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信号处理与识别
基于深度学习的语音识别和处理
基于深度学习的语音识别和处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的生活越来越方便与舒适,各种智能设备和智能系统也随之应运而生。
其中,基于深度学习的语音识别和处理技术是一项备受关注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无人驾驶、智能客服等领域。
本文将从技术基础、应用场景、未来发展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技术基础深度学习是一种机器学习方法,利用多层神经网络来提取高级抽象特征,可以对图像、语音等自然语言进行有效识别和处理。
其中,语音识别技术就是应用深度学习方法实现的。
它的目的是将人类的语音信号转化为计算机可识别的文本信号。
语音信号处理需要通过采集、滤波、特征提取等步骤进行预处理。
随后,将处理后的语音信号传入深度学习神经网络进行特征提取和识别。
在特征提取方面,深度学习使用卷积神经网络(CNN)或递归神经网络(RNN)等方法进行特征提取。
在识别方面,深度学习使用连接时序分类(CTC)或循环神经网络语言模型(RNNLM)等方法实现文本信号的输出和识别。
二、应用场景深度学习的语音识别和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无人驾驶、智能客服等领域。
在智能家居中,人们可以通过语音指令控制家中的各种设备,如智能电视、智能空调、智能灯光等。
在无人驾驶领域中,语音识别可以用于车内操作员的语音指令控制,以及乘车人员的人机交互。
在智能客服领域中,语音识别可以用于自动语音导航、语音交互等方面。
三、未来发展未来,随着深度学习算法的不断改进和硬件设备的不断升级,语音识别和处理技术将有更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医疗行业中,可以通过语音识别技术实现医疗记录的自动化、医生操作的语音控制等功能。
在零售行业中,可以通过语音指令实现自助购物,减轻消费者的购物压力。
在教育行业中,可以通过语音识别技术实现智能辅导、语音测试等功能,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体验。
总之,基于深度学习的语音识别和处理技术是一项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技术。
它的发展和应用将给各个行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项技术将更加成熟和完善,为人类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智能。
语音信号的处理与识别
语音信号的处理与识别前言语音信号是日常生活中我们最常接触的信息载体之一。
它不但是人类表达思想、交流信息的主要方式,还具有实现人机交互、智能家居控制等方面的实用价值。
因此,语音信号的处理和识别一直是语音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从语音信号起源、基本特征和语音信号处理技术方向几个方面来介绍语音信号的处理和识别。
一、语音信号起源人类语音活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数百万年前的早期人类。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语音演化成为一种由音素组成的语言系统。
语音信号是指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所产生的声波,其频率范围在20 Hz 至20 kHz之间。
声波在传递时会受到各种噪声的影响,如环境噪声和语言本身的多音节、口音等。
这些因素的影响会增加语音信号的复杂程度,限制语音信号的处理和识别效率和精度。
二、语音信号的基本特征1、时域特征时域特征是指语音信号在时间轴上的特征。
语音信号的基本单元是音素和音节,声学上可分为短时幅度、短时频率等特征。
这些特征反映着语音信号中的音调、音长、音量等基本要素。
2、频域特征频域特征是指语音信号在频域上的特征。
语音信号的主要频谱成分是心音频率(F0)、共振频率(嘴唇、鼻音等)和嘈杂频率。
这些特征反映了语音信号在不同频率段中的特性。
3、语音特征提取为了实现语音信号的自动处理和识别,需要先进行语音特征提取。
常见的语音特征提取方式有短时傅里叶变换(Short-time Fourier transform,STFT)、梅尔频率倒谱系数(Mel-frequency cepstral coefficients,MFCC)、线性预测编码(Linear prediction coding,LPC)等。
这些方式可以从时间或者频率维度上提取语音信号中的特征,为后续的语音处理和识别打下基础。
三、语音信号处理技术方向1、语音信号预处理语音信号预处理是指对语音信号进行去噪、增强、归一化等处理,以提高语音信号的质量和可识别性。
常用的语音信号预处理方法有谱减法、Log谱减法、没入域滤波和神经网络滤波等。
论语音信号的特征提取和语音识别技术
论语音信号的特征提取和语音识别技术语音信号的特征提取和语音识别技术是语音处理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主要用于从语音信号中提取有效的特征,并将其应用于语音识别任务中。
一、语音信号的特征提取语音信号的特征提取旨在从原始语音信号中提取出能够最有效地进行区分和表示的信息。
常见的语音信号的特征提取方法包括:1.短时能量和过零率:短时能量描述了语音信号在短时时间内的能量大小,过零率描述了语音信号经过零点的频率,可以用于检测语音的活动性和边界。
2.声谱图:声谱图是将语音信号转换为频谱的一种可视化表示方法,在声谱图中可以看到声音在不同频率上的强度分布情况,可以用于语音信号的频域分析。
3.倒谱系数:倒谱系数是通过对语音信号的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和对数运算得到的,倒谱系数描述了语音信号在倒谱域内的频谱特性,常用于语音识别中的声学特征表示。
4.线性预测系数:线性预测系数是通过对语音信号进行线性预测分析得到的,用于表示语音信号的谐波结构和共振峰,常用于语音识别中的声学特征表示。
5.梅尔频率倒谱系数:梅尔频率倒谱系数是在倒谱系数的基础上引入了梅尔滤波器组,在梅尔频率域内对语音信号进行分析和表示,更符合人类声音感知的特性。
语音识别技术是指将语音信号转换为对应的文本或命令的过程。
常见的语音识别技术包括:1.隐马尔可夫模型(HMM):HMM是一种统计模型,用于描述语音信号与文本之间的关系。
它将语音信号的声学特征序列映射为文本的概率分布,通过最大似然估计和维特比算法来进行识别。
2.深度神经网络(DNN):DNN是一种基于多层神经网络的机器学习模型,通过训练大量的语音数据来进行语音识别。
DNN在特征提取和模型训练方面都具有较好的性能。
3.循环神经网络(RNN):RNN是一种具有记忆功能的神经网络,在语音识别中可用于处理序列数据,如语音信号的语音帧。
4.语言模型:语言模型是用来描述文本序列的概率分布模型,常用于语音识别中对候选文本进行评分和选择。
语音信号处理与语音识别技术研究
