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阅片—基本知识(1.1)

合集下载

医学影像学读片课件

医学影像学读片课件

影像学检查的选择与适应症
X线检查
适用于骨骼系统疾病的筛查和诊断,如骨折 、骨肿瘤等。
MRI检查
适用于软组织的精细结构显示,如脑部、肌 肉、关节等部位的病变。
CT检查
适用于器官和组用于浅表器官和血管的检查,如乳腺、甲 状腺、动脉粥样硬化等。
诊断结果的评估与报告
技术优势
能够提供高分辨率、高清晰度的组织功能图像, 对疾病的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分子影像学技术
分子影像学技术简介
分子影像学技术是一种利用影像学方法对生物分子和细胞 水平的变化进行无创性观察和评估的技术。
应用范围
主要用于研究肿瘤、炎症、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疾病的发病 机制和药物作用机制。
技术原理
图像分析步骤
01
医生通过对图像的仔细观察和分析,寻找病变的部位、性质和
程度等信息。
诊断结果的评估
02
医生根据临床病史、影像学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对诊断结果
进行综合评估。
报告撰写
03
医生将分析结果和诊断结论整理成书面报告,提交给临床医生
或患者,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05
医学影像学新技术应用
CT血管造影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其在医学影像学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人工智能可以 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疾病,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深度学习在医学影像学中的应用
深度学习是一种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影像学中可以用来辅助疾病诊断和治疗。 通过深度学习,可以自动识别和分类医学影像中的病变,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和 诊断的准确性。
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脑梗塞
脑梗塞常表现为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在CT上呈低密度影,在 MRI上呈病灶信号增强。

医学影像学检查的基本知识PPT课件

医学影像学检查的基本知识PPT课件
流,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了解、消除
隔阂的基础,是医疗服务不可缺少 的内容。
. 2020/3/26
8
➢ 是顺利开展医疗服务工作的前提 ➢ 处理好医患关系的首要条件 ➢ 重视与被检者进行信息沟通和情感交流 ➢ 提倡人性化服务
➢ 让被检者在医疗服务中体会到我们对他们 的关爱
. 2020/3/26
9
做到语气温柔、亲切,表达意思要准确、 慎重。因为语言是否合适,不只是态度问 题,还能影响到被检者的情绪、心理状态, 甚至关系到被检者的健康与生命。所以, 不但要善于使用美好语言、避免伤害性语 言,还要讲究与被检者的交流沟通技巧。
➢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给被检者解释有 关疾病的科学知识
➢允许情况下,让被检者及时了解病情 及检查结果,增强其信任感
. 2020/3/26
19
疼痛是疾病中最普遍、最重要的征象 与症状,总是伴随消极的情绪。
在检查过程中,敏锐地观察被检者的 疼痛反应,耐心听取被检者的诉说。
. 2020/3/26
20
握紧拳头
耐心劝解,防止对其他被检者的影响
对强烈克制的被检者,给予鼓励,允许他 们呻吟
对疼痛强度突然改变,变得尖锐而严重的 持续疼痛的被检者,非但不能训斥,更应 慎重对待
. 2020/3/26
23
患者注意力会异常集中,对自己的呼 吸、心跳、胃肠道蠕动的声音都会异 常敏感。尤其注意医务人员的言谈举 止。
对于被检者的感觉异常,应当寄予同 情,从心理上给予支持和疏导,必要 时联系临床医生辅以必要的治疗。
消极暗示性
• 回答很直白或者很隐晦,造成 被检者的恐惧或抑郁
当面窃窃私语
• 被检者容易乱加猜疑,给 被检者带来困惑和痛苦
. 2020/3/26

