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的研究(一)
企业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研究框架-基本构想与预期突破
![企业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研究框架-基本构想与预期突破](https://img.taocdn.com/s3/m/fcac9c206137ee06eef9188c.png)
企业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研究框架:基本构想与预期突破一、引言中国会计学界和实务界曾经流行“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这句“至理名言”。
管理会计(Management or Managerial Accounting)侧重于为企业管理服务,其基本框架包括“决策与计划会计”和“执行会计”。
“管理的重心在经营,经营的重心在决策”。
基于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
企业管理离不开管理会计,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更离不开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的创新。
今天完全可以说,“企业越发展,管理会计越重要”。
然而,与财务会计(Financial Accounting)相比,管理会计在中国会计学界与实务界都显得相当沉寂,管理会计没有引起中国会计学界与实务界的足够重视。
这种局面与管理会计在市场经济的重要地位极其不相称。
其实,著名管理会计学家、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Chee Chow(周其武)教授早在1999年中国会计学博士生联谊会上就指出“中国目前最需要的其实是管理会计而非财务会计”。
实证会计研究的鼻祖、罗彻斯特大学的Ray Ball教授也明确地指出“中国会计急需解决的是管理会计问题”。
可惜,由于当时中国急需建立适合市场经济环境的财务会计准则,Chee Chow和Ray Ball两位教授的观点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诚然,市场经济和金融市场的规范化发展离不开以对外披露企业财务信息为主的财务会计,但市场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繁荣更需要以服务于企业管理为主的管理会计。
毕竟,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市场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繁荣与发展依赖于企业素质的提高。
财政部已经基本完成财务会计准则的建设和国际趋同路线图,中国会计学界关注的重点就应该转向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
即使是中国现有的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研究,与国际会计学界相比,也显得非常薄弱,研究水平与国际水平的差距相当大,而且与企业管理会计实践严重脱节,难以指导企业管理会计实践。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企业的管理会计问题就是世界性的主题。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9ffe4bc7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03.png)
【摘要】本文首先从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的内涵,主要包括管理会计的研究对象、目标、方法体系,其次详细阐述了构建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具体措施。
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建立专门的管理会计的管理机构,二是创新管理会计的研究方法,三是采用战略性的思维进行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中图分类号】F234.3一、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内涵管理会计的理论框架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管理会计的研究对象、管理会计的目标、管理会计的方法体系,其中管理会计的方法体系又包括技术方法体系和具有提纲挈领作用的研究方法体系。
(见图1)(一)管理会计的研究对象正确界定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是研究一门学科的基石,管理会计也不例外,如果不正确解决管理会计的研究对象,那么整个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研究就会如同散沙。
管理会计理论的研究对象是管理会计学科本质的高度总结,规定了管理会计的性质、内容及范围。
学术界对于管理会计的研究对象有几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现金流动论,该观点认为在预测、控制、预算等管理会计的各个环节都贯穿着现金流动,并且通过现金的动态流动,可以及时、全面、系统地反应企业经营的主要过程,具有很大的敏感性。
笔者并不赞同这个观点,管理会计的本质并不是现金流动,因此现金流动只是管理会计学科的表象。
第二,经济活动及其信息论,持有这个观点的学者将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研究对象等同起来,认为能控制和反应的经济活动及其信息是管理会计的研究对象。
笔者认为这个定义太过宽泛,缺乏可操作性。
第三,价值差量论,管理会计中的“差量”,既包括价值差量,又有劳动差量和食物差量,前者是综合,后者是基础。
对于这种观点,笔者认为管理会计的主要研究方法是价值差量,研究对象显然并不能等同于研究方法。
本文认为管理会计的研究对象是成本——效益。
理由如下:首先,传统管理会计包括三方面的主要内容:成本计算会计、决策会计、控制与评价会计,这三块内容是以成本——效益为基础形成的融为一体的知识体系。