语音信号处理与语音识别技术研究语音信号处理与语音识别技术是计算机科学领域中的热门研究方向,广泛应用于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
本文将从语音信号处理和语音识别技术的原理、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语音信号处理技术语音信号处理技术主要包括语音前端处理和语音后端处理两大部分。
语音前端处理主要用于对语音信号进行预处理,包括语音分帧、加窗、时频转换、特征提取等步骤,旨在提取出语音信号中的有用信息。
语音后端处理主要用于对已提取的特征进行进一步处理和分析,如说话人识别、情感分析等。
在语音前端处理中,语音分帧将连续的语音信号分成若干个短时段,加窗则是为了减小频谱泄漏和频谱扭曲的影响。
时频转换是将时域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通常使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来进行。
特征提取是将频域信号转换为一组更具代表性的特征参数,常用的特征参数包括MFCC(Mel频率倒谱系数)、LPCC(线性预测倒谱系数)等。
语音后端处理中的说话人识别是通过比较不同说话人的声音特征来区分不同的说话人。
情感分析是通过分析语音中的情感特征,如音调、语速等,来判断说话人的情感状态。
这些技术在安全监控、语音助手、情感识别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二、语音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旨在将语音信号转化为相应的文本或命令。
它可以帮助人机交互更加便捷高效,广泛应用于语音助手、语音搜索、智能家居等领域。
语音识别技术主要包括声学模型、语言模型和解码器三个部分。
声学模型是语音识别的核心部分,用于建模语音信号和相应的文本之间的关系。
传统的声学模型采用隐马尔可夫模型(HMM)进行建模,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的兴起,使得使用深度神经网络(DNN)和卷积神经网络(CNN)来建模声学模型成为主流。
语言模型用于捕捉语言的知识和规律,它可以提升语音识别系统的准确度和可用性。
常见的语言模型有n-gram模型和神经网络语言模型(NNLM)。
n-gram模型基于统计概率进行建模,而NNLM则是通过学习大量语料来捕捉语言的上下文信息。
语音信号的分析与识别
语音信号的分析与识别
语音信号分析与识别是计算机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是计算机视觉和语言处理中的重要方面,也是智能机器人及智能系统上重要的研究内容。
它是一种以数字方式处理语音信号的一种技术,目的是提取语音信号的特征以及更高级的语音识别。
语音信号分析与识别是语音处理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今天通信领域和机器识别领域最重要的一种技术。
语音信号分析是以数字信号(数字码)表示语音信号,以了解和分析语音信号的特征,称为语音分析。
语音信号分析通常是由语音分析过程组成,其组成过程包括:(1)声学性能分析;(2)声学表征;(3)声学模型建立;(4)特征提取;(5)语音参数分析。
语音信号识别是以数字码表示的语音信号和已知的语音库之间的一种匹配,通常称为语音识别。
与语音分析不同,语音识别关注的是语音信号的有意义的表示,而不是信号的特征提取。
一般来说,语音识别的基本方法有基于模式的语音识别,也称为模板匹配,基于规则的语音识别,也称为规则匹配,和基于语音识别的机器学习。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技术的发展更是在推动语音信号分析与识别取得新的发展。
语音信号的识别与分析技术
语音信号的识别与分析技术语音信号是我们日常交流中最为普遍和基础的通信手段,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设备和人机交互系统也采用语音作为信息输入和输出的方式,语音信号的识别与分析技术也越来越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语音信号的识别可以分为语音识别和说话人识别两种。
语音识别是指将说话人说的语音信号转化为文本或命令等符号组合的技术,它是现代人机交互和自然语言处理的基础;而说话人识别是指通过对语音信号中的说话人身份进行识别,从而实现区分不同说话人的功能。
语音信号的分析则是指对说话人语音信号的声学和语言特征进行分析,以提取有效信息的技术。
从声学角度来说,语音信号的分析可以分别在时域和频域上进行。
在时域上,可以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语音信号进行连续采样,并对其物理特性(如频率、振幅、波形等)进行分析;在频域上,可以将语音信号转化为频域信号,并利用现代声学理论对其进行分析。
在语言学角度来说,语音信号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对语音信号中的语言信息进行抽取和处理。
语音信号中的语言信息包括音位、音节、单词和语调等。
而对于这些语言信息的抽取和处理,则需要运用到语言学理论、音韵学和自然语言处理等相关技术。
除了语音识别和说话人识别以外,语音信号的识别和分析技术还能够应用于很多其他领域。
例如,通过语音识别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智能家居、手写识别、虚拟助手等人工智能设备的语音交互功能;通过说话人识别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声纹识别、安全认证等方面的应用;而通过语音分析技术的应用,则可以实现情感分析、语音合成等应用。
尽管语音信号的识别和分析技术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
例如,现有的语音识别技术在语音噪声和口音干扰比较大的情况下准确率较低,而现有的说话人识别技术在多说话人同时发言的情况下也容易出现识别困难;而对于语音信号的分析,则由于人类语言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其分析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总体来说,语音信号的识别与分析技术已经逐渐成为了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中的研究重点之一,随着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我们期待这一领域在未来的进一步发展。
数字信号处理作业之语音识别与处理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数字信号处理之语音识别与处理学号姓名赵典一语音信号众所周知,语音在人类社会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小至人们的日常生活,大到国家大事、世界新闻、社会舆论和各种重要会议,都离不开语言和文字。
近年来,普通电话、移动电话和互联网已经普及到家庭。
在这些先进的工具中,语音信号处理中的语音编码和语音合成就有很大贡献。
