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模拟试题(二)-10讲解学习
(分章)产业经济学考试试题及其答案

(分章)产业经济学考试试题及其答案第一章产业经济学导论一、名词解释1、产业2、产业组织3、产业结构4、产业关联5、产业政策二、单项选择题1、判断宏观经济结构均衡与否的主要观察对象是(B )A产业结构B产业关联C产业布局 D产业政策2、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领域是(D )A国民经济总量 B 企业 C家庭 D产业3、产业组织运用的主要分析方法有(B )A定性分析B投入产出分析 C计量经济方法 D系统动力学方法4、把产业分为主导、先导产业的关联分类法是(B )A技术关联方式分类法 B战略关联分类法C原料关联分类法 D方向关联分类法5、中国封建时期最重要的产业政策是(A )A农本思想 B工商业思想 C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思想 D农工商思想三、多项选择题1、下面哪几个经济学家的研究领域涉及产业组织理论(A B C D )A张伯伦 B梅森 C贝恩 D谢勒2、产业政策的研究领域从横的方向看包括(A BC )A产业政策制定 B产业布局政策C产业技术政策 D产业政策效果分析3、产业经济学是一门融合(A BCD)基本理论的应用经济学A经济学 B管理学C文化学 D论理学4、四次产业分类法把所有的经济活动分为(ABC )A农业B工业 C服务业 D信息业5、产业应该具有以下某种同类属性或特征(ABCD )A同类产品或服务B相互密切竞争相关和替代相关的产品或服务C具有类似生产技术、生产过程、生产工艺等特征的物质生产活动或类似经济性质的服务活动D产业活动包括是经济性质的政治、社会等活动四、辨析题1、产业的经济活动是某些经济活动或部门经济活动2、产业经技介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之间3、重点产业属于支柱产业4、根据产业本身具有的不同层次的具体行为规律,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分为: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政策、产业布局、产业发展五、简答题1、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什么3、简述产业的分类方法4、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六、论述题1、如何理解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2、学习产业经济学的意义是什么?第二章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一、名词解释:1、马歇尔冲突;2、配第—克拉克定理;3、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二、单项选择:1 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专门对工业结构规律进行研究得出的霍夫曼比率是B A霍夫曼比例=消费品产值/资本品产值B霍夫曼比例=资本资料工业产值/消费资料工业产值C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产值/资本资料工业产值D霍夫曼比例=资本品产值/消费品产值2____A____提出了三次产业划分A费歇尔B瓦尔拉斯C马歇尔D霍夫曼3 SCP理论指的是BA 市场结构—市场主体—市场绩效B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C市场行为—市场结构—市场效果D 市场结构—消费主体—产品状况三、多项选择:1、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是指B DA 产品市场均衡B整个市场上所有的价格是如何相互作用并最终同时达到均衡的。
产业经济学2022年模拟题10

产业经济学2022年模拟题10(总分:95.00,做题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10.00)1.钢铁工业在生产中必须向采矿业、运输业、机械制造业等提出需求,这对钢铁工业来讲是一种( )(分数:1.00)A.前向联系B.后向联系√C.旁侧效应D.A或B解析:2.以下不属于哈佛学派观点的是( )(分数:1.00)A.着力于维护有利竞争的市场结构B.放松反垄断政策√C.一定的市场结构决定了企业的市场行为D.拥护哈佛学派的被称为结构主义者解析:3.马歇尔冲突指的是( )(分数:1.00)A.规模经济与垄断的矛盾√B.完全竞争与市场的矛盾C.竞争与垄断的矛盾D.垄断与市场的矛盾解析:4.以下属于HHI指数优势的是( )(分数:1.00)A.必须收集到该市场上所有企业的市场份额信息B.计算量不大C.收集资料比较方便D.HHI对规模最大的前几个企业的市场份额变化反映特别敏感√解析:5.后发优势论的创立者是( )(分数:1.00)A.大卫.李嘉图B.亚当.斯密C.格申克龙√D.弗里德曼解析:6.下列关于掠夺性定价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1.00)A.其目的是掠夺消费者剩余√B.其目的是驱除潜在竞争对手C.这种降价是暂时的D.通常情况下,在位企业将价格压低至成本水平以下解析:7.产业结构的演进是沿着以第( )产业为主导,到第( )产业为主导,再到第( )产业为主导的方向发展( ) (分数:1.00)A.二、一、三B.三、二、一C.一、二、三√D.一、三、二解析:8.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根本基础是( )(分数:1.00)A.进一步对外开放B.提高综合国力√C.强化法律、法规的作用D.提高国家的政治地位解析:9.在技术突变情况下两国产业发展生命周期模型的Ⅲ阶段,发达国家在新技术范式下的产业正处于扩张时期,迎来了产业发展的第二春,进入产业发展的( )(分数:1.00)A.扩张期B.调整期C.衰退期D.振兴期√解析:10.对产品质量和工作环境安全的规制属于下列哪个规制( )(分数:1.00)A.直接规制B.社会规制√C.行业自律规制D.间接规制解析: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1.产业经济学是一门融合( )基本理论的应用经济学科(分数:2.00)A.经济学√B.管理学√C.文化学√D.伦理学解析:12.有效竞争标准有( )(分数:2.00)A.市场结构标准与市场绩效标准√B.市场结构标准、市场行为标准、市场绩效标准√C.集中度、市场进入、产品差别化D.成本、规模、生产能力解析:13.产业结构理论体系包括( )(分数:2.00)A.主导产业选择理论√B.产业结构优化理论√C.幼小产业保护理论√D.产业关联理论√解析:14.衡量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状况的指标有( )(分数:2.00)A.消费者剩余√B.生产者剩余√C.社会总剩余√D.中闯商剩余解析:15.施塔克尔贝格模型的基本假设有( )(分数:2.00)A.产品同质√B.寡头实力不对称√C.以价格为决策变量D.先行优势√解析:16.产业安全评价的基本原则( )(分数:2.00)A.连续性原则B.主体性原则√C.系统性原则√D.科学性原则√解析:17.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分数:2.00)A.技术进步影响贸易结构,从而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化B.技术进步影响需求结构,从而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化√C.技术进步影响供给结构,从而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化√D.技术进步影响投资结构,从而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化解析:18.当代西方产业规制的模式有哪几种( )(分数:2.00)A.民间主导型产业规制√B.政府主导型产业规制√C.行业主导型产业规制D.政府民间平衡型产业规制√解析:19.下列有关产业的说法正确的有( )(分数:2.00)A.主导产业是指进入成熟期的产业B.支柱产业对整个产业结构的变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C.发达国家对“夕阳产业”采取的措施之一就是到发展中国家开辟市场D.对于“夕阳产业”可通过技术改造创造新的需求√解析:20.经济方面存在着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利的因素( )(分数:2.00)A.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人民生活不富裕,经济基础薄弱√B.许多经济关系尚未理顺√C.经济结构不合理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未步人健康发展的轨道√解析:三、名词解释题(总题数:5,分数:25.00)21.产业(分数:5.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产业:是国民经济中按照一定社会分工原则,为满足社会某类需要而划分的从事产品生产和作业的各个部门。
产业经济学 2套 附答案

