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柱外包粘钢加固技术应用
粘钢加固技术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
![粘钢加固技术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a621fe319e8b8f67c1cb9e8.png)
1粘 钢加 固技 术的概 述 . 厚 度(… 3 m , 1 m )中间厚边缘薄 , 然后将钢板贴干预定位 置 , 若 结 构 粘钢 加 固 是一 种建 筑 结 构 工 程 的加 固新 技 术 用 特 是立面粘贴 , 防止流淌 , 为 可加一 层脱 蜡玻璃丝布 。钢板粘好 制的结构胶粘 剂 , 将钢板粘贴在钢筋混凝土结构 的表 面 . 与混 后 ,应立 即用特制 u形夹具 夹紧或用 支撑项撑 或用膨胀螺栓 并适 当加压 , 以使胶液 刚从钢板边缘挤 出为度 。 凝 土 构 件 共 同作 用 , 高 构 件 的抗 力 . 而 达 到 加 固和 增 强 原 等固定 , 提 从 21 .. 3固化 结构强度和刚度的 目的。混凝土结构加 固用胶 , 强度高 。 粘结 力强 , 耐老化 , 弹性模 量高 , 线膨胀系数小 . 有一定 的弹性 , 具 f) 常 温条 件下 (0 固化 2 h 便 可 达到 最 高强度 值 1在 2 ℃) 4, 0 4 h固化完全 ,d后可使用 。( 混合后 的结构胶 , 3 2 ) 随 胶本 身强度及 其粘结强 度大于混 凝土的强度 该加 固技术 已 6 %以上 ,8 着环境温度升高 , 固化速度将加快 试验表 明 : 当环境温度为 经 广泛 应 用 于 桥 梁 和 房 屋结 构 中 0 9 m n固化 ;0 2 ℃时 ,0 i 化 ;0 6 r n固 a 3 ℃时 ,0 i 化 。 3 r n固 a 与其 它几 种传 统加 固方 法相 比较 .粘钢加 固有一些 特殊 1℃时 。0 i 使用结构胶时要严格执行 操作程序 . 做好充分的准备工 的优点 : ) ( 基本不增加构件及结构 的荷载 . 1 不改变原设计 的结 因此 . 防止混合好的结构胶 由于搁置时 间过长而 固化 . 失去粘结 构体 系和受力形式。( ) 2 胶粘剂硬化时间快 , 施工周期短 . 基本 作 . 随着温度降低 , 结构胶 固化速度也随之 降低 . 这样会 不影 响正常 的生产 。( 胶粘剂强度高于混凝土本体强度 . 3 1 可以 性 。反之 , 增 使加 固体与原构件 共同工作 , 受力均匀 f1 4粘钢加固一方 面补 延 长 工 期 . 加 施 工 的 难 度 和费 用 21 .. 意 事 项 4注 充了原构件钢筋 的不足 , 有效提高原 。构件 的承 载力 : 另一方 f) 1由于配 置好的结构胶 发热较大 , 常导致结构 胶快速 经 面还通过大面积的钢板 粘贴 , 有效地保护 了原构件 的混凝 土 . 固化 ,所 以应用导热较好 的容器 .每次配胶时不应过 多 f~ 3 限制裂缝 的开展 . 提高 了原构件的刚度和抗裂能力 5 g. k)应及时涂抹 , 不应间隔太长时问而导致结构胶 固化 。 结构 2加 固的技 术 要求 . 胶属 于易燃物品 ,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 意防火 。( 在涂抹已处理 2 ) 21 艺 流程 .工 好 的混凝土表 面和钢板 时.注意 在中心轴线位置可 以多涂抹 粘贴钢板处划线定位下料一 被贴结构表面打磨至混凝土 -r 然 a 在 坚实基层一加 固构件表 面及钢板 表面除锈打毛一被加 固构件 些 结 构 胶 厚 度 在 2 3 m. 后 往 两 边 厚 度 逐 渐 减 小 . 加 压 挤 有利于胶体均匀分布 . 避免 中心位 置形成空鼓或胶体厚 的 卸 荷 一 配制 胶 及 粘 贴 表 面 涂 胶 一 粘 贴 钢 板 .固 定 加 压 1 胶 时 . . 5 度不够 。 k『 一 固 化 3d 加 固面 防 护 处理 。 g2 n 一
混凝土梁柱的加固加强技术及应用
![混凝土梁柱的加固加强技术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b44c22b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a0.png)
混凝土梁柱的加固加强技术及应用一、前言混凝土结构是现代建筑中广泛使用的一种结构形式,但长期使用或外力的作用下,混凝土梁柱的强度会受到影响,需要进行加固加强。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梁柱的加固加强技术及其应用。
二、加固加强方法1. 粘贴钢板法粘贴钢板法是将钢板粘贴在混凝土表面来增加其受力能力的一种方法。
具体步骤为:清理混凝土表面,涂布粘接剂,贴上钢板,并用螺栓或钢筋将其钉牢。
此方法可以有效地增加混凝土梁柱的强度和刚度,但需要考虑钢板与混凝土的粘接强度,以及钢板与混凝土的热膨胀系数不同所带来的问题。
2. 碳纤维加固法碳纤维加固法是将碳纤维布贴在混凝土表面,再用树脂或胶水将其粘合,形成一层纤维增强材料。
此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梁柱的强度和刚度,同时具有质量轻、施工方便、不易引起腐蚀等优点。
但需要注意碳纤维与混凝土的粘接强度和碳纤维的抗拉强度。
3. 钢筋混凝土套筒法钢筋混凝土套筒法是在原有的混凝土柱或墙体的外侧,加固一层钢筋混凝土套筒,使其成为双层结构。
此方法可以使混凝土梁柱的承载能力大幅提高,并且能够抵御地震等外力的作用。
但需要注意套筒与原有结构的粘结强度和刚度。
4. 预应力加固法预应力加固法是在原有混凝土结构上加固一层预应力钢筋,使其成为双向受力结构。
此方法可以大幅提高混凝土梁柱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但需要考虑预应力钢筋的布置和预应力张力的控制。
三、应用案例1. 混凝土柱的加固某大型商场的某混凝土柱长期受到荷载的作用,导致柱的强度下降。
为了保证商场的安全性,施工方采用了碳纤维加固法。
首先对柱体进行清理处理,然后涂布粘接剂,贴上碳纤维布,并用胶水将其固定。
经过施工方的测试,柱体的强度得到了显著提高,商场的安全性得到了保障。
2. 混凝土梁的加固某高层住宅的某混凝土梁由于长期受到荷载的作用,出现了裂缝,需要进行加固。
施工方采用了粘贴钢板法。
首先对梁体进行清理处理,然后涂布粘接剂,贴上钢板,并用螺栓将其固定。
经过施工方的测试,梁体的强度得到了显著提高,裂缝得到了修补。
浅议外包粘钢技术在建筑结构加固中的应用
![浅议外包粘钢技术在建筑结构加固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e81d5debb68a98270fefa57.png)
浅议外包粘钢技术在建筑结构加固中的应用文章结合工程实例,简要介绍了外包粘钢技术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强中的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标签:外包粘钢结构加固GCM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建筑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形式,在实际工程中可能会由于设计失误、施工质量控制不当、以及功能改变等多种原因,导致结构的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或实际荷载的要求,需进行加固来保证结构安全性和可靠性。
建筑结构的加固方法很多,有碳纤维加固法、化学植筋技术、注浆加固法、增大加固法及外包粘钢加固法等,应根据建筑结构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最佳的加固方法。
其中外包粘钢加固法具有操作方便、施工周期短、加固效果好、结构及构件截面面积增加小等优点,因而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
