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著导读 《巴黎圣母院》》优质课教案_15

合集下载

部编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著导读 《巴黎圣母院》》优质课教案_9

部编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著导读  《巴黎圣母院》》优质课教案_9

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雨果的生平与主要作品,理解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2、激发阅读兴趣,熟悉内容提要,体会主人公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性美;3、介绍多角度对比手法及其效果。

二、重点难点:教学目标2、3三、辅助手段:多媒体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885年6月1日,法国举行了一次国葬,这是一次有200万人参加的规模空前的葬礼,然而,哀悼的既不是显赫的法国国王,也不是战功卓著的将军元帅,而是《巴黎圣母院》的作者维克多·雨果。

雨果是怎样一个人?他的一生有怎样的成就呢?竞有如此多的粉丝来为他送行。

今天,让我们走进雨果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来一探究竟。

(多媒体放映课题)。

二、雨果简介:(1802—1885) 幼年深受母亲影响,政治观点偏于保守。

20年代受法国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政治态度开始转变,文学观点也逐渐从保守立场转向浪漫主义。

1831年,雨果完成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的创作。

这是他所有小说中浪漫主义色彩最浓的一部。

他是19世纪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家,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

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板书:推介理由:1、名家名作。

)三、创作缘起:数年前,雨果参观圣母院时,在一座尖顶钟楼的阴暗角落里,发现有个手刻的字:’ANAГKH (希腊语“命运”的意思)。

这几个大写的希腊字母,经岁月侵蚀,黑黝黝的,深深凹陷在石头里面。

所蕴藏的宿命和悲惨的意义,深深震撼了作者的心灵。

雨果左思右想,这苦难的灵魂是谁,非把这罪恶的烙印,或者说这灾难的烙印留在这古老教堂的额头上不可,否则就不肯离开这尘世。

基于以上对命运的深刻思考,雨果开始了对《巴黎圣母院》的创作。

(点拨:丰厚的学识积累和对“命运”的深刻思考是写作的前提。

)据雨果夫人回忆:他买了一瓶墨水和一身灰色羊毛披肩,将全身从脖子到脚尖统统包住。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教案

巴黎圣母院教案【篇一: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教案】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教案高一语文组熊宇红【教学目的】1、激发学生阅读《巴黎圣母院》的兴趣,在课堂导读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自主阅读2、消除阅读《巴黎圣母院》中存在的障碍,大致了解小说的人物、情节及欣赏的角度【教学重点】1、消除阅读障碍,提出阅读《巴黎圣母院》的建议2、化长为短,以片段学习与影片相参照为案例进一步学会阅读、欣赏外国长篇小说的方法【教学难点】1、如何化繁为简地介绍中世纪的欧洲及法国2、如何引导学生欣赏作者既精彩幽默有时又有些罗嗦冗长的语言【课前准备】让同学进入教学博客,完成“讨论区——一吐为快”中预设的问题,从而达到在阅读、交流中合作解决问题的目的【教学内容与活动安排】一、导入课堂背景音乐:法语版音乐剧《巴黎圣母院》中单曲《美人》吉普赛女郎(爱斯美拉达)、钟楼怪人(卡其莫多)是世界文艺长廊中的经典形象,一个无与伦比地美,一个世所罕见地丑。

但人们熟悉了解他们的途径更多是通过电视、电影、音乐剧甚至是动画片。

《巴黎圣母院》是各种艺术门类改编“永恒的主题”。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巴黎圣母院》,回到最原汁原味的小说本身。

二、教学过程(一)走近雨果维克多〃雨果 (1802.2.26-1885.5.22)是举世闻名的法国诗人、剧作家、小说家、散文家、政论家和文艺理论家,2002年他诞生200周年时,法国把当年命名为“雨果年”,足见其在法国和世界文学史上极为重要的地位。

作品有26卷的诗歌、20卷的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学论著、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

在中国,雨果更多以小说家的身份出现,因为中国的读者更熟悉他的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其中《巴黎圣母院》“法国浪漫主义历史小说的杰作”“浪漫主义文学的里程碑”为雨果“成为法国以至欧洲最重要作家之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跨越阅读障碍,提出阅读建议1、问题一:拖沓冗长,难以继续绕过障碍,先看故事。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巴黎圣母院》阅读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巴黎圣母院》阅读课教学设计

