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胃缓中医临床诊疗指南

合集下载

中药治疗胃下垂临床分析

中药治疗胃下垂临床分析

中药治疗胃下垂临床分析胃下垂是指胃的纵轴向下延长,胃的下极明显降低,甚至低达小骨盆腔者,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慢性消化道疾病。

多见于妇女,其中多子女者更为常见,亦见于瘦长体型者。

饮食不节,久病体虚,或情志失调,气郁胃脘,中气不足,症见胃缓而不约,脘腹胀满,嗳气不适,腹痛畅鸣,中医认为,本病多为中气不足,脾胃亏虚所为,当以益气升提,补中健胃;理气解郁,舒通积滞;化饮除湿,消食和胃;养阴生津,协调阴阳。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病例来自我院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共43例。

其中,男26例,女17例,年龄22~64岁,平均年龄47.6岁。

全部病例均经过X线钡餐造影确诊,以小弯切迹低于两髂骨嵴联线水平1~5厘米者为轻度23例,6~10厘米者为中度17例,11厘米以上者为重度3例。

经胃镜检查,慢性浅表性胃炎25例,萎缩性胃炎7例,溃疡2例。

所有患者均有慢性腹痛、腹胀,食后加重,平卧休息后好转,伴纳差神疲乏力,形体消瘦。

1.2 临床特点轻度胃下垂多无症状,中度以上胃下垂主要见慢性上腹痛与不适感、腹胀、恶心、嗳气和便秘等;重度胃下垂病人往往食后或多食后即出现上腹胀痛或不适,疼痛程度与进食量的多少有关,站立和运动时疼痛加剧,仰卧及垫高臀部时疼痛减轻或消失,碱性药物不能缓解疼痛。

1.3 体格检查嘱病人立位,直接在剑突下进行触诊,压痛明显;继后使病人呈仰卧位,将下垂的胃推举上移,再触压此点,则压痛减轻或消失。

亦可嘱病人饮水一杯或食后进行腹部叩诊,可叩出胃下极轮廓下移至骨盆。

2 中药治疗2.1中气虚弱主要表现为面色萎黄,气短不思饮食,胃下垂,胃痛隐隐,脘腹胀满,纳食减少,神疲乏力,动则尤甚,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质淡,脉细弱。

当以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为治,可选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黄芪15克,白术10克,陈皮6克,升麻6克,柴胡10克,当归10克,枳壳15克,党参12克,砂仁3克(后下),炙甘草3克。

水煎服。

气滞者,加广木香10克。

胃下垂的中医中药治疗方案

胃下垂的中医中药治疗方案

胃下垂的中医中药治疗方案胃下垂是指胃全部(包括胃大弯和胃小弯)下降至不正常的位置。

这种病多由腹壁的紧张度发生变化、腹壁脂肪缺乏和肌肉松弛、腹压减低所引起。

平素身体瘦弱、胸廓狭长的人容易得胃下垂;经常压迫胸部和上腹部,也容易得胃下垂;平时身体肥胖但因某种原因骤然消瘦,妇女生育过多,也容易得胃下垂。

胃下垂要到医院作X线检查才能确定诊断,但是胃下垂却有一些症状可引起人们的注意。

胃下垂的临床表现:消瘦,乏力,胃口不好,食纳减少,胸脘胀闷不舒适(这种症状在饭后更加明显),也有在吃东西后产生腹下坠的感觉以及腰痛,或者呕吐、嗳气、大便不正常。

胃下垂的病人在平卧时症状就减轻。

胃下垂的病人在平时作弯腰动作常可引起疼痛。

中医认为胃下垂多由牌胃虚弱、中气下陷所造成的。

脾主肌肉而司运化,脾虚则运化失常,中气卧举无力,因而发生胃下垂。

胃下垂用针灸治疗有很好的疗效。

常用穴位:胃上、关元、气海、足三里。

.针刺方法:针刺胃上穴时,用5寸长针(针灸针),透过肌层,针尖剌向气海或关元穴。

如胃下垂不到6公分者,取气海穴;超过6公分者,取关元穴。

在这两个穴位针刺后,再作“托胃”手法,以助胃上提,间日一次,20次为一疗程。

“托胃”手法是:医生用右手虎口托住胃底部,用力缓缓向上推移,反复操作几次。

不愿用针灸疗法治疗的病人,也可用中药治疗。

方一:枳实20克,加水浓煎,每日一剂,分三次服(饭前一小时服)。

方二:黄芪500克,研成细末,每次服10克,一天三次,开水吞服,饭前一小时服。

方三:补中益气丸(成药),照说明服。

方四:蓖麻子仁98%,五倍子2%,将蓖麻子外壳剥去,选饱满洁白的蓖麻子仁(灰的、干瘪的不要),与五倍子一同研成细粉,混匀,打成烂糊,制成每颗重约12克、直径1.5公分的药饼,备用。

用法:在头顶部(百会穴)剃去一块头发,将药饼紧贴在百会穴上,外用纱布绷带固定,不要让药饼移动或脱落。

每日早晚各贴一个药饼(换药一次)。

药饼贴上后,立刻用搪瓷杯盛开水,杯底在药饼上面热熨,每次熨10分钟。

胃下垂怎么办 中医如何治疗胃下垂

胃下垂怎么办 中医如何治疗胃下垂

胃下垂怎么办中医如何治疗胃下垂
中老年人时常因为体制的虚弱而犯胃下垂,患者时常感觉腹胀或上腹部不适,腹痛,恶心、呕吐,便秘等。

一般与餐后站立过久和劳累后加重,下腹呈“葫芦样”外形。

临床上多通过腹部肌肉锻炼,少食多餐,食后平卧,放置胃托等方式进行治疗。

中医认为胃下垂多因中气下陷与脾阳虚衰引起,那中医是如何治疗的呢?
药末灸
取黄芪15g、升麻6g、柴胡6g,研成粉末烘干,将10克药末填于肚脐眼,外用胶布贴紧,用艾灸隔药灸,每天一次,每次15分钟。