产业经济学模拟题(2套附答案)试题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规模经济 2.进入壁垒 3 混合并购4.策略性行为 5.产业结构政策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范围经济的主要来源是什么?2.简述米尔格罗姆和罗伯茨模型。
3.垄断的基本类型有哪些?4.企业实施横向并购的动机是什么?5.自然垄断的判断标准是什么?三、案例分析题(共20分)中国移动电信市场的不对称管制当前我国移动通信市场的恶性价格战时有发生,对于其成因,许多人都归结为竞争的压力,但要追根究源的话,还应从不对称管制上找原因。
实行不对称管制的主要目的是压制主导运营商扶持新进入者,形成有效竞争。
因此,在资费是市场竞争主要手段的情况下,政府部门不但允许新进入者以较低的资费标准与主导运营商进行竞争,还对后者实行严格的价格控制,希望能通过这些措施使用户流向新公司。
1994年联通成立后,正是凭借这种资费优势进入移动通信市场。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尽管联通拥有资费优势并借此逐步扩大市场份额,但发展仍然比较缓慢,实力依然比较弱小,不能对当时的中国电信构成威胁,所以两者倒也能平安相处,爆发价格战的情况甚少。
然而,近年来联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实力逐渐增强,已经基本具备了叫板中国移动、与之在移动市场一决高低的实力。
面对联通带来的竞争压力,看到联通由于享受到了不对称管制带来的资费政策而吸引了大量的新用户,中国移动也只好在资费上下功夫,降低资费以使联通失去价格优势。
而联通为了抢占竞争的主动权,只得进一步下调资费。
双方竞相折价,恶性价格战自然就不可避免,而移动资费高额的利润也给他们提供了降价的空间。
由此可见,不对称管制对资费的管制引导了运营商把竞争的焦点放在资费上,促使他们把资费作为竞争的主要手段,从而导致恶性价格战的发生。
因此,不对称管制的资费管制尽管促进了联通的发展,但在联通已经成长起来的情况下,却间接导致了价格战的形成,使我国移动通信市场面临无序竞争的危险。
《产业经济学》试题库(完整版)

《产业经济学》题库一、名词解释产业、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集群、产业政策、产业布局、产业规制、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效应、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结构合理化、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淘汰产业、新兴产业、生产要素分类法、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掠夺性定价、管制、有效竞争、马歇尔冲突、配第—克拉克定理、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竞争机制、市场结构、市场集中度、HHI指数、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勒纳指数、贝恩指数、规模经济、霍夫曼工业化经验法则、进入壁垒、混合并购、策略性行为、地区产业结构、增长极理论、点轴理论、地区性产业布局、产业组织政策、战略产业、政府主导型产业规制、政府规制、法律规制、行政规制、卡特尔、资产专用性二、单选题1、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领域是(D )A、国民经济总量 B 、企业C、家庭D、产业2、把产业分为主导、先导产业的关联分类法是(B )A、技术关联方式分类法B、战略关联分类法C、原料关联分类法D、方向关联分类法3、中国封建时期最重要的产业政策是(A )A、农本思想B、工商业思想C、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思想D、农工商思想5、霍夫曼比例是指( A )A.消费品工业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净产值的比例B.供给与需求的比例C.轻工业品净产值与重工业品净产值的比例D.以上都对。
6、(A)提出了三次产业划分A、费歇尔B、瓦尔拉斯C、马歇尔D、霍夫曼7、SCP理论指的是(B)A、市场结构—市场主体—市场绩效B、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C、市场行为—市场结构—市场效果D 、市场结构—消费主体—产品状况8、产业组织是指(A)A、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市场关系B、产业中同类企业的总和C、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D、市场主体间的市场活动的集合9、马歇尔冲突指的是( A)A、规模经济与垄断的矛盾B、完全竞争与市场的矛盾C、竞争与垄断的矛盾D、垄断与市场的矛盾10、下列说法中对SCP的认识正确的一项(C)A、决定市场行为的主要依据是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和进入壁垒的高低B、在此体系中,对于市场结构的指标的研究处于重要的核心地C、市场绩效优劣的评价主要考虑产业资源配置效率、利润率水平、生产效D、市场行为的主体指的是消费者的消费行为11、可竞争理论的分析中心是(C)A、SCP理论B、市场绩效C、完全可竞争市场及沉没成本D、退出壁垒12 、HHI指数的优势在于(C)A、必须收集到该市场上所有企业的市场份额信息B 、计算量不大C 、HHI对规模最大的前几个企业的市场份额变化反映特别敏D 、便于收集资料13、勒纳指数与贝恩指数相比较,以下说法正确的有(D)A、两者都不是建立在不完全的理论假定基础上B、两者都建立在完全的理论假定基础上C、勒纳指数与贝恩指数相比,较易取得D、勒纳指数与贝恩指数相比,较难取得1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有(A)A、垄断市场的供应量比完全竞争市场高B、垄断造成巨大的福利损失C、垄断产生规模经济D、垄断必须以法律形式予以禁止15、掠夺性定价的定价方式是(A)A、企业将价格压低至成本以下,通过承担短期亏损来起到驱逐竞争对手的目的。
产业经济学题库(含答案)

产业经济学题库(含答案)一、名词解释第一章1、产业经济学:是以“产业”为对象,研究产业之间关系结构、产业内部企业组织结构的发展规律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的应用经济学科。
2、产业政策:政府制定的关于产业保护、扶植、调整和完善等方面的政策总和。
3、产业:从产业组织的角度讲,产业是指生产同类或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或服务的企业集合;从产业结构的角度讲,产业是指具有使用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技术或生产产品用途相同的企业集合。
4、产业关联:是指最终产业与生产这些最终产品所投入的中间产品产业之间以及这些中间产品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和数量结构关系。
5、产业组织:产业内各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构。
6、产业结构:产业与产业之间的数量关系结构及技术经济联系方式。
7、产业布局:产业在空间上的结构8、秩序型产业政策:是指与产业经济行为有关的规则性产业政策,它一般通过制定规章制度、法律或者通过诱导、说服和规劝等方式对产业活动进行干预。
9、过程型产业政策:是指对产业活动的具体过程进行定量的变更或调整,以改变具体经济变量,从而保证产业政策目标的实现。
10、产业管理:是指国家或地区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或社会目的,应用产业经济学原理,以全产业为对象实施的能够影响产业发展进程的一套管理措施的总称。
11、自组织理论:是探索系统通过自组织实现从无序到有序演化的规律的理论。
12、系统动力学:是通过分析社会经济系统内部各变量之间的反馈结构关系来研究整个系统整体行为的理论。
第二章1.资本密集型产业:是指生产过程中对资本需求依赖程度较大的产业,或是说是资本有机结构水平较高,在其生产的产品中物化劳动即投入资本量所占比例较大的产业。
2. 产业发展战略:是指根据对制约产业发展的各种主观因素和条件的估量,从全局出发制定的一个较长时间内产业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
3.高技术产业:是指其应用的技术水平高、研究开发投入高,且在经济发展中增长较快的产业。
产业经济学题