再进一步,可以预料到的口呼打字机(又称听写机,它能把语音转换为文字)、语音翻译机(例如输入为汉语,输出为英语,或者相反),已经不是梦想而是提到日程上的研究工作了。
20 世纪60 年代中期形成的一系列数字信号处理方法和算法, 如数字滤波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是语音数字信号处理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而70 年代初期产生的线性预测编码(LPC)算法, 为语音信号的数字处理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工具。
语音信号的编码和压缩是语音信号处理的主要内容。
语音信号处理在通信、语音识别与合成、自然语言理解、多媒体数据库以及互联网等多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同时它对于理解音频类等一般的声音媒体的特点也有很大的帮助。
对于移动通信来说, 最多的信息是语音信号, 语音编码的技术在数字移动通信中具有相当关键的作用, 高质量低速率的语音编码技术是数字移动网的永远的追求。
所谓语音编码是信源编码, 它是将模拟语音信号变成数字信号以便在信道中传输。
除了通信带宽的要求外, 计算机存储容量的限制也要求对语音信号进行压缩, 以满足海量数据情况下进行实时或准实时计算机处理的目的。
二、语音信号处理的发展史:声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而语言声学又是声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它主要的研究方向是人的发声器官机理,发声器官的类比线路和数学模型,听觉器官的特性(如听阈、掩蔽、临界带宽、听力损失等) ,听觉器官的数学模型,语音信号的物理特性(如频谱特性、声调特性、相关特性、概率分布等) ,语音的清晰度和可懂度等。
当今通信和广播的发展非常迅速,而语言通信和语言广播仍然是最重要的部分,语言声学则是这些技术科学的基础。
语音识别中的语音信号预处理与特征提取优化
语音识别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重要应用,它涉及到对语音信号的预处理和特征提取。
预处理和特征提取是语音识别中的关键步骤,它们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语音识别的准确性和性能。
以下是关于语音识别中的语音信号预处理和特征提取优化的几点建议:一、语音信号预处理1. 信号采集:使用高质量的麦克风或者语音拾取设备进行语音采集,保证信号的纯净性和稳定性。
2. 噪声消除:对于来自环境或其他设备的噪声,需要进行适当的噪声消除处理。
可以使用数字滤波器、噪声掩蔽等技术进行噪声消除。
3. 采样率转换:对于不同采样率的数据,需要进行采样率转换,以保证数据的统一性和可处理性。
4. 增益控制:对语音信号的增益进行适当的控制,以保证信号的动态范围,避免过载或不足。
二、特征提取优化1. 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STFT是一种常用的语音特征提取方法,可以将时域的语音信号转换为频域的特征向量。
通过调整窗口大小和重叠长度,可以提高特征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2. 梅尔频率倒谱系数(MFCC):MFCC是一种基于人类听觉特性的特征提取方法,它可以反映语音的纹理和情感。
通过优化MFCC的计算方法,可以提高特征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3. 深度学习特征: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在语音识别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使用深度学习模型(如卷积神经网络)对语音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可以获得更加复杂和有效的特征向量。
这些特征向量可以更好地捕捉语音的内部结构和模式。
4. 特征选择和优化:选择适合特定应用场景的特征组合,可以提高特征的准确性和性能。
同时,对特征进行适当的归一化、平滑等处理,可以提高特征的可解释性和稳定性。
三、优化流程1. 实验验证:通过实验验证不同的预处理和特征提取方法的效果,选择最适合特定应用场景的方法。
2. 参数调整:根据实验结果,对预处理和特征提取过程中的参数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提高性能。
3. 评估指标:使用准确率、召回率、F1得分等评估指标来评估语音识别的性能,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优化。
语音信号处理技术及其在手机应用中的应用
语音信号处理技术及其在手机应用中的应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通讯设备的需求越来越高。
目前,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必需品,不仅是通讯工具,还是娱乐、学习、工作等各方面的助手。
而语音通讯是智能手机的一个重要功能,语音信号处理技术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语音信号处理技术简介语音信号处理技术是指将人类语音转化为数字信号,通过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其进行分析、识别和合成等处理过程的一门技术。
其中,主要包括语音信号采样、量化、编码、噪声抑制、语音增强、语音识别等技术。
语音信号采样是将模拟语音信号按照一定的采样频率变成数字信号的处理过程,主要有时间间隔、采样频率和量化位数等参数来进行描述。
采样频率越高,还原信号的质量越好,但需要更多的计算资源和存储空间。
采样完成后,采样的数据需要进行编码。
编码后的数据才能被传输或存储。
常见的编码方式有压缩编码和无损编码两种,压缩编码会丢失一部分信息,但可以将数据压缩为较小的体积,减少传输和存储空间。
而无损编码则可以完整保留信号,但比压缩编码体积更大。
由于信号在传播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干扰和噪声的影响,而噪音对于语音识别影响很大。
因此,噪声抑制、语音增强等技术便出现了。
噪声抑制技术是指对于语音信号中的噪声进行去除,例如利用自适应滤波器的方法对于噪声进行去除。
而语音增强技术则是指通过对于语音信号的处理方式,增强语音信号的强度和清晰度,例如利用谱减法、光谱相减法等方法对语音信号进行处理。
语音信号识别技术则是指通过自然语言处理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将语音信号转化为文本或者是指令的技术。
例如目前常见的语音助手Siri、小度等,都是基于语音信号识别技术实现的。
二、语音信号处理技术在手机应用中的应用在手机应用中,语音信号处理技术应用非常广泛。