医学影像学读片

医学影像学读片

盲肠扩张
男 43岁 直径10cm,腹壁5mm。
造影显示结肠梗阻段
结肠癌导致结肠梗阻
乙状结肠扭转
-C
+C
KUB和IVP
肾结石
肾结石
肾结石
输尿管结石
常为黄豆大或米粒大的致密 影,其长轴与输尿管走向一 致;排泄性尿路造影可确定 致密影是否在输尿管内,受 梗阻的输尿管常扩大。
Thanks End
渗液500-600ml 回盲部肠壁粘连扭转
孤立性肠段
男 22岁 60年胃穿孔 72年阑尾切除 WBC:17000 1、孤立性肠段 2、与四周肠段不成比
例 3、位置固定不变
孤立性肠段
1、血性腹水600ml 2、空肠40cm成内 疝,
扭转360。
孤立性肠袢
女性 38岁 腹痛两天 四年前阑尾手术
手术结果: 盆腔束带形成 扭转360度
阑尾炎
女 21岁 1、直肠内有气体 2、脊柱侧凸 3、盲肠充气 4、盲肠与腹壁距离增大
急性胆囊炎
男 37岁 腹痛两天 右肩部反射痛 胆囊显示
麻痹性肠梗阻
麻痹性肠梗阻不是因为肠腔狭窄,而是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整个胃肠道动力消失,处于 麻痹状态所致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
腹腔脓肿
盆腔炎
腹部外伤
乙炔爆炸伤 颅脑、脊柱损伤 股骨骨折 肾出血
如肿瘤整个边缘不清,胸膜受侵犯—恶性
皮样囊肿CT表现
部位:多位于前纵隔大血管根部 形态:圆形(良性)或分叶状(恶性),边缘光滑 密度:密度低,呈囊性,可有壳样钙化,CT值取决
于肿瘤的组织成分,囊性部分的CT值近于水, 皮脂物质的CT值为负值
-C
+C
纵隔内皮样囊肿
淋巴瘤CT表现

医学影像学的放射学阅片

医学影像学的放射学阅片

医学影像学的放射学阅片医学影像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专业,通过各种放射学技术获取人体内部的影像信息,以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而在医学影像学中,放射学阅片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需要放射科医生准确、细致地解读和分析患者的影像图像,从中获取病情信息,并提供专业建议。

一、放射学阅片的背景放射学阅片是一种常见的医学实践,因为医学影像学已经成为临床诊断的基本辅助工具。

通过对放射影像的阅读和解读,放射科医生可以发现病变、评估疾病程度,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依据。

二、放射学阅片的重要性放射学阅片对于患者的治疗过程至关重要。

放射科医生通过对放射影像的仔细观察和解读,能够提供准确的诊断结果。

这意味着患者可以尽早获得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同时,放射学阅片也对医生的工作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

医生可以通过放射影像来了解病情,选择适用的治疗方案,并监测治疗效果。

这使得医生能够更加准确地制定治疗方案,提高医疗水平。

三、放射学阅片的流程1. 影像获取:最常用的影像获取方法是X线、CT扫描、MRI和超声等。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影像技术进行检查。

2. 阅片准备:医生需要在合适的环境下进行阅片,确保充足的光线以及舒适的工作条件。

同时,医生还需要准备相应的笔记工具,以便记录观察结果。

3. 影像解读:医生需要仔细观察影像,寻找病变的特征,如肿块、炎症、骨折等。

医生还需要注意解读各种影像特征,如密度、形态、大小等。

根据观察结果,医生可以进行初步的诊断。

4. 书写报告:根据观察结果,医生需要撰写放射学报告,提供详细的描述和评估。

报告一般包括影像所示的异常表现、可能的病变原因,并提供针对患者的治疗建议。

四、放射学阅片的技巧与要求1. 专业知识:放射科医生需要具备丰富的解剖学、生理学和病理学知识,以便能够准确解读影像,了解病理基础。

2. 经验积累:医生需要积累大量的临床经验,不断学习和了解新的影像技术和疾病特征。

只有经过长期的实践,医生才能够更加熟练地进行阅片工作。

胸片和ct读片技巧初级篇影像课件

胸片和ct读片技巧初级篇影像课件
p按肺叶定位
右肺:
识别斜裂:如果病变在斜裂后方,无论位置多高,病变也一定在下叶 如果病变在斜裂前方,识别水平裂。如果在水平裂下方,定位在中叶;
如果在水平裂上方,定位在上叶。
左肺:
识别斜裂,如果病变在斜裂后方,则定位在下叶;如果病变在斜裂前 方,则定位在上叶。
23
24
25
p “轮廓征”:若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与致密结构相邻,则病变与该结构之 间 的界限消失。
淡片状影
实变
37
渗出性病变——基本征象
支气管充气征
干酪性肺炎 (虫蚀样空洞) 38
渗出性病变——基本征象
蝴蝶征
反肺水肿征
39
渗出性病变——基本征象
水平裂下坠
楔形影
40
渗出性病变—— 临床病理意义
肺泡中有病理物质填充
感染:感染症状,按叶段分布,抗感染周有吸收。
干酪样物质:结核中毒症状,上肺分布,多形、播散、 钙化、牵拉,抗结核数周可有吸收。
16
读片顺序
. 肺野:双侧对比,注意肺野大小、透亮度
. 肺纹理:粗→细,内,下多上少,边界清晰;
气管伴行血管直径
. 肺门:位于第前肋间,左侧比右侧高
. 气管和纵隔:居中,气管右侧缘宽度<
. 心影:最大径<胸廓最大横径;形态
. 横膈:位置(右膈比左膈高)、形态、肋膈角
.
膈下:膈下气体,胃泡、肠管
. 骨骼和软组织
p
该距离较短的一侧肺较白。
10
11
体位旋转
12
摄片质量
p体 位
p旋 转
p强度:透过气管能看清第胸椎,下部胸椎与心脏
p
重叠,隐约可见。

