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总复习基础知识详细总结
2024年中考化学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2024年中考化学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2024年中考化学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1、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原子、分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的概念和性质,以及它们的组成和结构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2、化学反应和化学变化:化学反应的类型、速率和方向,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以及化学平衡的原理和应用。
3、溶液和溶解度:溶液的概念、组成和性质,溶解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溶液的酸碱性和pH值。
4、物质的状态和变化:物质的三态变化、熔点和沸点、结晶和升华等物理变化,以及燃烧和爆炸等化学变化。
二、化学实验基础1、实验器材和操作:各种实验器材的名称、规格和使用方法,以及实验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2、物质的性质和鉴别:各种常见物质的性质和鉴别方法,以及实验中安全和环保的注意事项。
3、化学方程式和计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方法,以及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方法。
4、化学实验设计:根据实验目的进行实验设计的方法,以及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三、元素化合物知识1、空气和氧气:空气的组成和性质,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以及氧气与其他物质的反应。
2、水和溶液:水的组成和性质,溶液的组成和性质,以及水溶液与其他物质的反应。
3、常见的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铁、铝、铜等常见金属的单质和化合物,以及它们的性质和用途。
4、常见的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碳、硅、硫、磷等常见非金属的单质和化合物,以及它们的性质和用途。
四、有机化学基础1、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和分类: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和分类方法,以及常见的有机化合物类型。
2、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和性质:各种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和性质,以及它们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3、有机合成和有机工业: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有机工业的发展和应用。
五、化学与生活和社会1、食品与营养:食品中的化学成分和营养价值,以及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的作用和使用。
2、环境与能源: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以及能源的种类和利用。
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精选)
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精选)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精选)初中三年里,中考的学生学好化学首先要整理好知识点,了解化学重点知识点,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借鉴,下面小编精心准备了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内容,欢迎使用学习!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1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 + B = AB2、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AB = A + B3、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 + BC = AC + B4、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 + CD = AD + CB2固体的颜色1、红色固体:Cu,Fe2O3。
2、绿色固体:Cu2(OH)2CO3。
3、蓝色固体:Cu(OH)2,CuSO4·H2O。
4、紫黑色固体:KMnO4。
5、淡黄色固体:S。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Ag,Fe,Mg,Al,Hg等金属。
8、黑色固体:Fe粉,木炭,CuO,MnO2,Fe3O4,(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Fe(OH)3。
10、白色固体:NaCl,Na2CO3,NaOH,Ca(OH)2,CaCO3,CaO,CuSO4,P2O5,MgO。
3液体的颜色1、无色液体:H2O,H2O2。
2、蓝色溶液:CuSO4溶液,CuCl2溶液,Cu(NO)3溶液。
3、浅绿色溶液:FeSO4溶液,FeCl2溶液,Fe(NO)3溶液。
4、黄色溶液:Fe2(SO4)3溶液,FeCl3溶液,Fe(NO3)3溶液。
5、紫红色溶液:KMnO4溶液。
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4化学常见混合物的重要成分1、空气: N2和O22、水煤气: CO和H23、煤气: CO4、天然气: CH45、石灰石/大理石:CaCO36、生铁/钢:Fe7、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8、铁锈: Fe2O35反应中的一些规律1、跟Ba2+反应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一定是SO42—,沉淀为BaSO42、跟Ag反应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一定是Cl—,沉淀为AgCl3、跟盐酸反应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可能是CO32—也可能是HCO3—4、跟碱反应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的一定为NH4+5、SO42—与Cl—同时存在,若要检验时,则必须先用Ba(NO3)2溶液检验并除尽SO42—,然后再用AgNO3溶液检验Cl—6、可溶性的碱加热不能分解,只有不溶性碱受热才能分解,如Cu(OH)2 △ CuO + H2O7、可溶性的碳酸盐加热不能分解,只有不溶性碳酸盐受热才能分解,如CaCO3 高温CaO + CO2 ↑ 碱式碳酸盐也不稳定,受热易分级,如:2NaHCO3△ Na2CO3+ H2O +CO2 ↑中考化学学习建议做好中考前的三轮安排第一轮就是按章节复习也就是按照教材的先后顺序,从头至尾理解每一课内容,然后把老师课堂上强调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原理、课堂实验给完全搞清楚了,对以前没有掌握好的知识,要结合教材、结合笔记利用这一轮复习好好给巩固一下。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以及与能量的关系的科学。
在初三化学学习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化学基础知识、元素、化学方程式、物质的组成与性质、化学反应和化学实验等内容。
下面就对初三化学知识点进行详细总结归纳。
一、化学基础知识1. 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是由同一种物质组成,具有一定的化学性质;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以上不同物质组成,物质之间保持其独立的性质。
2. 物质的三态:固体、液体和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个态。
3. 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分为元素和化合物两类。
元素是由原子组成的物质,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以上元素组成的物质。
