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各类题型答题规范、技巧及模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各类题型答题规范、技巧及模式在一轮扎实复习的基础上,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在剩下的模拟测试和练习中,挑重点多背诵识记、悟透语文科目的采分点,随时反思改进自己在解题思路和答题规范等方面的不足之处并及时改进,理清作文的写作逻辑和思路,一定会考出不错的分数。即使使基础不很理想的同学,提高十至二十分也是有可能的。

一、语文考前准备工作

语文学科,考前要做的是“认真静悟,充分准备”。要三温习。一是温习课本。重点是文言文。二是温习平日笔记和做过的参考用书。每个考点中的“考点说明”“题型示例”“技巧指津”“内容盘点”。三是温习做过的例题、错题。考前每天都要做一定的练习,但强度不要太大,主要是为了保持状态。

古诗鉴赏、现代文阅读等要温习“答题模式”,了解哪类题该如何表述,如何答中“采分”点。从往年高考情况来看,学生在书写、语病、翻译、古诗主观题等部分丢分较多。而高考前的最后阶段,最能拿分的是基础知识,考生不妨看看名言名句,但时间有限,背书时不需要全部默写。

要想利用最后这几天迅速提升作文能力有些不太现实,因此考前最后一周,作文的复习,主要是抓素材和角度,其次是不妨找些自已以前写过的适合高考出题角度和方向的好作文再温习一下,也许高考时得以套用也说不定。

学生考前不妨看看报纸上的“新闻评论”,既能舒缓紧张心情,还能抓点新闻素材,学会从多种角度看待事件。

(一)做题前

告诫自己:“欲速则不达”;尽可能在试卷上将自己思考的痕迹写下;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绝对不轻易留下空白;切记“整洁、美观、有效”的原则。

(二)考试中

1.合理安排时间。

高考时,在8:30分进入考场到8:55分发试卷这段时间里,考生要放松。紧张时,采取深呼吸的方法慢慢呼气、吸气,同时可以想想背过的美词佳句或者类型题的答题思路,以缓解紧张情绪。发卷到开考铃响的“黄金5分钟”内,集中看成语、语病、得体等3个单选题和名句默写题,铃一响立刻涂卡。在考试过程中要注意,仔细审题,勾画题干要求,向仔细、认真要分。如要看清是选“正确的一项”还是“不正确的一项”等,防止因误审题而失分。作文一定要看好要求,认真审题,立意、观点明确,围绕话题或中心词分析材料,尽量多重复使用话题或中心词。作文主题要积极明朗、健康向上。

全卷150分,150分钟,平均一分钟拿一分。语文基础题控制在90分钟内,作文时间要保证55分钟,留5分钟左右检查试卷。选择题做完后要及时涂好答案,在审清题意的前提下,要相信第一感觉,不要轻易改动答案。

答题铃声响前,请先将答题卡和试卷上的准考证号码、座位号码、A或B卷号码、姓名等按规定填好。并准备好钢笔、2B铅笔、小刀(削铅笔用)、橡皮擦(擦选择题错误答案)等考试用具。无论如何不要因为这些考前就能做好的事情,占用答题时间。

2.要凝神定气,保持良好的心态。要正确看待题目的难易,记住分数面前人人平等,题目面前也人人平等,高考分数线本来就是个水涨船高的东西,牢记“我难人难,我不畏难;人易我易,我不大意”。做得顺手不得意忘形,做得艰难不灰心丧气。沉着冷静,该得的、能得的一分都不能丢。

3.仔细、全面审题。要看清题干要求,做题前先在题干的关键字眼上做好标记,明确是选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是错误最多的还是错误最少的,是全都相同的还是全都不同的,论述文是符合文意还是不符合文意,多选题是最准确的、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避免丢三落四,忙中出错。

4.文字表达题要对号入座,不要答错了位置,也不能更改题号。

5.作文一定要完篇,哪怕只剩下一两分钟,也可以用重复或改换开头的办法结个尾。

6.认真规范书写。字迹工整,不乱画涂改,不出现错别字。

二、高考语文各题型答题技巧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3题,9分,时间分配:13分钟,阅读5分钟,做题8分钟)

1.快速读文,树立3种读文意识:

(1)逆向阅读,即从试题到文本,带着题目去阅读文本;

(2)筛选勾画,即勾画关键词(代词、关联词、标志词,如:“可能”“将”“大概”“差不多”“大都”“正在”“主要”“如果”“假如”“但是”等)、关键句(解释句、议论句、说明句、主旨句、过渡句等);必要时用“?”等符号来提示;

(3)文脉整合,即理清思路。

2.精准答题,明确10大设误方式:

(1)答非所问(不需要回到原文)

(2)张冠李戴,表述A的内容说到B头上。

(3)无中生有(缺乏根据),选项内容在原文中无依据。

(4)偷换概念,和张冠李戴类似,但这里更多指向结果。

(5)以偏概全,局部、部分代替了整体。

(6)混淆时态(时空穿越或将未然变已然),将要发生的说成已经发生。

(7)或然变必然,可能发生说成必定发生。

(8)因果错乱,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因果关系。

(9)混淆是非(否定不当),故意对原文信息反说,正确的说错,错误的说对。

(10)指代有误,对文中某处的代词的指代表述错误。

3.突破几个失分点:

(1)逻辑推理法,即观点是否合常理,如只要努力学习就一定取得好成绩。(真的吗?);

(2)四比四看法,即比对对象(看近指还是远指);比对数量(看是多了还是少了);比对范围(看是扩大还是缩小);比对分句位置(看分句前后关系是否一致,如条件、因果、假设、递进等);

4.看好题目要求和选项信息,并找出选项在文中对应的区域,比对细微出入,多用排除法!

5.注意如下词语和说法:

(1)表示范围、程度的词语:全部、都、一些、部分、相关、所有、人人、每个、必须、一定、严重、非常、可能、似乎……

(2)表示时间、空间的词语:已经、将要、正在、完成、结束、成功……

(3)表示指代的词语:之、其、这、那、这些、那些、此、哪……

(4)表示肯定、否定的词语:没有、无、无非、拒绝、妨碍、防止、肯定……

(5)表示各种逻辑关系的词语:因果关系、转折关系、条件关系、假设关系、并列关系、递进关系。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4—6题,14分,15分钟)

1.选择题

读懂小说,仔细读选项,结合文本、主题、手法,找准语境,细致分析,认真比对。

2.概括小说情节

一般来说,单独设题6分的话,一定要按照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分点概括,概括均用“何时何地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