1 工程概况某5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工程主体结构竣工后,由某工程质量监督站对主体结构进行抽检检测,检测结果表明该建筑的1、2层框架柱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不符合设计要求,后来又由某建筑工程测试中心对其进行专项检测,采用回弹法和钻芯法检验认定:此建筑1、2层梁柱混凝土强度未能满足设计要求,不能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因而须采取加固措施。
2 加固方案2.1 加固方案的选择该建筑采用圆形加固受力性能较好,但会大量增加面积,并且1、2层已经预售,减少使用面积可能会引起用户的不满;方形加固方案没有圆形加固对柱的承载力提高得多,但此项目为新建项目,为减少结构尺寸变化,认为选择方形加固方案为宜。
外包钢加固法对钢筋混凝土柱进行加固,用CGM水泥基灌浆料增大柱子截面,将钢板套筒外包在表面,这样不仅可提高柱子承载力,钢板箍的横向约束作用还能让柱子产生良好的三向应力状态,使得柱子的承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粘结效果还能较好地使得原柱与灌浆料、外包钢套可靠地联结成整体,并且对柱子的横截面积增大不多。
2.2 加固材料选择CGM高强无收缩灌浆料。
CGM是一种以高强度材料为骨料、以水泥作为结合剂的水泥基灌料,具有强度高、微膨胀、高流态、防离析等优点,其28天抗压强度超过C55混凝土,膨胀率大于0.02%,在较大的温度变化范围内均能保持良好性能;并且其操作简单,施工工效高,加水即可使用,因而其使用范围较广。
钢筋混凝土柱外包粘钢在加固技术中的应用
![钢筋混凝土柱外包粘钢在加固技术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c62f61c0b4e767f5acfce3f.png)
符合规定. 加 固后 柱 子 的配 筋 率 为 :
p=( 7 67 4 0 / 6 0x1 6 ) . % 4x 3 .+5 4 ) ( 5 0 5 =121
0 %< < % 符合规 范的要求。 . P5 5 钢筋混凝土柱外包黏钢加固法 , 用高强胶凝混 凝土少量 增大柱 子截面 ,并外 包黏角钢和包 黏钢
1应 从 基 础 承 台面 加 固 , 过 中间 各 层 楼 板 上 1 穿 端伸 至 加 固层 的上 层 板 面 , 双 层 至 第 四层 柱 底 基 加 础做法 ( 图 2 。 见 )
⑨× 截面:x= 0m 0, 跳 6 h60 mx00 轴压比为 0 9 1 . > 9
O9 , . 不能满足实际设计要求 。 5 三层柱网编号⑩ × ⑥
『 l对齐的采用柱与梁用扁钢带 )
绕柱 外 包焊 接 ( 图 3 。 见 )
式 中, 为构件 加 固后的轴 向力设计值 ; 为构件 Ⅳ &
的稳 定系数 , 以加固后截面 为准 , 按现行 国家标 准 《 混凝土 结构设计规范》规 定采用 , 1 . 为 原 &= . 0
假 设轴压 比是 1 3 ., 0 那么柱子承受的轴力为:
Ⅳl x A×10 =1 .x6 0 0 x10 = 7 .k .3 43 0 x1 0 .3 2 54 N 0
根 据 式 () 固 以后柱 子 的轴 力 为: 1加
N=I×( 1 . 6 0 X1 0 +3 0 ̄ 4 0 +08× (4 2 x 0 0 0 0 5 4 ) .
维普资讯
工施技l 程工术
… 一
C n tu t n T c o sr ci e o
【 文章编号】 0 79 6 (0 6 0 -0 30 10 .4 7 20 )70 8 -3
外包粘钢技术在加固钢筋混凝土柱中的应用
![外包粘钢技术在加固钢筋混凝土柱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310bd0676c66137ee0619e9.png)
节, 是工程项目 管理的 核心和重点 。图
作 者单位 : 国家广播 电影 电视 总局 ( 北京 )
【 收稿 日期 :0 2 0 — 3 2 1— 3 0】
利 益 。甚 至 , 某 些 时 候 优 秀 的合 同 管 在
理 产 生 的 经 济 效 益 会 大 于 技 术 优 化 产
也是 现 代 企 业 自身 发 展 的要 求 。现 代 企
b X h=6 0 O 0 0 mm X1 0 mm , 压 比 满 轴
足 要 求 , 长 向配 筋 2 0 mm2柱 实 际 柱 90 ,
配 筋 2 0 mm , 能 满 足设 计 要 求 。 上 5 0 不 述 三根 柱 的位 置 详 见 图 1 混凝 土 的 强 。 度 等 级 设 计 值 为 C 5 实 际 检 测 强度 等 3,
r
1 )应 从 基 础 承 台 面 加 固 , 过 中 间 各 层 穿
“
图 4 二 、 层 穿 过 板 面 柱 加 固 大样 三
第 四层 柱 底基 础做 法 ( 图 2) 见 。 2) 与 主 次 梁 边 对 齐 绕 柱 外 包 焊 柱 接 ( 图 3) 见 。 生 的经 济 效 益 。 同 时 , 同管 理 也 对 保 合
场 经 济 的要 求 。市 场 经济 的一 个重 要 特 征 是 依 法 办 事 和 鼓 励 自 由竞 争 , 同 管 合 理就 是 法 制 ( 同 法 、 合 建筑 法 等 等 ) 管理 ,
进 行 工程 发 包和 承 包 的 重 要 法 律 形 式 ,
是 工程 施工 、 理 和 验 收 的重 要 法律 依 监 据 , 同 的 内容 也 直 接 关 系双 方 的根 本 合
中 的施 工 合 同 是 业 主 与 建 筑 施 工 企 业
外包钢混凝土框架柱加固效果的应用研究
![外包钢混凝土框架柱加固效果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dd727f743323968011c92ed.png)
外包钢混凝土框架柱加固效果的应用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某工程柱采用外包钢进行了加固效果的研究。
从各角度如外包钢加固柱受力特点、外包钢加固柱端锚固及节点构造、加固施工、加固后质量检验及使用维护管理进行了层层分析研究和探讨,直接或间接的都会影响加固效果的发挥,同时提出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避免影响加固效果,保证工程质量,达到安全、可靠的目的。
为今后外包钢加固柱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外包钢加固法;钢筋混凝土柱;加固效果;卸载;节点;承载能力1 引言我国在不断进行新建设、新技术开发研究的社会,各类建筑物面临着材料的老化、使用功能要求的改变,而且原有建筑的低标准、建筑的老龄化等引起的结构安全问题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在考虑昂贵的拆建费用以及对环境的严重影响,并且能够缩减对我国有限土地资源的占用,对已存在的建筑物进行补强加固继续使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近十多年来,结构鉴定与加固改造在我国得以迅速发展并作为一门新的科学技术正在逐渐形成,也已经成为土木工程技术人员知识更新的重要内容。
在众多的加固方法中,外包钢加固法尤为适合于被加固的构件截面尺寸受到较严格控制,而又要较大幅度的提高承载力的情况,同时外包钢加固法还具有施工简便,现场工作量较小和受力可靠等优点,因而,在结构补强领域受到极大的关注,是一种使用面积广的传统加固方法。
2 工程概况某办公楼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底层中柱截面尺寸为400×500mm2,对称配筋共配6根直径18,柱计算高度54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环境类别为一类。
因业主计划加层,需要承受轴向荷载:恒荷载标准值1200KN,活荷载标准值为1000KN。
