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文化的渊源与特色
地理中国,闽南寻迹2
地理中国,闽南寻迹2(最新版)目录1.闽南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2.闽南的建筑风格和特色3.闽南的传统文化和习俗4.闽南的美食和特产5.闽南的旅游景点和推荐路线正文一、闽南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闽南,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主要包括福建省南部和广东省东部的部分地区。
这里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重要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闽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202 年,当时这里设立了闽越国。
后来,随着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南迁,闽南地区逐渐发展壮大,形成了独特的闽南文化。
二、闽南的建筑风格和特色闽南地区的建筑风格独特,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
这里传统的建筑多为骑楼式建筑,即建筑底层为商铺,楼上为住宅。
骑楼建筑不仅美观实用,而且适应了闽南地区潮湿多雨的气候。
此外,闽南的土楼也是一大特色,这些圆形或方形的土楼可以容纳数十户人家,是闽南人民智慧的结晶。
三、闽南的传统文化和习俗闽南地区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习俗。
这里民间信仰多样,尤其是对妈祖的信仰,妈祖被誉为闽南地区的保护神。
此外,闽南的民间艺术也非常繁荣,如剪纸、木雕、石雕、漆线雕等。
在习俗方面,闽南的端午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庆祝方式独具特色,如赛龙舟、挂红灯笼等。
四、闽南的美食和特产闽南地区有着丰富的美食和特产。
这里的美食以清淡、鲜美、讲究色香味俱佳而著称,如沙茶面、土笋冻、佛跳墙等。
此外,闽南的特产也非常丰富,如福建乌龙茶、漳州木雕、泉州面线等,都是极具地方特色的名优产品。
五、闽南的旅游景点和推荐路线闽南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有着众多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推荐游览的景点有厦门的鼓浪屿、泉州的开元寺、漳州的东山岛等。
推荐路线可以从厦门出发,游览鼓浪屿、南普陀寺等景点,然后前往泉州,参观开元寺、清净寺等古迹,最后抵达漳州,游览东山岛等风景名胜。
总之,闽南地区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历史文化、多样的民间信仰和艺术、美味的饮食以及美丽的旅游景点。
(完整版)《妙趣横生的闽南文化》
闽南语中保留的古汉语能在古书上考证的至少在250个以上。
例如:
鼎(锅) 走(跑) 莫(不要) 暗暝(夜晚) 姊(姐) 裳裤(衣服) 郎(人)
闽南建筑居住习俗
福建土楼作为福建 人引为自豪的建筑 形式,是福建民居 中的瑰宝。同时又 揉进了人文因素, 堪称“天、地、人 ”三方结合的缩影 。数十户、几百人 同住一楼,反映客 家人聚族而居、和 睦相处的家族传统 。
福建土楼
福建土楼是以土作墙而建造起来的集体建筑,以 圆形的最引人注目,当地人称之为圆楼或圆寨。
土笋冻
土笋冻
做“土笋冻”方法: 先把土笋泡在水里, 让它吐出肚里的泥浆, 再铺在石板上碾压破肚 ,洗去肚里残余的泥浆 杂质,然后加水在锅里 猛火旺烧,只需滚沸两 三分钟就成。经过泡、 压、煮三道工序,最后 ,便是舀起倒入事先备 好的模具中冷却成型。
泡水中的沙虫
芋包
相传,祖籍福建同安埔尾的一位在外征战的将军,他解甲归田后回 到故乡,讲究饮食,把槟榔芋头去皮挖心,填入作料,放在蒸笼炊熟,趁 热蘸些调味就食。据说这是芋包的前身。
(二)惠安女风情
(三)惠安女婚俗
惠女服饰是实用与美观的完美结合
“黄斗笠、花头巾、蓝短衫、银腰链、黑 旷裤”,惠安女子的特色服饰在汉族女子 服饰中独树一帜, 是中国传统服饰精华的 一部分,被誉为“巾帼服饰中的一朵奇葩 ”,具有较高的实用艺术价值和民俗文化 研究价值。
闽南饮食习俗
• 闽南小吃集中分布在福建省,台湾省各地 ,不仅多种多样、风味独特,还蕴涵着丰 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民间流传着许多与闽 南小吃有关的历史典故、传说等。
传承闽南文化
传承闽南文化闽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为了传承和弘扬闽南文化,我们制定了以下标准格式的文本,详细介绍了闽南文化的特点、传承方式和重要价值,以及我们所采取的措施和计划。
一、闽南文化的特点闽南文化是指泉州、漳州、厦门等地区的传统文化,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语言特色:闽南话是闽南地区的主要语言,具有独特的音韵和词汇。
它是闽南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2. 建筑风格:闽南建筑以土楼为代表,土楼是一种独特的民居建筑,具有防御功能和独特的民俗文化内涵。
3. 文学艺术:闽南地区有丰富的民间文学和戏曲艺术,如南音、木偶戏等,它们是闽南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4. 宗教信仰:闽南地区有多元的宗教信仰,如妈祖信仰、佛教、道教等,这些信仰对于形成闽南文化有着重要影响。
二、传承闽南文化的方式为了保护和传承闽南文化,我们采取了以下几种方式:1. 教育传承:在学校和社区开展闽南文化的教育活动,培养青少年对闽南文化的认同感和兴趣,传授闽南话、传统戏曲等相关知识。
2. 文化节庆:举办闽南文化节、土楼文化节等活动,展示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吸引更多人了解和参与。
3. 文化遗产保护:加强对闽南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如土楼、古建筑等,确保其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
4. 文化交流:与其他地区的文化组织和团体进行交流合作,推动闽南文化与其他地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共同发展。
三、传承闽南文化的重要价值传承闽南文化具有以下重要价值:1. 历史记忆:闽南文化是闽南地区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根基,通过传承闽南文化,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地方的历史和文化。
2. 文化认同:闽南文化是闽南人民的精神家园,通过传承闽南文化,可以增强人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 文化创新:传承闽南文化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也是对创新的探索。
