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内容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讲解归纳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知识点一、小数乘整数(利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来计算小数乘法)知识点一:1、计算小数加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2、计算小数乘法末尾对齐,按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知识点二:积中小数末尾有0的乘法。
先计算出小数乘整数的乘积后,积的小数末尾出现0 ,要再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
如:3.60 “0” 应划去知识点三:如果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
如0.02×2=0.04 知识点四:计算整数因数末尾有0的小数乘法时,要把整数数位中不是0的最右侧数字与小数的末尾对齐。
思考: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1、小数乘整数中有一个因数是小数,所以积一般来说也是小数。
2 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暑部分末尾如有0可以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而整数乘法中是不能去掉的。
二、小数乘小数知识点一: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积中就有几位小数。
知识点二: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输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积的前面用0补足,在点小数点。
知识点三: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1、把因数的位置交换相乘2、用计算器来验算三、积的近似数知识点一:先算出积,然后看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求出结果,用约等号表示。
知识点二:如果求得的近似数所求数位的数字是9而后一位数字又大于5需要进1,这是就要依次进一用0占位。
如6.597 保留两位为6.60四、连乘、乘加、乘减知识点一:小数乘法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知识点二:小数的乘加运算与整数的乘加运算顺序相同。
先乘法,后加法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五、简便运算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计算连乘法时可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将几位整数的两个数先乘,再乘另一个数,计算一步乘法时,可将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拆成整十整百的数和一位数相加减的算式,再应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小学数学五年级学习内容

(三)编写特点
(1)选择“进率是十的常见量”作为学习素材,引入小数乘法的学 习。
对于五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而言,“元、角、分”、“米、分米、厘米”是他们再熟悉不过的计 量单位了。根据学生已有的这些知识基础,教材从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中,选择“买风筝”(与 元、角有关)、“换玻璃”(与米、分米有关)的活动为背景,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这样的生活 背景,不但能激发童心童趣,而且能促成学生利用元、角之间、米、分米之间的十进关系顺利沟通 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联系,利于学生将新知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系统中。
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有序地小结小数乘法的 计算方法时,可按先放后收的办法进行。 ①让学生对照自己完成的3个乘法竖 式(例3后面的“做一做”),自言自 语地或与同桌交流,说一说是怎么算的。 ②在学生个体的或小范围交流的基础上, 组织全班交流,教师这时起主导作用, 引导学生有序地归纳:先干什么(按整 数乘法算出积);再干什么(给积点上 小数点);如何确定小数点的位置(根 据因数和积的小数位数相等的关系); 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怎么办(在前面用0 补足)。这样,不但帮助学生总结了小 数乘法的一般方法,而且培养了学生有 序进行思维和简明地进行表达的能力。 (2)以上总结的计算方法,不要求学 生记忆,学生只要按上述逻辑性的操作 流程进行计算就行了。 (3)关注小数乘法计算的难点。 “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怎么点小 数点?”是小数乘法中的难点,本例结 合上面“做一做”中的0.56×0.04,帮 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教学时,应提醒 学生注意:①要数清楚两个因素中小数 的位数,弄清楚应补上几个0。②确定 积的小数点位置时,应先点上小数点, 然后再把小数末尾的0划掉。
把除数是小数 的除法转换 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简易方程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电子版图文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一、教学内容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与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选择“进率是十的常见量”作为学习素材,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从在一定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中,选择“买风筝”(与元、角有关)、“换玻璃”(与米、分米有关)的活动为背景,不但能激发童心童趣,而且能促成学生利用元与角之间、米与分米之间的十进关系顺利沟通小数与乘法的联系,利于学生将新知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系统中。
教材紧扣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运用转化与对比的方法,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通过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
结合具体算式说明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小数乘法同样适用,并引导学生应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突出了乘法分配律的应用与教学。
在练习中设计了形式多样、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与计算练习,训练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同时设计了让学生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的练习,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发散学生的思维。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过程与方法:()经历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验转化、对比的数学思维方法。
()经历乘法运算定律与两步计算运算顺序的应用过程,体验迁移的学习方法。
()经历小组合作、问题探究的过程,体验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发现、探究的意识。
