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 人大第二版 重点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统计学期末复习与考试重点

统计学期末复习与考试重点
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8.时间序列分析中,每月的季节指数(比率)的含义 是什么?所学的测定季节变动的方法有几种?各适用 于怎样的时间序列? 9.循环变动和季节变动的区别是什么? 10.简述综合指数的编制原理。 11.解释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 12.简述加权平均指数的编制原理。 13.简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作用。 14.什么是狭义的指数体系?其表现形式及作用有哪 些? 15.构建综合评价指数的基本问题有哪些?编制方法 有哪些?

描述统计
第1章-数据与统计学 第2章-统计数据的描述

学 的 内 容
推断统计
第3章-概率、概率分布与分 抽布 样 第4章-参数估计 第5章-假设检验 第6章-方差分析与试验设计
体 系
经济管理 中常用的
第7章 - 相关与回归分析 第8章-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
统计方法 第9章-统计指数
第1章 数据与统计学
• 4.4 样本容量的确定 估计总体均值时样本容量的确定 估计总体比率时样本容量的确定
第5章 假设检验
• 5.1 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 第Ⅰ类错误与第Ⅱ类错误 显著性水平 检验统计量与拒绝域 利用P值进行决策
• 5.2 一个总体参数的检验 总体均值的检验 总体比例的检验 总体方差的检验
• 8.2 时间序列趋势变动分析 时间序列的构成要素与模型 移动平均法 指数平滑法 模型法
• 8.3 季节变动分析 原始资料平均法 趋势-循环剔除法 季节变动的调整
• 8.4 循环变动分析 循环变动及其测定目的 循环变动的测定方法
第9章 指数
九.指数的概念与分类 指数的概念 指数的分类
九.总指数的编制方法 加权综合指数 加权平均 指数
• 5.3 两个总体参数的检验 两个总体均值之差的检验( 独立样本、匹配样本) 两个总体比率之差的检验 两个总体方差比的检验

统计学各章节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原创整理精华,考试复习必备!)

统计学各章节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原创整理精华,考试复习必备!)

统计学原理与实务各章节复习知识点归纳(考试复习资料精华版-根据历年考试重点以及老师画的重点原创整理)第一章总论重点在“第三节: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考点一:掌握以下四组概念(含义及举例)——肯定考一个名词解释!①总体、总体单位(统计)总体: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

总体单位: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

②标志、标志值及分类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分类:Ⅰ按性质不同a.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品质特征,一般用文字表现。

(有些品质标志虽然以数量表现,但实质表现产品质量差异。

例如产品质量的具体表现未“一等、二等、三等”。

)b.数量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

只能用数值来表现。

Ⅱ按变异情况可变标志:当一个标志在各个总体单位表现不尽相同时称为可变标志不变标志:……都相同……不变标志。

标志值:标志的具体表现。

③变量、变量值变量:指数量标志。

变量值:指数量标志值,具有客观存在性。

④指标的含义及分类(统计)指标:是综合反映统计总体某一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简称指标。

a.按其反映总体现象内容不同:数量指标(绝对数,绝对指标,总量指标),质量指标(相对数或平均数,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b.按其作用不同: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c.按反映的时间特点不同:试点指标和时期指标d.计量单位的特点: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和劳动指标。

★指标和标志的区别与联系:区别:①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指标是说明总体的数量特征;②标志既有反映总体单位数量特征的,也有反映总体单位品质特征;而指标只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③凡是统计指标都具有综合的性质,而标志一般不具有。

联系:①许多指标由数量标志值汇总而得;②指标与数量标志可随统计研究目的而改变;课后习题:社会经济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是:数量性、总体性、变异性。

统计研究运用的方法主要包括: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模型法标志值就是标志表现。

第二章统计调查考点一:统计报表的分类①填报内容和实施范围:国家、部门和地方统计报表②调查范围:全面、非全面③报送周期长短:日报、旬报、月报、季报、半年报和年报④填报单位:基层、综合报表考点二:“普查”的含义普查:是普遍调查的简称。

统计学各章复习要点(1)

统计学各章复习要点(1)

统计学原理复习要点程新杰第一章概述第一节统计的含义和特点一.统计的三个基本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二.统计学的三个发展阶段:古典统计学.近代统计学.现代统计学三..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大量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四.统计工作的几个阶段: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统计数据的提拱和管理.五..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 .(1)大量观查法.(2)统计分组法..(3)综合指标法..(5)统计模型法. (5)统计推断法六.统计方法的特点:(1) .从定性认识到定性认识(2) .从个体认识到总体认识.(3)从已知量的认识到未知量的推断七.统计的职能:信息职能、咨询职能、监督职能。

第二节:统计的基本概念一.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1.统计总体:就是我们所要研究对象的全体.它是由许多个性质相同的总体单位所组成.如:(它可以是全部的职工.所有的学生.所有的设备.所有生产的产品.全市的企业.所有的交通事故等等)2.总体单位:构成总体的个体.(把所有的总体单位的组合在一些就行成了一个总体.)★应明确.总体和总体单位不是固定的.它是随着我们所研究的目的.范围不同.是可以转化的.(原来的总体单位可以变成总体.原来的总位单位可以变给总体)3.总体的特点: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二.标志.变量和指标:1.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和特征的名称:(1)品质标志.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特征,无法量化(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说明,如职工的性别、文化程度,企业的经济成份,产品品牌等)。