山东经济学院产业经济学模拟试题注意事项:所有的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1、马歇尔冲突是指(B)A 垄断与竞争的矛盾B 规模经济与竞争的矛盾C 规模经济与垄断的矛盾D 寡头垄断企业之间的矛盾2、下列哪本书的出版标志着哈佛学派正式形成(D )A 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论》B 施蒂格勒的《产业组织》C 罗宾逊夫人的《不完全竞争经济学》D 贝恩的《产业组织》3、以下关于市场行为标准错误的是( B )A 对于价格没有共谋B 没有极端的产品差别化C 对于产品没有共谋D 对竞争者没有压制政策4、在主张平衡增长的理论中,“大推进战略”理论的提出者是( B )A 纳克斯B 罗森斯坦·罗丹C 赫希曼D 罗斯托5、如果进行兼并的企业之间存在着水平方向的联系,分别处于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我们称此时的兼并为( B )A 横向兼并B 纵向兼并C 混合兼并D 水平兼并6、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是(C )A 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B 实现经济的飞速发展C 促进各产业间的协调发展D 调整不协调的产业结构7、下面的行为有哪一项一般不会受到反垄断制裁( D )A 独家交易B 维持转售价格C 限定销售区域D 出口卡特尔8、市场是否是完全可竞争仅仅取决于(A)A 是否存在沉没成本B 产业中企业数量多寡C 产品是否存在差别D 企业规模有多大9、三次产业分类法由经济学家(C )首先创立。
A 克拉克B 霍夫曼C 费歇尔D 马歇尔10、企业适度规模的确定方法不包括下面的(D )A 工程法B 成本法C 生存法D 投入产出法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1、激励性规制2、策略性行为3、市场绩效4、产品扩张型并购5、掠夺性定价三、填空(本大题共15个空,每空1分,共15分)1、市场结构是对市场内竞争程度及价格形成等产生战略性影响的市场组织的特征,它的主要决定因素有三个,它们是集中化、产品差别化和新企业的进入壁垒。
2024年《产业经济学》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2024年《产业经济学》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1.中心地理论中,当中心地空间组织全体系的特征量为多少时,符合市场最优原则()A、1B、2C、3D、4参考答案:C2.边际产业转移理论是由()提出的。
A、赤松要B、小岛清C、弗农D、大山道广参考答案:B3.产业布局政策的目标不包括:()A、经济增长B、结构合理C、社会稳定D、生态平衡参考答案:B4.产业结构合理化调整的计划机制的特点为()。
A、比较稳妥B、比较灵活C、比较准确D、调节成本较小参考答案:D5.我国出台了许多循环经济发展政策,其中《循环经济促进法》实施于()A、2008年B、2009年C、2010年D、2011年参考答案:B6.产业技术安全状况主要是指本国产业是否具有自主研发和创新的能力,能否为关系到本国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提供技术支撑。
如果_____主要依赖进口,则产业安全的程度就较低。
()A、关键技术B、商品C、资金D、以上均不对参考答案:A7.以下哪一项可以用来产业集中度()A、该产业总量/规模最大的前几家企业产量B、该产业的市场销售总量/该产业总量C、该产业总量/该产业的市场销售总量D、规模最大的前几家企业产量/该产业总量参考答案:D8.A、B、C、D等一系列部门间,先行产业部门为后续产业部门提供产品供以直接消耗,同时后续部门的产品也返回相关的先行产业部门的生产过程叫做()。
A、双向联系B、环向联系C、多向联系D、单向联系参考答案:B9.指标的建立要符合产业安全的内涵,各个指标能够准确反映产业安全的某一个方面,并且具有代表性。
属于产业安全评价的_____原则?()A、系统性B、科学性C、实用性D、可控性参考答案:B10.下列关于产业布局影响因素,正确的是()A、包括地理位置因素、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等B、各因素一般单独起作用C、应对各个影响因素单独分析D、科学技术状况不是影响因素之一参考答案:A11.企业大规模定制的生产运营模式的理论基础是()A、规模经济和消费者偏好B、聚集经济和消费者偏好C、竞争优势理论与需求个性化D、比较优势理论与需求个性化参考答案:A12.衰退产业调整政策的不包括:()A、减缓设备折旧B、促进转产和转移C、采取各种援助措施D、消除就业者退出障碍参考答案:A13.产业组织理论主要运用()研究方法A、S—C—P分析B、计量经济分析C、博弈论D、案例分析参考答案:A14.两个都生产化妆品的企业之间的兼并属于()A、横向兼并B、纵向兼并C、垂直兼并D、混合兼并参考答案:A15.下列关于产品差别化的叙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A、产品差别化程度越大,垄断因素越小B、产品差别化程度越小,竞争因素越大C、在物理性上的差异是产品差别化形成的最主要原因D、广告密度越小,产品差别化越大参考答案:B16.产业信息化围绕()对资源进行优化重组A、“四流三周期”B、“五流三周期”C、“三流四周期”D、“三流五周期”参考答案:A17.消费者即使在消费后也难以确定其质量的商品,如医疗护理等被称为()A、信任品B、后验品C、经验品D、搜寻品参考答案:A18.产业组织政策的内容不包括:()A、产业组织合理化政策B、反垄断政策C、禁止不正当竞争政策D、产业组织高度化政策参考答案:D19.某一产业所面临的市场规模和市场需求与产业内企业发展空间____。
产业经济学试题二(带答案)