通过传承闽南文化,可以激发创造力,推动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4. 旅游经济:闽南文化作为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旅游业的繁荣具有积极影响。
闽南文化的精髓与发展路径
闽南文化的精髓与发展路径闽南文化是指南闽地区所创造的优秀文化遗产,包括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戏曲、建筑、民俗、宗教等多个方面。
其历史悠久,深厚渊源,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闽南文化的精髓和发展路径,一直是人们关注和研究的重点,本文将就此展开论述。
一、闽南文化的精髓1、语言:闽南语是闽南地区最为常见的语言,它是闽南文化的标志。
闽南语的音调变化较为复杂,音韵规律独特,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文化内涵。
闽南语另有许多方言,如泉州话、漳州话、福州话等,各具特色。
2、建筑:闽南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流派之一,其风格以“三山五园”的布局为主体,具有独特的匠心和造型美感。
闽南建筑多为砖木结构、斗拱屋顶,色彩斑斓,极富变化性。
其中宫殿、庙宇、城墙等的建筑形式更是达到了极致。
3、音乐:闽南音乐集中了南音、琼琴音乐等多种流派。
其中,南音源自福建南部,以泉州腔、莆仙腔、三都腔、闽南腔等为代表,以其柔和轻盈的风格和世界著名的高音而闻名于世。
4、文学:闽南文学包括各类诗歌、歌谣、小说、戏剧、散文、报刊文等。
著名作家有李际仁、杨青石、郑成功、梅妻鹤子等。
5、民俗:闽南民间文化上下五千年,形成了丰富的民俗活动。
闽南年画、木偶戏、龙船竞渡、传统婚礼等非常具有代表性。
二、闽南文化的发展路径闽南文化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经过历代兴衰的沉淀和演变,逐渐形成了独有的特色和风格。
随着时代的变迁,闽南文化也不断发展和创新。
从宋元明清到近代,作为一个城市区域的泉州、福州、厦门等地,陆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文化现象,出现了南音、闽南民歌、龙头节、泉州木偶戏等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
闽南文化长期与海上丝绸之路紧密相连,集中了沿海地区的商业文化和多元文化特征,博大精深、源流涵盖。
当下,闽南文化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一方面,培育和传承闽南文化成为了许多人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和使命。
各类活动和节庆适时举办,引导社会形成有利于文化传承、尊重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
关于福建的特色介绍
关于福建的特色介绍简介福建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
福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同时也是中国的重要经济、文化和旅游目的地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福建省的各个方面特色,包括文化、自然景观、历史遗迹、美食等方面。
文化特色1. 闽南文化的代表福建省是闽南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闽南文化是华南地区一种独特的地方文化。
它包含了闽南语、闽南音乐、闽南建筑等多个方面的特色。
闽南语是闽南地区普遍使用的方言,有着独特的语音和词汇,而闽南音乐则是以悠扬的曲调和婉转的歌词闻名。
此外,闽南建筑也是闽南文化的代表,其以红砖、白墙、大厝等为特色,展现了独特的建筑艺术风格。
2. 炎黄子孙的发源地福建是中原文化与闽南文化交融的地区,也是炎黄子孙的发源地之一。
传说中,中国的始祖黄帝是在福建的炎帝故里建宁出生的。
福建不仅有着与黄帝相关的历史遗迹,还有祭祀黄帝的重要场所。
这使得福建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吸引了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来此寻根溯源。
自然景观1. 厦门环岛路厦门环岛路是中国最美丽的海滨马路之一,总长约12公里。
马路沿着厦门的海岸线蜿蜒而行,一侧是蓝天白云和湛蓝的大海,另一侧是高楼大厦和繁华的城市。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壮观的海景,感受海风的拂面,还可以在路边的公园休息或品尝当地的小吃。
2. 武夷山景区武夷山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被誉为中国武夷山景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这里有险峻的山峰、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溪流,以及许多独特的动植物。
武夷山还是茶叶的故乡,这里产出的武夷岩茶享有盛名。
来到武夷山,你可以欣赏到壮丽的自然风光,还可以参观茶园,品尝正宗的武夷岩茶。
历史遗迹1. 鼓浪屿鼓浪屿是厦门市的一个小岛,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而闻名。
这里保存有大量的殖民地建筑,如西方风格的别墅、教堂和校舍,展现了过去的风貌。
岛上还有一些历史遗迹,如日光岩、曾厝垵等,这些地方都值得一游。
鼓浪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吸引了众多的游客。
闽南文化的渊源与特色
闽南文化的渊源与特色闽南文化,系指生活在闽南地区的闽南人共同创造的,并一代代传承、发展与创新的地区性文化,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一个支系,其分布范围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后被誉称的“厦、漳、泉金三角”,即现辖的厦门市、漳州市、泉州市各区、市、县(泉州原辖金门县待统一)。
闽南文化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福建设置闽中郡,开启了中原文化与闽南大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汉晋时期,大批中原汉民迁入闽南地区,推动了闽南文化的形成。
晋唐时期,闽南地区汉民人口剧增,经济迅速发展,政教管理体制日臻完善,闽南文化得到发展。
宋元时期,泉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启航点和东方大港,阿拉伯人与波斯人到泉州经商,带动来了伊斯兰文化,闽南文化得到丰富。
明清时期,欧洲商人和传教士来,传入了西方文化,闽南文化进一步得到繁荣。