经结构承载力计算原柱极限承载力1990KN<2840KN,不满足要求,必须进行加固后才允许加层施工。
由于底层用途为商业店层,不允许加大截面,故决定采用外包钢加固法进行加固。
经比较,干式外包钢施工虽然简便,但在提高承载力方面不如湿式外包钢,因此采用湿式外包钢加固法进行加固。
混凝土柱子加固方案
![混凝土柱子加固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b52928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81.png)
混凝土柱子加固方案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柱子的加固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混凝土柱子加固方案。
增大截面加固法增大截面加固法是一种常见的加固方法,通过增加混凝土柱子的截面面积来提高其承载力和稳定性。
该方法适用于梁、板、柱等结构的加固。
外包钢加固法外包钢加固法是指在混凝土柱子的外部包裹一层型钢,通过型钢与混凝土的粘结力来提高柱子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该方法适用于要求提高承载力和稳定性的柱子加固。
预应力加固法预应力加固法是一种通过施加预应力来提高结构承载力的方法。
在混凝土柱子的加固中,可以在柱子上施加预应力,以增加其承载力。
该方法适用于要求提高承载力的柱子加固。
改变传力途径加固法改变传力途径加固法是一种通过改变结构传力途径来提高结构承载力的方法。
在混凝土柱子的加固中,可以通过增加支撑、支撑梁、钢架等方式来改变结构传力途径,以增加柱子的承载力。
该方法适用于要求提高承载力的柱子加固。
粘钢加固法粘钢加固法是一种通过在混凝土柱子的表面粘贴钢板来提高其承载力和稳定性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要求提高承载力和稳定性的柱子加固。
粘碳纤维加固法粘碳纤维加固法是一种通过在混凝土柱子的表面粘贴碳纤维布来提高其承载力和稳定性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要求提高承载力和稳定性的柱子加固。
裂缝修补加固法裂缝修补加固法是一种通过修补混凝土柱子的裂缝来提高其承载力和稳定性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柱子存在裂缝的情况。
高强度钢丝绳加固法高强度钢丝绳加固法是一种通过使用高强度钢丝绳来提高混凝土柱子的承载力和稳定性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要求提高承载力和稳定性的柱子加固。
托梁拔柱加固法托梁拔柱加固法是一种通过在托梁上安装支座,将柱子顶起,以提高其承载力和稳定性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要求提高承载力和稳定性的柱子加固。
植筋加固法植筋加固法是一种通过在混凝土柱子上钻孔、注入植筋胶,然后插入钢筋,以提高其承载力和稳定性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要求提高承载力和稳定性的柱子加固。
粘钢加固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粘钢加固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620ea8eefc4ffe473268ab53.png)
粘钢加固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探讨随着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理论研究方面的不断深入,各种新型建筑材料不断涌现,更多的楼房的改造加固也将进一步得到更好的提升,以满足现代使用要求。
建筑物改造与病害处理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加固施工及加固方案的制定尤为重要。
下面,笔者结合工程实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
1、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法的分类及适用范围1.1直接加固的一般方法1.1.1加大截面加固法顾名思义,就是用同种材料来增大原构件的截面面积,并配以适当的钢筋,从而达到提高结构构件承载力的目的。
该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加固效果好,施工工艺简单、经济,并具有成熟的设计和施工经验,适用于梁、板、柱、墙和一般构造物的混凝土的加固。
其缺点是现场湿作业工作量大,养护期较长,增大截面有时影响建筑物的外观和使用功能。
1.1.2置换混凝土加固法该法的优点与加大截面法相近,且加固后不影响建筑物的净空,但同样存在施工的湿作业时间长的缺点;适用于受压区混凝土强度偏低或有严重缺陷的梁、柱等混凝土承重构件的加固。
1.1.3粘结外包型钢加固法该法也称湿式外包钢加固法,一般是将角钢外包于构件的四角(或二角),角钢间用扁钢焊接形成整体钢构套的加固方法。
适用于截面尺寸不允许加大或需要大幅提高承载力的结构构件中,一般用于梁、柱的加固。
受力可靠、施工简便、现场工作量较小,但用钢量较大,当用化学浆液外包钢时,型钢表面温度应低于60℃,当环境有腐蚀性介质时,应有可靠的防腐措施。
1.1.4粘贴钢板加固法它是利用结构胶将钢板粘贴于构件表面,从而达到提高结构承载力的一种方法。
该法施工快速、现场无湿作业或仅有抹灰等少量湿作业,对生产和生活影响小,且加固后对原结构外观和原有净空无显著影响,但加固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胶粘工艺与操作水平,且环境温度不高于60℃,相对湿度不大于70%,当环境有腐蚀性介质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适用于承受静力作用且处于正常湿度环境中的受弯或受拉构件的加固。
钢筋混凝土构件局部加固技术的应用及效果评估
![钢筋混凝土构件局部加固技术的应用及效果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399dcf16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c2.png)
钢筋混凝土构件局部加固技术的应用及效果评估一、简介钢筋混凝土构件是目前建筑中最常用的结构形式之一,而随着建筑的使用年限增加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钢筋混凝土构件可能会出现各种损伤或病害,如混凝土开裂、钢筋锈蚀等,这些都会影响构件的力学性能和使用寿命。
因此,如何有效地对钢筋混凝土构件进行局部加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本文主要介绍钢筋混凝土构件局部加固技术的应用及效果评估。
二、钢筋混凝土构件局部加固技术的应用1. 钢板加固技术钢板加固技术是通过在构件表面粘贴或焊接钢板来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
该技术的主要优点是施工简单、耐久性好、效果明显,适用于加固墙体、梁、柱等钢筋混凝土构件。
2. 外加筋加固技术外加筋加固技术是通过在构件表面固定钢筋或钢管来提高其承载能力。
该技术的主要优点是施工简单、成本低、效果明显,适用于加固墙体、梁、柱等钢筋混凝土构件。
3. 粘贴加固技术粘贴加固技术是通过在构件表面粘贴一层玻璃纤维布或碳纤维布来提高其承载能力。
该技术的主要优点是施工简单、成本低、耐久性好,适用于加固墙体、梁、柱等钢筋混凝土构件。