《巴黎圣母院》阅读课教学设计周至四中胡小芳选题设想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阶段学生要阅读5本以上名著,字数达到150万以上。

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提高语文素养。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代表作,是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

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丝美拉达。

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

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作者将可歌可泣的故事和生动丰富的戏剧性场面有机地连缀起来,使这部小说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小说浪漫主义色彩浓烈,且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它是运用浪漫主义对照原则的艺术范本。

《巴黎圣母院》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艺术风格都有明显的浪漫主义特征:奇异曲折、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妙趣横生、别出心裁的奇遇巧合;强烈鲜明的美丑、善恶对比;丰富生动、珠玑迸发、富有哲理意味的语言。

通过导读,来消除学生对外国名著的畏难情绪,增加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信心;让学生整体把握作品,窥一斑而识全豹,让学生高屋建瓴,了解其旨意,以极为精确而又充满意蕴的文字,对名著的概述及精要部分做了介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学习惯,指点进行名著阅读的门径。

【教学设想】作为阅读课我打算结合文本的视觉和影视的视觉效果,使学生产生欣赏的欲望,然后以学生的潜心阅读为主。

本课程以《巴黎圣母院》小说读本为依托,较全面地阅读;以课本导读为线索让学生通过活动(名著改编影片片断观赏、精彩片段选读赏析),感受名著的艺术魅力。

因此,《巴黎圣母院》的教学定位为基于课内,面向课外,以求达到以学带读,以读促学的目的。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一)消除学生的阅读障碍,引导学生整体把握作品的,感受作品的艺术美,激发阅读兴趣。

部编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著导读 《巴黎圣母院》》优质课教案_0

部编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著导读  《巴黎圣母院》》优质课教案_0

一、教学目标:1. 学习本文多重对比描写和场面描写方法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3. 能够对人性中“美与丑”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并能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学习本文多重对比描写和场面描写方法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能够对人性中“美与丑”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并能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三、教学方法:讨论探究法、点拨法四、课时安排: 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学生阅读节选部分,整体感知课文1、思考:(1)中心事件是什么?明确:卡西莫多受刑(2)受刑分几个阶段?明确:受刑前、受笞刑、示众(3)围绕中心事件,写了哪些场面?明确:施刑者行刑、群众侮辱折磨、、爱斯梅拉达喂水喝(4)场景法叙事是《巴黎》的写作手法之一,选文中哪个场景最令人感动?明确:喂水喝(5)为什么喂水给仇人喝?副主教为什么弃之不顾?明确:善良,人性的美丽自私,阴险,道貌岸然((二)人物形象理解1、读一读57段至67段,让我们感受一下这动人的一刻,同时,思考一下,卡西莫多受刑时皮开肉绽,鲜血直流都没有流泪,为什么在喝到爱水后流下也许是生平第一次泪?(提示:这水肯定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水,那是什么境况下的水呢?这水中包含着些什么呢?)(也可分三问来理解)(1)让学生读代表性语句(2)体会卡西莫多此时心情(3)读表现口渴语句、读三次要水喝的,体会卡西莫多的身体上的痛苦。

明确:伽西莫多在受刑时受尽其他群众的侮辱折磨,连他此生最重要、最爱戴、最崇敬的、唯一的亲人都在他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弃他不顾,连喊三次给水喝却招来更多的侮辱折磨。

失望至极,爱斯梅拉达出现后,他本以为爱斯梅拉达是来报复的,没想到爱斯梅拉达以德报怨、不计前嫌,对善良姑娘的感激、对自己的自责,这人性的自然流露,令他掉下了也许生平第一颗眼泪。

2、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这样一对比,人性的美丑显露无遗。

通过多角度对比表现人物性格和主题,是《巴黎圣母院》的主要特色,节选部分中就有多重对比,找出这些对比,思考这些对比有什么作用?明确:1、伽西莫多的外在形象和内在德行外在丑陋,但内心善良,受刑时有超人的顽强和忍耐,可是爱~送水时却流出感激之泪。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 2 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教学设计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认识并认识作家雨果一生及其代表作品。

