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的治理和开发 PPT课件

合集下载

《黄土高原》PPT课件

《黄土高原》PPT课件

?如何打破这个恶性循环链,使黄土高原的
人地关系和谐发展呢?
说一说:云贵高原和广西西北部为 什么生态环境脆弱?应如何治理?
白色岩漠
治理:修筑蓄水工程.退耕还林.植树护坡.发 展 多种经营提高居民收入.
〔1)约500mm;冬寒夏热,四季分明.降 水较少,且集中在夏季.
〔2)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均较大. 春季易干旱,夏季可能有涝灾.
生 态 环
主要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泥石流、滑坡、塌陷.

生态环境现状:生态环境破坏后很难恢复.部分地区 出现恶性循环.
小流域综合治理
生物措施与
点 击 图


工程措施相结合
放 视 频
合理安排生产活动
〔1)坡地退耕还林还草; 〔2)引进优育畜种; 〔3)大力发展多种农业经济. 〔4)开矿时要有计划的存放表土,大力开展复垦工作.

生态建设,改善环境,已经摸索出许多
成功经验.一方面,采取
植等树生种物草措施
与建
、修梯田
等挡工土程坝措施相结合,
治理
水;土另流一失方面,合理安排
,如陡 生产活动
坡地 退耕还林 、 还草 , 过度放牧的地方减
少放牧牲畜的数量等.
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为什么会脆弱? 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旱灾、洪涝、泥石流、滑坡、塌陷等.
4.分析71—72页活动1,XX属于 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
是冬季
寒冷干,燥夏季
高温多,降雨水集中在
季;并夏且XX降水量的年际变化 .

5、读图8.13,XX发生旱灾的频率达

.大
59.5 %.比涝年比
自学提纲二:阅读课本73-74页,完成下

高中地理 中国黄土高原及水土流失的治理课件 中图版必修3

高中地理 中国黄土高原及水土流失的治理课件 中图版必修3

重、难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难点:
【高考考点】 高考考点】
水土流失的成因、 水土流失的成因、危害及治 关注指 ★★☆☆☆ ★★☆☆☆ 考向 理对策 数 一 、多以区域图或示意图为载体。 命题 1、多以区域图或示意图为载体。 、突出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和治理措施。 视角 2、突出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和治理措施。 ★★★★☆ 考向二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 关注指 ★★★★☆ 题,危害及对策 数 1、综合题考查居多,多以区域图、因果联系图、表 、综合题考查居多,多以区域图、因果联系图、 命题 格数据等为载体。 视角 格数据等为载体。 2、着重区域背景分析,问题成因、危害和治理措施 、着重区域背景分析,问题成因、 。
读黄土高原区域简图及局部等高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读黄土高原区域简图及局部等高线图,
(1)对黄土高原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应在a、b、c、d四处 对黄土高原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应在a 采取不同措施。与治理措施相对应的地点分别是: 采取不同措施。与治理措施相对应的地点分别是:打坝淤 地 ,植树种草 ,平整土地 ,修 水平梯田 。
黄土广布 千沟万壑 支离破碎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东莞市常平中学
黄心衠
学习目标:
• (1)以黄土高原为例,了解水土流失的原因、 )以黄土高原为例,了解水土流失的原因、 危害及整治措施。 危害及整治措施。 • (2)学会分析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学会分析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 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 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带来的危害, 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带来的危害,采 取综合治理措施。 取综合治理措施。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1《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共28张PPT)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1《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共28张PPT)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 8/12021/8/12021/8/1Aug-211-Aug- 21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021/ 8/12021/8/12021/8/1Sunday, August 01, 2021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 8/12021/8/12021/8/12021/8/ 18/1/2021
⑺毁坏树木
9
⑻燃料不足
⑼人口增长
⑽滥修窑洞
⑾住房不足
⑿水土流失严重
3
6
5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黄土土质疏 松的特性
降水集中 多暴雨
地面破碎 沟谷纵横
植被稀少

自 土人
然 高为

原 水


土因


开垦陡坡
滥伐树木
过度放牧 和采樵
不合理开 矿修窑洞
水土流失的危害
• 观察组
图,注 意图中 各河段 含沙量 的变化。
•黄土以粉沙颗粒为主 •无层理,但垂直节理发育 •土质疏松,碳酸钙含量高,遇
水易崩解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植被稀少
植被良好
覆盖地表
截留降水
降低流速