下面将从通话、语音识别以及语音搜索等几个方面进行介绍:1. 通话功能手机通话是一项非常基本的功能,语音信号处理技术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进行语音通话时,一方通过麦克风采集到的语音信号,会被传输到另一方的手机上,这样双方才能进行语音交流。
语音识别技术原理是什么
语音识别技术原理是什么
语音识别技术是指将人的语音信号转化为机器能够理解和处理的文字或命令。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音频采集:使用麦克风等设备采集人的语音信号,将声音转化为模拟电信号。
2. 信号预处理: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预处理,包括消除噪声、滤波等操作,使语音信号更加清晰。
3. 特征提取:将预处理后的语音信号转化为机器可以理解的特征向量。
常用的特征提取方法有MFCC(Mel频率倒谱系数)等。
4. 音频切割:将连续的语音信号切割成单个的语音片段,以便进行后续的处理。
5. 声学建模:通过使用大量标注好的语音数据,训练声学模型。
声学模型将语音片段与对应的文本进行对齐,建立语音与文字之间的映射关系。
6. 语言模型:使用大量的文本数据进行训练,建立语言模型,用于预测语音对应的文字顺序和语法规则。
7. 解码匹配:将特征向量与声学模型和语言模型进行匹配,找到最有可能的文字序列作为识别结果。
8. 后处理:对识别结果进行修正和优化,包括语法纠正、自适应模型更新等。
需要注意的是,语音识别技术涉及到信号处理、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具体的实现方式和算法会有所不同。
以上仅为一般的语音识别技术原理概述。
语音信号处理与语音识别
语音信号处理与语音识别语音信号处理是指将人耳所能接收的声音转换成数字形式,以便计算机等电子设备进行处理和利用的技术。
而语音识别则是指利用计算机对人类语言进行分析和理解,识别出说话人所说的词语或句子,并将之转换成可读性高的文字或其他形式的记录。
语音信号处理的主要工作包括语音信号预处理、特征提取和语音合成。
其中语音信号预处理是指对声音信号做去噪、滤波等一系列信号处理操作,以消除噪声、增强信号的质量。
特征提取则是将语音信号转换成许多和声音属性相关的数字形式,通常使用的有梅尔频率倒谱系数(MFCC)和线性预测系数(LPC)。
语音合成则是将数字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使计算机能够输出可听的语音。
在语音识别方面,主要分为模板匹配法和统计模型法。
在模板匹配法中,需要事先存储好一些可能说话人所说的单词或句子,然后将输入的语音信号与存储的模板信号进行比对,找到最接近的匹配。
而在统计模型法中,则需要先建立起声学模型和语言模型两个模型,再将语音信号与这两个模型进行比对,找到最大概率的匹配结果。
语音识别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在人机交互、智能音箱、虚拟助手、语音搜索、自动翻译等领域都有涉及。
其中,智能音箱的快速普及,也推动了语音识别技术的迅速发展。
通过智能音箱,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指令,控制智能家居、播放音乐、查询资讯等各种操作,大大提高了生活效率。
然而,语音识别技术尚存在一些问题,如与语言环境有关的识别误差、单词或句子之间的连音,以及说话人性别、年龄等个体差异所带来的问题等。
综上所述,语音信号处理和语音识别技术正逐渐成为人类与计算机交互的常规方式。
它们的发展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方便生活,同时也带来了更多领域的拓展和创新。
基于深度置信网络的语音信号分析与处理
基于深度置信网络的语音信号分析与处理人类语音信号传达着丰富的信息,但是这些信息并不容易被机器自动地处理和解码。
在过去几十年中,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算法的改进,语音信号处理逐渐成为了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
与传统的方法相比,神经网络等机器学习算法在语音信号处理中表现出了更加优秀的性能。
深度置信网络(Deep Belief Networks, DBN)是一种典型的深度学习算法,最初提出于2006年。
与传统的前馈神经网络不同,DBN包括若干层神经元,其中的每一层都可以学习到数据的不同特征。
在语音信号分析中,DBN可以利用大量的有标注的语音数据集,学习到语音信号的潜在特征并进行分类和识别。
在语音信号分析和处理中,DBN可以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音信号识别语音信号识别是语音信号处理的一个经典问题。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该问题一直是语音处理领域的焦点。
传统的语音信号识别算法需要手工设计特征,并使用机器学习方法进行分类和识别。
然而,这种方法存在许多问题,例如特征选择困难、分类器的选择和参数设置等。
DBN可以通过自动学习数据的潜在特征来进行语音信号的分类和识别。
例如,在语音识别中,可以将DBN用于声学处理,从而获得音频特征。
在音频特征提取的过程中,DBN被学习以提供更加具有区分性的特征。
这些特征是从较大的文本和音频训练集上生成的,并且可以用于所有的语音识别任务。
二、语音信号增强在现实应用中,语音信号通常受到各种噪声的干扰,这使得语音信号的质量受到影响,从而影响语音信号识别的准确率。
DBN可以用于语音信号增强,提高其识别准确率。
例如,在语音增强中,DBN可以将噪声特征和语音特征进行分离,从而恢复干净的语音信号。
这种技术可以被应用于语音信号的去噪和源分离等领域。
三、语音信号合成语音信号合成是一种生成人类类似的语音信号的方法。
传统的语音信号合成算法需要手工设计语音信号生成的模型,而DBN可以实现自动学习,从而生成更加自然的语音信号。
基于信息论的语音信号特征提取与识别
基于信息论的语音信号特征提取与识别近年来,基于信息论的语音信号特征提取与识别,是语音处理领域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
语音信号具有高度的非线性、时变性、多样性等特点,因此要对其进行处理和识别,需要较为准确的特征提取。
信息论是一种数学理论,可以对语音信号的信息进行量化,从而提取特征并进行识别。
信息论是研究信息量的一门学科,它的基本概念是熵。
熵是度量信息量多寡的一种物理量,与信息中的不确定性或者信息规律性有关。
在语音信号分析中,熵可以用来描述语音信号的复杂性和随机性。
当熵值较低时,表示语音信号复杂性较低,信息规律性较高,相反,当熵值较高时,语音信号复杂性较高,信息规律性较低。
为了更准确的提取语音信号的特征,通常需要引入更多的信息熵概念。
比如,相对熵是描述两个概率分布之间的距离的概念。
它可以用来描述语音信号中,不同频率上信号的分布情况,并可以对其进行归一化处理,从而得到更可靠的结果。
另外,互信息是研究两个事件之间相关性的一种信息概念,它可以用来描述语音信号中不同部分之间的关联度,从而进一步提取语音信号的信息特征。
除了信息熵概念之外,还可以考虑使用小波变换等信号处理技术,对语音信号进行分解和重构。
小波变换可以把语音信号分解为不同尺度和不同频率上的局部成分,从而更加准确地提取语音信号的特征。