4. 基本粒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单元,由带正电荷的质子、带负电荷的电子和中性的中子组成。
5. 原子的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
二、元素1. 元素的符号和名称:元素通过化学符号表示,例如氧元素的符号为O。
元素名称是对应的汉字名称。
2. 元素的周期性表: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排列,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元素的性质和规律。
3. 常见元素的特点:常见元素如氧、氢、氮、碳等有特殊的性质和用途。
三、化学方程式1. 化学方程式的基本组成:化学方程式由反应物、生成物和化学反应符号组成。
2.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平衡态下化学反应物质的质量和能量保持恒定。
3. 储存反应物和生成物:反应物常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存在,生成物也可以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存在。
四、物质的组成与性质1. 溶液的组成: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其中溶质是溶解于溶剂中的物质。
2. 物质的密度:物质的密度是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3. 物质的熔点和沸点:物质的熔点是固态转化为液态的温度,沸点是液态转化为气态的温度。
4. 物质的导电性:导电性是物质导电的能力,可以分为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
5. 物质的酸碱性:物质的酸碱性可以通过PH值来判断,pH值越低,代表越酸;pH值越高,代表越碱。
2023年化学中考总复习提纲
2023年化学中考总复习提纲
一、化学基础知识复
- 元素、化合物及混合物的概念和区别
-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 元素的分子式和化合价
- 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 常见化学反应及反应类型
二、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算
- 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平衡方法
- 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摩尔质量的计算
- 摩尔和物质的量之间的转化
- 溶液中的浓度计算
- 气体的摩尔体积计算
三、化学反应和化学平衡
- 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和计算
-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和计算
- 化学平衡的概念和平衡常数的计算
-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和速率方程的计算
- 化学反应的平衡条件和移动平衡的影响因素
四、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特性
- 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和特征
- 同位素的概念和应用
- 阴离子和阳离子的特性
- 气体、液体和固体的性质和转化
五、有机化学基础知识
-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和结构
- 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和应用
- 醇、酸和酯的性质和应用
- 碳氢化合物的分类和特性
- 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和反应类型
六、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 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使用和操作
- 常见实验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 化学实验中的化学计量和计算
- 化学实验中的常见反应和现象
- 实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方法
以上是2023年化学中考总复习的提纲,希望能够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祝你考试顺利!。
初中中考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如下
初中中考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如下初中中考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如下:一、基本概念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o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如水的三态变化。
o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如燃烧、酸碱中和等。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o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等。
o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等。
3.纯净物和混合物o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o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保持原来的性质。
4.元素、原子、分子和离子o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o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不可再分。
o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可以再分。
o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5.单质和化合物o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o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6.氧化物o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二、基本理论和定律1.质量守恒定律o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2.原子结构o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o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在原子中,不考虑离子状态)。
3.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o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o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4.化合价o化合价是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化合价有正负之分,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三、化学反应类型1.化合反应o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2.分解反应o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3.置换反应o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4.复分解反应o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初中化学中考常考基础知识总结(共35个)
中考化学常考基础知识总结一、空气1.通常情况下氮气不活泼,但那是通常情况,氮元素很活泼。