分散流量
过滤淤泥
固定和改良土壤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据 考古发掘,黄土高原地区有不少仰韶文 化(距今7100-7400年)遗址,说农业 垦殖开始很早,凡适合农耕的地区早已 辟为农田。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年8月1日星期 日2021/ 8/12021/8/12021/8/1

八年级地理下册《黄土高原的治理和开发》课件 商务星球

八年级地理下册《黄土高原的治理和开发》课件 商务星球
第七单元(dānyuán) 黄土高原
第二课 和开发
黄土高原 的治理 (huánɡ tǔ ɡāo yuán)
中考(zhōnɡ kǎo)资源网
第一页,共十九页。
从图中可知黄土 高原沟壑纵横水 土流失特别严重, 结合你查阅的资 料和课本提供(tígōng)的
材料回答黄土高 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有哪些?
1.关于(guānyú)黄土高原的形成,得到广泛支持的是(A )
A.风成说 B.水成说 C.风水(fēng shuǐ)雨相说 D.雨相
2.造说成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shuǐtǔliúshī)严重的人为原因D (
A.地表光秃,植被稀少 B.黄土结构疏松,多裂隙 C.降水集中于7、8月份 D.人类不合理的开垦采矿
3.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B)
A.泥石流 B.旱涝 C.滑坡 D.塌陷
4.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十分尖锐的原因( )D
A.经济发展速度过快,资源开采过多
B.工业污染日益严重 C.工业结构不合理导致环境破坏 D. 环 人口增长过快过多导致生www.态zk5u.c、om中经考资源济网 恶性循
第十三页,共十九页。
①_____②_____③ ______④______
⑤_____
中考(zhōnɡ kǎo)资源网
第十七页,共十九页。
• (3)黄土高原上最丰富的能源矿产是 ______。 • (4)黄土高原从温度带看,属于___________带;
从四大区域位置看,位于__________地区(dìqū); 从阶梯位置看,位于___________阶梯。 • (5)在歌曲《黄土高坡》中有这样的歌词“我 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无论是东南 风,还是西北风,都是我的歌…”,说明黄土高 原位于___________(季风、非季风)区,夏季 盛行________风,冬季盛行___________风。

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课件(共21张PPT)

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课件(共21张PPT)
黄土高原的黄土剖面图
读图,描述延安的气候?
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降水集中在夏季。
黄河水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由清澈变得浑浊,含沙量大。
水土流失: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因素,雨水不能够就地消纳 顺势下流,冲刷土壤,造成水分和土壤同时流失的现象。
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为 150~160万km² 每年流失土壤 50多亿吨
乌鞘岭
城 长


太 行 山 脉
太行山脉
乌鞘岭
长城
秦岭
宁夏回族
青海 甘肃 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陕西 山西
河南 河北
以高原为主,海拔10002000米,地势平缓,略有 起伏。黄土层深厚,沟壑 纵横,支离破碎。
黄土高原的地貌景观
不同的类型显示了黄土地区被侵蚀的不同程度
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由粉砂颗粒组成,无层理,垂直 节理发育,故具有直立性,不易塌陷。但 土质疏松,抗侵蚀能力低,易起风沙。
一道道的山来一道道水, 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 一杆杆的红旗一杆杆的枪, 咱们的队伍势力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安塞腰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 蹈艺术形式,具有2000多年的历 史。气势磅礴的腰鼓,充分体现了 黄土高原民众朴素豪放的性格。
“那些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 也开始从苦难中反思,吸取养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轻微
人文原因 ④过度开发,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严重
保持水土、 涵养水源
过度放牧
陡坡开垦
乱砍滥伐
水土流失严重带来的危害:
带走地表肥沃的土壤 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 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
农作物产量下降 耕地面积减少 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

黄土高原》课件(共30张PPT)

黄土高原》课件(共30张PPT)

