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腰疼:辨证与方药、治疗

合集下载

精品-中医说腰痛的中医辩证施治

精品-中医说腰痛的中医辩证施治

精品-中医说腰痛的中医辩证施治
腰痛的中医辨证分型包括寒湿腰痛、湿热腰痛、瘀血腰痛、肾阴虚型、肾阳虚型,治法分别是散寒除湿、清热利湿(去除体内的热邪和湿邪)、活血化瘀(促进血液运行,消除体内瘀血)、滋补肾阴、补肾壮阳(补益肾阳的作用),可在医师指导下用甘姜苓术汤、四妙丸等进行治疗。

1.寒湿腰痛:采用散寒除湿,温经通络的治法,使用的方药为甘姜苓术汤。

对本品组成成分过敏者禁用。

2.湿热腰痛:采用清热利湿,舒筋止痛的治法,使用的方药为四妙丸。

注意孕妇慎用,对本品组成成分过敏者禁用。

3.瘀血腰痛:采用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疏通经络,缓解疼痛)的治法,方药为身痛逐瘀汤。

对本品组成成分过敏者禁用。

4.肾阴虚型:采用滋补肾阴,濡养筋脉的治法,方药为左归丸。

对本品组成成分过敏者、孕妇、儿童禁用。

5.肾阳虚型:采用补肾壮阳,温煦经脉的治法,方药为右归丸。

对本品组成成分过敏者禁用。

患者出现腰痛要及时就医,在医师指导下规范治疗,不可以随意服用或乱用药物。

腰痛中医诊疗方案

腰痛中医诊疗方案

腰痛中医诊疗方案引言:腰痛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常见于现代生活中长时间保持不良坐姿、久坐不动或者过度劳累等情况下。

中医有着丰富的诊断和治疗腰痛的经验,采用综合的中医诊疗方案,可以有效缓解和治疗腰痛症状。

本文将介绍中医在诊断和治疗腰痛中的方法和方案。

一、中医诊断腰痛的方法1.1 望诊中医通过观察患者的腰部状况来判断腰痛的原因和病理变化。

比如,腰部肿胀、发红、皮肤有瘀斑等,可以提示患者有湿热痹阻等疾病。

1.2 闻诊通过闻患者腰部的声音,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脉络不通等问题。

比如,腰部有咔嗒声,可以提示腰部韧带有损伤或肌肉劳损。

1.3 问诊通过询问患者的病史、腰痛的发生规律、持续时间等,可以了解腰痛的病因及病情轻重。

比如,腰痛是突然发作还是渐进式加重,有无其他不适等。

1.4 切诊通过对患者脉搏的观察和感觉,可以了解腰痛病情。

比如,脉象沉细、弦主,则可能是阳虚内寒所致。

二、中医治疗腰痛的方案2.1 中药治疗中医常常采用中药治疗腰痛,根据腰痛的病理变化和体质辨证施治。

常用的中药有活血化瘀、祛风湿、温肾阳等功效的药物,比如川芎、当归、桂枝、独活等。

具体的用药剂量和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2.2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腰痛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针刺患者的穴位来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疗腰痛的效果。

常用的穴位有膀胱经的大椎、风门、腰阳关等。

针灸治疗需要由专业的中医师来操作。

2.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一种通过按摩腰部来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以达到缓解和治疗腰痛的效果。

推拿按摩可以通过揉捏、拨叩、推拿等手法来进行,需要由专业的推拿师来操作。

2.4 调整生活习惯除了中药治疗和针灸推拿,中医还强调腰痛患者的生活习惯调整。

比如,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动等。

此外,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也是调整生活习惯的重要方面。

结论:腰痛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中医诊疗方案为腰痛的治疗提供了多种选择和方法。