此外,小波包分析也可以用于语音信号识别,它拥有更强的局部化性质,可以更加有效地提取语音信号的特征。
除了信息熵和小波变换等技术之外,还可以考虑使用深度学习等机器学习技术对语音信号进行识别。
深度学习是一种通过层次化结构学习得到复杂模型的机器学习算法,能够有效地提取语音信号中的高层次特征,并用于语音信号的识别和分类。
总之,基于信息论的语音信号特征提取与识别,是一个非常具有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的领域。
在这个领域中,需注意选取合适的信息熵模型及其他信号处理技术,灵活应用不同的技术手段,以达到有效而准确的特征提取和语音信号识别,为社会发展和商业应用带来更为广阔的前景。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语音识别中的使用方法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语音识别中的使用方法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简称NLP)技术是一种通过计算机对人类语言进行处理和理解的技术。
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机器翻译、文本分类、情感分析以及语音识别。
语音识别技术旨在将语音信号转化为可被计算机处理的文本形式。
通过结合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语音识别系统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和分析人类语言。
下面将介绍一些在语音识别中使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方法。
1. 语音信号的预处理:在进行语音识别之前,通常需要对语音信号进行预处理和特征提取。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可用于降噪和去除语音信号中的无关信息,使其更具可识别性。
例如,可以利用NLP技术进行语音信号的去除谐波噪声和背景噪声,提高语音识别的准确性。
2. 声音特征提取: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可以用于提取声音中的特征,以便进一步的语音识别。
通常使用Mel频率倒谱系数(Mel-Frequency Cepstral Coefficients,简称MFCC)来表示语音信号的特征。
MFCC是通过对语音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和滤波器组合而得到,可以提取语音信号的频率、能量和时域信息。
3. 语音识别模型的训练: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可以用于训练语音识别模型。
通过建立语言模型和声学模型,可以提高语音识别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语言模型是根据大规模语料库训练得到的,用于估计词序列的概率分布。
声学模型是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训练得到的,用于估计声学特征与文本之间的对应关系。
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训练数据进行预处理和特征选择,可以提高训练模型的效果。
4. 语音识别结果的后处理:在得到语音识别的结果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可用于进一步的后处理和优化。
例如,可以使用N-gram语言模型进行词性标注和语法分析,以排除或修正可能的错误。
还可以使用命名实体识别和关系抽取技术,从识别结果中提取实体和关系信息。
这些技术有助于增加语音识别的准确性和语义理解能力。
语音信号处理第7章 语音识别
7.2.3 关键组成 *计算量和存储量的削减
对于某些硬件和软件资源有限的语音识别系统来说,降低 识别处理的计算量和存储量非常重要。
当用HMM作为识别模型时,特征矢量的输出概率计算以 及输入语音和语音模型的匹配搜索将占用很大的时间和空 间。为了减少计算量和存储量,可以进行语音或者标准模 式的矢量量化和聚类运算分析,利用代表语音特征的中心 值进行匹配。
非线性匹配D3(T,R)
7.3.2 动态时间规整
1)直接匹配是假设测试模板和参考模板长度相等,即
im in
2)线性时间规整技术假设说话速度是按不同说话单元的发 音长度等比例分布的,即
N in im M
3)DTW是把时间规整和距离测度计算结合起来的一种非 线性规整技术,它寻找一个规整函数 im (in ) ,将测试矢 量的时间轴n非线性地映射到参考模板的时间轴m上,并使 N 该函数满足:
7.2.3 关键组成 *语音识别算法
主流算法包括:
1)基于参数模型的隐马尔可夫模型(HMM)——主要用 于大词汇量的语音识别系统,它需要较多的模型训练数据, 较长的训练时间及识别时间,而且还需要较大的内存空间 2)基于非参数模型的矢量量化(VQ)方法——所需的模 型训练数据,训练与识别时间,工作存储空间都很小,但 是对于大词汇量语音识别的识别性能不如HMM好。 3)基于动态时间规整(DTW)算法——应用在小词汇量、 孤立字(词)识别系统 4)人工神经网络( ANN)、ANN/HMM法、VQ/HMM法 等。
(in 1) (in ) 1
7.3.2 动态时间规整
R
M
( N ) M
时间规整函数
im
2 1 1
(1) 1
T
基于MATLAB的音频信号处理与语音识别系统设计
基于MATLAB的音频信号处理与语音识别系统设计一、引言音频信号处理与语音识别是数字信号处理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语音识别系统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如何利用MATLAB软件进行音频信号处理与语音识别系统的设计,包括信号预处理、特征提取、模式识别等关键步骤。
二、音频信号处理在进行语音识别之前,首先需要对音频信号进行处理。
MATLAB提供了丰富的信号处理工具,可以对音频信号进行滤波、降噪、增益等操作,以提高后续语音识别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三、特征提取特征提取是语音识别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它能够从复杂的音频信号中提取出最具代表性的信息。
常用的特征包括梅尔频率倒谱系数(MFCC)、线性预测编码(LPC)等。
MATLAB提供了丰富的工具箱,可以方便地实现这些特征提取算法。
四、模式识别模式识别是语音识别系统的核心部分,它通过对提取出的特征进行分类和识别,从而实现对不同语音信号的区分。
在MATLAB中,可以利用支持向量机(SVM)、人工神经网络(ANN)等算法来构建模式识别模型,并对语音信号进行分类。
五、系统集成将音频信号处理、特征提取和模式识别整合到一个系统中是设计语音识别系统的关键。
MATLAB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和函数,可以帮助我们将各个部分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一个完整的语音识别系统。