2·阅读高中语文必修一名著导读部分,经过梳理主要人物关系,认识《巴黎圣母院》这部作品的故事情节。

3·借助优秀电电影段和与之对应的原著的赏析,领会雨果美丑比较原则。

学习重点:借助优秀电电影段和与之对应的原著内容的赏析,领会雨果“美丑比较”原则。

学习难点:借助雨果对爱斯梅拉达与卡西莫多典型性格的塑造,研究雨果所宣扬的人道主义的精神力量。

课时安排:一课时学习过程:一·自主预习简介作家、作品【知识链接】1·雨果( 1802-1885), 19 世纪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家,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幼时深受母亲影响,政治见解比较保守,最初的作品都是一些歌颂王朝威仪的颂诗,从前碰到国王的赏赐。

20 年代受法国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

1827 年,雨果公布《〈克伦威尔〉序》,强烈抨击了古典主义的各样清劝说律,主张自然中存在的所有,无论是丑的恶的还是美的崇拜的,都可以成为艺术题材,而且提出了美丑比较的审美原则,从而使这篇序言成为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宣言。

随后公布了包括戏剧《欧那尼》,诗集《东方集》《秋叶集》在内的一大批拥有显然浪漫主义色彩的剧本,诗歌和小说。

1831 年,雨果完成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的创作。

1851 年 12 月,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雨果公布演说,激励民众起义抗争。

起义被镇压后,雨果被迫开始了十九年的流亡生活。

这十九年的生活虽苦不堪言,但并没有磨掉雨果的锐气,也没有让他低落下去,相反他的创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雨果文思泉涌,诗集《处分集》《静观集》,大型史诗《历代传说》以及小说《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等接踵问世。

这些作品想象丰富,色彩浓厚,画面弘大,气派雄浑,感情火热,充满着向非正义宣战的浪漫主义激情,成为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性作品。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2巴黎圣母院导读教案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2巴黎圣母院导读教案

word整理版学习参考资料巴黎圣母院》导读一、作者生平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19世纪著名的诗人、小说家、文艺评论家和政论家。

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

1802年2月26日生于法国东部的贝尚松。

幼年时跟随父亲到过意大利、西班牙,在西班牙开始受小学教育。

雨果的母亲是波旁王朝的拥护者,对少年雨果影响颇深。

波旁王朝复辟后,雨果的父亲又宣誓效忠新统治者,雨果跟随母亲回到了巴黎。

由于雨果家庭在复辟王朝统治下的政治利害关系,也由于他母亲的影响,雨果初期的创作有保守的倾向。

查理十世上台后,变本加厉的反动统治反而使自由主义思潮日趋高涨,在此背景上,雨果的政治态度开始有了转变。

1827年,他发表了著名的《(克伦威尔)序》,成为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

直到1840年,他以丰富的戏剧,诗歌及小说创作显示出浪漫主义文学的实绩。

金融家王朝的建立与巩固,使雨果逐渐在政治上采取了和现实妥协的态度。

1851年路易'波拿巴发动反革命改变,宣布帝制,大肆进行镇压,雨果和他的政派发表宣言试图反抗,但遭到失败,政变后的12月11日,他被迫流亡国外19年。

word整理版学习参考资料 1870年,拿破仑三世垮台,雨果结束了长期的流亡生活,凯旋式地回到巴黎,受到巴黎人民的热烈欢迎。

1885年,雨果逝世于巴黎,法兰西举国致哀,巴黎举行了规模宏大的葬礼。

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他的创作期长达60年以上,作品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

雨果的不朽名著《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小说杰作至今为广大人民所喜爱。

二、故事梗概当巴黎市民正沉浸在'愚人节'的狂欢中时,法院大厅内正在进行'愚人之王'的选举。

大家把幸运待选的'愚人之王'带了出来。

高中语文必修二《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优秀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必修二《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优秀教学设计

《巴黎圣母院》导读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雨果及写作背景,识记故事情节。

2.学习本文多重对比描写和场面描写方法以及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3.能够对人性中“美与丑”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并能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观。