通过中医的望、闻、问、切诊断方法,可以全面了解腰痛的病因和病情。

腰痛中医辨证论治

腰痛中医辨证论治

腰痛中医辨证论治概述临证首先宜分辨表里虚实寒热。

大抵感受外邪所致者,其证多属表、属实,发病骤急,治宜祛邪通络,根据寒湿、湿热不同,分别施治。

由肾精亏损所致者,其证多属里、属虚,常见慢性反复发作,治宜补肾益气为主。

寒湿型【证见】腰部冷痛重着,转则不利,静卧不减,阴雨天加重。

舌苔白腻,脉沉。

【治法】散寒祛温,温通经络。

【方药】1.主方甘姜苓术汤(张仲景《金匮要略》)加味处方:干姜12克,炙甘草9克,白术15克,茯苓20克,杜仲、独活各12克,狗脊20克,牛膝15克。

水煎服。

2.中成药(1)腰息痛,每次2粒,每日3次。

(2)舒筋活络丸,每次1-2丸,每日2次(3)腰椎痹痛丸,每次1丸,每日3次。

3.单方验方(1)二术苡仁汤(刘国普验方)处方:白术30克,薏苡仁20克,苍术15克。

水煎服。

(2)干姜苍术散(李振琼《奇效验秘方》)处方:干姜50克,苍术10克,当归15克,95%酒精适量。

将上药研细末,过筛,于患部外敷热烤。

每日1次。

(3)强腰散(张鉴铭验方)处方:川乌30克,肉桂30克,干姜30克,白芷20克,胆南星20克,赤芍20克,樟脑30克。

将上药共研为极细粉末,每次30~50克,开水冲调如糊状,摊于纱布,趁热时敷贴于痛处,隔日1换。

湿热型【证见】腰痛处伴有热感,热天或雨天疼痛加重,活动后可减轻,尿赤。

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舒筋通络。

【方药】1.主方四妙散(张秉成《成方便读》)加减处方:苍术、黄柏各12克,薏苡仁30克,忍冬藤、萆薢各20克,木瓜、防己、海桐皮、牛膝各15克,甘草6克。

水煎服。

2.中成药(1)活络止痛丸,每次l丸,每日3次。

(2)小活络丸,每次1丸,每日2次。

3.单方验方(1)土鳖虫粉:土鳖虫7只,焙干研成粗末,用白酒30毫升浸泡1昼夜,去渣,分服,每日1剂。

(2)补肾活血汤(赖天松等《临床奇效新方》)处方:当归、赤芍、木瓜、泽泻各10克,生地黄15克,桃仁、红花、川芎、桂枝、蜂房各6克,丹参9克,茯苓12克。

腰痛的中医辨证论治

腰痛的中医辨证论治

腰痛的中医辨证论治腰痛分虚实论治,虚者以补肾壮腰为主,兼调养气血;实者祛邪活络为要,针对病因,施之以活血化瘀,散寒除湿,清泻湿热等法。

虚实兼夹者,分清主次,标本兼顾治疗。

·寒湿腰痛症状: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逐渐加重,每遇阴雨天或腰部感寒后加剧,痛处喜温,得热则减,苔白腻而润,脉沉紧或沉迟。

治法:散寒除湿,温经通络。

方药:渗湿汤。

方中干姜、甘草、丁香散寒温中,以壮脾阳;苍术、白术、橘红健脾燥湿;茯苓健脾渗湿。

诸药合用,温运脾阳以散寒,健运脾气以化湿利湿,故寒去湿除,诸症可解。

寒甚痛剧,拘急不适,肢冷面白者,加附子、肉桂、白芷以温阳散寒。

湿盛阳微,腰身重滞,加独活、五加皮除湿通络。

兼有风象,痛走不定者,加防风、羌活疏风散邪。

病久不愈,累伤正气者,改用独活寄生汤扶正祛邪。

寒湿之邪,易伤阳气,若年高体弱或久病不愈,势必伤及肾阳,兼见腰膝酸软,脉沉无力等症,治当散寒除湿为主,兼补肾阳,酌加菟丝子、补骨脂、金毛狗脊,以助温阳散寒。

本证配合温熨疗法效果较好。

以食盐炒热,纱布包裹温熨痛处,冷则炒热再熨,每日4次左右;或以坎离砂温熨患处,药用当归38g、川芎50g、透骨草50g、防风50g、铁屑10kg,上五味,除铁屑外,余药加醋煎煮2次,先将铁屑烧红,以上煎煮液粹之,晾干,粉碎成粗末,用时加醋适量拌之,外以纱布包裹敷患处。

·湿热腰痛症状:腰髋弛痛,牵掣拘急,痛处伴有热感,每于夏季或腰部着热后痛剧,遇冷痛碱,口渴不欲饮,尿色黄赤,或午后身热,微汗出,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治法:清热利湿,舒筋活络。

方药:加味二妙散。

方中以黄柏、苍术辛开苦燥以清化湿热,绝其病源;防己、萆藓利湿活络,畅达气机;当归、牛膝养血活血,引药下行直达病所;龟板补肾滋肾,既防苦燥伤阴,又寓已病防变。

诸药合用,寓攻于补,攻补兼施,使湿热去而不伤正。

临证多加土茯苓、木瓜以渗湿舒筋,加强药效。

热重烦痛,口渴尿赤者,加栀子、生石膏、银花藤、滑石以清热除烦。

腰痛辨证分型

腰痛辨证分型

腰痛辨证分型古人多论腰痛有五种类型,我略作解析,补充相关理法方药,以充实其分类。

对于各型腰痛,其有效的处方有许多。

且就我临床所喜用的处方提供几则,以方便患者对症用方,省去腰痛牵延之苦。

一则少阴肾衰,阳虚腰痛。

此类腰痛,本于肾虚,而阳气不收,其脉必大,其痛必反复难愈,需要温补肾阳才行。

一般我常用制附片、制川乌、制草乌、杜仲、枸杞、五味子、补骨脂、核桃仁之类药物,临床有效。

凡遇右尺脉紧,且有腰痛患者,我常用乌附麻辛姜桂汤,其方:制川乌20克,制附片20克,麻黄30克,细辛20克,干姜30克,桂枝30克,炙甘草30克。

水煎服,日一剂,需要久煎两小时。

且脉有一分紧,就多用一分附子。

这是阳虚而寒盛之证,离不开附子的温通少阴功效。

且其方重用诸温药,祛寒之功极好,若是辨证精确,可一剂收效。

唯不可滥用温补,以防升阳太过,病反有变。

二则风痹风寒,湿著腰痛。

此类腰痛乃外邪所客,正虚而邪客,气血不畅而发作为疼痛。

其法,莫如开太阳而扶少阴。

麻附细正是其大法。

又当分风寒,风湿,寒湿而各论之。

1、风寒当解表祛风,如元胡,肉桂,杜仲,羌活,赤芍各30克,共研极细末,每服六克,黄酒调下。

此方从元胡止痛散(由当归、元胡、肉桂三药组成)化出,去当归之活血,加羌活之温开,更配合杜仲入肾补肾坚强筋骨,赤芍活血化瘀,助肉桂成桂枝汤以化气调阴阳,解表和营卫,为治本之道。