)
窑洞是黄土高原 典型的民居。 请说出这种民居 的特点。
答案: 陕北窑洞,因其挖掘简便、成本低廉、冬暖夏凉 成为陕北人民的主要民居建筑。
答案:在黄土高原地区,只要是 在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男 男人,无论老少,都喜欢在头上 主角孙少安经常以这样的装扮 扎条白羊肚手巾。 这种手巾,冷 出现。 了往下一拉,耳朵就护住了。当 请问:在黄土高原地区,人们 地风沙大,可以防风沙。天热还 为什么多在头上带一条白色的 可以擦汗。 可以说,头上扎条毛 毛巾? 巾已经成为陕北男子汉的标志。
实验四:水土流失原因之地形坡度 实验器材 1.黄土块2份。 2.托盘1只,洒水器 1个。
实验现象 将托盘斜放不同的坡度,代表陡坡和缓坡,
观察
坡度大的黄土块水土流失严重。
实验结论 坡度越 大 ,水土流失越 严重 。 推断现状 黄土高原沟谷斜坡 多 ,坡度 大 ,水土流
失 严重 。
归纳总结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 自然原因
沙棘是一种落叶性灌木,其特性是耐旱、抗风沙, 被广泛用于水土保持。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工程措施(修建梯田)


面 水


水 流
修建梯田为什么能减少水土流失? 改变坡面水流路线、降低水流速度;促进泥沙就地沉积。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工程措施(建挡土坝)
建挡土坝有何作用?
建挡土坝
1、拦蓄泥沙,防止泥 沙流入下游河中。 2、坝上泥沙淤积成 “坝地”,土层深厚, 土质良好。
至荷花走廊也曾森林茂密,环境宜人。大炼钢铁和文 化大革命后,一座座山被理了光头,成了水土流失的 重灾区。形成了10万多亩的荒山秃岭,表土尽失。
●材料二:黄河专家穆兴民:黄土高原的问题就在于人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三中学中图版高二地理必修3课件:2.1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共82张PPT)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三中学中图版高二地理必修3课件:2.1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共82张PPT)

轮荒制度
过 度 放 牧
开矿
露天煤矿的建设
修建宫殿
阿房宫的大兴土木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小结: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气候: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冲刷作用强
自然
因素
地形:地形破碎,沟谷纵横,坡面物质不稳定

土壤: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易侵蚀

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差
•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 •森林和湿地开发不当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以黄土高原为例
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 见面容易拉话话难。 一个在那山上一个在沟, 拉不上话儿招一招手。
教学目标
1、了解黄土高原的位 置及范围,掌握黄土高 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2、以黄土高原为例,学 会分析水土流失的成因 及治理措施;
泥沙流入下游河中。 2. 坝上泥沙淤积成 坝地玉米
“坝地”,土层深厚, 土质良好。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耕作措施(农业技术措施)
(课本P38) 沟垄种植 粮草带状轮作、间作 地膜覆盖 改良灌溉方式,提高 水的利用率等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小★小流流域域的综综合合治治理是理以小流域
• 阅读教材,观察
A B
第二组试验:同样的坡度、同样是暴 雨倾盆,区域A是松散的泥沙,区域B 是粘性较好的粘土,哪一个水土流失 严重呢?
A
B
第三组试验:同样坡度的两个区域, A是和风细雨,B是暴雨倾盆,那么 哪一个区域水土流失严重?
A
B
第四组试验:坡度一样,地表土质都比较松 散,都是暴雨倾盆,但是A表面植被繁茂,B 表面植被已经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是幸 运的是还保留了一部分植被,C表面的植被 已经被破坏殆尽。哪一个水土流失最严重, 哪一个几乎没有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的治理和开发共27页文档

黄土高原的治理和开发共27页文档
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黄土高原的治理和开发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初中地理黄土高原课件(精选)

初中地理黄土高原课件(精选)

初中地理黄土高原课件(精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形成原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严峻现实。

培养学生的读某某某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及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搜集分析资料得出结论,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环保意识及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及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难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对比法、启发引导法【教学准备】教师:1、关于反映黄土高原地表特征的某某某片和资料等。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演示实验器材。

3、课前把全班同学分成六个小组。

学生:提前收集有关黄土高原的某某某片、资料文字等信息。

【课件设计思路】课件内容主要包括黄土高原的概况视频,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某某某,黄土高原景观某某某片,黄土形成的原因材料,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以及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某某某及原因分析。

课件设计原则是简单、精要、实用。

力某某某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让学生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上升到理性认识。

重在重点知识和重点某某某片的分析和归纳。

在应用时根据学情灵活、有选择性的利用。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多媒体屏幕上依次出现四段描述,都是关于我国的一个著名地形单元,大家一起猜一猜。

