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子宫内膜癌CT、MR表现及分期

合集下载

CT和核磁共振怎么联合诊断子宫内膜癌呢

CT和核磁共振怎么联合诊断子宫内膜癌呢

CT和核磁共振怎么联合诊断子宫内膜癌呢子宫内膜癌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女性疾病,属于恶性肿瘤的一种,主要出现在子宫内膜中。

该疾病又被称作子宫颈癌,属于现在排列较为前列的一种癌变疾病,从相关调查中可知,子宫内膜癌主要发生在绝经前后的女性群体中,不过,最近几年的发病率还在不断上升,且有着年轻化的趋势,患病者的年龄也越来越小。

临床认为,子宫内膜癌的出现与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有着紧密联系,大部分患者在患病后均会伴有强烈的疼痛感,同时还会出现明显的阴道出血现象,腹部也有包块。

当疾病逐渐深化发展后,还会直接威胁女性患者的健康安全和生命安全,因此,必须在疾病初期阶段便进行疾病的有效治疗,使预后效果得到改善。

然而,大部分患者在被确诊时,疾病均已到了中期和晚期阶段,临床治疗的难度大大升高,生命方面面临的威胁的越来越严重。

因此,当发现机体有轻微不适症状时,则需马上接受相应的诊断,及时发现疾病,及时接受治疗。

另外,也有研究提到,现今还没有找到子宫内膜癌发病的具体原因,也不能做好针对性的预防,因此重点必须放在早期诊断方面,特别是在围绝经期更应注意妇科疾病的筛查,但在年轻阶段也不可忽视每年的妇科检查,尽量尽早排除疾病,降低疾病危害程度。

现临床中的诊断方式较多,其中影像学技术便为最常用的诊断方式,而CT和核磁共振又为影像学中应用频率较广的两种技术,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也有着良好的诊断价值。

不过具体应该怎样联合使用CT和核磁共振呢?他们各自的价值与联用价值如何?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将就此展开以下知识科普。

1子宫内膜癌应该怎样检查,有哪些诊断方式目前,临床中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方式较多,主要包括有以下常见的四种方法,不同方法诊断的范围和适应症也有所不同,各自也有着优势和不足之处。

(1)超声检查。

在超声检查方式下,能够有效观察出子宫内膜厚度和子宫大小,同时还能及时发现宫腔中的内赘生物。

在相关研究中可得知,使用超声检查的准确率较高,能够达到80%以上,不过,此方式会受到患者体型影响,如若身体过于肥胖,腹部超声诊断的准确率则会相对较低。

37例子宫内膜癌的MRI表现与分期

37例子宫内膜癌的MRI表现与分期
[ 中图分类号 】 4 52 R 4.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6 3 9 0 2 1 ) 7 1 8 0 17 — 7 1( 0 1 2 — 1 — 2
Th a i g a s l y o t e M RIofEnd m e r a r i m a e St g n nd Di p a n h o ti l Ca c no
hg e . n l s o h Io n o t a c r io r al ig oi , tgn n d me t a ehg e au r h ie s j r Co c u i n T eMR ne d me il a cn maf r da n s s i ga d u g n st ih rv lef eds a e h r oe y s a j h h o t
d a n ss a d p e p r t e ss i g M e ho i y s v n c s s MRI d s l y d a n ss a d sa i g o n o ti lc r i o i h i g o i n r o e a i tg n . v t ds Th r - e e a e t ip a i g o i n t g n fe d mera a c n ma wh c c n ime y p t o o y we e r to p ci e a ay e of r d b a h l g r e r s e t n l z d,a d t e d a n si e u t o R1we e c mp r d wih t e p t oo i a . v n h i g o t r s ls fM r o a e t h a h l gc 1 Re u t c s ls

子宫内膜癌CT、MR表现及分期 ppt课件

子宫内膜癌CT、MR表现及分期  ppt课件
血行转移:少见于晚期可至肺、肝、骨等处。
ppt课件
8
临床分期
Ⅰ期 癌局限在宫体
Ⅰa期 局限于子宫内膜 Ⅰb期 侵犯肌层≤1/2 Ⅰc期 侵犯肌层>1/2 Ⅱ期 癌已侵犯宫颈,无子宫外病变 Ⅱa期 仅宫颈粘膜腺体受累 Ⅱb期 宫颈间质受累 Ⅲ期 癌扩散至子宫以外,但未超出真骨盆
Ⅲa 癌累及浆膜和(或)附件和(或)腹腔细胞学检查阳性 Ⅲb 阴道转移 Ⅲc 盆腔淋巴结阳性和(或)腹腔主动脉旁淋巴结阳性 Ⅳ期 癌超出真骨盆或侵犯膀胱或直肠粘膜 Ⅳa 期 癌侵犯附近器官,如直肠、膀胱 Ⅳb 期 癌有远处转移
ppt课件
46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外院刮 宫提示子宫内膜癌,本院刮宫 及术后病理提示子宫内膜不典 型增生
ppt课件
ppt课件
2
癌前病变:子宫内膜上皮内瘤样病变
• EINⅠ 腺瘤型增长过长伴细胞轻度不典型 • EINⅡ 腺瘤型增长过长伴细胞中度不典型 • EINⅢ 腺瘤型增生过长伴细胞重度不典型
及原位癌
ppt课件
3
临床表现
1、阴道流血:绝经后阴道出血 未绝经者不规则阴道出血
2、阴道排液:白带增多→浆液性、浆液血性 → 脓性、脓血性
ppt课件
26
Ib期
ppt课件
27
Ic期
ppt课件
28
ppt课件
29
ppt课件
30
Ic期
女,66岁,以“绝经22pp年t课,件 阴道不规则出血1年余
31
ppt课件
32
女,61岁,绝经11年,反复阴道出血1年
Ic期ppt课件
33
ppt课件
34
ppt课件
IIa期
35
ppt课件

