分各组单位之间质的不同。

(×)2: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

(×)3:组中值是根据各组上限和下限计算的平均值,所以它代表了每一组的平均分配次数。

(×)3:分配数列的实质是把总体单位总量按照总体所分的组进行分配。

(∨)4:次数分配数列中的次数,也称为频数。

频数的大小反映了它所对应的标志值在总体中所起的作用程度。

(∨)5:某企业职工按文化程度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是一个单项式分配数列。

(×)6:连续型变量和离散型变量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均可采用相邻组组距重叠的方法确定组限。

(∨)7:对资料进行组距式分组,是假定变量值在各组内部的分布是均匀的,所以这种分组会使资料的真实性受到损害。

(∨)8:任何一个分布都必须满足:各组的频率大于零,各组的频数总和等于1 或100%。

(×)9: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和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都可称为次数分布。

( ∨ )10: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分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异。

(×)11:统计分组以后,掩盖了各组内部各单位的差异,而突出了各组之间单位的差异。

(∨)12:分组以后,各组的频数越大,则组的标志值对于全体标志水平所起的作用也越大;而各组的频率越大,则组的标志值对全体标志水平所起的作用越小。

(×)二.单项选择题部分1:统计整理的关键在( B )。

A、对调查资料进行审核B、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组C、对调查资料进行汇总D、编制统计表2:在组距分组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 A )。

A、必须是重叠的B、必须是间断的C、可以是重叠的,也可以是间断的D、必须取整数3:下列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B )。

A、学生按考试分数分组B、产品按品种分组C、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D、家庭按年收入分组4:有一个学生考试成绩为70分,在统计分组中,这个变量值应归入( B )。

《统计学原理》课后练习答案

《统计学原理》课后练习答案

各章训练参考答案第一章统计概述一.填空题1.统计资料统计学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统计工作2.统计理论统计方法统计工作3.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社会性4.信息职能咨询职能监督职能信息职能5.统计设计统计数据采集统计数据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分析统计数据采集统计数据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分析6.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同质性7.总体单位名称总体单位8.品质标志数量标志标志值9.可变的数量标志连续型变量离散型变量10.数量指标质量指标11.统计指标体系12.同类社会经济现象总体范畴具体数值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二.单项选择题1.B 2.B 3.B 4.C 5.C 6.B 7.D 8.D 9.C 10.C 11.D 12.C 13.C 14.B 15.C三.多项选择题1.A E 2.ABCDE 3.ACD 4.ABDE 5.BCEF6.ACDE 7.DE 8.BDF 9.BC 10.ACE四.判断题1.错2.对3.对4.错5.错6.错7.对8.对9.对10.对五.论述题1.答:对统计指标进行分类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从指标所反映现象的数量性能方面,可以将统计指标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种,其中,数量指标反映现象的总规模或总水平,质量指标反映现象的相对水平或平均水平;从指标的计算形式方面,可以将统计指标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三种;从指标的作用和功能方面,可以将统计指标分为描述性指标、评价性指标和预警性指标三种。

2.答:指标和标志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指标和标志的区别主要表现在:①所有统计指标都是可量的,而标志未必都可量,其中品质标志就不可量。

②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其承担者是统计总体;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或属性的,其承担者是总体单位。

③指标具有综合性,反映总体的综合特征;而标志一般不具有综合性能。

指标和标志的联系主要表现在:①指标的数值以总体单位的标志表现为基础,是由总体单位的标志表现经过综合汇总而得到的,没有单位的标志表现,就没有总体的指标数值。

统计学课后练习题。部分题目有答案。

统计学课后练习题。部分题目有答案。

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整理和显示习题二、单项选择题1.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 A >A确定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B确定组距和组数C确定组距和组中值 D确定全距和组距4.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则末组组中值为(C >b5E2RGbCAP每个组上限与下限的中点值称为组中值,对于开口组的组限是按相邻组的组距来计算的,所以末组开口组的组中值=末组下限+邻组组限/2=200+<200-170)=230p1EanqFDPwA260 B 215 C 230 D 1855.下列分组中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B >品质标志是说明事物的性质或属性特征的,它反映的是总体单位在性质上的差异,它不能用数值来表现。

