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部编版本语文下册教学案
小学语文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1课《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五篇
![小学语文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1课《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bca2a33481c758f5f71f6750.png)
小学语文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1课《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五篇《吃水不忘挖井人》一、教学内容《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为我们讲述了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为了让当地的村民吃上甘甜的井水,亲自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解决了乡亲们的吃水难问题,让我们深刻感悟到毛泽东主席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好品质。
感悟乡亲们引水思源的好行为。
二、教学目标1. 认识"忘、挖"等12个生字,会写“井、乡”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3.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4.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谈话导入。
1.同学们喜欢听歌吗?现在我们就来听一首好吗?(播放歌曲《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说说你都听到了什么?你知道毛主席是什么人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毛主席的文章。
(板书课题)2. 激趣导入、解题(1)小朋友,今天我们来学习新课《吃水不忘挖井人》。
(板书课题)谁知道“井”是什么样的?它有什么作用呢?想一想“挖井”是件容易的事么?(2)齐读两遍课题,并认识“井、挖、忘”三个生字。
(3)借助汉语拼音带问题通读全文:“挖井人”指谁?“不忘挖井人”的“人”又是指谁?“立碑”的人又是谁?(4)边读边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为自然段做出标记。
二.识字(鼓励自主识字,领悟识字方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
)(1)给机会尝试,体验识字快乐。
出示“我会认”生字,让学生主动拼读生字,并提醒大家容易读错的字。
(“井”、“念”)出示“我会记”提示卡,让学生主动介绍识记的方法,供同学参考。
教师及时点拨,评价,让学生体验自学成功的快乐。
(2)给出提示,引导发现识字方法。
归类比较记字:同偏旁“忘”、“念”;同结构“挖、刻”。
分析部件记合体字:“导、解、命、战、席、革”。
数笔画记独体字:“井、士”三.朗读(多种方式朗读,提高朗读水平)(1)调皮的生字宝宝跑回课文中去了,你还认识他们吗?请你练习读一读课文吧!(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可以大声读,轻声读,同座读,小组读……)(2)教师范读,学生听后评价(3)自由朗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
部编版一年级下学期语文课程备课
![部编版一年级下学期语文课程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92d2e559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69.png)
部编版一年级下学期语文课程备课1.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
-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使他们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
-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内容2.1 课文阅读- 选择一些适合一年级学生的短篇课文,让学生进行朗读和理解。
- 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了解其中的人物、情节和主题,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2.2 词语学习- 教授一些常用的词语,并帮助学生掌握其正确的读音和用法。
- 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找出这些词语,并进行词义理解。
2.3 写作训练- 给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写作话题,如描述自己的家庭、朋友或喜欢的事物等。
- 引导学生用简短的句子进行写作,并帮助他们纠正语法和拼写错误。
2.4 口语交流- 创设各种情景,让学生进行口语对话练习,如购物、问路、介绍自己等。
- 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进行表达,注重语音语调和流利度的培养。
3.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种资源,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促进彼此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 游戏教学:通过语言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4. 教学评价- 基于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评价。
- 关注学生的进步,鼓励他们在语言学习中的积极参与和努力。
- 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5. 教学资源- 部编版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材及配套教辅资料。
- 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 课外阅读书籍和练习册。
以上是部编版一年级下学期语文课程备课的大致内容,希望能够帮助你进行教学工作。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 下册教学设计教案(完整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 下册教学设计教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f1ea345e4b73f242326c5f08.png)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完整版)目录识字 (1)1 春夏秋冬 (1)2 姓氏歌 (5)3 小青蛙 (7)4 猜字谜 (13)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 (18)语文园地一 (22)快乐读书吧 (26)课文 (28)1 吃水不忘挖井人 (28)2 我多想去看看 (31)3 一个接一个 (35)4 四个太阳 (38)语文园地二 (41)5 小公鸡和小鸭子 (44)6 树和喜鹊 (48)7 怎么都快乐 (51)口语交际:请你帮个忙 (55)语文园地三 (60)8 静夜思 (65)9 夜色 (69)10 端午粽 (72)11 彩虹 (76)语文园地四 (81)识字 (84)5 动物儿歌 (84)6 古对今 (86)7 操场上 (89)8 人之初 (93)口语交际:打电话 (96)语文园地五 (99)课文 (102)12 古诗两首 (102)池上 (102)小池 (104)13 荷叶圆圆 (107)14 要下雨了 (110)语文园地六 (114)15 文具的家 (117)16 一分钟 (120)17 动物王国开大会 (124)18 小猴子下山 (126)口语交际:一起做游戏 (129)语文园地七 (134)19 棉花姑娘 (138)20 咕咚 (142)21 小壁虎借尾巴 (148)语文园地八 (152)识字1 春夏秋冬设计说明: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识字课文。
