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中国产业转移模式

合集下载

世界产业转移的典例

世界产业转移的典例

世界产业转移的典例第一次: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18世纪60年代,人类技术发展史上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开启蒸汽机代替手工业的时代,促使英国生产力极大提高而成为“世界工厂”及全球经济霸主。

而随着国内产业容量趋于饱和、产业成本逐渐提升,英国自19世纪下半叶起,逐步开始进行对外产业转移和工业革命科技成果输出,开启全球首次产业转移浪潮。

欧洲大陆的法国、德国以及北美大陆的美国,成为本次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虱而其中美国凭借自身广袤的国土面积、良好的自然资源和开放的经济政策,吸引了大量英国企业投资,成为最大受益者。

19世纪60年代,美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依托第一次产业转移所构筑的产业与技术基础,主导了以电器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迅速崛起为继英国之后的第二个“世界工厂”,并超越英国而成为世界经济新霸主。

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中国,彼时原本也具备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进而推动工业化的基础条件,但保守的晚清政府只是进行了有限度的“洋务运动”,并未充分利用西方产业转移和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第二次:20世纪50—60年代二次大战后,美国引领了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国内产业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钢铁、纺织等资源、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开始向日本和德国转移,是为全球第二次产业转移。

日、德两国通过承接美国转移产业和投资资本,大大加快了战后重建和工业化进程,成为新的“世界工厂”和经济强国。

彼时的中国原本也与日、德等国一样,处于战后百废待兴的状态,急需国外产业和资本输入,但由于意识形态、朝鲜战争等因素而不容于西方世界,再度错失承接产业转移良机。

第三次:20世纪60—70年代与英美一样,日本、德国在经济迅速发展后,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于是在20世纪60-70年代向亚洲“四小龙”一一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和韩国,以及部分拉美国家转移轻工业、纺织业等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型产业,是为第三次全球产业转移。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产业结构转换,政策演进及其评价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产业结构转换,政策演进及其评价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产业结构转换、政策演进及其评价马晓河/赵淑芳【专题名称】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专 题 号】F13【复印期号】2008年10期【原文出处】《改革》(重庆)2008年6期第5~22页【英文标题】Industrial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Policy Evolution and Its Evaluation after China's 30 Years Reform and Opening-up【作者简介】马晓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

(北京 100824);赵淑芳,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北京 100872)【内容提要】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一系列意义深远的变化。

总体来看,中国三次产业变动趋势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但是产业政策在产业结构演变过程中的作用却有限。

现阶段中国产业结构仍存在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结构仍需改善、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扩大、产业结构的能源效益差、发展模式粗放等问题。

未来中国产业结构将进一步向合理化方向发展,农业在保持基础地位的同时比重会继续下降;工业仍将扩张,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会日益提高。

应制定相关政策以利于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进而提升国际竞争力。

During the 30 years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ese industrialstructrue has changed greatly. Generally, it is accorded with the law ofindustrial structure evolution. However, the function of industrialpolicy played in the process of evolving is very limited. Currently, thethree industries and its inner structure are still to be adjusted. Thereare some problems, for example, labour productivity gap of threeindustries is enlarging, and the utilizing efficiency is very low, thedeveloping model is extensive,and so on. In future, Chinese industrialstructrue will grow better. The proportion of primary industry willcontinue to descend, but keep its fundemental position meanwhile,secondary industry will expand, and the service industry will become moreand more important in national economy. To improve internationalcompetence of Chinese three industries, related policies which wouldbenefit to the strategic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should be madeup.【关 键 词】产业结构/产业政策/国际比较/产业变动趋势industrial structure/industrialpolicies/international comparison/the trend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evolution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不仅表现为经济总量的增长,同时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逐步演进,特别是在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增长以结构的加速转换为重要特征。

国内产业转移 趋势

国内产业转移 趋势

国内产业转移趋势国内产业转移趋势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内产业转移已成为当今时代不可忽视的议题。

产业转移是指把生产要素(包括资金、技术、劳动力等)从一地转移到另一地的过程,其中,国内产业转移是指将产业转移到国内其他地区。

本文旨在探讨国内产业转移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二、国内产业转移的趋势1.地理分布的重构国内产业转移正处于地理分布的重构阶段,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生产基地从发达地区转移到中西部地区或沿海低成本地区。