(2)数量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能够量化,(如职工的工龄、工资水平,企业的职工数、总产值、总产量、劳动生产率等。

)2.标志表现:即标志特征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

如果说标志是统计所要调查的项目,那么标志表现是调查所得结果,标志的实际体现。

☆标志表现有品质标志表现和数量标志表现之分。

品质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表述,因此不能转化为统计指标,但对其对应的单位进行总计时就形成统计指标。

统计学期末复习要点

统计学期末复习要点

统计学期末复习要点一、复习重点1、理解描述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2、熟悉定量数据与定性数据的图表描述,常用图表3、熟练掌握加权算术平均数、标准差、标准差系数的计算方法理解样本均值、样本比例的抽样分布及中心极限定理4、理解点估计的三个评价标准,区间估计的置信水平的概念5、熟练掌握总体均值与总体比例的区间估计方法6、理解影响样本容量大小因素(置信水平、总体方差、允许误差),是怎样影响的?7、理解假设检验的原理、步骤及两类错误8、熟练掌握总体均值、总体比例的假设检验9、理解方差分析的概念、原理及基本步骤14、熟悉选择拟合时间序列趋势模型的分析方法、理解一元线性、抛物线、指数曲线趋势模型15、理解加权综合指数与加权平均指数的概念及计算16、理解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概念及计算17、理解指数体系的概念及作用,熟练掌握总量指标的两因素分析方法18、理解CPI指数及其经济意义,CPI指数与购买力指数的关系二、思考题1、解释洛伦茨曲线及其用途。

2、怎么理解均值在统计学中的地位?3、简述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特点和应用场合。

4、简述综合指数的基本编制原理。

5、写出大样本条件下总体均值左侧检验的基本步骤。

6、写出小样本条件下总体方差未知时正态总体均值左侧检验的基本步骤。

7、简述样本容量与置信水平、总体方差、允许误差的关系。

8、在假设检验中第Ⅰ类错误和第Ⅱ类错误分别指什么,并说明它们发生的概率大小之间的关系。

9、分别列出小样本情形下一个总体(总体方差未知)均值的左侧、右侧及双侧检验的假设形式和拒绝域?10、简述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11、解释方差分析中总误差平方和、水平项误差平方和、误差项平方和三者含义及其关系?12、在对实际的时间序列拟合其长期趋势方程,通常可采用哪些分析方法?13、为什么平均发展速度用几何平均法计算?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应注意哪些问题14、简述移动平均法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15、简述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区别16、在简单回归模型Yi某i中,对的假定有哪些?17、解释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

大学统计学考试重点(考试必备)

大学统计学考试重点(考试必备)

大学统计学考试重点(考试必备)第一章统计总论1.统计三种不同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总体性、数量性、具体性、社会性)2.关系:统计资料是统计工总的成果,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是过程与成果的关系。

统计学是统计工作经验的总结,统计学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反过来对统计实践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3.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统计学最初是以社会现象为其研究对象的。

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统计研究所要认识的客体,这个客体独立存在于人们的主管意识之外。

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通过这些数量关系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4.社会经济统计的特点:数量性(数量特征、数量关系、数量界限),总体性,具体性,社会性。

5.统计学的性质:社会经济统计学是一门认识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的方法论科学。

.6.统计研究方法: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模型法,统计推断法7.统计的基本任务: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8.统计的基本职能:信息职能、咨询职能、监督职能9.统计的过程: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统计资料的提供和管理。

10.统计总体: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单位所构成的整体。

(客观性、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11.总体单位(个体):构成总体的每一个别事物,简称单位。

12.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

13.指标:是用来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科学概念和具体数值。

(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六要素:指标名称、计算方法、计量单位、时间限制、空间限制、具体数值)14.区别与联系:说明的对象不同。

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表示方法不同。

标志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品质标志与能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两种,而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

联系,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时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

有些统计指标与数量标志之间存在一定条件下变换干系。

统计学(第二版)-统计学答案

统计学(第二版)-统计学答案

答案第一章概论一、解释概念1. 总体和总体单位——凡是客观存在的并至少具有某一相同性质而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当它作为统计的研究对象时,就称为统计总体,简称总体。

构成总体的每一个事物,就称为总体单位。

2. 标志和标志表现——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标志表现是标志的属性或数量在总体各单位的具体体现。

3. 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品质标志是表明总体单位的质的特征的名称。

数量标志是表明总体单位的量的特征的名称。

4. 不变标志和可变标志——同一总体中各个总体单位上的表现都一样的标志就称为不变标志。

同一总体中各个总体单位上的表现不完全相同的标志就称为可变标志。

5. 指标和指标体系——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综合数值,故又称为综合指标。

指标体系就是若干个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特征的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所组成的整体。