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和临床表现

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和临床表现

注意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不孕患者高危因素。
预 防
病因不清,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很难找出。
1. 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Premenopausal dysfunctional bleeding 尤其是与未绝经者相鉴别,不规则流血,分段诊刮。 2. 老年性阴道炎Senile Veginstis 血性白带,前者阴道壁充血,粘膜下散在出血点,后者阴道壁正常,二者并存。 3. 粘膜下肌瘤、内膜息肉 Submucous myoma or endometrial Rolyop 月经过多、经期长、诊刮、宫腔镜、B超。
转移途径
临床分期 Clinscal Classification 对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多年来众说纷纭,各执己见,以1968年国际抗癌协会和1970年国际妇产科联盟的两种分期法应用较为普遍,且有不少相似之处,也各有其长短。
临床表现 Clinical Finding 内膜癌虽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基本上是一种老年妇女的肿瘤,一般认为,内膜癌好发年龄比子宫颈癌推迟10年。也就是绝经后妇女多见,平均年龄在55岁上下,(福州妇幼保健院50~60岁,18%,北京协和50~64岁,58%)。那么早期无症状,一旦出现则表现为:
肾上腺:当卵巢功能衰退,体内无E2,但肾上腺分泌的雄烯二酮经芳香化而产生雌酮,雌酮水平增高对内膜作用易导致内膜癌。
1
Exogenous Estrogens 外源性激素HRT
2
主要指激素替代方法时使用雌激素。随着使用雌激素剂量的增加和使用时间延长,危险性逐渐增加6~12倍。
3
病 因
病 因
Endometrial Hyperplasia子宫内膜增生过长 由于长期不排卵及雌激素持续作用于子宫内膜,导致内膜发生一系列不同程度的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分为腺囊型、腺瘤型及不典型增生过长。经研究证实腺囊型增生过长与内膜癌关系不大,而腺瘤型及不典型增生与内膜癌发生有关,尤其是不典型增生与内膜癌关系更密切。

子宫内膜癌病例讨论

子宫内膜癌病例讨论
内膜:T1略高信号、T2长带样高信号(为子宫 内膜及腔内分泌液)
– 修复期最薄仅1~3mm;分泌期最厚4~6mm,但不超 过10mm
– 生育期内膜信号较高,绝经后宫体萎缩、内膜变薄, 信号降低
宫颈:长4~5cm,厚3~4cm T2清晰显示3层结构:
– 内层黏膜和腺体均匀高信号;
– 中间层和外层:纤维肌肉性基质层,均由纤 维母细胞及平滑肌组成
病例6
女性,59岁。绝经7年,阴道流水8个月, 出血半个月。妇检:外阴(-),阴道内 可见少许暗红色血块,宫颈较厚,宫体 稍大,双侧附件(-)。B超:子宫内膜 增厚,约1.7cm。
病例7
女性,55岁。阴道流血3月余。
刮诊病理:子宫内膜腺棘癌。
病例8
女性,68岁,绝经18年,阴道间断性不 规则流血1月。B超示:宫内不规则回 声,4.1×3.0cm。
鉴别诊断
1. 子宫内膜息肉:边界清晰,平扫与子 宫内膜有清晰的边界,增强扫描后一般 无强化。
2.子宫内膜增殖症:增厚的子宫内膜与子 宫肌层的结合带光滑,宫内膜信号均匀, 一般无阴道不规则出血。
3.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累及宫颈时宫颈增 大、宫腔积液时需与宫颈癌鉴别,但内 膜癌以宫体病变表现明显
4.肿瘤转移至卵巢:与卵巢原发性子 宫内膜样癌鉴别困难,有赖病理
– IIIc期:盆腔或主动脉周围 淋巴结转移(区域淋巴结 直径>1.0cm);
IV期:肿瘤扩展到真骨盆外, 侵及膀胱和(或)直肠粘膜
– IVa期:膀胱和(或)直肠 粘膜受侵;
– Ivb期:远处转移
MRI征象 IIIa:子宫外肌层的完整性和 连续性中断或消失, 子宫外形轮廓不规则 IIIb:阴道壁的低信号消失为 高信号的肿瘤替代
– IIa期:侵及宫颈管; IIa:宫颈内口和宫颈管增宽, – IIb期:侵及宫颈间质;但低信号基质完整