(可以随时抢答)1、从飞机上看下去,褐黄色的原野,几乎看不到一丝绿色。

2、从出发地看目的地并不远,但车子上坡下坡,绕了好几道梁子才到。

3、这里的人们因地制宜,挖了窑洞居住,冬暖夏凉。

4、我国科学家刘东生因毕生研究黄土成因取得巨大成效而获得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被称为“黄土之父”,(黄土高原)教师:黄土高原是教材中涉及到的第一个跨省区域,同时也是教材重点分析的我国唯一一个地形区。

(帮助同学复习一下中国的地形区)活动一:信息交流―――黄土高原知多少学生:一一说出涉及到黄土高原的知识(学生个人以及小组之间回答,对表现好的给以表扬鼓励。

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2.1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共23张ppt)

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2.1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共23张ppt)
②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水土流失,荒漠化,盐碱化,石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水土流失,荒漠化,盐碱化,石漠化, 红漠化 …………
土地沙化(沙质荒漠化)
冻融侵蚀 (高寒荒漠化)
水土 流失
盐碱化
石质 红漠化
荒漠化
黄土高原初印象
A
C
猜一猜哪幅图是黄土高原的景观?
B

D

黄土高原
2.为什么黄土高原生态环境会脆弱?
• 原因三: 地表形态沟壑纵横
2.为什么黄土高原生态环境会脆弱?
• 原因四:破坏后难以恢复
西周时期,黄土高原森 林覆盖率达50%以上,之后 不断减少,至明清时仅为8 万平方千米。如山西省吕 梁山唐代曾辟为林区,到 明清时已破损不堪。
植被破坏 加剧了水土流失
土壤肥力下降 植被难以恢复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黄土高原地区的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
——
总 结
生 态 脆以 弱黄 地土 区高 的原 发地 展区
为 例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思路
明确区域的位置和范围 找出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析危害
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制定综合治理的措施
课后思考
读书P33页活动,回答问题。
1 、 根据石漠化的成因,查找相关资料, 分析讨论我国石漠化的地区分布。 2 、 分析说明石漠化对社会经济和生态 环境的不利影响。 3 、 请为石漠化综合治理提出建议,并 为当地解决贫困问题出谋划策。
气候干旱
2.为什么黄土高原生态环境会脆弱?
• 原因五:位于不同生态系统的过渡区域。
平原→山地、高原
半湿润→半干旱
季风性气候→大陆 性气候
02 脆弱生态对区域发展有何影响?

黄土高原的治理和开发说课课件

黄土高原的治理和开发说课课件

编写意图 教学目标
重、难点
本节是商务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 单元的第二节,说明了黄土高原水土流 失非常严重,分析了造成黄土高原水土 流失严重的原因,讨论了由此导致的严 重后果,以及怎样合理地治理和开发利 用;从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之一,生态环境非常脆弱。教材除了分析其 自然与人为的因素外,还提出了一些环境改 善与生态保护的办法和措施。但更多的是教 材通过一系列活动引发人们更多的关注和思 考:怎样治理和利用、开发黄土。
1、知道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2、初步学会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
3、知道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人地矛盾突出;
4、了解综合治理黄土高原的主要方法和措施,树立可持 续发展的思想; 5、知道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能源开发与生 态环境保护建设相协调。
教学重点: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 因及其造成的危害。 教学难点: 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治理。
商务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黄土高原的治理和开发
说课人:唐 宏

位:宣汉县圣灯中学
说课程标准
说教材分析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设计
说课程标准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严重性,并 根据资料说明了黄土高原主要自然 灾害与环境问题所造成的后果,了 解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 成功经验。
说教材分析
位置与内容
说教法学法
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了较强的 读图分析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求知欲和好胜心也更加突出,这 些都构成本节课学习的有利因素。 但是大部分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 还有待提高,尤其是开放性、多 角度归纳整理更是他们的弱项, 这会给本节课的重、难点处理带 来一定的难度。