产业经济学试题二(带答案)“产业经济学”试题二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范围经济 2.掠夺性定价 3 产业集群4.管制 5.有效竞争二、简答题(共30分)1.市场集中度有哪几种衡量方法?2.结构性进入壁垒有哪些?3.横向并购有哪些竞争效应?4.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5.产业布局有哪些影响因素?三、案例分析题(共20分)辽宁汽车产业及其集群发展作为装备制造业龙头的汽车产业,辽宁的汽车产量2003年达到143677辆,同比增长了55.88%,高出全国平均增幅20个百分点,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
现在,以轿车、多功能车、轻型汽车(含轻型客车和轻型货车)、大中型客车、车用发动机和汽车零部件已经构成了辽宁汽车工业体系,辽宁汽车产业集群已初现轮廓,形成了沈阳、丹东两大汽车生产基地,沈阳-辽阳-营口-大连,沈阳-锦州-朝阳两条汽车长廊的产业聚集分布。
从地域分布看,辽宁汽车产业集群分布较散,企业只是生产的地域集中而不是集群;从地理分布看,辽宁汽车产业更多地表现的是生产集中的特点,生产集中仅仅是相关企业集中在一个地区,但相互之间的联动作用非常少,竞争制约非常严重。
而集群则要求整车厂和相关配件厂的关系非常密切,要实现专业化的分工协作,而不是目前的这种局面。
近几年来,借助于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以及现有的工业基础与中国汽车产业的良好发展态势,辽宁汽车产业飞速发展,实力不断增强,其中沈阳市汽车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截止2004年底,沈阳汽车产业集群共有华晨金杯、华晨宝马、上海通用(沈阳)北盛、金杯车辆、沈飞日野、沈阳中顺、沈阳奥克斯7家整车生产公司;专用改装车、农用运输车21家;汽车零部件企业95家。
辽宁汽车产业链较为完整,在整车制造、零部件生产、经销、售后服务等各大环节均有一定实力。
到2003年末为止,辽宁地区共有汽车工业企业148家,其中汽车制造厂11家,改装车厂50家,车用发动机厂6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81家;固定资产350.73亿元。
产业经济学模拟试题(一)-2教案资料

产业经济学模拟试题(一)一、名词解释1、配第——克拉克定理2、主导产业3、产业结构合理化4、产业组织5、市场集中度6、规模经济7、网络组织8、雁型模式9、技术创新10、增长极理论11、产业集聚12、市场失灵13、自然垄断产业14、产业组织政策15、价格规制二、简答题:1、简述竞争性产业规制的主要内容。
2、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合理的作用范围和作用方式是什么?3、推行产业政策的成功要点有哪些?4、产业集聚具有哪些竞争优势?5、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相比有何优势?6、技术创新的特征是什么?7、什么是战略联盟?它有什么特征?8、确定企业最佳经济规模的方法有哪些?9、面对竞争,企业一般会采取哪些市场行为?10、如何判断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三、论述题1、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探讨如何利用就业弹性基准选择主导产业。
2、请试用产业组织理论的SCP模式,分析我国某一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
3、请用产业梯度转移模式分析西部产业的承接问题。
产业经济学模拟试题(一)答案要点一、名词解释:1、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移动;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在第一次产业将减少,在第二次、第三次产业将增加。
2、主导产业:主导产业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或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上出现的一些影响全局的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
3、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各产业内部保持符合产业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的比例,保证各产业持续、协调发展,同时各产业之间协调发展。
4、产业组织:产业组织是同一产业内所有企业的集合。
5、市场集中度:集中度是指产业内若干家企业的几个重要指标X(产量、销售额、资产额、增加值、职工人数等)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份额。
6、规模经济:是指伴随着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而出现的单位产品成本下降,收益上升的现象。
产业经济学模拟试题(二) (2)

产业经济学模拟试题(二)一、名词解释1、霍夫曼定理2、产业结构高级化3、市场结构4、市场绩效5、有效竞争6、战略联盟7、极化效应8、社会网络9、产业技术政策10、产业发展政策11、纵向集聚12、罗斯托基准13、支柱产业14、产业政策15、产业组织形态二、简答题1、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表现形式有哪些?2、影响市场结构的因素有哪些?3、简述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
4、利用规模经济的途径有哪些?5、什么是网络组织?它有哪几种类型?6、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哪些模式?简述之。
7、古典区位论、近代区位论、现代区位论有何区别?8、如何理解产业集聚的植根性,对企业组织有何积极作用?9、、产业集聚为何能增强区内企业的议价能力?10、为何要对自然垄断产业进行管制?三、论述题1、有些学者认为,产业集聚是市场自组织形成的结果,政府政策不应有所作为。
请阐述你的观点。
2、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哪些模式?阐述不同模式的特点。
3、请用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式分析我国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途径。
产业经济学模拟试题(二)答案要点一、名词解释:1、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霍夫曼通过分析发现,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霍夫曼比例是不断下降的,这就是所谓的“霍夫曼定理”。
2、所谓产业结构高级化,是指在产业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发挥主导产业的作用,不断提高产业结构的素质,为经济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实现产业结构由低级到高级的产业演进过程。
产业结构从低级向高级过渡,不断提高产业结构的素质,即为高级化过程。
3、市场结构是指市场各主体之间、包括卖方之间、买方之间,卖方和买方之间,以及卖方、买方和潜在的卖方、买方之间的力量对比关系及其达到某种均衡状态的特征。
4、所谓市场绩效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通过一定的市场行为使某一个产业在价格、产量、费用、利润、产品的质量和品种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所达到的现实状态。
5、所谓有效竞争,是指将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这二者有效地协调起来,从而形成有利于长期均衡的竞争格局。
《产业经济学》试题库(完整版)

《产业经济学》题库一、名词解释产业、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集群、产业政策、产业布局、产业规制、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效应、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结构合理化、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淘汰产业、新兴产业、生产要素分类法、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掠夺性定价、管制、有效竞争、马歇尔冲突、配第—克拉克定理、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竞争机制、市场结构、市场集中度、HHI指数、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勒纳指数、贝恩指数、规模经济、霍夫曼工业化经验法则、进入壁垒、混合并购、策略性行为、地区产业结构、增长极理论、点轴理论、地区性产业布局、产业组织政策、战略产业、政府主导型产业规制、政府规制、法律规制、行政规制、卡特尔、资产专用性二、单选题1、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领域是(D )A、国民经济总量 B 、企业C、家庭D、产业2、把产业分为主导、先导产业的关联分类法是(B )A、技术关联方式分类法B、战略关联分类法C、原料关联分类法D、方向关联分类法3、中国封建时期最重要的产业政策是(A )A、农本思想B、工商业思想C、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思想D、农工商思想5、霍夫曼比例是指( A )A.消费品工业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净产值的比例B.供给与需求的比例C.轻工业品净产值与重工业品净产值的比例D.以上都对。
6、(A)提出了三次产业划分A、费歇尔B、瓦尔拉斯C、马歇尔D、霍夫曼7、SCP理论指的是(B)A、市场结构—市场主体—市场绩效B、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C、市场行为—市场结构—市场效果D 、市场结构—消费主体—产品状况8、产业组织是指(A)A、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市场关系B、产业中同类企业的总和C、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D、市场主体间的市场活动的集合9、马歇尔冲突指的是( A)A、规模经济与垄断的矛盾B、完全竞争与市场的矛盾C、竞争与垄断的矛盾D、垄断与市场的矛盾10、下列说法中对SCP的认识正确的一项(C)A、决定市场行为的主要依据是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和进入壁垒的高低B、在此体系中,对于市场结构的指标的研究处于重要的核心地C、市场绩效优劣的评价主要考虑产业资源配置效率、利润率水平、生产效D、市场行为的主体指的是消费者的消费行为11、可竞争理论的分析中心是(C)A、SCP理论B、市场绩效C、完全可竞争市场及沉没成本D、退出壁垒12 、HHI指数的优势在于(C)A、必须收集到该市场上所有企业的市场份额信息B 、计算量不大C 、HHI对规模最大的前几个企业的市场份额变化反映特别敏D 、便于收集资料13、勒纳指数与贝恩指数相比较,以下说法正确的有(D)A、两者都不是建立在不完全的理论假定基础上B、两者都建立在完全的理论假定基础上C、勒纳指数与贝恩指数相比,较易取得D、勒纳指数与贝恩指数相比,较难取得1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有(A)A、垄断市场的供应量比完全竞争市场高B、垄断造成巨大的福利损失C、垄断产生规模经济D、垄断必须以法律形式予以禁止15、掠夺性定价的定价方式是(A)A、企业将价格压低至成本以下,通过承担短期亏损来起到驱逐竞争对手的目的。
《产业经济学》模拟试题二(含)答案