本课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着“四季”这个主题,勾画出了一年不同的四季画面。
全文共有8个词语,8个短语,分成四组,第一组、第三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物,第二组、第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
课文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难度并不大。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因此,本识字课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
南通市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全部教案
![南通市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全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16ce63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3f.png)
南通市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全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听懂、说出故事的大意;
2.能够模仿老师朗读故事,感受故事的氛围;
3.能够画出故事中的主要内容;
4.能够通过创意绘画展现自己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
1.听懂、说出故事的大意;
2.模仿朗读,感受氛围;
3.画出故事中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难点
1.通过画画展现理解。
四、教学准备
1.课件:《故事·一只小小鞋》;
2.课堂布置:准备足够的画纸、彩色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3.预习材料:老师复述故事的音频。
五、教学过程
第一步:情境导入
1.播放故事音频,让学生感受故事的氛围;
2.老师简要介绍故事背景,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
第二步:故事学习
1.老师朗读故事,学生跟读;
2.学生小组内讨论故事要点,共同整理故事主要内容。
第三步:绘画表现
1.学生按照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利用画纸和绘画工具画出故事中的关键情节或角色;
2.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的理解。
第四步:展示与总结
1.学生作品展示完毕后,老师针对每个作品进行点评;
2.老师总结故事主要内容,强化学生对故事的理解。
六、课堂延伸
1.邀请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故事;
2.组织学生创作自己的小故事,并用绘画表现。
七、教学反思
1.学生参与度较高,但在画画展示时部分学生表现抢麦情况明显,需要
加强管理;
2.故事学习部分,部分学生对故事主要内容理解还不够深刻,需多进行
引导和激励。
以上是南通市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全部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41987d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24.png)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复习本学期所学内容,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2.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提高语文学习水平。
3.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复习识字、识词、识句等基础知识。
2.复习识别字音、行书书写字等技能。
三、教学内容1. 识字识词1.复习本学期所学的汉字。
2.复习常见字词的识别与书写。
2. 识句1.复习认读常见词语组成的句子。
2.练习造句,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内容。
3. 朗读篇章1.练习朗读教材中的课文,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 语文游戏1.设置有趣的语文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内容。
四、教学活动安排第一堂课1.复习本学期所学的汉字和词语,让学生默写并做打分互评。
2.练习识别生字和语句表达。
3.朗读课文,订正发音错误。
第二堂课1.安排语文游戏环节,如识字比拼、句子填空等。
2.练习写字,重点训练书写规范和工整。
第三堂课1.针对学生易错的字词进行重点强化训练。
2.听读课文,培养学生的听力技能。
五、教学效果评估1.课堂表现:学生对复习内容的理解及掌握情况。
2.书写水平:学生书写的字体规范程度。
3.朗读表现:学生对课文的准确度和流畅度。
六、教学心得通过本次期末复习教案的设计与实施,我深刻体会到了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结语通过本次教学复习,相信学生们在期末考试中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同时,作为教师也要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愿我们一起努力,共同进步!。
(完整版)最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表格式)
![(完整版)最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表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fc91b5f00b1c59eef9c7b455.png)
(2)了解“霜降”。
认识部首左耳旁。
交流自己积累的带有这个部首的其他字。
(3)指名说说下雪时的情景,感受雪花的轻盈。
5.教学词串:青草红花游鱼飞鸟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1)出示课文插图,(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交流。
(3)出示词串三和四。
第2 / 5页(4)指名朗读,开火车读,齐读。
6 (1)仔细观察本课的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
(换偏旁法,如“雪”,可以通过换偏旁变成“霜”识记;比较识记法,如“入”字,通过和“人”比较识记;通过形象演变进行识记,如“飞”字,可以想象成鸟的形状等;加一加法,如“落、飘”,可以用部件加一加的方法记忆。
)(2)小组内互相交流好方法。
三、示范指导,书写生字1.指导书写生字“春、冬、花、入、风、雪、飞”。
“冬”的两点要在竖中线上。
“入”的第二笔要长,并且要出头。
“风”和“飞”的横斜钩要写得稳当。
复习书写姿势:书写时要做到哪“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3(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比较被夏天的风、秋天的风、冬天的风吹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说说夏天下雨的情景,读出雨下得大的感觉,读好“落”。
有感情地齐读第二组词串。
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图上画了哪些景物。
小组合作,借助拼音等方法朗读词串,相互正音。
仔细观察,自主识记生字。
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1)学生抽读生字,复习巩固生字的读音。
(2)分析生字,记忆生字,了解结构。
(3)示范指导,学生书空笔顺,认真练写。
学生当小老师给老师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板书设计:教学反思:4、根据笔顺歌自己想一想笔画顺序是怎样的?(笔顺歌: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里再封口。