这种趋势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成本考虑:发达地区的高成本劳动力和资源的紧缺使得企业将目光投向中西部地区或沿海低成本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

(2)市场需求:随着中西部地区和沿海低成本地区经济发展与消费能力的提升,企业越来越重视这些潜在的市场需求,从而选择将产业转移到这些地区。

(3)政策引导:为促进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政策,吸引了大量的产业转移。

同时,为避免沿海地区过度集中,政府也出台政策引导产业转移到内陆地区。

2.技术驱动的产业转移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方式和生产要素的要求发生了变化,这也推动了国内产业转移。

技术驱动的产业转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动化和智能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减少了对劳动力的依赖,企业更加注重技术密集型产业,这也导致许多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2)新兴产业的崛起:一些新兴的产业,如电子商务、新能源等,需要更高水平的技术和专业人才,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技术资源和市场机会,选择将产业转移到技术相对先进的地区。

(3)供应链的整合:随着全球供应链的建立和发展,企业追求更高的效率和资源配置的灵活性,选择将产业转移到能够最大化满足这些需求的地区。

三、国内产业转移的原因国内产业转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成本压力:高昂的劳动力成本、物流成本等是许多企业选择转移的原因。

尤其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了降低成本以保持竞争力,选择将生产基地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地区。

中国产业大迁移分析

中国产业大迁移分析

中国产业大迁移分析中国产业大迁移并没有发生在传统产业,而是发生在新兴产业。

传统制造在出清过程中向低成本、高效率地区集聚。

新兴制造向地理纵深发展的过程中,中部核心二线城市群逐渐崛起。

中国产业大迁移不仅是产业布局的变化,也对房价、人口流动、区域消费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过去一百年,中国历史上发生过两次规模宏大的产业迁移。

第一次是抗日战争时期,为了避免民族工业毁于战火,沿海和沿江下游的工厂企业集体内迁。

第二次是1964年到70年代末的三线建设,当时出于战备需要将国防科工企业迁往西北西南地区。

之后的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也打破了商品市场的地理分割,在区域地理特征的支配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整体表现出“东强西弱,南升北降”的特点。

最近几年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的加快,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不仅体现在产业资本开支的新旧分化上,也体现在产业链的重新布局和大迁移上。

中国正在进入产业迁移和产业转型的协调阶段。

过去三年,一线城市高房价对制造业持续挤出,促使产业结构向更高附加值的中高端服务业聚集。

目前北上广深的第三产业占比均已突破60%,中国一线城市的最终产业发展形态可能类似于纽约和东京,成为一个服务型和消费型社会。

过去三年,传统产业并没有发生迁移,而是在出清过程中向低成本、高效率的地区集聚。

过去三年,中高端制造业(半导体、通信设备、电子元件)向地理纵深发展,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从沿海向中部区域的核心城市迁移的特征。

产业迁移促使中部核心二线城市崛起,形成以新兴制造为核心的产业链基础,比如合肥的中科系,郑州的富士康系,武汉的光谷系,西安、成都、贵阳的半导体、电子、光电产业等。

产业迁移必然带来劳动力、资本、税收、基建等方方面面的提升,进而对人口流动、房价、区域消费等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正在发生的产业大迁移类似于美国上世纪70年代的制造业南迁和南部“阳光地带”崛起。

中国中西部核心地区依托特定的工业基础和日益通达的高速交通网络,承接东部的产业迁移,使得就业本地化和人口流动率下降成为长期趋势,并带动本地房价和消费基数的成长,从而吸引更多人口和相关产业链迁移至本地,形成“产业迁移—人口流动—经济发展”的良性闭环。

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

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

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摘要:本文认为片面的经济目标考核机制、环保政策法规和公众监督的缺失是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制度、完善体制与产业准入政策、加大社会舆论监督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中国国际产业转移现状问题原因政策建议一、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现状(一)承接国际产业规模稳步增长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主要以亚洲“四小龙”等国家和地区为主,随着国际跨国公司的大批进驻,来自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越来越多。

从2002年开始,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以及以IT、汽车为代表的现代制造业,以产品设计、研发和采购中心为代表的高端服务业转移加快,中国承接产业转移的来源地已经扩大到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尤其以美、欧、日为主。

