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聪明的华佗》教案三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聪明的华佗》教案
三篇
【导语】《聪明的华佗》讲了华佗小时候的一个故事。

妈妈送华佗到蔡医生那里去学徒,蔡医生让他分开争斗着的两只羊,华佗想出用青草引羊的办法,巧妙地中止了它们的争斗。

蔡医生高兴地收华佗为徒。

篇一一、教材分析
课文讲了华佗小时候的一个故事。

妈妈送华佗到蔡医生那里去学徒,蔡医生让他分开争斗着的两只羊,华佗想出用青草引羊的办法,巧妙地中止了它们的争斗。

蔡医生高兴地收华佗为徒。

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从故事中受到启发:遇事要善于思考,不可蛮干。

二、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掌握“院子、分开、路边、青草”等词语。

认识“聪、巧、硬、止、争”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解决问题不能使蛮劲,要抓住其特点想出切实可行的办法。

三、教法建议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2.两幅图:一是画着两只羊正在争斗,二是放大的文中插图。

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生字中,重点指导读准声母是鼻音的“那”,韵母是后鼻音的“聪、硬、争”。

一些生字可用熟字变一部分的方法来识记,如“用——角”“村——对”“公———分”“看——着”“头——斗”
2.写字教学
写字前,要借助田字格把握字的结构比例,如“分、角、拿”都是上下结构的字,其中“分”上下各半,“角”上小下大。

可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

这:先写“文”,最后一笔是点,再写“辶”,一捺要长些,托起“文”
“那”右半部“了”起笔要比左边低些,“I”向下伸,收笔也较左边低。

“着”横画较多,上面三横长短不一,所有的横画之间间隔匀称。

“目”字体形窄长,与“”上下对齐。

词句教学
“妈妈送他到蔡医生那里去学徒。

”句中“学徒”指当蔡医生的学生,跟着他学医术。

“两只羊……叫得很凶。

”“斗”是双方互争,谁也不让。

课文中“打架、争斗”都是这个意思。

学生在生活、影视中见过斗鸡、斗牛。

这句话具体描述了两只羊争斗得厉害,暗示了很难拉开。

“硬拉是不行的,我得想个办法。

”这一想法正是华佗聪明之处。

“硬拉”句中指用大力气制止羊打架。

理解这句话要联系上文“斗得很凶”,华佗“七岁”,明白他使再大的力也分不开这两只羊。

“得想个办法”,句中“得”读“dei.”,与“斗得很凶”的“得”读音不同,表示必须、需要的意思。

读第四段就知道华佗想的什么办法,结果怎样。

这句话写华佗遇到问题先动脑筋找窍门。

他所想的办法说明他了解羊爱吃草,而青草很容易找到。

小华佗确实是个聪明的孩子。

朗读指导
本课有几个长句,朗读时要按句子的意思,用停顿的方法突出要点。

妈妈送他/到蔡医生那里/去学徒。

正巧这时候/院子里/有两只羊在打架,蔡医生就叫华佗/把它们分开。

两只羊/头/对着头,角/对着角,你顶过来,/我顶过去,/斗得/很凶。

第三段第二句华佗心想的话要读得轻些、慢些,但语气要肯定。

练习提示
课后练习第三题是摘抄课文中的词语,训练学生注意语言积累。

这项练习的灵活性较强,要鼓励学生自己选择词语抄写。

可以选带生字的词语,帮助识记生字;也可以选自己认为常用的好词,如“面前、点点头、不行”;还可以选没教过但自己学会的词,如“正巧、硬拉、争斗”等,只要写对都行。

第四题是句子训练,让学生在例句中感知“从”的用法(与后面的名词组成短语,表示动作的处所、方向)。

练习时先读例句,知道这句
说华佗拔草,这草是从路边拔来的。

第二句学生补充后可再问问:××从哪里走出来?强化“从”的后面一定要说出“什么地方”。

最后让学生自由用“从”说句子,先各自说,再相互交流。

扩展活动
收集名人童年时期遇到问题开动脑筋巧妙解决的故事,开个故事会。

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2—3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用蔡医生考华佗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读课文的兴趣,切身体会华佗真聪明,他的办法真妙。

(一)设疑激趣,导入课题。

1.出示两只羊正在争斗的画面,提问:如果让你把它们分开,你怎样做?评议各人想的办法合适否。

2.简介华佗,老师范读第四段,并出示插图放大图,观察华佗引开羊的做法。

口头填空:()的华佗。

(答案不必一致,合适即可。

)
3.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说说图中华佗旁边两个人各是谁,他们三人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三)逐段读课文,随阅读认识生字,理解重点词句,指导朗读。

(四)用不同形式练习朗读课文,再把自己读得的一段读给别人听。

(五)评议:华佗的这个办法有什么好处?可引导学生自由说。

如不用费大气力、不用花很长时间,方法简便易行,不会伤害羊等。

假如能
从课文中找到根据,说说从哪里看出来的更好。

(六)识记生字,指导写字,重点指导“那、着、想”。

(七)完成课后练习。

(八)布置作业。

1.用蔡医生出的问题考考爸爸妈妈,把这个故事讲给他们听。

2.收集有关故事。

准备开故事会。

篇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遇事要多动脑筋,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继续学习抓重点词来理解课文的方法,培养学生理解词句的能力。