二、填充内容1. 统计资料、统计学、统计学2. 总体性、社会性、数量关系、数量界限3. 数字、概率论、大量观察法4. 总体、方法论5. 信息、监督、信息6. 统计数学模型、统计逻辑模型7. 静态统计推断、动态统计推断8. 同质、相对9. 离散变量、连续变量10. 定性规范、指标数值三、选择答案1. (b)2. (b)3. (c)4. (c)5. (a)6. (c)7. (a b)8. (b d)9. (b)10.(a)11. (a)12. (a)13. (b)14. (a)15. (c)16. (c)17. (d)18. (c)19. (a b c d)20. (c)四、判断改错1.(√)2.(×)但需要对个别事物进行调查研究。

3.(√)4.(×)这部分家庭的生活状况对全国的城市居民家庭总体具有代表性。

5.(×)统计分组法是统计工作的基本方法。

6.(×)我国所有的企业能够构成总体。

7.(√)8.(√)9.(√)10.(×)定比尺度中的“0”,表示“没有”或该事物不存在、未发生;定距尺度中的“0”,表示一个有特定内涵的数值,不表示“没有”。

2024版统计学完整(贾俊平)人大课件ppt课件

2024版统计学完整(贾俊平)人大课件ppt课件

统计学完整(贾俊平)人大课件ppt课件•引言•数据收集与整理•描述性统计分析目录•概率论基础•推断性统计分析•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统计决策与风险管理目录•总结与展望01引言统计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的科学。

统计学的定义统计学的历史统计学的分支统计学的发展经历了古典统计学、近代统计学和现代统计学三个阶段。

统计学可以分为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两大分支。

030201统计学概述社会科学医学与健康工程与技术商业与经济统计学应用领域01020304在社会科学领域,统计学被广泛应用于调查研究、民意测验、市场分析等方面。

在医学和健康领域,统计学被用于临床试验、流行病学研究、健康风险评估等方面。

在工程和技术领域,统计学被用于质量控制、可靠性分析、信号处理等方面。

在商业和经济领域,统计学被用于市场分析、财务分析、经济预测等方面。

通过学习,学生应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掌握统计学基本概念和方法具备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了解统计学的应用领域培养批判性思维学生应具备独立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能够运用适当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和解释。

学生应了解统计学的应用领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应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够对统计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和评估。

学习目标与要求02数据收集与整理数据来源及类型数据来源包括原始数据和二手数据,原始数据是通过直接调查、实验或观察获得的数据;二手数据则是已经经过他人收集、整理和处理过的数据。

数据类型包括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定性数据是描述性的、非数值的,如文字、图像等;定量数据则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如年龄、收入等。

此外,还可以根据数据的测量尺度将其分为名义型数据、顺序型数据、间隔型数据和比率型数据。

调查法实验法观察法大数据收集数据收集方法通过问卷、访谈、电话调查等方式收集数据,可以获取大量的、详细的信息。

直接观察研究对象的行为、状态等,记录相关数据,适用于无法控制或干预的情况。

统计学各章节期末复习知识点

统计学各章节期末复习知识点

统计学各章节期末复习知识点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的学科。

作为一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学科,统计学的知识点非常丰富。

以下是统计学各章节的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1.数据收集与描述-数据类型: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数据收集方式:问卷调查、观察、实验-描述统计:中心趋势(均值、中位数、众数)、离散程度(范围、方差、标准差)、数据分布(直方图、条形图、饼图)2.概率论基础-随机试验与样本空间-事件与事件概率-古典概型、几何概型和统计概型-条件概率与独立性-伯努利试验与二项分布3.随机变量及其分布-随机变量与分布函数-离散型随机变量与其分布律-连续型随机变量与其概率密度函数-均匀分布、正态分布、指数分布等常见分布4.多个随机变量的分布-边缘分布与条件分布-两个离散型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律-两个连续型随机变量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的分布5.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数学期望与其性质-方差与标准差-协方差与相关系数-矩、协方差矩阵与相关系数矩阵6.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辛钦大数定律-中心极限定理-切比雪夫不等式与伯努利不等式7.统计推断基础-参数估计:点估计、区间估计-置信区间与置信水平-假设检验:原假设与备择假设、显著性水平、拒绝域-类型Ⅰ错误和类型Ⅱ错误-样本容量与统计检验的效应大小8.单样本与双样本推断-单个总体均值的推断:正态总体与非正态总体-单个总体比例的推断-两个总体均值的推断:独立样本与配对样本-两个总体比例的推断9.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两因素方差分析-简单线性回归分析:最小二乘法-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拟合优度、剩余平方和、变量选择10.非参数统计方法-指标:秩和检验、秩和相关检验、符号检验- 分布:符号检验、秩和检验、秩和相关检验、Kolmogorov-Smirnov检验这些是统计学各个章节的期末复习知识点的一个概述。

每个章节都拥有更加详细和复杂的内容,需要学生在复习中深入理解并进行练习。

统计学总复习完整版

统计学总复习完整版

统计学总复习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统计学》综合复习资料一、单选题1.统计一词的三种涵义是()。