闽南文化是包罗万象的,历史上举世闻名的海上丝绸之路引发中外文化在此互动;闽南文化是开放进取的,明清以来,大量闽南人向海外迁徙,将闽南的民系文化,扩展到台湾、东南亚及世界各地。
闽南文化又是富有凝聚力的,数百年来,台湾乃至全球的闽南人,无不回乡寻根祭祖。
它蕴含着闽南人爱国爱乡、团结统一、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也蕴含着闽南人冒险犯禁、勇于拼搏和积极开拓的人文精神。
闽南文化的内涵。
闽南文化,其内涵除广义中也含农耕文化、海商文化外,更值得一提的是狭义中所含的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民间艺术、宗族文化及方言等。
建筑文化。
闽南人根据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审美情趣,凭藉自己的聪明才智创建与自己生活环境相适应且符合自己的审美观的闽南建筑。
依功能可分民居、祠堂、寺庙、宫观、牌坊、塔、幢、亭、台、榭及桥梁、海防建筑等,丰富多彩的闽南建筑,堪称既富有独创性又集中外建筑之大成。
其中最富特色的首推民居中的“宫殿式”俗称“古大厝”建筑,座落于泉州南安官桥漳里村的归侨蔡资深民居是其代表作。
该民居建于清咸丰光绪年间,其主体建筑同闽南地区习见的古大厝一样,三开间或五开间,带护厝,突出厅堂,两边对称,横向扩展布局。
闽南文化特点的理解
闽南文化特点的理解闽南地区位于我国福建省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地方。
闽南文化具有浓郁的海洋文化特色,它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民间传说、传统艺术、美食文化等方面。
这些特点使得闽南地区成为了独特的文化家园,也让闽南文化具有了很高的研究价值。
闽南地区的地理位置优越,海洋文化氛围浓厚。
这里的人们以海洋为生活,以海洋为依托,长期与海洋为伴。
海洋文化在闽南地区得到了广泛传播和传承,例如以郑和下西洋为代表的航海文化、以始隆古街为代表的海洋文化、以惠安古渡为代表的渡海文化等。
这些文化都是闽南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共同见证了闽南地区的历史变迁。
闽南地区的民间传说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里的人们喜欢故事,也善于编故事。
他们用口头传统的方式,传承了许多具有深刻内涵的民间故事,如《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这些传世之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人文精神内涵,成为闽南地区民间文化的重要代表。
闽南地区的传统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这里的人们有着极高的艺术追求,他们把音乐、舞蹈、绘画、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都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如南音、潮音乐、高甲戏等,都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闽南地区的美食文化源远流长,有着丰富多样的特色。
这里的人们以海鲜为主要食材,烹饪出了许多令人难以想象的美食。
如闽南的炒螺丝、海鲜粥、海蛎煎、沙茶面等,都具有独特的口感和风味,成为闽南地区美食文化的代表。
闽南文化具有海洋文化的典型特色,它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我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研究闽南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传统文化,也为我国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做出重要贡献。
闽南文化
特点简介
闽南文化在交流中保持地方文化根本性和完整性的同时,也走向兼容并蓄,其爱家爱乡与民族认同、崇尚传 统与吸收创新、安土重迁与海外移民、开拓拼搏与冒险犯难、重名尚义与务实逐利等文化性格的统一,无不体现 闽南文化守成与开放的兼容性品质。长期以来,闽南文化以其丰富的积淀、深厚的根基、独特的魅力,培育、滋 养、和吸引着广大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鲜明地向世人昭示了海峡两岸人民同根同源、血脉相连、手足情深的历 史渊源。闽南文化,对促进两岸同胞深层次的文化交流、文化认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维护祖国的和平统 一,具有其他地域文化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作用。
闽南方言是全国八大方言之一。 它分为几个次方言: 厦门话区:厦门市、金门县、同安区 泉州话区:泉州市、石狮市、晋江市、惠安县、南安市、永春县、德化县、安溪县等八个县市 漳州话区:漳州市、龙海区、漳浦县、云霄县、东山县、诏安县、华安县、长泰区、平和县、南靖县等十个 县市 龙岩话区:龙岩市、漳平市 大田话区:大田县、尤溪县的一部分。 闽南语起源于泉州,但闽南语的流播已不仅仅在闽南地区,早已超过省界和国界,在外省传播闽南话最广地 区和国家是台湾和新加坡。台湾岛上,除了高山族地区外,差不多都通行着类似于漳州腔和泉州腔的闽南话。据 初步调查,台中、台北稍偏泉州腔,台南、高雄稍偏漳州腔。闽南人移居台湾据说开始于元代,大规模迁移是在1 7世纪中叶,大量闽南人随郑成功渡海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回台湾。
一种文化形成的标志,一般来说有如下三方面:一、独特的语言,二、独特的风俗,三、共同的信仰。语言 学家告诉我们,闽南话是唐音。也就是说,在唐代,闽南话是普通话,不仅仅流行于闽南,它还不是方言。只有 到了宋代,宋音成为普通话,而唐音却在闽南留存,闽南话这才成为方言。民俗本是因地而异。闽南特殊的地理 环境,和五代百年中逐渐兴盛的海上贸易,产生了许多既不同中原又不同原住民的独特风俗。流传至今还有“送 顺风”、“脱草鞋”的习俗。闽南人创造并共同崇奉的独特信仰如妈祖、保生大帝等,也多是在北宋初年产生。 因此可以说,闽南文化的形成,应是在五代末至宋初。
闽南地区的历史与文化
闽南地区的历史与文化闽南地区是指中国福建省南部沿海地带,因其历史文化底蕴浓厚,被誉为“中国文化的宝库”和“中国的南方文化圣地”。
闽南地区的历史和文化是其独特的风格和魅力的来源,其中尤以语言、书法、建筑和商业文化著称。
一、语言文化闽南地区拥有独特的福州话和客家话两种方言,其中福州话因其柔和和词藻优美而备受赞誉,被誉为“华南第一方言”。
福州话与官话的区别在于它的发音轻柔,词藻优美。
福州话作为一种地方语言,它不仅有自己独特的语音体系和语音规律,而且还有自己独特的语法、词汇和短语。
福州话中最知名的即是“白话文”,是一种非常优美的文学风格,以句式简洁、词汇深刻、含义深远,韵律和押韵等方面都有独特的表现形式。
白话文这种文学风格在文学、武侠小说、电视台等媒体中被频繁使用,被西方人称为“华南的温情”。
二、书法文化福州派书法,即是指福州、闽南一带刻苦书法的风格。