《产业经济学》模拟试题二(含)答案一、选择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1、决定市场结构的因素包括:A.市场集中度B.产品差异化程度C.进入壁垒的高低D.退出壁垒的高低2、下列哪一项不是日本企业的主要特点?A.家庭风格与超血缘意识共存B.企业目标与个人利益相融C.十分重视人际和谐D.儒家伦理与制度理性并用3、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的特点包括:A.产业的绝对集中度为100% B.没有替代产品C.进入壁垒非常高D.完备信息4、以价格为决策变量的寡头垄断市场模型是A.古诺模型B.伯特兰德模型C.斯塔克尔伯格模型D.豪泰林模型5、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有:A.市场集中度B.产品差别化C.进入和退出壁垒D.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E.市场需求的增长率F.短期成本结构6、依照西方发达国家的不同的市场经济类型,当代西方产业规制可以区分为三种主要模式,它们分别是:A.行业主导型产业规制B.民间主导型产业规制C.政府主导型产业规制D.政府民间平衡型产业规制7、产品差异化决策的内容主要有:A.产品主体差异化B.品牌差异化C.价格差异化D.渠道差异化E.促销差异化F.服务差异化8、关于“人为为人”文化,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人为为人”一句话概括了所有促进协作型竞争产生和存续的文化本质B.“人为为人”是为了达到最优均衡中的合作而必须具有的文化或“知识结构”C.“人为为人”正是现代市场竞争新趋势中的核心竞争力之一D.“人为为人”文化正是协作型的竞争所需要的、有效的合作型文化9、产业间联系的纽带主要有:A.产品、劳务联系B.生产技术联系C.价格联系D.劳动就业联系E.投资联系10、行政规制较之于其他规制手段的优点是:A.强力性B.速效性C.直接性D.经济性二、名词解释(5题,每题6分,共30分)1、有效竞争2、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3、完全消耗系数4、产业结构合理化5、产业规制三、简答题(3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产业关联静态分析的主要内容。
产业经济学试卷二

产业经济学试卷二精品文档就在这里-------------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姓名班级学号密产业经济学试题(卷二)(适用班级:0821221、0821222) 2021/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题题号得分评卷人得分一二三四五总分合分人封线一、解释下列专业名词(5×4=20) 1、沉没成本 2、两部收费 3、产品差异 4、产业关联 5、完全消耗系数得分 8 9 10 二、单项选择题(15×1=15)(请将答案填入下列相应的表格中)题号 1 2 3 4 5 6 7 选项题号选项 11 12 13 14 15 1、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领域是() A国民经济总量 B 企业 C家庭 D产业 2、产业经济学就学科性质而言属于:()A.宏观经济学 B.微观经济学 C. 应用经济学 D.理论经济学 3、三次产业分类法的创始人是() A.霍夫曼 B.克拉克 C. 费希尔 D.库兹涅茨 4、产业的雁行发展模式的提出者是() A.泰勒尔 B.赤松要C.贝恩D.梅森 5、根据霍夫曼定律, 当霍夫曼比例小于1时,意味着:()A国家已实现工业化; B. 国家还远未实现工业化 C.国家处于工业化中期D.国家处于后工业发展阶段 6、马克思两大部类分类法中第一部类是指() A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 B.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 C. 生产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部门D.生产满足发展和享受的生活需要 7、三次产业分类法的分类标准是() A.工业化发展阶段 B.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C.产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D.产发展的技术状况和发展趋势 8、西蒙?库兹涅茨用来反映产业结构变化的要素是()A. 劳动力和国民收入 B.劳动力 C.国民收入 D.经济增长 9、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主体是:() A.政府 B.管理者 C. 国家 D.企业 10、衡量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关键是() A.产业间是否有大于各产业能力之和的整体能力B.产业间是否均衡C. 产业间比例是否恰当D. 产业构成是否齐全 11、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选择是() A.重点发展重工业 B. 重点发展第三产业 C. 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D. 重点发展传统产业 12、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是() A.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 B.实现经济的飞速发展 C.促进各产业间的协调发展 D.调整不协调的产业结构。
安徽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试卷10

安徽财经大学试卷《产业经济学》模拟试卷10 课程名称:产业经济学试卷代码:0223 考试方式:考试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产业组织政策2.战略产业3.规模经济4.产业布局机制5.产业发展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构成行业的最重要的企业实体是()。
A.个体企业B.跨国公司C.集体企业D.大型公司2.中国行业协会具有的重要特点()。
A.自发性B.半官半民性C.纯官方性D.地方性3.特殊社会分工产生了()。
A.企业B.产业C.行业D.公司4.我国对产业布局实施了()战略。
A.区位优势B.平衡布局C.生产要素优势D.非均衡布局5.一般而言,下列哪个产业的资本系数较小:()A.电力B.钢铁C.服装D.邮电通讯6.下列各行业适合使用直接规制政策的是:()A.化工行业B.服装行业C.电力行业D.钢铁行业7.美国的农业政策是一个非常丰富、复杂的政策体系,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这一内容体系的是:()A.农业资源的保护与科技发展政策B.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C.农产品市场的保护和扩大出口政策D.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8.一种很普遍的市场结构,也是产业组织理论重点研究的市场结构,是()A.寡头垄断B.完全竞争C.完全垄断D.垄断竞争9.产业组织理论把()作为考察市场结构的首要因素A.市场集中度B.企业集中度C.行业集中度D.产业集中度10.行业管理模式中产业界与政府相互作用的行业管理模式以()最为典型。
A.英国B.美国C.德国D.日本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体现农本思想的具体政策有()A.土地政策B.赋役政策C.人口政策D.海禁2.产业政策的手段通常可分为直接干预,间接诱导和法律规制,以下属于间接诱导手段有:()A.配额制B.税收减免C.关税保护D.财政补贴3.据功能定位的不同,产业政策可分为:()A.产业组织政策B.产业结构政策C.产业技术政策D.战略产业扶植政策4.直接规制是政府管理机构实施的规制行为,主要包括()A.经济性规制B.法律规制C.行政规制D.社会性规制5.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的假设前提是:()A.均衡竞争B.完全竞争C.资源配置最优D.“次优论”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产业组织理论主要是为了解决“马歇尔冲突”。
《产业经济学》模拟试题二(含)答案