【教学过程】一、导语巴黎圣母院——欧洲伟大的教堂建筑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欧洲伟大的浪漫主义小说。

伟大建筑+ 伟大作品=一部规模宏大的石头交响乐。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巴黎圣母院》,回到最原汁原味的小说本身。

二、走近文学大师,激发阅读兴趣维克多·雨果(1802.2.26-1885.5.22)是举世闻名的法国诗人、剧作家、小说家、散文家、政论家和文艺理论家,2002年他诞生200周年时,法国把当年命名为“雨果年”,足见其在法国和世界文学史上极为重要的地位。

作品有26卷的诗歌、20卷的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学论著、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

在中国,雨果更多以小说家的身份出现,因为中国的读者更熟悉他的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其中《巴黎圣母院》被誉为“法国浪漫主义历史小说的杰作”“浪漫主义文学的里程碑”,为雨果“成为法国以至欧洲最重要作家之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简介:1.《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

它以离奇的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

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

书中人物和事件,即使源于现实生活,也被大大夸张和强化,在作家笔下构成一幅绚丽而奇异的画面,形成尖锐的善与恶、美与丑的对比。

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2. 主要人物:爱斯梅拉达---吉卜赛女郎卡西莫多---圣母院的敲钟人,克罗德的养子克罗德·弗罗洛---圣母院的副主教弗比斯---国王卫队队长甘果瓦---诗人(爱斯梅拉达的名义丈夫)居第尔---修女(隐修女,爱斯梅拉达的生母)克洛潘---乞丐王四、整体感知情节,激活课堂气氛课堂问题:1、哪位读过这本书的同学来把内容简要概括一下?2、读后你认为它哪方面情节写得美?(情节)同学们最好这么来谈:我认为……情节好。

语文人教版必修二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学案设计(含答案)

语文人教版必修二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学案设计(含答案)

《巴黎圣母院》学案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了解小说的人物/情节和欣赏的角度;②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深刻理解小说的主题。

2.过程和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巴黎圣母院》的兴趣,在课堂导读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自主阅读。

3.情感与态度:对人性中“美与丑”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观。

二、导读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雨果(1802—1885),是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家,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他自幼多才多艺,尤其热衷于文学,14岁开始写诗,15岁写的《读书乐》就获法国学士院征文奖。

1827年,雨果发表《<克伦威尔>序言》,提出系统的浪漫主义文学主张,被称为法国浪漫主义戏剧运动的宣言。

随后发表了戏剧《欧那尼》、诗集《东方集》《秋叶集》等一系列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

1831年,他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

1851年,他因反对路易•波拿巴的独裁专制而遭到迫害,开始了长达19年的国外流亡生活。

在此期间,他的诗集《惩罚集》《静观集》、大型诗史《历代传说》以及小说《悲惨世界》《海上劳工》和《笑面人》相继问世。

1870年,他结束流亡生活,回到巴黎继续参加政治运动。

1885年5月,雨果病逝于巴黎,法国人民为他举行了国葬,遗体也被送到专门安葬伟人的先贤祠。

2.写作背景在1828年初,雨果就开始酝酿《巴黎圣母院》这部作品,直到1830年七月革命爆发当天,在波旁王朝垮台的欢呼声中,他才正式动笔开始创作,小说于1831年2月出版。

小说的创作时期,正当雨果从政治上逐渐脱离保守派立场而倾向自由民主,文艺上逐渐脱离古典主义而提倡浪漫主义之际。

小说以十五世纪末路易十一统治下的巴黎为背景,自然可以视为一部历史小说,小说以一个吉卜赛女郎的经历为中心,描写下层人物的生活。

雨果注意描写当时的历史风貌,正如他自己所指出的:“这是十五世纪巴黎的一幅图画”。

在小说中,中世纪的民间节日,上演神秘剧,推选丑人之王的古风得到细致的描绘,特殊的流浪人社会,在街头和广场耸立的绞刑架、阴森恐怖的巴士底狱、巫术和炼金术的流行、宗教享有的特权、国王隐蔽和行踪不定的生活都一一得到再现。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二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导读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二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导读教学设计