教学重点:
抓重点词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9课,打开书。

二新授
1、读全文,回忆
请同学们读读课文想一想:()用()把两只()的羊引开了。

(学生读课文)
过渡:这两只羊当时是怎样相斗的呢?
2、讲读
3、4自然段
读一读第二个问题。

(学生读题后画一画)
出示投影,学生读所画的句子。

问:当时两只羊斗得怎么样?你能用一个词说一说吗?
华佗心想,硬拉是不行的,硬拉是什么意思?硬拉的后果是什么呢?过渡:看到这种情况,华佗想,我得想个办法,华佗想到了什么办法,是怎么做的呢?
读一读第4自然段,用直线画出华佗怎样做的句子。

(学生读一读,画一画)
问:你觉得华佗怎么样啊?(聪明)
从你画的句子中找一找,从哪个词可以看出华佗很聪明?
过渡:两只相斗的羊被华佗引开了,(看图)蔡医生很高兴,立刻收下了这个聪明的徒弟。

问:把“立刻”换一个词,但是意思不变。

(马上、立即、立马)马上、立即、立马都是立刻的近义词。

3、练习造句
你能用立刻说一句话吗?看看老师给你的句式,请你想一想。

(什么情况下)(谁)立刻(干什么)(2—3个学生说一说)
小结: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吗?
4、课外拓展
我国明朝有个大学问家叫徐(xú)文长。

他从小聪明过人,上学以后,又勤奋好学,常常受到老师的称赞。

有一次,老师想测试一下学生的智力。

他让学生拿着两只装满水的
木桶,走过一座贴水面的小竹桥,还不准把鞋底弄湿,看看谁有办法做到。

一个学生不假(jiǎ)思索(suǒ)地拎(līn)起两桶水,快步走上竹桥。

因为桶里的水很沉,竹桥被压低了,河水漫过了桥面,这个学生的鞋全湿透(tòu)了。

大家一看,都不敢再试了。

徐文长想了想,说:“老师,让我来试试。

”只见他把盛(chéng)满水的两只木桶,慢慢地放在桥两边的河水里,用手牵(qiān)着桶上的绳子,轻轻地走过了竹桥,鞋一点也没有沾(zhān)湿。

大家一致(zhì)赞叹:徐文长真聪明。

1、老师用什么方法来测试学生的智力?用“ ”画出有关的句子。

2、“思索”就是()。

“不假思索”就是想也不想。

3、徐文长是用什么办法走过竹桥的?用“ ”画出有关的句子。

4、请你给短文加个题目。

板书设计:聪明的华佗
立刻
马上
问题动脑筋、想办法立即
相斗不硬拉、青草引立马
篇三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学习本课词语。

认识“聪、巧、硬、止、争”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解决问题不能使蛮劲,要抓住其特点想出切实可行的办法。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学习新课《聪明的华佗》。

2.华佗长大后成了我国的医学家。

(二)指导看图,了解图意。

1.出示课件,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图上画了些什么人?从服饰上看,他们是什么时候的人?
3.图上画的小男孩就是小时候的华佗。

旁边的中年妇女就是华佗的妈妈。

摸着胡须的老人就是华佗的师父蔡先生。

你看,图上的小华佗在干什么?
4.华佗为什么拿青草喂小羊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篇课文吧!(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轻声自由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

(2)对照课后生字表,画出生字及生字所带出的词语,多读几遍。

(3)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自学。

(1)认读生字。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说出大意就可以了。


(四)分段细读,理解课文内容。

1.通过自学,我们已经初步知道文章讲了华佗小时候的事。

接下来,我们深入学习,看看华佗聪明在哪儿?
2.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这段讲什么?
(2)齐读第一句,谁能给“有名”换一个词语,但这句话意思不变?(出名)把“出名”放进句子,再读一读。

(3)理解“学徒”。

3 . 蔡医生是怎么收下华佗的呢?自由读读第二、三、四自然段。

小组学习:
(1)蔡医生出了一个什么题目考华佗?
(2)用“﹏﹏”画出写两只羊打架的句子。

(3)华佗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用“——”画出有关的句子。

4.小组反馈学习结果。

(1)蔡医生是怎样考华佗的?指名说,全班开读第二自然段,(2)找一找写两只羊打架的句子。

出示句子“两只羊头对着头,角对着角,你顶过来,找顶过去,斗得很凶”。

读一读。

(3)华佗是怎么想的?(齐读想法。

)“硬拉”会有什么后果?你有什么好办法?说给大家听听。

(4)华佗想到了好办法吗?哪个自然段写了华佗的做法?
①看图,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②找找描写毕佗动作的词语。

(“拨”“拿”“摇动”。


华佗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你觉得华佗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③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④指导读这一段,要表现出华佗的聪明。

齐读。

5.学习第五段。

(l)蔡医生收下了华佗为徒吗?齐读最后一段。

(2)你从哪几个词中看出蔡医生对华佗很满意?
(3)用高兴的语气再读一读。

(五)总结全文,加深理解。

你觉得华佗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朗读课文。

2.认读生字新词。

(二)小组内互学本课生字。

如:我记住了“分”,上面是“八”,下面是“刀”合起来就是“分”,分开的分。

(三)班内交流,重点指导。

“角、对、分、着、斗”可用熟字变一部分或分解、组合来识记。

例如:拿:合——手
(四)指导书写。

关注我关注我
这:先写“文”,最后一笔是点,再写“之”,捺要长些,托住“文”。

那:右半部“阝”起笔要比左边低。

着:横画较多,上面三横长短不一,所有的横画之间间隔匀称。

“目”字体形窄长,与“丷”上下对齐。

(五)作业。

1、正确书写本课生字。

2、收集名人童年时期遇到问题开动脑筋巧妙解决的故事,开个故事会。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聪明的华佗》教案三篇.doc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全文共5452字]编辑推荐:下载Word文档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