此方亦治闪挫气滞,血瘀亦良。

又有橘核配合木香,黄酒调下,亦是理气之治腰痛法。

古方有又一养肾散,治肾经虚弱,风寒伤肾,膀胱虚寒,以至腰脚疼痛,不能步履,效验非常。

其方:苍术30克,天麻6克,制草乌6克,制附片6克,上药共为极细末,三克每次,黄酒调下,麻痹少时,随愈。

此方审用得宜,殊有神效,但孕妇忌之。

此天麻祛风,苍术利湿而二乌通阳也。

又余读《奇效良方》亦有养肾散,主治腰脚筋骨疼痛,不能步履,共效如神。

其方加天麻为9克,更加全蝎15克。

且研细末后,每服3克,用黑豆酒调下。

药气所至,麻痹少时,须臾疾随药气顿愈,知是骨髓中痛,用核桃酒调。

腰痛辨证论治

腰痛辨证论治

腰痛辨证论治1、寒湿证主症:腰部冷痛重着,每遇阴雨天或腰部感寒后加剧,痛处喜温。

舌象:舌质淡,苔白腻。

脉象:沉紧或沉迟。

辩证:寒湿之邪留着,痹阻经络,气血不畅,因寒性收引,湿邪重着,两邪相合,故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

阴雨寒冷天气或感寒后寒湿之邪更甚,故疼痛加剧。

湿为阴邪,得阳始化,故痛处喜温。

湿为阴邪,其性凝滞,静卧则湿邪更易停滞,故虽卧其痛不减。

寒湿停滞,脾阳不振,健运失司,化源不足,故倦怠乏力,或肢末欠温,食少腹胀。

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紧或沉迟,均为寒湿留滞之象。

治法:祛风湿,止痹痛,补肝肾,益气血。

方剂:独活寄生汤方药:独活10g、桑寄生18g、秦艽12g、肉桂6g、川芎10g、牛膝15g、杜仲12g、当归12 g、茯苓12g、党参12g、熟地15g、白芍10g、细辛3g、防风10g、甘草6g2、血瘀证主症:腰痛如刺,痛处固定,日轻夜重,痛处拒按。

舌象:舌质青紫,或紫暗,或有瘀斑。

脉象:脉涩。

辩证:瘀血阻滞腰部经脉,以致气血不能通畅,故腰痛如刺,痛处拒按,轻者俯仰不便,重者不能转侧。

瘀阻部位固定,则痛处固定。

血为阴,夜亦为阴,入夜阴盛,愈致瘀凝气滞,故疼痛日轻夜重。

因外伤而突然发病者,若伤及于肾,血络受损,则可伴有血尿。

面晦唇暗,舌质青紫或紫暗,脉涩,均为瘀血停滞之征象。

治法:活血祛瘀。

方剂:复原活血汤方药:柴胡12g、花粉15 g、归尾10 g、红花10 g、穿山甲6 g、酒大黄10 g、桃仁12 g、牛膝15 g3、湿热证主症:腰部弛痛,把柄伴有热感,每遇热天或雨天或腰部着热后疼痛减轻,遇冷痛减。

舌象:舌质红,苔黄腻。

脉象:濡数或弦数。

辩证:湿热壅阻腰部经络,经脉弛缓,经气不通,故腰部弛痛,伴有热感。

热天或雨天或腰部着热后,热增湿多,故腰痛转重。

热为阳邪,遇寒热邪得以缓解,故疼痛减轻。

因于热,则口渴;因于湿,则不欲饮。

湿热蕴中,故口苦烦热。

湿热下注膀胱,故小便短赤。

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均为湿热之象。

腰痛辨证分型以及治疗方

腰痛辨证分型以及治疗方

腰痛辨证分型以及治疗方按语:腰痛属常见病,亦是多发病。

不少人因之而选择了手术,实在令人遗憾。

其实多数情况下,腰痛是不需要手术治疗的。

兼于此,我整理出中医治疗腰痛的一些资料,其中列举诸多实用处方,可供临床参考,以方便患者临床所需。

一、针刺治疗腰痛有效长期以来,西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腿痛是必需手术治疗的。

因此发明了各种切除术,融核术等等,临床效果如何呢?不少病人手术后仍然疼痛,甚至于反复两三次手术后还是疼痛不休。

我在奥地利用针刺的方法治疗过不少例术后仍然腰痛的病人。

举两个病例:SORAPERRA YUERGEN,男,意大利人,44岁,十个月前发作腰痛,西医发现是腰四五间盘突出,并已经手术。

但术后仍然腰痛,且因某次走路滑倒而加重。

结果又手术一次,仍未解决疼痛问题。

西医说因为局部有关节炎,无法用钉子固定脊柱,嘱其只好多服止痛药片缓解一下症状。

病人现因腰痛剧烈,无法继续工作,已经办理退休手续。

病人不得已,求治于中医。

当时我为针刺局部夹脊穴,配合风市,束骨,中渎,昆仑,痛渐减轻。

再针人中,后溪,束骨,风市,并配合针三间,束骨,大都,痛渐消失。

之后嘱病人服下方巩固疗效,核桃仁3个,补骨脂10克,白术10克,元胡10克,赤芍10克,当归10克,肉桂10克。

五付,水煎服,日一剂。

手术不能解决的腰痛竟然如此而愈,病人叹为观止。

其家庭医生惊讶不已,专程来我们门诊参观学习针灸医术。

正当我在门诊空隙写作此篇时,来了一位曾患腰痛的患者。

SLEZAK WELTER先生,于2008年因腰痛而首诊,当时已经患腰痛四十年,于八个月前做过第五腰椎间盘电灼手术,但术后仍有右侧腰痛,下及腿部,每天气变化即出现麻木感,且出现小便急迫。