截至2008年底,全国累计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约66万个,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累计8526亿美元,与2002年底相比,分别增长了55%和90%。

(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以制造业为主,正逐步向服务业转移目前,制造业仍然是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行业。

1998—2007年,外商对制造业实际直接投资额占当年全部外商实际直接投资额的比重均在50%以上,且所占比重逐年增长。

2007—2008年,在全国最大的500家外商投资企业中,制造企业363家,所占比重超过七成。

随着加工制造业不断向中国转移,跨国公司开始加大实施零部件供给当地化战略的力度,将整条产业链转移到中国,一些大型跨国公司甚至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服务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及生产性服务业正成为中国承接产业转移的新热点。

2008年,我国服务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达379亿美元,占全部外商直接投资额的41.1%。

(三)承接区域正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延伸东部地区因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一直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占据优势地位,一直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强北弱。

但东部地区由于近年来土地、能源、劳动力、环境成本等快速上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压力增加,开始主动调整承接产业层次,而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及一系列鼓励政策的实施,中西部地区投资的软硬件环境不断优化,对国际产业转移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中国产业转移呈现新特征:大迁移(一

中国产业转移呈现新特征:大迁移(一

中国产业转移呈现新特征:大迁移(一二)中国产业转移呈现新特征:大迁移(一)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加快,中国产业转移呈现出新特征。

首先,中国在持续推进国内区域间产业转移合作的同时,加大对海外投资和转移的力度,逐步改变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地位;其次,外资加速向中西部特别是具有电子信息和人才优势的部分西部省份转移;再次,东部地区产业结合中西部地区产业环境和配套发展,呈现链条式、整体式和集群式转移,产业转移也实现从生产要素约束型向产业布局的优化进行过渡和升级,同时,产业合作和转移模式逐步创新,合作共建园区成为地区之间开展产业转移和区域合作的重要方式。

一、中国国内区域间的产业转移持续推进,中西部经济增长明显2009年以来,中国区域之间的产业合作与产业转移更为活跃,东北和中西部地区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加快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呈现出规模明显扩大、层次显著提升、方式不断创新的良好态势。

中部六省利用境内省外资金总数由2009年的1.2万亿元上升到2013年的3.32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22.5%,其中,湖北、山西两省在5年中利用境内省外资金分别增长5.3倍和3.9倍。

从西部地区典型省份来看,2009—2013年四川省累计引进境内省外资金3.3万亿元。

重庆市近5年内累计引进境内省外资金2.1万亿元,比前5年引进资金总和增长10多倍。

而陕西省近5年内累计引进境内省外资金1.44万亿元,逐步形成了以专业产业园区的形式而承接产业链或产业集群整体转移态势。

中西部地区利用的省外资金中,有60%以上均来自东部发达地区。

国内区域产业转移推动着东北、东部、中部、西部的发展差异逐步减小。

东部地区的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在2004年达到最高,为60.36%,但2004年以后而随着产业转移的持续推进和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加快发展,东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国比重开始逐渐下降,2009年为55.05%,2013年降为50.20%。

产业转移的基本形式和政策介绍

产业转移的基本形式和政策介绍

芜湖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基本形式和政策(一)长三角是芜湖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城市长三角在全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和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多年来,芜湖一直把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区域,以承接国际国内的产业转移为主要招商引资形式。

当前,芜湖市承接上海等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工作面临着极其有利的条件。

一是国家商务部确定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城市”。

二是安徽省建立包括合肥、芜湖等9市在内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作为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合作、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平台。

芜湖是示范区建设的重点城市。

三是上海市有关部门和机构积极推动上海产业向芜湖转移,并计划在芜湖建设上海产业转移实验区。

为了积极推进芜湖承接上海产业转移工作,今年下半年,芜湖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承接上海产业转移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并选择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芜湖机械工业园作为上海产业转移试验基地建设的主要载体,分别在两个开发区内规划了承接上海产业转移实验区。

(二)芜湖承接产业转移的基本形式和重点产业1、基本形式鼓励“一企一策型转移”。

鼓励上海市企业根据产业类型选择芜湖市内的相应的开发区设立投资项目,享受统一的招商引资政策。

其中,对投资规模大,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经济带动性强的投资项目,市政府采取“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的方式,给予特定的政策支持。