初中地理星球地图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北方地区 《黄土高原》PPT

初中地理星球地图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北方地区 《黄土高原》PPT

坡 面 水

改变坡面水流路线、降低水流速度;促进泥沙就地沉积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A、生物措施——
(退耕还林、植树种草)
B、工程措施——
(缓坡-修建梯田、沟谷-修堤坝)
生机焕发
主要能源:煤 1、找出主要煤矿:大同、
阳泉、平朔、准格尔、东胜 、神府
2、找出经过黄 土高原的主要铁 路干线
乌金高原
(省级行政区)。 ⑷本区的耕地类型以_旱__地____为主,
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冬是小__麦______和
__谷__子____。 ⑸该区是世界上最大的_黄__土_____堆积
区,其成因是在_风__力_____作用下,将
位于中亚、蒙__古____高原和我国西北内
陆地区的黄土吹到这里堆积而成。
⑹黄土高原上最富集的能源矿产是
黄土高原属于什么气候类型?如何判断的?
温带季 风气候
3、黄土高原地貌景观
不同的地貌类型显示了黄土地区被侵蚀的不同程度
黄土塬:顶面平 坦,周边被沟谷 环绕。
黄土墚:是条状 延伸的岭冈。
黄土峁:呈 馒头状的黄 土丘陵,顶 面浑圆,由 塬或梁经侵 蚀。
黄土林
黄土的世界
黄土高原的黄土覆盖 厚度一般在100米左 右,最厚可在300米 以上。黄土分布的面 积和厚度,都居世界 之冠。
自然原因 植被--- 极度缺乏
土质 ---土质疏松 气候--- 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还有哪些 人为原因?
2000年,甘肃、陕西和山西三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11%,7.6%,
10.1%,居全国前列。人多,地少,生产方式落后。
陡 坡 耕 种
采 矿
B
A C

人教版地理八年下册第六章第三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共25张PPT)

人教版地理八年下册第六章第三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共25张PPT)
信天游是一种富有地方民俗 特色的陕北民歌,其歌腔高 亢而悠长,具有浓郁的“黄 土风情”和极强的艺术感染 力,深受人们喜爱
风吹来的黄土
阅读材料
黄土“风成说” 黄土高原的黄土究竟是怎样来的呢?“风成说”认为,黄土是由风从内陆干旱 地区吹到这里堆积而成的。原来,黄土的老家远在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部 内陆地区。那里气候干燥,地面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不断破碎为粗细不等的颗粒。 每遇大风,往往风卷沙尘,遮天蔽日。粗大的砾石残留原地,形成了戈壁;颗粒 较粗的沙子在近处堆积,形成了沙漠;而颗粒细小的尘土,则随风东移南下,当 风力减弱或遇到山脉阻挡时,便纷纷扬扬地降落下来。经过几百万年不断地累积, 才形成了今天这样深厚的黄土层。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
第二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1 文明的摇篮 2 风吹来的黄土 3 严重的水土流失 4 水土保持
导学提纲: (1)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如何? (2)黄土高原是怎么形成的?具有什么特点?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危害? (4)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有哪些?
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
四、水土保持:1. 水土保持的措施:生物措施:植树种草;
工程措施:建梯田、修挡土坝;
合理生产:陡坡退耕还林、还草,减少放牧
2. 生态建设成果: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加了收入
世界巩最大固的练黄土习堆积区——黄土高原
1.位置和范围 东起A_太__行__山___,西至B乌__鞘__岭____,南连C__秦__岭____,北 抵长城,跨①__山__西____、②陕__西______、③甘__肃______、④ ___宁__夏___等省区。 2.孕育了中华文明 (1)孕育了中国古代农业文明。 (2)传统民居:__窑__洞______。 (3)特色民歌:_信__天__游_____。

地理(鲁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第三单元 第1讲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地理(鲁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第三单元 第1讲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解析 答案
能力突破·升华 ►能力题 阅读下面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红色荒漠”是指在我国南方湿润红土地区的土 地荒漠化。这些地区地形以丘陵及山地为主,植被覆盖率在 30%以下。 材料二 “红色荒漠”形成结构示意图。
(1)完成“红色荒漠”结构示意图。 上图中字母表示水土流失、人口增加、滥伐森林、高温多雨 等条件,请写出各个字母所代表的含义。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南方地区“红色荒漠”主要发生在________丘陵地区,它 的形成造成的不利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北方的荒漠化主要发生在________地区。简要说明北 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土地荒漠化防治的不同的措施。
(1)危害:对当地、周边地区的影响,从自然生态、社会经济 两方面分析。如河流上游水土流失导致当地表土流失,土层 变薄,土壤贫瘠,粮食减产;对中下游地区的影响:河流含 沙量增大,河床抬高,湖泊淤积,调蓄功能减弱,旱涝威胁 加重。
(2)成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自然原因一般从气候、地形、 地貌、植被等因素入手分析,人为原因多是指不合理的人类 活动。原因分析要结合区域特征具体分析,避免泛泛而谈、 照搬模板。如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在不同地区其主要人 为因素是有差异的,过度垦殖、农牧争地是农牧交错地带荒 漠化的主要人为因素;过度放牧、开矿是内蒙古草原区荒漠 化的主要人为因素;过樵、水资源利用不当是西部绿洲地区 荒漠化的主要因素。
了严重的影响。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黄土高原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中面临的 问题:
2、综合治理措施有哪些?(P39找 出)
三煤炭基地的建设
• 读P40-41思考: • 1、黄土高原地区有什么能源矿产?该
矿产有什么特点? • 2、矿产能源的开发会对环境产生什么
影响?能源开发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练一练
1.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得到广泛支持的是(A)
山脉:A B
城市:C D
⑵黄土高原地表形
态的特征是