管理会计基本理论 内容与方法
![管理会计基本理论 内容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2252657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48.png)
3、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尽管管理会计实践体系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应 用中也面临着许多挑战。例如,企业管理者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不够,以及 数据平台和组织结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挑战,需要采取以下措 施:提高企业管理者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完善企业的组织结构和数据平台 建设;加强管理会计人员的专业培训和教育;以及定期评估和完善实践体系, 以达到持续改进的效果。
四、结论本次演示对管理会计理 论与方法体系进行了深入探讨
通过深入研究和应用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企业可以不断提高内部运营效 率和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在未来的研究中,将继续管理会计领 域的新趋势和发展动态,为企业管理提供更加完善的理论和方法支持。
谢谢观看
3、管理会计方法的选择和应用针对不同的企业管理需求和实际情况,应该选 择不同的管理会计方法。例如,对于需要快速分析成本和利润关系的企业,可 以选择本量利分析;对于需要全面控制各项运营活动的企业,可以选择全面预 算管理;对于需要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的企业,可以选择成本控制方法;对 于需要综合评价企业业绩表现的企业,可以选择平衡计分卡或经济增加值等方 法。
3、委托代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是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论基础之一。它解释了 企业中不同层级之间的委托与代理关系,管理会计在此中的作用是提供信息以 协调委托代理关系。
4、战略管理理论:战略管理理论强调了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竞争优势的建立。 管理会计需要提供有助于战略实施和战略调整的信息。
三、管理会计的内容
3、绩效评价:绩效评价是管理会计的核心内容之一,涉及对企业各部门或个 人的业绩进行评价。通过绩效评价,可以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企业整 体绩效的提升。
4、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会计在此中的 作用是提供有关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的信息,帮助企业降 低风险、提高稳定性。
管理会计的研究方法
![管理会计的研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3bffbf5a26925c52cc5bf8d.png)
❖ 2、实证研究:实证研究方法一开始便是作为科学研 究方法出现的。法国哲学家孔德率先打着实证研究 方法的义旗,声称与形而上学的哲学思辨方法决裂, 之后经穆勒、马赫以及20世纪上半期逻辑实证主义 的不懈努力终成大器,成为自然科学研究的主流并 渗透到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各个领域。实际上,实证 研究方法与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自然科学研究中所提 倡的实验研究方法是一脉相承的。实证研究方法主 张经验论并反对形而上学,认为经验世界是客观且 独立于主体。早期的实证研究方法强调归纳法的应 用,在认知意义标准方面主张可证实性;后来经过 不断实践和修正,演绎法也逐渐被吸收,可证伪性 原则也成为重要补充。
一、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
❖ 1、规范研究:规范研究方法论上主要体现为演绎逻 辑,表现形式是“大前提—小前提—结论”的三段 论。系统性的规范研究始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 德,经过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推广,至19世纪初期德 国哲学家黑格尔成为逻辑思辨(形而上学)的集大 成者。但这一阶段的规范研究具有强烈的唯心主义 色彩。19世纪中后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充分吸取德 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 主义的思想,并概括和总结了当时自然科学成果的 基础上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学派,规范研究方法得到 系统性的应用并形成经典巨著《资本论》。此外, 自迪卡尔将数学引入到形式逻辑的演绎法中以来, 通过数学推演以保证逻辑的严谨性成为许多规范研
3.理论检验:其目的是通过证伪或反驳过程来检验现有理 论。
除理论贡献外,实地研究对管理会计的贡献还体现在:
1.提出了有价值的新问题从而拓展了管理会计的研究领域。 2.对其他研究方法产生了启发作用从而促进研究方法的多 样化;
3.认识到外部人观点的局限性等。
范文评析: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企业在强大的国 际竞争压力下引进日本的零存货制度,结合本国的富裕社
论管理会计的经验研究
![论管理会计的经验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ccfcd13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b1.png)
论管理会计的经验研究一、关于经验研究的含义及其分类在西方学术界有两个英文词:Positive和Empirical,在中文里经常把两者都译为“实证”,或者把前者译为“实证”,后者译为“经验”。