X线胸片阅读基础

X线胸片阅读基础

3、各种投照技术参数对图象的影响。
各种技术参数,决定X线的强度和X线剂量, 这是影响图象质量的主要因素。
胸片正常X线表现
胸廓 纵隔
范围: 前界——胸骨后缘 后界——胸椎,后胸壁 侧界——两侧肺野内缘 内容: 心脏,大血管,气管,食管,淋巴 组织,胸腺,神经,脂肪。
软组织
骨骼
1
2
3
4
纵隔九区分法(侧位) :
3、呼吸 吸气 肺透亮度高,肺纹理稀疏,膈肌位 置低,垂位心。 呼气 肺透亮度低, 肺纹理密集,膈肌位置高, 纵隔宽,横位心。
4、年龄 老年人: ① 右心缘上段为升主动脉投影; ② 头臂血管影较宽。 ③ 可见较广泛肋软骨钙化。 婴幼儿: ① 心影多呈球形,两侧较对称; ② 有胸腺影重叠。 青春期:可有肺动脉段轻度膨隆。
组成: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淋巴管。 形态: * 自肺门呈放射状向外延伸。 * 树支状逐级分支变细 分布: * 上肺野纹理稀疏,下肺野纹理较密集。 * 外1/3肺野无肺纹理。
6、心脏
后前位 左心缘: 主动脉结—肺动脉段—左心室段 —心尖 右心缘: 上腔静脉(升主A)—右心房— 右心室—下腔静脉 心胸比例= 0.5 右下肺动脉横径/右下叶支气管横径=1 右下肺动脉横径/气管横径=1(儿童)
膈肌
形态: 分左右两叶,圆顶状。 位置: 平第9-10肋。 活动范围: 3-6cm
胸膜
仅于肺尖,叶间裂可见。

肺野:纵隔与胸廓间的透明区域。
肺野的划分:
肺门
位置:中肺野内带第2-4前肋间。 内容: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淋巴 组织。 形态:左——逗号状 右——八字形
肺门结构示意图:
肺纹理
心腰
心膈角
左侧位 前缘: 升主动脉—肺动脉主干—右心室 后缘: 左心房—左心室—下腔静脉

呼吸科影像基本知识(1)

呼吸科影像基本知识(1)
病变周围情况
有否浸润、侵袭、纤维化;卫星灶完整版课件ppt25胸部CT的典型层面
完整版课件ppt
26
胸廓入口平面
完整版课件ppt
27
主动脉弓上平面
完整版课件ppt
28
主动脉弓平面
完整版课件ppt
29
主、肺动脉窗平面
完整版课件ppt
30
左肺动脉平面
完整版课件ppt
31
主肺动脉和右肺动脉平面
Hila: masses, lymphadenopathy
Heart: thorax: heart width > 2:1 ? Cardiac configuration?
Mediastinal contour: width? mass?
Pleura: effusion, thickening, calcification
Routine Technique: AP/PA, exposure, rotation, supine or erect
Trachea: midline or deviated, caliber, mass
Lungs: abnormal shadowing or lucency
Pulmonary vessels: artery or vein enlargement
Bones: lesions or fractures
Soft tissues: don’t miss a mastectomy
ICU Films: identify tubes first and look for pneumothorax
完整版课件ppt
22
胸部CT阅片常规
完整版课件ppt
23