女性生殖系统 CT、MR诊断

女性生殖系统 CT、MR诊断
影像学表现 CT:可发现先天性无子宫、幼稚子宫及双子 宫;不能显示宫腔内结构,无助于腔内子宫 畸形(如:纵膈子宫)。
MRI:显示子宫畸形最佳影像手段;单角子 宫呈”香蕉“状,鞍形子宫呈”心“形,双 子宫有双宫体及宫颈,纵膈子宫宫底外缘光 滑或轻度凹陷,双角子宫宫底外缘有切迹。
F-20岁
女性,31岁
(左附件)卵巢慢性化脓性炎症; 慢性输卵管炎。
女性,40岁,发现盆腔肿块10多天
(双侧输卵管)慢性炎症并输卵管积水、积脓。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子宫平滑肌瘤
子宫内膜癌 子宫颈癌 卵巢囊肿 卵巢肿瘤
子宫平滑肌瘤
临床及病理 又称子宫肌瘤,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肿瘤;
由平滑肌及纤维间质组成. 30-50岁好发, 占绝经期前妇女70-80%,常多发,子宫体 部多见,分粘膜下、肌层及浆膜下肌瘤,肿 瘤外层有假包膜,较大者可发生坏死、出血、 囊变等。
T1WI和T2WI上均呈高信号:黄体囊肿和子 宫内膜异位症
略长T1和略长T2肿块并强化:实性肿块, 含脂肪性高信号的不均匀肿块:卵巢畸胎瘤 输卵管:积水,输卵管脓肿。
不同成像技术的比较(CT vs MRI)
CT检查:盆腔肿块-了解肿块与周围结构关 系,判断肿块起源及性质,显示病变范围及 转移,肿瘤分期及随诊。局限:有辐射损伤 定性价值有限。
影像学检查目的在于评估肿瘤侵犯子宫的深 度、范围、淋巴结转移及远隔转移,以便采 取适当的治疗方案和估计预后。
子宫内膜癌
临床分期: Ⅰ期 肿瘤限于子宫体。 Ⅱ期 肿瘤侵犯子宫颈。 Ⅲ期 肿瘤侵至宫外,但范围限于真盆腔。 Ⅳ期 肿瘤侵犯膀胱、肠管或发生远隔性 转移。
子宫平滑肌瘤
影像学表现: CT:子宫增大,可呈分叶状表现,主要见于 较大的肌层内肌瘤和浆膜下肌瘤。平扫呈等 或略低于正常子宫肌,增强后扫描可有不同 程度强化,10%子宫肌瘤可发生钙化。

ct检查与mri检查在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中的诊断

ct检查与mri检查在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中的诊断
作者简介:高连辉(1972.3一),男,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盆腔影 像诊断 收稿日期:2019—05
176
阵:512"512,FOV:350mm、管电流250~300mA、管电压 120kV、螺距:1.0~1.5、层厚0.625~1.25mm。将获取相关数据 传送至Aw工作站,使用AW4.2Basic Display软件处理分析。 对多个不同相位窗重建矢状位、冠状位,并进行多层面重建 (MPR)、最大密度投影(MIP)。
MRI检查:设备使用西门子1.5T磁共振仪器,序列: T2W1脂肪抑制序列、冠状位、横断位自旋回波TIWI、横断 位、矢状位、快速回旋波T2WI。先行平扫,后增强扫描;均进 行2次信号采集。
两种方法结合检查,根据MRI图像与CT图像进行分 析,针对周遭淋巴结侵犯主要考虑CT检查结果,对于子宫内 膜与宫腔改变患者主要考虑MRI诊断结果,进而提高诊断准 确率。 113评价指标:本组75例患者检查结果,由2位经验丰富医 师进行阅片,根据检查数据、病理特征、诊断标准判定最终结 果。①MRl分期标准:2期:低信号宫颈纤维间质有肿瘤信号, 子宫轮廓不规则、肌层外缘无连续性;3期:淋巴结直径> lcm,阴道受累、阴道壁低信号节段消失;4期:可见远端器官 肿瘤细胞转移、侵犯直肠或膀胱。②cT分期:2期:cT显示宫
阴道不规则流血,少数患者可出现血性白带,发病原因诸多, 非器质性因素中常见炎症因素及肿瘤因素等,应给予患者实 施及时恰当治疗,避免患者发生病理性改变。分析得出,绝经 后阴道出血患者不具有特异性表现,病情诊断难度较大,在 以往诊断中,常用诊断手段是刮宫病理检查,诊断准确率较 高,但是,由于该项操作属于有创检查,可对患者机体造成一 定损伤,可导致患者痛苦程度扩大,另外,该项检查方法对操 作人员的专业性要求较高,临床使用受到一定限制。因此,临 床上对如何无创、有效检查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病情进行了 研究及实验,提出了妇科超声检查诊断方法,操作较为简单, 属于无创性检查,诊断准确率接近于病理诊断检查,临床运 用价值较高,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及运用。