2.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3.氧气性质“较活泼”,不是“很活泼”4.稀有气体也是有化合物的5.氧气不可燃但可助燃,CO 不可助燃但可燃6.三个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均为分解反应7.不是所有生物都需要氧气,空气中氧气的浓度不是越高越好,不是任何时候大量呼吸纯氧都有利于健康8.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9.氧在地壳中不止以单质存在10.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是动态平衡的,而不是一直不变的二、水1、一种元素可以组成混合物,但一定不可以组成化合物2.雨水、自来水、海水、河水、湖水都是混合物,新制的蒸馏水是纯净物,放久的蒸馏水不一定是纯净物,软水不一定是纯净物3.汽化时分子体积不变,分子间隔变大4.大部分物质熔化体积变大,但水例外,冰融化体积减小三、原子的组成、元素、化学式1、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中子数可以为 02.相对原子量和分子量都没有单位,是一个比值3.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不为 1,而是比 1 稍大4.由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没有分子量,部分化合物如二氧化硅、碳化硅没有分子量,其化学式的意义仅仅是说明了原子的个数比5.CO2、SO2、TiO2 中均没有O2 分子6.食品标签中标有 X(元素符号)的含量,这个 X 指的是元素而不是原子,更不是单质7.大部分金属单质常温常压下是固态,但汞是液体,铯、镓熔点接近室温且容易处于过冷状态8.地壳中氧的含量位于首位,但空气中不是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铝而不是铁,人体内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钙而不是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钠而不是钾10.注意区分粒子、离子、分子和原子,粒子是后三者的合集,如:有两个电子层,外层 8个电子的粒子不一定就是Ne 原子,也可能是 O2-、F-、Na+、Mg2+等等11.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0 。
原子团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电荷数(注意正负)12.氧一般为-2 价,但过氧化氢中氧是-1 价(注意氢不是+2 价),氟氧化物中氧为正价13.氢一般为+1 价,但活泼金属的氢化物(如 NaH)中氢为-1 价14.注意语言的规范:物质由元素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几个分子由几个某某某原子构成15.多数气体单质是双原子分子的,而稀有气体都不是;多数液体和固体单质是单原子的,而卤素单质不是(Br2、I2)16.红磷的化学式为 P4,硫的化学式为 S8(初中不要求)四、质量守恒定律1.化学变化中,元素和原子种类不变,但物质和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2.通过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若是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若在敞口容器中进行,则无论得到什么数据都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也不能说化学变化前后质量不守恒3.根据一个物质参加反应的条件可以推断该物质的某些性质和贮存方法4.可以利用化学变化中一种元素的质量不变H+所中和的 OH-数量守恒来巧妙地解决化学计算五、碳和碳的氧化物1.金刚石没有导电性但其坚硬,石墨能导电但较软,二者属于不同物质,二者之间的变化是化学变化2.常温下碳不活泼,但高温下碳可以与许多物质反应3.初中阶段,可以认为碳不以离子的形式存在4.CO2 无毒,可溶但不是易溶于水5.活泼金属如钾、钙、钠、镁可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和碳单质,属于置换反应,这些金属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6.一氧化碳中毒是化学变化7.二氧化碳使得紫色石蕊变红是因为生成了碳酸,这是一个可逆过程,干燥的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试纸变红六、燃烧与热量1.白磷在空气中自燃不是因为空气的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而是因为白磷在空气中缓慢氧化放出大量的热使得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2.降温灭火时,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变,而是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3.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与4.甲烷不是最清洁的能源5.某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能证明其中有碳元素和氢元素,但不能证明其中有氧元素七、金属1.合金是混合物,形成合金是物理变化,合金中可能有非金属,合金中各个元素都以单质存在,合金一定有金属性2.紫铜是纯铜,青铜和黄铜都是铜的合金3.金属活动性顺序是在常温下的,高温下金属的活动性不一定服从此顺序,比如高温下钠可以置换钾4.钾不是最活泼的金属,金不是最不活泼的金属5.活动性越强的金属与酸溶液反应越剧烈(钾、钙、钠除外)6.钾、钙、钠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相应金属的氢氧化物和氢气,将这些金属与酸溶液混合,金属先与水反应7.铜不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但可以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8.所谓的“置换酸中的氢”是指非氧化性酸,不包括浓硫酸和硝酸9.非金属也有与金属类似的置换规律,活泼性顺序F>Cl>Br>I>S,但氟溶于水的反应过于激烈,一般不参与置换10.氢气不可以置换硫酸铜中的铜11.食盐水可以加快铁的生锈,但植物油可以缓解此过程12.铝不容易生锈是因为在空气中生成了致密的氧化膜,而不是因为铝不活泼。
中考化学复习知识点总结
中考化学复习知识点总结中考化学复习知识点总结15篇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或工作情况作加以回顾检查并分析评价的书面材料,它能帮我们理顺知识结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快快来写一份总结吧。
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中考化学复习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考化学复习知识点总结1化学之“最”42例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15、最早利用天然气的是中国;中国最大煤炭基地在:山西省;最早运用湿法炼铜的是中国(西汉发现[刘安《淮南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宋朝应用);最早发现电子的是英国的汤姆生;最早得出空气是由N2和O2组成的是法国的拉瓦锡。
16、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17、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18、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19、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0、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21、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中考化学知识点最全归纳
中考化学知识点最全归纳中考化学是一门考查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学科,它涵盖了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实验技能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中考化学知识点的全面归纳:一、基本概念1. 物质的组成:元素、分子、原子、离子。
2. 物质的分类: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
3.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 化学变化: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化学平衡。
二、化学原理1.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2. 原子结构:原子核、电子、电子云。
3. 元素周期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4. 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