A人口按年龄分组 B产品按质量优劣分组C企业按固定资产原值分组 D乡镇按工业产值分组6.对企业先按经济类型分组,再按企业规模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 C >A简单分组 B平行分组 C复合分组 D再分组7.用组中值代表各组内的一般水平的假定条件是( D > A各组的次数均相等 B各组的组距均相等C各组的变量值均相等 D各组次数在本组内呈均匀分布9.对某地区的全部商业企业按实现的销售额多少进行分组,这种分组属于( A >A变量分组 B属性分组 C分组体系 D复合分组10.在频数分布中,频率是指( C >A各组频数之比 B各组频率之比 C各组频数与总频数之比 D 各组频数与各组次数之比11.频数分布用来表明( A >A总体单位在各组的分布状况 B各组变量值构成情况C各组标志值分布情况 D各组变量值的变动程度12.在分组时,若有某单位的变量值正好等于相邻组的下限时,一般应将其归在( B >A上限所在组 B下限所在组C任意一组均可 D另设新组13.在编制组距数列时,当全距不变的情况下,组距与组数的关系是( B >A正例关系 B反比例关系 C乘积关系 D毫无关系14.统计表的宾词是用来说明总体特征的( C >A标志 B总体单位 C统计指标 D统计对象15.统计表的主词是统计表所要说明的对象,一般排在统计表的( A >A左方 B上端中部 C右方 D下方三、多项选择题1.统计分组的作用在于( BCD >A区分现象的类型 B反映现象总体的内部结构变化C比较现象间的一般水平 D分析现象的变化关系 E研究现象之间数量的依存关系2.指出下表表示的分布数列所属的类型(ABC >A品质数列 B变量数列 C分组数列 D异距数列 E等距数列3.指出下列分组哪些是品质分组( ABCD >A人口按性别分组 B企业按产值多少分组C家庭按收入水平分组 D在业人口按文化程度分组E宾馆按星级分组6.从形式上看,统计表由哪些部分构成(CDE>A总标题 B主词 C纵栏标题 D横行标题 E宾词7.按主词是否分组,统计表可分为( AC >A单一表 B简单表 C分组表 D复合表 E综合表9.统计数据整理的内容一般有( BCE >A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 B对统计数据进行分组C 对统计数据进行汇总 D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E编制统计表、绘制统计图11.某单位100名职工按工资额分为300以下、300-400、400-600、600-800、800以上等五个组。

《统计学》(第二版)学习指导与习题训练答案2012-03第三章静态分析指标习题答案

《统计学》(第二版)学习指导与习题训练答案2012-03第三章静态分析指标习题答案

第三章静态分析指标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用规范性的语言解释统计学中的名词。

1. 总量指标:指反映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某种现象的总体范围、总体规模、总体水平的指标。

2. 强度相对数:指同一时期两个性质不同但有一定联系的总量指标之比。

3. 平均指标:指将同质总体内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的差异抽象化,用以反映同类现象在具体条件下的一般水平。

4. 算术平均数:指总体标志总量与总体单位总量之比,它是分析社会经济现象一般水平和典型特征的最基本指标。

5. 调和平均数:指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也称为倒数平均数。

6. 众数:指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它能直观地说明客观现象分配中的集中趋势。

7. 中位数:指现象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按大小顺序排列,居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标志值。

8. 标准差:指总体各单位标志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平方的平均数的算术平方根。

9. 标志变异指标:指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之间差异大小的综合指标,又称为标志变动度。

二、填空题根据下面提示的内容,将适宜的名词、词组或短语填入相应的空格之中。

1. 平均指标、相对指标2. 两个有联系、联系程度3. 104. 系数、成数、有名数5. 相对数、平均数6. 期中7. 102.22、660、6488. 水平法、累计法9. 结构相对数10. 高11. 不同空间12. 计划完成相对数、结构相对数13. 总体标志总量、总体单位总量14. 调和平均数、算术平均数15. 集中趋势、离中趋势16. 那个标志值17. 绝对数、比重18. 同质总体19. 平均差、标准差、离散系数、标准差20. P21. 标准差、其算术平均数22. 360023. 平方、平均差24. 412.31元、103.08%25. 相等、中位数三、单项选择从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填入相应的括号中。

1 B2 D3 C4 B5 C6 D7 C8 B9 B 10 D11 D 12 B 13 B 14 D 15 D16 C 17 A 18 B 19 B 20 B21 A 22 C 23 B 24 B 25 B26 A 27 D 28 B 29 A 30 B四、多项选择从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或多个正确的答案,填入相应的括号中。

统计学原理课后练习答案(修订版)

统计学原理课后练习答案(修订版)