每3天换一次药,10天为一疗程。

中医认为黄芪能补气,柴胡、升麻具有升阳的效果,三者合用可补气升阳,固护脾胃之气而治胃下垂。

敷肚脐
蓖麻仁10g、五倍子5g,一起捣烂敷于肚脐,外用纱布包裹,早中晚各一次,每次10分钟。

10天为一疗程。

五倍子有涩肠止泻,可防止胃下垂。

隔姜灸
取2~3cm生姜一块,用粗针穿4~5个小孔置于肚脐上,每天上午9点~11点艾灸一次,每次15分钟,10天为一疗程。

生姜能温补脾阳,隔姜灸肚脐可以起到温里通气。

而上午9~11点是脾经当时,此时艾灸健脾胃效果最佳。

贴头顶
蓖麻仁10g、升麻6g一起研磨,制成2cm直径1cm厚的圆形药饼,置于头顶百会穴,再用热水袋熨烫药饼30分钟,每日3次。

10次为一疗程。

温灸百会能能提升人体的阳气而治疗胃下垂。

胃下垂的中医治疗

胃下垂的中医治疗

胃下垂的中医治疗胃下垂,也被称为胃脱垂或胃下垂症,是指由于胃的位置异常,导致胃向下移动或下垂的病症。

这种疾病在中医学中被认为是一种气机失调引起的病理状态。

中医学认为,胃下垂的发生主要与脾胃虚弱、肌肉松弛、脾胃湿浊等病理因素有关。

对于胃下垂的中医治疗方法,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治疗方案。

一、中药治疗中医药治疗是胃下垂的主要方式之一。

中药治疗是通过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改善消化功能,提升脾胃功能等途径来治疗胃下垂。

常用的中药包括党参、黄芪、山药、白术、茯苓等。

这些中药具有益气健脾、调理脾胃的功效,能够帮助恢复胃的正常位置,减轻胃下垂的症状。

二、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学中常用的治疗胃下垂的方法之一。

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刺激,针灸能够调整脾胃功能,促进气血循环,缓解胃下垂引起的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

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足三里、中脘、关元等。

针灸治疗胃下垂通常需要连续进行多次,才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三、艾灸疗法艾灸是中医学中常用的一种物理疗法,对于胃下垂的治疗也有一定的效果。

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燃烧艾条,将热能传导到人体,能够温暖脾胃,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胃肠运动,缓解胃下垂引起的消化不良、胃脘胀痛等症状。

常用的艾灸穴位包括中脘、神阙、足三里等。

四、中医推拿中医推拿作为一种手法疗法,对于治疗胃下垂也有一定的效果。

推拿能够刺激脾胃经络,调理脾胃功能,提高胃肠运动。

通过对胃区域进行推拿,可以缓解胃下垂引起的症状,如腹胀、食欲不佳等。

此外,中医推拿还可以调整全身气机,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

五、膏方治疗中医膏方是将多种中草药配伍加工而成的一种外用药物。

对于胃下垂的治疗,中医膏方可以结合理疗手法,在胃区直接敷贴或涂抹。

膏方能够通过经皮吸收的方式,对胃进行温热刺激,激活胃肠蠕动,改善胃肠功能。

常用的中医膏方有灸龙膏、参灸贴等。

通过中医治疗,胃下垂可以得到一定的缓解和改善。

但是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患者合理调节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过度激动等,以加速康复。

胃下垂诊疗指南

胃下垂诊疗指南
动 ,重复 2  ̄3 0 0次,用力适度 ,以皮肤 出现紫红色皮下 出血点为度 。适用 于 胃脘痛实证 、热证 。 35 熨敷 食盐适量炒热 ,乘热敷熨 胃痛部位,民间用 . 治胃寒作痛 。
( 本文 主要起 草人 :唐 旭东 李振 华
( 文娟 张
每次选用 3 穴, ~5 毫针轻 中度刺激 , 也可用王不留行贴压。
胃下垂 (at poi)是指站立时胃的下缘达盆腔 , g so ts r s 胃小弯角切迹低于髂嵴连线 的病症 。多发生在瘦长体形、 久病体弱 、 期卧床少动者 ,常伴有其他脏器下垂 。凡能 长 造成膈肌下降的因素如膈肌活动力 降低,腹腔压力降低, 腹肌收缩力减弱, 胃连接的韧带过于松弛等均可导致 胃 与 下垂 。 本病一般预后较好 ,个别患者因体质 、慢性疾病影 响及治疗不及时可发生 胃扩 张、胃扭转等 。 本病属于 中医 学的 “ 痞满 ” 胃脘痛 ” 胃缓 ”等病证范畴。 、“ 、“ 1 诊 断依据 11 临床表现 . 11 症状 轻度 胃下垂患者多无 明显症状 。中度 以上 .1 . 胃下 垂患者则表现 为不同程度的上腹部饱胀感 ,食后尤 甚 ,并可见嗳气、厌食、便秘、腹痛等症状 。腹胀可于 餐后 、站立过久和劳累后加重 ,平卧时减轻 。此外 ,患 者常有消瘦 、乏力 、低血压 、心悸和眩晕等表现。
根据站 立位 胃角切迹与两侧髂嵴连线 的位置 ,将 胃 下垂分 为三度 : 轻度: 角切迹 的位置低于髂嵴连线下 1 - . 0
5 c 中度 : . m; 0 角切迹 的位置位于髂 嵴连线下 51 1. m; . 0c ~ 0 重度:角切迹 的位置低于髂嵴连线下 1. m 以上 。 01 c 1 诊 断要点 - 3 1 . 多发生于瘦长体形 ,经产妇及消耗性疾病进行性 .1 3

胃下垂中医辩证治疗特效方

胃下垂中医辩证治疗特效方

胃下垂中医辩证治疗特效方胃下垂中医辩证治疗特效方;胃下垂是指人在站立时,胃的位置偏低,胃的下缘垂坠于盆腔,胃小弯弧线的最低点降至髂嵴连线(约在肚脐水朴行┻上)以下。

胃下垂多见子体型瘦长、体质虚弱、腹壁松驰、腹肌薄弱者。

产生的原由,主要是由于悬吊、固定胃位置的肌肉和忍埒松驰无力以及腹部压力下降,使胃整个位置降低、胃蠕动减弱。

妇女产后,腹压突然下降,或瘦长体型、慢性消耗性疾病,以及长时间从事站立工作或卧床少动的人,容易患此病。

轻度胃下垂病人一般无不舒适感觉,下垂明显者常见腹都不舒适、饱胀重坠感,每于餐后、站立或劳累后症状加重,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嗳气、消化不良、便秘等情况。

胃下垂严重时,可同时伴有肝、肾、结肠等内脏下垂的情况。

诊断胃下垂最好的方法是X线钡餐造影,可显示无张力型胃:胃体呈垂直状,蠕动无力,胃内滞留液有些多,胃小弯弧线最低点在髂嵴连线以下;超声波检查可见胃的下缘下移入盆腔(小腹部位),胃电图描记检查可见胃电波幅值无论在餐前还是在餐后都低予正常。

胃下垂的疗法,要以功能锻炼和饮食调整为主。

总是参加体育锻炼,着重对腹肌进行锻炼,没有体育器械者,可采取仰卧起坐的简便方法,每日做三至五次,做累为止。

饮食要少食多餐,选择易消化而富于营养的食物,餐后应卧床休息45分钟至1小时,以减轻胃的负担;减少站立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腹胀、恶心明显者,可服用吗丁啉、维生素B6以促进胃蠕动、增加胃的张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者,以多酶片、酵母片助消化。