六、实验与结果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和数据集,我们可以验证所设计的基于MATLAB的音频信号处理与语音识别系统的性能和准确性。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进一步优化系统设计,并提高语音识别系统的性能。
七、结论基于MATLAB的音频信号处理与语音识别系统设计是一个复杂而又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但是借助MATLAB强大的功能和工具,我们可以更加高效地完成这一任务。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MATLAB的语音识别系统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进一步的优化。
通过本文对基于MATLAB的音频信号处理与语音识别系统设计进行介绍和讨论,相信读者对该领域会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在实际应用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音频信号处理中的语音识别算法与优化方法
音频信号处理中的语音识别算法与优化方法语音识别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一项重要应用技术,已经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应用于音频转文字、语音助手等场景。
在音频信号处理中,语音识别算法和优化方法是核心关键技术,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些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一、语音识别算法在语音识别领域,常用的算法包括概率图模型(HMM)和深度学习方法(如循环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
这些算法的目标是将输入的音频信号转化为对应的文字表达。
1. 概率图模型(HMM)概率图模型是一种基于统计的模型,它将语音信号视为一个隐马尔可夫过程。
HMM包含三个重要的概率分布:状态转移概率、混淆概率和初始概率。
在语音识别中,HMM模型用于建模语音信号和语音单元之间的对应关系,如音素或音节。
HMM模型的语音识别过程可以分为两个步骤:特征提取和语音识别。
特征提取使用信号处理技术将连续的音频信号转化为一组具有区分性的特征向量。
常用的特征包括MFCC(Mel频率倒谱系数)和PLP(感知线性预测)。
在识别阶段,使用HMM模型进行概率计算,找出最有可能的语音识别结果。
2. 深度学习方法近年来,深度学习方法在语音识别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深度学习方法利用多层神经网络结构对输入的音频数据进行建模和特征提取。
其中,循环神经网络(RNN)和卷积神经网络(CNN)是最常用的深度学习模型。
RNN模型通过处理序列数据,能够捕捉音频信号中的上下文信息。
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是一种常见的RNN变体,用于解决RNN模型在处理长序列时的梯度消失问题。
与之不同,CNN模型则利用卷积层和池化层来提取音频信号的局部特征,并通过全连接层进行分类。
CNN模型在图像处理领域表现出色,但在语音识别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二、语音识别优化方法除了基本的语音识别算法,还有一些优化方法能够提升识别准确度和性能。
1. 语言模型语言模型用于对语音识别结果进行语法和语义上的校正,以提高识别结果的准确性。
常用的语言模型包括n-gram模型和循环神经网络语言模型(RNNLM)。
语音信号处理与语音识别技术研究与应用
语音信号处理与语音识别技术研究与应用概述:语音信号处理与语音识别技术是计算机科学领域中涉及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重要分支。
它的研究和应用可以帮助人们更加高效地与计算机交互,并且在各种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如语音助手、语音翻译、语音控制等。
本文将会对语音信号处理与语音识别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行探讨。
一、语音信号处理技术语音信号处理技术是指通过对语音信号进行采集、压缩、降噪等一系列处理的方法,以提高语音信号的质量和准确性。
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语音信号采集:语音信号的采集是语音处理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通过麦克风等设备采集人类发出的声音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可用于后续的语音分析与处理。
2. 语音信号压缩:由于语音信号具有很高的时空冗余性,对语音信号进行压缩可以减少存储空间和传输带宽的需求。
常见的语音压缩算法包括线性预测编码(LPC)和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ADPCM)等。
3. 语音信号增强:语音信号往往受到环境噪声的干扰,为了提高语音信号的质量和清晰度,需要进行降噪和去混响等处理。
通常采用的方法有谱减法、维纳滤波和经验模式分解等。
二、语音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是指将人类发出的语音信号转化为计算机可以理解的文字或命令的过程。
它包含了语音信号的识别、语音特征的提取和模型训练等步骤。
1. 语音信号识别:语音信号识别是将语音信号转化为离散的文本或命令的过程。
该过程中涉及到语音信号的分帧、特征提取和声学模型的应用。
常见的语音识别模型有隐马尔可夫模型(HMM)和深度神经网络(DNN)等。
2. 语音特征提取:语音信号中包含了丰富的信息,包括频谱、声道特性和共振峰等。
语音特征提取的目标是从原始语音信号中提取这些有用的特征,并用于后续的语音识别模型训练。
常用的特征提取算法包括Mel频率倒谱系数(MFCC)和线性判别分析(LDA)等。
3. 语音识别模型训练:语音识别模型的训练是基于大量的标注数据,通过训练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优化,从而提高模型对语音信号的判别能力。
语音信号的分析与处理
语音信号的分析与处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与语音信号打交道,如电话通讯、语音识别、音乐播放、影片配音等。
语音信号是人类声音的一种电信号表示形式,它的特性是非常复杂的,包括语音的声音频率、幅度大小、声音的拐角特征、信号的频率变化以及背景噪声等多方面因素。