第一章总论一、判断题1. √2. √3.×4. √5. ×6.×7.×8.×二、单选题1.C2.B3.D4.B5.C6.C7.C8.A9.B 10.C 11.A三、多选题1.ABCD(题目中的“五个”应去掉)2.ABE3.BDE4.BE5.AC6.AC第二章统计调查一、判断题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二、单选题1.B2.C3.C4.C5.C6.D7.D8.C9.D 10.D 11.D 12.C 13.A 14.C 15.A 16.B 17.A 18.B 19.A 20.D三、多选题1.ABCDE2.ABE3.BDE4.ABCD5.ABCDE第三章统计整理一、判断题1.×2.×3.×4.√5.√6.√7.×8.×9.× 10.× 11.√ 12.√二、单选题1.B2.B3.B4.A5.A6.C7.D8.C9.B 10.C 11.D 12.B 13.B三、多选题1.ADE2.CDE3.ABCD4.CD5.ACD6.ABCD7.CDE8.BC9.BCE四、计算题1.某班学生英语考试成绩频数分配表2.某生产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频数分配表第4章综合指标一、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 10. ×11. × 12. √ 13. × 14. × 15. ×三、单选题1. B2. D3. C4. D5. C6. D7. C8. D9. B 10. A 11. D 12. B四、多项选择题1. ACE2. ABC3.BD4. BCD5. BCD6. ABD7. BCDE8. ACE 五、计算题 1.⑴ 企业2008年2007年实际销售额 2008年销售额为2007年的百分比(%) 计划 实际 完成计划(%)销售额比重(%) 销售额比重(%)甲 1200 30 1224 30.91 102 1100 111.27 乙 1000 25 1026 25.91 102.6 900 114 丙 1800 45 1710 43.18 95 1640 104.27 合计 40001003960100993640108.79⑵ 略2. ⑴ 计划完成程度=%108%10010028272726=⨯+++⑵ 设在第五年第二季度提前天X 完成,则:()100919127759123=-⨯++X X (天)5.45=X 即提前两个季度(6个月)又45天半完成5年计划。

《统计学原理》(财经版、黄立华)第三章思考与练习答案

《统计学原理》(财经版、黄立华)第三章思考与练习答案

思考与练习(第三章)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A )。

A.工人按性别分组B.教师按年龄分组C.学生按成绩分组D.商业按销售额分组2.下面属于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是(B )。

A.工人按政治面貌分组B.工人按年龄分组C.工人按性质分组D.工人按民族分组3.变量数列中各组变量值在决定总体数量大小时所起的作用就其实质而言(C )。

A.与比重、频率或比率大小无关B.与次数或频数大小有关C.与比重、频率或比率大小有关D.与次数或频数大小有关,与比重、频率或比率大小无关4.组距式变量数列的全距等于(D )。

A.最大组的上限与最小组的上限之差B.最大组的下限与最小组的下限之差C.最大组的下限与最小组的上限之差D.最大组的上限与最小组的下限之差5.对于越高越好的现象按连续型变量分组,如第一组为60以下,第二组为60~70,第三组为70~80,第四组为80以上,则数据(A )。

A.70在第三组B.60在第一组C.80在第三组D.70在第二组6.按连续型变量分组,其第一组为开口组,上限为1000.已知相邻组的组中值为1250,则该组组中值为(C )。

A.1000B.500C.750D.8507.对连续性变量分组( B )。

A.要用单项式分组B.要用组距式分组C.单项式或组距式分组都可以D.要用等距式分组8.划分连续性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必须(AB )。

A.重叠B.相等C.不相等D.间断9.统计分组的关键是( C )。

A.划分分组界限B.确定组数C.选择分组标志D.划定分组形式10.次数分配中,靠近中间的变量值分布的次数少,靠近两端的变量值分布的次数多,这种分布的类型是( B )。

A.钟型分布B.U型分布C.J型分布D.洛伦茨分布11.对总体进行分组时,采用等距数列还是异距数列,决定于( A )。

A.次数的多少B.变量的大小C.组数的多少D.现象的性质和研究的目的12.区分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的根据是( C )。