《巴黎圣母院》导读教学设计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激发阅读原著的兴趣,进一步进行自主阅读;掌握其要义与艺术特色,欣赏作者美丑对照的写法以及对比手法的运用,达到对《巴黎圣母院》的深一层认识;掌握名著欣赏的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鉴赏性阅读《巴黎圣母院》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四百多年前法王路易十一统治时期的历史真实;通过导读,读出真善美,学会珍惜幸福生活,珍惜生命中的幸福瞬间。

教学重点消除阅读障碍,提出阅读《巴黎圣母院》的建议;学会阅读、欣赏外国长篇小说的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化繁为简地介绍中世纪的欧洲及法国;如何引导学生欣赏作者美丑对照的写法以及对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吉普赛女郎(爱斯美拉达)、钟楼怪人(卡其莫多)是世界文艺长廊中的经典形象,一个无与伦比地美,一个世所罕见地丑。

但人们熟悉了解他们的途径更多是通过电视、电影、音乐剧甚至是动画片。

《巴黎圣母院》是各种艺术门类改编“永恒的主题”,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巴黎圣母院》,回到最原汁原味的小说本身。

二、走近雨果维克多·雨果 (1802.2.26-1885.5.22)是举世闻名的法国诗人、剧作家、小说家、散文家、政论家和文艺理论家,2002年他诞生200周年时,法国把当年命名为“雨果年”,足见其在法国和世界文学史上极为重要的地位。

作品有26卷的诗歌、20卷的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学论著、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

在中国,雨果更多以小说家的身份出现,因为中国的读者更熟悉他的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

其中《巴黎圣母院》“法国浪漫主义历史小说的杰作”,“浪漫主义文学的里程碑”,为雨果“成为法国以至欧洲最重要作家之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情节感知1、时代背景《巴黎圣母院》写于法国风云变幻、阶级斗争激烈的年代。

1794年雅各宾政权被推翻后,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权随之建立;人民群众的处境日益恶化,巴贝夫的秘密组织——平等社的活动遭到失败,保皇党的叛乱不断发生。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说课教学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说课教学课件
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
【典型人物】 1.卡西莫多 卡西莫多是雨果理想中“善”的化
身,是雨果根据“美丑对照”原则创造 的人物形象。他外表丑陋——有着丑到 极点的相貌:几何形的脸、四面体的鼻 子、马蹄形的嘴、参差不齐的牙齿、独眼、耳聋、驼背……似 乎上帝将所有的不幸都降临在了他的身上。他受尽嘲弄,但内
4.弗比斯 弓箭队队长弗比斯,外表英俊潇洒,内心卑鄙下流,是个 朝三暮四、玩弄女人的骗子。在爱斯梅拉达被押赴广场时,他 仍然和另一个女子谈情说爱,对爱斯梅拉达的爱消失得无影无 踪。当爱斯梅拉达向他发出死亡前最后的呼唤时,他居然匆忙 地拉着他的未婚妻躲进了屋里,对爱斯梅拉达被绑上刑场冷漠 不顾。
【经典情节】 1.愚人王选举 1432年1月6日,巴黎市民沉浸在
心崇高,是一个富有正义感、富于感情的人。他对爱斯梅拉达 的爱慕是一种混合着感激、同情和尊重的柔情,一种无私的、 永恒的、高贵纯朴的爱,完全不同于弗罗洛那种邪恶的占有欲, 也不同于花花公子弗比斯的逢场作戏。雨果通过这一形象,树 立起一个人类灵魂美的典型。这一形象还体现了善战胜恶、真 诚战胜虚伪的理论。
D.在愚人节的狂欢中,巴黎市法院大厅进行“愚人之王”的 选举,谁长得最丑、谁笑得最怪最难看谁就有望当选。最后巴 黎圣母院的敲钟人卡西莫多因外貌奇丑而当选。人们给他戴上 皇冠,披上袍子,还给了他一支口哨,让他坐在高高的轿子上 沿街游行。 E.巴黎的乞丐王国区域,是一个很大的广场,居住着巴黎的 下层人民,他们中有法国人、西班牙人、意大利人、德国人, 他们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白天是乞丐,晚上是小偷。爱斯梅 拉达就住在这个区域。
18.卡西莫多杀死弗罗洛 太阳升起来了,所有巴黎城中的建筑物顶都像同时着了火 一般绯红。穿白衣的爱斯梅拉达脖子上套着一个绳结,在空中 摇晃。弗罗洛在圣母院楼上伸长脖子端详着蜘蛛捕苍蝇的图画, 他的脸上迸发出一个魔鬼的笑容,一个不会是人类所能有的笑。 悲痛的卡西莫多一面看着被绞死的爱斯梅拉达,一面看着那笑 容,他向弗罗洛猛扑过去,愤怒地把他推下教堂顶楼。弗罗洛 像一块掉下的瓦片一样,跌到街石上,没了人形。