三、化学计算1. 摩尔概念:摩尔质量、摩尔浓度。
2.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3. 溶液的浓度计算:质量分数、摩尔浓度。
4. 化学计量关系:物质的量、质量、体积之间的关系。
四、实验技能1. 基本实验操作:称量、溶解、过滤、蒸发。
2. 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试管、烧杯、滴管、天平等。
3. 化学实验安全:实验操作规范、事故处理。
五、元素化合物知识1. 常见元素的性质: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2. 常见化合物的性质:酸、碱、盐、氧化物。
3. 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与酸、盐的反应。
4.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的性质、中和点的判断。
六、化学与生活1. 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食品、医药、材料等。
2. 环境保护与化学:污染治理、绿色化学。
3. 能源与化学:化石燃料、新能源的开发。
七、化学实验探究1. 实验设计:实验目的、原理、步骤。
2. 实验现象的观察与记录。
3. 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结束语:中考化学知识点的全面归纳,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复习和掌握化学知识,为中考做好充分的准备。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相信每位学生都能在化学学科上取得优异的成绩。
初三化学考试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三化学考试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是研究物质组成、性质、结构、变化规律以及与能量的转化关系的学科。
在初三化学考试中,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初三化学考试必背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
一、化学基础知识1. 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是由原子构成,具有相同的原子核和电子结构。
- 化合物由两个或更多种不同元素的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
2. 原子结构- 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电子绕核外轨道运动。
- 原子序数表示元素的核中质子和电子的数目,原子量表示元素质子和中子的总数目。
3. 周期表- 周期表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排列。
- 横向排列的周期数代表元素的外层电子数目,纵向排列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4. 化学键- 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将原子结合在一起形成分子或离子。
- 共价键是通过电子的共享形成的,离子键是通过正负电荷的吸引力形成的。
二、化学反应1. 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描述了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它们的摩尔比例。
- 反应物在化学方程式的左侧,生成物在右侧,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用箭头分隔。
2. 化学反应类型- 反应类型包括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等。
- 合成反应是两个或更多物质结合形成一个物质。
- 分解反应是一个物质分解为两个或更多物质。
- 置换反应是一种物质取代另一种物质。
-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原子的电子转移。
3. 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在达到一定条件下可以达到平衡状态。
- 平衡状态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稳定。
- 平衡常数可以用来描述反应的平衡程度。
4. 反应速率- 反应速率是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物形成的速度。
- 温度、浓度、压力和催化剂等因素可以影响反应速率。
三、常见物质及其性质1. 酸、碱和盐- 酸是指能释放出氢离子(H+)的物质。
- 碱是指能释放出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
- 盐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晶体固体。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中考复习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中考复习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 物质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组成。
-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2. 元素与化合物- 元素是纯净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由相同种类的原子组成。
-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的原子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纯净物质。
3.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变化,通常伴随能量的释放或吸收。
- 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有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4. 物质的分类- 物质按状态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
- 按性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5.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不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密度、熔点、沸点等。
-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二、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常见气体的性质- 氧气:支持燃烧,具有氧化性。
- 氢气:可燃,燃烧产物为水。
- 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可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2. 酸碱盐的性质- 酸的性质:呈酸性的溶液,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与某些金属反应生成氢气。
- 碱的性质:呈碱性的溶液,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具有腐蚀性。
- 盐的性质: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多数可溶于水。
3.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
- 还原: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
- 氧化剂:使其他物质氧化的物质。
- 还原剂:使其他物质还原的物质。
4. 物质的溶解性- 溶解性:物质在溶剂中形成均匀混合物的能力。
- 常见溶解性规律:极性分子溶解于极性溶剂,非极性分子溶解于非极性溶剂。
5.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过滤:利用固体不溶于水的性质进行分离。
- 蒸发:利用物质的挥发性进行分离。
- 结晶:利用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特性进行分离。
三、实验操作与安全1. 实验器材的使用- 熟悉常见实验器材的名称、用途和正确使用方法。
- 学会使用酒精灯、试管、烧杯、滴定管等基本实验器材。
中考化学知识点及总结大全