胃下垂在中医属于虚证,脾气虚衰是根本的原因。

治疗以扶脾健胃为主,辅以体育锻炼和饮食调养。

中医治疗如下:a. 由于素体脾胃虚弱或饮食不节、过度劳累等引起脾气虚衰,中气下陷,治疗以补中益气丸健脾升提。

b. 若脾胃不和,升降失常,导致气机不畅,表现为胃脘胀满、嗳气后舒适,属脾虚气滞型,以健脾丸加香砂养胃丸健脾理气和胃。

c. 脾气虚不可以正常运化水湿,湿聚为饮,水饮停留胃脘,可见胃脘痞胀、感觉胃中有水液晃荡、肠鸣作响,治以苓桂术甘汤健脾化饮。

胃下垂中医难病诊治

胃下垂中医难病诊治

胃下垂-中医难病诊治胃下垂是指以胃小弯角切迹低于髂嵴连线以下,十二指肠球部向左偏移为要紧体征的一种病症。

本病相当于中医学的“胃缓”,这一名称,首见于《黄帝内经》。

《灵枢?本藏》篇云:“脾应肉,……肉胴不称身者胃下,胃下者,下管约不利。

肉胭不坚者,胃缓。

”明确指出肌肉消瘦与身形不相称的胃的位置偏下,肌肉不够坚实的那么胃缓。

《金匮要略》中所述的“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颇类似本病的病症。

历代医籍中,虽未将胃缓作为专门病症加以讨论,但很多有关脾胃脏腑功能失调的病证载述中,多涉及到胃下垂的病症,如腹胀、痞满、嗳气等。

胃下垂以30~50岁多见,女性多于男性。

本病症确切病因不明,可能与体型、饮食等因素有关。

现代西医学除对症医治外,尚无特效疗法。

现代中医对本病的医治,初期的报导以非药物疗法的针灸、气功为主。

自60年代初开始,显现必然样本的中医药辨治的临床资料,并日趋增多。

从整体情形看,中医学医治胃下垂的文献中,以中医药和针灸为主,且各有特点。

由于受传统体会的阻碍,在六七十年代,多数医家都以为本病症系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一样主张补中益气为医治大法。

随着临床实践的增加,对此说已有异议,本病症所表现的脾胃脏腑功能失调虽属虚证,但亦有气机阻滞一面,应属中虚气滞,虚中夹实。

专门是病程日久,加上胃本身形态及位置的明显改变,牵引及压迫血管,使胃壁静脉回流障碍等,可发生血流瘀滞,故又有瘀血停滞的一面。

熟悉的深切,使治法趋于多样,疗效有所提高。

针灸初期以单一毫针刺为主,70年代起不仅各类穴位刺激法如芒针、头针、穴位注射、耳针等用于本病症,还发觉了一些有效的新穴,80年代那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和总结。

目前比较熟悉一致的是:应用综合刺激方式,专门是运用芒针进行透穴及提拉手法等,有助于提高疗效。

与此同时,应用气功和推拿法医治胃下垂,最近几年来报导也不断增加。

不论中医药或针灸,目前总有效率在85%左右,但治愈率仍在40%上下。

胃下垂中医治疗根治妙方------中药针灸

胃下垂中医治疗根治妙方------中药针灸

胃下垂中医治疗根治妙方------中药针灸
胃下垂中医治疗根治妙方------中药针灸;
胃下垂系一种胃位置异常所致的病症。

以腹胀(食后加重、平卧减轻)、恶心、嗳气及胃痛(无周期性、节律性、疼痛性质与程度变化很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导致的原因与先天性无力型体质或后天腹壁松弛、腹压降低等因素有关。

以30~50岁患者多见,女性多于男性。

针灸治疗本病有较好的疗效。

中医认为此病是由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

脾胃为中气之本,脾主肌肉而司运化,脾虚则运化失常,中气升举无力,故胃下垂。

胃下垂应该采用不同的方法,常用的治疗方法有以下
1、推拿治疗胃下垂,中医多使用多种推拿手法,如:压推穴位提胃法、揉压腹部益气法,但容易复发。

2、针灸治疗胃下垂,多以不同的取穴手法和治法,整体调节病症,作用不大
3、中药辨症治疗法,中医治疗胃下垂对症下药,如中药“升麻提胃方”,从化痰解郁、疏肝和胃、调肝化瘀等入手,逐步调节胃、肝等全身部位,达到治疗目的。

胃下垂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健康的心态有助于胃下垂的康复
治疗原则:补中益气、健脾和胃。

针灸常用体穴:主穴,足三里、中脘、梁门、气海、天枢、关元。

配穴,百会、肝俞、三焦俞。

针灸方法:可采用针刺、电针、温针、耳针或配合穴位注射治疗。

综合各地报道,针灸治疗胃下垂的有效率在85%以上。

胃缓(胃下垂)中医临床诊疗指南

胃缓(胃下垂)中医临床诊疗指南

胃缓(胃下垂)中医临床诊疗指南来源医贯注:主要适用人群是由胃下垂所致的胃缓成人患者,即对于符合西医学“胃下垂”诊断但不符合中医学“胃缓”病名诊断的患者不在本指南讨论范围。

临床特点胃缓多因患者禀赋薄弱、饮食失调、七情内伤、劳倦过度等,使中气亏虚并下陷,固护升举无力,以脘腹坠胀为主,或有疼痛,食后或站立时为甚的疾病,类似西医学“胃下垂”范畴。

本病病机主要是脾胃虚弱,中气下陷,升降失常。

病性以虚证为多,或虚实夹杂。

本虚表现为脾胃虚弱,中气下陷,胃体失于固托。

标实则表现为脘腹坠胀,脾运失职,水谷津液输布失司,聚而为饮成痰,阻遏气机。

本病初病在经,久病入络。

病理因素为食滞、饮停、气滞和血瘀;其病位在胃,与脾、肝、肾相关。

中医诊断中医病名诊断:胃缓以脘腹坠胀或有疼痛为主症,伴有倦怠乏力、纳食欠佳、恶心嗳气、体瘦肌削等表现。

常为逐渐发病,病情时轻时重。

空腹时轻,饱餐后重;卧位时轻,立位时重中医证候诊断:1脾虚气陷证:脘腹重坠作胀,食后、站立或劳累后加重,不思饮食,面色萎黄,精神倦怠,舌淡,有齿痕,苔薄白,脉细或濡。