《产业经济学》模拟试题二(含)答案《产业经济学》模拟试题二(含)答案一、选择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1、决定市场结构的因素包括:A.市场集中度B.产品差异化程度C.进入壁垒的高低D.退出壁垒的高低2、下列哪一项不是日本企业的主要特点?A.家庭风格与超血缘意识共存B.企业目标与个人利益相融C.十分重视人际和谐D.儒家伦理与制度理性并用3、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的特点包括:A.产业的绝对集中度为100% B.没有替代产品C.进入壁垒非常高D.完备信息4、以价格为决策变量的寡头垄断市场模型是A.古诺模型B.伯特兰德模型C.斯塔克尔伯格模型D.豪泰林模型5、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有:A.市场集中度B.产品差别化C.进入和退出壁垒D.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E.市场需求的增长率F.短期成本结构6、依照西方发达国家的不同的市场经济类型,当代西方产业规制可以区分为三种主要模式,它们分别是:A.行业主导型产业规制B.民间主导型产业规制C.政府主导型产业规制D.政府民间平衡型产业规制7、产品差异化决策的内容主要有:A.产品主体差异化B.品牌差异化C.价格差异化D.渠道差异化E.促销差异化F.服务差异化8、关于“人为为人”文化,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人为为人”一句话概括了所有促进协作型竞争产生和存续的文化本质B.“人为为人”是为了达到最优均衡中的合作而必须具有的文化或“知识结构”C.“人为为人”正是现代市场竞争新趋势中的核心竞争力之一D.“人为为人”文化正是协作型的竞争所需要的、有效的合作型文化9、产业间联系的纽带主要有:A.产品、劳务联系B.生产技术联系C.价格联系D.劳动就业联系E.投资联系10、行政规制较之于其他规制手段的优点是:A.强力性B.速效性C.直接性D.经济性二、名词解释(5题,每题6分,共30分)1、有效竞争2、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3、完全消耗系数4、产业结构合理化5、产业规制三、简答题(3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产业关联静态分析的主要内容。
产业经济学期末试题[含答案解析]
![产业经济学期末试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46b9ef3aa00b52acfc7cadc.png)
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课程名称:产业经济学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5:AADCB 6—10:CAABD 11—15:ACDBB 16—20:ACAAD二、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掠夺性定价(驱逐对手定价):某企业为了把对手挤出市场或吓退试图进入市场的潜在对手,而采取降低价格的策略。
2、配第-克拉克定律:在工业化过程中,劳动力会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而且转移的幅度会越来越大。
3、产业组织政策: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效果,由政府制定的干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调节企业间关系的公共政策,其实质是协调竞争和规模经济之间的矛盾,以维持正常的市场秩序,促进有效竞争态势的形成。
4、投入产出法:研究经济系统中各个部分间表现为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经济数量分析方法。
5、次优理论:一个在某个或更多市场已包含垄断等不完全性、且对此已无能为力的现存市场中,如何得到最佳结果的理论。
三、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简述产业发展的生命周期理论。
答:(1)产业的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与衰退期。
(2分)(2)具有以下特点:①不是所有的产业都有生命周期;②产业生命周期曲线的形状更为平缓和漫长;③产业生命周期存在缩短的趋势;④许多产业的生命周期具有明显的“衰而不亡”的特征;⑤衰退产业可能会“起死回生”进入下一个发展周期。
(共6分)2、简述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规律。
答:(1)生产要素密集型产业地位变动趋势,即先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再转向以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最后以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2分)(2)产业结构高加工度化和高附加值化趋势;(2分)(3)新兴产业不断取代传统产业,并成为主导产业;(2分)(4)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趋势。
(2分)3、什么是主导产业?并简述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
答:主导产业是指发展速度快、带动作用大、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
产业经济学模拟试题(二)-5知识讲解

产业经济学模拟试题(二)一、名词解释1、霍夫曼定理2、产业结构高级化3、市场结构4、市场绩效5、有效竞争6、战略联盟7、极化效应8、社会网络9、产业技术政策10、产业发展政策11、纵向集聚12、罗斯托基准13、支柱产业14、产业政策15、产业组织形态二、简答题1、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表现形式有哪些?2、影响市场结构的因素有哪些?3、简述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
4、利用规模经济的途径有哪些?5、什么是网络组织?它有哪几种类型?6、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哪些模式?简述之。
7、古典区位论、近代区位论、现代区位论有何区别?8、如何理解产业集聚的植根性,对企业组织有何积极作用?9、、产业集聚为何能增强区内企业的议价能力?10、为何要对自然垄断产业进行管制?三、论述题1、有些学者认为,产业集聚是市场自组织形成的结果,政府政策不应有所作为。
请阐述你的观点。
2、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哪些模式?阐述不同模式的特点。
3、请用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式分析我国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途径。
产业经济学模拟试题(二)答案要点一、名词解释:1、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霍夫曼通过分析发现,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霍夫曼比例是不断下降的,这就是所谓的“霍夫曼定理”。
2、所谓产业结构高级化,是指在产业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发挥主导产业的作用,不断提高产业结构的素质,为经济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实现产业结构由低级到高级的产业演进过程。
产业结构从低级向高级过渡,不断提高产业结构的素质,即为高级化过程。
3、市场结构是指市场各主体之间、包括卖方之间、买方之间,卖方和买方之间,以及卖方、买方和潜在的卖方、买方之间的力量对比关系及其达到某种均衡状态的特征。
4、所谓市场绩效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通过一定的市场行为使某一个产业在价格、产量、费用、利润、产品的质量和品种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所达到的现实状态。
5、所谓有效竞争,是指将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这二者有效地协调起来,从而形成有利于长期均衡的竞争格局。
联大学堂《产业经济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题库及答案