中考化学知识点及总结大全一、化学基础知识1. 物质的分类(1)物质的分类化学元素、化合物、混合物(2)混合物的分类机械混合物、溶液、气体混合物2.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1)原子的组成质子、中子、电子(2)元素周期表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3. 化学键和分子结构(1)离子键(2)共价键(3)金属键4. 化学式和化合价(1)离子式(2)共价键(3)化合价5. 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2)摩尔、摩尔质量6. 化学方程式(1)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意义(2)化学方程式的平衡二、物质的结构和性质1. 固态的结构和性质(1)晶体的结构(2)晶体的性质2. 液态的结构和性质(1)液体的结构(2)液体的性质3. 气态的结构和性质(1)气体的结构(2)气体的性质4. 物质的比较三、化学反应1. 化学反应的类型(1)氧化还原反应(2)酸碱中和反应(3)置换反应(4)沉淀反应2. 化学反应的影响(1)温度的影响(2)浓度的影响(3)催化剂的影响(4)表面积的影响3. 化学反应的实际应用(1)工业生产(2)生活中的应用四、离子溶液和电解质1. 离子溶液(1)导电性(2)电解质2. 电解质(1)电解质的分类(2)电解质的应用3. 离子溶液的实际应用(1)电镀(2)电解制氢氧化钠五、酸碱性及其应用1. 酸、碱及盐(1)酸的性质(2)碱的性质(3)盐的性质2. pH值(1)pH值的意义(2)pH值的计算3. 酸碱中和反应(1)酸碱中和的基本原理(2)酸碱中和的应用4.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际应用(1)生活中的应用(2)工业上的应用六、化学中的能量1. 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1)吸热反应(2)放热反应(3)能量的守恒2. 燃烧和热化学能(1)燃烧的过程(2)燃烧的产物(3)燃烧所释放的热能3. 化学能的转化和利用(1)化学能的转化(2)化学能的利用七、金属及其化合物1. 金属的基本性质(1)导电性(2)导热性(3)延展性和韧性2. 金属的化合物(1)金属氧化物(2)金属的氧化3. 金属的提取和利用(1)冶炼(2)金属材料的使用八、非金属及其化合物1. 非金属的基本性质(1)导电性(2)绝缘性2. 非金属的化合物(1)非金属氧化物(2)非金属的氧化3. 非金属的应用(1)生活中的应用(2)工业上的应用九、生活中的化学1. 化学清洁用品(1)肥皂(2)洗涤剂2. 食品中的化学物质(1)食盐(2)食品添加剂3. 农田中的化学物质(1)化肥(2)农药4. 化学燃料(1)煤(2)石油五、化学实验1. 化学试剂和仪器(1)化学试剂(2)化学仪器2. 化学实验的基本步骤(1)实验的准备(2)实验的操作(3)实验的整理3. 安全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室的安全(2)试剂的安全(3)实验的安全总结:中考化学知识点及总结大全,涵盖了化学的基础知识、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化学反应、离子溶液和电解质、酸碱性及其应用、化学中的能量、金属及其化合物、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生活中的化学和化学实验等内容。
初中化学中考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中考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 物质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组成。
- 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2. 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
-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3.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有物质的消失和新物质的生成。
-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4. 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 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和分子的结构。
- 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和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5. 常见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熔点、沸点等。
- 化学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二、元素与化合物1. 元素:- 元素周期表:元素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表格。
- 主要元素的名称、符号、相对原子质量。
2. 常见化合物:- 氧化物:由氧和其他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 酸、碱、盐:根据离子的性质进行分类。
- 有机化合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
三、化学实验基础1. 实验器材:- 常见实验器材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2. 实验操作:- 常见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如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等。
3. 实验安全:- 实验室安全规则和事故处理方法。
四、定量化学1. 物质的量:- 摩尔概念:物质的量的单位。
- 摩尔质量:1摩尔物质的质量。
2. 溶液的浓度:- 质量分数、体积分数、摩尔浓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化学反应的计量:-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
- 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计算。
五、酸碱与盐1. 酸碱理论:- 阿伦尼乌斯理论、布朗斯特-劳里理论。
- pH值的概念和计算。
2. 酸碱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的原理和实质。
- 酸碱指示剂的使用。
3. 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和用途:- 强酸、弱酸;强碱、弱碱的特点。
- 常见盐的性质和用途。
六、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氧化: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
- 还原: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
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
1. 物质的变化。
-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冰融化成水、水蒸发成水蒸气等)、灯泡发光等。
判断依据是没有新物质生成。
-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例如:铁生锈(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生成铁锈)、燃烧(如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
判断依据是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中常伴随有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但有这些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灯泡发光是物理变化。
2. 物质的性质。
-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
例如: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铁是银白色固体,酒精具有挥发性等。
-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可燃性(如氢气能燃烧)、助燃性(如氧气能支持燃烧)、氧化性(如氧气具有氧化性)、还原性(如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酸碱性(如盐酸显酸性、氢氧化钠显碱性)、稳定性(如氮气化学性质稳定)等。
3.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 药品的取用。