其左脉浮大,寸大明显。

明显是木火偏旺之象。

当时针刺董氏奇穴之灵骨、大白、鼻翼、肾关、小节以及后溪穴。

再诊脉已经大减,且疼痛好转。

再治五次而诸症豁然。

且病人出现极为明显的一个变化是,初诊时非常罗嗦,语言极多,渐治渐减,之后伴随腰痛消失竟然完全不再罗嗦,我自己亦觉不可思议。

中医辨证分型用药治疗腰腿痛

中医辨证分型用药治疗腰腿痛

中医辨证分型用药治疗腰腿痛
中药药:可用于治疗腰腿痛的中成药也很多,既有偏于一种用途的单方,又有多种用途的复方。

剂型有丸散膏丹油酒等各种类型,有的适合内服,有的适合外用,有的二者兼可,可以根据不同的用途和需要选用。

下面以其作用特点分类介绍一下。

理气活血药:跌打丸、七厘散、九分散、大红膏、万应
膏、跌打膏适用于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腿痛急性发作、跌打损伤所致的腰腿疼痛肿痛。

祛风除湿药:疏风定痛丸、木瓜丸、稀桐丸、狗皮膏、虎骨膏、损伤风湿膏、伤湿止痛膏。

适用于慢性腰腿痛感受风寒所致腰腿关节酸楚疼痛。

温经散寒药:桂麝散、丁桂散、四温丹、活络油膏、红花油、跌打万花油。

补骨肾强筋骨: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

腰痛中医诊疗方案

腰痛中医诊疗方案

腰痛中医诊疗方案引言腰痛是一种常见的病症,不仅会给患者带来不适,还会影响其正常生活和工作。

在中医理论中,腰痛被归类为“腰痹”或“腰痛痹闷”等疾病。

中医认为腰痛的病因主要是肾虚、寒湿、气血不畅等因素引起的。

本文将介绍腰痛的中医诊疗方案,包括辨证施治、经络推拿、中药调理等内容,以帮助患者缓解腰痛问题。

辨证施治中医辨证施治是根据腰痛患者的具体症状、舌诊、脉象等来判断腰痛的病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1.肾虚型腰痛:表现为腰酸无力、腰冷、舌质淡白、脉沉细等。

治疗方案应以补肾为主,可以选择中药补肾壮阳,例如枸杞子、菟丝子、淫羊藿等。

2.寒湿型腰痛:表现为腰部冷痛、活动时加重、舌苔白腻、脉沉紧等。

治疗方案应以祛寒湿为主,可以选择中药祛寒湿,如辣椒、姜黄、苍术等。

3.气血不畅型腰痛:表现为腰痛难忍、月经不调、舌质暗淡、脉细弱等。

治疗方案应以活血化瘀为主,可以选择中药活血化瘀,如桃仁、红花、丹参等。

经络推拿经络推拿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对于腰痛患者有很好的效果。

推拿可以促进经络气血流通,缓解腰部的疼痛和僵硬感。

推拿手法主要包括揉、捏、推、拿、点、按等。

在腰痛的治疗中,可以选择以下经络推拿手法:1.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腓骨髁下约四横指。

用拇指按压此穴位,每次按压10-20下,每天进行3次。

2.腰阳关:位于腰椎横突下方凹陷处,用拇指按压此穴位旋转按摩,可以帮助缓解腰痛症状。

3.神阙:位于胸骨中线下缘,用拇指按压此穴位进行按摩,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减轻腰痛。

中药调理中药在腰痛的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中药可以根据腰痛的病因和症状来调配,起到调理身体、缓解腰痛的作用。

常用的中药有枸杞子、菟丝子、淫羊藿等,可以补肾壮阳;辣椒、姜黄、苍术等,可以祛寒湿;桃仁、红花、丹参等,可以活血化瘀。

中药的用法可以选择煎汤、研粉冲服、外敷等方式应用。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选择单味中药或复方中药进行调理。

预防与注意事项除了上述的治疗方案外,腰痛患者还需注意以下预防措施和注意事项:1.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

腰痛中医验方治疗方案

腰痛中医验方治疗方案

一、引言腰痛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病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中医学认为,腰痛多因肾虚、湿热、瘀血、气滞等因素引起。

中医治疗腰痛具有独特的优势,以下将从中医理论出发,结合临床实践,介绍一种腰痛的验方治疗方案。

二、中医理论分析1. 肾虚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肾虚则腰痛。

肾虚分为肾阳虚和肾阴虚,肾阳虚表现为腰膝酸软、腰痛绵绵、畏寒肢冷;肾阴虚表现为腰膝酸软、腰痛隐痛、五心烦热、盗汗等。

2. 湿热湿热蕴结于腰部,导致经络阻塞,不通则痛。

临床表现有腰痛、腰酸、腰重、伴有湿热症状,如口苦、口干、小便黄、大便黏等。

3. 瘀血瘀血阻络,不通则痛。

腰痛常伴有刺痛、固定不移、局部肿胀等症状。

4. 气滞气滞于腰部,不通则痛。

腰痛表现为胀痛、刺痛、走窜不定等症状。

三、中医验方治疗方案1. 肾虚型腰痛(1)方剂:独活寄生汤加减组成: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当归、白芍、川芎、茯苓、肉桂、细辛、甘草。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服用。