鼓励建设“业主开发型园区”。

鼓励上海市有实力的投资主体在芜湖开发建设工业园区,对开发园区所产生的收益,由投资者和当地政府按一定比例进行分成,具体分成办法由双方商定。

鼓励建设“整体转移型园区”。

鼓励上海有实力的开发区,以公司化运作方式实施跨地区联合开发。

对开发新园区所产生的收益,由上海开发区与当地政府按一定的比例分成,具体分成办法由双方商定。

鼓励建设“合作开发型园区”。

鼓励各种资金以合资、参股等方式集中投入园区开发建设,市、区(县)政府以土地进行入股,所产生的收益按投资的比例进行分成,具体分成办法由投资者和当地政府商定。

推动国内产业转移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推动国内产业转移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推动国内产业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利用率先开放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抓住发达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大量承接和发展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加工业,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而且成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

经过多年发展,东部沿海地区资本相对饱和,土地、劳动力、能源等生产要素供给趋紧、产业升级压力增大、企业商务成本居高不下、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成,完成从规模扩张向结构提升的转变。

这种转变有力地推动东部沿海地区加工业和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关键词:产业转移方式问题区域经济产业转移是在市场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通过生产要素的流动从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是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途径。

产业转移包括产业的生产环节以及产业的研发、设计、服务、销售等环节发生的转移,并主要通过投资、贸易、技术转移等形式实现。

产业转移按照其不同特点,可划分为不同类型。

根据转移主体的性质、转移的内在机理的差别,区域产业转移可分为市场扩展型和成本节约型;根据转移的空间流动方式,区域产业转移可以划分为垂直转移与水平转移;根据转移的客体差别,可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按照产业转移涉及的地域范围不同,可分为国际产业转移、区际产业转移和城乡产业转移。

一、国内产业转移的阶段性特征目前,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已经渐成气候,在今后较长时间里,这种趋势将继续得到加强。

一是产业转移的层次会逐步提高。

产业转移的重点将由以前的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如轻工、纺织服装、制鞋等,逐步向电子、机械等以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转换。

产业承接地的劳动力优势与区位优势是劳动密集型等传统产业转移时主要考虑的因素。

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时,更加注重产业承接地的技术、人才、研发能力等综合优势。

国内产业转移的趋势

国内产业转移的趋势

目前我国正进入东中西部产业转移的发展期。

2000年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产业转移呈现出以下五个趋势:一是产业转移规模越来越大;二是转移的产业主要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转移的势头强劲;三是对资源能源依赖较强的上游产业转移趋势明显;四是来源地相对集中,大都来自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等地;五是与东部地区相邻且交通运输条件较好的中西部省区,在吸引产业转移方面占据明显优势。

在今后一个时期里,东西部产业转移趋势还会继续加强并呈现新特点:一是产业转移的层次会逐步提高;二是产业转移从原来的单个项目、单个企业,或者说是单个产业,转变为包括产业的整体性转移;三是产业转移的主导角色转变,从政府的主导作用向企业主导作用转变;四是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面临更大的挑战。

产业转移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而承接产业转移是各国扩大开放的快捷通道,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近些年,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生产能力达到了匕个新的阶段。

据初步统计分析的数字,由发达国家生产能力转移而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形成的全球共享型生产的规模2 007年已经超过1万亿美元,大体相当于世界制造业贸易的30%o转移通常是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梯度推进;三是国际产业转移通常是以加工装配开始,经过资本、技术、管理经验等的积累,最终过渡到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本地化生产,实现产业转移;四是国际产业转移通常是从进人成熟阶段的技术开始,最终过渡到标准化阶段的技术。

三次大的产业转移二次大战以来,世界上有三次大的产业转移:一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将传统产业向日本、西德等国转移;二是20世纪60至80年代,日本、西德等国将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亚洲“四,j龙”等新兴工立日七国家和地区;三是20世纪80至90年代,亚洲“四小龙”以及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低端产业向中国沿海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

我国承接产业转移的特点我国是一个大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不均衡,与其他的亚洲国家相比,特点明显。