统计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统计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6 . 6 5 . 6 2 . 6 0 . 6=6、86(百万元) 销售产值平均增长量==0、2(百万元) 销售产值平均进展速度==102、96% 销售产值平均增长速度=102、96%1=2、96% ③年平均职工人数: 1011171 112120222 120 118 114 116 110 106 108 98290b=111、7(人) 年平均工人数: 107371 1128086 82 80 75 74 72 70 66 60264a=73、7(人) 年平均工人数比重=65、98% ④年平均全员劳动生产率==0、0614(百万元)=6、14(万元)⑤年份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22 2022 2022 销售产值(百万元)y 6、0 6、2 6、5 6、6 6、9 7、0 6、9 7、2 7、5 7、8 68、6 t 1 2 3 4 5 6 7 8 9 10 551 4 9 16 25 36 49 64 81 100 385 ty 6 12、4 19、5 26、4 34、5 42 48、3 57、6 67、5 78 392、2 设销售产值得趋势直线方程为,根据最小平方法原理有:将计算表中数据代入有: 68、6=10a+55b 392、2=55a+385b b=0、1806 a=5、8667 代入方程得:y=5、8667+0、1806t 2022 年估计销售产值=5、8667+0、180612=8、0339(百万元) 2022 年估计销售产值=5、8667+0、180613=8、2145(百万元) 2022 年估计销售产值=5、8667+0、180614=8、3951(百万元) (4)①同季平均法季节比率计算表年份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合计 2000 2022 2022 51 65 76 75 67 77 87 82 89 54 62 73 267 276 315 合计 192 219 258 189 858 季平均 64 73 89 73 71、5 季节比率(%) 89、51 102、1 120、28 88、11 100 剔出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分析表年份季别产值 y 4 项移动平均修正移动平均 t y/t100% 2000 1 2 3 4 51 57 87 54 66、75 70、25 68、5 69、25 127、0 78、0 2022 1 2 3 4 65 67 82 62 68、25 67 69 71、75 67、625 68 70、375 73 96、1 98、5 116、5 84、9 2022 1 2 3 4 76 77 89 73 74、25 76 78、75 75、125 77、375 101、2 99、5 剔出长期趋势后季节比率计算表1 季度%2 季度%3 季度%4 季度% 合计 2000 2022 2022 96、1 101、2 98、5 99、5 127、0 116、5 78、0 84、9 合计 197、3 198 243、5 162、9 季节指数(%) 98、7 99 121、75 81、5 400、95 调整后季节指数(%) 98、5 98、8 121、4 81、3 400 ②2022 年无季节变动下得销售(4)(5)(6)(7) 4、计算题: (1) 企业编号生产性固定资产总值 x 总产值 y 1 2 3 4 5 6 7 8 9 343 194 345 626 729 380 445 380 469 531 376 403 812 910 487 773 487 627 37636 670817294410 11 12 621 371 259 856 540 572 5162 7374① 8995 . 07374 4889706 12 5162 2494776 127374 5162 3454046 122 2二者成高度正相关。

《统计学原理》(财经版、黄立华)第三章思考与练习答案

《统计学原理》(财经版、黄立华)第三章思考与练习答案

思考与练习(第三章)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A )。

A.工人按性别分组B.教师按年龄分组C.学生按成绩分组D.商业按销售额分组2.下面属于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是(B )。

A.工人按政治面貌分组B.工人按年龄分组C.工人按性质分组D.工人按民族分组3.变量数列中各组变量值在决定总体数量大小时所起的作用就其实质而言(C )。

A.与比重、频率或比率大小无关B.与次数或频数大小有关C.与比重、频率或比率大小有关D.与次数或频数大小有关,与比重、频率或比率大小无关4.组距式变量数列的全距等于(D )。

A.最大组的上限与最小组的上限之差B.最大组的下限与最小组的下限之差C.最大组的下限与最小组的上限之差D.最大组的上限与最小组的下限之差5.对于越高越好的现象按连续型变量分组,如第一组为60以下,第二组为60~70,第三组为70~80,第四组为80以上,则数据(A )。

A.70在第三组B.60在第一组C.80在第三组D.70在第二组6.按连续型变量分组,其第一组为开口组,上限为1000.已知相邻组的组中值为1250,则该组组中值为(C )。

A.1000B.500C.750D.8507.对连续性变量分组( B )。

A.要用单项式分组B.要用组距式分组C.单项式或组距式分组都可以D.要用等距式分组8.划分连续性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必须(AB )。

A.重叠B.相等C.不相等D.间断9.统计分组的关键是( C )。

A.划分分组界限B.确定组数C.选择分组标志D.划定分组形式10.次数分配中,靠近中间的变量值分布的次数少,靠近两端的变量值分布的次数多,这种分布的类型是( B )。

A.钟型分布B.U型分布C.J型分布D.洛伦茨分布11.对总体进行分组时,采用等距数列还是异距数列,决定于( A )。

A.次数的多少2B.变量的大小C.组数的多少D.现象的性质和研究的目的12.区分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的根据是( C )。

统计学原理形成型考核册答案第三章

统计学原理形成型考核册答案第三章

《统计学原理》作业(三)(第五~第七章)一、判断题1、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因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是不能进行控制的。

(×)2、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本。

(×)3、抽样估计的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率保证程度。

(√)4、抽样误差即代表性误差和登记误差,这两种误差都是不可避免的。

(×)5、总体参数区间估计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是估计值、抽样误差范围、概率保证程度。

(√)6、在一定条件下,施肥量与收获率是正相关关系。

(√)7、甲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相关系数是-0.8,乙产品单位成本与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95,则乙比甲的相关程度高。

(√)8、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二、单项选择题1、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A )。

A、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B、扩大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C、缩小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D、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不改变推断的可靠程度2、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C )。

A、抽样误差系数B、概率度C、抽样平均误差D、抽样极限误差3、抽样平均误差是(C )。

A、全及总体的标准差B、样本的标准差C、抽样指标的标准差D、抽样误差的平均差4、当成数等于(C )时,成数的方差最大。

A、1B、0 c、0.5 D、-15、对某行业职工收入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得知其中80%的职工收入在800元以下,抽样平均误差为2%,当概率为95.45%时,该行业职工收入在800元以下所占比重是(C )。

