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部编版)第19课《谈创造性思维 》 同步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谈创造性思维罗迦·费·因格
夯实基础巩固知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有人是这样回答的:“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
形成新的创意。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6分钟之后,也可能在6个月之后,或者6年之后。但当事人坚信它一定会出现。”我对此完全赞同。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力。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健,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héng地进行各种尝试。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孜.孜不倦(zī)汲.取(jí)
持之以héng(恒)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关健”,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关键”。
(3)文中“渊博”的意思是(学识)深而且广;“一事无成”的意思是连一样事情都没做成;什
么事情都没做成。
(4)画线句子有语病,应改为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
意识。
2.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班里计划开展以“创新,提升你我”为主题的综合实践
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为了活跃气氛,请为此次活动提供一条宣传语。(用名人名言)
示例: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②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日,时时是创造之时。——叶圣陶
(2)班里的小记者向你提问:“你怎样理解创新?怎样才能创新?”你会怎么回答?
示例:创新就是求异,就是追求与众不同,创新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变”。要创新就必须有足够的知识积累,必须保持好奇心,必须善于观察、联想和想象,必须不迷信、不盲从。
(3)活动结束时,班长对“什么是创新”进行了总结。下面是他发言稿中的一部分内容,其中有一些问题,请你解决。
什么是创新?[A]创新就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摒弃旧事物、旧方法和旧思想,把新设想、
新成果成功实施并获得最高效益。传统的学习是把已有知识“据为己有”,[B]创新与此不同,
它强调再造新事物、新方法,并将这样的过程持续下去,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不断获得更大的价值实现始终是它的追求目标。
①[A]处画线句中存在成分残缺的语病,应在“效益”后添加“的过程”。
②[B]处画线句中存在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再造”改为“创造”。
阅读探究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换个角度看问题
①一家儿童玩具店购进许多新奇玩具,把它们很讲究地摆放在柜台里。出乎意料的是,儿童们来到商店却全然不顾,而是选择去附近其他玩具店买玩具。后来老板发现了问题:原来,
大人容易看到的地方,对于小孩子来说,却是一个死角。于是,店老板一面用膝盖在地板上行走、观测,一面按照小孩子的视线高度,把玩具重新摆放一遍。之后,这家儿童玩具店的生意便空前兴隆起来。
②同是这座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诗);一部《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鲁迅语)。
③只有从多角度、多侧面进行多向思考,才有可能获得全面、正确的认识。可是,在日常实践中,我们却经常看到,有些同志坚持甲思维,考虑问题往往局限在一个点、一条线、一个面上,一条道跑到黑,钻牛角尖,闯死胡同,而不愿多想几种可能性,多开辟几条解决问题的途径。比如,以前有过的为了发展粮食生产而毁林开荒、拦海造田的失误,就同这种直线式思维有关系。有些同志坚持乙思维,头脑僵化,习惯于用过去的教条来认识现实,在已知的旧路上徘徊。比如,一谈到防治害虫,人们便习惯地想到种类繁多、浓度不断提高的化学农药。实际上,如果换个角度考虑问题,就会发现治虫是可以不用农药的。有些植物本身具有毒杀作用,而且为某些害虫所爱吃;有些植物的根、茎、叶、花含有发挥油、生物碱等化学物质,害虫对它们避而远之。如果我们在农作物区选择适当的农业生态体系,利用某些植物的毒杀、忌避作用,不施农药,同样可以防治害虫。
④作战有绕到敌人后面或侧面进攻的迂回战术,思维科学中也有反向思考、侧面思考、多向思考等形式。在中国古代,孙膑以减灶擒庞涓,而虞诩却以增灶破羌兵,因时因地制宜,变换战略战术,这是克敌制胜之道。思维活动也是如此,一个方向受阻了,不妨换个角度作逆向思考。《丝路花雨》中英娘反弹琵琶的舞姿,日常生活中“推推不成拉拉看”的俗语,对我们进行多种形式的思考,都有直接的启示。
⑤从相反的事物有同一性、既对立又统一这个前提出发,明确思维的多向性,这是开阔思路,克服直线式、习惯性思维方式的有效途径。
(有删改)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只有从多角度、多侧面进行多向思考,才有可能获得全面、正确的认识。
开头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引出论题;作为论据论证观点。
4.请仔细阅读第③段,根据上下文,在第③段的两个空白处分别填上相应的词语。
甲:直线式乙:习惯性
5.请指出本文第②③④三段的论证方法。
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6.本文与课文《谈创造性思维》都启示我们在求知的时候要具备创造性思维,请联系你的生活体验,调动你的知识积累,试举一个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事例。
示例一:有家旅馆,住客乘电梯上下,总是抱怨速度太慢。老板愁于重新设计安装花销巨大,接受了心理学家的建议,在电梯里装上几面镜子。住客走进电梯之后,都要对镜整装、梳理一番,
这样,不但不嫌速度慢,反而觉得电梯太快了。
示例二:大人切苹果一直习惯于纵切,而孩子却通过横切发现苹果里藏着一颗漂亮的五角星。示例三:声音引起振动,反过来可以把振动还原成声音,这就是留声机的发明原理。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可以举生活中的事例,也可以举科学发明方面的事例)
写法借鉴提升能力
对比论证,说理全面
对比论证是用相反或相对的两方面事实或道理论证论点的论证方法。对比可以是两个不同的事物,也可以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运用对比论证能突显特征,揭露本质,使正确的论点更加稳固,使事理鲜明,印象深刻。在运用对比论证时,注意以下几点。(1)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根据文章中心的需要确定是否运用对比论证;对于进行对比时要阐述的道理,一定要心中有数。(2)寻求适当的对比材料。用作对比的事物必须有明确、统一的对比点。如果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