子宫内膜癌磁共振影像表现PPT

子宫内膜癌磁共振影像表现PPT

子宫内膜癌MRI:
IA期子宫内膜癌:
• 子宫内膜不规则增厚 • 局部形成菜花样肿块 • 肌层未见受累
子宫内膜癌MRI:
• Ⅱ期肿瘤 --T2WI上中等信号的肿块延伸至宫颈 并扩张了宫颈管 低信号宫颈纤维基质带中断
IIB期子宫内膜癌: • 侵及宫颈粘膜及基质
子宫内膜癌MRI:
• Ⅲ期和Ⅳ期肿瘤 --发生宫旁延伸 显示肿瘤累及宫旁组织并使其信号发生改变
Ⅰa Ⅱa
Ⅰb 2009 Ⅱ
Ⅱb Ⅱb
病理分期
Ⅲc2
Ⅲa
Ⅲb
Ⅲc
Ⅲc1
Ⅳa期:癌瘤浸润膀胱或直肠粘膜 Ⅳb期:远处转移
子宫内膜癌MRI:
• Ⅰ期肿瘤: 病变限于子宫内膜 --T1WI或T2WI像上可显示正常 肿瘤侵犯子宫肌 --T2WI像上可见中等信号的肿瘤破坏子宫内膜与子宫肌界面 --联合带低信号中断并侵入子宫肌内、外层 --Gd-DTPA增强T1WI检查: 子宫内膜癌的强化程度不同于邻近正常子宫肌
正常MRI表现
• 分泌物 中间薄的低信号带,亦称结合带,为子宫肌内层 周围呈中等信号,代表子宫肌外层
正常MRI表现
• 宫颈自内向外有四层信号 高信号的宫颈管内粘液 中等信号的宫颈粘膜皱襞 低信号宫颈纤维基质 中等信号宫颈肌层
正常MRI表现
• 卵巢 绝经期前女性96%可识别出正常卵巢 绝经后妇女卵巢多难以识别 T1WI上,卵圆形均匀低信号结构,不易与临近含液肠曲鉴别 T2WI上,其周边卵泡呈高信号,而内部的中央基质呈低信号 无论T1WI或T2WI上,输卵管均难以识别
此PPT下载后可任意修改编辑增删页面
子宫内膜癌磁共振影像表现
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友情提示

医学影像-女性生殖系统 CT、MR诊断

医学影像-女性生殖系统 CT、MR诊断

女性,20岁,未初潮
炎症性病变
o 1、子宫输卵管炎症: 很少应用CT、MRI检查。
o 2、盆腔炎症: 临床与病理:女性内生殖器及周围结缔组织, 盆腔腹膜发生感染造成,可形成炎性肿块, 甚至形成脓肿。急性期:高热、下腹痛、呕 吐、腹泻等症状,慢性期:下腹部坠胀不适、 痛经及不孕。
炎症性病变
o 影像学变现:
早期无异常表现;发生脓肿时,可见盆腔多 发类圆形或椭圆包块影,CT呈水样密度, MRI呈长T1、长T2信号,部分病灶内可见 气泡,增强后扫描脓肿壁环状强化。
(左附件)卵巢慢性化脓性炎症; 慢性输卵管炎。
女性,40岁,发现盆腔肿块10多天
(双侧输卵管)慢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o T1WI和T2WI上均呈高信号:黄体囊肿和子 宫内膜异位症
o 略长T1和略长T2肿块并强化:实性肿块, o 含脂肪性高信号的不均匀肿块:卵巢畸胎瘤 o 输卵管:积水,输卵管脓肿。
不同成像技术的比较(CT vs MRI)
o CT检查:盆腔肿块-了解肿块与周围结构关 系,判断肿块起源及性质,显示病变范围及 转移,肿瘤分期及随诊。局限:有辐射损伤 定性价值有限。
子宫及宫腔大小受年龄和生理状态影响,其大小 与形态尚受膀胱充盈程度及子宫位置的影响。
一、正常CT表现
o 2.卵巢、输卵管 卵巢位于子宫侧壁与髋臼之间,呈软组织密 度,育龄期妇女CT扫描部分可显示,若有 卵泡形成可助判断。
输卵管CT检查通常不显示。
二、正常MRI表现
o 子宫和阴道: T1WI:宫体、宫颈和阴道呈均匀低信号,
o 影像学检查目的在于评估肿瘤侵犯子宫的深 度、范围、淋巴结转移及远隔转移,以便采 取适当的治疗方案和估计预后。
子宫内膜癌
o 临床分期: Ⅰ期 肿瘤限于子宫体。 Ⅱ期 肿瘤侵犯子宫颈。 Ⅲ期 肿瘤侵至宫外,但范围限于真盆腔。 Ⅳ期 肿瘤侵犯膀胱、肠管或发生远隔性 转移。