英文的“Positive”的含义是“有事实根据的”、“确实的”、“无可疑心的”。
[1]Positive是与Normative(标准)相对应的概念。
Positive Question(实证问题)通常指不包括任何价值判断的问题,即有关事物本身“是什么”、“怎么样”的问题。
Positive Research是不包含任何价值判断的、客观的、解决“是什么、怎么样”问题的研究。
“Empirical”的英文含义是“以经验或观察为依据的”、“经验或观察的”,[1]Empirical是和Theoretical(理论的)相对应的概念。
Empirical Research是一种以经验(或观察)为根底的研究,是与纯理论推导(西方也叫分析性研究)相对应的。
在诸如人类学、学研究里,经验研究方法是被广泛应用的方法。
经验研究方法以研究者自己的经验或研究者观察到的经验以及别人观察到的经验事实(如数据资料)为依据,对经验事实进行理论归纳,或用观察到的经验事实证据来验证已有的理论。
学在古典经济学形成以前,也大都采用经验式的理论归纳方法。
对于经验研究与实证研究之间的关系,目前学术界有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经验研究与实证研究没有什么区别,两者含义相同,都是以经验事实说话,研究和论证过程根本相同,可以相互混用。
第二种观点认为,实证研究包含经验研究。
这种观点认为经验研究就是验证性研究,认为“理论对事物或问题提出解释,但该解释能否成立取决于能否通过经验事实的验证”。
[2]也就是说,经验性或验证性研究的作用在于核实和理论,即给出“是”或“否”的判断,因此实证研究是可以涵盖经验研究的。
笔者认为,要从研究的“过程”来判断方法属性,即从研究的问题如何得到答复的过程来定义研究方法,而不是从答复研究结果“是什么”来判别是否是实证研究。
管理会计习题集及答案(修改后)
![管理会计习题集及答案(修改后)](https://img.taocdn.com/s3/m/e5d88d9d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f2.png)
第一章管理会计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与传统的财务会计概念相对立而存在的是()。
A。
现代会计 B. 企业会计C. 管理会计D. 管理会计学2.下列会计子系统中,能够履行管理会计“考核评价经营业绩”职能的是()。
A。
预测决策会计 B. 规划控制会计C。
对外报告会计 D. 责任会计3.下列各项中,能够作为管理会计原始雏形的标志之一,并于20世纪初在美国出现的是( )。
A。
责任会计 B. 预测决策会计C. 科学管理理论D. 标准成本计算制度4.下列各项中,属于划分传统管理会计和现代管理会计两个阶段时间标志的是()。
A。
19世纪90年代B。
20世纪20年代C。
20世纪50年代D。
20世纪70年代5.管理会计的雏形产生于().A。
19世纪末 B. 20世纪上半叶C.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D。
20世纪70年代6.西方最早的管理会计师职业团体成立于()。
A. 20世纪50年代B. 20世纪60年代C. 20世纪70年代D. 20世纪80年代7.在管理会计发展史上,第一个被人们使用的管理会计术语是().A。
“管理的会计”B。
“管理会计”C. “传统管理会计”D. “现代管理会计”8.20世纪50年代以来,管理会计进入了“以预测决策会计为主,以规划控制会计和责任会计为辅”的发展阶段,该阶段被称为()。
A。
管理会计萌芽阶段 B. 管理会计过渡阶段C. 传统管理会计阶段D。
现代管理会计阶段9.在西方,企业内部的管理会计部门属于().A。
服务部门 B. 生产部门C. 领导部门D. 非会计部门10.在管理会计学中,将“为实现管理会计目标,合理界定管理会计工作的时空范围,统一管理会计操作方法和程序,组织管理会计工作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称为()。
A. 管理会计假设B。
管理会计原则C. 管理会计术语D. 管理会计概念11.下列项目中,能够规定管理会计工作对象基本活动空间的假设是().A. 多层主体假设B。
理性行为假设C。
管理会计研究流程
![管理会计研究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6e72d2f5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1a.png)
管理会计研究流程引言管理会计研究是一个系统研究和分析组织内部决策支持和管理控制的学科领域。
在进行管理会计研究时,需要按照一定的流程和步骤来进行,以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可靠性和实用性。
本文将详细描述管理会计研究的流程,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步骤一:确定研究问题在进行管理会计研究之前,首先需要确定一个明确的研究问题。
这个问题应该是有实际意义且具有一定挑战性的,能够推动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确定研究问题需要充分了解相关文献和现有理论,同时可以参考组织内部的需求和问题。
步骤二:文献综述在确定了研究问题后,接下来需要进行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对已有文献和理论进行全面、详细、深入地调查和总结,以获取相关领域已有知识并找出尚未解决的问题。
文献综述可以通过查阅学术期刊、会议论文、博士论文和相关书籍来进行。
在进行文献综述时,需要注意收集和整理相关文献,提取并总结其中的重要观点和研究方法。
步骤三:理论框架建立在进行管理会计研究时,需要建立一个理论框架来指导研究的设计和分析。
理论框架是对已有理论和文献进行整合和扩展,形成一个逻辑完备且可操作的理论体系。
建立理论框架需要深入理解现有理论,并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创新性的思考。
在建立理论框架时,可以采用归纳法、演绎法、比较法等方法。
步骤四:研究设计在确定了研究问题和建立了理论框架之后,接下来需要进行具体的研究设计。
研究设计是指确定研究对象、样本选择、数据收集方法、变量操作定义等方面的工作。
在进行研究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实际可行性、数据可获得性以及结果的可解释性等因素。
确定研究对象根据研究问题和理论框架,确定研究的对象,可以是组织、部门、个人等。