- 固体药品:块状固体用镊子取用,操作是“一横二放三慢竖”,即将试管横放,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使固体滑到试管底部;粉末状固体用药匙或纸槽取用,操作是“一斜二送三直立”,即将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送到试管底部,然后将试管直立起来。
- 液体药品:较多量液体用倾倒法,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少量液体用胶头滴管吸取,滴加时滴管应垂直悬空在容器口上方;定量液体用量筒量取,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 物质的加热。
-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夹在距试管口约1/3处,试管口向上倾斜45°,先预热,再用外焰加热。
- 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先预热,再集中加热。
中考化学知识点归纳初中
中考化学知识点归纳初中中考化学是初中阶段化学学习的重要总结,它涵盖了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技能。
以下是对中考化学知识点的归纳:1. 化学基本概念- 物质的组成:元素、化合物、混合物。
-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 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 原子、分子和离子- 原子结构:原子核、电子。
- 分子:由两个或更多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形成的稳定单元。
- 离子:带有正负电荷的原子或分子。
3. 化学元素和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的布局和元素的分类。
- 主族元素和过渡元素的特点。
4. 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 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形成和特点。
- 分子间作用力:氢键、范德华力等。
5. 化学计量和化学方程式- 摩尔概念、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
-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
6. 化学反应类型- 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7. 溶液和溶解度- 溶液的概念、类型和性质。
- 溶解度、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8. 酸碱盐和pH值- 酸、碱和盐的定义和性质。
- pH值的测定和意义。
9. 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 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和应用。
-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10. 化学实验技能- 基本实验操作: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等。
- 化学实验安全和事故处理。
11. 环境化学和能源化学- 环境污染和治理:大气、水、土壤污染。
- 能源的分类和利用: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
12. 有机化学基础- 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和命名。
- 基本有机反应类型:加成反应、取代反应等。
结束语:中考化学知识点的归纳是对初中化学学习内容的全面回顾,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学生将能够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并为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每位学生都能够在化学的世界里发现乐趣,探索未知,培养科学素养。
中考化学总结知识点(精选8篇)
中考化学总结知识点(精选8篇)中考化学总结知识点第1篇一、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1)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2)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二、化学方程式1、遵循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遵守质量守恒定律2、书写: (注意:a、配平 b、条件 c、箭号)3、含义:以为例①宏观意义: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②微观意义: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化合生成2(或原子)个数比个水分子(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等于体积之比)③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化合生成36份质量的水4、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①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②通过什么条件反应:③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④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⑤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
中考化学总结知识点第2篇(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1)有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2)电解质溶液3)闭合回路4)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金属阳离子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单质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
中考化学复习知识点总结(通用8篇)
中考化学复习知识点总结中考化学复习知识点总结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是不是听到知识点,就立刻清醒了?知识点也可以理解为考试时会涉及到的知识,也就是大纲的分支。
为了帮助大家更高效的学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考化学复习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考化学复习知识点知识点一:空气的成分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氨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所以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氨气和氧气,这个百分数可理解为100L空气中,含氮气78L,氧气21L(1)空气的发现(2)空气的污染有害物质大致分为粉尘和气体两大类,其中排放到空气中的气体污染物较多的是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
这些气体主要来源于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及汽车形成的烟雾等。
(3)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实验室用红磷在一密闭容器里燃烧,生成固体物质五氧化二磷(P2O5),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使容器内的压强降低,通过进入到容器里的水的体积来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知识点二:氮气的性质及其用途(1)氮气的性质: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的熔点和沸点都很低。
熔点-209.8℃,沸点-195.8℃,密度1.250g/L,难溶于水。
氮气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通常情况下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呼吸。