2 胃阴不足证:脘腹痞满,隐隐坠胀疼痛,舌质红或有裂纹,少津少苔,饥不欲食,口干咽燥,纳呆消瘦,烦渴喜饮,大便干结,脉细或细数。

3 脾肾阳虚证:脘腹坠胀冷痛,喜温喜按,遇冷或劳累后加重,畏寒肢冷,得温痛减,食后腹胀,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薄,或完谷不化,腰膝冷痛,舌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或迟。

4 脾虚饮停证:脘腹坠胀不舒,胃内振水声或水在肠间辘辘有声,呕吐清水痰涎,头晕目眩,心悸气短,舌淡胖有齿痕,苔白滑,脉弦滑或弦细。

辨证论治1 脾虚气陷证病机:脾胃虚弱,中气下陷。

治法:健脾益气,升阳举陷。

推荐方药:补中益气汤(《内外伤辨惑论》)加减。

常用药:黄芪,炙甘草,人参,当归,橘皮,升麻,柴胡,白术等。

加减:脘腹胀满,加木香、佛手、香橼以行气消胀;大便溏薄,加山药、白扁豆、莲子以益气健脾;恶心呕吐,加旋覆代赭汤以降逆止呕;有寒象者,加附子(先煎)、肉桂以温中散寒。

中医医案——胃下垂

中医医案——胃下垂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温阳涤饮法治愈胃下垂病案:何某,男性,54岁。

初诊:1974年2月。

主诉及病史:经医院检查确诊为胃下垂,病已数年,其主要症状为胃中终日辘辘有水声,中脘部常觉怕冷,有时觉闷胀,少气懒言,食欲不振,食量减少,喜食干燥炒香食物,如锅巴、炒米等物,食后觉得胃中舒适。

喝多汤水反觉难受,甚至必呕吐干净乃快。

诊查:口淡不渴,精神委靡不振,脉沉细,缓而无力,舌质淡红,苔白滑。

辨证:中气下陷,寒饮留中。

治法:温阳涤饮,升提中气。

处方:茯苓30g 肉桂9g 焦白术12g 炙甘草9g 炙黄芪24g 升麻9g 5剂二诊:中脘畏冷见好,精神稍好,以原方肉桂改为6g,再服药10剂。

三诊:诸症均有改善,胃中辘辘之声大减,精神及饮食均渐转佳,脉象见有力。

处方:茯苓30g 肉桂6g 焦白术12g 炙甘草9g 炙黄芪30g 升麻9g 10剂四诊:诸症痊愈,胃中辘辘有水声已完全消失,脉象均匀有力,能胜任日常工作。

为善后及巩固疗效计,嘱服黄芪建中汤(白芍、桂枝、炙甘草、生姜、大枣、饴糖、黄芪),方中黄芪用量为30g。

20剂后停药。

随访2年,未见复发。

按语以上医案属痰饮证,故选用温阳涤饮法治疗而获效。

温阳涤饮的苓桂术甘汤在临床应用颇为广泛,但在具体应用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当分清阳虚和饮邪哪个偏重。

中脘恶寒或背心恶寒,脉弦都是饮病的特征,故有弦脉主饮之说。

凡有此证者,均可用温阳涤饮法。

第二,如并见少气懒言,中气不足之证者,可于方中加入党参、黄芪各9~15g,补脾益气。

第三,苓桂术甘汤中,原方桂乃指桂枝,在本方之中可改用肉桂,余体会其温阳之功更佳。

第四,如病者不单中脘恶寒,而又见其他部位局部恶寒或全身恶寒者,证属阳虚,可于方中加入制附片9~15g(先煎入药)。

其他证候可随证加减。

总而言之,温阳涤饮一法,温阳与涤饮应配合得当,则可取药到病除之效。

胃下垂胃缓中医临床诊疗指南

胃下垂胃缓中医临床诊疗指南

胃下垂胃缓中医临床诊疗指南胃下垂是一种常见的胃肠疾病,也被称为胃脱垂或胃垂症。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为中医医师提供了一系列的治疗方案和指导,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和治疗该疾病。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胃下垂的发病机制主要与脾胃气虚、肝胃失和等原因相关。

其他一些因素,如腹壁松弛、产后气血不足、长期严重腹泻等也可能导致胃下垂的发生。

二、诊断要点1.详细询问病史:如病程、症状的发生规律和变化情况。

2.脉诊:通过脉象判断脾胃气虚或者肝胃失和的表现。

3.舌诊:观察舌苔是否厚重,舌体是否胖大,舌质是否淡黄等。

4.医师应在患者做了胃食管反流检查或其他相关影像学检查后,进一步明确胃下垂的诊断。

三、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治疗胃下垂的原则是补脾胃、固脾胃、升脾阳、降肝阳,主要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草药治疗:常用的中草药有黄芩、柴胡、山楂等,可制成草药汤剂或煎剂口服。

2.饮食调理:建议患者少吃生冷、油腻、辛辣等食物,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如粥、稀饭等。

3.针灸治疗:针刺穴位主要集中在脾经和胃经经络上,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中脘等。

4.推拿按摩:可以通过按摩腹部和背部促进脾胃的运动功能,缓解胃下垂的症状。

5.中药外用:可使用中药熏洗或贴敷的方法,以促进脾胃的功能调理。

四、食疗方案1.胡萝卜粥:将新鲜胡萝卜榨汁,加入米饭中煮熟,可以促进脾胃的运动功能。

2.小米粥:小米具有补脾胃、健脾开胃的功效,可用来煮粥食用。

3.莲子汤:莲子有固脾止泻的作用,可以煮汤或煮粥食用。

4.黄鳝煲汤:黄鳝具有温补脾胃、益气补血的功效,可以煲汤食用。

五、预防与注意事项1.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度暴饮暴食和生冷食物的摄入。

2.注重养生,注意保持身体的平衡和健康,经常进行适当的锻炼和休息。

3.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站立,以减轻对脾胃的压力。

4.定期定时就餐,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

总之,胃下垂是一种常见的胃肠疾病,并且在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中有明确的治疗方案和指导。

通过中医的草药治疗、针灸、饮食调理和餐后休息等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和治疗胃下垂,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脾胃病科 胃缓(胃下垂)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脾胃病科 胃缓(胃下垂)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胃缓(胃下垂)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实用中医内科学》第2版(王永炎、严世芸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

主要症状:脘腹痞满或坠胀,嗳气不舒,纳差,乏力。

次要症状:胃脘疼痛,恶心呕吐,大便秘结或便溏,畏冷,消瘦。

可见于任何年龄段,以青年女性及中老年人多见,多发生于瘦长体形患者、经产妇及慢性病患者,治疗疗程长,难度大。

根据病史、症状、体形及影像学检查可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内科疾病诊断标准》第2版(贝政平、蔡映云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年)。