2022年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巴黎圣母院》》

2022年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巴黎圣母院》》

整本书的阅读在救助中见美丑——?巴黎圣母院?导读三明一中陈荔平教学目标:1、学习名著阅读的根本方法。

2、了解雨果的“美丑对照的审美原那么〞,培养学生追求美、憎恶丑的情感。

3、树立正确的人性观、爱情观。

教学重难点:1、学会赏析人物形象,分辨人性的真善美假恶丑。

2、学习多角度比照表现人物性格和主题的方法。

3、形成正确的人性观、爱情观。

教学方法:以多媒体手段导入新课,以问题引导赏析经典片段,以学生表演活动体悟人物情感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名著读什么?品读经典情节,赏析人物形象,欣赏创作手法,思考社会人生活动一:谁来救加西莫多?这部名著在上个世纪被屡次拍成电影,其中1956年版的最经典,我们一起欣赏电影的一个经典片段“一滴眼泪换一滴水〞〔2分钟〕台上受刑的是谁?加西莫多,一个长得奇丑的弃儿,敲钟人,劫持说明无知为何被鞭刑?克洛德〔副主教〕唆使他劫持埃斯梅拉达,被卫队长菲比斯送水的是谁?埃斯梅拉达电影是导演的再创作,作为读者应该要亲自阅读原著,才能品出原汁原味。

下面让我们就从经典情节入手,走进这部大作。

第一个经典片段“一滴眼泪换一滴水〞,即第一次的救助加西莫多落难了,谁会来救加西莫多?克洛德?劫持的主谋,教堂副主教,收养他的主人骑在它背上的神甫看清了犯人是谁的时候,那神甫却低下眼睛,用两只踢马刺踢着骡子急忙转身走开了,好象在逃避一声耻辱的呼唤似的,他很不愿意在那种场合被一个不幸的人认出来并且向他致敬呢。

那个神甫正是副主教堂·克洛德·孚罗洛谁给他配个画外音?天哪!这该死的倒霉蛋,千万别扯上我!快走!为何克洛德不上前救他?怕连累他,怕劫持埃斯美拉达的事暴露副主教的冷漠、自私,道貌岸然、缺乏同情心周围的人?不救助不同情,反而哄笑,扔东西,咒骂何处可见?两处描写,鞭打时,要水时邪教的怪物!〞一个说。

“骑扫帚把的家伙!〞另一个嚷道。

可恶的敲钟人?〞“敲晚祷钟的就是这个魔鬼呀!〞“啊,聋子!独眼!驼背!怪物!〞“这个丑像比所有的医药还能使孕妇流产呢!〞鞭打时,民众的咒骂侮辱主要是针对他的外表丑陋,因外表丑觉得他内心是恶,足见他们的浅薄无知要水时,民众扔脏东西、石子,把一块在阴沟里泡过的海绵扔到他脸上,“拿去吧,恶汉!算我欠你的情有个妇人把一块石子向他头上扔去:“这是给你在黑夜里用那些倒霉的钟惊醒我们的教训!〞“这只碗给你去喝水!〞一个男人把一个破瓦罐向他的胸脯扔去,“我老婆就是因为看见你从她面前走过,才生下了一个两个脑袋的娃娃!〞“我的母猫生下了一只六只脚的小猫!〞一个老妇把一块瓦片向他头上扔去,尖声嚷道。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巴黎圣母院》》2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巴黎圣母院》》2