4. 钢筋加固技术钢筋加固技术是通过在构件内部加固钢筋来提高其承载能力。
该技术的主要优点是加固效果好、耐久性好,适用于加固柱、梁等钢筋混凝土构件。
5. 预应力加固技术预应力加固技术是通过在构件内部加固预应力钢筋来提高其承载能力。
该技术的主要优点是加固效果好、耐久性好,适用于加固梁、柱等钢筋混凝土构件。
三、钢筋混凝土构件局部加固效果评估1. 加固前的检测在进行局部加固之前,需要对构件进行全面检测,包括构件的尺寸、形状、裂缝、钢筋锈蚀情况等。
还需要进行钢筋探伤、核磁共振、超声波探伤等检测,以确保加固方案的合理性。
2. 加固后的检测加固完成后,需要对构件进行再次检测,以评估加固效果。
主要包括构件的强度、刚度、变形等性能的检测。
可以使用静力或动力试验的方法进行检测,以确保加固效果符合设计要求。
3. 加固效果的评估加固效果的评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构件的承载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二是加固后的构件是否满足相关的安全要求。
粘钢加固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
![粘钢加固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a0998c84028915f804dc238.png)
6科技资讯科技资讯S I N &T NOLOGY I NFORM TI ON2008N O .19SCI ENC E &TECH NOLOG Y I N FOR M A TI ON工程技术粘钢加固是通过建筑物结构胶将钢板粘贴到混凝土构件表面上,从而提高结构承载能力与变形能力的一种加固方法。
粘钢加固是现在运用较为广泛、成熟的一种加固方法,已有相应的规范。
粘钢加固可使梁、柱、墙、楼板等的载荷能力在极短时间内大大增加且各项指标均达到较高水平,并且只占用非常小的空间,远远优于其他老式加固方法。
郑州市某食品厂一座四层框架结构主厂房(主厂房平面如图1),各层横向框架主梁为300m m ×900m m ,纵向框架主梁为250m m ×600m m ,楼面次梁为200m m ×500m m ,现浇板厚100m m 。
底层层高为6m ,其余为5.5m 。
厂房投入使用五年多后,由于生产需要,此厂房中原有设备需拆除更换为另一套设备。
1加固设计1.1计算分析首先按照更换后的设备荷载对厂房进行结构强度校核,并比对原钢筋施工图。
结果表明:除框架柱、少数框架主梁和次梁能满足要求外,其余中柱两侧框架主梁支座上部和跨中下部受弯承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足,如不进行加固处理,必将给生产留下安全隐患。
1.2加固方案为缩短工期和降低造价,经过市场调查和分析比较,决定采用粘钢补强加固方案。
以框架主梁各控制截面内力最大值作为加固设计的依据。
1.3计算方法加固设计主要依据《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1]进行。
对于跨中受弯构件正截面受拉区加固,采用在受拉区表面粘贴钢板的方法;对于中柱两侧框架主梁负弯矩区正截面承载力加固,为便于施工,采用在梁侧4倍板厚范围内将钢板粘贴于板面上(图2)。
2粘钢加固施工2.1加固用材要求该工程梁混凝土为C 25,其抗压强度满足规范要求的大于15M Pa ;粘接剂采用国产J GN 建筑结构胶,其钢与混凝土之间抗剪强度不小于混凝土抗剪强度试验值3.15M Pa ,且综合力学性能较好,具有耐久性和一定弹性。
砼柱外粘钢加固
![砼柱外粘钢加固](https://img.taocdn.com/s3/m/2cb1c25cf7ec4afe04a1df83.png)
1.柱加固锚筋位置打孔砼基面处理钢材表面处理粘角钢角钢锚固粘缀板缀板锚固三、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一)、柱粘钢加固柱的粘钢加固采用先焊后灌的方法进行,具体方法为:先将柱一个方向对侧的加固钢构件按图纸焊好,再将另一方向两侧用钢板条按图纸焊连,(注意扁钢箍应与砼表面留出一定间隙),焊接完毕且经验收合格后,用封缝材料将钢结构与砼之间的缝隙用封逢材料封闭,待封逢材料完全固化之后用结构胶进行灌注。
钢结构的制作安装,要求在其钢材种类、焊条种类、连接方式、焊缝型式及焊缝的质量要求等方面均应符合设计图纸及GBJ50205-95有关标准的要求规定。
粘钢工艺要求如下:1.按图纸要求,柱外粘角钢与原结构顶板、基础采用锚固钢筋相焊接,据此应先按图示锚固位置进行打孔(视现场情况可选用水钻或冲击钻)、栽筋,将钢筋与包柱角钢进行焊连。
2.对粘钢板部位进行检查,若有空鼓,酥松剥落及其它缺陷者,应事先将此部分砼凿除,直至露出坚硬的新茬,且不准有裂纹存在;若粘贴面较完好,应用硬毛刷蘸高效洗涤剂,刷除表面油污垢物,再对粘合面进行打磨,除去2-3mm厚表层,直至完全露出新面,之后用压缩空气清除表面浮尘,刷一薄层树脂。
3.粘贴表面若有裸露钢筋,并有绣蚀者,应用钢刷对钢筋进行除锈,并用压缩空气清除表面浮尘,直至露出金属光泽,并用专用防腐沙浆修复。
4.若粘贴钢板部位有狗洞等凹陷,可用新旧砼面界处理剂对表面进行界面处理,趁其未干(一般不超过20分),即压抹事先配制好的快硬早强灌浆料,使其表面平整。
5.钢板、角钢粘贴面进行除锈和粗糙处理,如钢材表面未生锈或轻微生锈,可用喷砂、砂布或平砂轮打磨,直至出现金属光泽,打磨粗糙越大越好,打磨纹路应与钢板受力方向垂直;其后,用脱脂棉沾高效洗涤剂擦拭干净。
如钢板锈蚀严重,须先用适度酸液浸泡20分钟,待锈层脱落,再用石灰水冲洗以中和酸离子,最后用平砂轮打磨出纹路。
6.灌浆前先用将型钢和钢板之间的缝隙用封逢材料封闭严合,留出排气孔,并在有利灌浆处(一般在较低处)粘贴灌浆嘴,间距2~3米。
外包粘钢技术在建筑结构加固中的应用
![外包粘钢技术在建筑结构加固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5fafbcd79563c1ec4da710d.png)
外包粘钢技术在建筑结构加固中的应用摘要:我国建筑业比较发达,其中钢筋混凝土是最为常见的建筑结构之一,由于建筑功能发生变化,或是设计存在问题,导致需要进行加固来保证结构的安全可靠。
外包粘钢是一种常见的加固措施,这种施工方法操作简单、工期短,并且对结构的影响较小,在结构加固中应用比较多,本文对该技术在结构加固中的应用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外包粘钢技术;建筑结构;钢筋混凝土;钢板建筑结构的寿命通常都比较长,尤其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其使用寿命可达百年以上,但是,由于设计缺陷、施工质量或是材料老化等因素都会造成建筑结构的局部出现一定的损伤,影响到结构的正常使用,严重时会产生一定的安全隐患。
我们可以通过加固方法来对建筑结构进行补强,通常加固法有加截面、碳纤维、喷射混凝土以及外包粘钢等技术措施来实现。
对于外包粘钢技术来说,操作比较简单,施工周期短,并且对建筑的外观影响较小,在建筑结构以及桥梁加固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范围。
1、外包粘钢法概述1.1、外包钢技术简析外包钢技术不会对原结构尺寸产生太大的变化,并且能够有效提升其荷载、延性以及刚度。
通常采用环氧树脂化学灌浆的方式将结构构件外包,这种方式属于湿式外包钢加固;这种加固方式大多用于梁柱的加固,并且结构的截面尺寸不会增大太多。
湿式外包钢加固先将角钢及扁钢外包与结构的四角或两角,然后使用灌浆料进行粘接,使得新加钢架能够与原结构共同受力,并且包钢能够对原结构进行紧箍,极大的增强了原结构的抗压强度。
1.2、粘钢技术简析粘钢技术在结构加固中具有以下的优点:(1)粘钢在建筑加固中不会为结构增加太多的荷载,并且该施工措施不会影响到原结构的受力。
粘钢施工时,一般是将钢板粘贴到打磨过的结构表面,钢板一般都是5~20mm厚,对截面尺寸的影响比较小,建筑的外观也不会产生太大的变化。