A、等于78%B、大于84% c、在此76%与84%之间D、小于76%6、对甲乙两个工厂工人平均工资进行纯随机不重复抽样调查,调查的工人数一样,两工厂工资方差相同,但甲厂工人总数比乙厂工人总数多一倍,则抽样平均误差(A )。

《统计学原理》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设立假设。原假设为 备择假设为
2.给定显著性水平。取显著性水平 ,由于是双侧检验,因此需要确定上下两个临界值 和 。查表得到 ,所以。拒绝区间为小于-1.96或者大于1.96。
3.检验统计量
4.检验判断。
由于z的实际值在-1.96和1.96之间,没有落入拒绝区间,所以接受原假设,认为净重是符合规定
(五)计算题
1.因为2000年计划完成相对数是110%,所以
实际产值=
2000年计划产值比1999年增长8%,
所以1999年的计划产值=
那么2000年实际产值比1999年计划产值增长=
2.(1)
从第四年第四季度到第五年第三季度这一年的时间,实际上这一年的产量达到

这一题规定年末产量应达到170,所以提前时间按照水平法来算。
3..根据题意,样本的平均数和标准差为
根据样本信息,计算统计量
4.检验判断。因为 ,所以在显著性水平0.01下,拒绝原假设,也就是说,含量是超过规定界限
第九章相关与回归
(一)判断题
1.×2.√3.√4.√5.×6.×7.×8.×
(二)单项选择题
1.① 2.① 3.③ 4.④ 5.④6.②7.②8.④
2.由题意
=8.89
3.由题意
令这个数为a。则
4.由题意
5.
销售额
售货员人数
组中值
20000-30000
30000-40000
40000-50000
50000-60000
60000-70000
70000-80000
80000以上
8
20
40
100
82
10
5
25000
35000

统计学第三章习题答案

统计学第三章习题答案

统计学第三章习题答案统计学第三章习题答案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的学科,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第三章是统计学中的重要章节,涵盖了概率论和概率分布的基本概念。

本文将为读者提供统计学第三章习题的答案,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章节的内容。

1. 问题:某公司的员工平均年龄为35岁,标准差为5岁。

假设年龄服从正态分布,求年龄在30岁到40岁之间的员工所占的比例。

答案:由于年龄服从正态分布,可以使用标准正态分布表来计算概率。

首先,将年龄转化为标准正态分布,即计算Z值。

Z = (X - μ) / σ,其中X为年龄,μ为平均年龄,σ为标准差。

对于年龄30岁,Z = (30 - 35) / 5 = -1,对应的标准正态分布概率为0.1587。

对于年龄40岁,Z = (40 - 35) / 5 = 1,对应的标准正态分布概率为0.8413。

年龄在30岁到40岁之间的员工所占的比例为0.8413 - 0.1587 = 0.6826,即68.26%。

2. 问题:某商品的销售量服从泊松分布,平均每天销售10件。

求一天销售量不超过5件的概率。

答案:泊松分布是一种描述稀有事件发生次数的概率分布。

对于泊松分布,概率函数为P(X=k) = (λ^k * e^(-λ)) / k!,其中λ为平均发生率。

对于该问题,λ = 10。

我们需要计算一天销售量不超过5件的概率,即P(X<=5)。

可以通过计算P(X=0) + P(X=1) + P(X=2) + P(X=3) + P(X=4) + P(X=5)来得到答案。

P(X=0) = (10^0 * e^(-10)) / 0! = 0.000045P(X=1) = (10^1 * e^(-10)) / 1! = 0.000453P(X=2) = (10^2 * e^(-10)) / 2! = 0.002266P(X=3) = (10^3 * e^(-10)) / 3! = 0.007553P(X=4) = (10^4 * e^(-10)) / 4! = 0.018883P(X=5) = (10^5 * e^(-10)) / 5! = 0.037767P(X<=5) = 0.000045 + 0.000453 + 0.002266 + 0.007553 + 0.018883 + 0.037767 = 0.067967,即6.80%。

统计学原理第三章习题答案

统计学原理第三章习题答案

第三章统计资料整理一.判断题部分1 :对统计资料进行分组的目的就是为了区分各组单位之间质的不一样。

(×)2:统计分组的重点问题是确立组距和组数。

(×)3:组中值是依据各组上限和下限计算的均匀值,因此它代表了每一组的均匀分派次数。

(× )3 :分派数列的本质是把整体单位总量依据整体所分的组进行分派。

(∨)4:次数分派数列中的次数,也称为频数。

频数的大小反应了它所对应的标记值在整体中所起的作用程度。

(∨ )5:某公司员工按文化程度分组形成的分派数列是一个单项式分派数列。

(×)6:连续型变量和失散型变量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均可采纳相邻组组距重叠的方法确立组限。