高中地理知识点专题练习一产业转移

高中地理知识点专题练习一产业转移

高中地理知识点专题练习一产业转移【点拨高考】产业转移是高考的重点内容,是探究区际间地理环境对区域经济影响的热点知识。

考查材料紧贴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命题时多与区域相结合,联系当地的实际情况,以统计图、示意图、景观图和区域图为载体,考查产业转移;结合具体区域,分析其经济发展的条件、面临的问题及发展方向;产业转移的原因及影响等。

试题具有分值高、综合性强的特点,对提取有效信息,分析比较评价等能力的要求也很高。

2021年的考查应该不会有很大的变动,既体现对基本原理的考查,也会适当对考生知识广度的进行考查。

【知识梳理】一、产业转移的根本原因产业转移的根本原因是利润,利润与生产成本、市场份额有直接关系,如下图所示:二.产业转移的规律1、转移主体: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转移,然后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转移。

轻工业,(初期) 重工业,(中期) 高科技工业,(后期) 2、转移方向:由发达国家和地区向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转移。

三.国际产业转移的原因1、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首先是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其次是占领当地市场,再次是利用其地价便宜的优势。

2、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投资建厂,则主要考虑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信息优势以及避开关税壁垒等因素。

如下图:四.产业转移的原因分析产业转移的直接表现是部分或全部生产在地域空间上发生变化,根据变化的地域空间范围不同,可分成国际产业转移和区域产业转移两类,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市场,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

虽然目的相同但原因或影响因素并不相同,具体现象应该具体分析。

产业转移的根本原因是利润,利润与生产成本、市场份额有直接关系,如下图所示:五.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六.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七.中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八、产业转移的原因分析思路(1)要注意抓住两个“为什么”,一是“为什么转出”,二是“为什么转入”,也就是产业转出去的原因和承接产业转移的条件。

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做法 推进园区开发建设

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做法 推进园区开发建设

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大力推进园区开发建设湖北宜都工业园区管委会裴芝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东部地区凭借区位优势和国家政策倾斜,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实现了快速持续发展。

近年来,东南沿海发达地区随着土地、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原材料、劳动力等成本逐渐上升,产业升级变革的压力越来越大,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型产业选择向中西部转移和外迁,东部沿海产业转移为宜都加快发展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宜都区位优势明显,工业基础雄厚,我们必须抓住这一机遇,正确认清形势,积极谋划主动出击,凭借这场产业转移的东风招商引资进工业园区,促进园区建设,促进宜都经济大发展。

一、东部产业转移趋向及特征当前,东部产业向中西部区域转移呈现以下几个特征:从转移方向看,主要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这些中西部地区具有以下优势:拥有较发达的水、陆、空交通优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科技教育力量雄厚,人才相对集中;已经拥有一定的基础设施,功能设施较为完善;市场潜力巨大,人口众多,有广阔市场空间;具有东部地区欠缺的低成本优势,水、电、土地价格低。

从转移方式看,主要是资源利用型的企业合作和产业扩张。

具体形式主要有四种:外资或东部地区的民营资本在中西部地区直接投资设厂;由东部接单,在中西部地区设立加工企业,实行联合接单加工贸易;引导中西部企业进入跨国公司和东部沿海企业的营销网络;东部和中西部联合进行园区建设。

从转移的行业看,主要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

如劳动力密集型的玩具、制衣、制鞋产业、机械电子加工和耗能较大的陶瓷、水泥产业以及矿产资源加工产业。

东部产业向中西部区域转移的动机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着眼资源的整合、开发和利用。

实行点对点的产业转移,利用当地资源优势,缓解东部资源“瓶颈”,开发当地市场,且利用中西部丰富的要素资源发展比较迅速。

二是着眼中西部的市场份额,实施销地产战略,以市场拉动产业发展,一些服装、食品加工企业表现出这样的动机,也不排除部分优势企业的向外扩张。

产业经济学案例改革开放后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产业经济学案例改革开放后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案例9 改革开放后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案例适用:产业结构案例来源:改编自国家统计局的有关资料案例内容: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我国产业结构经历了两次大的调整。

一次发生在1989~1991年,短短三年时间的治理整顿是针对经济过热所进行的被动调整;另一次始于“九五”初期的1996年,这次调整是经济出现“软着陆”后所采取的主动调整。

经过“九五”时期的努力,我国在成功抵御东南亚金融危机冲击、积累反通涨和反通缩两方面经验、保持国民经济适度增长的同时,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我国“六五”以来的产业结构变化见表1。