福州派书法又称为“南派书法”,是一种独具特色的中国书法流派,它源于隋唐时期,成熟于南宋时期。
福州派书法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魅力广为人知,影响力在南方书法中居于重要地位。
福州派书法的特点在于硬朗紧凑,以动态笔法著称,经常带有强烈的前进动势。
其特征包括画面灵动、力度刚健、自然活泼和渐进性等方面。
福州派书法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福州四家”,包括王義之、漆良、王珂、肖吉泉等四位书法家。
三、建筑文化闽南地区的建筑文化风格独特,尤其是闽南土楼,是中国独特的传统建筑,尤以闽南大地上的土楼为瑰宝。
土楼又称“土垒菜花”,是闽南特有的一种建筑风格,以独特的建筑规划、建筑技术和建筑风格而闻名于世。
土楼常常呈圆形或方形,有月亮楼、圆楼、方楼等多种类型,它们不仅是居住和防御的功能类建筑,还是集中展示闽南地区文化、历史和传统艺术的重要场所。
土楼内部常见的装饰手法包括壁画、石雕、木雕和泥塑等传统技艺,这些技艺均源于闽南地区的传统文化。
四、商业文化闽南地区的商业文化以传统手工艺以及福州酒、兴泉酒、饴糖和闽南沙茶酱等特色产品闻名于世。
家乡的闽南文化独具特色
家乡的闽南文化独具特色闽南地区是中国福建省的一个传统文化区域,以其独特的闽南文化而闻名。
闽南文化是该地区独有的文化遗产,它融合了多个民族、宗教和传统,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建筑、语言和习俗。
本文将介绍家乡的闽南文化,并探讨其特色和重要性。
一、文化传统闽南文化的形成源于该地区的历史和多元文化的交融。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闽南地区经历了移民、贸易和战争等多个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汉族、闽南人、客家人和其他少数民族都在这里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而这一切最终融合成为了闽南文化。
二、语言与文字闽南文化的最显著特点之一是闽南话的广泛使用。
闽南话作为一种方言,独特地体现了闽南地区的文化氛围。
该方言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在文学、戏曲、歌曲等艺术形式中得到充分的表达。
此外,闽南地区还有一种古老的汉字书写方式——闽南语注音字母,用于记录闽南话的音节。
这个独特的文字系统对于保护和传承闽南方言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建筑艺术闽南的建筑艺术也是这一地区文化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闽南建筑以其精美的雕刻和红色的瓦片而著名。
在这里,人们可以欣赏到精巧的门楼、神龛、庙宇和传统民居。
闽南建筑注重细节和比例,每个雕刻和装饰都经过精雕细琢,反映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四、艺术形式闽南地区有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闽南傩戏和木偶戏。
闽南傩戏是一种宗教仪式,以神秘的神话故事和华丽的服饰为特色。
演员们在表演过程中化身为神明,向观众传达美德和智慧。
木偶戏则是一种传统的戏剧形式,以木偶为媒介,通过操纵木偶来讲述故事。
这两种艺术形式都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并成为了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节庆习俗闽南地区有许多独特的节庆习俗,其中包括元宵节、清明节、龙船节等。
这些节庆活动融合了宗教、传统和艺术,为人们带来了喜庆和娱乐。
比如,元宵节时,人们会举行花灯展览和猜灯谜的活动;清明节时,人们会扫墓、祭祖并参与拜祭仪式;龙船节则是人们划龙船、舞狮和放烟火的好时机。
闽南文化社会实践报告
闽南文化社会实践报告闽南文化是中国文化中的一种独特存在,它在海南、台湾等地及东南亚等地区都有广泛的传播。
闽南文化在道德、宗教、语言、戏曲、音乐、建筑等各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特点,是中国文化中最为精华的部分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重点介绍在闽南地区,日益普及的闽南文化的社会实践情况。
一、闽南文化的背景与特征闽南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流传于福建省福州、厦门、泉州等城市及周边地区。
闽南文化的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为口头传承,即不以文字为载体,而是以口头的形式传播,这样可以使文化更为鲜活、生动;其二为简单直白,即保持了中国文化一贯的简练性,让人印象深刻,易于记忆;其三为多元性,闽南文化不仅包含道德、宗教、音乐、艺术等多个方面,而且还有一些独特的表现形式,比如闽南风味餐饮、福建土楼等。
二、闽南文化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1. 社会活动闽南文化的特点之一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也是闽南社会中相互帮助、支持、关心的核心理念。
因此,闽南地区的社会活动往往与闽南文化的传承息息相关。
在福建省的泉州市,每年都会举行庙会、千阳节、子船会等传统节庆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当地民众前来观摩、参加,这些活动几乎都与祭祀信仰、音乐艺术、民间舞蹈、特色美食等方面紧密相连。
2. 经济活动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方面是闽南文化在经济活动中的应用。
福建省莆田市、泉州市和厦门市等地,是全国知名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涵盖了印刷出版、广播电视、软件开发、影视制作、文艺表演等领域。
这些产业中不少以闽南文化为背景,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支持。
3. 教育文化活动此外,在教育和文化方面,闽南文化也在不断推进。
闽南语已作为福建省方言之一得到普及,许多学校开设了闽南语教育专业。
同时,福建省的图书馆、文物馆、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单位也在不断扩充和发展,不断推动了闽南文化的传承和教育。
三、闽南文化的矛盾和考量虽然闽南文化在社会实践中已经发挥出了很大的作用,但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
闽文化的源流和特点
一、闽文化源流闽文化的形成经过了漫长的时间,其过程是极为复杂的。
从总体上看,它的形成与以下几个方面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古越文化的遗风。