(∨ )7:对资料进行组距式分组,是假设变量值在各组内部的散布是均匀的,因此这类分组会使资料的真切性遇到伤害。

(∨ )8:任何一个散布都一定知足:各组的频次大于零,各组的频数总和等于 1 或 100%。

(×)9:按数目标记分组形成的分派数列和按质量标记分组形成的分派数列,都可称为次数散布。

( ∨ )10:按数目标记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分各组在数目上的差别。

(×)11:统计分组此后,掩饰了各组内部各单位的差别,而突出了各组之间单位的差别。

(∨ )12:分组此后,各组的频数越大,则组的标记值关于全体标记水平所起的作用也越大;而各组的频次越大,则组的标记值对全体标记水平所起的作用越小。

(×)二.单项选择题部分1:统计整理的重点在(B)。

A 、对换查资料进行审查B、对换查资料进行统计分组C 、对换查资料进行汇总D、编制统计表2:在组距分组时,关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A)。

A、一定是重叠的B、一定是中断的C、能够是重叠的,也能够是中断的D、一定取整数3:以下分组中属于按质量标记分组的是(B)。

A 、学生按考试分数分组B、产品按品种分组C 、公司按计划达成程度分组D、家庭按年收入分组4 :有一个学生考试成绩为70分,在统计分组中,这个变量值应纳入(B)。

统计学原理第三版答案 (4)

统计学原理第三版答案 (4)

统计学原理第三版答案目录•引言•第一章简介•第二章数据收集和总结•第三章概率•第四章离散概率分布•第五章连续概率分布•第六章抽样分布•第七章点估计•第八章区间估计•第九章假设检验•第十章方差分析•第十一章简单线性回归•第十二章多元回归引言统计学原理是统计学的入门课程,本文档为《统计学原理第三版》的答案汇总。

通过学习《统计学原理第三版》并掌握其答案,你将对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技术和方法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独立进行统计分析。

第一章简介本章介绍了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包括统计学的定义、统计学在科学研究和实践中的作用以及统计学的应用领域。

此外,本章还介绍了统计学的基本术语和符号,并对统计学的整体结构进行了概述。

第二章数据收集和总结本章讨论了数据的收集和总结方法。

首先介绍了如何设计和进行统计调查,包括抽样方法、问卷设计和数据收集工具的选择。

然后介绍了数据的总结和展示方法,包括统计指标的计算、频率分布表的制作和图表的绘制。

第三章概率本章介绍了概率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并探讨了概率的计算方法。

我们将学习如何计算事件的概率、事件的互斥和独立性以及多个事件的联合概率。

此外,本章还介绍了概率分布和期望值的概念,并讨论了正态分布的特性。

第四章离散概率分布本章介绍了离散概率分布的概念和常见的离散概率分布,包括伯努利分布、二项分布和泊松分布。

我们将学习如何计算这些分布的期望值和方差,并讨论它们的应用场景。

第五章连续概率分布本章介绍了连续概率分布的概念和常见的连续概率分布,包括均匀分布、正态分布和指数分布。

我们将学习如何计算这些分布的期望值和方差,并讨论它们的应用场景。

第六章抽样分布本章介绍了抽样分布的概念和重要性。

我们将学习如何计算样本均值和样本方差的抽样分布,并讨论中心极限定理的应用。

此外,本章还介绍了统计推断的基本概念,包括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第七章点估计本章介绍了点估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我们将学习如何使用样本数据估计总体参数,并讨论点估计的性质和准确性评价方法。