(1)多发生于瘦长体形,经产妇及消耗性疾病进行性消瘦等。

(2)不同程度的上腹部饱胀感,食后尤甚,嗳气,厌食,便秘,腹痛。

腹胀可于餐后、站立过久和劳累后加重,平卧时减轻。

亦可出现站立性晕厥、低血压、乏力、头晕等“循环无力症”的其他内脏下垂的表现。

(3)肋下角常小于90°;站立时触及较明显的腹主动脉搏动;振水声;以双手托扶下腹部,往上则上腹坠胀减轻;可触及下垂的肝、脾、肾等脏器。

(4)X 线钡餐造影检查可见胃小弯角切迹、胃幽门管低于髂嵴连线水平;胃呈长钩形或无张力型,上窄下宽,胃体与胃窦靠近,胃角变锐。

胃的位置及张力均低,整个胃几乎位于腹腔左侧。

(二)证候诊断1.脾虚气陷证:脘腹坠胀,食后益甚,或便意频数,或久泄不止,肛门重坠,或脱肛,神疲乏力,食少,腹胀,便溏,眩晕。

舌淡,脉弱。

2.脾虚阴损证:脘腹坠胀,胃脘痞闷,食后更显,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燥,烦渴欲饮,午后颧红,小便短少,大便干结。

舌体瘦薄,苔少而干,脉虚数。

3.脾肾阳虚证:脘腹坠胀,食后更甚,喜温喜按,食少便溏,畏冷肢凉,胃中振水,呕吐清水,神疲乏力,腰酸。

舌淡胖,苔白滑,脉沉弱。

二、治疗方法(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脾虚气陷证治法:补气升陷。

推荐方药:补中益气汤合升陷汤加减。

黄芪、党参、白术、当归、炙甘草、柴胡、升麻、枳壳、陈皮、桔梗等。

脾胃病科 胃缓(胃下垂)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脾胃病科 胃缓(胃下垂)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胃缓(胃下垂)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胃下垂的住院患者。

一、胃缓(胃下垂)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胃缓(TCD 编码:BNP01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胃下垂(ICD-10 编码:K29.502)。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实用中医内科学》第2版(王永炎、严世芸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内科疾病诊断标准》第2版(贝政平,蔡映云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年)。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胃缓(胃下垂)协作组制定的“胃缓(胃下垂)中医诊疗方案”。

胃缓(胃下垂)临床常见证候:脾虚气陷证脾虚阴损证脾肾阳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胃缓(胃下垂)协作组制定的“胃缓(胃下垂)中医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胃缓(胃下垂)。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8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胃缓(胃下垂)的患者。

2.合并重度营养不良者,不进入本路径。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2)感染性疾病筛查;(3)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4)上消化道钡餐;(5)心电图、胸部X线片;(6)腹部超声;(7)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8)血清肿瘤标志物;(9)营养不良相关检查。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胃动力检查等。

(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1)脾虚气陷证:补气升陷。

(2)脾虚阴损证:补脾益胃。

(3)脾肾阳虚证:温补脾肾。

2.针灸疗法(1)体针(2)耳针(3)穴位注射3.特色疗法(1)药物贴敷疗法(2)穴位埋线疗法(3)推拿疗法4.其他疗法5.护理调摄(九)出院标准1.脘腹痞满或坠胀,嗳气不舒,纳差,乏力等主症基本消失或明显改善。

消化系统常见病胃下垂中医诊疗指南 (基层医生版)

消化系统常见病胃下垂中医诊疗指南 (基层医生版)

消化系统常见病胃下垂中医诊疗指南(基层医生版)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柯晓1 ,王敏2 ,唐旭东3 ,赵培琳1 ,陈敏琴1 ,温艳东4 ,王凤云4 ,吕林4 (1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福州350003;2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贵阳550001;3 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100700;4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100091)关键词:胃下垂;中医;诊疗;指南;基层医生版基金资助: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标准制修订项目(No.SATCM-2015-BZ106)2018年9月13日在重庆召开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指南第三次专家论证会,形成《消化系统常见病胃下垂中医诊疗指南(基层医生版)》终稿。

前期编写、修改流程见参考文献[1-2]。

有关胃下垂的记载最早来源于《灵枢·本藏》:“脾应肉,肉胭坚大者胃厚,肉胭麽者胃薄。

肉胭小而麽者胃不坚;肉胭不称身者胃下,胃下者,下管约不利。

肉胭不坚者,胃缓”。

因此,现代中医用“胃缓”指代“胃下垂”。

近年来,中药、针灸、推拿、按摩、穴位埋线等中医内治、外治方法治疗胃下垂,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大量的临床报道表明,中医治疗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然而,虽然中医学在几千年的临床实践中,对胃下垂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这些经验缺乏统一的最佳诊疗方案,辨证分型仍无统一标准,不利于临床借鉴、应用及研究。

为此2011年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胃下垂诊疗指南》,对其中医诊疗进行规范,目前已发表8年。

本诊疗指南旨在基于现有诊疗指南的基础上,充分讨论并结合最新研究进展和中医的诊疗特点,依据循证医学原理,对胃下垂中医病名、病因病机、辨证依据、证型、治法、方药等中医诊疗进行总结、分析,较现有诊疗指南,调整中医证型,扩展中医外治法,增加预防调摄等内容,以期为胃下垂的中医药诊疗提供循证医学依据和建议,规范中医临床诊疗过程,提高临床疗效,更好地服务临床、科研与社会。

中医治疗胃下垂

中医治疗胃下垂

中医治疗胃下垂胃下垂是如今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我们对于这个的治疗也是有着不少的经验。

在治疗这个问题上,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都是各有千秋,但下面为大家带来的,就是属于我们的源远流长的中医文化,中医治疗胃下垂。

1中药治疗:①脾虚气陷型:面色萎黄,精神倦怠,语言低微,气短乏力,食少纳呆,脘腹重坠,胀满,嗳气不舒,食后加重,肌肉瘦弱,舌淡苔白,脉象缓弱。

治以补气升陷,方用补中益气汤合枳术丸。

少食纳呆可加鸡内金6g,炒稻芽、麦芽各12g,恶心呕吐加半夏10g或合用旋覆代赭汤。

②虚实夹饮型:脘腹坠胀不适,食后尤甚,喜暖喜按,必下悸动,水走肠间漉漉有声,恶心,呕吐清水痰涎,便溏,舌淡苔白滑。

脉象沉细小滑。

治以温阳化饮、和胃降逆,方用苓桂术甘汤合附子理中汤加半夏10g,代赭石15g,或加黄连3g、吴萸6g。

③肝胃不和型:两胁胀而不适,脘腹胀满,呃逆,嗳气,嘈杂噫酸,善太息,苔薄腻,脉弦小。

治以疏肝和胃,方用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或四逆散与逍遥散加减化裁。

④胃阴不足型:面色略红,唇红而干,脘腹胀满,灼热不适,口干苦,口渴思饮,嗳气,恶心呕吐,大便干,舌红少津,脉象细数。

治以濡养胃阴,方用益胃汤合一贯煎加鸡内金6g,炒麦芽15g,莱服子12g。

如呕吐较著,可养胃降逆,方用麦门冬汤合竹茹汤。

⑤胃络瘀滞型:胸膈痞满,脘腹胀坠,脐上刺痛,按之濡软,恶心,形体消瘦,面色晦暗,舌暗淡或有瘀斑,苔薄,脉象沉细或涩。

治以疏肝养血化瘀,方用血府遂瘀汤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化裁或用柴胡疏肝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化裁。