)6、把黑板上的词语一起来读一遍,会读了的就擦掉,较难的词语就留在黑板上,可以多读两遍。
最新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最新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7576f628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31.png)
最新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目录
1.第一课:认识笔画
2.第二课:认识汉字
3.第三课:认识字音
4.…
5.…
第一课:认识笔画
教学目标
•认识汉字的基本笔画结构
•能够正确书写常见的汉字笔画
教学内容
1.横、竖、撇、捺、折
2.常见汉字的笔画组成
3.书写练习:一、二、三、木、水等汉字
教学活动
1.观看动画视频介绍笔画结构
2.同学们模仿老师的示范,在小黑板上练习写字
3.一起玩游戏,认识不同笔画的特点
教学反馈
•教师观察学生的写字情况,及时纠正错误
•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互相评价
第二课:认识汉字
教学目标
•掌握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汉字
•能够正确书写并理解汉字的基本含义
教学内容
1.家人的称呼: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
2.日常用语:早上好、再见、谢谢等
3.常见事物的名称:书、桌子、椅子、苹果等
教学活动
1.观看图片,学习汉字的写法和含义
2.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日常生活情景,使用学过的汉字进行表达
3.带着学生到校园周边,寻找并认读路边店铺、标志牌上的汉字
教学反馈
•学生口头回答问题,老师纠正并引导
•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在家里用学过的汉字写一篇短文
……
(未完,总字数:xxx)。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c6b776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08.png)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第一课:识字《松鸡》课程目标:1.认读字词:松鸡、高兴2.会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意思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学重点:1.教授生字词:松鸡、高兴2.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教学难点:1.阅读理解教学准备:1.教师:备好教学课件2.学生:课本、笔记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导学生,呈现课文背景,引起学生兴趣。
2.学习:逐句解读课文内容,让学生懂得其中的字义。
3.练习:适当安排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4.反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讨论,激发学生思考。
作业布置:1.默写生字词:松鸡、高兴2.朗读课文第二课:古诗《春晓》课程目标:1.了解古诗《春晓》的意境2.会默写古诗教学重点:1.教授古诗《春晓》的内容2.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教学难点:1.古诗诗意理解教学准备:1.教师:备好古诗的教学材料2.学生:准备好课本、笔记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导学生,体验春天的美好。
2.学习:朗读古诗,解读古诗的含义。
3.讲解:分析古诗的意象,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4.默写:让学生尝试默写古诗。
作业布置:1.默写古诗《春晓》2.体会古诗的意境,写一段感想第三课:阅读课《小羊和奶妈》课程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2.认读生字词3.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重点:1.解读课文内容2.教授生字词教学难点:1.阅读理解教学准备:1.教师:备好课文内容2.学生:准备好课本、笔记教学过程:1.导入:呈现课文内容,引起学生兴趣。
2.学习:逐段解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
3.练习:进行相关练习,巩固学习内容。
作业布置:1.默写生字词:小羊、奶妈2.朗读课文并理解内容……(继续设计后续课程内容)以上为《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部分内容,希本对教学有所帮助。
统编教材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全册教案
![统编教材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63b23c7f1922791788e85b.png)
第 1 单元内容多彩的春天页码:_1__至_ 23_页执笔教师:单元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认“万”等65个生字,会写“万”等2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柳树醒了》和《古诗两首》。
3)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1)运用“加一加、换一换、减一减、编儿歌、猜字谜”等方法识记生字。
2)用观察讨论法,教师指导方法指导书写生字。
3) 利用“自由读,合作读、比赛读,角色表演”等方法熟练朗读课文。
4)图文结合、联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价值观:1)了解春雨的作用,培养学生喜爱春天,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感受春天的美。
3)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保护环境的意识。
单元内容分析:本组教材是围绕“多彩的春天”来编排的,识字课文选的是春天的词语,课文写的是春天的景,春天的人,春天的事,口语交际也是关于春天的话题。
单元学情分析: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会认400个生字以上,会写100个生字以上,而且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识字方法,如:加一加,换一换,减一减,还会利用形声字来记忆生字,在绳子的书写方面,懂得观察字形,分析笔画,学生在朗读方面也有了较好的语感,能够借助拼音阅读短小的文章。
多数学生能看懂图意,较好的和同学进行口语交际。
并能看图写一两句话。
单元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春天的美。
单元教学难点:1)会认“万”等65个生字,会写“万”等2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柳树醒了》和《古诗两首》。
3)理解课文内容。
本单元计划用12 课时完成教学(总课时)课题名称:识字一页码:2—4页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识“万”、“认复”等13个生字,会写“万”、“丁”等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2、过程与方法:1、运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编儿歌、猜字谜”等方法熟悉朗读课文。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全册)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e4b11aa4cf84b9d529ea7a9d.png)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全册)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识字1 《春夏秋冬》教学设计教学导航【写作背景】《春夏秋冬》是一篇看图识字。