(2)粘钢使用的粘接剂凝固时间短,能够大大缩短工期,并且一般的结构在加固三天后就能使用,不会影响建筑的生产使用。
外包粘钢法加固柱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外包粘钢法加固柱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55a45b825c52cc58bd6befc.png)
外包粘钢法加固柱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介绍了外包粘钢法加固柱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采用外包粘钢加固柱法由于灌料的不同,加固效果也有一定的区别。
本课题研究中证明,采用CMG填料加固混凝土柱和钢板加固技术,方法可行同时收效不错。
此外,本文也提出了一些合理选择外包粘钢法加固柱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应用的一些建议。
标签建筑结构设计;加固柱;外包粘钢法;钢筋混凝土1 引言在土木工程建設中,应用范围最大的建筑材料依然是钢材和混凝土。
目前,建筑结构工程上常用的建筑结构加固技术有喷射混凝土技术加固法、增大截面法、外包粘钢加固法等等[1]。
其中外包粘钢加固法由于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特别是施工过程中对生产和生活影响较小等特点,在建筑及公路工程中应用十分广泛。
本课题仅对外包粘钢法加固柱技术进行研究。
针对钢筋混凝土柱外包粘钢加固柱的试验以往已做过一些[2-3],但由于使用的研究因素有所不同,研究结果也存在差别。
本课题主要是探讨外包粘钢法加固柱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2 混凝土外包粘钢加固柱技术的试验2.1 实验研究的目的以研究外包粘钢加固柱短时间轴心受压时两个参数的因素变化为主,即其强度承载力和力学性能。
首先分析外包粘钢法加固柱承载力的计算方法,然后再对不同形式钢板套筒加固技术的的试验结棍进行比较,从而探讨外包粘钢法加固柱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是否可行。
2.2 加载的方式采用外包粘钢法加固柱技术时,一般是将钢板粘于梁底受拉区,来提高粱的承载力,本次研究实验在短时间内对试验对象进行平稳地一次连续地施加荷载,荷载在短时期内平稳地施加若干次预定的重复荷载后,再连续不断地增加荷载直到结构构件破坏。
加载方式如下图1 所示:图1 加载方式2.3 试件的制作机制为了验证以上外包粘钢法加固柱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加固效果,有必要对钢筋混凝土的短柱轴压进行试验。
未加固试件可选择短柱,其参数为柱长600mm,截面尺寸选150mm×150mm,配有4ø6纵筋,箍筋采用ø6@100,如下图2 所示。
钢筋混凝土柱加固技术及应用
![钢筋混凝土柱加固技术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6f6cd0f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f9.png)
钢筋混凝土柱加固技术及应用一、Introduction钢筋混凝土柱是建筑物结构中承受垂直荷载的主要构件之一。
由于建筑物的使用年限、环境和荷载等因素的影响,柱子可能会出现裂缝、变形和弯曲等问题,导致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下降。
因此,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钢筋混凝土柱加固技术应运而生。
二、常见的加固方法1.包裹加固法这种方法是在原有的柱子外面再加上一层新的混凝土,从而增加柱子的承载能力。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加固柱子的截面、增加柱子的弯曲承载能力来达到加固的效果。
在加固时,需要考虑到加固层与原有柱子之间的粘结性和刚度,以及加固层的厚度和质量等因素。
2.纵向加固法这种方法是在柱子的纵向方向上增加纵向钢筋,从而增加柱子的承载能力。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增加柱子的纵向钢筋数量、直径和间距来达到加固的效果。
在加固时,需要考虑到钢筋的质量和布置方式,以及与原有柱子之间的连接方式等因素。
3.横向加固法这种方法是在柱子的横向方向上增加横向钢筋,从而增加柱子的承载能力。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增加柱子的横向钢筋数量、直径和间距来达到加固的效果。
在加固时,需要考虑到钢筋的质量和布置方式,以及与原有柱子之间的连接方式等因素。
三、加固材料的选择在进行钢筋混凝土柱加固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加固材料。
常见的加固材料包括:1.碳纤维增强材料碳纤维增强材料具有强度高、刚度好、耐腐蚀、耐久性好等优点。
在加固柱子时,碳纤维增强材料可以通过包裹、贴合和缠绕等方式进行加固。
2.玻璃纤维增强材料玻璃纤维增强材料具有耐腐蚀、耐久性好、价格便宜等优点。
在加固柱子时,玻璃纤维增强材料可以通过包裹、贴合和缠绕等方式进行加固。
3.钢板加固钢板加固具有强度高、刚度好等优点,可以通过焊接、螺栓连接等方式与钢筋混凝土柱相连接。
4.预应力加固预应力加固是将钢筋或钢缆预先张拉到一定程度,使其对钢筋混凝土柱施加预应力,从而增加柱子的承载能力。
四、案例分析某高层建筑中,某些柱子出现了裂缝和变形等问题,需要进行加固。
外包型钢加固法
![外包型钢加固法](https://img.taocdn.com/s3/m/0b2d6775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05.png)
外包型钢加固法1.外包型钢加固法,按其与原构件的连接方式分为:外粘结型钢加固法和无粘结外包型钢加固法;均适用于需要大幅度提高截面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的钢筋混凝土柱及梁的加固。
但对使用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有要求。
外包钢加固法的优点是构件截面尺寸增加不多,但其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可大幅度提高;加固后原构件上的混凝土因受外包钢缀板的约束变成三向受力的约束混凝土,构件的延性得到提高;施工不需要模板,施工速度较快。
外包钢加固法受使用环境限制,费用较高,有时需要特制的夹具,同时外包钢需进行防腐处理,以提高耐久性。
2.当工程要求不使用结构胶粘剂时,宜使用无粘结外包型钢加固法(不使用结构胶或仅使用水泥砂浆堵塞混凝土与型钢缝隙),也称干式外包型钢加固法。
其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2.1当原柱完好,但需提高其设计荷载时可按原柱与型钢构架共同承担荷载进行计算。
此时,型钢构架与原柱所承受的外力,可按各自截面刚度比例进行分配。
柱加固后总承载力为型钢构架承载力与原柱承载力之和。
2.2当原柱尚能工作,但需降低原设计承载力时,原柱承载力降低程度由可靠性鉴定结果进行确定;其不足部分由型钢构架承担。
2.3当原柱存在不适合继续承载的损伤或者严重缺陷时,可不考虑原柱的作用,全部荷载由型钢骨架承担。
2.4型钢骨架承载力按《钢结构设计规范》计算,并乘以与原柱协同工作的折减系数。
注意:无粘结外包型钢加固法,属于组合结构范畴;由于型钢与原构件之间无有效连接,其所受的外力,只能按原柱和型钢的刚度进行分配,而不能视为复合构件受力,很费刚材,仅在不宜使用胶粘的场合使用。
故型钢加固主要以外粘型钢加固法为主。