联大学堂《产业经济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题库及答案1、简述哈佛学派关于市场绩效的观点,并作出评述。
正确答案:市场I绩效I观点2、原有企业如何能够有效地阻止潜在进入者的进入?正确答案:能够I有效I阻止I潜在3、简述芝加哥学派关于市场绩效的观点,并作出评述。
正确答案:市场I绩效I观点4、企业改善市场绩效的市场行为主要有哪些,说明企业能否通过某种市场行为达到期望中的市场绩效改善?正确答案:市场I行为5、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准有哪些?正确答案:产业I结构I合理6、阐释产业集群的含义。
7、如何看待进入壁垒的福利效应?正确答案:福利I效应8、简述何为市场绩效?正确答案:市场I绩效9、简述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范畴。
正确答案:研究I范畴10、.简述产业组织学的理论渊源及其发展。
正确答案:简述I产业I组织I理论11、试述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正确答案:产业I结构I经济12、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正确答案:结构I变化I经济I增长13、试述市场集中与市场势力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市场I集中I市场I势力I之间14、辨析市场集中度与产业集中度的区别和联系。
正确答案:集中I区别I联系15、.产业经济学有哪些主要研究方法?正确答案:研究I方法16、简述进入壁垒的含义和分类正确答案:壁垒I含义I分类17、试讨论市场集中度与产业利润率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产业I利润18、退出壁垒的种类有哪些?正确答案:同一I产业I内部I企业19、()冲击提高了劳动的边际产出。
正确答案:正向供给20、比较结构性进入壁垒和策略性进入壁垒,并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企业I获得I最大I利润21、O向右上方倾斜,这说明当投入资本的数量逐渐增加时实际产量也将增加。
正确答案:生产函数曲线22、O是一个无量纲的数值,其大小代表了整个经济体系的要素使用效率。
正确答案:全要素生产率23、劳动的O曲线和劳动的总需求曲线是重合的正确答案:边际产出24、以某一行业为例,分析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产业集中度的变动趋势及主要原因。
产业经济学试卷库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领域是()A.国民经济总量B.企业C.家庭D.产业2.产业组织理论的核心问题是()A.马歇尔冲突 B.交易费用 C.霍夫曼比例 D.配第—克拉克定理3.在需求结构中,对产业结构影响最大的因素是:()A.人口的增加和人均收入的变化。
B.个人消费结构C.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D.消费和投资的比例4.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是()A.产业结构高度化B.产业结构合理化C.产业结构高度化与合理化D.产业结构高度化与合理化,最终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5.产业政策一词最早由哪个国家提出:() A.美国 B.中国 C.日本 D.法6.产业规制的分类是依照规制实施的()不同而分为政府规制、社会规制和行业自律规制。
A.客体B.主体C.手段D.方式7.建立农村金融机构是和何任政府何时采取的产业政策()A.南京国民政府初期B.南京国民政府抗战时期 C.南京政府后期 D.南京临时政府时期8.知识资本中最重要的是()A.人力资本B.结构资本C.顾客资本D.员工忠诚9.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较强的前后向联系效益的工业是()A.工业B.加工工业C.进口替代工业D.出口工业10. 产业组织理论把( )作为考察市场结构的首要因素A.市场集中度B.企业集中度C.行业集中度D.产业集中度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产业关联理论的理论渊源有()A.交易费用理论B.魁奈的经济表C.马克思的两部门再生产理论D.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E.配第的政治算术2.体现农本思想的具体政策有()A.土地政策B.赋役政策C.人口政策D.海禁E.法律政策3.产业结构理论的思想来源主要包括以下经济学家的学说和研究。
()A.配弟B.库兹涅茨C.刘易斯D.魁奈E.里昂惕夫4.产业结构优化的对象主要是()A.供给结构优化B.需求结构优化C.国际贸易结构优化D.国际投资结构优化E。
政府经济政策优化5.行政规制是以国家的行政权为基础的,较其他规制具有的优点有()A.强力性B.速效性C.直接性D.系统性E.间接性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产业的经济活动是某些经济活动或者部门经济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经济学模拟试题(二)一、名词解释1、霍夫曼定理2、产业结构高级化3、市场结构4、市场绩效5、有效竞争6、战略联盟7、极化效应8、社会网络9、产业技术政策10、产业发展政策11、纵向集聚12、罗斯托基准13、支柱产业14、产业政策15、产业组织形态二、简答题1、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表现形式有哪些?2、影响市场结构的因素有哪些?3、简述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
4、利用规模经济的途径有哪些?5、什么是网络组织?它有哪几种类型?6、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哪些模式?简述之。
7、古典区位论、近代区位论、现代区位论有何区别?8、如何理解产业集聚的植根性,对企业组织有何积极作用?9、、产业集聚为何能增强区内企业的议价能力?10、为何要对自然垄断产业进行管制?三、论述题1、有些学者认为,产业集聚是市场自组织形成的结果,政府政策不应有所作为。
请阐述你的观点。
2、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哪些模式?阐述不同模式的特点。
3、请用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式分析我国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途径。
产业经济学模拟试题(二)答案要点一、名词解释:1、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霍夫曼通过分析发现,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霍夫曼比例是不断下降的,这就是所谓的“霍夫曼定理”。
2、所谓产业结构高级化,是指在产业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发挥主导产业的作用,不断提高产业结构的素质,为经济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实现产业结构由低级到高级的产业演进过程。
产业结构从低级向高级过渡,不断提高产业结构的素质,即为高级化过程。
3、市场结构是指市场各主体之间、包括卖方之间、买方之间,卖方和买方之间,以及卖方、买方和潜在的卖方、买方之间的力量对比关系及其达到某种均衡状态的特征。
4、所谓市场绩效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通过一定的市场行为使某一个产业在价格、产量、费用、利润、产品的质量和品种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所达到的现实状态。
5、所谓有效竞争,是指将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这二者有效地协调起来,从而形成有利于长期均衡的竞争格局。
作为产业组织合理化的目标模式,它是对同一产业市场上企业间组织结构及其垄断、竞争态势的理想状态的综合描述。
6、战略联盟主要是指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存在共同战略利益和对等经营实力的企业(或特定的事业部门),为了一定的战略目标(如共同拥有市场、合作开发技术、共同使用资源等),通过一定的方式(股权方式、契约方式)而结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要素双向或多向流动、资源(如技术、资本、人才、信息、时间、空间等)共享的一种合作机制或组织安排。
7、极化效应是指发达地区具有一种自我发展的力量,促使城市带的发展水平梯度上升。
8、社会网络是区域最基本的联系网络,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因日常交往和社会关系形成的联系,它是社会协作的基础。