有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有一组与四季相关联的词语以及由这些词扩展的短语组成,表现了四季最有代表性的季节特点。
第二部分借鉴了传统文学的一些表达方式,呈现的是两行意义相关联的词和短语,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多姿多彩的美好画面。
图文对照,便于诵读,有助于学生理解词义,识记字形,感受汉语言文化之美。
【教学目标】1.认识“霜、吹”等8个生字和雨字头、双耳旁2个偏旁;会写本课“春”“风”等7个生字和横折斜钩1个笔画。
2.通过朗读,了解词语和短语的意思。
3.通过看图、熟字比较等方法学习生字。
4.通过朗读、看图和动作演示等方法学习词和短语。
5. 了解四季景物的特点,体会四季的美好。
【教学重点】借助形声字特点以及熟字比较的方法识记8个生字。
【教学难点】借助插图和动作演示理解词义。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生:四个,春、夏、秋、冬。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及其相应的自然现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思考谜底。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
(自读、小组读、分段读)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霜、吹、落、降、飘、游、池、入”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春、风、冬、雪、花、飞、入”,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学习课文。
(一)认识春、夏、秋、冬。
1、同学们看图说出相应季节。
2、谁能说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最具代表性的自然现象?(教师可引导提示,最终说出:春风、夏雨、秋霜、冬雪)3、出示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图师:谁能用三个字形容一下图上的内容?(教师适当的语言和动作提示)生: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1 春夏秋冬 教学设计-教案4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1 春夏秋冬 教学设计-教案4](https://img.taocdn.com/s3/m/10f84b8d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d3.png)
《春夏秋冬》敎學设计学习目标:1、正确认识8个生字和两个偏旁,会写“春、冬”两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受四季的美丽。
敎學重点:识字和写字敎學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敎學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一年有几个季节?分别是什么?2、你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3、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课春夏秋冬板书课二、趣味识字1、每个季节的特点各有不同,你们想不想进一步了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四季去看一看。
2、请同学们把书打到第一课,听老师读课文,要注意字娃们的读音。
3、请同学们圈出文中的生字4、自由读课文,读准字娃娃们的音,一会儿老师要检查。
5、采取多种形式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6、在你们美美地读课文的时候字娃娃们已经跑出来了,看看你们还认识它们吗?采取多种方法读。
7、字娃娃们说我去掉拼音帽子你们认识我吗?去掉拼音采取不同形式读。
8、字娃娃说我独自一个人出现你会认识我吗?(课件出示生字)多种形式读(4)字娃娃们想问问同学们是怎么记住他们的?记忆字形(5)字娃娃们又说了,同学们,换个地方你们还认识我吗?读词语摘得美图(6)同学们,字娃娃们有最后一个要求,让我们把他们送回他们的家课文中去。
你们愿意帮忙吗?让我们一起送字娃娃们回家吧。
三、快乐写字。
1、出示“春、冬”两个字2、指名领读组词3、指导书写“春”字4、说“春”的结构,书空。
5、仔细观察说说“春”在格字中的关键笔画6、师范写7、学生描红,临摹两个。
8、写字展评9、指导“冬”字方法同上。
三、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美美地读了课文,又认识了好多字娃娃,高兴吗?现在正是春季,双休日让爸爸、妈妈带你们去大自然中找春天吧。
板书春夏秋冬春(春天)(春日)冬(冬天)(冬雪)。
小学语文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3(2023春精编版)
![小学语文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3(2023春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458b8956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45.png)
小学语文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3(2023春精编版)一、教学目标本课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理解其意思; 2. 能够准确书写相关的词语和句子; 3.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知识进行简单的表达;4. 能够进行简单的听说训练,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识字认读:通过课文训练巩固学生的拼音能力;2.语言表达:通过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教学难点:1.部分生词语汇的理解和运用;2.语言的流畅运用能力。
三、教学过程1.热身(5分钟)通过唱歌、游戏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下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2.新课导入(10分钟)引入新课内容,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学生的起始知识水平。
3.课文讲解与学习(20分钟)1.听读课文,学生跟读;2.教师解释课文内容,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3.学生朗读课文,纠正语音语调错误。
4.语音语调练习(15分钟)进行语音语调练习,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
5.课文理解与复述(15分钟)让学生对课文进行理解,并进行适当的复述。
6.课后练习与互动(15分钟)布置课后练习,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讨论,互相交流学习。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课文内容展开,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和训练,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五、延伸阅读建议学生在课余时间多进行相关练习,阅读更多课外书籍,培养语文素养,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老师们更好地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工作。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完整版)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fc90e74cbceb19e8b9f6ba14.png)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专题为“识字”,安排了四课识字:《春夏秋冬》《姓氏歌》《小青蛙》和《猜字谜》。
目的是要求学生知道识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