3.外粘型钢加固法的作用原理3.1对梁的加固对梁的加固,可理解成在加固混凝土梁的外围,套一个弹性空间钢桁架结构组成的组合结构,通过粘胶使梁与空间钢桁架协同工作。
采用粘钢双筋梁方案,粘钢加固的计算钢板面积亦是外套钢桁架弦杆的用钢面积,规整后参照构造要求选择型钢型材,组成加固型钢桁架的弦杆。
浅谈钢筋混凝土结构粘钢加固技术的应用
![浅谈钢筋混凝土结构粘钢加固技术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f178ff10242a8956bece446.png)
. 固法 、 包 钢加 固 法 、 应 力 加 固 法 、 设 支 撑 加 固 法 、 钢 加 固 1 4 施 工 方 法 及 要 求 外 预 增 粘 1 用轻 型水磨 石机磨 去混凝 土粘结 面浮浆 , 理干净后 , ) 清 用
以保证胶层粘 结在坚实 的混凝 土结构 加 固法 、 缝 修 补 技 术 等 。 其 中 , 钢 加 固 法 是 比较 新 颖 的 一 种 棉布醮丙酮将表 面擦干净 , 裂 粘
7 注意防火 。 )
根据现行 国家标准《 混凝 土结 构加固技术规范》 的相关规定进 行 , 1 5 技 术特 点 . 其受压区高度可按下式计算 : 1 坚 固耐 用 : 过 多 年 来 的 工 程 实 践 及 粘 钢 加 固后 所 进 行 的 ) 经 { A f A 一 A s X + { t =i o 结构试验 , 结构 的强度 和刚 度都 能满足设 计 的要求 , 全能保 证 完 其 中 为原构件纵 向钢 筋抗拉 强度 设计 值 ;。 原构 件纵 加 固工 程 的 质 量 。 A。 为 向受拉钢筋截面面积 为加 固钢 板抗拉 强度 设计 值 ; 为 加 固 A 2 施 工 快 速 : 保 证 粘 钢 加 固结 构 质 量 的前 提 下 , 不 停 产 、 ) 在 在 钢板 截面面积 为原构件纵 向钢筋抗 压强度设计值 ; 为原构 不影 响使用 的情 况下能快速完成加 固施工 。加 固 3d后 即可 正常 A。 件纵向受压钢筋截面面积 ~为原构件混凝土 弯曲抗压 强度 设计 使 用 。 值 ; 为 混 凝 土 受 压 区高 度 ; 原 构 件 的 宽度 。 b为 3 简 洁 轻巧 : 其 他 加 固方 法 比 较 , 钢 加 固结 构 受 力 明 确 , ) 与 粘 加固 , 此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按下式计算 :
外粘钢技术在混凝土柱体加固工程中的应用
![外粘钢技术在混凝土柱体加固工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4dc6d27e2bd960590c6773f.png)
第 1 期 3
。建筑 与工程 0
科技信. I
外粘钢技术在混凝询集 团有 限公 司 广西 南 宁 广
50 0 3 0 0)
【 摘 要】 粘钢加 固构件是 目前应用较广的一种结构加 固改造技术 , 现有的研究成 果主要 关注于本构关 系、 构造措施、 施工应 用等 方面。本 文主 要 结合 我 地 区 某 防 洪工 程 白沙堤 2 4 5自排 闸工 程 案 例 , 该 项 目中 的 拄体 采 用 外 粘 钢技 术 的加 固施 工 策略 , 文 对 该 方 法做 了相 关的 +4 对 本
2 工 程概 况
5 粘 贴 后 的 钢 板 应 进行 防锈 、 腐 蚀 处 理 。 ) 防
某 防洪 工 程 白沙 堤 2 4 5自排 闸工 程 , 由我公 司 负 责 施 工监 理 , 4 质 量 通 病 的 控 制措 施 探 讨 +4
41 结构胶 固化异常 的主要原 因是结构胶质量缺陷 , . 配合 比不 当, 养 护环境 。 相关的控制措施是 : 检查产品质量保证 书、 随机抽样见证送检 度为 2 . a 质量 鉴定为不合 格 , 1 MP , 5 根据该 工程的实 际情 况和质量 问 及 现场拉拔剪切强 度检测 , 制定配 比搅拌 质量标 准并旁站监控 、 检查 题 的分 析 , 工 单 位 拟采 用 外 粘 钢 的 加 固 方 法进 行 加 固补 强 的施 工 处 施 计 量 器 具 检 定 证 书 ; 产 品 适 用 温 度 操 作 及 养 护 , 订 养 护 标 准 及 温 按 制 理。 度 、 度 、H 值 控 制 措 施 , 行巡 视 及 测 量 。 湿 p 进 42 钢 板 变形 的 主要 原 因 是 焊 接 变形 。相 关 的控 制 措 施 是 : 查 焊 接 . 检 3 主 要 加 固技 术 工 艺 工 人 上 岗证 , 理 设 计 板 厚 、 免 交 叉 焊 缝 , 留变 形 量 , 订 合 理 焊 合 避 预 制
粘钢加固技术新施工技术应用
![粘钢加固技术新施工技术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b747975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e4.png)
粘钢加固技术新施工技术应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目前常用的建筑结构形式,由于设计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建筑超过使用年限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结构承载力不足的现象屡见不鲜。
为了保证结构的正常使用,必须对其进行补强加固。
目前的加固方法有很多种,如加大构件截面、施加预应力、外粘钢板、粘贴碳纤维等。
前两种方法的施工工艺复杂,工期较长,费用较高,加固期间不能正常使用。
而粘钢加固技术是利用粘钢加固的钢板与原结构体共同作用的机理使构件的受弯、受剪、受扭、受压性能得到提高的一种加固方式。
它既能保证加固质量,又不改变加固结构外形,而且可以在不停产的状态下进行加固施工,可谓简便易行。
《云南建筑》由云南省建设厅主管,云南省土木建筑学会,云南省设计学院昆明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杂志社设有编辑部、广告部、发行部和排版中心,云南建筑建筑刊物。
云南省土木建筑学会会刊。
主要刊载城市规划、城乡建设、建筑创作、建筑结构、建筑设备、施工安装、工程经济等专业的学术论著,图文并茂,力求反映我省地外高原边疆和民族地区的地方民族特点。
下面以具体实例:某公司生产车间的现浇梁、板进行外粘钢板的加固处理来分析此技术的应用机理。
1 工程情况1.1 该工程为生产车间,在室内地坪某区域内,有一震源。
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在夹层楼板上有明显震感。
1.2 所检测梁、板的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25。
1.3 经建筑工程质量检验测试中心检测,该工程混凝土强度不到20MPa,屋面横向梁中部及纵向梁中部多处存在一定深度的裂缝;由于抗剪承载力不足,纵向梁的端部有剪切型裂缝,屋面板也多处存在裂缝。
2 加固处理方案对现浇板进行双面粘钢加固,对梁受拉区采取粘钢加固。
此时,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可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进行,其受压区高度可按下式计算:fyoASO+fayAa-f’yoA’so=fcmoboX式中fya—原构件纵向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Aso—原构件纵向受拉钢筋截面面积;fay—加固钢板抗拉强度设计值;Aa—加固钢板截面截面积;f’yo—原构件纵向钢筋抗压强度设计值;A’so—原构件纵向受压钢筋截面面积;fcmo—原构件混凝土弯曲抗压强度设计值;X—混凝土受压区高度;bo—原构件的宽度。
粘钢加固在混凝土柱托换中的应用
![粘钢加固在混凝土柱托换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b2442fdba0d4a7302763ad0.png)
3加 固方 案
3 1加 固 方案 选择 .