社会网络的基础是人们的社会关系,例如,血缘关系、邻居、同事、校友同学,具有相同的兴趣爱好、类似经历、共同的知识背景或经历等多种原因。
9、产业技术政策是政府对产业的技术进步、技术结构选择和技术开发进行的预测、决策、规划、协调、推动、监督和服务等方面的综合体现。
10.产业发展政策是指政府为了促进产业形成和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具体政策的总称。
产业发展政策包括产业技术政策、产业布局政策、产业外贸政策、产业金融政策、可持续发展政策等。
其中,产业技术政策和产业布局政策是最基本的内容。
11.由产业纵向关联而形成的产业集聚中的企业同属于一个产业的上、中、下游,企业彼此间存在着生产过程的投入产出联系,产业链成为维系集聚生存与发展的动力,每个企业都在产业链上占据合适的位置形成一种合理的分工和协作状态。
12.美国经济学家W.W.罗斯托将主导产业部门在经济起飞中的作用概括为三个方面:后向联系效应。
即新部门处于高速增长时期,会对原材料和机器产生新的投入需求,从而带动一批工业部门的迅速发展。
旁侧效应。
即主导部门会引起周围的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趋向于更广泛地推进工业化。
前向联系。
即主导部门通过增加有效供给促进经济发展。
罗斯托基准是依据产业部门间供给和需求的联系程度来确定主导产业部门的。
13.支柱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最大,具有稳定而广泛的资源和产品市场的产业,支柱产业构成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体系的主体,提供大部分的国民收入,因而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14.产业政策是政府将宏观管理深入到社会再生产过程之内,对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产业结构、产业技术、产业组织和产业布局变化进行定向调控,以实现某种经济和社会目标的一系列政策的总和。
15.产业组织形态实质是同一产品价值链上各种企业间的关系结构的具体表现形态。
从企业间相互作用的角度看,作为企业间竞争与合作关系表现形式的产业组织形态,它是众多相关企业在一定的环境下行动或行为的结果。
企业间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的演变导致了产业组织形态的动态变化。
在现实中,典型的产业组织形态有纯市场形态、网络组织、科层组织二、简答题答案要点:1、产值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高级化:即第一产业的剩余劳动力逐渐向第二产业转移,并进而向第三产业转移。
与之相适应,第一产业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对比重则持续上升。
工业结构水平的高级化:以轻工业为重心的发展向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发展推进,即所谓重工业化;在重工业化过程中,以原材料工业为重心的结构向以加工组装工业为重心的结构,即所谓高加工度化。
高附加价值化:产业结构选择朝着附加价值高的部门发展的趋势。
技术集约化:即工业资源结构趋向以技术为主体的演进过程。
随着工业结构高加工度化的发展,技术资本的质量和劳动力质量将成为工业资源结构中最重要的因素。
工业结构软性化:即知识和技术日益渗透到工业生产活动之中,从而使工业生产中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重与地位趋于提高。
2、影响市场结构的因素有:规模经济水平,一般来说,规模经济水平越高,市场趋向于垄断。
进入退出壁垒,进入壁垒大,市场趋向于垄断,退出壁垒对市场结构的影响表现在两方面。
产品差异化,产品差异化大,易形成垄断。
法律法规。
3、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产业组织理论以产业组织为研究对象,主要从中观角度研究产业组织内部企业的经济行为特征、相互作用关系、产业组织环境对企业行为的影响极其产业效应规律。
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任务:(1)产业组织内部企业的市场行为与有效竞争。
(2)产业组织的市场结构及其对市场行为的影响。
(3)产业组织的市场绩效及其影响因素。
(4)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分析模式和经济性评价。
(5)产业组织合理化标准与政府产业组织政策。
4、充分利用工厂规模经济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充分实现生产和管理过程中的标准化、专业化和简单化,发挥工厂内分工和协作的效益;二是不断进行技术和设备的更新和改造,使生产能力不断接近最佳规模。
前者是利用工厂规模经济的组织与管理上的条件,后者则是物质和技术上的条件。
充分利用企业规模经济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靠企业内部的力量,通过投资兴建新的更大的设备和工厂来实现;二是通过企业之间的联合与兼并来实现。
其中,第二条途径更容易迅速扩大企业规模。
企业合并有水平合并、垂直合并、混合合并等多种形式。
其中,垂直合并除具有前述企业规模经济的若干优势外,由于生产过程的完整衔接还可带来便于均衡生产的好处。
5、网络组织是指企业之间的基于市场或非市场关系而形成的网络结构,它是独立企业之间的一种特定的组织形态。
网络组织的类型有:网络组织分成两大类:一类可以称之为“领导型”企业网络组织,另一类称为“平行型”企业网络组织。
从核心企业对从属企业的控制程度来看,可进一步将“领导型”网络组织分成“分包制”企业网络、虚拟企业网络、连锁经营企业网络、贸易商社企业网络四种类型。
“平行型”企业网络中,各个企业之间是平等、互利基础上的合作关系,因此这类网络“市场”的特征比较显著。
“平行型”企业网络主要包括联合经营网络、专业服务网络、企业集群网络。
6、(1)高技术孵化器高技术孵化器是当今世界各国为扶植高技术产业的启动和发展所采取的最为普遍、数量最多的一种形式。
它可以为创业者减轻早期风险负担,培育出能经受高技术经济激烈竞争的成熟企业。
(2)高新技术产业带亦称高新技术综合体,是在自发或半自发形成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相关科研机构大规模集聚的广阔地区。
高新技术产业带地域宽广,一般无确定边界。
(3)技术城技术城是一种以高新技术为发展支柱,注重产、学、研、住高级化及有机结合,谋求整个地区振兴的新型城市化的发展形式。
技术城一般以一两个城市为母城,与周边一些村镇组成。
其充分利用原有城市交通便利,土地充足,基础设施齐全等特点,对产业区、教育区、住宅区、服务区和环境按照新的构想进行全面规划。
(4)科学城科学城是科研机构和大学的集结地,这类地区通常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优美的生活环境和高质量的服务。
它一般以重点和尖端领域的高技术研究为主要任务,在研究开发中,强调超前性,具有耗资多、建设周期长的特点。
科学城在建设初期均呈现为科研机构和大学的集结地,主要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5)科学园科学园是以大学为核心,通过校园土地出租等多种方式吸引众多企业参加的科学与生产相结合的组织形式。
园区内主要从事研究开发和中间试验,一般不进行纯商业性的大批量生产,比科学城更注重高技术的开发试验、转让和试生产。
这类科学园一般由地方政府规划、设计和创建,有发展高技术的重点领域和主攻方向,并将研究和开发的成果不断向附近地区扩散。
7、古典区位论的特点是立足于单一的企业或中心,着眼于成本、运输费用最省。
它们均不考虑市场消费因素和产品销售问题。
因此,古典区位论被称为西方区位理论的成本学派。
随着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向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过渡,第二、第三产业逐渐取代第一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以及交通运输网的发达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市场问题成为产业能否盈利,甚至是能否存在的关键。
这时,出现了在考虑成本和运费的同时,注意市场区划分和市场网合理结构的区位论。
西方区位理论从古典区位论的成本学派逐步发展为近代区位的市场学派。
区位论也有立足于单一的企业或工厂转变为立足于城市或地区,着眼于成本、运费最省发展为追求市场的扩大。
现代区位论在研究内容上,从注重区位的经济产出到以人的生存发展为目标,强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研究对象上,从市场机制研究转向政府干预和计划调节机制的研究,从单个经济单位的区位研究走向区域总体的研究,将现代区位与区域开发问题的研究结合起来,如涉及对区域地理环境、经济条件、自然条件、人口、教育、技术水平、消费水平、资本形成、经济政策和规划等各个方面的宏观的综合的分析研究。
在研究方法上,也由静态空间区位选择转入区域各发展阶段空间经济分布和结构变化以及过程的动态研究,从纯理论假定的理论推导走向对实际的区域分析和应用模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