样本选择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确定样本的选择方法和标准。
可以采用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方便抽样等方法。
数据收集方法根据研究问题和理论框架,确定数据收集的方法。
可以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观察等方法。
变量操作定义根据理论框架和数据收集方法,对研究中使用的变量进行操作定义。
战略管理会计基本理论框架研究
![战略管理会计基本理论框架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250fc6c48d7c1c708a1453b.png)
略 管理会计是企业战略管理与 管理会计相结合的产物 。人们 以往对其研究主要 集 中在 内容和方 法的探讨 , 本 文就构成 战略管理会计基本理论框架的对象、 目标 、 假设 、 原则等基本理 论问题进行 了探讨研 究 , 构建完整 欲
的 战略 管理 会 计 体 系 。
关键词 : 战略管理会计 ; 对象; 目标 ; 假设 ; 则 原 中图分类号 :24 3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9 8o20 )3 O M 一0 F3. A 10 一l9 (0r 0 一 O 7 3
果 的转 化 能力 、 技政 策 等 。 当前 科 学技 术 发 展 科 呈 现 的特征 是 : 科技 发展 速度不 断加 快 , 指数 增 呈 长趋势 , 新兴 学科 不 断 出现 。正 是 科技 的 巨大 进 步为 许多 企业 会 计 工 作 提供 了坚 实 的基 础 , 会 如 计 电算化 的出现 , 于提 高 我 国会 计及 时 性 起 到 对
一
书中, 更加明确地将其定义为 :战略管理会计 “
是 明确强 调 战略问题 和所关 切重 点 的一种管 理会
作者简介 : 马建国(99一 )男 , 17 , 江苏大丰人 , 就职 于中国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人力资源部, 硕士 。
・
3 ・ 4
维普资讯
理会计观念更新 , 尤其是对战略决策信息的提供 ,
要 求超越 企业 本身 的更为广 泛地 与 战略管 理相关 的信 息 , 不仅包 括 内部 信息 和财务 信息 , 更加 重要
的是诸如市场供求关系、 企业市场 占有率等外部 信息和非财务信息。为了适应战略管理 的需要 ,
一
管理 会计 相结 合 的产 物 。它是建 立在企 业 战略管 理 (tt i M ngm n) Sae c aaeet的有 关 理论 基 础 之 上 , r g 并 以管理 会计 手 段 , 用 会 计 信息 有 效地 服 务 于 企 运 业 战 略的新 领域 。 由于战略 管理会计 是一 个新 出
管理会计报告理论基础和理论框架
![管理会计报告理论基础和理论框架](https://img.taocdn.com/s3/m/43f63167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d7.png)
管理会计报告理论基础和理论框架管理会计报告的研究依赖于多种理论,如会计学、管理学、系统论、决策论等.每一种理论都与耸理会计报告有苓密不町分的联系,沟管理会计报告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研究依据口本文将笄理会计报告作为一个休系,着重以会计学和管理学作为研究的基本理论’研究其本质、日标、原则警基本问题,同时以系统论利决策论作为研究基础.在此基础上,对管坤会计报告体系的理论槛架展开相应的研究E3.1. 1芸计学理论骨理会计报告是一种记录管理会计借息的报告,因此会计学理论是其立身基础.关于会计的木硬・我国理论界主耍有两种代表性意见* 一种观点认为会计是蓼与或復接进厅的一种管理和控制活动.即会计是根据所收集的会计信息进行倚理和控制〜另一种观点认为会计是种信思系统’即会计是向各种利盘相关者提供决第所需信息的个信恵系统,它以货币为主要计虽单位,采用系列与门的程序和方法,连续记录*分类汇总企业的财务和其他经济业务,并分析解释其成果,为企业的管理昏及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思「会计的基木程憚和方法是指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普.而会计计雇是会计系统的核心.确认、计址的最终日的是报告+会计报告是会计信息系统的最终成果,管理会计报告的编制应当依赖于会计的基本程序和方袪°可见前者比后者所涉及的领域要更为广泛,后者仅包捋提供会计信息,而前者婆求根据会计信息进行管理决董和控制,使得会计在企业中的职能希以提升*尽管管理会计报告的类型纷繁复杂,但是其编制仍然要遵循着一定的程序。
具体包括:确认经济活动、计量经济过程、记录经济结果、形成管理会计报告。
管理会计报告的编制内容与组织的活动有关,组织的活动主要可以分为筹资活动、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在每个活动中都会涉及到资金运动和资源分配,因此都需要编制管理会计报告来为每个活动中所涉及到的经济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3.1.2管理学理论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科学,重点研究有限的资源分配到多种相互竞争的主体之后,如何进行控制与协调。
中国管理会计研究框架
![中国管理会计研究框架](https://img.taocdn.com/s3/m/4cfbc87f8e9951e79b892794.png)
中国企业管理会计研究框架*潘 飞 陈世敏 文东华 王 悦(上海财经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 200433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201206)=摘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实务界与学术界都在关心一个共同的话题:管理会计究竟应该如何运行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一个有效的管理会计控制系统包括哪些关键因素;这些因素之间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鉴于实务界与学术界这一长期的困惑与思考,本文将研究目标定为/中国企业管理会计研究框架0,全文分为三大部分来讨论这一问题。