大降低结构胶的粘贴效果 。最后
决 定 采 用 后 注 法 粘 钢 施 工 。采 用 后 注 法 粘 钢 施 工 , 将 即 六 边 形 钢 板 以及 六 块 钢 板 先 后 锚 固 在 拟 加 固 的 梁 底 , 时 焊 同 接 成 一 个 整 体 , 后 再 进 行 注胶 , 现 加 固 。 最 实 3 2圆 柱 支撑 卸 荷 . 抽 柱 前 先 采 用 千 斤 顶 结 合 大 口径 钢 管 对 内 圈六 根 圆柱 进
成 熟 。大 量 混 凝 土 结 构 由 于设 计 或 施 工 不 当 , 用 过 程 遭 受 使
环境侵 蚀影 响材料性 能下 降 , 使用 功能改 变 , 载增 加等原 荷 因, 常导致结构 的承载力不 足 , 常 需要对 结构进行补 强加 固, 以满足正常使用要求 。 粘钢加固方法是以高强 结构胶为粘 接剂 , 将补强用 的钢 板牢 固地粘接在各种钢筋混凝 土构件上 , 两种被粘 接物之 在 间, 依靠结构胶使两者形成整体共 同工作 , 以满 足结构 承载力 要求 。结构粘钢加固法是 目前较 为普 遍的一种 加固方法 。 现结合工程实例 , 对某 框架结构 抽柱并 采用后注 法粘钢 加固梁构件的设计施工应用进行详细阐述 。
保 证 钢 管 的 水 平 稳 定 性。 钢 管 上 下 端 用 8 mm 厚 , 20 5 mmX20 m 的矩 形 钢 板 焊 接 封 住 , 大 钢 管 支 撑 与 梁 、 5m 增 千
截面法加 固三 根交叉 梁 , 根 据计算结果 , 在 每根梁 梁 需
ma on f o srcinweeiut tdt pedti tc n lg . i p it n tut r lsr e os ra hs eh oo y n oc o l 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式中:ASC=AC+AS 钢管混凝土截面积, 为钢管混凝土组合轴压屈服强度 极限。 通过大量回归分析计算,得:
(5) 式中:B=0.1759fy/235+0974,C=-0.1038fck/20+00309,ζ为套箍系数:
(6) 其中 AS 为钢管截面积,AC 为混凝土截面积。 该计算公式只适用于钢管内为同一种混凝土材料,与本加固试件有差别。 为了能用该公式计算,取钢管内的混凝土强度为横截面积的加权平均值,且 用混凝土的棱柱体抗压强度代替混凝土的标准强度进行计算,于是得:
柱内混凝土的平均强度
=15.9N/mm2
B=0.1759×240/235+0.974=1.1536
钢筋混凝土柱外包粘钢加固技术研究与应用
1. 概述 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结构试验研究、理论分析及规
范编制等基础理论工作,近年来均有很大进展。日本在混凝土结构裂缝修补 技术方面,较系统全面,编制了《混凝土工程裂缝调查及补强加固技术规程》; 原苏联在工业厂房加固设计构造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出版有结构 加固构造图集;英国、德国在混凝土结构缺陷修补、防水及防腐处理技术方 面,也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我国近几年,在混凝土结构抗震加固旧房改造 及工程事故处理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程实践与试验研究,在国内发表了大 量论文,出版了不少著作,并且编有《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25: 90)。
为了验证上述加固方法的加固效果,进行了钢筋混凝土的短柱轴压试验。 未加固的试件为配置了纵筋和箍筋的短柱,截面尺寸 150×150m,柱长 600mm, 配有 4Ф6 纵筋,箍筋采用Ф4@150,见图 1(a)。预制四组不同等级的钢筋 混凝土柱,第一组试件数 9 根,另外三组试件数均为 6 根,共预制了 27 根短 柱,四组试件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依次为 14.7N/mm2、22.6N/mm2、 23.6N/mm2、26.0N/mm2。由于柱子尺寸不大,将外包角钢和钢板箍用外包钢板 套筒代替。加固步骤是先预制好钢筋混凝土短柱,用 2mm 厚的 A3 钢板做好钢 板套筒,要求钢板套筒与柱子等长,然后将混凝土短柱表面和钢板套筒内壁 做粘接前的表面处理,再二者表面涂上 WSI 界面胶,最后将短柱置于钢板套 筒中,在钢板套筒与柱之间浇筑高强胶凝细石混凝土。
表 1 试件的试验结果
组
短柱混凝土的立方 未加固短柱 方形箍筒的 提高
圆形箍筒加
提高
号
体抗压强度
的承载力
承载力 百分比 固的承载力
百分比
1
14.7N/mm2 289kN 835kN 195% 1308kN
353%
2
22.6N/mm2 418kN 970kN 132%
3
23.8N/mm2 440kN 990kN 125%
3. 外包粘钢柱的承载力计算
3.1 短柱未加固的承载能力
原柱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
。
混凝土的棱柱体抗压强度由经验公式得:
混凝土的横截面积 A=22500mm2。
钢筋的屈服强度 钢筋的横截面积 AS=113mm2 当短柱达到极限受压状态时,混凝土的强度达到了棱柱体的抗压强度, 钢筋的压应力达屈服强度,则未加固的钢筋混凝土短柱的极限承载力
理论值
试验值
圆形箍筒加固的承载力 (kN)
理论值
试验值
1
292
289
935
853
1190
1308
2
427
418Biblioteka 9829703
447
440
1002
990
4
486
477
1041
1033
2.2.2 试验结果分析