2针灸治疗:①可选内关、足三里、中脘透梁门、脾俞、胃俞、气海、章门,任选2~3穴,以平补平泻法,留针20~30min。

如胃痛属实加期门、阳陵泉;偏虚者选脾俞、胃俞、章门;泄泻加关元;便秘加大肠俞、天枢、上巨虚。

②以补法针刺太溪穴0.5寸左右,以平补平泻法针刺足三里1.5寸左右,三阴交1寸左右,间隔5min行针1次,留针25min。

1次/d,10次为1疗程,有效率为96.94%。

中医治疗胃下垂

中医治疗胃下垂

中医治疗胃下垂中医治疗胃下垂分型治疗(1)脾虚气陷治法:补脾健胃,益气升陷。

处方:黄芪15克,柴胡12克,升麻9克,郁金1.2克,当归15克,党参15克,白术12克,甘草6克,枳实壳各12克,陈皮9克,大枣10枚,山药15克,11J楂、鸡内金各10克。

加减:血瘀酌加莪术、桃仨、红花;月千郁酌加川楝子、白芍;阳虚加淡附片、焦艾叶、炮姜;痰饮加茯苓、半夏。

用法:每日1剂,首次加水约500毫升(先将药浸泡),煎至200毫升。

同法再煎1次,将2次药液混合,分早晚2次等量服用。

疗效:以上法或类似上方治疗430例,其中表明疗效情况的341例,临床痊愈166例,显效88例,有效71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95.3%。

常用成方: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归脾汤等。

(2)胃阴不足治法:濡养胃阴。

处方:沙参15克,麦冬15克,生地10克,玉竹10克,自芍10克,枳壳10克,党参10克,麦芽15克,当归10克,炙甘草6克。

加减:血瘀加桃仁、红花:气滞加枳实或加重枳壳之量;气虚加黄芪、白术。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15日为一疗程。

疗效:以上方加减治疗32例胃阴不足兼血瘀者,临床痊愈14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75%。

常用成方:益胃汤合一贯煎等。

专方治疗(1)行气整肠汤组成:木香30克,厚朴30克,大腹皮30克,槟榔片30克,莱菔子30克,枳壳30克。

用法:将上药加水2000毫升,文火浓煎至250-300毫升,早晚2次分服。

每日1剂,24天为一个疗程,疗程间停药2天。

疗效:以本法治疗200例,服用2个疗程后,显效145例,有效5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8.5%。

对照组42例,服用补中益气汤,总有效率为63.5%,二者疗效有显著差异,表明用前方治疗效果较好。

(2)升提冲剂组成:党参、黄芪、白术、升麻、枸桔梨。

用法:将上药加工成冲剂,每日2次,每次1包,重度胃下垂者,每日3次,每次1包,于饭后用温开水冲服,每30天为一疗程,连服2月为一总疗程。

胃下垂中医调理方案

胃下垂中医调理方案

西医病因:指胃器官的位置下降至生理最低线以下的一种慢性病症。

本病多是由于长期饮食失调或劳累过度,致使中气下降、升降失常所引发的。

中医病因: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清阳不升而致。

病状:多有腹胀、恶心、嗳气、胃痛无周期性及节律性,疼痛性质与程度变化很大等症状,亦可偶有便秘、腹泻,或交替性腹泻及便秘。

多为消瘦无力,怕冷,喜蹲不喜站,喜曲体侧卧不喜仰卧,大便头硬后溏,同时还可伴有眩晕、心悸、乏力、直立性低血压、昏厥、食欲减退等症状。

食后加重。

调理:蛋白质粉,螺旋藻,复合维生素,深海角鲨稀,适量少量多次饮弱碱活性水,多照频谱屋;取穴:中脘,梁门,百会。

食疗:经常食用对胃有益的食品如:卷心菜、胡萝卜、猴头菇、酸奶、山楂等。

多吃一些温补的食物如:红枣、杏仁、山药粥、鲜藕汁、羊肉、生姜等,可以使胃气升温,调理脾胃寒气,减轻症状.
注意:避免暴饮暴食,宜少食多餐,忌吃生冷与刺激性强的食物,忌烟、酒。

忌大量饮用水及各种饮料,忌过多食用体积大的食物加强腹部肌肉的锻炼,以增强腹肌张力,少食多餐,食后平卧。

胃缓中医中药

胃缓中医中药

胃缓中医中药胃缓是指脾虚气陷,肌瘦不坚,从而出现脘腹胀坠作痛、暖气不舒、漉漉有声等以脾胃虚弱为特征的病证。

西医的胃下垂,以及各种慢性病中所出现的胃肠功能障碍有类似胃缓症状者,可参照本证辨证论治。

胃缓治疗的诊断要点形体消瘦,尤其呈瘦长体型。

脘腹胀坠疼痛,食后尤甚,平卧或用手上托胃部则症减,站立时常可见下腹膨出的典型表现。

常伴有嗳气、恶呕、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并有便秘,腹泻或交替发生。

X线胃肠钡餐造影,可见胃下垂症。

胃缓治疗的辨证分析本病多因饮食不节,内伤七情,劳倦过度,或先天禀赋薄弱等,导致脾胃虚弱,中气下陷,升降失和所引起。

因脾虚则失健运,纳食减少,味不能归于形,故可使形体瘦削,肌肉不坚,从而形成胃缓。

因运化受碍,气机阻滞,故常夹有气滞、痰湿等实证。

治疗以补中益气为主,胃阴亏虚治当濡养胃阴,并根据兼夹症候,配以行气,化痰湿、降逆等法。

胃缓治疗的辨证论治脾虚气陷型【证见】面色萎黄,气短不思饮食,食后脘腹痞满,嗳气不舒,或脘腹胀坠,或有呕清水痰涎,肌肉瘦弱。

舌淡苔白,脉缓弱。

【治法】健脾益气升陷。

【方药】1.主方补中益气汤(李杲《脾胃论》)加减处方:黄芪30克,白术15克,陈皮6克,升麻6克,柴胡10克,当归10克,枳壳20克,党参20克,砂仁6克(后下),炙甘草6克。