“口语交际”是听故事,讲故事,训练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怎样做到说话时既连贯又完整。
语文园地是对本单元内容的综合考查,要求学生在主动识字的基础上,喜欢积累优美词语,爱上阅读。
本单元的“语文园地一”,包括“口语交际”和“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
教学目标1.会认51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识字韵文,并能背诵部分韵文。
3.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识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阅读能力,收集有关春天的词语,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春天。
教学重点:1.会认51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
2.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识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识字韵文,积累词语。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阅读能力,收集有关春天的词语,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春天。
教法与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主动阅读的习惯,培养学生乐于观察、善于欣赏、勤于动手、善于发现的能力。
课时安排:1. 春夏秋冬2课时、2.姓氏歌2课时、3.小青蛙2课时、4.猜字谜2课时、语文园地一3课时单元测试2课时。
教学起止时间:1 春夏秋冬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借助汉语拼音和课文插图,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1、认识雨字头1个偏旁。
正确认读8个生字。
2、正确书写3个生字:风飞入。
练习横斜钩的书写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能通过朗读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感受春天的美。
教法与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主动阅读的习惯,培养学生乐于观察、善于欣赏、勤于动手、善于发现的能力。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姓氏歌》教学设计及说课稿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姓氏歌》教学设计及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d45fd40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5b.png)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姓氏歌》教学设计及说课稿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姓氏的意义和重要性。
•认识一些常见的姓氏。
•能够熟练唱响《姓氏歌》。
•能够简单地介绍自己和家人的姓氏。
2. 教学时间安排•课时:1课时(40分钟)3. 教学内容•词汇:姓氏、歌曲名称等。
•歌曲学唱《姓氏歌》。
4.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难点:舞蹈配合歌曲演唱。
5. 教学准备•背景音乐•歌曲《姓氏歌》的音乐及歌词•课件投影仪6.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5分钟)•引导学生讨论姓氏的重要性,让学生猜测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步骤二:学唱歌曲《姓氏歌》(10分钟)•播放背景音乐,指导学生跟随音乐节奏学唱《姓氏歌》。
步骤三:活动(15分钟)•学生分组,协作排练《姓氏歌》的表演,包括唱歌和舞蹈。
步骤四:表演与展示(10分钟)•各组轮番进行演出,老师做点评,夸奖表现好的同学。
步骤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总结学习的心得,展示出色的表现,并邀请家长观摩。
二、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今天我将向大家介绍本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情况。
本堂课是针对一年级下册的语文教学内容《姓氏歌》展开的一堂音乐课。
通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同时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兴趣。
接下来我将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设计。
本节课分为引入、学唱歌曲《姓氏歌》、活动、表演与展示以及总结与拓展等五个步骤。
首先引入部分通过启发学生思考姓氏的意义,为学习姓氏歌奠定基础。
接着学生将学习《姓氏歌》的歌词和旋律,进行协作演唱和舞蹈排练。
随后学生将展示他们的表演成果,并老师做相关点评。
最后是总结环节,学生将反馈自己的学习收获,并通过家长观摩扩展课堂效果。
通过本次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学生不仅仅学习了音乐和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及舞台表现能力。
感谢各位的聆听,希望孩子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其中。
谢谢!。
最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
![最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6c50cc1358f5f61fb636668b.png)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一、教学方面(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经过第一学期的学习,部分学生能认汉字500字左右,每生能写汉字100字—150字之间。
汉语拼音巩固比较好,音序清晰,这为本册的音序查字典法打下了基础。
写字姿势正确,有个别学生的握笔姿势还需要提醒改正。
阅读方面本学期将继续进行每天半小时的阅读时间,再加大阅读量。
部分学生已经能独立写一、二句的拼音作文(不会写的字用拼音),孩子有了初步的写话兴趣。
本学期将重点加强学生的写字训练以及写话兴趣的培养。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
8个单元2个专题,分为8组8个专题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把知识、能力、方法、情感融为一体。
每个专题内涵都必将宽泛,避免了教材内容的局限性。
每组包括3-4篇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识字课包括词语、三字经、对对子、谜语、谚语、诗歌等多种形式。
课文共29篇,内容丰富多彩。
“语文园地”包括4个栏目:趣味识字,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主要是识字的方法;词句运用—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书写提示-积累识字,学会正确的笔画顺序书写。
日积月累-积累各类词语与文学作品,增强学生的口语交际—与专题联系,在双向互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所得的舞台。
本册识字的编排,继续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
全册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会写200个认识的字。
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分别在练习里有标明。
此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认识的字。