()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小数乘法》一.小数乘整数1.计算小数加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2.计算小数乘法末尾对齐,按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3.积中小数末尾有0的乘法. 先计算出小数乘整数的乘积后,积的小数末尾出现0 ,要再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如:3.60 “0”应划去 .如果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如0.02×2=0.044.计算整数因数末尾有0的小数乘法时,要把整数数位中不是0的最右侧数字与小数的末尾对齐.二.小数乘小数1.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积中就有几位小数.2.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积的前面用0补足,在点小数点.3.规律:(乘法中比较大小时)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4.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1).把因数的位置交换相乘. (2).用计算器来验算三.积的近似数1.先算出积,然后看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求出结果,用约等号表示.2. 如果求得的近似数所求数位的数字是9而后一位数字又大于等于5需要进1,这是就要依次进一用0占位.如6.597 保留两位为6.60.四.连乘.乘加.乘减1.小数乘法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2.小数的乘加运算与整数的乘加运算顺序相同,先乘除,后加减.五.简便运算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同样适用于小数乘法.常见乘法计算(敏感数字):25×4=100 125×8=1000第二单元位置1.行和列的意义: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2.数对可以表示物体的位置,也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3.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先表示列,再表示行.用括号把代表列和行的数字或字母括起来,再用逗号隔开.例如:(7,9)表示第七列第九行.4.两个数对,前一个数相同,说明它们所表示物体位置在同一列上.如:(2,4)和(2,7)都在第2列上.5.两个数对,后一个数相同,说明它们所表示物体位置在同一行上.如:(3,6)和(1,6)都在第6行上.6.物体向左.右平移,行数不变,列数减去或加上平移的格数.物体向下.上平移,列数不变,行数减去或加上平移的格数.第三单元《小数除法》1.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如:2.6÷1.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2.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1.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2.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可以先写商的小数点,再写商)(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不够商1,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然后点上小数点,再继续除;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时,就在余数的后面添0再继续除.(2)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把除数转化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要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时,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3.商不变的性质:两数相除,被除数与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4.商的变化规律:两数相除,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也随着扩大或缩小几倍.两数相除,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也随着缩小或扩大几倍.5.除法中比较大小时的规律: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小于被除数一个数(0除外)除以1,商等于被除数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0除外),商大于被除数6.取近似数的方法:取近似数的方法有三种:①四舍五入法②进一法③去尾法一般情况下,按要求取近似数时用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选择应用.取商的近似数时,保留到哪一位,一定要除到那一位的下一位,然后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近似数.没有要求时,除不尽的一般保留两位小数.7.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的循环节.8.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1)一种是用省略号表示,要写出两个完整的循环节,后面标上省略号.如:0.3636… 1.587587….(2)另一种是简写的方法:即只写出一组循环节,然后在循环节的第一个数字和最后一个数上面点上圆点.如:0.3。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3篇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第一篇: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1)一、教材内容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材共分六个单元,包括:1、量的初步探究;2、多边形;3、小数;4、分数;5、图形的位置关系;6、数的认识与运算。
其中,第一单元主要围绕量的初步探究展开,包括:1、认识度量衡;2、认识长度;3、认识重量;4、认识时间;5、认识容量;6、认识温度。
二、教学目标1.认识度量衡,掌握长度、重量、时间、容量等量的单位及换算方法。
2.了解小数的概念、比较大小、四则运算及应用。
3.掌握分数的意义和表示方法、分数的四则运算及应用、分数的转化。
4.认识各种多边形,建立正确的几何概念,能够正确地分辨和绘制各种多边形。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认识度量衡及各量的单位,并掌握换算方法。
2.掌握小数的概念、比较大小、四则运算及应用。
3.掌握分数的概念、四则运算及应用、分数的转化。
四、教学方法1. 探究式教学法:通过自主探究,了解量的概念、单位和换算方法。
2. 案例式教学法:通过实际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小数和分数的概念,加深印象。
3. 合作学习法:通过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五、教学建议1.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思考、讨论、提出问题。
2.在教学中,应通过生动、形象的实例讲解,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3.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探究性,让他们去探究问题、发现规律、总结结论,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六、教学安排第一课时:认识度量衡1.认识度量衡的概念和作用。
2.认识长度、重量、时间、容量等量的单位,并掌握换算方法。
第二课时:认识小数1.认识小数的概念及应用背景。
2.掌握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第三课时:小数的四则运算1.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学习小数的乘法和除法。
第四课时:认识分数1.认识分数的概念及应用背景。