因此,对语音信号正确分析和处理是现代通讯研究、智能语音识别和场景识别等领域的重要问题,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语音信号的基本特征语音信号具有很多特征,如频率、能量、音色和韵律等。
频率是语音信号的基本特征之一,它是指语音信号中声音的高低频率。
音频信号的波形形状与频率息息相关。
一般组成语音的基元元音频率范围在250 Hz ~ 1000 Hz之间,辅音频率的范围在100 Hz ~ 4 kHz之间。
能量与音量相关,是指语音信号所含有的总能量。
音色是语音信号的另一个特征,它能够指示语音信号的来源。
最后,韵律则是指语音信号的节奏,其包含语音中音节、词语、句子和语气的信息。
二、语音信号的分析方法语音信号的分析方法可以分为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两种方式。
其中,时域分析是一种基于时间的分析,它通过观察信号的实时波形来分析语音信号的特征。
频域分析则是一种基于频率的分析,它通过观察信号的频谱特性来分析语音信号的频率、音量和音色。
1. 时域分析时域分析是一种非常基础的语音信号分析方法。
通常,时域分析方法通过分析语音信号的波形特征来判断语音信号的特点。
它能够检查信号在时间上的变化,比如分析语音信号中频率与振幅的变化。
这种方法主要通过时间和采样频率来确定语音信号的基本特征。
2. 频域分析频域分析则是一种付于注意的语音信号分析方法。
它主要通过傅里叶变换(Fourier transform)或小波变换(Wavelet transform)等频率分析方法来研究信号在不同频段上的特征。
通过频域分析可以获得信号在较高频段上的信息,该信息往往无法通过时域分析方法获得。
频域分析方法可以用于语音信号的分析、信号噪声抑制和语音信号质量改进等方面。
学习如何使用计算机进行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
学习如何使用计算机进行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是当今信息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随着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介绍学习如何使用计算机进行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的方法和步骤。
一、语音识别的基本原理语音识别是将人的口述语音转换为文字信息的过程。
为了实现语音识别,我们需要了解几个基本概念和原理。
1. 语音信号的采集与预处理:语音信号是由声音波形组成的,我们可以通过麦克风等设备采集到语音信号。
采集到的语音信号需要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噪声、增强语音信号等。
2. 特征提取:语音信号中包含大量的波形数据,需要从中提取出有用的特征来进行识别。
常用的特征提取算法包括MFCC(Mel频率倒谱系数)和PLP(Perceptual Linear Prediction)等。
3. 声学模型与语言模型:声学模型用于描述语音信号的产生过程,其主要包括隐马尔可夫模型(HMM)和深度神经网络(DNN)等。
语言模型用于描述语言的规则和统计特征,常用的语言模型有N-gram模型和神经网络语言模型(NNLM)等。
4. 解码与识别:通过声学模型和语言模型对特征进行解码和识别,最终将语音信号转换为文字信息。
二、自然语言处理的基本原理自然语言处理是指让计算机能够理解、分析和处理人类日常语言的能力。
下面介绍自然语言处理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
1. 分词与词性标注:将自然语言文本进行分词,将句子拆分为单词、短语等基本单位,并为每个单词标注相应的词性。
分词和词性标注是自然语言处理的基础任务。
2. 句法分析与语义分析:句法分析是指确定句子中单词之间的语法关系,如依存关系、短语结构等;语义分析是指理解句子中的语义关系,如词义消歧、情感分析等。
3. 机器翻译与问答系统:机器翻译是将一种语言的文本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常用的机器翻译方法有统计机器翻译和神经网络机器翻译等;问答系统是指根据用户的问题,从大量文本中找到相应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语音信号数字化 要了分析说话人的语音,就要将话筒中传来的语音信号转换成 计算机所能处理的数字信号。通过对语音信号特性的分析表明,浊 音语音的频谱一般在4KHz以上便迅速下降。而清音语音信号的频谱 在4KHz以上频段反而呈上升趋势,甚至超过了8KHz以后仍没有明显 下降的苗头。实验表明语音清晰度和可懂度有明显影响的成分最高 频率约为5.7KHz。而语音信号本身的冗余度又比较大,少数辅音清 晰度下降并不明显影响语句的可懂度。因此语音识别时常用的采样 频率为10KHz或16KHz。
孤立词语音识别系统中的难点问题: (1) 语音信号的多变性 语音信号是非平稳随机信号,不但不同发音者发音之间存在重大的 差异,即使同一人同一语音的不同次发音,也存在很大差异。 (2) 噪声影响 当实际环境中有噪声存在时,容易造成训练与测试环境不匹配导致 语音识别系统性能急剧下降。 (3) 端点检测 统计表明语音识别系统一半以上的识别错误来自端点检测错误。在 安静环境下有声段和无声段时能量存在很大差异,由此判断语音的起 点。但是当噪声的能量和语音信号的能量接近时就可能造成端点检测 的误差从而导致识别结果错误。
语音识别系统基本构成
预处理 预处理部分包括语音信号的采样、反 混叠滤波、语音增强,去除声门激励和 口唇辐射的影响以及噪声影响等,预处 理最重要的步骤是端点检测。
特征提取 特征提取部分的作用是从语音信号波 形中提取一组或几组能够描述语音信号 特征的参数,如平均能量、过零数、共 振峰、倒谱、线性预测系数等,以便训 练和识别。参数的选择直接关系着语音 识别系统识别率的高低。
从说话的方式分:
(1)孤立词语音识别系统:其输入系统要求输入每个词后要停顿; (2)连接词语音识别系统:其输入系统要求对每个词都清楚发音, 开始出现一些连音现象; (3) 连续语音识别系统:连续语音输入自然流利的语音,会出现 大量的连音和变音。 另外从识别系统的词汇量大小分:小词汇量语音识别系统(几 十个词);中等词汇量语音识别系统(几百到上千个词);大词汇 量语音识别系统(几千到几万个词)。
语音信号产生的时域模型
语音信号分析基础
语音信号的分析主要有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两种,其他还有倒谱域、 语谱分析等。 语音信号是一种典型的非平稳信号。语音的形成过程与发音器官的 运动密切相关,这种物理运动比起声音振动速度来讲要缓慢得多,因 此语音信号可假定为短时平稳的,其频谱特性和某些物理参数在1030ms时间段内是近似不变的,对语音信号进行处理都是基于这个假设 语音信号的时域分析参数主要有短时能量、短时平均幅度、短时过 零率等,这些参数主要用在语音端点检测中。频域分析参数主要有基 音频率、滤波器组参数、线性预测系数(LPC)、线性预测倒谱系数 (Linear Prediction Cepstrum Coefficient, LPCC)、线谱对参数(Linear Spectrum Pair, LSP),MEL频率倒谱系数(Mel-Frequency Cepstrum Coefficient, MFCC)等.