书后生字表(一),列出了全册要认识的字,生字表(二),列出了全册要求会写的字。
(三)教学总目标(听说读写能力的安排)1.识字与写字(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其中200个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18780ce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b3.png)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彩虹》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彩虹》是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必修课程中的一篇课文。
在本次教学中,将围绕“什么是彩虹”这一主题展开。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彩虹,了解其形成原理。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听力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重难点1.彩虹的定义和形成原理。
2.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具呈现彩虹的形状和颜色,让学生进行观察、描绘和想象。
3.建立“口耳相传”和“绘画展示”等多种形式的小组交流机制,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听力能力。
4.学习课文《彩虹》。
重点:彩虹的定义和形成原理。
难点:学生口语表达和听力能力。
四、教学方法1.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具教学法。
2.小组交流谈话法。
3.探究式教学法。
五、教学流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可用压轴法,或者口胡法,先与学生谈论有关彩虹的话题。
如:“今天天气晴朗,您是否看到过彩虹?” “您知道彩虹是如何形成的吗?”导入时,可适当引导学生,激起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习课文《彩虹》(20分钟)通过阅读、理解和背诵课文,增强学生对彩虹的认知和理解。
3. 讲解彩虹的形成原理(30分钟)利用多媒体教具,播放用水和阳光制造彩虹的视频,讲解彩虹的形成原理。
4. 观察和想象彩虹(15分钟)通过图片、图表、科学实验等形式呈现彩虹的形状和颜色,让学生进行观察、描绘和想象。
5. 小组交流谈话(25分钟)建立小组交流机制,在小组内口耳相传各种形式交流,锻炼学生口语表达和听力能力。
6. 总结归纳(5分钟)回顾全堂课,总结彩虹的形成、颜色和特点。
六、教学评价与反思1.通过多媒体教具教学彩虹的形成原理,学生理解深刻,兴趣高涨。
2.小组交流谈话法,对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听力能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对于有些学生,语文知识较差,口语表达不太流畅,需要多次强化,教学方法需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行针对性调整。
七、教学资源1.彩虹视频。
2.彩虹展示图片。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课文(四)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课文(四)](https://img.taocdn.com/s3/m/ee13b3ce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0e.png)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课文(四)
课文背景介绍
本篇课文主要是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第四篇课文。
在一年级的语文学习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和感知文字的意义,培养其阅读理解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对文字的情感抒发和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能理解课文的大意,领会作者的用心;
2.能正确朗读课文,语调自然,抑扬顿挫;
3.能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如细节询问、课文主旨等;
4.能简单表达对课文的感受和理解。
教学准备
1.课文教材;
2.老师准备好的课文PPT;
3.配套的课件或手工制品。
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
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简短的引入,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通过图片、问题引导等方式。
第二步:朗读课文
请学生跟随老师的朗读,注意语调、停顿等。
第三步:分段讲解
逐段对课文进行讲解,重点介绍生词、句子成分等内容。
第四步:课文理解
提问学生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第五步:情感表达
让学生通过绘画、手工等方式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第六步:课文复述
学生自由复述课文,老师可以适时指导纠正。
拓展活动
1.学生小组合作,重新编排课文内容,形成表演;
2.学生找出课文中的生字、短语,编写小词典;
3.学生自主发挥,写一段与课文有关的小故事。
课后作业
1.复述课文;
2.家长陪同阅读其他课文,记录感想;
3.准备下节课分享自己的读书感悟。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文字的魅力,提高对课文的理解及表达能力,达到情感、认知、能力多层面的发展。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要下雨了》教案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要下雨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2e80d2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0a.png)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要下雨了》教案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要下雨了》教案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要下雨了》教案1 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7个词语,认识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下雨前一些小动物的异常表现。
教学重点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好对话,特别是指导读好带有疑问语气、感慨语气的句子。
2.掌握生字的读音和字形,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结合句子理解生词的意思。
课前准备:1.生字生词卡片。
2.教学挂图或投影片。
3.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4.抄有全文的黑板或准备投影仪放映出全文。
5.请学生理解能预测天气变化的自然现象。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联络生活,谈话揭题1.同学们,夏天的时候,下雷阵雨之前,天气会怎样?我们会有什么感觉?2.下雨之前,小动物又会有什么变化呢?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18——要下雨了。
二、充分自读,整体感知1.听课文录音,注意良好听读习惯的培养。
2.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看看文中先后出现了哪些小动物,做上记号。
3.同学们汇报交流:课文先后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老师板书;小白兔、小燕子、小鱼、蚂蚁〕学习生字“兔”,引导学生联络小兔子的样子记住“兔”的字形。