(2)中成药: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用法: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中成药,每日2次,每次6克。

2. 湿热型腰痛(1)方剂:湿热腰痛方组成:苍术、黄柏、牛膝、薏苡仁、车前子、白术、泽泻、茯苓、猪苓、泽兰。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服用。

(2)中成药:湿热痹颗粒用法:每日3次,每次6克。

3. 瘀血型腰痛(1)方剂:血府逐瘀汤加减组成: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牛膝、柴胡、枳壳、甘草。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服用。

(2)中成药:血府逐瘀丸用法:每日2次,每次6克。

4. 气滞型腰痛(1)方剂:柴胡疏肝散加减组成:柴胡、白芍、川芎、香附、枳壳、甘草。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服用。

(2)中成药:舒肝丸用法:每日2次,每次6克。

四、注意事项1. 服药期间,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休息。

2. 饮食宜清淡,忌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腰痛的中医辨证及病历书写

腰痛的中医辨证及病历书写

腰痛的中医辨证及病历书写腰痛的中医辨证及病历书写1、寒湿腰痛:患者腰部冷痛着重侧转不利,兼症,逐渐加重,静卧病痛不减,遇寒湿加重,舌质淡,舌白腻,脉沉而迟缓。

综合中医四诊,诊断为腰痛病,寒湿证。

治法:散寒行湿,温经通络。

方药:甘姜苓术汤加味:桂枝10.0川牛膝15.0生甘草9.0干姜6.0茯苓15.0白术10.0炒杜仲15.0川断15.0桑寄生30.0独活15.0炒薏仁30.0炒白芍30.0川木瓜30.0陈皮10.0砂仁10.0五加皮10.0狗脊15.0菟丝子30.0白芷10.0全蝎6.0蜈蚣2条方解:干姜、桂枝、薏苡仁、茯苓、白术祛寒行湿,温阳健脾;木瓜、白芷、独活祛寒湿止疼;炒杜仲、川断、桑寄生、狗脊、菟丝子、五加皮、炒白芍补肝肾强筋骨;陈皮、砂仁理气健胃;蜈蚣、全蝎、川牛膝祛风湿,通经活络止疼;甘草调和诸药。

2、湿热腰痛:腰髋驰痛,牵制拘紧,遇湿热后剧痛,口渴不欲饮,尿黄赤,午后身热,微汗出,舌红苔黄腻,脉濡数、弦数,治法:清热利湿,舒经活络。

方药:二炒散加味:黄柏10.0苍术15.0防已10.0萆薢20.0当归15.0川牛膝15.0龟板20.0薏仁30.白术10.0木瓜30.0海桐皮13.0忍冬藤20.0蜈蚣2条延胡索12.0全蝎5.0方解:黄柏、苍术、薏苡仁、防己、萆薢、木瓜、白术清热除湿健脾;龟板滋补肾阴;当归补血活血,川牛膝活血化瘀;海桐皮、忍冬藤清热祛湿通络;蜈蚣、全蝎、延胡索通经活络止痛。

3、瘀血腰痛:痛处固定、胀痛不适,痛如锥刺,日轻夜重,持续不解,活动不利痛处拒按,面晦唇暗,舌质隐青、有瘀斑,脉涩,病程迁延,有外伤,劳损史。

治法:行气活血,化瘀止痛。

方药:身痛逐瘀汤:当归15.0川芎10.0桃仁9.0红花6.0没药6.0灵脂10.0地龙15.0香附15.0川牛膝15.0丹参15.0全蝎5.0蜈蚣2条土蟞虫10.0水蛭6.0通草10.0青皮10.0方解:当归补血活血;川芎、桃仁、红花、丹参、川牛膝活血化瘀止痛;没药、五灵脂活血散瘀止痛;地龙、土鳖虫、蜈蚣、全蝎、水蛭通经活络,逐瘀止痛;通草利湿通经;香附、青皮行气止痛助活血化瘀之力。

中医辨证治疗腰痛

中医辨证治疗腰痛

中医辨证治疗腰痛
简介:
腰痛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中医辨证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介绍中医辨证治疗腰痛的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1. 辨证原理:
中医认为腰痛是由于腰部经络不通而引起的,常见的辨证类型
包括肾虚、寒湿、湿热和气滞等。

通过辨证,可以确定病因,进而
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2. 辨证方法:
(1)肾虚型:治疗重点在于补肾。

可采用草本药物,如补骨脂、巴戟天等;饮食上宜多食用补肾壮阳的食物,如黑豆、黑芝麻等。

(2)寒湿型:治疗重点在于祛寒湿。

可采用温热的药物,如
附子、生姜等;饮食上宜避免冷凉食物,如冰饮等。

(3)湿热型:治疗重点在于清热利湿。

可采用具有清热作用
的药物,如黄芩、车前子等;饮食上宜少食动物脂肪和辛辣食物。

(4)气滞型:治疗重点在于活血理气。

可采用具有活血作用的药物,如丹参、川芎等;饮食上宜避免食用过多油腻食物。

3. 注意事项:
(1)在接受中医辨证治疗前,应先进行全面的中医诊断,确保准确辨证;
(2)在治疗过程中,应遵医嘱,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3)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活动;
(4)辨证治疗是个体化的治疗方法,同一种辨证类型的治疗方法在不同患者身上可能会有所不同。