• ⑶黄土高原的生态建设,一方面把 、 等生物措施与 、 等工程措施 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 理安排生产活动活动,逐步 ,杜 绝。
• 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因素有 (写出两条)。
• ⑸黄土高原上分布广泛的三种黄土地貌 是、、。
9.读“黄土高原示 意图”,完成下列 问题: (1)写出字母代表 的地形名称。) A.________(高原) B.____ (山脉) C.________(山脉) D.________(河流) (2)写出数字代表 的城市: ①_____②_____③ ______④______
A.风成说 B.水成说 C.风水雨相说 D.雨相说
2.造成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D)
A.地表光秃,植被稀少 B.黄土结构疏松,多裂隙 C.降水集中于7、8月份 D.人类不合理的开垦采矿
3.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B )
A.泥石流 B.旱涝 C.滑坡 D.塌陷
4.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十分尖锐的原因( D)
• (6)除水土流失外,黄土高原还有________、 _______、滑坡、塌陷等自然灾害。
A.塬、墚、峁黄土地貌分布广泛 B.拥有极为丰富的石油资源
C.华夏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D.自然灾害频繁,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 7全国十大旅游景点中位于黄土高原地区
的是( A)A.秦始皇陵兵马俑 B.避
暑山庄 C.布达拉宫 D.黄山
8读“黄土高原位
置图”完成下列各
题:
⑴填出图中字母表
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A.经济发展速度过快,资源开采过多 B.工业污染日益严重 C.工业结构不合理导致环境破坏 D.人口增长过快过多导致生态、经济恶性循环
• 5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有(A)
A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山西陕西宁夏甘肃 B.青海甘肃宁夏陕西 C青海内蒙古山西河南 D内蒙古山西河南河北
• 6有关黄土高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 )
⑤_____
• (3)黄土高原上最丰富的能源矿产是 ______。
• (4)黄土高原从温度带看,属于 ___________带;从四大区域位置看,位于 __________地区;从阶梯位置看,位于 ___________阶梯。
• (5)在歌曲《黄土高坡》中有这样的歌词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无论 是东南风,还是西北风,都是我的歌…”,说 明黄土高原位于___________(季风、非季风) 区,夏季盛行________风,冬季盛行 ___________风。
B.破坏植被,开垦荒地,砍伐森林 C.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 D.农作物产量下降
解决恶性循环的措施:
• 1加强计划生育力度,严格控制人口增 长
• 2把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的人口迁移到 其它地区
• 3从事农业生产时加强对环境的保护 • 4向农民提供足够的粮食,使他们响应
退耕还林还草的号召
脆弱的生态环境:
1、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较 为脆弱的地区。
黄土高原的 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塌陷 自然灾害
气象灾害:旱、涝灾害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2、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
自然原因:
地形破碎 气候干旱 水土流失严重 自然灾害频繁
人为原因:人口增长,人地矛盾突出
这里的环境很易遭到破坏,且破坏后很难恢复。
第七单元 黄土高原 第二课 黄土高原的治理和开发
从图中可知黄土 高原沟壑纵横水 土流失特别严重, 结合你查阅的资 料和课本提供的 材料回答黄土高 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有哪些?
自然原因
人 为原因: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带来 的危害有哪些?
通过图示说明黄土高原地区人地关系的 恶性循环过程。
A
B
C
D
选择合适的答案填入上表: A.人均耕地减少,燃料需求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