影像阅片—基本知识

影像阅片—基本知识
部分边缘伸向肺外
胸锁乳突肌和锁骨上皮肤皱褶
胸大肌与前踞肌
乳头与乳房
胸廓骨骼
肋骨 胸骨 锁骨 肩胛骨 胸椎
肋骨和肋间隙常作为 胸部病变定位的标志
第6前肋相当于9-10后肋 肋软骨钙化顺序1,10-2 肋软骨钙化形式多样 变异:叉状肋、颈肋、肋
骨融合
胸锁关节 肩锁关节 菱形窝
左右支气管的差别
二、肺炎
肺炎(Pneumonia)
是呼吸系统常见病,X线检查对病变
的发现、部位、性质及动态变化,提供 重要信息。但不能提出病原诊断。
按解剖部位可分为:大叶性肺炎;小 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
大叶性肺炎lobar pneumonia
临床
青壮年,冬春季
突起热、寒、铁锈色 痰
肺炎双球菌感染 充血期 红色、灰色肝样变期 消散期
锁骨
肩胛骨
胸骨与胸椎
胸膜
脏层与壁层胸膜间为潜在的胸膜腔 斜裂胸膜:第4-5胸椎——前肋隔角后数cm 水平裂:肺门向外下平第6后肋
肺门
正常肺门主要由肺 动脉、肺静脉、支 气管等结构组成
位于两肺中野内带 第2-4前肋间
左侧比右侧高12cm
肺门结构—2
右上肺静脉分支与右 下肺动脉干相交处为 肺门角
右下肺炎
支气管肺炎 bronchopneumonia
临床
婴幼儿、年老体衰者
高热、咳嗽、泡沫脓 性痰
病理 多种致病菌 小支气管壁充血水肿 肺间质浸润 肺小叶实质炎性渗出 肺小叶组织坏死
支气管肺炎表现-常见
双肺中下野内中 带
肺纹理增强模糊 沿肺纹理分布小
片状模糊影
间质性肺炎 interstitial pneumonia
钝角

影像阅片

影像阅片
第一次实训课
影像诊断原则与步骤

第一节 影像诊断原则 影像诊断是以不同的成像手段所获取的图 像为依据。正确的诊断来自正确的思维和 系统、客观、全面的观察和分析,取决于 对各类图像的特点、影像解剖、异常征象 和病理基础的掌握、认识与理解。 一般应遵循全面观察、具体分析、结合临 床、综合诊断的原则。



五、病变定性诊断

在分析判断病变性质的过程中,需要找出 一个或数个有关键意义的影像学的征象, 选出数个与其相似征象的疾病,并逐一进 行肯定或否定诊断,逐步缩小诊断范围, 结合临床相关资料做出定性诊断。病变定 性诊断是根据影像学表现而推断出来的, 并未直接看到病变,同时多数病变的影像 又缺乏特异性,因此,并不是所有的病变 都能做出定性诊断。


一、全面观察


应用解剖、生理和病理学的基础知识,通 过全面、客观、细致的观察,达到辨认出 异常发现病变的目的。 二、具体分析
发现异常影像后,应用病理、生理基础知 识进一步分析其所表示的病理意义。分析 异常影像时应按其分布位置、边缘与形态、 数目与大小、密度(信号)特征、与相邻 组织结构的相互关系、功 能改变与动态变 化等逐一进行。

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是医疗过程中的重要 组成部分,是如实反映人体组织器官经影 像学检查所揭示的解剖与生理状况和病理 变化信息的记述,是经由影像科医师对图 像的全面观察、分析、归纳与综合临床资 料,进行客观的描述、解释后做出的诊断 结论。认真按规范化格式书写好诊断报告, 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都起着一定的作用。

影像诊断的步骤 一、了解病史和相关检查资料 分析影像图像之前,应详细了解病史和其 他相关检查资料,使观察图像时既全面又 有重点,有利于诊断。

第1讲CT读片基础知识

第1讲CT读片基础知识

#临床医生CT 读片#=编者按> 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CT)、磁共振成像(M 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超声波检查(U S)以及同位素扫描(RI)等影像检查是21世纪的高科技的影象诊断的最新进展。

CT 影象诊断具有检查简便,影像密度分辨率高,且可作人体横断面、三维图像显示,这就大大提高了疾病诊断的准确性,是影像诊断中重要的检查方法。

随着CT 设备的普及CT 技术已成为临床各学科医生在疾病的早期发现、诊断、治疗、判断预后以及医学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手段。

为使临床医生更好地掌握CT 技术、分析CT 图像,本刊特邀请影像学专家谢宝教授撰写/临床医生CT 读片0讲座,对读片方法、各系统正常图像和常见病、多发病的CT 图像,以典型病例图片加示意图对照配以简短文字进行诠释,图文并茂,易于辨认与理解,可谓CT 读片速成之方法,愿该讲座成为临床医生学习CT 的良师益友。