A.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B.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C.统计设计.统计分组.统计预测 D.统计方法.统计分析.统计预测2.要研究某地区570家工业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是()。

A.每个工业企业 B.570家工业企业C.570家工业企业每一件产品 D.570家工业企业全部工业产品3.为了解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对鞍钢、武钢、宝钢等特大型钢铁企业的产量进行调查,属于()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简单随机抽样调查 D.整群抽样调查4.某商品销售量的前三个季度的季节指数分别为:112%,88%,90%,则第四个季度的季节指数为()。

A.102% B.110% C.98% D.100% 5.某厂2009年完成产值2千万,2010年计划增长10%,实际完成2310万元,则计划完成程度为()。

A.105% B.5% C.% D.%6.两个性质不同的指标相对比而形成的相对指标是()。

A.比较相对指标 B.结构相对指标 C.比例相对指标 D.强度相对指标7.当相关系数接近于()时,说明两变量间线性相关程度是很低的。

A.1 B.0 C. D.-18.统计调查按其组织形式分类,可分为()A.普查和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和抽样调查C.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D.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9.现有一数列:3,9,27,81,243,729,2187,反映其平均水平最好用()。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众数10.第一组工人的平均工龄为6年,第二组为8年,第三组为10年,第一组工人数占总数的30%,第二组占50%,则三组工人的平均工龄为()。

年11.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A.总量指标 B.相对指标 C.平均指标 D.变异指标12.某商品价格比原先降低5%,销售量增长了5%,则销售额()。

统计学总复习资料

统计学总复习资料

时间序列构成要素
趋势、季节变动、循环变动、不规则变动。
平稳时间序列模型
01
平稳时间序列定义
统计特性不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 序列。
02
平稳时间序列模型
03
模型识别与定阶
自回归模型(AR)、移动平均模 型(MA)、自回归移动平均模 型(ARMA)。
通过自相关函数和偏自相关函数 的截尾或拖尾性质进行识别,利 用信息准则进行定阶。
回归分析
用于探究一个或多个自变量与一个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通过建立回归方程来 预测因变量的值。常见的回归分析方法包括简单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逻辑 回归等。
04
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
时间序列概念及特点
时间序列定义
按时间顺序排列的一组数据,反映现象随时 间变化的发展过程。
时间序列特点
动态性、连续性、规律性、随机性。
偏态与峰态度量
偏态系数和峰态系数,用于描述数据分布的形状。
类别型数据描述
频数与频率
计算各类别的频数和频率,以 了解各类别的分布情况。
比例与百分比
计算各类别所占的比例和百分 比,以便更直观地了解数据分 布。
列联表分析
对于两个或多个类别变量,可 以构建列联表并分析其关联性 。
图表展示方法
80%
条形图与饼图
综合评价的方法
包括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这些方法可以消除指标 间的相关性,简化数据结构,便于分析和解释。
综合评价的应用领域
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环境等领域,如企业绩效评价、区域经济 发展评价、环境质量评价等。
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在综合评价中应用
因子分析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因子分析可以将多个相关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不相关的综合指标(即因子),这些因子能够反映原始指标的大部 分信息,从而简化数据结构,便于分析和解释。在综合评价中,因子分析可以用于提取影响评价结果的主要因素, 并对各因素进行客观赋权,得出综合评价值。

统计学复习公式和知识点整理ppt课件

统计学复习公式和知识点整理ppt课件

Chapter 5 统计推断
计算题公式
样本平均数的分布
样本成数的分布
E(X )
重复 抽样
(X)
n
E(P) p
P p1 p
n
不重复 抽样
E(X )
(X)
2 N n
n N 1
E(P) p
P
p 1 p N n
n N 1
Chapter 6 分析时间序列
知识点回顾
发展水平
Chapter 6 分析时间序列
•时 间 数 列6.2.1 发展水•序平与时平均平发均展水数平
•时 期
y y1 y2 yn 1
•每天资料
n
n
yi
•连 •续
•时
•点 •间
•持续天内 •指标不变
•间隔 •相等
y
y1 f1 y2 f2 yn fn f1 f2 fn
y
1 2
y0
指数体系
三因素分析
a1b1c1 a1b0c0 a1b1c0 a1b1c1 a0b0c0 a0b0c0 a1b0c0 a1b1c0
平均指标指数分析
x1 f1 x1 f1 x0 f1
f1 x0 f0
f1 x0 f1
f1 x0 f0
f0
f1 f0
帕氏指数
k
p
p1q1 p0q1
kq
p1q1 p1q0
算术平均数指数
k
p
k
p p0q0 p0q0
kq
kq p0q0 p0q0
调和平均数指数
kp
p1q1 p1q1
kq
p1q1 p1q1
kp
kq
Chapter 7 统计指数分析