三、由扶到放,学习课文1.指导学习一至三段。
〔1〕指名读第一段。
学习生字“弯、直”,通过做动作理解词义。
〔2〕练习朗读第一段,可边读边做动作。
〔3〕老师引读第二段:小燕子从他头上飞过。
小白兔大声喊——〔学生读〕。
〔4〕引导学生看第一幅挂图:小燕子飞得很低,小白兔奇怪地向燕子为什么飞得这么低。
学生练习朗读小白兔喊叫的句子,提醒学生注意提示语“大声喊”和句尾问号。
〔5〕先指名读第三段,然后逐句以问引读:①老师指第一句问:燕子边飞边说——②空气怎么样呢——〔学生接读第二句〕虫子的翅膀可比鸟的翅膀小多了,薄多了,就像透明的纱一样,沾上了小水珠,就像人背上了铅球一样沉重,自然就飞不高了。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小猴子下山教案三篇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小猴子下山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c8c220fc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a0.png)
【导语】教案能够展现出教师在备课中的思维过程,并且显⽰出教师对课标、教材、学⽣的理解和把握的⽔平以及运⽤有关教育理论和教学原则组织教学活动的能⼒。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标 1.看懂每幅图的意思,理解课⽂内容,懂得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明确的⽬的,要专⼀,有始有终,否则将⼀事⽆成。
2.学会本课10个⽣字,⽤“真”“⾮常”练习说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4.能按要求说⼏句完整,连贯的话。
教学重点 1.理解课⽂内容,懂得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明确的⽬的,要专⼀,有始有终。
2.学会本课10个⽣字,⽤“真”、“⾮常”练习说话。
3.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4.能按要求说⼏句完整、意思连贯的话。
教学难点 1.理解课⽂内容,懂得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明确的⽬的,要专⼀,有始有终。
2.能按要求说⼏句完整、连贯的话。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课时 ⼀、教学⽬标 (⼀)学会本课10个⽣字。
(⼆)朗读课⽂,看懂图意,⼤概了解课⽂内容。
(三)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10个⽣字。
(⼆)看懂图意,初步理解课⽂内容。
三、教学难点 看懂图意,初步理解课⽂内容。
四、教学过程 (⼀)导⼊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有⼀只⼩猴⼦⾼⾼兴兴地下⼭了,可是等它回家的时候,它两⼿空空,哭丧着脸,这是怎么⼀回事呢,你们想知道吗?那好,今天我们⼀起学习第8课《⼩猴⼦下⼭》。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听⽼师范读课⽂,边听边想,这课是写⼩猴⼦的什么事? 课⽂讲的是⼩猴⼦下⼭,看见许多喜欢的东西,它扔了这个去抓那个,结果什么也没得到,只好空着⼿回家的事。
(三)学习⽣字 1.先看课后⽣字表的⽣字,后读课⽂,边读边画出⽣字词。
2.借助汉语拼⾳读准字⾳,然后读⼀读词语(⽣词),再读⼀读带有⽣字词的句⼦。
3.检查⾃读⽣字词情况。
利⽤卡⽚或⼩⿊板。
得⾮常空着⼀⽚⼜⼤⼜圆 ⽩兔真可爱⼩兔⼉(⼉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一年级部编版本语文下册教学案识字1 春夏秋冬设计说明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识字课文。
本课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着'四季'这个主题,勾画出了一年不同的四季画面。
全文共有8个词语,8个短语,分成四组,第一组、第三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物,第二组、第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
课文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难度并不大。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因此,本识字课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
同时,本课词串读起来有一定的节奏感,因此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预习生字,做字卡。
(学生)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出示词语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2.出示图片,做游戏。
猜猜出示的图片分别是哪个季节。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
声音、图画、颜色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
顺应儿童的心理,开课伊始,创设新奇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1.出示课文中的四季图。
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
先跟同桌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
(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春风夏雨秋霜冬雪(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其中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风冬翘舌音:霜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
3.出示:霜和雪(1)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
雨字头的字大都是一种天气现象。
大家看,借助字的偏旁,我们还能认识这些字。
(3)相机识记生字。
认识部首'雨字头'。
(4)仔细观察,说说'雨'作部首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
(5)教师范写生字'雪',学生书空,并口头说出笔顺。
4.教学词串: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1)出示短语。
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说说春风吹过来的感觉。
(3)比较被夏天的风、秋天的风、冬天的风吹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4)说说夏天下雨的情景,读出雨下得大的感觉,读好'落'。
(5)了解'霜降'。
认识部首左耳旁。
交流自己积累的带有这个部首的其他字。
(6)指名说说下雪时的情景,感受雪花的轻盈。
(7)有感情地齐读第二组词串。
5.教学词串:青草红花游鱼飞鸟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图上画了哪些景物。
(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交流。
(3)出示词串三和四。
(4)小组合作,借助拼音等方法朗读词串,相互正音。
(5)指名朗读,开火车读,齐读。
6.仔细观察,自主识记生字。
(1)仔细观察本课的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
(换偏旁法,如'雪',可以通过换偏旁变成'霜'识记;比较识记法,如'入'字,通过和'人'比较识记;通过形象演变进行识记,如'飞'字,可以想象成鸟的形状等;加一加法,如'落、飘',可以用部件加一加的方法记忆。
)(2)小组内互相交流好方法。
设计意图:教给识字方法,促进自主识字。
有层次性地、有目的性地把识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之中,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识字,在识字的同时,发展语言,提高认识能力。