(2)氮气的用途:①氮气是制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②由于氮气的性质不活泼,所以用它做为常用的保护气,在氮气中焊接金属,可以防止金属氧化;灯泡充氮气可以延长使用寿命;食用包装里充氮气可以防止腐烂;医疗上在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超导材料在液氮的低温环境下显示超导性能。
知识点三:稀有气体的性质及用途稀有气体包括氦气(He)、氖气(Ne)、氩气(Ar)、氪气(Kr)、氙气(Xe)等几种气体。
(1)稀有气体的性质: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性质很不活泼,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曾叫惰性气体。
中考化学上下册知识点归纳
中考化学上下册知识点归纳中考化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涵盖了物质的性质、化学反应、化学计算以及实验操作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中考化学上下册的知识点归纳:一、物质的组成与性质1. 元素与化合物: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 原子与分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不可分割的基本单位,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单位。
3. 化学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元素表,反映了元素的周期性规律。
4. 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二、化学变化与平衡1.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原子或分子之间发生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从而生成新物质的过程。
2.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系数等。
3. 化学平衡:在一定条件下,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速率相等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
三、化学计算1. 摩尔概念: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用于表示一定数量的粒子。
2. 化学计量:化学计量涉及到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等概念的计算。
3. 溶液的浓度:溶液的浓度可以表示为质量分数、摩尔浓度等。
四、化学实验操作1. 基本操作:包括仪器的清洗、溶液的配制、滴定等。
2. 安全操作: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如防火、防毒、防腐蚀等。
3. 常见实验:如酸碱中和滴定、氧化还原反应实验、沉淀反应实验等。
五、化学与生活1. 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洗涤剂、食品添加剂、药物等。
2. 环境化学: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及其化学处理方法。
六、化学与能源1. 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化学组成和应用。
2. 新能源: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化学原理。
结束语通过以上对中考化学上下册知识点的归纳,我们可以看出化学不仅是一门基础学科,更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掌握这些知识点,不仅有助于我们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更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周围的世界,培养科学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液、气)是物理变化。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2.物质的性质 (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可以……”等字)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
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热稳定性。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二)物质的分类金属单质物混合物单质非金属单质酸性氧化物物质种类稀有气体氧化物碱性氧化物质纯净物元素种类无机物酸其他氧化物碱化合物有机物盐3.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例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
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或混合物。
4.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例如:水、水银、蓝矾(CuSO4 ·5H2 O)都是纯净物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
5.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如:铁氧气(液氧)、氢气、水银。
6.化合物: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是化合物。
8.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a.酸性氧化物: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CO2 ,SO2 ,SO3 大部分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同价的含氧酸。
CO2 + H2O= H2CO3 SO2 + H2O= H2SO3 SO3 + H2O= H2SO4b.碱性氧化物: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CaO Na2 O MgO Fe2 O3 CuO大部分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BaO K2 O CaO Na2 O溶于水立即跟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其他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跟水不反应。
CaO+H2O=Ca(OH)2 BaO+H2O=Ca(OH)2 Na2O+H2O=2NaOH K2O+H2O=2KOHc.注意:CO和H2 O既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碱性氧化物,是不成盐氧化物。
(三)分子、原子、离子、元素和化学式15.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元素。
原子的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决定原子或离子的元素种类。
①大部分单个的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该元素的一个原子、一种单质但H N O Cl等符号不能表示单质,它们的单质是:H2 N2 O2 Cl2②地壳中元素按质量分数由多至少前四位是:O氧 Si硅 Al铝 Fe铁。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③化学的“语法”: “某分子”由“某原子构成”“某物质”由“某元素组成”或“某某分子构成”(金属单质、稀有气体讲由某原子直接构成)例: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
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元素、物质都是宏观概念,只表示种类,不表示个数。
不能说“水是由二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④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下列粒子有相同的核电荷数:⑴ H2和He ⑵ CO、N2和Si ⑶ O2、S和 S2- ⑷ OH-和 F-元素、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元素组成物质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同类原子总称构成构成微观概念,既讲种类,又讲个数构成原子分子16.粒子:如原子、离子、分子、电子、质子等,它们都是微观概念,既表示种类又可表示个数。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由原子直接构成;非金属单质、非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的共价化合物由分子构成,化合物中既有金属元素又有非金属元素的离子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