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教学设计嘉峪关市酒钢三中万多君授课内容: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授课班级:高一(1)班教学目的1、通过对《巴黎圣母院》的了解,激发并培养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在课堂导读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2、通过教师对《巴黎圣母院》的分析,引导学生大致了解小说的人物、情节、主题及小说鉴赏的基本方法教学重点1、消除阅读障碍,提出阅读《巴黎圣母院》的建议2、以片段学习与影片相参照,进一步学会阅读、欣赏外国长篇小说的方法教学难点对中世纪的欧洲及法国相关历史背景的了解课前准备:1、上课前两周利用阅读课布置学生通读《巴黎圣母院》原著至少一遍2、课前播放电影《巴黎圣母院》,并留相关问题由学生提前查阅资料教学辅助手段:t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851年6月1日,法国举行了一场有2021人参加的隆重的葬礼。

这场葬礼哀悼的既不是至高无上的国王,也不是战功卓著的将军,而是世界文学名著《巴黎圣母院》的作者维克多·雨果。

作为享誉世界的文学名著,《巴黎圣母院》塑造了吉普赛女郎爱斯梅拉达、敲钟人卡西莫多等众多经典文学形象。

这些形象,有的很美,美得无与伦比;有的很丑,丑得世所罕见。

《巴黎圣母院》也是各种艺术门类改编“永恒的主题”。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巴黎圣母院》,回到最原汁原味的小说本身。

二、欣赏名著(一)走近雨果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作家雨果:(t展示)维克多·雨果 1802-1885,法国诗人、剧作家、小说家、散文家、政论家和文艺理论家。

2021年他诞生2021年时,法国把当年命名为“雨果年”,足见其在法国和世界文学史上极为重要的地位。

作品有26卷的诗歌、2021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学论著、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

在中国,雨果更多以小说家的身份出现,因为中国的读者更熟悉他的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其中《巴黎圣母院》被称为“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里程碑”板书:雨果《巴黎圣母院》“浪漫主义文学的里程碑”(二)回顾方法结合学生已有的小说阅读知识,梳理小说阅读方法,提出阅读建议师生探讨:阅读一篇小说,应该从什么角度切入呢?(教师引导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归纳)明确:小说阅读的切入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题、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课堂设置:教师以学生熟悉的小说《祝福》为例,引导学生梳理小说的阅读方法例:小说塑造了祥林嫂这样一个饱受封建礼教和婚姻生活折磨的妇女形象(人物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教案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阅读《巴黎圣母院》的兴趣,在课堂导读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自主阅读
2、了解小说的人物、情节及欣赏的角度
【教学重点】
1、消除阅读障碍,提出阅读《巴黎圣母院》的建议
【教学难点】
1、如何理解文章美丑对照的原则
2、理解并归纳《巴黎圣母院》的艺术特色
【课前准备】预习并预设问题,从而达到在阅读、交流中合作解决问题的目的;影片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内容与活动安排】
第三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介绍了雨果,这位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家,认识了美丽善良的吉普赛女郎(爱斯梅拉达)、钟楼怪人(卡西莫多),还有阴郁的副主教弗洛罗,英俊却花心的侍卫队队长弗比斯,还有诗人甘果瓦,乞丐王国的善良的人们,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巴黎圣母院》故事的背后,去欣赏雨果——这位法国诗人、剧作大家创作的巧妙和他的良苦用心。

二、教学过程
(一)整体介绍
《巴黎圣母院》是雨果浪漫主义的代表作。

他运用对照的方式组成惊心动魄的情节,创造了异乎寻常的人物。

作者通过四个男人与爱斯梅拉达的爱的对照及其人物本身的自我对照,表现四种不同的爱和作者对真、善、美的鉴别准则及爱憎态度。

(二)思考讨论:
1、请学生前后左右自由分组,用十五分钟的时间,思考讨论两个问题:
问题一:小说中四个男人:弗比斯、弗洛罗、甘果瓦和卡西莫多,他们对爱斯梅拉达的爱有何不同?
问题二:《巴黎圣母院》的艺术特色对照原则和浪漫主义的夸张与幻想表现在哪儿?
2、教师可以在讨论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帮助
3、每个小组明确指定发言的同学
(三)分析鉴赏
1、请学生发言
2、教师明确:
不同的爱
(1)弗比斯:轻浮的爱
弗比斯是爱斯梅拉达唯一心爱的男人。