端点检测效果图
语音信号的特征参数提取
提取特征参数满足的要求: 1、能有效地代表语音特征,具有很好的区分性 2、参数间有良好的独立性 3、特征参数要计算方便,要考虑到语音识别的实时实现
语音信号处理与识别
一、语音识别概述 二、语音识别系统基本原理
三、预处理及特征参数提取
四、模板匹配技术
一、语言识别概述
人类利用语言相互交流信息,包括语音和文字两种表达方 式。通过语音相互传递信息,这是人类最重要的基本功能之一。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自不必说,即使在人与机 器之间也每时每刻都需要进行大量的信息交换。 语音识别技术以语音信号为研究对象,是语音信号处理的 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其最终目标是实现人与机器进行自然语言 通信。
1
3、语音分帧 语音信号常常可假定为短时平稳的,即在10-20ms这样的时间段内, 其频谱特性和某些物理特征参量可近似地看作是不变的。这样就可
以采用平稳过程的分析处理方法来处理了。这种处理的基本方法是将 语音信号分隔为一些短段即分帧再加以处理。分帧可以采用连续分段 的方法,也可采用交叠分段的方法。一般采用交叠分段的方法,即帧 与帧之间有交叠,交叠的目的是使帧与帧之间平滑过渡,保持其连续 性。语音信号处理的帧长一般取20ms。为了减小语音帧的截断效应, 需要加窗处理。
(3)神经网络的方法 基于ANN的语音识别系统通常由神经元、训练算法及网络结构 等三大要素构成。由于基于神经网络的训练识别算法由于实现起来 较复杂,目前仍只是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 目前语音识别的研究主流是大词汇量的非特定人的连续语音系 统,但是事实上,对于许多应用来说,一个语音识别系统只要一组 词汇或命令,它就可能为用户提供一个有效的工具,简单有效的孤 立词特定人语音识别系统就能满足要求。正是孤立词特定人语音识 别系统广阔的应用前景以及优越性促使我们继续对它进行研究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语音识别器大多数是特定人孤立单词语音识 别系统。
2、预加重 为了消除声门激励和口鼻辐射的影响,需要对语音信号作预加 重理。它的目的在于消除低频干扰尤其是50Hz的工作频率干扰,将 对语音识别更为有用的高频部分的频谱进行提升。使信号的频谱变 的平坦,保持在低频到高频的整个频带中,能用同样的信噪比求频 谱, 以便于频谱分析。
H ( z) 1 z ,其中u的 预加重数字滤波器一般是一阶的数字滤彼器: 取值一般介于0.93和0.98之间。
训练 训练是建立模式库的必备过程,词 表中每个词对应一个参考模式,它由 这个词重复发音多遍,再经特征提取 和某种训练中得到。 模式匹配 模式匹配部分是整个系统的核心, 其作用是按照一定的准则求取待测语 音特征参数和语音信息与模式库中相 应模板之间的失真测度,最匹配的就 是识别结果。
三、预处理及特征参数提取
实用化产品。IBM公司率先推出的汉语ViaVoice语音识别系统,带有 一个32,000词的基本词汇表,可以扩展到65,000词,平均识别率可 以达到95%,可以识别上海话、广东话和四川话等地方口音,是目前 具有代表性的汉语连续语音识别系统。
21世纪语音识别技术的应用及产品化方面进一步发展。在语音识别产 品方面,各大公司纷纷推出自己产品。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语音识别 软件,既不是微软生产的,也非IBM制造,它的名字叫做Naturally Speaking,出自于Nuance Communications公司。Naturally Speaking 己经得到了大多数用户的认可。用户对着麦克风说话,屏幕上就显示 出说话的内容,很容易识别和纠正错误.久而久之,该软件就会适应用 户的说话风格。
(4) 词与词的特征空间混叠 语音识别的常规方法是利用语音信号的短时周期特性将语音时域 采样信号分为若干段,计算出每一段的特征矢量序列作为识别参数。 但是很多不同的词语的矢量序列在特征空间中存在混叠现象,甚至 有些不同词语的混叠程度会超过同一词语的不同次发音,从而降低 识别率。
二、语音识别系统基本原理
发展和现状:
20世纪50年代,AT&T Bell(贝尔)研究所成功研制了世界上 第一个能识别10个英文数字的语音识别系统一Audry系统,这标 志着语音识别研究的开始。
60年代计算机的应用推动了语音识别的发展。这一时期的 重要成果是动态规划(Dynamic Programming, DP)和线性预测分 析(Linear Predictive)技术。其中后者较好的解决了语音信号产 生的模型问题,对语音识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0年代语音识别领域取得了突破。在理论上,LP 技术得到进一 步发展,动态时间规整技术(DTW)的基本成熟,特别是提出了 矢量量化(VQ)和隐马尔可夫模型(HMM)理论。
语音识别的基本方法:
一般来说,语音识别的方法有三种:基于声道模型和语音知识 的方法、模板匹配的方法以及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 (1)语音学和声学的方法 该方法起步较早,在语音识别技术提出的开始,就有了这方面 的研究,但由于其模型及语音知识过于复杂,现阶段没有达到实用 的阶段.
(2)模板匹配的方法 模板匹配的方法发展比较成熟,目前己达到了实用阶段。常用 的技术有三种:动态时间规整(DTW)、隐马尔可夫(HMM)理论、矢量 量化(VQ)技术。
在实践上,小词汇量孤立词的识别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实现 了基于线性预测倒谱和DTW技术的特定人孤立语音识别系统。这一 时期的语音识别方法基本上是采用传统的模式识别策略。 80年代语音识别研究进一步走向深入,其显著特征是HMM模 型和人工神经元网络(ANN)在语音识别中的成功应用。HMM模型 的广泛应用应归功于AT&T Bell实验室的Rabiner等科学家的努力, 他们把HMM纯数学模型工程化,从而为更多研究者了解和认识。 研究的重点逐渐转向大词汇量、非特定人连续语音识别。 90年代,随着多媒体时代的来临,在语音识别技术的应用及产 品化方面出现了很大的进展。许多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韩国以 及IBM,Apple,AT&T,NTT等著名公司都为语音识别系统的实用化 开发投以巨资。语音识别技术实用化进程大大加速,并出现了许多
3、端点检测 端点检测的目的就是从连续的声音中间检测出每一段语音的,端点检测的好坏还将直接影响孤立词识别率的高低。 双门限前端检测算法是经典的起止点检测算法,这种端点检测 技术主要利用短时过零率特征和每帧的平均幅值特征来判断语音信 号的起止点,采用矩形窗进行分帧。
语音信号的时域分析
1、短时平均能量 短时平均能量反映了语音振幅或能量随着时间缓慢变化的规律。可 以从语音中区别出浊音来,因为浊音时短时平均能量的值要比清音时 短时平均能量的值大很多。 2、短时过零率 短时过零率表示一帧语音中语音信号波形穿过横轴的次数。对于连 续信号,过零率意味着时域波形通过时间轴;在离散时间信号情况下, 当相邻的两次抽样具有不同的代数符号时就称为发生了过零.应用短时 平均过零率可以得到谱特性的粗略估计。 浊音时能量集中于较低频率段内,具有较低的过零率,而清音时 能量集中于较高频率段内,具有较高的过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