2.掌握分数的意义和表示方法。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求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或1.5的3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或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按整数算出积后,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也就是把小数化简;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a-b-c=a-(b+c)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 除法:a÷b÷c=a÷(b×c)a÷(b×c) =a÷b÷c第二单元位置1、数对:由两个数组成,中间用逗号隔开,用括号括起来。
括号里面的数由左至右分别为列数和行数,即“先列后行”。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新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新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新版教材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数的认识和运算:学习整数、小数和分数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四则运算。
2. 代数初步知识: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简易方程,量与计量,简易方程等。
3. 几何初步知识:学习线段、角、平行线和垂线,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等平面图形的认识,以及立体图形的认识。
4. 实际问题: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版教材相对于旧版教材更加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加强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增加了不少实际应用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
此外,新版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来学习数学知识。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材上册目录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材上册目录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
2.小数乘小数
3.积的近似值
4.连乘、乘加、乘减
5.整数乘法运算定理推广到小数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
1.小数以整数
2.一个数除以小数
3.商的近似值
4.循环小数
5、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连除、除加、除减
6.解决问题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第四单元简易方程
1.用字母表示数
2.解简易方程
3.解方程:
列方程解应用题
4.稍复杂方程:
列方程稍复杂应用题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1.平行四边行的面积
2.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3.梯形面积的计算
4.组合图形的面积
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第八单元总复
1.小数的乘、除法
2.简易方程
3.多边形的面积
4.观察物体
5.可能性
6.解决问题。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材上册目录完整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
教材上册目录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材上册目录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
2.小数乘小数
3.积的近似值
4.连乘、乘加、乘减
5.整数乘法运算定理推广到小数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
1.小数以整数
2.一个数除以小数
3.商的近似值
4.循环小数
5、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连除、除加、除减
6.解决问题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第四单元简易方程
1.用字母表示数
2.解简易方程
3.解方程:列方程解应用题
4. 稍复杂方程:列方程稍复杂应用题
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1.平行四边行的面积
2.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3.梯形面积的计算
4.组合图形的面积
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第八单元总复
1.小数的乘、除法
2.简易方程
3.多边形的面积
4.观察物体
5.可能性
6.解决问题。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小数的乘法第1课时:小数乘整数教学内容:小数乘整数,包括例1和例2的“做一做”,以及练题1至4.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笔算。
2.能够正确地计算和描述小数乘整数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验转化、对比的数学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发现、探究的意识。
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联系,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法:创设生活情景,引导学生探究发现。
学法: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归纳应用。
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引入尝试:引入话题:孩子们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带领大家去买风筝。
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及算理。
出示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
汇报结果,让学生讲述自己的思路。
用加法计算:3.5+3.5+3.5=10.5元。
用分解法计算:3.5元=3元5角,3元×3=9元,5角×3=15角,9元+15角=10.5元。
用乘法计算:3.5×3=10.5元。
重点研究第三种算法及算理。
理解3种方法,探究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2.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让学生尝试计算0.72×5,让学生讲述自己的思路。
小组讨论计算过程,强调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计算。
示范计算过程:0.7253.60回顾对于0.72×5,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本文没有明显的段落问题,因此不需要删除段落。
以下是对每一段的小幅度改写和格式调整:5)专项练①下面各数去掉小数点有什么变化?0.34 3.5 0.201 5.02②把353缩小10倍是多少?缩小100倍呢?1000倍呢?③判断13.5 × 2 = 27 2.70 = 2.76)小结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计算7 × 4,0.7 × 4,25 × 7,2.5 × 7.观察这两组题,想想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为:①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②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③再看因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相同的位数,点上小数点。
五年级上册数学书人教版电子课本

五年级上册数学书人教版电子课本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电子课本》的主要内容包括:
1. 第一部分《四则运算》:小学数学的基础,主要讲授加减乘除四种基本运算的实际应用与初步应用,以及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同时对不同类型的四则运算问题的解法做出深入的讲解。
2. 第二部分《分数》:学习带分数加减乘除、分数转化为整数或者小数等基本运算,以及自然数、整数、分数与小数之间的运算,以及分数除以整数、分数开方等。
3. 第三部分《小数》:使用小数表示和运算,学习包括小数定义和特点,小数与分数的转换,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小数开方的思维方式等内容。
4. 第四部分《百分数》:学习利用百分数表示和解决实际问题,以及百分数之间的相互转换,百分数与小数之间的换算,以及百分比的加减乘除运算等。
5. 第五部分《平面几何》:学习平面几何基本概念,如直线、线段、点、角、多边形等,以及圆、三角形、矩形等图形的基本性质,以及相关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等。
新人教版小学PEP五年级上册数学电子课本全册

新人教版小学PEP五年级上册数学电子课本全册简介本文档为新人教版小学PEP五年级上册数学电子课本的全册内容。
该课本旨在帮助学生提高数学知识和技能,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单元一:整数这个单元主要介绍整数的概念、整数的加减法运算以及整数的应用。
通过研究本单元,学生将理解整数的概念,掌握整数的加减法规则,并能够应用整数解决实际问题。
单元二:分数本单元主要介绍分数的概念、分数的加减法运算以及分数的应用。
学生将学会理解分数的概念,研究分数的加减法规则,并能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单元三:小数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研究小数的概念、小数的加减法运算以及小数的应用。
通过研究本单元,学生将掌握小数的概念,熟练进行小数的加减法运算,并能够运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
单元四:几何图形本单元主要介绍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包括点、线、面以及常见的几何图形如三角形、矩形、正方形等。
学生将学会识别和描述几何图形,了解几何图形的性质,并研究如何绘制简单的几何图形。
单元五:测量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研究如何进行长度、质量和容量的测量,掌握测量的基本方法和单位,并能够运用测量解决实际问题。
单元六:数据和概率本单元主要介绍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方法,以及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学生将学会收集和整理数据,研究如何用图表表示数据,并能够利用概率解决简单的问题。
总结通过研究本册数学课本,学生将全面了解整数、分数、小数、几何图形、测量和数据等数学知识,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课本内容丰富、易于理解,适合五年级学生使用。
参考资料(根据新人教版小学PEP五年级上册数学电子课本提供的参考资料进行引用)。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完整版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完整版一、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小数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小数乘法的应用。
【教学课时】4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小数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1.导入新课利用生活中的购物场景,让学生感受小数乘法的实际意义。
2.教学例题通过例题讲解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让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步骤。
3.练习巩固设计一些简单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第2课时:小数乘法的应用1.导入新课利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小数乘法的应用价值。
2.教学例题通过例题讲解小数乘法的应用,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3.练习巩固设计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小数乘法解决。
二、第二单元《小数除法》【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小数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小数除法的应用。
【教学课时】4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小数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1.导入新课利用生活中的分物品场景,让学生感受小数除法的实际意义。
2.教学例题通过例题讲解小数除法的运算方法,让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步骤。
3.练习巩固设计一些简单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小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第2课时:小数除法的应用1.导入新课利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
2.教学例题通过例题讲解小数除法的应用,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3.练习巩固设计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小数除法解决。
三、第三单元《观察物体》【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观察物体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教学内容】1.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
2.观察物体的应用。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1.导入新课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让学生感受观察物体的实际意义。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详细内容重点知识小数乘整数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乘整数,先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再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左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积的小数末尾有0的把0去掉。
小数乘小数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把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停止计算;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左面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需求添0补位;末尾有0的要把0去掉。
积的近似数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
首先明白要保管的小数位数;再看保管的小数位数下一位的数字,假定大于或等于5向前一位进一,假定小于5舍去。
连乘、乘加乘减1.小数连乘的运算顺序:依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运算。