第一部分分别从管理会计实务与管理会计研究探讨本文的研究意义,第二部分叙述管理会计研究框架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讨论研究的方法选择。
=关键词>管理会计 研究框架 价值创造 战略导向一、研究的意义管理会计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在这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跨度内,管理会计研究的挑战性与趣味性并存。
由于管理会计起源于实务,在不同的时间受到不同环境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一系列卓有成效又互不关联的管理会计先进技术,例如:标准成本制度、零基预算、平衡计分卡等;而从管理会计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管理会计又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受到不同相关学科的影响,由此产生了许多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例如:权变理论、管理控制系统理论、代理理论等,相应的研究方法包括规范研究、案例实地研究、档案研究、实验研究以及大样本的实证检验等。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实务界与学术界都在关心一个共同的话题:管理会计究竟应该如何运行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一个有效的管理会计控制系统包括哪些关键因素;这些因素之间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我们是否能够为一般的企业构建一个以创造价值为基础、以成功实施战略为导向的管理会计框架体系,鉴于实务界与学术界这一长期的困惑与思考,本文将研究目标定为/中国企业管理会计研究框架0。
提出这一研究目标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1.管理会计实务与管理会计研究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一个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管理会计是为了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的管理会计实务包括:成本计算与管理、全面预算、绩效考核等。
管理会计研究范文
![管理会计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668cd29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07.png)
管理会计研究范文管理会计研究的目标是提供给企业内部管理层有关资源配置、绩效评估和决策制定的信息。
其核心任务是通过搜集、处理和分析各种会计数据和信息,以帮助管理层做出明智的决策。
管理会计研究旨在提供有关企业财务健康、内部控制、经济效益等方面的信息,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管理会计研究主要包括成本管理、预算管理、绩效评估、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成本管理是指通过对企业成本的搜集、核算和分析,为管理层提供成本信息以支持各类决策的过程。
预算管理是指通过制定预算计划,并与实际执行情况进行对比,以评估企业的执行情况和效率水平。
绩效评估是指通过对企业绩效的衡量和分析,为管理层提供有效的绩效管理和激励手段。
风险管理是指通过对企业风险的识别、评估和管理,为管理层提供风险预警和管理策略。
管理会计研究在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通过对成本的管理和控制,企业可以提高生产和经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其次,它可以提供基于事实的决策依据。
管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层做出快速决策,并提供决策依据。
最后,它可以提供全面的绩效管理和激励机制。
通过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企业可以促进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提高企业整体绩效。
管理会计研究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企业内部的会计信息可能受到管理层的操控和误导,使得管理层不能准确地了解企业的真实状况。
其次,管理会计研究需要充分考虑企业内外的环境因素。
企业的决策制定往往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市场环境、政策环境等,需要在研究过程中进行全面考虑。
最后,管理会计研究需要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研究。
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可以提供更全面的理论框架和实证分析方法,提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总之,管理会计研究是对企业管理和决策制定过程中使用的会计信息的研究。
它旨在为管理层提供准确、及时的会计信息以支持决策,并帮助企业实现其目标。
政府战略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研究
![政府战略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4b294f10242a8956bece4ad.png)
中 国 管 理 信 息 化
Chn a a e n n oma in z t n iaM n g me t fr t ia i I o o
J n ,0 1 a .2 1
Vo .4, . 11 NO2
第l 4卷第 2 期
政府战略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研究
张 曾莲