子宫内膜癌的影像学诊断和标准化分期

子宫内膜癌的影像学诊断和标准化分期

子宫膜癌的影像学诊断和标准化分期大学第一医院朱颖一、子宫正常解剖及影像表现〔一〕子宫正常解剖及影像表现子宫正常解剖是带状分层,在T2 影像学表现也是一个清晰的带状解剖构造。

如PPT2 图示:一般宫腔在正常状态下是闭合的,最层蓝色线条勾勒出的是子宫膜层,均匀明亮的高信号,并且它的厚度随着生理周期的变化而变化,它在组织学上对应的是子宫膜。

在子宫膜外面是结合带,这一局部肌层在组织学上是比拟致密的平滑肌纤维,在T2 表现特征性的低信号,构造比拟清晰〔绿色线条〕。

外肌层的平滑肌组织相比照拟疏松,在T2 上表现中等信号,不均匀,随着生理周期变化而变化。

〔二〕正常子宫MR 表现正常子宫MR 表现除了随着生理周期变化而变化,还会随着年龄发生改变,绝经后的子宫相对于育龄期的子宫,如PPT3 图示:它的体积变小,宫颈相对固定,变化不大,宫体变化比拟大,所以宫体和宫颈的比例相对减小,绝经后膜变薄,结合带变模糊。

子宫在MR 上也可见带状解剖构造,子宫膜层低强化。

在动态早期,膜和肌层的交界处,可见有均匀明亮的线样高强化,称为膜下强化。

通过膜下强化可观察肿瘤是否侵入到肌层,在动态增强的早期和中期,它的强化是不同步、不均匀,中间结合带和外肌层强化不一致,到了延迟期之后,肌层和外肌层的强化根本一致。

二、MR 扫描进展MR 扫描之前患者的准备,经期不宜行MR 检查,一般膜癌发生年龄比拟晚;禁食6 小时;使用肠蠕动抑制剂,减少盆腔伪影,有利于对子宫和盆腔构造的观察;膀胱尽量保持在半充盈的状态。

〔一〕MR 序列- 根本序列矢状位显示子宫分带解剖构造及肿瘤浸润深度,是子宫膜癌最经典的一个方向。

斜轴位显示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

斜冠状位显示子宫分带解剖构造及肿瘤浸润深度;显示淋巴结。

1. 斜轴位vs. 轴位如PPT7 图示,矢状位定位,红色线标志的地方垂直于宫腔。

右图是斜轴位,宫腔局部的横截面,有利于评价肿瘤的浸润深度,也可见盆腔的空间构造发生了变化。

子宫内膜癌诊断与治疗指南(完整版)

子宫内膜癌诊断与治疗指南(完整版)

子宫内膜癌诊断与治疗指南(完整版)子宫内膜癌在发达国家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据2015年国家癌症中心统计,我国发病率为63.4/10万,死亡率21.8/10万。

相关危险因素包括高水平的雌激素(可能由肥胖、糖尿病、高脂肪饮食引起),初潮早,未育,绝经延迟,林奇综合征(Lynch Syndrome),高龄(55岁以上)以及应用激素替代和他莫昔芬等。

近年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

本指南更新基于临床重要规范的修正,不能解决临床所有的问题,也不能替代好的临床判断和个体化治疗。

约有70%的子宫内膜样癌患者,发现时局限于子宫体。

子宫内膜癌大部分是局限性病变,生存率相对较高,但常忽略早期不规则阴道流血和阴道排液等症状,失去早期诊断的机会。

有数据显示,我国近年来子宫内膜癌的病死率增速超过了发病率的增速。

增高的病死率可能与晚期病例的增加,高危型病理类型(如浆乳癌),诊断时处于高龄等相关。

美国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SEER)数据显示,年轻患者、早期病例、低级别病变的患者有更好的生存率。

与生存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病理级别、浸润深度、年龄、淋巴结状态、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病变累及子宫下段等。

为了提高患者生存率,医师需要判断这些高危因素进行适当的个体化治疗。

目前,尚缺乏有效的子宫内膜癌筛查手段,可探索无创筛查方法。

1 遗传咨询与干预大部分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是散发性的,但有5%左右的患者是遗传性子宫内膜癌,其特点是这些患者发病年龄要比散发性子宫内膜癌患者平均年龄要小10~20岁。

对于遗传性子宫内膜癌的筛查[如患有林奇综合征、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癌(HNPCC)者]应该在50岁以前进行。