“九五”时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3%,比“八五”时期下降3.7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5%,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8%和8.1%。

三次产业增长速度的不同导致了产业结构的明显变化。

三次产业增加值在宏观经济总量中的比例关系,由1996年的20.4 :49.5 :30.1 变为2000年的15.9 :50.9 :33.2。

对比改革开放以来的四个“五年计划”,可以发现:从“九五”时期年度间的连续变化上观察,三次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的变动规律互不相同:第一产业比重呈稳步下降趋势;第二产业比重基本稳定,波动较小;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

具体如下:(1)第一产业比重始终呈下降趋势。

中间两个五年下降幅度较大,由“六五”时期的31.4%下降到“七五”时期的26.2%,再由此下降到“八五”时期的21%,几乎每年下降1个百分点。

“九五”时期下降幅度略有缓和,5年下降2.1个百分点。

(2)第二产业比重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除“七五”时期略有下降外,“八五”和“九五”时期都呈上升趋势。

第二产业比重已由“六五”时期的44.2%上升为“九五”时期的49.8%。

(3)第三产业比重先升后降。

前三个五年计划时期,第三产业比重呈上升趋势,由“六五”的24.4%上升为“七五”的30.6%,“八五”时期继续上升为32.2%,“九五”时期则下降为32%。

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的动因分析

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的动因分析

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的动因分析摘要:产业转移是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途径,在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大背景下,产业发展尚有潜力的地区应抓住机遇,突出本地的产业承接优势,促进本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动自身经济迅速发展。

文章通过对大量资料的分析和总结,得出影响承接产业转移的动因及一般规律,并结合武汉市的产业转移承接状况,对区域产业转移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转移区位选择承接现状评价一、产业转移相关理论及中国的产业转移发展历程1.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产业转移是指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的变化,引起产业在多国之间或者一国内部以企业为主导的转移活动, 是通过生产要素的流动从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的经济行为和过程。

产业转移理论主要有:赤松要的雁形产业发展形态理论,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威廉.阿瑟.刘易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小岛清的边际产业转移理论等。

2.产业转移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自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起中国大致承接了三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 第一次是上世纪80-90 年代,以轻纺产品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因此加快了轻纺产业升级换代。

第二次是上世纪90年代, 国际产业结构调整转移,我国承接了大量转移。

第三次是2000年前后, 加入WTO 带来了新一轮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生产制造环节大规模向我国转移。

如今中国已经是东亚区域产业循环中梯度转移的主要承接者,但之前的国际产业转移承接上,主要是东部沿海地区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和挑战,中国亟需进行产业调整和转移,此时中西部便成了转移阵地。

二、产业转移的动因分析产业转移不仅包括经济因素,还包括社会、政治、自然资源等非经济因素。

传统的研究产业转移影响因素是根据区位优势理论。

区位优势包括一系列国内外区位的相对生产条件,包括:1.地理与要素禀赋。

地理位置和要素禀赋会产生要素投入成本的差异,当其它条件无差别时企业更愿意在成本低廉的地区进行生产活动。

中国产业转移趋势

中国产业转移趋势

中国产业转移趋势中国产业转移是指由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或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产业。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布局优化成为重要任务,中国产业转移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

本文将详细探讨中国产业转移的趋势。

一、中国产业转移的背景和现状1.1 背景中国产业转移的背景有多重原因。

首先,沿海地区在改革开放初期的优势逐渐减弱,成本上升和资源环境压力逐渐增加,劳动力成本上涨、土地成本上升、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使得一部分企业开始将产业转移到内陆地区或者向欠发达地区转移。

其次,国家政府提出实施“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战略”和“产业转移政策”,促进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到内陆地区,加速中小城市经济发展。

此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市场需求,吸引了一些产业的转移。

1.2 现状目前,中国产业转移正在快速发展。

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向包括将制造业从沿海地区向西部和中西部地区转移以及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

制造业的转移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鞋业、电子、机械等行业。

西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成为制造业转移的重要目的地,因为这些地区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土地资源相对丰富、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相对较多。