第1讲 CT 读片基础知识谢宝北京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101149)前言 CT 断层摄影(computed tomogr aphy ,CT )为1967年英国工程师Godfley N.Hounsfield 所发明,临床应用已有30余年,因为CT 可提供人体断面像且密度分辨率高,给诊断提供了大量信息,使过去不易确诊的疾病得到了准确的诊断,已成为临床各学科重要检查方法。

CT 诊断不仅由影像科医生结合临床作出诊断,而且临床医师更需要根据影像表现作出更加全面的诊断、治疗、判断疗效及预后等决策。

进行CT 读片必须首先了解人体横断面解剖正常图像,继而掌握疾病的异常影像。

本文对各系统的正常表现以及主要疾病表现加以介绍,但更为重要的是掌握读片分析的方法和加深对各种异常影像的理解和辨认,结合临床才会作出精确的诊断,提高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水平。

1 CT 原理与机器1.1 CT 原理 CT 断层装置是利用X 线管,围绕人体的长轴进行旋转照射,并于对侧设置检测器(de -tector ),吸收通过人体的不同衰减的X 线,并转换成电信号送入电脑,进行处理,重建成图像后在监视器上(CR T )显示出横断面图像,亦可再建构成矢状、冠状面等图像。

影像阅片及诊断

影像阅片及诊断

.
109
二. 诊断
.
110
一)思路
.
111
1.与描述内容相吻合
如鞍区后上方三脑室 前区域占位病变,多考虑 为生殖细胞瘤,侧脑室继 发性轻度扩张。
.
112
2.先重后轻
膝关节复合伤的诊断论
1) 左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 2) 髌下脂肪垫损伤; 3) 股骨干骺端、胫骨后方可疑骨挫
伤; 4) 髌上囊、关节腔少量积液; 5) 关节周围软组织挫伤、肿胀。
4.发现其他异常
•寻根问底 •追查异常信息的原因
.
28
举例说明
脑外伤后出现外耳
道流血或是鼻腔流血是
颅底骨折所致,却不晓
得具体骨折的部位,究
其原因还是我们对解剖
结构的不熟悉
.
29
颅中窝由于多数空、 裂和腔的存在,为颅底 骨折的好发部位,多发 生于蝶骨中部和颞骨岩 部。
.
30
A. 蝶骨中部骨折时, 常同时伤及脑膜和蝶 窦黏膜而使蝶窦与蛛 网膜下腔相通,故血 性脑脊液经鼻腔流出
.
78
较均匀低密度(前纵隔胸腺瘤)
.
79
(密

浓度
疡 )



.
80
均匀低密度(支气管囊肿)
.
81
(
)
包均 虫匀
低 密 度
.
82
均炎


密右

中 叶

.
83
混杂高密度(乳癌)
.
84
8.增强特点
•轻度.中等 •明显增强 •显著均一或不均一强化 •环形强化 •不强化
.
85

临床胸片阅片基本知识

临床胸片阅片基本知识

临床胸片阅片基本知识在读胸片上有点体会想与大家分享。

要想读好胸片首先要知道正常胸片是怎样的,总的来说可以用以下的文字描述,并且看每一张片子时也可以按照这个顺序来看,以便养成好的习惯。

“胸廓对称,两侧肋骨肋间隙正常;两肺纹理清晰,未见明显实质性浸润;两侧肺门纵膈未见明显异常;心脏大小形态在正常范围;膈肌平滑,双侧肋膈角锐利。

”下边我具体叙述一些细节问题:1.如何数肋骨?数肋骨是看片的基础,我以下要说的很多东西都是以肋骨作为标志的。

正常胸片肋骨从后上向前下数,第一肋与锁骨围成一个类圆形的透亮区,这一部分也是肺尖所在的区域,两侧对比有利于发现肺尖的病灶。

2.如何判断肺纹理是否正常?我们知道一侧肺野从肺门到肺的外周分为三等份分别称为肺的内、中、外带,正常情况下肺内中带有肺纹理,外带无,如果外带出现了肺纹理则有肺纹理的增多,反之内中带透亮度增加则肺纹理减少。