对于小于50岁或者有家族史的子宫内膜癌或结肠癌患者建议进行基因检测和遗传咨询。

林奇综合征患两种恶性肿瘤如结肠癌或者卵巢癌的可能性增加,这些患者的亲属也是林奇综合征的易感人群,因此建议根据子宫内膜癌患病年龄和家族患癌情况进行遗传咨询。

科室影像讲座之子宫内膜癌的MRI影像表现及分期

科室影像讲座之子宫内膜癌的MRI影像表现及分期

MRI分期的评价:采用国际妇产科联盟2009年 FIGO肿瘤分期原则。子宫内膜癌的准确分期,将对临 床治疗方案的选择起很大作用,也是判断预后的重要 依据。
MRI用于子宫内膜癌的主要价值也在于其对肿瘤分 期的准确估计,通常将结合带是否完整作为判断肌层 有无受侵的观察标准,结合带在T2WI上可较清楚显示, 在T1WI增强下显示更准确,正常时表现为环绕内膜的 低信号带,受侵时一般有结合带的信号及形态的改变、 部分显示不清或消失;对于部分绝经后患者其子宫萎 缩,结合带显示不清,此时应结合宫壁内缘是否毛糙、 局部肌层的改变以及临床病史等情况来综合分析。
Ib:侵及肌层>1/2
Ⅰa期:
肿瘤局限于宫体, 浸润深度<1/2肌 层。
MR表现: 宫内出现局灶型 或弥漫性异常信 号,内膜-肌层交 界区不规则,内 膜下强化带毛糙、 中断,肿瘤浸润 肌层<1/2。
与上同一 病例
Ⅰb期 肿瘤浸润深度 >1/2肌层。
MR表现:连接 带完全消失, 增强动脉期内 膜小强化带消 失,浸润肌层 >1/2。
MR扫描定位
子宫卵巢解剖结构
子宫长约7-cm,宽4-5cm,厚2-3cm,呈前倾前屈 位,屈—与宫颈呈170夹角,倾—宫体与阴道呈90度夹 角。宫颈管成年长2.5--3.0cm,宫颈与宫体的比例因 年龄而异,婴儿期为2:1,成年妇女为1:2,老人为1:1, 宫颈管粘膜为柱状上皮,宫颈阴道部为磷状上皮,磷 状上皮与柱状上皮交界处是宫颈癌的好发部位。
MR检查技术
1、小FOV,薄层比较好; 2、T2WI抑脂序列对观察子宫内膜及子宫肌 瘤比较好,但常规T2WI不能少; 3、DWI序列对观察盆腔淋巴结转移及骨骼转 移效果好; 4、增强扫描最好TIWI抑脂; 5、中等量尿液。

CT_联合MRI_对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的诊断效果评价

CT_联合MRI_对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的诊断效果评价

2023年9月 第9卷 第9期CT 联合MRI 对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的诊断效果评价邢德厚1,李楠楠2,孙伟21.滕州市妇幼保健院放射科,山东滕州 277599;2.山东颐养健康集团滕南医院超声科,山东济宁 277519摘要 目的 探讨在进行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中CT 联合MRI 检查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滕州市妇幼保健院放射科收治的40例疑似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调查研究对象。

在病理确诊前,针对所有患者合理展开CT 联合MRI 诊断,将手术病理诊断子宫内膜癌疾病作为金标准,就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评价中,CT 联合MRI 应用价值加以分析。

结果 病理诊断40例疑似子宫内膜癌患者均确诊为子宫内膜癌。

CT 联合MRI 诊断32例确诊,准确度为80.00%,敏感度为80.00%。

同病理诊断分期比较,CT 联合MRI 诊断准确率在2、3、4期的准确率分别为80.00%、92.31%和66.67%。

Kappa 值为0.65,AUC 值为0.98(P <0.001)。

结论 临床针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在实施影像学诊断以及疾病分期期间,CT 联合MRI 诊断方法的联合应用,表现出的敏感度、准确度较高,可为子宫内膜癌疾病的早期确诊提供有力依据,表现出显著疾病诊断应用价值。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CT ;磁共振成像;术前诊断;联合诊断中图分类号 R 734 文献标志码 Adoi10.11966/j.issn.2095-994X.2023.09.09.14Diagnostic Effect of CT Combined with MRI on Preoperative Staging of Endometrial CarcinomaXING Dehou 1, LI Nannan 2, SUN Wei 21.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Tengzhou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Tengzhou, Shandong Province, 277599 China;2.Department of Ultrasound, Tengnan Hospital of Shandong Yiyang Health Group, Jining, Shandong Province, 277519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CT combined with MRI in preoperative staging of endometrial carcinoma. Methods 40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endometrial cancer admitted to the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of Tengzhou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0 to January 2022 were selected as the investigation objects. Before diagnosis of pathology, CT combined with MRI was performed reason‐ably for all patients. Taking surgical pathology as the gold standard,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CT combined with MRI in the preoperative stag‐ing evaluation of endometrial cancer was analyzed. Results Pathological diagnosis: 40 suspected patients with endometrial cancer were all di‐agnosed with endometrial cancer. Thirty-two cases were diagnosed by CT combined with MRI. Compared with pathological diagnosis,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CT combined with MRI was 80.00%, and the diagnostic sensitivity was 80.00%. Compared with pathological diagnosis staging, the accuracy of CT combined with MRI diagnosis in stages 2, 3, and 4 was 80.00%, 92.31%, and 66.67%, respectively. Kappa value was 0.65, AUC value was 0.98 (P <0.001).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endometrial cancer,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imaging diagnosis and disease staging, the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CT and MRI diagnostic methods has shown high sensitivity and accuracy, which can providea strong basis for the early diagnosis of endometrial cancer, showing significant disease diagnosis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 Endometrial cancer; CT; MRI; Preoperative diagnosis; Combined diagnosis* 器材应用与技术研究 *收稿日期:2023-07-02;修回日期:2023-07-22作者简介:邢德厚(1974-),男,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医学影像学。

