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世界的形成》说课[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两极世界的形成》,本课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八单元第1课的内容,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本课从三个方面说明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局势的重大变化——两极世界格局的形成。
两极世界的形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国际关系中世界格局的重要转折点,又是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转变的起点,因此本课有着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
了解两极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冷战表现和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认识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理解美苏两国对峙中各自采取的政治、经济、军事措施;就美苏两国在“冷战”状态下的对抗和矛盾的机会对世界和平和国际关系进行深刻分析和理解。
3.重点和难点
重点:美苏冷战的表现和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难点:两极格局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二、教法学法
1.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逻辑辨证思维能力,能较为全面地看待问题,初步具备了查找和收集资料、获取有效信息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这些都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提供了较好的基础。
2.教学方法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根据学案做好课前预习,初步建立知识体系。
(2)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整合课本资源,采用情境教学法、阅读指导法,等。
3.学法指导
利用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重视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合作性、创造性,促成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三、教学过程
通过对丘吉尔的著名“铁幕”演说导入新课,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铁幕”,“铁幕”演说的
目的是什么?使学生了解到战后美苏双方有盟友变为对手的原因是出于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的加剧。
从而导入新课——由盟友到对手
一、由盟友到对手(两级格局的形成的背景)
利用多媒体显示四则材料,分别是美国、苏联、西欧、和东欧在二战后的状况(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等),让学生阅读材料,分析二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理解美苏两国国际利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冲突是两极世界形成的根源。
而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提升学生材料解析能力。
二、美苏“冷战”(两极格局形成的过程)
1.冷战的含义:教师介绍含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清晰地掌握概念,有助于理解本课重点。
2.冷战的过程
多媒体显示三幅图片:1947年杜鲁门国会咨文;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的资金援助;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利用图说历史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美苏在政治、经济、军事三方面的对抗。
美国苏联
政治上
1947年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
主张遏制共产主义,标志冷战开始。
苏联帮助东欧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1947年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以协调和统一各国党的行动。
经济上
1948年实施“马歇尔计划”。
借
助经济手段稳住西欧资本主义制度,
控制西欧,达到共同遏制苏联的目
的。
1949年苏联为首组织经互会,以打
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
封锁。
军事上
1949年,以美国为首成立针对
苏联的“北约”军事组织。
加剧了冷
战局面。
1955年,苏联为首成立针对北约的
“华约”组织。
标志着美苏为首的两大
军事政治集团相对峙的局面形成,也标
志着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设计意图:形象直观的图片,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心灵又受到强烈的震憾。
加深对历史变迁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表现)
1.冷战的表现
A.对德国的争夺
B.对朝鲜的争夺
C.法、美对越南的侵略
D.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
附:美苏当时核力量数字比较
国家核弹头洲际弹道导弹
美国1000 294
苏联300 75
设计意图:打破时空限制,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图文声像并茂,形象逼真地再现已消逝的历史现象,创造了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的影响
①积极:双方势均力敌,不敢轻易动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带来了长久的和平;促进了双方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发展;为各种力量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机会,促使第三世界兴起。
②消极:导致一些国家分裂,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给世界和平与安全带来了极大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