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腰痛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在接受治疗时应注意全面的诊断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名老中医治腰腿痛的案例组方

名老中医治腰腿痛的案例组方

名老中医治腰腿痛的案例组方案例一:腰腿痛缓解方组方:桂枝汤加减【方剂组成】桂枝(9g)、白芍(9g)、芎藭子(9g)、甘草(6g)、生姜(6g)【用法用量】上药煎汤,一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主治】腰腿痛缓解,促进气血畅通。

【适应症】适用于腰腿痛症状,伴有气血不畅所致的疼痛。

案例二:腰腿痛疼痛加重方组方:四逆散加减【方剂组成】附子(9g)、桂枝(9g)、生姜(6g)、甘草(3g)、白芍(9g)、半夏(9g)、黄连(6g)、黄耆(9g)【用法用量】上药煎汤,一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主治】腰腿痛疼痛加重,温通寒凝。

【适应症】适用于腰腿痛症状,伴有寒湿内阻所致的疼痛。

案例三:腰腿痛伴寒湿方组方:温阳胃气汤加减【方剂组成】干姜(9g)、附子(9g)、白芍(9g)、甘草(6g)、厚朴(12g)、苍术(9g)、木香(9g)、茯苓(12g)【用法用量】上药煎汤,一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主治】腰腿痛伴寒湿,温中祛寒。

【适应症】适用于腰腿痛症状,伴有寒湿内阻所致的疼痛。

案例四:腰腿痛伴肾虚方组方:四物汤加减【方剂组成】当归(9g)、川芎(9g)、熟地(15g)、白芍(9g)、干姜(6g)、生姜(6g)、甘草(3g)【用法用量】上药煎汤,一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主治】腰腿痛伴肾虚,补益肾气。

【适应症】适用于腰腿痛症状,伴有肾虚所致的疼痛。

案例五:腰腿痛伴湿热方组方:黄连阿胶汤加减【方剂组成】黄连(6g)、阿胶(15g)、生地(15g)、茅根(9g)、白芍(9g)、甘草(3g)【用法用量】上药煎汤,一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主治】腰腿痛伴湿热,清热化湿。

【适应症】适用于腰腿痛症状,伴有湿热内蕴所致的疼痛。

案例六:腰腿痛伴气滞方组方:活络通痹汤加减【方剂组成】川芎(9g)、桃仁(9g)、红花(6g)、丹参(9g)、三七(9g)、当归(9g)、白芍(9g)【用法用量】上药煎汤,一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主治】腰腿痛伴气滞,活络通痹。

中医关于“腰痛”的证治分类

中医关于“腰痛”的证治分类

中医关于“腰痛”的证治分类一、寒湿腰痛1.临床表现: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病痛不减,寒冷或阴雨天加重,舌质淡,苔白腻,脉沉而迟缓。

2.证机概要:寒湿闭阻,滞碍气血,经脉不利。

3.治法:散寒行湿,温经通络。

4.代表方:甘姜苓术汤。

5.常用药:干姜、甘草散寒暖中;茯苓、白术健脾胜湿;桂枝、苍术温经散寒燥湿;独活、牛膝祛风湿,利腰膝,且能引药经。

若寒邪偏盛,加附子、川乌、细辛温经祛寒止痛;湿邪偏盛,痛引下肢,酸重无力,加苍术、厚朴、薏苡仁、防己、五加皮、蚕砂祛湿散邪;风湿相合,腰痛引及肩背、腿膝,加防风、独活、秦艽祛风通络止痛。

二、湿热腰痛1.临床表现:腰部疼痛,重着而热,暑湿阴雨天气加重,活动后或可减轻,身体困重,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2.证机概要:湿热遏,经气不畅,筋脉不舒。

3.治法:清热利湿,舒筋止痛。

4.代表方:四妙丸。

5.常用药:苍术、黄柏、薏苡仁清利下焦湿热;防己、、海桐皮、络石藤清热利湿,舒筋通络;牛膝益肾利腰,通利经脉,引药下行。

若伴小便热赤,量少,加泽泻、木通、白茅根、车前草清热利湿;湿热蕴久,耗伤阴津,口咽干燥,手足心热,舌质红,加生地黄、知母、女贞子、莲草。

三、瘀血腰痛1.临床表现:腰痛如刺,痛有定处,痛处拒按,日轻夜重,轻者俯仰不便,重者不能转侧,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涩。

部分患者有跌仆闪挫病史。

2.证机概要:瘀血阻滞,气血不通,经脉闭阻。

3.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4.代表方:身痛逐瘀汤。

5.常用药:当归、川芎、桃仁、红花活血祛瘀通络;没药、五灵脂、地龙破瘀通络;秦艽、羌活祛风除湿;香附行气活血;牛膝引药下行,活血祛瘀,补益肝肾利腰。

若腰痛日久,肾虚者,加杜仲、续断、狗脊、桑寄生;兼有风湿,身体困重,阴雨天加重加独活、秦艽;腰痛引胁,加柴胡、郁金;有跌仆、扭伤、挫闪病史,加乳香、青皮。

四、肾虚腰痛(一)肾阴虚1.临床表现:腰部隐隐作痛,酸软无力,缠绵不愈,心烦少寐,口燥咽干,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中医对腰痛的治疗有奇效附药方