此外,一些欠发达地区如云南、贵州等也成为了一些产业转移的重要目的地。

二、中国产业转移的趋势2.1 地域分化趋势中国产业转移的趋势是地域分化。

一方面,沿海地区的优势逐渐减弱,一些制造业产能逐渐向内陆地区转移。

另一方面,核心城市和发达地区的产业也开始向周边欠发达地区转移,通过建设产业园区、引进产业等方式推动产业转移。

2.2 跨区域协调发展趋势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实现跨区域协调发展是重要的趋势。

一方面,跨区域协调发展可以提高地区间的资源配置效率,优化产业布局。

另一方面,跨区域协调发展可以缓解沿海地区的压力,促进中小城市经济的发展。

2.3 先进制造业的集聚趋势中国产业转移的趋势是先进制造业的集聚。

随着国家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加大,一些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制造业开始集聚在一些拥有先进科技和人才优势的地区,形成产业集群。

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促进我国产业发展

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促进我国产业发展
四是技术创新不断推动原有产业 的整合升级和国际转移。技术创新的 全球化有力地推动了国际间的技术转 移与扩散, 改变了各国的相对技术优 势, 增强了国际产业的聚集效应, 促进 了新产业的不断涌现和原产业的整合 转移。
五是国际产业转移呈现产业链整 体转移的趋势。过去的国际产业转移
12 中国经贸导刊 2008 年第 18 期
●本 刊 特 稿
通常发生在处于产业核心地位的跨国 公司。近年来, 跨国公司充分发挥其自 身综合优势和影响力, 鼓励 、引导和 带 动配套的生产服务企业和供应商共同 到产业转移地投资, 在当地发展相关 配套产业, 实现零部件生产供应的本 土化, 从而将产业链整体转移到产业 转移地。同时, 跨国公司还将相应的研 发、设计、中试等环节向其他地区转 移, 实现充分利用当地资源, 使技术、 产品和服务能够迅速满足全球市场的 各种需求的目标。这种产业链的整体 转移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同步转移, 有 利于跨国公司提高在全球范围内的资 源配置能力和资源配置效率, 推动国 际产业转移的速度、规模和范围达到 一个新的水平。
术含量低的成本竞争型传统行业; 即 使是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 也主要 是技术相对成熟的汽车制造和高耗 能、高污染的资源性行业, 如石油 化工 等; 在高新技术产业中, 则主要是加 工、生产、组装等技术要求不 高的劳 动 密集型环节; 在服务业方面, 承接的国 际产业转移则更少。这种状况使我国 总体上处于国际产业转移低端和产品 价值链的低增值环节。
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加剧和技术创新扩散速度的加快在牢牢掌握核心技术和营销网络以及产品价值链的高增值部分的同时跨国公司不断加快产业转移步伐甚至将部分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制造环节和研发活动等以项目外包等形式向外转移通过产业转移将发展中国家不断纳入由其主导的国际分工体系并且主要从事技术含量低能够进行标准化大规模生产和附加值低的生产制造环节从而使发展中国家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冰山成本。经济系统中的制造业产品和服务业产品都是可以进行交易的,这些产品的交易活动遵循冰 山交易成本。在这种冰山交易成本下,如果该经济系统中的不同产品市场都得到出清,则该经济系统 实现了均衡。
劳动力转移无成本。劳动力可以在不同区位之间无成本地转移,这种假定决定了当经济系统处于均衡 状态时,劳动力在任意区位上的实际工资水平是相同的。否则,劳动力转移将不会停止。
改革开放后中国产业转移模式
1.研究背景 2.理论模型 3.参数校准 4.模拟分析 5.政策建议
研究背景
东部地区经济的崛起
现实背景: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引入,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也随之进行了重大变革,这可从 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调整中看出端倪,逐步由之前的均衡发展战略转变为向沿海地区倾斜的非均衡战 略。在过去的近40年中,得益于中央政府的倾斜政策、外商直接投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等方面的有 利条件,同时,依赖于我国长期存在的人口红利,东部地区的制造业获得了快速发展,成为我国制造 业的“主部”和经济发展的“隆起区”,一直承担着经济增长发动机的作用。然而,随着这一过程的 持续演进,东、中西部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拉大。近年来,尽管中西部地区的某些经济指标超 过了东部地区,但由于在经济总量和发展阶段方面与东部之间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中西部地区仍无 法改变经济发展持续落后的局面和趋势。
由此可得间接效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U 1 1
wit LYt
p p M it
S 1 it
基本模型
其中,ciMt 、ciSt 分别指t 时刻位于区位i 的消费者消费制造业产品( M )和服务业产品( S ) 的数量; piMt 、 piSt 是两种产品在经济系统中的无套利价格;wit 是企业做出利润最大化决策 后支付给工人的工资水平;Rt 是经济系统的总地租收益,t 是经济系统所有企业的总利润,
创新投资。因为土地资源有限,因此厂商的生产函数实际上是规模收益递减的。新的一个运行周期开 始时,每个企业都为争夺某一区位的土地使用权而展开竞争。在这种区位竞争中,那么能出较高租金 的企业才能获得土地使用权。因此,企业必须对技术创新进行投资才有能力竞争下一期土地使用权, 这种技术创新投资使厂商按一定的概率提升其技术水平(其技术提升倍数至少为1)。
理论背景:关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经济结构演进以及“东北振兴”的研究不胜枚举,然而这些研究 基本上都是从“战略”高度进行阐释,没有对东北地区产业转移和深刻的结构变化进行细致的理论分 析;普遍把东北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单元进行研究,缺乏把东北地区与我国东南部地区放在一个框架 内进行讨论,如果在这种框架内进行讨论,则将会发现新的很重要的经济现象。
理论模型
基本假设
连续空间。有一个连续的线性经济空间,在该经济空间中有大量的制造业厂商和服务业厂商,这些厂 商都位在一个连续的区位上,每一个区位上只有一单位的土地。企业使用劳动和土地两种投入要素进 行生产,相对于技术而言这些生产要素具有规模收益不变的性质,但由于每个区位上的土地资源是有 限的(每个区位上只有一单位土地),因此生产函数实际上是规模收益递减的,这意味着土地资源有 限性在该经济系统中起到分散力的作用。这些厂商位于线性市场[0,1]中,每个厂商都使用一单位土 地进行生产。
技术扩散。本文中的技术是指通用技术,也就是制造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内部有众多的生产部门,但 制造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各自都有其通用的技术。通用技术在空间中是以特定衰减率扩散的。厂商在 它所能接触到的技术中选择最先进的技术进行生产,进行技术创新时也以这种技术为基础进行创新, 这种技术包括它自身的技术在内。
Lt 代表第t 期的劳动力总量。因此, LYt Rt t Lt 表示第t 期每个消费者(劳动者)
1.消费者行为分析
Max