水煎服。

2.中成药补气升提片,每次4片,每日3次。

3.单方验方(1)益气升陷汤(胡熙明等《中国中医秘方大全》)处方:炙黄芪20克,防风3克,炒白术9克,炒枳实15克,煨葛根12克,山茱萸15克。

水煎服。

(2)枳实煎剂(方药中等《实用中医内科学》)处方:100%枳实煎剂,每餐前服10~20毫升。

胃阴亏虚型【证见】面色略红,唇红而干,口苦口臭,烦渴喜饮,暖气频繁,食后脘腹坠满,烦闷不舒,大便干结。

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养胃阴。

【方药】1.主方益胃汤(吴鞠通《温病条辨》)合一贯煎(《柳洲医话》)加减处方:生地黄20克,麦冬15克,玉竹20克,沙参15克,枸杞子12克,当归10克,川楝子9克,枳壳20克,太子参30克,甘草6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下垂胃缓中医临床诊疗指南胃缓,指以脘腹坠胀为主或有疼痛,食后或站立时为甚的疾病,常见于西医胃下垂症。

有关胃缓的记载最早来源于《灵枢·本藏》,即“脾应肉,肉坚大者胃厚,肉么者胃薄。

肉小而么者胃不坚;肉不称身者胃下,胃下者,下管约不利。

肉不坚者,胃缓”。

《实用中医内科学》[1]首次把“胃缓”定为正式病名,并归入脾胃病证类。

本指南提出了胃缓 (胃下垂 )的诊断、辨证及治疗建议,主要适用人群是由胃下垂所致的胃缓成人患者,即对于符合西医学“胃下垂”诊断但不符合中医学“胃缓”病名诊断的患者不在本指南讨论范围。

本指南主要根据我国胃缓 (胃下垂 )的中医药临床研究成果并结合专家的经验制定,目的是对中医学治疗胃缓的方法与措施加以总结并进行合理评价,以期为胃缓 (胃下垂 )的中医药诊疗提供循证医学的建议,规范中医临床诊疗过程,为国内外具有中医学执业资格的医生提供指导,同时也为社会医疗决策者及患者提供有益参考。

1. 1证据检索古代文献 :手工检索中医医籍如《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脾胃论》《儒门事亲》《丹溪心法》《临证指南医案》《名医杂著》《张氏医通》《景岳全书》《笔花医镜》《类证治裁》《证治汇补》《类证活人书》,查询有关“胃下垂 /胃缓”的描述。

现代文献 :以“胃下垂”“胃缓”“胃下”为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文献数据库 ( 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中医药文献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以“Gastroptosis”“Ventroptosia”为关键词,检索 PubMed、SCI、Science、外文医学信息资源检索平台,检索年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至 2017年 5月 5日。

• 1. 2证据筛选• 1. 2. 1文献初筛文献纳入标准 :研究类型为中医药关于胃下垂的病名、病因、病机、诊断、治疗、预防调护的文献;病例数在 20例以上。

名老中医关于胃下垂的经验。

文献排除标准 :诊断标准、疗效标准不明确 ;合并其他系统严重并发症 ;采用中西医结合干预 ;明显与所要形成的指南不相关的文献或重复文献。

其中对于来自同一单位、同一时间段的研究和报道及署名为同一作者的实质内容重复的研究和报道,则选择其中一篇作为目标文献。

• 1. 2. 2文献复筛经过初步筛选后,选择治疗性文献,再次进行筛选。

排除自拟方文献及外治法中非随机对照试验 (RCT )文献。

• 1. 3证据评价对所纳入的临床文献进行文献资料提取,随机临床试验的评价采用改良 Jadad 量表[2]评分,非随机临床试验的评价采用MINORS条目[3]评分。

1. 4推荐意见形成及指南评价开发小组依据循证医学的原理,广泛搜集循证资料,并先后组织国内脾胃病专家、指南方法学专家就相关关键问题进行总结讨论,形成本指南初稿,采用德尔菲法征询专家意见。

根据两轮德尔菲法专家意见及 2017年 9月 22日在西安召开的指南专家审稿会、2018年 3月 16日在北京召开的指南专家定稿会中专家提出的意见,进行相应修改、送审,最终形成指南正式稿。

表决选择 : 1)完全同意 ; 2)同意,但有一定保留 ; 3)同意,但有较大保留 ; 4)不同意,但有保留 ; 5)完全不同意。

如果> 2 /3的人数选择 1),或> 85%的人数选择 1) +2),则作为条款通过。

2胃缓的临床特点2. 1概述胃缓多因患者禀赋薄弱、饮食失调、七情内伤、劳倦过度等,使中气亏虚并下陷,固护升举无力,以脘腹坠胀为主,或有疼痛,食后或站立时为甚的疾病[4-5],类似西医学“胃下垂”范畴。

有研究[6]报道通过 3124例 X线消化道造影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胃下垂的总体发病率为 9. 80%,女性明显高于男性,且发生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

本病病机主要是脾胃虚弱,中气下陷,升降失常 ;病性以虚证为多,或虚实夹杂 ;本虚表现为脾胃虚弱,中气下陷,胃体失于固托 ;标实则表现为脘腹坠胀,脾运失职,水谷津液输布失司,聚而为饮成痰,阻遏气机。

本病初病在经,久病入络 ;病理因素为食滞、饮停、气滞和血瘀 ;其病位在胃,与脾、肝、肾相关。

2. 2辅助检查对于胃缓而言,X线钡餐造影及 B超检查为特异性检查手段,可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但同时也需要借助其他检查手段来排除其他疾病:1) X线钡餐造影检查[7-8]:立位时可见胃体明显下降、向左移位,胃小弯角切迹低于髂嵴连线水平,胃蠕动减弱或见有不规则的微弱蠕动收缩波。

根据站立位胃角切迹与两侧髂嵴连线的位置,将胃下垂分为三度 :轻度 :角切迹的位置低于髂嵴连线下 1.0~5. 0cm;中度 :角切迹的位置位于髂嵴连线下 5.1~10. 0cm;重度 :角切迹的位置低于髂嵴连线下 10. 1cm以上。

• 2 )超声检查[9-10]:口服胃造影剂可见充盈扩张的胃腔无回声区,站立位时位置降低,胃小弯低于脐水平。

轻度胃下垂者在脐水平以下 5 cm以内,中度胃下垂者胃小弯在脐水平下 5~8cm,重度胃下垂者大于 8 cm。

• 3)其他检查:内镜检查有助于鉴别功能性和器质性消化系统疾病 ;胃排空功能测定、体表胃电图、胃腔内压力测定等有助于明确是否存在胃运动功能障碍 ;心电图有助于排除心血管疾病等。