中医对腰痛的治疗有奇效附药方

中医对腰痛的治疗有奇效附药方腰痛是指腰部出现疼痛的症状,常见于各个年龄段。

中医在腰痛的治疗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并且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流通,可以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介绍中医对腰痛的治疗方法,并附上一些常用的药方。

中医治疗腰痛的原理中医认为,腰痛与肾脏功能失调有密切关系。

肾为生命之根,主藏精气,人体的生理活动都与肾脏相关。

腰部是肾经所经过的区域,因此腰痛往往与肾有关。

中医通过调理肾脏,使其功能达到平衡状态,从根本上治疗腰痛。

具体治疗方法包括温肾阳、补肾阴、活血化瘀等。

中医治疗腰痛的方法1.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治疗腰痛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调理腰背经络,以达到舒筋活血,缓解腰痛的作用。

常用的穴位包括肾俞、腰俞、委中等。

2.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一种深度按摩手法,可以刺激穴位,促进气血流通,舒缓腰部的疼痛。

常用的技法包括揉、推、拿、捏、按等。

3. 中草药疗法:中草药是中医治疗腰痛的重要方式之一。

根据病情,中医师可以开具一些具有温肾阳、补肾阴、活血化瘀等作用的中草药方剂。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药方:* 方剂一:桂附地黄丸- 桂枝、甘草、羌活各10克- 巴戟天、枸杞子各15克- 地黄、茯苓各20克- 熟地黄、当归各30克- 桂枝、甘草加诸上述药物中* 方剂二:驱痛颗粒- 川楝子、杜仲、樟脑各20克- 羌活、秦艽、延胡索各10克- 正天丸、细辛、天南星各30克- 三七、红花各15克- 泽兰、丹参各40克4. 调整饮食惯:中医认为饮食与腰痛息息相关。

建议腰痛患者饮食要清淡,少食辛辣、油腻食物,多摄取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品,如新鲜水果、蔬菜等。

从以上治疗方法可以看出,中医注重从整体上调理人体,以促进自身机能的恢复。

对于轻度腰痛,中医治疗常能迅速缓解症状,并根治疾病。

然而,对于慢性、严重的腰痛病例,患者还是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并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 注意:本文仅供参考,具体的治疗方案应根据个体情况来定,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腰痛十一方

腰痛十一方

腰痛十一方张小医说,说医解案。

有意切磋,欢迎来稿。

腰痛的致病因素总体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

感受外邪所致者,其证多属实;肾精亏损所致者,其证多属虚。

中医云“腰为肾之府”,可见补肾在治疗腰痛方面有独特的意义,值得高度重视。

1、麻黄附子细辛汤【病机】阳虚感寒。

【辨证】腰腿冷痛,恶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

【组成】麻黄、附子、细辛。

2、独活寄生汤【病机】肝肾两虚,气血不足。

【辨证】腰膝痛疼,肢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舌淡。

【组成】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心、防风、川芎、党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

(清·钱秀昌著《伤科补要》,清嘉庆23年刊本)3、肾着汤【病机】寒湿之邪伤肾。

【辨证】腰重,冷痛,舌淡,苔白,脉沉迟。

【组成】炙甘草、干姜、茯苓、白术。

4、桂枝加附子汤【病机】营卫不和,阳气不足。

【辨证】腰腿痛疼,恶风畏寒,汗多,舌淡。

【组成】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炮附子。

(同上图)5、六味地黄丸【病机】肝肾阴虚。

【辨证】腰膝酸软,耳鸣耳聋,口燥咽干,舌红少苔。

【组成】熟地黄、山萸肉、丹皮、山药、茯苓、泽泻。

6、活络效灵丹【病机】气血瘀滞。

【辨证】腰部刺痛,或夜晚加重,唇暗,脉涩。

【组成】当归、丹参,乳香、没药。

(同上图)7、肾气丸【病机】肾阳不足。

【辨证】腰痛脚软,小便不利或反多,舌淡而胖,脉虚弱。

【组成】干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桂枝、附子。

8、芍药甘草汤【病机】阴血不足,筋脉失濡。

【辨证】腰痛,腿脚挛急,舌红,脉弱。

【组成】芍药、甘草。

(同上图)9、四妙散【病机】湿热下注。

【辨证】两足麻木,痿软,皮肤红肿痛疼,舌红苔腻。

【组成】苍术、黄柏、牛膝、薏苡仁。

10、身痛逐瘀汤【病机】瘀血痹阻经络。

【辨证】腰痛,痛有定出,舌暗或有瘀斑,舌淡,脉涩。

【组成】羌活、五灵脂、地龙、桃仁、秦艽、川芎、红花、牛膝、没药、当归、香附、甘草。

(同上图)11、桂枝茯苓丸【病机】瘀血阻滞。

腰痛中医辨证论治

腰痛中医辨证论治

腰痛中医辨证论治腰痛是常见的临床症状,中医对于腰痛的辨证论治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理论体系。

中医认为腰痛的成因多样,包括外感风寒湿邪、内伤肝肾、气血瘀滞等。

在治疗时,中医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的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1. 风寒湿邪侵袭:当风寒湿邪侵袭腰部时,患者常表现为腰部冷痛,遇寒加重,得温则减,舌苔白腻,脉象浮紧。

治疗上宜采用祛风散寒、温经通络的方法,常用的中药方剂有羌活胜湿汤、桂枝加葛根汤等。

2. 湿热内蕴:湿热内蕴导致的腰痛,患者腰部疼痛伴有热感,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象滑数。