2.乘加、乘减运算顺序:无括号的,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外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行到小数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关于小数乘法异样适用,运用乘法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详细内容重点知识小数除法计算法那么1.小数除以整数,依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法那么计算,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缺乏数时可在余数后补0继续除。
2.一个数除以小数,先去掉除数的小数点,看原来除数有几位小数,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然后依照除数是整数的计算法那么计算。
商的近似数计算商时,要比需求保管的小数位数多算出一位,然后依照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数。
循环小数1.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局部,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许几个数字依次不时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2.有限小数:小数局部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
3.有限小数:小数局部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
用计算器探求规律探求规律的步骤:1.用计算器计算。
2.观察发现规律。
3.依据规律写商。
处置效果1.连除处置效果:用总量依次除以另外两个量。
2.依据实践需求,有时要用进一法或去尾法截取商的近似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小数乘法》一、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1、先将小数转化成整数2、再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3、最后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4、如果积的小数部分末尾若出现0,要去掉小数末尾的0,使小数成为最简形式。
二、小数乘小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1)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2)点小数点时,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3)积的小数位数如果不够,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4)积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的要把0去掉。
三、积与因数的关系一个因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因数大;一个因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因数小。
四、求一个数的小数倍数是多少的问题的解题方法:用乘法计算,即用这个数乘小数倍数。
五、小数乘法的常用验算方法:(1)根据因数与积的大小关系检验;(2)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重新计算;(3)用计算器验算。
六、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1、先算出积,然后看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求出结果,用“≈”表示;2、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四舍五入法:小于5,把它和右边的数全舍去,改写成0大于5,向前进1,再把它和右面的数全舍去,改写成0由于小数的末尾去掉0和加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所以取小数的近似数时不用把数改写成0,直接去掉。
2.205≈2 (保留整数)2.205≈2.2 (保留一位小数)2.205≈2.21 (保留两位小数)3、如果求得的近似数要保留数位的数字是9而后一位数字又大于5需要进1,这时就要依次进一用0占位。
如6.597 保留两位小数为6.60。
特别注意:在保留整数、(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省略(亿···万···十分位、百分位···)后面的尾数、精确到(亿···万···十分位、百分位···)这类题目,都可以用划圆圈的方法来完成。
5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课

5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课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主要包括整数、小数、分数、图形、单
位换算、时间、容积和质量等内容。
在整数部分,学生将学习正整数、负整数以及它们的加减法运算;在小数和分数部分,学生将学
习小数的读法、写法、比较大小,以及分数的认识和简便计算;在
图形部分,学生将学习各种图形的性质、面积和周长的计算;在单
位换算部分,学生将学习长度、重量、容积等单位之间的换算;在
时间部分,学生将学习时、分、秒之间的换算以及时间的计算;在
容积和质量部分,学生将学习容积和质量的认识以及它们的计算。
在教学中,老师通常会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多种方式来帮
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通过举一反三的例题和实际生活中的
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和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材中也会穿插一些趣味性强、富
有启发性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除了课堂教学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做习题、参加数学竞赛等方
式来巩固所学知识。
家长也可以在家中给予孩子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总的来说,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内容丰富多彩,既注重知识的传授,又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人教版数学五上

人教版数学五上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等。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此外,学生还需要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学生还需要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在教学措施方面,重点是要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学习小数乘法,指导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提高简单的推理能力。
此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
总体来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的内容比较丰富,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也比较多。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规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内容
第一单元小数的乘法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第四单元简易方程
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
(一)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
第四单元简易方程
(二)空间与图形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二)
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
(四)数学思想方法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数字编码
(五)数学综合应用
1.量一量找规律
2.铺一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