临床诊断• 3. 1中医诊断• 3. 1. 1中医病名诊断胃缓以脘腹坠胀或有疼痛为主症,伴有倦怠乏力、纳食欠佳、恶心嗳气、体瘦肌削等表现。

常为逐渐发病,病情时轻时重。

空腹时轻,饱餐后重 ;卧位时轻,立位时重[7,11]。

• 3. 1. 2中医证候诊断[12-13]• 1)脾虚气陷证:脘腹重坠作胀,食后、站立或劳累后加重,不思饮食,面色萎黄,精神倦怠,舌淡,有齿痕,苔薄白,脉细或濡。

• 2)胃阴不足证:脘腹痞满,隐隐坠胀疼痛,舌质红或有裂纹,少津少苔,饥不欲食,口干咽燥,纳呆消瘦,烦渴喜饮,大便干结,脉细或细数。

3)脾肾阳虚证 :脘腹坠胀冷痛,喜温喜按,遇冷或劳累后加重,畏寒肢冷,得温痛减,食后腹胀,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薄,或完谷不化,腰膝冷痛,舌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或迟。

4)脾虚饮停证 :脘腹坠胀不舒,胃内振水声或水在肠间辘辘有声,呕吐清水痰涎,头晕目眩,心悸气短,舌淡胖有齿痕,苔白滑,脉弦滑或弦细。

• 3. 2西医诊断及鉴别诊断• 3. 2. 1西医诊断[6,10-11]症状 :轻度胃下垂多无明显症状。

中度以上胃下垂患者则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腹部饱胀感,食后尤甚,并可见嗳气、厌食、便秘、腹痛等症状。

腹胀可于餐后、站立过久和劳累后加重,平卧时减轻。

此外患者常有消瘦、乏力、低血压、心悸和眩晕等表现。

体征 :肋下角常<90°。

由于胃下垂,站立时上腹部常可触及较明显的腹主动脉搏动。

部分患者可有上腹部轻压痛,压痛点不固定。

冲击触诊或快速变换体位时可听到脐下振水声。

部分瘦长体型患者可触及下垂的肝、脾、肾等脏器。

结合 X线钡餐造影或超声检查结果可明确胃下垂程度,进而确诊。

• 3. 2. 2报警症状胃缓患者脘腹坠胀、疼痛等不适症状突然加剧或性质发生改变、大便发黑或便血,伴有长期发热、贫血、消瘦等情况时,需尽快行内镜或其他相关检查,明确病因。

• 3. 2. 3鉴别诊断1)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位于上腹部的一个或一组症状,主要包括上腹部疼痛、上腹部烧灼感、餐后饱胀和早饱感,还可包括其他症状,如上腹部胀气、恶心、呕吐及嗳气等。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具有慢性消化不良症状,但其临床表现不能用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等来解释[14]。

罗马Ⅳ诊断标准[15]将其分为上腹痛综合征和餐后不适综合征。

诊断标准: ①符合以下标准中的一项或多项 : a)餐后饱胀不适 ; b)早饱感 ; c)上腹痛 ; d)上腹部烧灼感; ②无可以解释上述症状的结构性疾病的证据 (包括胃镜检查等),必须满足餐后不适或上腹痛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上腹痛综合征 :必须满足以下至少一项 : a)上腹痛 (严重到足以影响日常活动 ); b)上腹部烧灼感 (严重到足以影响日常活动),症状发作至少每周 1天。

餐后不适综合征:必须满足以下至少一项 : a)餐后饱胀不适 (严重到足以影响日常活动 ); b)早饱感 (严重到足以影响日常活动),症状发作至少每周 3天。

以上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 6个月,近 3个月符合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与本病有类似症状,如腹胀、嗳气,但 X线钡餐造影检查无胃下垂影像。

• 2)慢性胃炎[16]:慢性胃炎是胃黏膜的慢性炎性反应,多数慢性胃炎患者可无明显临床症状,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非特异性消化不良,如上腹部不适、饱胀、疼痛、食欲不振、嗳气、反酸等,部分还可有健忘、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症状。

确诊主要依赖于内镜与病理检查,尤以后者的价值更大。

对慢性胃炎的诊断应尽可能地明确病因,特殊类型胃炎的内镜诊断必须结合病因和病理。

•临床表现与本病有类似症状,如均可有慢性腹痛与不适感、腹胀、恶心、嗳气,通过内镜检查和 X线钡餐造影不难鉴别。

• 3)胃癌: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

约半数的早期胃癌患者可无任何症状和体征,部分表现为早饱、纳差、上腹痛及消瘦等症。

胃癌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内镜检查加活组织检查,进而可与本病相鉴别。

• 4)糖尿病胃轻瘫[17]:糖尿病胃轻瘫 ( DGP)是糖尿病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上主要出现厌食、恶心、早饱、呕吐、腹胀等症状。

诊断标准: ①糖尿病病史; ②存在持续性嗳气、早饱、饱胀、腹痛、厌食、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 ③胃镜和 X线钡餐造影检查排除机械性梗阻、胃下垂; ④同位素标记试验、胃排空试验、实时 B超、胃压测定术、胃电图 ( EGG)描记技术提示胃排空延迟。

部分 DGP患者可无临床症状,如果检查证实有胃排空延迟,且排除上消化道、肝胆胰等器质性病变和影响胃肠动力药物的因素,DGP诊断便可成立。

治疗• 4. 1药物治疗• 4. 1. 1辨证论治1)脾虚气陷证病机 :脾胃虚弱,中气下陷。

治法 :健脾益气,升阳举陷。

推荐方药 :补中益气汤 (《内外伤辨惑论》)加减[18-19]。

常用药 :黄芪,炙甘草,人参,当归,橘皮,升麻,柴胡,白术等。

加减 :脘腹胀满,加木香、佛手、香橼以行气消胀;大便溏薄,加山药、白扁豆、莲子以益气健脾 ;恶心呕吐,加旋覆代赭汤以降逆止呕;有寒象者,加附子 (先煎 )、肉桂以温中散寒[12]。

推荐强度 : C;证据级别: Ⅳ级。

2)胃阴不足证病机 :胃阴亏虚,胃失濡养,和降失常。

治法 :滋阴润燥,养阴益胃。

推荐方药 :益胃汤 (《温病条辨》)加减。

常用药:北沙参,麦冬,生地黄,玉竹等。

加减[12]:兼气滞,加枳壳以行气 ;气虚,加党参、黄芪以补气 ;兼血瘀,加桃仁、红花以活血 ;兼肠燥便秘,加郁李仁、火麻仁以润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