(完整版)统计学总复习提纲

(完整版)统计学总复习提纲

(完整版)统计学总复习提纲统计学复习提纲第⼀章:绪论1、1)统计的含义:统计⼀词有统计⼯作、统计资料、统计科学三种含义,但最基本的还是统计⼯作。

没有统计⼯作就不会有统计资料,没有丰富的统计实践经验就不会产⽣统计科学。

2)统计的研究对象: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统计⼯作的规律,即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法,是⼀门⽅法论科学。

3)统计的特点:数量性、具体性、综合性2、统计学的基本概念1)总体:总体是指在某种共性的基础上由许多个别事物结合起来的整体。

总体有三⽅⾯特征:同质性、⼤量性、差异性总体可分为有限总体和⽆限总体2)总体单位: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叫总体单位。

总体和总体单位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的来确定的。

3)标志:标志是指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标志可分为数量标志(⽤数字回答问题)和品质标志(⽤⽂字回答问题)。

标志还可分为不变标志和可变标志。

不变标志:所有总体单位共同具有的特征。

它是构成总体的必要条件和确定总体范围的标准。

可变标志:在总体各单位之间必然存在差异的标志。

4)变量:可变标志中既有品质标志也有数量标志。

可变的数量标志就叫变量。

变量的具体数值叫变量值。

凡变量值只能以整数出现的变量,叫离散变量。

凡变量值可作⽆限分割的变量,叫连续变量。

5)指标与指标体系:指标: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

指标体系:以共同的研究⽬的为纽带⽽相互联系的⼀系列统计指标。

6)指标与标志的区别与联系区别有⼆:第⼀,指标说明总体的特征;⽽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

第⼆,指标只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所有指标都要⽤数字来回答;标志则既有反映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数字回答),也有反映总体单位的品质特征(⽤⽂字回答)。

⼆者联系:主要表现:许多标志的数值都是由总体各单位的数量标志的标志值汇总⽽得来的。

品质标志虽然本⾝不具有数值,但有些指标是按品质标志分组分组计算得出。

由于总体和总体单位可随统计研究的⽬的⽽易位,故指标和数量标志在⼀定的条件下可以变换。

大二统计学知识点总结

大二统计学知识点总结

大二统计学知识点总结统计学是一门探索数据背后规律的科学,它对于理解和解释现实世界中的各种现象至关重要。

在大二学习期间,我们系统学习了许多统计学的基础知识与技能。

以下是对大二统计学知识点的总结:1. 描述统计学描述统计学是研究如何对数据进行收集、汇总和描述的方法论。

其中最基本的概念是:- 数据类型:离散型数据与连续型数据;- 测量尺度:名义尺度、顺序尺度、间隔尺度和比例尺度;- 数据汇总方法:频数表、频率分布表、直方图、条形图等;- 数据描述指标:均值、中位数、众数、标准差、方差等。

2. 概率与概率分布概率是用来描述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数值。

我们学习了以下重要的概率概念和分布:- 古典概率:根据样本空间和事件总数来计算概率;- 条件概率:在给定已知条件下,事件发生的概率;- 离散型概率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几何分布等;- 连续型概率分布:正态分布、指数分布、均匀分布等。

3. 统计推断统计推断是利用样本数据来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和估计的方法。

其中包括:- 参数估计:点估计和区间估计,利用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 假设检验:根据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假设进行推断,判断差异是否显著;- 类别资料的分析:卡方检验、列联表分析;- 定量资料的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

4. 实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实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是统计学的应用领域,包括以下主题: - 随机化实验设计: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区组设计等;- 数据收集与整理:问卷设计、调查方法、数据清洗与处理;- 分析方法:方差分析、协方差分析、多元回归等。

5. 贝叶斯统计贝叶斯统计是通过利用先验信息与样本信息相结合,对参数进行概率推断的方法。

- 先验概率:对参数的初始主观认知或领域经验;- 后验概率:利用贝叶斯公式得到的更新概率;- 贝叶斯估计:利用贝叶斯方法对参数进行估计。

总结:大二统计学课程为我们奠定了扎实的统计学基础。

通过学习描述统计学、概率与概率分布、统计推断、实验设计与统计分析以及贝叶斯统计等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并应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统计学期末复习重点分析

统计学期末复习重点分析

统计学期末复习重点分析统计学期末复习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包括概率论、数理统计和统计方法。

概率论包括基本概念、概率的性质、随机变量、概率分布、多维随机变量等内容;数理统计包括统计量、抽样分布、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等内容;统计方法包括单因素方差分析、线性回归、相关分析等内容。

首先,学习概率论的基本概念是理解统计学的基础。

学生需要了解事件、概率、样本空间等基本概念,并掌握相应的计算方法。

此外,了解概率的性质,如加法定理、乘法定理、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定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和应用概率论。

其次,学习随机变量和概率分布是概率论的重要内容。

学生应该掌握离散随机变量和连续随机变量的定义、概率质量函数、概率密度函数等。

重点复习的离散分布包括伯努利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等;连续分布包括均匀分布、正态分布、指数分布等。

在复习时,学生可以通过练习题加深对这些概率分布的理解和应用。

接下来,数理统计是统计学的重要内容,涵盖统计量、抽样分布、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等部分。