( 北京科技 大学 经济管理 学院 , 北京 10 8 ) 00 3
[ 要】 摘 本文将新公共管理理论、 受托责任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相结合 , 构建了一个初步的政府战略管理会计理论框架,
具体剖析 了该理论框架各个组成部分 的含义。该框 架包括政府战略 管理会计的 目标、 假设 、 原则 、 对象、 会计信 息的质量特 征与方法体 系等几个部分。
[ 关键词 ] 政府 ; 战略管理会计 ; 理论框架
第 四 , 印 之 后 , 序 会 自动 在 S et 打 程 he 2表 中 记 录 刚 才 打 印
的相 关 信 息 ( 图 5 示 )便 于 查 询 与 分 析 。 如 所 , S et he 2中 ”见 图 5 的程 序 代 码 。 ( ) 可 以 利 用 E cl 筛 选 功 能 。 询 某单 位在 某 时 间段 的付 款 xe 的 查 第 四 , 换 到 工 作 表 , “ 图 ” 拉 菜 单 中点 击 “ 具 栏 ” 切 在 视 下 工 , 总 额 以及 特 定 类 别 的 付 款 总 额 等 , 以分 析 现 金 流 量情 况 , 常 在 右侧 弹 出 菜 单 中 选 择 “ 件 工 具 箱 ” 点 击 工具 箱 中 的 “ 令 按 用 非 控 , 命 方便。 钮 ” 在 S et . he 1中设 计 完 成 一 个 “ 付 款 单 ” 命 令 按 钮 ( 图 开 的 见
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及绩效评价研究
![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及绩效评价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0c1e47a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4d.png)
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及绩效评价研究【摘要】本文围绕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以及绩效评价展开研究。
在理论基础部分,分析了管理会计的定义、发展历程和相关理论框架;在方法论部分,介绍了管理会计的方法和工具,包括成本管理、预算管理等;绩效评价模型部分探讨了绩效评价的重要性以及不同模型的应用;案例分析部分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了管理会计在实际中的应用和效果;未来研究方向部分提出了管理会计研究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结论部分总结了管理会计研究的价值和重要性,展望了其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管理会计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其研究对于提高企业绩效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管理会计、理论基础、方法论、绩效评价模型、案例分析、未来研究方向、管理会计研究的价值、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1. 引言1.1 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及绩效评价研究:管理会计是指在组织内部进行决策、规划和控制的会计活动。
通过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企业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提高投资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实现组织绩效的持续优化。
绩效评价研究在管理会计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帮助企业评估和监控业务绩效,指导经营决策,提高管理效率。
管理会计的理论基础包括成本理论、决策理论、控制理论等,这些理论为企业提供了不同的决策框架和分析方法。
方法论则涉及如何应用这些理论来指导实际的管理决策,包括成本控制、预算管理、绩效评价等具体方法。
绩效评价模型是评估企业绩效的关键工具,常见的模型包括财务绩效评价模型、综合绩效评价模型等。
通过这些模型,企业可以全面地评估自身的经营绩效,找出问题并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在案例分析中,我们将结合实际案例,探讨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在企业中的应用和效果。
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和价值。
未来研究方向包括管理会计在数字化时代的发展、管理会计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等。
这些研究方向将进一步推动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的创新和发展,为企业提供更多的管理工具和决策支持。
如何构建管理会计的理论框架
![如何构建管理会计的理论框架](https://img.taocdn.com/s3/m/b8700f0352ea551810a6877e.png)
1、如何构建管理会计的理论框架构建我国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的应注意的问题,构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管理会计理论框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长期的工作,需要许许多多会计理论和实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笔者认构建我国的管理会计理论框架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 加强对管理会计基础理论的研究管理会计理论框架是由管理会计的一系列基础要素构成的,包含管理会计的本质、目标、职能等不同的要素。
因此,构建我国的管理会计理论框架必须加强对管理会计基础理论的研究。
一方面,必须充分吸收西方的先进的管理会计理论。