17.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分子由原子构成,例: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18.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注意: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的的构成:原子由核外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
在不显电性的粒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注意: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只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普通氢原子核中只有质子无中子,氢原子的原子核就是一个质子。
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为更小的粒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和原子的质量都不变。
19.原子团: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原子构成,在化学反应中通常以整体参加反应的原子集团常见的原子团:SO42- CO32- NO3- OH- MnO4- MnO42- ClO3-PO43- HCO3- NH4+碳酸氢根(HCO3-)硫酸氢根(HSO4-)磷酸氢根(HPO42-)磷酸二氢根(H2PO4-)注意:原子团只是化合物中的一部分,不能脱离物质单独存在,因此含原子团的物质必定有三种或三种以上元素,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含原子团。
原子团在化学反应中可再分为更小的粒子原子。
20.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
带正电的离子叫阳离子;带负电的离子叫阴离子。
离子里: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带电量离子符号的写法:离子的电荷数标在右上角,电荷的数值等于它对应的化合价阳离子:Na+ Mg2+ Al3+、H+ NH4+、Fe2+ Fe3+ Ca2+阴离子:O2-、OH-S2-、 F- Cl- SO4 2- CO32- NO3- MnO4- PO43- MnO42- ClO3-21.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核外电子按能量由低到高从里往外排,第一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第二、三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
按顺序背诵:质子数从1~18的元素符号和名称: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22.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是8(只有一层的为2)的结构。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时,易失去最外层所有电子,成为阳离子;(通常是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时,易得到电子使最外层电子数变为8,成为阴离子(通常是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与化合价的关系:(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时,最外层电子数就是元素的化合价(正价);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时,最外层电子数-8=元素的化合价23.化学式的写法:①单质的化学式:大部分单质的化学式只用单个的元素符号,下面几种元素的单质不能只用单个的元素符号表示,须注意:氢气H2 氧气O2 氮气N2 氯气Cl2 氟气F2 溴(Br2 ) 碘(I2 )臭氧O3②化合物的化学式写法与读法的一般关系:“倒写倒读”。
化合价与化学式(交叉法确定化学式:正价在前负价在后,约简化合价,交叉) NH3、有机物如CH4等化学式是负价在前正价在后。
同种元素可以有不同的化合价硝酸铵(NH4 NO3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前N-3价,后N+5价。
24.元素的化合价: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与另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化合的性质。
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2-2+1Ca +2价的钙元素O-2价的氧元素H2O水中氢元素化合价是+1价背诵化合价口诀:+1价钾钠银铵氢,+2价钡钙镁铜汞锌二三铁、二四碳,三铝四硅五价磷,氟、氯、溴、碘-1价氧硫-2要记清。
氢氧根、硝酸根(OH、NO3 )-1价,硫酸根、碳酸根(SO4 、CO3 )-2价,化合物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单质元素化合价是零。
注:铵是NH4原子团;+ 2价的铁叫“亚铁”; +1价的铜叫“亚铜”无氧时S为-2价,跟氧结合时+4或+6价。
SO32-原子团叫“亚硫酸根”无氧时Cl 为-1价,跟氧结合时+1、+3、+5或+7价25.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碳-12)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 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数值,是该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一个某原子的质量×12 (相对原子质量是个比,单位为1)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中子数26. 化学反应基本类型①化合反应:A+B+...=C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②分解反应:A=B+C+... 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③置换反应: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A+BC=AC+B 溶液里的置换反应必须符合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至弱:Ba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按顺序背诵) 钡 钾钙钠镁铝 锌铁锡铅(氢) 铜汞银铂金 金属位置越靠前的活动性越强,越易失去电子变为离子,反应速率越快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酸里的氢,排在氢后的金属不能置换酸里的氢,跟酸不反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排在后面的金属跟排在前面的金属的盐溶液不反应。
注意:单质铁在置换反应中总是变为+2价的亚铁等质量金属跟足量酸反应,放出氢气由多至少的顺序按相对原子质量/化合价由小到大排列:Al (9) Mg (12) Ca (20) Na (23) Fe (28) Zn (32.5) K(39)27.我国古代在化学方面的杰出贡献主要有:造纸术、火药、烧瓷器28.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或得到氧的化学反应),不是一种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缓慢进行不易被人觉察的氧化反应。
如铁生锈、呼吸作用、食物腐败 燃烧必备的二条件:①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②温度达到着火点自燃:由缓慢氧化积聚的热量引发的自发燃烧。
白磷着火点低,易自燃,要放在水中密封保存。
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不是基本反应类型) 还原剂:在化学反应中得到氧的物质。
常用的还原剂有H 2 、CO 、C 等, 具有还原性。
29.催化剂(触媒): 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 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
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