学生需要了解统计量的定义、性质和常用的统计量,如均值、方差、协方差、相关系数等。

抽样分布是数理统计的核心内容之一,学生需要掌握常见的抽样分布,如t分布、F分布、卡方分布等。

通过了解和掌握这些抽样分布的特点和应用,可以更好地理解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原理和方法。

最后,统计方法是应用统计学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手段。

学生需要掌握常见的统计分析方法,如单因素方差分析、线性回归、相关分析等。

在复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或练习题加深对这些统计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参考教材、课堂笔记和相关论文,了解和掌握统计学的最新理论和方法,增加对统计学科的整体认识。

总体而言,统计学期末复习的重点是概率论、数理统计和统计方法。

学生应该掌握概率论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了解随机变量和概率分布的性质和应用,掌握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了解统计量、抽样分布、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等内容,并掌握常见的统计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完整word版)统计学重点整理及复习资料

(完整word版)统计学重点整理及复习资料

统计学重点整理及复习资料第一章统计有三个含义,即: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的总体数量特征及数量关系。

(学科性质:方法论)统计学的特点: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社会性、广泛性。

统计工作的过程:设计、调查、整理、分析。

统计的研究方法:统计分组法、大量观察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模型法、统计推断法。

统计总体:客观性、同质性、差异性。

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单位称为总体单位。

标志:统计学中总体单位所具有的属性或者特征;分为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不可量性). 指标:反应总体某一综合数量特征的名称或范畴;可分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率、平均)。

变异:指可变的品质标志;变量:指可变化的数量标志,变量的树枝也叫做变量值(标志值)。

第二章统计调查:指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向社会实际搜集各项统计资料的过程。

统计调查的意义:是人们认识社会的基本方式、是统计的重要环节、在统计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准确、及时、系统、和完整性。

统计调查的种类:1、按组织方式可分为统计报表制和专门调查。

2、按调查对象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3、按登记事物的连续性可以分为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时点状态)。

4、按搜集资料的不同可分为直接观察法、报告法、采访法、问卷调查法。

统计方案的设计:一、确认调查任务和目的,二、确定调查对象和单位,三、确定调查项目和设计调查表,四、确定调查时间地点,五、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专门调查可分为: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

普查:为了特定的研究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特点:1、一次性调查2、主要调查一定时点的情况3、普查的数据一般比较准确,规范化程度较高;原则:1、必须统一规定普查的时点2、正确选择普查的时期3、在普查范围内各调查单位或调查点应尽可能的同时进行4、同类普查的内容在各次普查中应尽可能的保持一致。

重点调查:在所要调查的总体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非全面调查用以反应总体的基本情况。

统计学复习要点

统计学复习要点

统计学复习要点第一篇:统计学复习要点第1章统计和统计数据数据类别;总体、样本;几种概率抽样(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第2章用图表展示数据定性数据表:频数分布表,列联表图:条形图(复式),帕累托图,饼图,环形图定量数据表:频数分布表(分组)图:直方图、茎叶图、箱线图;垂线图、误差图;散点图;雷达图,轮廓图第3章用统计量描述数据水平:均值,中位数,分位数,众数(选择原则)差异:极差,四分位差;方差,标准差,标准分数(经验法则);离散系数分布:偏态,峰态(解读)第4章概率分布重要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超几何分布,正态分布(判断);t分布,卡方分布,F分布统计量分布:参数,统计量,抽样分布,中心极限定理,标准误第5章参数估计点估计:原理,缺陷区间估计:置信区间,置信度评价标准:无偏,有效,一致性单个总体参数估计待估参数均值比例方差大样本小样本大样本χ2分布σ2已知σ2已知Z分布Z分布Z分布σ2未知σ2未知Z分布t分布两个总体参数估计待估参数均值差独立大样本σ12、σ22已Z分布独立小样本正态总体σ12、σ22已知Z分布σ12=σ22t分布比例差独立大样本Z分布方差比匹配样本F分布t分布σ12、σ22未知σ12、σ22未Z分布σ12≠σ22t分布第6章假设检验原假设,备择假设;如何提假设显著性水平,P值,第一、二类错误结果表述(拒绝,不拒绝)参数检验(对照参数估计)第7章分类变量的推断卡方拟合优度检验,卡方独立性检验,相关性度量(3种系数)第8章方差分析与实验设计方差分析研究的问题,基本原理,基本假设方差分析表,参数估计表实验设计3种设计以及与方差分析的对应第9、10章回归分析回归的基本流程:判断有无关系、建模、检验、预测模型好坏的评判标准:判定系数,估计标准误差多元回归特有问题:调整判定系数,多重共线性(产生的问题,识别,处理),哑变量回归(系数解读)第11章时间序列时间序列的几种成分不同类型时间序列对应的预测方法:基本原理第二篇:应用统计学复习要点(09)应用统计学期末复习要点第一章绪论1、知道统计的三种含义及关系(P1)2、知道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的概念与特征(P5)3、知道标志与指标的含义与分类(P6)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搜集1、知道统计调查的方式分类(P15)2、知道统计调查的方法分类(P17)3、知道调查方案的主要内容(P18)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1、知道统计分组的原则与分组整理的步骤(P31)2、知道统计表的构成及设计原则(P38)3、会编制频数分布表(例3.2、计算题1和2)第四章数据分布特征的统计测度1、知道集中趋势的含义及常用测度指标(P63)2、知道离散程度的含义及常用测度指标(P64)3、知道偏度系数和峰度系数与数据分布特征的关系(P70、P72)4、会计算平均数和离散系数(计算题1、2和4)第八章相关与回归分析1、知道相关关系的含义及分类(P130)2、知道相关系数的含义、性质与相关程度的划分(P135)3、知道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含义(P131)4、知道回归参数的经济意义(P138)5、能完成方差分析表并由回归分析表回答相关问题(计算题3)第九章时间序列分析1、知道时间序列的概念、分类及编制原则(P156、P157)2、知道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循环变动及不规则变动的含义(P169)3、会计算水平分析指标和速度分析指标(计算题1和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已知家庭人口数 X ~ N (,2.1) ,
x 3.75(人),n 60(户),