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对管理会计研究的比较的早,理论方面比较成熟。
因此必须吸收西方先进的管理会计理论如作业管理理论、质量成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战略评价理论,加强对西方先进管理会计理论的研究。
另一方面,必须对西方先进管理会计理论进行消化,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西方先进的管理会计理论进行创新。
探索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管理会计理论框架体系。
2 加强对管理会计理论的实践应用研究管理会计理论来源于实践,来源于前人的成果的总结、延续和发展。
离开实践,管理会计理论就会变得无本之源。
从国内外的研究经验来看,管理会计的危机不仅表现在理论研究方面,更重要的是表现在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的脱节。
1987年,美国管理大师卡普兰教授在其著作5相关性的消失:管理会计的兴衰6一书中指出:今后管理会计理论的研究必须改梁易撤,必须从实际出发,在理论和实际结合上,花大功夫,否则就误入歧途。
目前我国的管理会计实务的研究过多的应用数学模型,在实际中不太适用而且难以理解。
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加强对管理会计理论的实践应用研究。
一方面,定期召开全国性的或者是国际性的管理会计实务研讨会。
通过研讨会,相互交流在管理会计实务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
2006年6月由上海财经大学主办的管理会计在中国的发展及实务应用国际研讨会在上海胜利召开,这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很好地为我国国内管理会计研究同行搭建了一个经验交流和问题讨论的平台,必将推动国内外学术与实物界对管理会计研究和应用,对管理技术在我国的理论发展和实务的应用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管理会计的理论基础与研究范式
![管理会计的理论基础与研究范式](https://img.taocdn.com/s3/m/dfe57b491ed9ad51f11df206.png)
管理会计的理论基础与研究范式一、引言不可否认,我国现阶段的管理会计体系大都是从欧美发达国家的研究范式中发展而来的,较难体现具有中国情境的管理会计理论基础和方法工具等特征方面的要求。
2016年1月,财政部发布了《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它标志着中国管理会计开始向规范化、科学化的道路上推进,并为高水平、本土化的管理会计研究指明了方向。
从这份指导意见中,可以归纳出如下的一些讨论议题,如:“意见稿”中的管理会计概念界定是否准确;管理会计理论框架或基本指引应当如何设计;管理会计与内部控制、财务管理的边界应当如何界定;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应当包括哪些内容;管理会计工具方法指引应当如何规范,体例怎样设计;如何建立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应当符合哪些标准;管理会计应当具有哪些功能,如何在企事业单位中实现这些功能,怎样评价企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联盟应用情况;有无必要形成管理会计报告,若有必要,一份完整的管理会计报告应当满足哪些标准,包括哪些内容,等等。
以管理会计的概念界定为例,“意见稿”中认为:“管理会计是会计的重要分支,主要服务于单位内部管理需要,是通过利用相关信息,有机融合财务与业务活动,在单位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管理活动。
”笔者认为,这一概念界定过于功能化,对管理会计的未来发展以及引导企业实践缺乏宽泛性、包容性与发展性。
据此,笔者对管理会计的定义是:“管理会计是指企业组织围绕信息支持系统与管理控制系统,以实现价值增值这一目标而开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这一定义可以简称为“一个目标,两个系统”,观点明确,便于记忆,延展性强。
概念中的“价值增值”是整个会计系统共同追求的目标,它体现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内在联系;概念中的“两个系统”,无论是管理会计的信息支持系统,还是管理控制系统,均以内部使用者为导向,这种对“两个系统”的表述较好地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作了阐述。
浅谈我国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的构建
![浅谈我国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的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d3f49f40e45c3b3567ec8ba0.png)
第 1 期 总第 16 2 6 期
20 0 8年 6月
内 蒙 古 科 技 与 经 济
In r Mo g l ce c n e n oi S in eTe h o gy & E o o a cn k c n my
No 1 . 2,t e 1 6 h i L h 6 t  ̄l S e