古越族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的总称,福建的土著居民是古越族的一个分支,称为闽越人。
虽然随着中原汉族人民南迁入闽,闽越人在福建各地主人地位逐渐被替代,但其悠久的文化传统却不同程度地被保存。
中原文化的传入。
其传入方式主要以大量移民的途径为主。
中原汉族曾四次大规模进入福建,这四次大移民和陆续进入的大量移民,都不程度地带来了中原的先进文化,加快了福建的开发和进步。
此外,名士南下和闽人北游也或多或少地带来了中原文化。
宗教文化的传播。
四大宗教在福建极为兴盛,传播速度极快,对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福建的民间宗教也颇为风盛,其中最著名的是天上圣母、临水夫人、保生大帝这三“神”。
这三尊神原型都是人,后被逐渐演化为神,赋予类人而又超人的“神”力,再借以护佑人们自身。
民间宗教虽带有区域性,但其因有旺盛的生命力而持久不衰,对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海外文化的冲击。
海外文化的冲击主要通过国际贸易、外商定居闽地、闽人越洋后归里等几个途径。
他们将本国的风俗民情信仰融汇在当地居民之中,日久天长,海外文化便与闽文化水乳交融地渗透在一起。
与外商定居闽地一样,也有不少闽人定居海外,宋元之后,逐渐增多,几乎遍及日本、朝鲜和整个东南亚。
这些华侨大多与家乡保持程度不同的联系,并时时有不少人回乡里探亲,带来了形态各异的海外文化。
台湾文化的交融。
台湾文化也对闽文化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同种方式:(一)大量台湾人到闽地任职。
台湾赴福建任职者分布很广,足迹几乎遍及沿海及山区各地,带来了台湾的本土文化,有的还撰文介绍台湾的风土人情。
(二)台湾本土艺术输入福建,最有代表性的如台湾的“歌仔戏”输入福建。
在台湾十八个地方戏曲中,歌仔戏是唯一产生于本土的剧种,它发祥于台湾宜兰县,源自闽南的锦歌,经过台湾艺人不断加工、提高,终于成为完整的大戏,后又由台湾传入闽南,成为福建五大剧种之一的芗剧,至今已有400多个传统剧目,受到漳州、厦门观众的喜爱。
地理·中国闽南寻迹观后感
地理·中国闽南寻迹观后感【原创实用版3篇】篇1 目录1.闽南地理环境及其历史背景2.闽南文化特色及其影响3.闽南旅游资源及其价值4.闽南文化传承与发展5.总结篇1正文一、闽南地理环境及其历史背景闽南,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是福建省的一个地理区域,包括厦门、泉州、漳州等地区。
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与海外交流的重要门户,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闽南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海洋资源和人文资源都非常丰富。
二、闽南文化特色及其影响闽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特色。
闽南文化注重家庭伦理、重视教育、崇尚礼仪,同时也有着浓厚的海洋文化特色,如冒险、开放、包容等。
这些文化特色对闽南地区乃至全国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闽南旅游资源及其价值闽南拥有许多独特的旅游资源,如历史古迹、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等。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厦门鼓浪屿、泉州开元寺、漳州土楼等。
这些旅游资源不仅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更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重要窗口。
通过旅游,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闽南文化的魅力。
四、闽南文化传承与发展尽管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传统文化的冲击越来越大,但闽南人民依然致力于传承和保护自己的文化。
在教育领域,闽南地区有许多学校开设了传统文化课程;在艺术领域,闽南地区的民间艺术如木偶戏、南音等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发展。
此外,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闽南,为当地的文化传承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五、总结闽南地区拥有丰富的地理环境、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因素共同塑造了闽南独特的文化特色。
这些文化特色不仅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也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篇2 目录1.闽南地理环境及其历史背景2.闽南文化特色及其影响3.闽南的旅游资源及其价值4.总结篇2正文一、闽南地理环境及其历史背景闽南,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是福建省的一个地理分区。
这里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包括海岸线、山脉和河流。
闽南文化社会实践报告
闽南文化社会实践报告概述: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是为了深入了解和学习闽南文化,进一步传承和弘扬这一地方独有的文化遗产。
通过参观考察、了解当地风俗习惯以及参与各种相关活动,我们全面认识了闽南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同时也深刻体会到闽南文化对当地人民生活、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影响。
第一章:闽南文化的概念与历史渊源闽南文化,即福建省南部地区独有的文化体系,源远流长。
闽南文化是闽南人民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文化特色,它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丰富的内涵。
闽南文化主要包括方言、民俗、建筑、艺术等方面,与福建其他地区的文化有着明显的差异,也与其他邻近地区的文化相比独具特色。
第二章:参观闽南古建筑群在本次实践中,我们参观了闽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群,如土楼、庙宇、民居等。
其中,土楼是闽南地区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它是由石块、土壤、砂、稻草等材料组成的独特建筑形式。
通过参观土楼,我们不仅欣赏到了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布局,也了解到了土楼在当地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于社会生活的影响。