U
ciMt , ciSt
ciMt
ciSt 1 (1)
s.t. piMt ciMt piSt ciSt wit LYt
求解上式可得:
ciMt wit LYt piMt ciSt 1 wit LYt piSt
依据上述假定,我们可以推演出两个基本结论,这些在简化模型、拟合现实经济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因此尽管两类企业均处于完全竞争环境,但仍要投资于技术创新活动,以 此最大化当期利润与其他企业争夺下一时期的土地使用权,这样企业才能持续生存并进行生产经营活 动;第二,由于企业需要争夺土地使用权、雇佣劳动力进行生产活动,因此厂商前一个时期的事后利 润只能持有一个时期。根据上述两点可以推演出,当企业进行生产活动决策时,它只需要最大化当期 利润,由此达到简化模型的目的。
东北经济的衰落
现实背景:建国初期基于实施工业化战略的迫切需求,政府大力巩固东北地区重工业体系的地位。在 “一五”计划末期,东北地区就已成为全国第一个以钢铁、机械工业为主的重工业基地。改革开放后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东北工业企业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法 则。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很多传统产品因不具备核心竞争力或竞争力低下而被市场淘汰,致使东北 工业经济效益普遍下滑,也被称为“东北现象”,与此同时人才的流失更是加速了东北经济的衰落进 程,尽管国家正在加紧实施振兴东北的一系列政策,但就目前实际状况而言其效果并不明显。
理论背景:围绕如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国内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最主要的观点是通过产 业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进而产生集聚效应带动当地产业的换代升级推动经济发展,同时为东部 地区发展高端产业腾出空间。这种过程的持续演进,则不仅可以实现东西部产业转移的“雁形模式” ,也可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因为区域协调发展就包含在这种产业的持续运动过程之中。然而,学界 关于我国产业是否已经具备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条件,或者是否已经开始向中西部转移并没有 形成统一的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