子宫内膜癌影像诊断

子宫内膜癌影像诊断

子宫内膜癌的MRI表现概述•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又称“子宫体癌”•原居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的第三位,近年呈明显上升趋势•80%的病例发生在50岁以上女性,40岁以下者少见,发生率为2-5%•高危因素:年龄(围绝经期50-59岁最多,25岁以下少见)、肥胖、糖尿病、高血压、服用三苯氧胺(>5年)、晚绝经、初潮早、不孕发病机理•雌激素:雌激素可诱导分裂刺激细胞分裂和器官生长,影响多种基因表达,导致子宫内膜增生发展中的细胞信号改变•P53基因突变:在浆液性内膜肿瘤(由萎缩的子宫内膜发展而来)中出现高达90%,对雌、孕激素无反应者,几乎均有P53基因突变子宫内膜癌分型•雌激素依赖型-Ⅰ型•约占子宫内膜癌80%。

发生在绝经前或围绝经期妇女(<60y)•特点:伴有子宫内膜增生(AH)、分期早、进展慢•包括:内膜样腺癌、分泌性腺癌、粘液性癌等•非激素依赖型-Ⅱ型•约占10%。

发生在绝经后(>60岁)•特点:伴有萎缩性内膜,分化差,侵袭性强•包括:浆液性癌、透明细胞癌等•多见于子宫底部,尤其两侧宫角,其次是子宫后壁•根据病变形态及范围分为:弥漫型、局限型• 1)弥漫型:子宫内膜大部分或全部为癌组织侵犯,病变区域增厚,呈不规则菜花状突出于宫腔• 2)局限型:癌灶局限于宫腔小部分,多见于宫底,肿瘤局部形成斑块、结节呈小菜花状,局灶型易侵犯肌层•内膜样腺癌:80-90%•腺癌伴鳞状上皮分化:腺癌中含鳞状上皮成分A:腺角化癌:腺癌伴化生的鳞状上皮B:鳞腺癌:腺癌伴鳞癌C:腺癌伴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浆液性腺癌:1-9%,恶性程度高,预后差•透明细胞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组织学分级:按分化程度分为3级:I级(高分化,G1),II级(中分化,G2),III级(低分化或未分化,G3)临床表现•阴道流血:绝经后阴道出血,未绝经者不规则阴道出血•阴道排液:白带增多→浆液性、浆液血性→浓性、脓血性•疼痛:主要表现为下腹痛•全身症状:晚期出现贫血、消瘦、恶病质•实验室检查:CA125可升高,CEA有参考价值,血清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可鉴别子宫内膜癌和良性病变(特异度95.5%,灵敏度50%)女性生殖道正常子宫MR宫体分三层信号:中间高的信号为内膜和分泌物中间薄的低信号带(结合带)为子宫肌内层周围呈中等信号的为子宫肌外层判断子宫内膜是否增厚:绝经前>1.0cm;绝经后>0.5cm•T1WI呈稍低于子宫肌层的信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Ⅲa 癌累及浆膜和(或)附件和(或)腹腔细胞学检查阳性 Ⅲb 阴道转移 Ⅲc 盆腔淋巴结阳性和(或)腹腔主动脉旁淋巴结阳性 Ⅳ期 癌超出真骨盆或侵犯膀胱或直肠粘膜 Ⅳa 期 癌侵犯附近器官,如直肠、膀胱 Ⅳb 期 癌有远处转移
手术病理分期
Ⅰa期 子宫内膜增厚或正常,出现局灶性或弥漫性异常信号 区,结合带完 整且内膜-肌层交界平滑锐利。
• 一般厚度约5-6mm,主要反映肌层的静脉 血管情况。绝经前病人,连接带是否完整 可疑作为有无肌层浸润的标志,对于绝经 后妇女,则应以内膜下增强带是否完整作 为肌层浸润的标志。
• 如何判断子宫内膜是否增厚? • 绝经前子宫内膜厚度大于1.0cm; • 绝经后子宫内膜厚度大于0.50cm。
女,58岁,以“绝经9年,阴道出血1月余
I期
女,47岁,以“反复阴道出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月余,加剧7天
I期
MRI在子宫内膜癌分期中的重要性
• 1、术前内膜组织活检分级和术后的分级往 往不一致,不能用来指导手术切除范围;
• 2、MRI能明确肌层受累情况及盆腔内淋巴 结情况;
• 3、MRI能明确显示宫颈是否受累及,帮助 临床改变手术的方式或一些病例选择放疗 而不是手术;
• 4、MRI能明显减低不必要的淋巴结清除术
Ⅰa 期
Ib期
Ib期
54岁,女,以“绝经4年余,阴道不规则出血3年余
Ib期
Ic期
Ic期
