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掏挖式基础部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密南-郑州±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

(陕1标段)

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

(掏挖桩基础部分)

陕西送变电工程公司

哈密南-郑州±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

施工项目部(陕1标段)

(章)

一、适用范围

哈密南~郑州±800kV特高压直流线路工程(陕1标段)《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的分册,适用于本标段掏挖式基础的施工作业。

二、目的

按照掏挖式基础设计施工图和施工技术规范,着重强调该类基础施工关健点和特殊要求,以提高施工质量和工艺水平。

三、主要引用/参考文件

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

⑵《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程》(Q/GDW248-2008)

⑶《±8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Q/GDW 225-2008)

⑷《±800kV架空送电线路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Q/GDW 226-2008)

⑸《国家电网公司施工项目部标准化工作手册》(2010年版)

⑹《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⑻《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

⑼《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部分) DL5009.2-2004

⑽《关于强化输变电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数码照片采集与管理工作要求》(基建质量〔2010〕322号)

⑾《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办法》(国家电网基建[2011]146号)

⑿《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优质工程评选办法》(国家电网基建【2011】148号)

⒀《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2010〕19号

⒁《国家电网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规定》(国家电网基建【2011】1573号)

⒂《国家电网公司基建质量管理规定》(国家电网基建【2011】1579号)

⒃《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50107-2010)

⒄《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⒅《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四、掏挖式基础施工统一说明

1. 掏挖式基础型式的线路设计:

本工程掏挖式基础混凝土标号为C25。本工程掏挖式基础的施工特点:

1.1掏挖式基础适用的地质条件为:施工时无水渗入基坑、可塑和硬塑状粘性土或土夹石,全风化和强风化岩情况。

1.2基坑为全掏挖型,掏挖断面为圆形,直径分别为1.0~1.2米,下部圆锥扩底,锥台底部直径为

2.7~

3.5米,埋深

4.9米~

5.3米不等,主钢筋环向配置,钢筋下到基础底部。

1.3除特殊注明外,主筋保护层均为60mm。

1.4与铁塔连接方式为地脚螺栓连接。

2. 掏挖式基础施工注意事项:

2.1掏挖式基础施工时,须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基础成孔特别是孔底扩孔时,孔上应有人监护,孔内应有良好通风设施,确保孔内操作人员安全。

2.2基础开挖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保证基础主柱顶露出地面、塔脚不积水;

尽可能不降或少降基面,在原地面直接开挖,以减少水土流失;

成孔净空尺寸不小于设计要求的基础尺寸,成孔深度允许偏差+0.1、-0.0米。超深部分采用铺石灌浆处理。若施工开挖出现风化岩石,要防止洞壁开裂,当洞型尺寸与设计要求尺寸有误差时,应保证基础底锥台设计坡度,超尺寸部分浇制基础时一并用混凝土填满。

基础成孔后,应及时验孔、安装地脚螺栓和钢筋,验收合格后尽快浇制混凝土,以防降雨至孔内积水,影响基坑强度。

2.3基础浇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不能掺块石,灌注混凝土时必须采用导管并分层振动捣固,每个基础的混凝土必须一次连续灌注完成,不得出现施工缝,不允许支模板;

混凝土的振捣应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

每一基应同时取混凝土试块一组,试块的制作与基础应在同等条件下进行养护。

2.4掏挖式基础因承受拉力,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70%才能开始分解组立铁塔。各基础根开及地脚螺栓规格见基础配置表。

五、具体操作方法

1. 全掏挖基础施工由于地质原因,一般不允许放炮,采用人工开凿的方法,其质量控制环节主要在于:掏挖坑的掏挖深度、掏挖半径、中心位置和扩底形状等,必须严格满足设计要求。安全控制环节主要是掏挖过程中坍塌事故的发生。

2. 掏挖方法及步骤:

2.1 掏挖方法:由于本工程掏挖基础地质为坚硬或硬塑的一般粘性土,其成孔全部采用人工开挖方式,不允许进行爆破作业。

2.2掏挖出土方法:用钢管搭成“圆钢三角架”稳固地架设在坑顶(注意:架设时圆钢脚应踩入土中,并保证圆钢对地夹角在35°~50°之间),在架顶和底脚处分别挂上一个1吨定滑轮,以箩筐盛土(注意:箩筐必须用铁丝加固),运输用φ16白棕绳,用人拉力进行上下

(见右图)

2.3 基础开挖过程中,严防坑壁坍塌

事故的发生。

(1)对地质结构较差,较易坍塌的

掏挖基础施工,应采用井字分层对顶法,

用木棍将木板支顶在坑壁上。木板宽

100mm,厚40mm,长度为1~2m,

当坑深达1.8m时,支顶第一层木板,

木板长为1m,支顶方式见上图;然后继

续向下掏挖,根据坑壁及坑深情况,支

顶第二层、第三层木板,以达到坑壁稳固

的目的。

(2)对于含砂质结构极易发生坍塌的基坑施工,采用护筒护壁措施,其护筒结构如下:用5mm 厚钢板加工成如图①所示圆筒(其直径同基础主柱直径,三块钢板拼制),单块展开如图②,长为400-600mm,宽为500mm,其中部焊挂环一个,钢板用∠40×4角钢连接,

长度为500mm,角钢与钢板用φ16×35螺栓加垫片紧固,并在钢板与角钢上焊小钢板两块加肋如图③,角钢与角钢也用φ16×35螺栓加垫片紧固连接。

由于护筒厚度影响,基坑开挖时直径应增大20mm,基坑上部受剪力较小。当坑深达1.5m 时,下入圆型护筒,人在护筒内挖掘,边挖护筒边下沉,当第一个护筒下到1.5m以下时,再加第二个护筒,其护筒间距为400mm,使基础施工在护筒内进行,直至基坑底盘上部为止。

(3)对于硬塑,地质结构较好,不易发生坍塌的基坑主柱开挖,按岩石基础人工开凿方式进行,但应报项目部现场核实同意后方可施工。

(4)基坑掏挖过程中如遇水,应立即停止施工,报项目部。

(5)对即将成型的掏挖坑过夜或出现特殊天气时,施工前现场负责人及安全负责人应对基坑进行检查,无任何隐患后方可施工。

2.4 掏挖步骤分4步进行:

(1)按照掏挖半径尺寸垂直向下进行掏挖,边掏边削,并且在接近掏挖深度0.5m时随挖随量,直至达到整个设计深度之后停止挖掘;

(2)用钢尺进行坑深测量,用吊锤进行坑底中心测量,并用木桩或油漆在坑底中心作上标记,用油漆在坑壁掏挖扩底高度处画上印记;

(3)向四周进行扩底;

(4)坑壁修整。

3. 掏孔工艺的控制:

基坑成孔质量的控制采用井字对顶法施工,掏孔工艺控制可采用如下措施(见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