0.05,z 1
2
1.96
1 0.95,
则总体均值 在1-α置信区间为:
(x

z
1
2
n
,x

z
1
2
) n
(3.75 1.96 2.1 ,3.75 1.96 2.1)
22
n= = 则:
������
1
������ ������
2
2
2
1 96 16
2 =170.73≈171(只收不舍)
06
第七章 假设检验
1.假设检验基本原理: 1) 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不可能发生。 2) 采用逻辑推理方法是反证法。
2.假设检验步骤: 1) 根据实际问题建立合适的假设;原假设(H0),备择假设(H1)
i. 样本量大小(最明显) ii. 总体变异性(各单位间的相似度) 7. 非抽样误差:其他原因引起的误差。
习题: 例 了解学生对食堂饭菜满意程度,计划抽取 10%学生,怎样保证随机性?可能 遇到问题?可能对结论产生什么影响?怎么解决?
答:1.按年级或专业分层,再按一定男女比例分层抽样,保证随机性。 2.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问题设计是否合理 3.可能导致抽样数据与真实数据之间的误差 4.尽可能合理的随机抽取数据,数据录入、分析时尽可能避免非抽烟误 差,合理设 计问卷问题
例 解释什么是抽样误差,什么是非抽样误差?二者的区别? 答:抽样误差:抽样随机性引起的;非抽样误差:其他原因引起的误差 区别:抽样误差是一种随机性误差,只存在于抽样概率中。非抽样误差 在任何调查中都有可能产生。
第三章 数据的描述
1. 统计表:主要由表头、行标题、列标题和数据资料四部分构成。表外附加资 料来源。
答:均值、中位数、众数是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主要统计量,它们按照 不同的方法来确定,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场合;但是,三者之间存在着一 定的数量关系,这种数量关系取决于变量取值的频数分布状况。从分布的角 度看,均值是一组数据全部数值的平均数,中位数是处于一组数据中间位置 上的数值,众数始终是一组数据分布的最高峰值。对于具有单峰分布的大多 数数据而言,均值、中位数、众数存在以下关系:
3. (计算题)某农场在不同自然条件的地段上用同样的管理技术试种两个
粮食新品种,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试种地段
A B C D 合计
甲品种
播种面积(亩) 收获率(公斤/亩)
2.0
450
1.5
385
4.2
394
5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3
420
13.0
乙品种
播种面积(亩) 收获率(公斤/亩)
2.5
383
1.8
405
3.2
421
P(9−6<Z<10−6)=∅(2)-
2
2
∅(1.5)=0.044
3.如何理解下雨概率
答:可能下雨,也可能不下雨,小鱼可能性很大。但并不是一定下雨或一定
不下雨。
第六章 参数估计
1.影响样本量的因素和样本量的关系 可靠性系数:所需样本量与可靠系数成正比,可靠性高,样本量越大 总体方差:样本量与总体方差成正比,离散系数大,就需要抽取较大样本。 允许误差:样本量与允许误差成反比,允许误差越大,样本量越小。
第一章 引论
1. 统计数据分类: 1) 数值数据:用数值尺度测量的观测值 2) 分类数据:对数值进行分类的结果 3) 顺序型数据:数据不仅分类,而且类别有序
2. 统计学定义:一门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学科。 3. 总体:研究的全部个体的集合。 4. 参数:总体特征的一些概括性数字度量 5. 样本: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小部分元素 6. 统计量: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 7. 变量:说明随机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定性变量和定量变量) 8. 离散数据:是指其数值只能用自然数或整数单位计算 9. 连续数据:在一定区间内可以任意取值的数据叫连续数据,其数值是连续不
当变量取值的频数分布对称时,则均值与众数、中位数三者完全相 等,即 ;
当变量取值的频数分布呈现右偏时,三者之间的关系为 ; 当变量取值的频数分布呈现左偏时,三者之间的关系为 。 从上面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出,当频数分布呈对称分布或近似对称分 布时,以均值、中位数或众数来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都比较理想;当频数分 布呈偏态时,极端值会对均值产生较大影响,而对众数、中位数没有影响, 此时,用众数、中位数来描述集中趋势比较好。 均值不适用于定性数据。均值的优点在于它对变量的每一个取值都加以 利用;缺点在于其统计量的稳健性较差,即容易受到极端值的干扰。对于偏 态分布的数据,均值的代表性较差。因此,当数据分布的偏斜程度很大时, 可以考虑选择中位数或众数作为集中趋势的代表。 2. 比较极差、平均差和标准差的特点,并说明为什么标准差是最常用的描述离 散趋势的统计量,为什么要计算离散系数。 1. 答:极差是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也称全距,主要用于测 度顺序数据和定量数据的离散趋势。极差容易受极端值的影响。 2. 平均差是一组数据与其均值离差绝对值的平均数。平均差越大,说明 数据的离散趋势越大;平均差越小,说明数据的离散趋势越小。但是, 由于平均差是用绝对值进行运算的,它不适宜于代数形式处理,所以
5.5
372
13.0
试计算有关指标,并从作物收获率的水平和稳定性两方面综合评价,哪个品 种更有推广价值?
【答案】平均值
4
x甲