此外,我们还参观了一些古老的庙宇和民居,通过观察了解到其中蕴含的宗教信仰、建筑艺术和居民生活等方面的信息。
第三章:闽南地区的民俗活动闽南地区丰富多样的民俗活动也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内容。
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我们参与了当地的宗教活动、庆典仪式以及地方戏曲表演等。
这些活动生动展示了闽南民俗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
例如,庙会是闽南地区重要的传统活动之一,我们参与了一个庙会,亲身体验到了庙会中的传统民俗、各类游乐设施以及美食等。
此外,我们还欣赏了闽南地区特有的地方戏曲表演,了解到它在当地群众中的普及程度和重要地位。
第四章:闽南地区的传统手艺闽南地区有着悠久的手工艺传统,本次实践中我们也亲身体验了其中的一些。
例如,我们参观了当地的陶艺制作坊,了解了陶艺的制作工艺和特点。
在制作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亲手体验到陶艺的制作过程,也了解到陶艺在当地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此外,我们还参观了传统木雕、剪纸等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感受到了传统技艺的美妙和独特之处。
(完整版)闽南文化简介
服饮风建民名 饰食俗筑间人
工 艺
榜舍龟
敬 天 公
攻 炮 城
闽南民居 “红砖文化区”
• 洛阳桥
惠安石雕
• 中国传统雕刻技艺之一,作为中国优秀传 统文化的一朵奇葩,历经一千多年的繁衍 发展,仍然保留着非常纯粹的中国艺术传 统,保持着很完整的延续性,至今未被西 方外来文化所异化,具有强烈的民族性。 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闽 南 语
酒干倘卖无,闽南语“有酒瓶子卖 吗”的意思,是收酒瓶的叫卖语。
• “八闽名胜无双地,四海人文第一邦”,宋 乾道四年泉州知事王十朋胸怀澎湃写下这 一对联并悬挂在州衙门前,跨越千年的广 袤时空,历史的风雨模糊了前人的字迹, 而印证着以历史名城泉州、厦门、漳州为 代表的闽南文化的豪迈之语却在历史的卷 轴里愈发清晰可见……被誉为“红砖文化 区”的闽南民居;讲究“五境之美”的茶 文化;最富地方特色的民间民谣;著名的 惠安石雕、漳浦剪纸、厦门漆线雕等民间 工艺美术;被誉为“宋元南戏活化石”的 梨园戏、南音;中国八大方言之一的闽南 语郑成功陵墓
• 陈嘉庚,是著名的爱国华侨领 袖、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 社会活动家,福建厦门市集美 区人,厦门大学、集美中学、 翔安一中、集美学村、翔安同 民医院等,均由陈嘉庚创办。 成长于郑成功抗清复明故垒的 陈嘉庚一生具有强烈的爱国情 怀,为辛亥革命、民族教育、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 的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生 前曾被毛泽东称誉为“华侨旗 帜、民族光辉”。厦门大学、 集美大学两校师生都尊称其为 “校主”。晚年的陈嘉庚,请 人在鳌园刻录“台湾省全图”, 念念不忘国家统一。
南音
福建历史上人才荟萃,涌现出一批在中
国历史上有影响的杰出人物,如天文学家 苏颂,世界法医学鼻祖宋慈,思想家、文 学家李贽,音韵学家陈第,学者、书法家 黄道周、蔡襄,文人严羽、杨亿、柳永, 史学家郑樵、袁枢,民族英雄郑成功、林 则徐,思想家、翻译家严复、林纾,铁路 建设专家詹天佑等。他们以自己的胆识和 献身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繁荣作出 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闽南文化特色形成的地缘背景
闽南文化特色形成的地缘背景
闽南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遥遥相望,东南沿海海岸线漫长且曲折,其中不乏天然的深水良港。
地理位置的临海性特征,使闽南沿海一带发展了丰富多彩的海洋经济生活。
一方面,面对浩瀚的大海,为了生存,闽南人发扬了冒险的精神;另一方面,在与大海的搏斗中也巫信鬼神,具有一定的保守性。
在向海洋发展的过程中,闽南人从最初的海洋捕捞到后来的海洋贸易,使其区域文化不断地向外辐射,形成了闽南文化的海洋性和延展性特色,对邻域文化产生颇大的影响,其中尤以对台湾的影响最为深刻;闽南海洋贸易的繁荣,使其区域文化所散发出来的魅力吸了众多的阿拉伯人、欧洲人和波斯人,他们为闽南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使闽南文化具有很大的开放性。
可见,闽南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其面海的影响。
闽南地处福建东南一隅,不但面海而且背山,这在交通闭塞的古代,对文化的交流无疑是很大的障碍,使其文化有一定程度的封闭性,形成一个独特的文化地域。
闽南文化是在山水兼备且背山面海的自然环境中孕育成长起来的一种地域文化类型,一直以来,它都保持着发展的优势和生机,在文化与经济的互动中显示出巨大的作用,为福建经济的发展做出极大的贡献。
与其他的区域文化不同,与海外的沟通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特色,闽南文化不是仅局限在福建和国内,而是走出国门,具有一定的国际性。
特别是闽南文化对台湾的影响,为促进海峡两岸共同繁荣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福建的闽南风情
福建的闽南风情福建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省份,而其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便是闽南地区。
闽南风情以其独特的传统文化、美食和建筑风格吸引着无数游客。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介绍福建闽南地区的风情特色。
一、传统文化福建闽南地区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闽南语。
闽南语是福建方言中的一支,它不仅是当地人的日常交流工具,更是一门丰富的文化载体。
闽南语歌曲、戏曲、相声等艺术形式都在闽南地区得到了广泛发展和传承。
通过这些艺术形式,人们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俗文化。
此外,闽南地区还有许多重要的传统节日,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
这些节日不仅是人们欢庆的时刻,更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场合。
比如,在元宵节期间,人们会举行灯笼展览、舞龙舞狮等活动,而这些活动都能够展现出闽南地区的独特风情。