对肺内中外带的区分还有一个意义,那就是对肺气肿时肺压缩的判断,一般来说肺内中外带占肺的量分别为60%、30%、10%。

3.纵膈与肺门:肺门前方平第二到四肋间隙,后平对四到六胸椎棘突高度,在后正中线与肩胛骨内侧缘连线中点的垂直线上。

这有什么意义呢?举个例子:在纤维空洞性肺结核时,有“肺门上吊”,如果你知道了正常肺门的位置就很容易判断是否是肺门上吊。

关于纵隔主要是判断是否有移位。

4.心脏:心脏后对五到八胸椎,前对二到六肋骨。

我们在读片的时候经常听到有一个概念叫“主动脉结”,它是什么意思呢?在哪里呢?主动脉结就是主动脉弓由右转向左出突出于胸骨左缘的地方,它平对左胸第二肋软骨。

这里我还想说一点,那就是肺动脉段的位置,肺动脉段位于主动脉结下方,对判断肺动脉高压很有意义。

5.膈肌和肋膈角:一般右肋膈顶在第五肋前端至第六肋前间水平,由于右侧有肝脏的存在,右膈顶通常要比左侧高一到两厘米。

意义:胸腔或腹腔压力的改变可以改变膈肌的位置如气胸时膈位置可以压低;膈神经麻痹出现矛盾呼吸。

读片技巧知识汇总1

读片技巧知识汇总1

胸廓(软组织、骨骼)→纵隔→横膈→胸膜→

胸廓(软组织)
胸锁乳突肌(sternocleidomastoid muscle)

两肺尖内侧外缘锐利、均匀致密影像
锁骨上皮肤皱褶(skin reflection over the
clavicle)

与锁骨上缘平行的3~5mm宽的薄层软组织影
胸廓(软组织)
支气管扩张的特殊检查的影像学表现
支气管造影可明确支扩的部位、范围及 类型,对手术非常重要 囊状扩张 造影分型 柱状扩张 混合扩张 高分辨CT扫描及螺旋CT三维重建能部分 取代支气管造影
气管、支气管异物
(foreign body of trachea and bronchus)
常见于5岁以下的儿童 右下支气管最多见
概述
X线表现只是大体病理生理及病理解剖改 变的反映,它不能反映组织学改变
同种疾病可以有不同的X线表现,不同疾 病可以有同种X线表现 微小病变X线检查可能漏诊,须借助特殊 检查(如CT、支气管造影等)
胸部正常X线表现
正常胸部X线影像是胸腔内外各种组织和器官 重叠的总合投影
正确读片顺序:

应该是从外向内
不透光:钱币、钉、针...
异物
透光:花生米、豆粒...
后果

阻塞性肺气肿、肺不张、肺炎、纵隔摆动
胸膜基本病变
胸膜积液(胸水) 胸膜积气(气胸)
胸膜增厚、粘连和钙化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胸膜腔有少量液体起到润滑作用, 若液体过多则产生胸腔积液
X线平片检查能明确积液的存在,仅根据 平片难以区别积液的性质,可结合临床 来推测积液可能为何种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
常继发于麻疹、百日 咳、流感;成人多为 肺间质纤维化
气急、咳嗽、紫绀、 原发病症状;体征较 少
病理 细小支气管浸润 间质结构炎性细胞浸
润 淋巴管炎变 肺泡炎性渗出
间质性肺炎-X线表现
肺纹理增粗模糊 肺纹理交织成网 肺纹理间小点状影 肺门增大模糊 弥漫性肺气肿
间质性肺炎-CT表现
右下肺动脉干直径小 于15mm(小儿与气 管直径相当)
左上肺静脉与左下肺 动脉相交处为肺门点
肺纹理
肺纹理主要由 肺动脉分支形 成
观察肺纹理的变化 主要依据印象、划 线和对比等方法
肺叶 肺段
是肺脏的解剖结构, 影像检查时只能大 致判断其空间位置, 胸廓疾病时判断位 置有一定难度.
肺叶-右上肺叶
影像学基本知识
.
一、正常胸部正位片
肺部易被X线穿透,有良好的自然 对比,因而X线应用广泛。
X线检查可显示病变的部位、形态、 大小及数量等.
Chest radiography 常规:站立后前位 侧位:病变定位
胸部的正常X线表现
是胸腔内外各种组织结构的综合投影
胸壁软组织
胸锁乳突肌 锁骨上皮肤皱褶 胸大肌 乳房 乳头 前锯肌 内缘逐渐消失,外缘一
肺叶-右中叶
肺叶-右下叶
肺叶-左上叶
肺叶-左下叶
上叶肺段
下叶肺段
气管
宽度1.5—2cm 长度11—13cm 第5-6胸椎水平分支 气管分叉角(隆突角)
60—85度
支气管
左右侧支气管分支形 式与 肺叶一致,了解 双侧支气管的分支有 利于判断肺部病变的 解剖位置
主-叶-段-亚段-小-细 -呼吸-肺泡管-肺泡囊 -肺泡(38级)
支气管血管束增粗模糊 磨玻璃样阴影 小片状模糊炎症 肺门淋巴结增大
三、肺占位
肺肿瘤
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前者根据其 起源不同又可分为支气管肺癌和肺
肉瘤。原发恶性肺肿瘤98%为原 发性支气管肺癌。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Lung cancer)
根据发生部位分为:中心型肺 癌、外围型肺癌、细支气管肺泡癌
肺泡癌
四、气胸
左侧少量气胸
液气胸
胸膜腔内液、气体共存
五、胸腔积液
胸腔积液(Pleural effusion) :
1、游离性积液 --少量,中量,大量。
2、局限性积液 --包裹性积液,叶间积液,肺
下积液。
包裹性积液
自胸壁向肺野突出半圆 形致密影:
边界清晰 密度均匀 上下缘与胸壁相交呈
窄阻塞
中心型肺癌
肺门肿块+肺不张或炎 症=“彗星征”
右上叶反S征
细支气管肺泡癌:
X线(平片、CT)表现 孤立结节: 空泡征、含气支气管征、 毛刺、胸膜凹陷征 弥漫结节: 小于1cm, 大片肺炎样实变型: 空气支气管征, 血管造影征
肺泡癌
肺内孤立结节内有空 泡征或含气支气管
肺内弥漫性斑片状结 节,可融合
钝角
叶间积液
切线位显示为叶间裂部 位的梭形影
肺底积液(肺下积液)
“膈肌升高” 肋膈角变钝 卧位肺野密度增高,
膈肌正常
右下肺炎
支气管肺炎 bronchopneumonia
临床
婴幼儿、年老体衰者
高热、咳嗽、泡沫脓 性痰
病理 多种致病菌 小支气管壁充血水肿 肺间质浸润 肺小叶实质炎性渗出 肺小叶组织坏死
支气管肺炎表现-常见
双肺中下野内中 带
肺纹理增强模糊 沿肺纹理分布小
片状模糊影
间质性肺炎 interstitial pneumonia
部分边缘伸向肺外
胸锁乳突肌和锁骨上皮肤皱褶
胸大肌与前踞肌
乳头与乳房
胸廓骨骼
肋骨 胸骨 锁骨 肩胛骨 胸椎
肋骨和肋间隙常作为 胸部病变定位的标志
第6前肋相当于9-10后肋 肋软骨钙化顺序1,10-2 肋软骨钙化形式多样 变异:叉状肋、颈肋、肋
骨融合
胸锁关节 肩锁关节 菱形窝
左右支气管的差别
二、肺炎
肺炎(Pneumonia)
是呼吸系统常见病,X线检查对病变
的发现、部位、性质及动态变化,提供 重要信息。但不能提出病原诊断。
按解剖部位可分为:大叶性肺炎;小 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
大叶性肺炎lobar pneumonia
临床
青壮年,冬春季
突起热、寒、铁锈色 痰
肺炎双球菌感染 充血期 红色、灰色肝样变期 消散期
锁骨
肩胛骨
胸骨与胸椎
胸膜
脏层与壁层胸膜间为潜在的胸膜腔 斜裂胸膜:第4-5胸椎——前肋隔角后数cm 水平裂:肺门向外下平第6后肋
肺门
正常肺门主要由肺 动脉、肺静脉、支 气管等结构组成
位于两肺中野内带 第2-4前与右 下肺动脉干相交处为 肺门角
肺癌的组织类型
鳞癌:最多、大支气 管、男性、生长慢
腺癌:女性、转移早 肺泡癌 未分化小细胞癌 肺泡癌
中心型肺癌
根据肿块和支气管的关系, 可分为管内型、管壁型和管外型
平片:直接征象--肺门肿块;支 气管改变
间接征象--阻塞性改变
中心型肺癌
局限性肺气肿 固定部位反复发作吸
收缓慢的炎症 肺门区肿块 支气管腔内肿块或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