xi fi
i 1
4
fi

2.0 450 1.5 385 4.2 394 5.3 420 13

5358.3 13
412.18
i 1
标准差
例 平均时长 1500,标准差 10,新技术平均时长 1507.625α=0.05,是否延长。 解:右侧检验 H0:μ=1500 H1:μ>1500
使用统计量
Z=
���̅���−������0
������
,
√������
���̅���=1507.625 μ=1500 ,δ=10,α=0.05,Z 1−������=1.645
4. (p82.9) (1)如何评价问卷优劣?那一套更好? 答:离散程度,选择离散系数大的,效果更好。
(2)计算标准化得分,z=(x-x 平)/s 标准差,数值越小,差异越小。
第五章 概率和概率分布
1.概率:事件出现可能的大小。 性质:非负、规范、可加 2.设 X~N(μ=6,������������=4),求(1)P(∣X∣<10);(2)P(9<X<10)
s甲
4 xi x甲 2fi
i 1 4

fi
i 1
450 412.18 2 2.0 385 412.18 2 1.5 394 412.18 2 4
13
离散(变异、标准差)系数:
V甲

S甲 x甲

20.90 412.18

0.0507
60
60
(3.38,4.12) 即以 95% 的可靠程度估计该地区平均居民家庭人口数在 3.38人至 4.12 人之间。
2.样本量计算:只收不舍 例 总体 X~N(μ,16),若 95%的置信区间长度小于 1.2,求样本容量
解: =4 △=1.2/2=0.6,α=1-0.95=0.05 Z 0.975 1.96
下四分位 25%): 3) 平均差、方差和标准差 4) 离散系数:是一组数据标准差与均值的比值 V=s/x 平 5.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标准化的方法是将变量取值与样本均值的差除以样本标 准差,得到的值称为标准化得分,一般用 z 来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Z=(x-x 平)/s
习题 1. 如何根据数据的均值、中位数与众数的关系来判断数据的分布特征?
例 3 某百货公司连续 40 天的商品销售额如下: 单位:万元 41 25 29 47 38 34 30 38 43 40 46 36 45 37 37 36 45 43 33 44 35 28 46 34 30 37 44 26 38 44 42 36 37 37 49 39 42 32 36 35
2. 三线表:
3. 定性变量:包括分类型变量和顺序型变量。 分类变量:将事物按照不同类别或者性质进行划分的变量,其任意获得的两 个值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顺序型变量:不仅能进行分类而且能对事物不同类别进行排序的变量。
4. 频数:落在某一特定类别中的个数 5. 比例:对各类频数与全部频数之和求比值 6. 向上累积:顺序型变量取值的最小一方向最大一方累加 7. 向下累积: 8. 累积频数、频率:累加频数或频率 9. 单变量分组:每一变量作为分组标志。 10. 组距分组:全部变量划为若干区间。 11. 组数确定:n=1+lgN/lg2
断的
习题 判断数据类型 体重 数值 民族 分类 空调销量 数值 支付方式(现金、银行卡) 分类 改革措施(支持、中立、反对) 顺序
第二章 数据的收集
1. 数据来源:直接(调查观察、实验)、间接(第二手数据) 2. 二手数据评估:
数据是谁搜集的?(WHO) 为什么目的而搜集的?(WHAT) 数据是怎样搜集的?(HOW) 何时搜集的?(WHEN) 3. 概率抽样:即随机抽样,遵循随机原则,总体中每个单位都有一定机会入选。 4. 整群抽样:将总体若干单位合并组,抽样时直接抽取群,然后对群中单位进 行调查。 5. 数据误差:调查研究数据与研究对象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包括抽烟误差和非 抽样误差) 6. 抽样误差:抽样随机性引起的。 影响因素:
2) 确定检验统计量= 样本统计量−被假设参数 分布标准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