女,66岁,以“绝经22年,阴道不规则出血1年余
女,61岁,绝经11年,反复阴道出血1年
Ic期
IIa期
Ⅱb期
Ⅱb期
IIIc期
IVa期
并粘膜或浆膜下肌瘤致子宫分层结构变形, 易致错误判断。
• 1、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 • 2、子宫内膜息肉; • 3、子宫粘膜下肌瘤; • 4、子宫癌肉瘤; • 5、宫颈癌侵犯宫体; • 6、滋养细胞肿瘤等。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外院刮 宫提示子宫内膜癌,本院刮宫 及术后病理提示子宫内膜不典 型增生
Ⅰb期 肿瘤信号浸润肌层≤1/2,结合带中断,内膜-肌层交 界不规则
Ⅰc期 肿瘤信号浸润侵犯肌层>1/2,结合带完全消失 Ⅱa期 宫颈管及宫颈内口增宽,低信号宫颈间质环保存完整 Ⅱb期 低信号宫颈间质环出现肿瘤信号 Ⅲa期 肌层外缘连续性中断,子宫外形轮廓不规则不完整 Ⅲb期 阴道受累 Ⅲc期 淋巴结转移显示区域淋巴结直径大于1.0cm Ⅳa 期 肿瘤组织侵犯直肠或膀胱使正常低信号带中断 Ⅳb 期 远处转移
子宫内膜息肉
癌肉瘤
子宫粘膜下肌瘤
宫颈癌
侵袭性葡萄胎
胎盘植入
稽留流产
谢谢!敬请指导!
及原位癌
1、阴道流血:绝经后阴道出血 未绝经者不规则阴道出血
2、阴道排液:白带增多→浆液性、浆液血性 → 脓性、脓血性
3、疼痛 4、全身症状:晚期出现贫血、消瘦、恶病质。
1、病史:具有本病高危因素的患者 2、临床表现:症状+体征 3、辅助检查 分段刮宫:先宫颈管后宫腔分别诊刮。
目的:A:区分宫颈癌、宫体癌细胞; B:宫体癌是否侵犯宫颈。
•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是 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 好发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
• 原因:不甚明确。 • I型内膜癌-激素依赖型(雌激素与孕激素平
衡关系)
• II型内膜癌-非激素依赖型
• EINⅠ 腺瘤型增长过长伴细胞轻度不典型 • EINⅡ 腺瘤型增长过长伴细胞中度不典型 • EINⅢ 腺瘤型增生过长伴细胞重度不典型
79岁
• 目前,临床对于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仍 以诊断性刮宫为首选方法,但不能确定子
宫内膜癌的分期。
• 1、子宫内膜癌好发于绝经后妇女,而此时 结合带变薄或模糊,肌层浸润较难准确评 估;
• 2、宫腔内有血块填充或较大的息肉样肿瘤 致周围肌层受压变薄;
• 3、肿瘤较小或与周围肌层信号相似; • 4、合并有腺肌症而致结合带明显增厚或合
级:Ⅰ级(高分化,G1),Ⅱ级(中分化,G2), Ⅲ级(低分化或未分化,G3)。 2、腺癌伴鳞状上皮分化:腺癌中含鳞状上皮成分
A:腺角化癌:腺癌伴化生的鳞状上皮 B:鳞腺癌:腺癌伴鳞癌 C:腺癌伴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 3、浆液性腺癌:1%-9%;恶性程度高,预后差 4、透明细胞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
直接蔓延:向上→宫角、输卵管、卵巢 向下→宫颈 向外直接侵犯子宫肌层、浆膜层及宫旁
• 病变多见于子宫底部,尤其两侧宫角更多见,其 次是子宫后壁,巨检根据病变形态及范围分为:
• 弥漫型:子宫内膜大部分或全部为癌组织侵犯, 病变区域增厚,呈不规则菜花状突出于宫腔。
• 局限型:癌灶局限于宫腔小部分,多见于宫底, 肿瘤局部形成斑块、结节呈小菜花状,局灶型易 侵犯肌层。
镜检:4种类型 1、内膜样腺癌:80%-90%;按腺癌分化程度分为3
淋巴转移:宫底→腹主动脉旁淋巴结 宫角→腹股沟淋巴结 宫颈→宫旁、髂内、髂外、髂总
血行转移:少见于晚期可至肺、肝、骨等处。
Ⅰ期 癌局限在宫体
Ⅰa期 局限于子宫内膜 Ⅰb期 侵犯肌层≤1/2 Ⅰc期 侵犯肌层>1/2 Ⅱ期 癌已侵犯宫颈,无子宫外病变 Ⅱa期 仅宫颈粘膜腺体受累 Ⅱb期 宫颈间质受累 Ⅲ期 癌扩散至子宫以外,但未超出真骨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