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心理学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3年第 9期 N o. 9,2003

学术探索

A cademic E xploration 2003年 9月

S ept. ,2003

收稿日期 :2003-07-11

作者简介 :张世富 (1921—

, 男 , 中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心理学教授。人本主义心理学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张世富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云南昆明 650031

摘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1978年以来在我国的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种领域被广泛引用。马斯洛根据他长期的调查研究 , 比较实事求是地提出人的

需要的层次 , 以此作为研究人的动机的依据。在引用过程中 , 出现四个层次 , 五个层次和六个层次几种提法 , 对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观点也有不同的解释。随着长时间的广泛介绍和引用 , 这一理论被加上了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解释。尽管对马斯洛

的这个理论有不同的解释 , 但他所表述的内容只有一个。因此 , 十分必要的是 , 应该清楚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和自我实现的原原本本的内容 , 了解他原来的表述。只有比较正确地了解了这个理论的实际内容以及其历史背景 , 才能比较全面地解释它 , 接受它或提出意见。关键词 :人本主义 ; 需要 ; 自我实现

中图分类号 :B84-06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723X (2003

09-0066-03

20多年以来 , 马斯洛的动机理论 , 特别是他的需要层次论 , 广泛引用于我国的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学、 , -1970

位 ,1967年 , , 长期研究人的自我实现的理论。他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

人本主义心理学并不是单一的学派 , 而是观点相近的多学派的联合。在 20世纪 50年代 , 一些心理学家发起了一个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新运动 , 这个运动主要是针对行为主义发起的 , 所以他们一开始就反对行为主义。他们认为:“ 行为主义是一种狭隘的、矫揉造作的和相当贫瘠的理解人的途径。强调只研究明显的行为就会丧失人的人性 , 而把人简化为一种较大的白鼠或一种较慢的计算机。” 以人本主义为代表的当代人本主义者认为行为主义者只根据一些个别的、互不联系的条件反射把人机械化为一种对当前的刺激机械地发生反应的计算机式的有机体。

人本主义坚持认为个人能在自己和他的环境之间进行辨别 , 并且有能力不要外力的帮助而做出可靠的、会导致和谐的社会行为的决断。

有人认为 :人本主义与行为主义的分歧在于内因与外因之争。以斯金纳为代表的行为主义者强调环境变化与行为变化之间的函数关系 , 并总结说 :人的一切行为依赖于现在或过去的环境和刺激。人本主义者则强调人的内部的复杂动

机 , 人的环境

只能促进或限制人的

在人本主义与行为主义的长期论争中 , 各自都使用了极端的语言而且只强调自己的教学理论的重要意义。他们都认为自己对教学问题的解释是最正确的理论。但是 , 这两个学派 , 在教和学的理论上 , 都把研究对象假设是一个单独的学生。他们还忽视了这样一个根本事实 :学生不是孤立的。美国的一些教育心理学家如林格伦和斯威姆等人也都指出“ 他 (学生是经常处于社会情境之中的 , 他是社会情境的一部分 , 同时社会情境也是他的一部分。学生所要做的和不做的 , 大都是社会准则和其他人们期望的反应” 。斯金纳认为学生“ 只能对他的环境中

的刺激作出反应” 的这一观点既忽视了人的个性 , 自然更不会考虑到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而人本主义认为学生“ 有能力不要外力的帮助而做出可靠的、会导致和谐的社会行为的决断” 的论点中的“学生” , 决不是脱离了社会现实生活的人。学生的思想意识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 , 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 而学生的心理活动、个性特点、情感与意志等方面也不尽相同。在教和学的理论上如果不考虑社会生活条件 , 不对学生作具体分析 , 那么这样的理论也必然影响它的实践性。林格伦在评论这两个学派的论争时 , 也指出:“ 斯金纳的控制学生的力量不如想象那么大 , 往往为环境所否定或改变。希望学生自由地追求自己需要的

6

6

人本主义学派 , 似乎没有观察到学生的一些需要是由他的社会环境的灌输养成的” 。西方还有一些教育心理学家指出 , 两个学派都应当更多地研究社会需要、学生的需要和期望以及教学情境。如果说人本主义强调内因 , 行为主义注重外因 , 那么我们认为只重视内因或只重视外因都不能真正解释和解决教和学的问题。我们坚持“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 只片面考虑外部条件而排斥内部条件或只考虑内部条件而排斥了外部条件都不能说明事物的本质。行为主义者主张行为技术学应该做到最大限度运用积极强化和最小限度运用消极强化 , 以控制人的行为理论是为人们十分重视的。在这一理论指导下 , 注意教和学的外部条件 , 如教材的设计、评分、奖惩、教学技术的改进等 , 这些在教学过程中是完全必要的。人本主义者反对机械地“填” 与“灌” 的教学方法 , 主张激发动机 , 使学生“意义学习” 。他们关于知识结构的论点和认知结构的论点 , 不仅丰富了教和学的理论 , 而且使它深入了一步。他们主张启发学生自觉学习 , 使学生的动机系统发挥作用。尽管目前理论上有的地方还不够完善 , 如不大切合学生实际 , 学生过分缺少某些必要的外部条件的控制 , 但人本主义关于教和学的理论对我们是有启发的。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在跟行为主义长期论争中发展起来的 ,

进。

的理论 ,

, 汲取其有益。

人本主义先驱马斯洛用毕生精力潜心研究人的动机系统 , 不同于行为主义的是他重视人的内部动机系统的激发 , 他主张只有真正调动人的内部动机的作用 , 人才能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潜能 , 与此同时 , 他也重视外部环境的影响。他创建的动机理论 , 又名需要层次论。他坚持人的内部动机系统的动力作用具有自主性与可靠性 , 但他并没有在他的理论中反对外部条件的重要性 , 他只反对片面单纯来自外部条件的动机理论。在我国诸多引述马斯洛的动机论的论著中 , 绝大部分将马斯洛动机理论中的需要层次 , 分成五个层次 :

一、生理需要 ; 二、安全需要 ; 三、爱的需要 ; 四、尊重需要 ; 五、自然实现需要。

此外 , 还有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分为以下五个层次 :

一、生理需要 ; 二、安全需要 ; 三、社交需要 ; 四、尊重需要 ; 五、自我实现需要。

诸多论著在引述以上马斯洛的动机层次论的需要时 , 对每一层级的需要 , 都根据自己专业的特点作了说明 , 而这些说明也是多种多样 , 甚至存在较大差异。

在希尔加德和 C. 阿特金森与 R. 阿特金森 (E. H ilgard ,C. Atkins on , R. Atkins on 合著的《心理学导论》 (Intr oduction to Psych ology ,1961 中 , 他们直接引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 在他的这个理论中 , 马斯洛指出 , 在他的需要层次论中 , 共有七个层次。

一、生理需要 :饥饿及渴等。二、安全需要 :感到安全、有保障、没有危险。三、归属和爱的需要 :和别人亲近、为人接受、有归属。四、自尊需

要 :成就、能够胜利、获得赞美、及赏识。五、认知需要 :知道、了解、及探索。六、美的需要 :对称、称序、及美。七、自我实现需要 :发现自我满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