在卡西莫多劫持爱斯梅拉达时,他英雄般的救了她,爱斯梅拉达死心塌地的爱上他。

而弗比斯呢?实际是个轻薄的花花公子,他对爱斯梅拉达的爱只是逢场作戏。

对他来说,美丽但贫穷的爱斯梅拉达绝不是他的梦中情人,而对表妹德丽丝小姐,弗比斯爱的是她的名门与嫁妆。

因此当爱斯梅拉达落难无辜的被黑暗势力迫害致死时,他根本不看她一眼,与贵族小姐完婚了。

因此,弗比斯的俊美掩盖着心灵的空虚与丑恶。

(2)弗洛罗:轻浮的爱
弗洛罗与爱斯梅拉达的矛盾是小说的主要线索。

弗洛罗外表道貌岸然,骨子里却是衣冠
禽兽。

他对爱斯梅拉达的美色垂涎三尺,表现出疯狂的爱恋,但这是一种兽念,占有。

在勾画弗洛罗的卑劣灵魂时,作者运用一分为二的辨证观,一方面写他的灵魂是丑恶的,品行是卑下的:另一方面也说明弗洛罗的兽欲意念的强烈与西方宗教的禁欲主义分不开,弗洛罗既是施恶者,也是受恶者。

(3)甘果瓦:干瘪的爱
爱斯梅拉达出于不让有才学的诗人无辜丢命的目的表示愿意与他结婚,而并非爱上他。

甘果瓦虽然知识丰富,却是一个“心灵本来就是混沌,无决断,且复杂的人”,对爱斯梅拉达的救命之恩知而不报,这就说明这个人无情无义;当爱斯梅拉达受难时还协助敌人陷害救命恩人,这说明他不但是懦夫,庸人,还是一个无灵魂无品行的卑鄙恶人,因此甘果瓦对爱斯梅拉达的感情是一种干瘪的无品行的爱。

(4)卡西莫多:纯正自卑的爱
他对爱斯梅拉达的爱慕从外表看来似乎不配,而且他内心也有自卑感,但这是他对理想的追求,是一种忠诚,感恩,崇拜及献身的精神,是人类自然天性中最美好的情感。

因此,卡西莫多的形象是《巴黎圣母院》众多形象中最具美学价值的形象,外表丑陋无法淹没灵魂的纯洁。

《巴黎圣母院》的艺术特色
对照原则
1、“美丑对照”原则的运用
(1)人物之间对照
①爱斯梅拉达(美貌)—卡西莫多(丑陋);
②爱斯梅拉达(善良)—弗罗洛(狠毒);
③爱斯梅拉达(钟情)—弗比斯(轻薄)。

(2)人物自身对照
①卡西莫多:外表丑陋却内心高尚;
②弗比斯:英俊潇洒却人格卑劣;
③弗罗洛:道貌岸然却阴险恶毒。

浪漫主义的夸张与幻想
(1)、惊心动魄的情节:
被劫之后意外获救、遭陷害后送上刑场、被救入院险象环生、临刑前夕母女相认;
(2)、异乎寻常的人物:
美得白璧无瑕、丑得令人恐怖;
(3)、离奇怪诞的场景:
狂欢节上五光十色的人群、千奇百怪的笑声和表情、遗骸分开化为尘土;
3、小结:雨果通过描写这四个处于不同地位,不同阶级的人对爱斯美拉达的内容不同,方式不同的爱,在强烈对照中揭示了美与丑,善与恶,形式与内容,灵魂与躯体,情与欲之间的内在矛盾。

(三)课后作业
1、思考《巴黎圣母院》中给你印象最深的地方
2、课外自行阅读雨果的《悲惨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