(1)由第一组未加固短柱的试验结果可知,荷载不大时,柱子的轴向应 变和横向应变与轴压力大致成正比。当荷载增大到一定程度,轴压力与应变 的变化不再成正比例,应变增加比荷载增加要快,最后应变失效,表明柱中 混凝土的微裂缝迅速发展。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美国学者用 “五倍定律”形象地说明耐久性的重要性,特别是设计对耐久性问题的重要 性。设计时,对新建项目在钢筋防护方面,每节省 1 美元,则发现钢筋锈蚀 时采取措施多追加 5 美元,混凝土开裂时多追加维护费用 25 美元,严重破坏 时多追加维护费用 125 美元。这一可怕的放大效应,使得各国政府投入大量 资金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与加固的研究。除了耐久性外,还有施工 质量问题,许多新建的建筑工程也存在较严重的工程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 这些建筑的加固在整个加固工作中,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2)当轴压力小于 600kN 时,钢板套筒与混凝土柱的轴向应变同步增加, 表明钢板套筒与混凝土柱共同工作情况良好。当轴压力大于 600kN 时,两者 轴向应变差别明显,分析其原因可能是钢板套筒与混凝土柱的长短不一致造 成的。
从钢板套与混凝土柱的横向应变看,两者的应变也基本同步增加。与轴向 应变对应,当轴压力大于 600kN 时,横向应变显著增加或应变片失效。
4
26.0N/mm2 477kN 1033kN 117%
图 1 试件设计
图 2 未加固短柱的轴压力和应变关系 图 3 方形套筒加固短柱的轴压力与应变关系
图 4 示出了圆形套筒加固柱的轴压力和应变关系 表 2 试验值与理论值比较
组号
未加固短柱的承载力 (kN)
理论值
试验值
方形箍筒的承载力 (kN)
(3)第一组按圆形箍加固的短柱轴压力与轴向应变关系和横向应变关系, 从轴向与横向应变看,当轴压力小于 800kN 时,两者按比例增加。当轴压力 大于 800kN 时,应变比轴压力增加要快,且钢板套筒与混凝土柱的轴向应变 相差明显,原因同方板箍加固,也是三种情况。
(4)从最后破坏形态看,未加固短柱混凝土被压碎而破坏,方形钢板套 筒加固柱破坏时中部向外凸起,钢板纵向失稳,圆形钢板套筒加固柱因套筒 轴向受压屈服,起皱失稳而破坏。
(1)
第一组混凝土的
,则
,钢筋的
,混凝土截面面积为 22500mm2,钢筋面积为 113N/mm2,代入上
式得 Nc=292kN。
3.2 方形钢板套筒加固的短柱
不考虑套筒的横向约束,则方形套筒加固的极限承载力为
(2)
加固用的胶凝细石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棱柱体抗压
强度
,细石混凝土截面积 A1=1842-1502=11356mm2,A3
钢钢板的屈服强度
,钢板套筒的横截面积
AS1=4×186×2=1488mm2,代入上式得 Nc=935kN
3.3 圆形钢板套筒加固的短柱
不考虑套筒的横向约束,则圆形套筒加固的极限承载力为
(3)
细石混凝土截面积 A1=1042×π-1502=11479mm2,钢板套筒的横截面积 AS1=210×π×2=1319mm2,代入上式得 Nc=898kN。
对老化或有病害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是提高其耐久性、延长其使 用寿命较有效的办法,其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加大截面加固法、外包钢加 固法、预应力加固法、增设支撑加固法、粘钢加固法、托梁拔柱技术、增设
支撑体系及剪力墙加固法、增设拉结连系加固法、裂缝修补技术等。 其中,粘钢加固法是比较新颖的一种加固方法,它是在混凝土构件表面
C=-0.1038×15.9/20+0.0309=-0.05177
ζ=-0.0388×240/15.9=0.5847
=32.57N/mm2 考虑柱内钢筋,则 3.5 试验值与计算值比较 把(1)式的计算结果与表 1 的试验结果比较可知,未加固短柱实验值与 理论值非常接近,而方形钢板套筒加固试验值比计算值偏低。相对而言,圆 形箍板(曲面)的局部稳定性较方形箍板(平面)的局部稳定性要好,且内 部混凝土的横向变形使钢板套筒环向受拉,也有利于钢板套筒的轴向稳定性。 反过来钢板套筒的横向约束使内部混凝土具有良好的三向受压应力状态,也 提高了混凝土的轴压强度。从钢板套筒的失稳现象看,最后钢板只是纵向屈 服局部失稳,钢板套筒充分发挥了轴向抗压强度。试验结果比不考虑横向约 束的计算值高出 46%,说明了混凝土的二向受压应力效应明显。与考虑横向 约束的计算结果比较,试验值高出计算值 10%说明了混凝土内部的整体性好, 该加固方法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4. 结构加固技术在万益钢结构厂厂房加固中的应用 4.1 万益钢结构厂工程简介及损坏现状 工程概况:万益钢结构加工厂是广东省电力一局安装公司进行钢结构制 造安装的专门加工厂,该厂位于广州番禺万顷沙滨海处的软土地基上,厂房 结构于 96 年 4 月建成,96 年 10 月投入使用。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发生基础 沉降,经过一年的细致观测与检查,除发现基础沉陷外,还发现柱子出现水 平裂缝,天车梁及牛腿处均有破损现象,地梁破损严重。广东省电力一局质 量检测中心站于 97 年 10 月至 11 月对厂房构件进行全面检测。检测结果表明: 该厂房存在如下问题:
用特别的建筑结构胶粘贴钢板,以提高结构承载力的一种加固方法。该方法 始于 60 年代,优点是简单、快速、不影响结构外形,施工时对生产和生活影 响较小。在国际上它是一种适用面较广的先进的加固方法。不仅在建筑上使 用,而且在公路桥梁也普遍采用。
外包钢加固法也是一种使用面较广的传统加固方法,分湿式与干式两种 情况。两者相比,干式外包钢施工更为简便,但承载力提高量、整体工作性 能及受力特点也不如湿式外包钢有效。湿式外包钢加固施工较为复杂。本文 拟将湿式外包钢加固技术与粘钢加固技术结合起来,用新型结构胶代替乳胶 水泥和环氧树脂化学灌浆,这可给施工带来较大方便,且型钢能与原混凝土 结构共同受力,同时发挥了外包钢加固技术与粘钢加固技术的优点。本文就 是要通过对这种新型结构胶的外包粘钢柱的模型试验,探讨这种加固技术的 受力性能。并还针对广东省电力一局万益钢结构加工厂出现的质量问题,把 其作为工程加固研究实例,分析其结构受损的原因,提出结构加固的方案及 施工措施,并评价加固效果,进一步说明把上述外包粘钢技术用于工程结构 加固的可行性。 2. 钢筋混凝土短柱胶凝混凝土外包粘钢加固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