可以说,在语言环境中学到的字词是活的,带着感情记忆的东西是牢固的,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示范指导,书写生字1.指导书写生字'春、冬、花、入、风、雪、飞'。
(1)学生抽读生字,复习巩固生字的读音。
(2)分析生字,记忆生字,了解结构。
(3)示范指导,学生书空笔顺,认真练写。
重点关注'春、冬':两字的撇和捺要舒展。
'冬'的两点要在竖中线上。
'入'的第二笔要长,并且要出头。
'风'和'飞'的横斜钩要写得稳当。
复习书写姿势:书写时要做到哪'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2.学生当小老师给老师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遇到学生说不准的地方,教师重点讲解。
3.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
(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4.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5.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
设计意图:抓住汉字的构字规律,掌握识字方法。
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了解生字的结构。
一年级的识字教学要扎扎实实地落到实处,教师要注重多示范,一笔一笔地教,力求让学生把每个笔画写正确、写规范、写到位。
四、反复朗读,加强巩固1.学生组成四人学习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可以按照课文顺序读,也可以打乱顺序自己调整读。
2.班内交流读。
方法1:按照词语--词组--词语--词组的顺序。
方法2:调整次序,如:春风--春风吹夏雨--夏雨落秋霜--秋霜降冬雪--冬雪飘3.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读。
4.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这里采用了多样的朗读形式,通过重组朗读,使识字语境更加丰富多彩,更加生动有趣,更具有清晰的画面感。
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我充分发挥了教材优势,促进了学生发展,觉得以下两点做得还是比较好的。
1.借助插图,联系实际想象画面,轻松快乐识字。
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课文中的优美插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象画面。
学生对四季的特点有了充分的感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识字的热情。
2.教给识字方法,促进自主识字。
人教版实验教材在识字的编排上,注重渗透汉字的构字方法,不断引导学生发现新的识字方法。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就抓住了汉字的构字规律,引导学生主动掌握识字方法。
教学时,让学生通过观察去比较,发现异同。
同时鼓励学生根据自我经验,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
这样学生不但能很快记住这些字,而且会慢慢地根据这个特点去认识更多的汉字,培养了识字能力,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有趣。
识字2.姓氏歌设计说明这是一篇有关姓氏的儿歌,第一节通过问答的方式,告诉了我们一些常见姓氏的写法,第二节列举了一些中国姓氏。
整首儿歌节奏感强,通过诵读极易引发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语文课程标准》着力强调的基本理念。
因此,本节课设计,教师以自主交流、游戏互动为方式,努力将学生的识字愿望与《语文课程标准》理念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习独立识字'。
同时,在识字的过程中熟读成诵,这样不仅积累了姓氏知识,还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
(师生)2.课件。
(教师)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诵读导入,激发兴趣1.播放《百家姓》音频文件,学生进行跟读。
2.说说自己姓什么。
在播放的音频文件中听到了吗?3.揭示课题,并板书。
4.随文识字:'姓'。
(1)根据拼音读准字音,注意读好后鼻音。
(2)学生交流怎么记这个生字。
(可以用部首+熟字的方法;也可以用形近字比较的方法。
)(3)组词。
(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教师提醒写字注意点:'姓'的女字旁,横要写得短,注意避让,右边的'生'横画要稍微短些,第一横起笔在横中线上。
(5)生描红。
设计意图:开课伊始,节奏感强的《百家姓》诵读一下子让学生充满好奇,充满兴趣,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教学内容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同时顺势随文识写生字,有效地提高识字的数量和质量,也有效地促进了儿童语言的发展。
二、自主学习,了解儿歌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儿歌,找到文中的生字圈出来,遇到读不准的生字,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反复读几遍。
2.指名朗读,集体订正后齐声诵读。
3.小组合作。
(1)自由朗读儿歌,一边读一边想:儿歌一共几个小节?从中读懂了什么?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同伴。
(2)还有不懂的地方,在旁边做上记号。
4.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5.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设计意图:儿歌内容简单,教师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小组合作,互动交流中获得对儿歌内容的大致理解,但是对于第二小节中出现的复姓,学生会有疑难,因此需要引导学生质疑,渗透'学贵有疑'的思想。
三、开展游戏,趣味诵读(一)诵读第一节。
1.指名朗读第一节。
2.齐读第一节。
3.了解第一节的姓氏介绍方法。
出示:什么李?木子李。
什么张?弓长张。
古月胡,口天吴,双人徐,言午许。
(1)说说发现了什么。
(通过把字拆开的方式来介绍姓氏。
)(2)出示几个姓,让学生尝试拆解。
如'章-立早章''吕-双口吕''林-双木林''陈-耳东陈''黄-草头黄'等。
(3)齐读第一节。
(4)同桌用玩拍手游戏的方式朗读第一节。
4.采用不同的方法讲述。
(1)除了拆字法,还有什么方法也能讲清自己的姓氏呢?(2)照样子说一说。
出示:你姓什么?我姓方。
什么方?方向的方。
①师生问答。
②学生同桌之间游戏问答。
5.齐读第一节,背诵第一节。
(二)诵读第二节。
1.引读:师:中国姓氏有很多--生: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指导读好'郑'字,它的韵母是后鼻音。
2.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姓氏,接一接。
3.出示第四、五行,认识复姓。
(1)跟着老师读好复姓。
(2)教师介绍复姓。
(3)学生补充自己知道的复姓。
(4)教师补充常见的复姓。
4.指名读第二节。
5.齐读第二节,背诵第二节。
(三)比赛朗读,加深记忆。
1.个人挑战赛。
2.男生女生集体比赛。
3.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采用拍手游戏、朗读比赛等形式寓教于乐,可以让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合作学习,识记生字1.出示生字'张''赵''钱',学习新部首。
(1)指名朗读生字。
(2)介绍部首:'弓、走、钅'。
(3)说说一个字在做部首时和原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2.出示生字:么、国、方、什、双、王……说说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快速记住它们。
3.小组合作交流。
预设:国:四四方方一个框,里面住着小玉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