统计学第三章课后题及答案解析

统计学第三章课后题及答案解析

第三章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整理的中心工作是()A.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 B.编制统计表C.统计汇总问题 D.汇总资料的再审核2.统计汇总要求资料具有()A.及时性 B.正确性C.全面性 D.系统性3.某连续变量分为五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依习惯上规定()A.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 B.60在第二组,80在第五组C.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 D.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4.若数量标志的取值有限,且是为数不多的等差数值,宜编制()A.等距式分布数列 B.单项式分布数列C.开口式数列 D.异距式数列5.组距式分布数列多适用于()A.随机变量 B.确定型变量C.连续型变量 D.离散型变量6.向上累计次数表示截止到某一组为止()A.上限以下的累计次数 B.下限以上的累计次数C.各组分布的次数 D.各组分布的频率7.次数分布有朝数量大的一边偏尾,曲线高峰偏向数量小的方向,该分布曲线属于()A.正态分布曲线 B.J型分布曲线C.右偏分布曲线 D.左偏分布曲线8.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临组的组限一般要()A.交叉 B.不等C.重叠 D.间断二、多项选择题1.统计整理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A.统计分组 B.逻辑检查C.数据录入 D.统计汇总E.制表打印2.影响组距数列分布的要素有()A.组类 B.组限C.组距 D.组中值E.组数据3.常见的频率分布类型主要有()A.钟型分布 B.χ型分布C.U型分布 D.J型分布E.F型分布4.根据分组标志不同,分组数列可以分为()A.组距数列 B.品质数列C.单项数列 D.变量数列E.开口数列5.下列变量一般是钟型分布的有()A.粮食平均产量的分布 B.零件公差的分布C.大学生身高的分布 D.商品市场价格的分布E.学生成绩的分布6.下列变量呈J型分布的有()A.投资额按利润率的分布 B.60岁以上人口按年龄分组的分布C.经济学中的供给曲线 D.不同年龄人口的死亡率分布E.经济学中的需求曲线三、填空题1.分布在各组的_______叫次数(频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统计资料整理一.判断题部分1:对统计资料进行分组的目的就是为了区分各组单位之间质的不同。

(×)2: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

(×)3:组中值是根据各组上限和下限计算的平均值,所以它代表了每一组的平均分配次数。

(×)3:分配数列的实质是把总体单位总量按照总体所分的组进行分配。

(∨)4:次数分配数列中的次数,也称为频数。

频数的大小反映了它所对应的标志值在总体中所起的作用程度。

(∨)5:某企业职工按文化程度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是一个单项式分配数列。

(×)6:连续型变量和离散型变量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均可采用相邻组组距重叠的方法确定组限。

(∨)7:对资料进行组距式分组,是假定变量值在各组内部的分布是均匀的,所以这种分组会使资料的真实性受到损害。

(∨)8:任何一个分布都必须满足:各组的频率大于零,各组的频数总和等于1 或100%。

(×)9: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和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都可称为次数分布。

( ∨ )10: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分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异。

(×)11:统计分组以后,掩盖了各组内部各单位的差异,而突出了各组之间单位的差异。

(∨)12:分组以后,各组的频数越大,则组的标志值对于全体标志水平所起的作用也越大;而各组的频率越大,则组的标志值对全体标志水平所起的作用越小。

(×)二.单项选择题部分1:统计整理的关键在( B )。

A、对调查资料进行审核B、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组C、对调查资料进行汇总D、编制统计表2:在组距分组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 A )。

A、必须是重叠的B、必须是间断的C、可以是重叠的,也可以是间断的D、必须取整数3:下列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B )。

A、学生按考试分数分组B、产品按品种分组C、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D、家庭按年收入分组4:有一个学生考试成绩为70分,在统计分组中,这个变量值应归入( B )。

A、60---70分这一组B、70---80分这一组C、60—70或70—80两组都可以D、作为上限的那一组5:某主管局将下属企业先按轻、重工业分类,再按企业规模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 B )。

A、简单分组B、复合分组C、分析分组D、结构分组6: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 B )。

A、选择的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B、选择的分组标志多少不同C、组数的多少不同D、组距的大小不同答案:7:有20 个工人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 2,5,4,4,3,4,3,4,4,2,2,4, 3,4,6,3,4,5,2,4。

如按以上资料编制分配数列,应采用( A )A.单项式分组B.等距分组C.不等距分组D.以上几种分组均可以8:在分组时, 凡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 B )。

A.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B.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C.此值归入两组均可D.另立一组9:次数分配数列是( D )A.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B.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C.按统计指标分组所形成的数列D.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10: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必须( A )。

A、重叠B、相近C、不等D、间断11:将某地区国有企业按利润计划完成程度分为以下四组,正确的是( C )。

A:第一种 B:第二种 C:第三种 D:第四种80%-89% 80%以下 80%以下 85%以下90%-99% %-90% 80%-90% 85%-95%100%-109% %-100% 90%-100% 95%-105%110%以上 %-110% 100%-110% 105%-115%%以上 110%以上 115%以上12:复合分组是( C )。

A、用同一标志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总体层叠起来进行分组B、对某一总体选择一个复杂的标志进行分组C、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层叠起来进行分组D、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并列起来进行分组13:对总体按某个标志进行分组,得到的统计表属于( A )。