治疗上宜采用清热利湿、通络止痛的方法,常用的中药方剂有八正散、龙胆泻肝汤等。

3. 肝肾亏虚:肝肾亏虚引起的腰痛,患者常表现为腰部酸痛,劳累后加重,休息后缓解,伴有头晕耳鸣,舌淡苔白,脉象细弱。

治疗上宜采用补益肝肾、强筋壮骨的方法,常用的中药方剂有六味地黄丸、左归丸等。

4. 气血瘀滞:气血瘀滞导致的腰痛,患者腰部疼痛固定不移,夜间加重,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象涩滞。

治疗上宜采用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方法,常用的中药方剂有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物汤等。

5. 外治法:除了内服中药,中医还常用外治法治疗腰痛,如针灸、拔罐、艾灸、推拿等。

这些方法可以直接作用于腰部,通过刺激穴位或经络,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目的。

6. 饮食调理:在治疗腰痛的同时,还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食用寒凉、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多吃温补肝肾、强筋壮骨的食物,如黑枣、核桃、黑芝麻等。

7. 生活调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久坐、久站,适当进行腰部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等,有助于预防和缓解腰痛。

总之,中医治疗腰痛的方法多样,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同时,患者也应积极配合治疗,注意日常调养,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中医对腰椎病的辨证施治方案

中医对腰椎病的辨证施治方案

中医对腰椎病的辨证施治方案腰椎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多数患者表现为腰背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等症状。

中医认为,腰椎病是由于肾脏虚损、腰肌劳损、湿气阻滞等多种因素引起的。

因此,中医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来治疗腰椎病,以达到调理肾脏、活血化瘀、祛湿止痛的效果。

一、辨证分型中医将腰椎病分为肾虚型、湿热型、血瘀型三种不同的辨证类型。

1. 肾虚型:主要表现为腰酸背痛、腰膝无力、夜尿频多等症状。

这种类型的患者多为年龄较大或久病体虚者。

治疗上,应以补肾益精、强筋壮骨为主要原则,常用的中药有补骨脂、淫羊藿、枸杞子等。

2. 湿热型:主要表现为腰背湿热感,疼痛剧烈,伴有湿气重、便溏等症状。

这种类型的患者多为年轻人,多因长时间潮湿环境或饮食不当引起。

治疗上,应以祛湿清热为主要原则,常用的中药有白术、茵陈蒿、车前子等。

3. 血瘀型:主要表现为腰背疼痛剧烈,活动受限,伴有紫绀、瘀斑等症状。

这种类型的患者多为外伤或久病不愈者。

治疗上,应以活血化瘀为主要原则,常用的中药有当归、川芎、红花等。

二、施治方案1. 肾虚型腰椎病的治疗方案:(1)中药治疗:补骨脂、淫羊藿、枸杞子等中药可以补肾益精、强筋壮骨,缓解腰椎病症状。

(2)针灸治疗:通过针刺穴位,调理经络,促进气血循环,达到舒筋活络的效果。

常用的穴位有肾俞穴、腰俞穴等。

2. 湿热型腰椎病的治疗方案:(1)中药治疗:白术、茵陈蒿、车前子等中药可以祛湿清热,消除湿气阻滞,改善腰椎病症状。

(2)艾灸治疗:通过燃烧艾绒,将热力传导到患处,温经散寒,活血化湿,缓解疼痛。

常用的穴位有腰俞穴、委中穴等。

3. 血瘀型腰椎病的治疗方案:(1)中药治疗:当归、川芎、红花等中药可以活血化瘀,改善腰椎病症状。

(2)拔罐治疗:通过在患处施加负压,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散瘀血,舒缓疼痛。

常用的拔罐穴位有腰俞穴、委中穴等。

总之,中医对腰椎病的辨证施治方案主要包括辨证分型和施治方案两个方面。

通过对患者的辨证分型,可以根据不同的辨证类型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如中药治疗、针灸治疗、艾灸治疗等,以达到缓解疼痛、改善功能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治腰疼:辨证与方药、治疗
中医治腰疼
一、辨证与方药
1.寒湿腰痛
表现: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逐渐加重;静卧痛不减,遇寒冷、阴雨天则加重。

治法:散寒行湿,温经通络。

药物:风湿寒痛片、追风透骨丸、腰痛宁胶囊。

2.湿热腰痛
表现:腰部疼痛,重着而热,暑湿阴雨天气症状加重,活动后有可能减轻。

身体困重,小便短赤,苔黄腻。

治法:清热利湿,舒筋止痛。

药物:四妙丸。

3.瘀血腰痛
表现:腰痛如刺,痛有定处,痛处拒按,日轻夜重。

轻者俯仰不便,重则不能转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涩。

部分病人有跌仆闪挫病史。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药物:盘龙七片、三七伤药片。

4.肾虚腰痛
表现:偏阳虚者,腰部隐隐作痛,酸软无力,缠绵不愈,局部发凉,喜温喜按,遇劳更甚,卧则减轻,常反复发作。

药物:右归丸
偏阴虚者,腰部隐隐作痛,酸软无力,缠绵不愈,心烦失眠,口燥咽干,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舌红少苔。

药物:左归丸。

因为平时房事过度而导致的腰痛可用河车大造丸。

二、物理治疗
1.热敷,有效缓解局部肌肉僵硬疼痛等症状,促进血液循环。

2.运动,太极拳八段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