二、美食文化福建闽南地区以其丰富的美食文化而闻名于世。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菜系便是闽菜。
闽菜以其鲜嫩、清淡、口味独特而受到广大食客的喜爱。
著名的闽菜有佛跳墙、沙茶面、兴化瓦罐汤等。
这些菜肴不仅讲究选材和烹饪技巧,更注重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让人们能够真正品尝到食材的鲜美。
此外,闽南地区还有一种特色小吃——潮州糕点。
潮州糕点制作精细,口感独特,因其香甜可口而备受欢迎。
比如,潮汕牛肉丸、潮州千层糕等都是当地人和游客的首选。
品尝这些美食,不仅可以满足味蕾,还能感受到当地的饮食文化。
三、建筑风格闽南地区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形式而著称。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土楼。
土楼是福建闽南地区传统的民居建筑,它们通常由石块、土壤和其他材料组成,外观呈圆形或方形。
土楼不仅在结构上具有防御功能,同时也是人们居住、聚会和祭祀的场所。
这些土楼不仅保存完好,还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除了土楼,闽南地区还有许多古老的庙宇和园林,如南靖土楼群、开元寺等。
这些建筑物在设计和装饰上都充满了艺术气息,展现出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整理]闽南文化的精神和基本内涵
闽南文化的精神和基本内涵闽南文化的精神和基本内涵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大家庭中的一员。
从特征上说,它以闽南方言为载体,存活于闽南方言通行的社会之中。
从地域范围说,它发源于福建泉州地区,逐步向漳州地区、潮汕地区和雷州半岛、台湾地区及海南地区扩展;并且随着闽南人的足迹,沿着江河海岸延伸至广西平南玉林地区、浙江平阳地区、东南亚港澳地区,以及内陆的江西上饶周边地区、江苏宜兴以及本省的闽北、闽东和闽中个别地方。
从数量上说,国内外认同闽南文化、生活在闽南方言圈的,大约有6000多万人。
从历史角度说,闽南文化经历了2000多年的风雨历程,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闽南人的变迁,它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
一、闽南文化的历史来源使用共同的语言、遵守共同的风俗习惯、养成共同的心理素质和性格是文化的基本要素。
闽南文化是闽南人为适应自然环境和经济要求而产生的具有高度共识的意识和行为。
研究闽南文化,首先就得探索闽南社会的形成。
闽南是福建南部泉州、漳州和厦门的总称。
福建上古时代就被称为“闽”,当时土著叫闽人。
战国时期至汉武帝期间,福建土著经历了古闽人和古越人融合以及闽越人整体北迁的历史大动荡。
汉武帝平闽(前110年)之后,闽地空虚,给汉人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空间。
从西汉设冶县(前85年),到东汉末贺齐入闽(汉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是汉人入闽并融合闽越遗民的关键时期。
据朱维幹《福建史稿》,这个时期福建的经济、社会已具备一定规模。
永安三年(260年)东吴即建东安县于现在的泉州西门外的丰州,属建安郡。
西晋咸宁六年(280年),又置绥安县于漳浦。
晋太康三年(283年)改东安县为晋安县,又从晋安县中分出同安县。
此后,汉人超大规模入闽大约还有五次,包括史书未曾记载只在民间流传家谱出现的东晋初的“八姓”入闽,史书记载的梁朝侯景之乱的大批难民入闽,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率兵入闽,唐末五代时期王潮、王审知率兵平闽,南宋末期两个短命皇帝赵罡(端宗)、赵昺(帝昺)在福建就位引来北方保驾抗元的众多忠义之士入闽。
闽南非遗文化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为大家讲述我们闽南地区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闽南文化。
闽南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闽南人民的宝贵财富。
下面,我将从闽南文化的起源、内涵、传承与发展四个方面,向大家详细介绍闽南非遗文化。
一、闽南文化的起源闽南文化起源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早在新石器时代,闽南地区就有人类居住。
秦汉时期,中原文化逐渐传入闽南地区,与当地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闽南文化。
闽南文化主要包括语言、文学、艺术、民俗、宗教、建筑等多个方面。
二、闽南文化的内涵1. 语言:闽南话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汉藏语系汉语族闽南语支。
闽南话在发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具有独特性,是闽南人民交流的重要工具。
2. 文学:闽南文学源远流长,有“闽南三绝”之称,即南音、梨园戏、歌仔戏。
南音是一种古老的民间音乐,被誉为“中国音乐的活化石”;梨园戏是闽南地区最早的戏曲形式;歌仔戏则是闽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戏曲。
3. 艺术:闽南艺术丰富多彩,包括剪纸、木雕、石雕、陶瓷、漆器等。
其中,泉州木雕被誉为“中国木雕之乡”,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4. 民俗:闽南民俗风情浓郁,如祭祖、婚嫁、节日庆典等。
其中,闽南祭祀文化尤为独特,祭拜的对象既有祖先,也有神祇,体现了闽南人民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的崇拜。
5. 宗教:闽南地区宗教信仰多元,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
其中,佛教在闽南地区影响深远,许多寺庙成为闽南文化的象征。
6. 建筑:闽南建筑风格独特,以红砖建筑为主,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
泉州开元寺、安平桥等建筑,都是闽南建筑的杰出代表。
三、闽南文化的传承闽南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壮大,得益于一代代闽南人民的传承。
如今,闽南文化传承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 教育传承:在学校开设闽南文化课程,让青少年了解和传承闽南文化。
2. 社会传承:举办各类闽南文化活动,如南音比赛、剪纸展览等,提高人们对闽南文化的认知度。
闽南文化与风俗介绍
闽南文化与风俗介绍闽南文化起源于泉州、漳州,系指生活在福建南部地区的人(主要是闽南人)共同创造并一代代传承发展与创新的地区性文化。
其内涵广义中含农耕文化、海商文化,更值得一提的是狭义中所含的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民间艺术、宗族文化及方言等。