A、分组表B、复合表C、简单表D、整理表三.多项选择题1:统计整理的方法是( A D E )A、统计分组B、划分经济类型C、检验统计资料库D、统计汇总E、编制表统计2:统计分组是(ABCD)A、在统计总体内进行的一种定性分类B、在统计总体内进行的一种定量分类C、将同一总体区分为不同性质的组D、把总体划分为一个个性质不同的、范围更小的总体E、将不同的总体划分为性质不同的组3:统计分组的作用是(:A C E )A、划分社会经济类型B、说明总体的基本情况C、研究同质总体的结构D、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E、研究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4:在组距数列中,组中值(A BD E )A、上限和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B、用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平均水平C、在开放式分组中无法确定D、就是组平均数E、在开放式分组中,可以参照相邻组的组距来确定5:在次数分配数列中( C D E )A、总次数一定,频数和频率成反比B、各组的频数之和等于100C、各组频率大于0,频率之和等于1D、频率越小,则该组的标志值所起的作用越小E、频率表明各组标志值对总体的相对作用程度6:统计表按主词是否分组及分组的程度,可分为( A C D )A、简单表B、一览表C、分组表D、复合表 D、单一表7:下列分组哪些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B、C、D、E )A、职工按工龄分组B、科技人员按职称分组C、人口按民族分组D、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E、人口按地区分组8:下面哪些分组是按数量标志分组( A C D )A、企业按销售计划完成程度分组B、学生按健康状况分组D、工人按产量分组 C、职工按工龄分组E、企业按隶属关系分组9:将某地区国有企业按产值计划完成程度分为以下四组,哪些是正确的?( A、C )A、第一种B、第二种C、第三种D、第四种100% 以下 80 % 以下 80 % 以下 85% 以下100% ~110% % ~ 90 % 80% ~ 90 % 85% ~ 95%110%以上 % ~ 100% 90 % ~ 100% 95% ~ 105%% ~ 110% 100% ~ 110% 105% ~ 115%% 以上 110% 以上 115% 以上10:次数分配数列( A C D E )A、由总体按某标志所分的组和各组单位数两个因素构成B、由组距和组数、组限和组中值构成的C、包括品质分配数列和变量数列两种D、可以用图表形式表现E、可以表明总体结构和分布特征11:下列数列属于( B C D E )按生产计划完成程度分组(%) 企业数80─90 1590─100 30100─110 5合计 50A、品质分配数列B、变量分配数列C、组距式变量分配数列D、等距变量分配数列E、次数分配数列四.填空题部分1:统计整理实现了个别单位的()向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过渡。

答案:标志值指标值2:分析分组的分组标志称为(),与其对应的标志称为()。

答案:原因标志结果标志3:统计分组按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可分为()和()两种。

答案:品质分组变量分组4:社会劳动力资源按学历程度不同分组,属于(),按劳动生产率水平分组属于()。

答案:品质分组变量分组5:统计分组按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可分为()和()两种。

答案:简单分组复合分组6:离散变量分组中,变量值变动幅度比较小时,应采取(),如变量值变动很大,项数很多时则采取()。

答案:单项式分组组距式分组7:统计分布主要包括()和()两个要素。

答案:统计分组各组单位数8:根据分组标志的不同,分配数列可分为()和()。

答案:品质分配数列变量数列9:变量数列中各组标志值出现的次数称(),各组单位数占单位总数的比重称()。

答案:頻数頻率10:累计()和累计()可以更简便地概括总体各单位的分布特征。

答案:頻数頻率11:任何一个统计分布都必须满足()和()两个条件。

答案:各组頻率大于零各组頻率之和等于1(或100%)12:统计表中宾词配置可有()和()两种。

答案:平行配置层叠配置五.简答题部分1:为什么说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分组标志的选择?答案:统计分组就是把总体按某一标志来分门别类,选择不同的标志就有不同的分组、不同的分组体系。

(2分)分组标志是作为现象总体划分各个不同性质的组的标准或根据,选择得正确与否,关系到能否正确反映总体的性质特征、实现统计研究的目的任务。

(2分)所以,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分组标志的选择和分组界限的确定。

(1分)2:简述变量分组的种类及应用条件。

答案:变量分组包括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

(2分)离散变量变动幅度小,分组可以选择单项式分组。

(1分)如果离散变量的变动幅度较大,分组应该选择组距式分组。

(1分)而对于连续变量只能用组距式分组。

(1分)3: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运用?答案:单项式分组适合于离散变量,且变量值变动幅度小的情况下采用;(2分)组距式分组适合于离散变量的变动幅度很大,或连续变量的情况下采用。

(2分)4:什么是统计分组?统计分组可以进行哪些分类?答案:根据统计研究任务的要求和现象总体的内在特点,把统计总体按照某一标志划分为若干个性质不同又有联系的几个部分,称为统计分组。

(2分)统计分组按任务和作用的不同,分为类型分组、结构分组和分析分组。

(1分);按分组标志的多少为分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1分)按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分为品质分组和变量分组(1分)。

5:什么是统计分布?它包括哪两个要素?答案: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把所有单位按组归并排列,形成总体中各个单位在各组间的分布,称为统计分布。

(3分)统计分布包括的两个要素是:一是总体按某标志分的组;二是各组所占有的单位数。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