今天媒儿就向大家介绍几个特色鲜明的闽南文化吧。
风俗闽南风俗包括生产习俗、生活习俗、生命礼俗、信仰习俗、文艺风俗、娱乐风俗、社会组织风俗等等,而这些风俗中除与中华民族传统风俗中大同小异外,最富地方特色的有文艺风俗中民间文学(民谣、童谣);娱乐风俗中的民间舞蹈(“拍胸舞”)、“骑竹马”、舞龙、舞狮、“车鼓弄”、“赛龙舟”(端午节)、“博饼”(中秋节)在节庆日中尤为活跃。
建筑闽南建筑依功能可分民居、祠堂、寺庙、宫观、牌坊、塔、幢、亭、台、榭及桥梁、海防建筑(崇武古城)等,丰富多彩的闽南建筑,堪称既富有独创性又集中外建筑之大成。
其中最富特色的是“古厝”(闽南方言里,“厝”是房子的意思)。
其特点是红砖白石双坡曲, 出砖入石燕尾脊, 雕梁画栋皇宫式。
方言闽南语,发源于福建泉州。
中国汉语七大方言之一。
主要分布地在闽南二十四县、台湾及广东的潮汕地区、雷州半岛、海南省及浙江南部。
大多数人提起闽南语,脑海中第一个浮现的,可能就是《爱拼才会赢》这首经典歌曲吧?在学术上以泉州话作为标准腔,即使在闽南语口音不同的地方,高甲戏、梨园戏、南音也仍以古代泉州府城腔进行演唱,如今的闽南话已经成为地球60种主要语言的代表之一,它还被录制在美国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1、2号宇宙飞船的镀金唱片上,到广漠无垠的星河中寻觅外太空知音。
宗教文化宗教文化指闽南人的宗教信仰和民间信仰。
最富有特色的是民间除信仰中华民族古代共同信奉的诸神(如土地公等)外,还信奉实有其人被尊为神灵的保生大帝(吴夲)、妈祖(林默)、广泽尊王(俗称“圣王公”,原名郭忠福)、惠泽尊王、清水祖师(陈普足)、开漳圣王(陈元光),其中尤以妈祖信仰为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闽南文化的渊源与特色
闽南文化,系指生活在闽南地区的闽南人共同创造的,并一代代传承、发展与创新的地区性文化,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一个支系,其分布范围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后被誉称的“厦、漳、泉金三角”,即现辖的厦门市、漳州市、泉州市各区、市、县(泉州原辖金门县待统一)。
闽南文化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福建设置闽中郡,开启了中原文化与闽南大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汉晋时期,大批中原汉民迁入闽南地区,推动了闽南文化的形成。
晋唐时期,闽南地区汉民人口剧增,经济迅速发展,政教管理体制日臻完善,闽南文化得到发展。
宋元时期,泉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启航点和东方大港,阿拉伯人与波斯人到泉州经商,带动来了伊斯兰文化,闽南文化得到丰富。
明清时期,欧洲商人和传教士来,传入了西方文化,闽南文化进一步得到繁荣。
闽南文化是包罗万象的,历史上举世闻名的海上丝绸之路引发中外文化在此互动;闽南文化是开放进取的,明清以来,大量闽南人向海外迁徙,将闽南的民系文化,扩展到台湾、东南亚及世界各地。
闽南文化又是富有凝聚力的,数百年来,台湾乃至全球的闽南人,无不回乡寻根祭祖。
它蕴含着闽南人爱国爱乡、团结统一、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也蕴含着闽南人冒险犯禁、勇于拼搏和积极开拓的人文精神。
闽南文化的内涵。
闽南文化,其内涵除广义中也含农耕文化、海商文化外,更值得一提的是狭义中所含的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民间艺术、宗族文化及方言等。
建筑文化。
闽南人根据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审美情趣,凭藉自己的聪明才智创建与自己生活环境相适应且符合自己的审美观的闽南建筑。
依功能可分民居、祠堂、寺庙、宫观、牌坊、塔、幢、亭、台、榭及桥梁、海防建筑等,丰富多彩的闽南建筑,堪称既富有独创性又集中外建筑之大成。
其中最富特色的首推民居中的“宫殿式”俗称“古大厝”建筑,座落于泉州南安官桥漳里村的归侨蔡资深民居是其代表作。
该民居建于清咸丰光绪年间,其主体建筑同闽南地区习见的古大厝一样,三开间或五开间,带护厝,突出厅堂,两边对称,横向扩展布局。
纵深二、三、四落三等,以厅为组织院落单元、厅、廊、过水贯穿全院、硬山及卷棚屋顶,穿斗式木构架,上铺红瓦及瓦筒,燕尾形屋脊。
所不同的是该建筑为群体建筑,且座座雕梁画栋,装饰有透雕、浮雕、线刻或圆雕而成的精美木雕、砖雕、石雕、泥灰雕,雕饰题材十分广泛,雕刻技艺精湛,雕琢的飞禽走兽、花鸟鱼虫、戏剧故事、山水人物,造型逼真,栩栩如生。
该民居建筑群既沿袭,保留了传统的闽南民族建筑风格和特色,又部分吸收了南洋文化和西方建筑艺术中的装饰艺术特点,堪称闽南古民居建筑艺术与中国域外建筑艺术合璧的杰作。
此外,俗称中西合璧建造而成的“洋楼式”的闽南侨乡民居“番仔楼”也是其代表作。
民俗文化系指闽南人共同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民间文化事象(事物和现象)的泛称。
其内涵十分广泛,其中包括生产习俗、生活习俗、生命礼俗、信仰习俗、文艺风俗、娱乐风俗、社会组织风俗等等,而这些风俗中除与中华民族传统风俗中大同小异外,最富地方特色的有文艺风俗中民间文学(民谣、童谣);娱乐风俗中的民间舞蹈(“拍胸舞”)、“骑竹马”、舞龙、舞狮、“车鼓弄”、“赛龙舟”(端午节)、“搏饼”(中秋节)在节庆日中尤为活跃。
宗教文化系指闽南人的宗教信仰和民间信仰。
闽南人除信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为主兼信仰印度教、基督教和摩尼教外,最富有特色的是民间除信仰中华民族古代共同信奉的诸神(如土地公等)外,还信奉实有其人被尊为神灵的保生大帝(吴本)、妈祖(林默)、广泽尊王(俗称“圣王公”,原名郭忠福)、清水祖师(陈普足)。
宗族文化也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闽南地区宗族文化十分发达,重视宗族亲情、重视编修族谱和重视宗祠建筑是其标志。
民间艺术闽南文化中的民间艺术十分发达,除剪纸、纸画、漆雕、漆器等民间美术、工艺美术外,最值得称道的有被誉称“宋元南戏活化石”、“东方古典音乐明珠”、“古代戏曲艺术瑰宝”的闽南语系梨园戏、高甲戏、南音(中国四大古乐之一)和木偶等。
此外,还有
融合释、道二教之法事活动形式发展而成全国罕见的宗教戏剧———打城戏(又称“法事戏”、“和尚戏”、“道士戏”)。
闽南语方言系指闽南人创造和使用的地方语言。
该方言是汉语诸方言中很重要的一种方言,为中国八大方言之一。
是全世界最有代表性的60种语言之一。
据统计全球讲闽南话的人多达近4000万(福建800万、台湾1700万、南洋约1200万。
世界其他各地约200万)。
时光的脚步在闽南这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上来了又回,看着它们穿过漏窗,把风影镂刻于红的墙壁,而后在大海的余晖中追逐着远去……然而没有谁能够割断历史,独自前行。
传承闽南文化、光大华夏文明,在一代代闽南人的手里,愈源远更流长,跨越千古百年流芳,为世界文化遗产溢彩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