质、 目标 、 象 和 管 理 会 计 理 论 的基 本 要 素 。第 二 种 对 观点 ( 秦汉 19 劳 9 5年 ) 为 管 理 会 计 理 论 框 架 包 括 : 认 起 点 理 论 层 次 、 础 理 论 层 次 、 理 会 计 核 心 理 论 层 基 管 次 和 管 理 会 计 实 务 理 论 层 次 。 第 三 种 观 点 ( 今 池 陈 18 9 9年 ) 为 管 理 会 计 理 论 框 架 包 括 : 理 会 计 的 认 管 目标 、 念 、 则 和 管 理 会 计 技 术 。 第 四 种 观 点 ( 概 原 王 棣 华 ) 为 管 理 会 计 理 论 框 架 应 包 括 : 理 会 计 的 本 认 管 质、 象 、 能 、 对 职 目标 、 设 、 则 、 德 、 学 、 化 、 假 原 道 哲 文 程 序 和 管 理 会 计 行 为 。第 五 种 观 点 ( 焰 ) 为 管 理 孟 认 会 计 理 论 框 架 应 包 括 : 理 会 计 目标 、 象 、 设 、 管 对 假 本 质 、 素 、 则 和 管 理 会 计 方 法 体 系 。 第 六 种 观 点 要 原 ( 茂 竹 ) 为 管理 会计 理 论框 架 应 包 括 : 理会 计 孙 认 管 假设 、 象 、 对 目标 、 息 的 质 量 特 征 、 责 和 管 理 会 计 信 职 的重要 活 动。管 理 会计 理论 框架 由于 没有 固定 的 , 永 远 不 变 的模 式 。 因 此 , 同 的 学 者 都 提 出 了 不 同 不 的 观 点 , 得 管 理 会 计 理 论 框 架 的 构 建 出现 了“ 家 使 百 争 鸣 ” 局 面 。 管 理 会 计 理 论 框 架 是 由 一 系 列 要 素 的 组 成 相 互 联 系 而 又 相 互 作 用 的体 系 组 成 的 体 系 。 笔 者认 为 : 建一 套相 对 合理 的管 理会 计 框 架 必须 具 构 有逻辑 起 点和框 架 的 具体 的 要 素组 成 , 理 论框 架 该 必须结 合 各 历 史 发 展 阶 段 的 特 点 和 特 定 的客 观 环 境 。 目前 , 着 2 随 l世 纪 人 类 社 会 进 入 经 济 全 球 化 , 金 融 化 和 知 识 化 的 特 定 阶 段 , 国 必 须 构 建 一 套 以 我 战略性 为 特点 的战 略性 管 理会 计 理 论框 架 , 得 管 使 理会计 理论 框架能 反 映战略性 的特 点 。 2 我 国 管 理 会 计 理 论 框 架 研 究 存 在 的 问题 会 计 理 论 研 究 和 发 展 是 伴 随 着 人 类 社 会 的不 断 进 步而发 展 的 , 们一 致认 为 主要 归 功 于 财务 会 计 人 的发 展 。 而 与其 对 应 的管 理 会 计 , 于其 历 史 、 由 社 会 、 化 等原 因 , 发 展较 为迟缓 。在 我 国管理会计 文 其 发展迟 缓 的局 面尤 其 明显 , 其 原 因笔 者 认 为 主要 究 有如 下几 个方 面 : 2 1 管 理 会 计 理 论 方 法 和 实 务 严 重 脱 离 . 由于 我 国的 管 理会 计 理 论 大多 沿 用 西方 的理 论 , 我 国 的经 济 条 件 、 境 、 场 等 和 西 方 国 家 有 而 环 市 很 大 的 差 异 , 致 管 理 会 计 的 很 多 理 论 在 我 国 没 有 导 办 法得 到应用 和 推广 , 且 和 我 国现 实 环 境存 在 脱 而 节 的情 况 。 2. 理 论 上 没 有 形 成 适 合 我 国 国情 的 管理 会 计理 2
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综述管理会计研究综述
![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综述管理会计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aec38294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c9.png)
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综述管理会计研究综述摘要:本文对管理会计的定义、主体、内容以及基本理论等问题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我国建立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的研究情况,对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现状进行了评价,以期为管理会计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管理会计研究评价一、管理会计定义、主体、内容研究(一)管理会计定义在西方会计发展史上,首次提出“管理会计”是在1922年H・w・奎因坦斯出版的著作《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入门》中。
而会计学界正式提出“管理会计”是在1952年伦敦举行的会计师国际代表大会上。
此后,西方有关组织机构和会计学者根据各自的认识和把握,从不同角度对管理会计定义进行了描述。
美国会计学会(1966)认为,所谓管理会计就是运用适当的技术和概念,对经济主体实际的经济数据和预计的经济数据进行处理,以帮助管理人员制定合理的经济目标,并为实现该目标而进行合理决策。
英国成本与管理会计师协会(1982)认为,管理会计是对管理当局提供所需的信息的那一部分会计工作,使管理当局得以:制定方针政策;对企业的各项活动进行计划和控制;保护财产的安全;向企业外部人员(股东等)反映财务状况;向职工反映财务状况;对各个行动的备选方案作出决策。
美国学者罗伯特(1982)在《现代管理会计》中对管理会计作了定义:管理会计是一种收集、分类、总结、分析和报告信息的系统,有助于管理者进行决策和控制。
美国全美会计师协会管理会计实务委员会(1986)对管理会计的定义是:管理会计是向管理当局提供用于企业内部计划、评价、控制以及确保企业资源的合理使用和经济管理责任的施行所需财务信息的确认、计量、归集、分析、编报、解释和传递的过程。
管理会计还包括编制提供诸如股东、债权人、规章制定机构及税务当局等非管理集团使用的财务报告。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财务和管理会计委员会(1988)认为:管理会计是在一组织内部,对管理当局用于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信息(财务和经营)进行确认、计量、积累、分析、处理、解释和传输的过程,以确保其资源的利用并对它们承担经管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的研究(一)
一、问题的提出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同是会计系统的两个分支,但管理会计的发展和被重视程度远不及财务会计。
目前发展的现状是理论落后于实务,这主要表现于管理会计迄今仍没有一套完整的能够解释、指导并可以应用于管理会计实践的理论框架。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管理会计研究素来都是偏重于方法研究,而不重视理论结构的研究,如对管理会计目标、假设、原则、方法等基本范畴及其内在联系,迄今少有深入细致的系统研究,使得管理会计至今仍未形成一个严密的理论体系。
由于管理会计向来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理论的贫乏导致管理会计实务长期缺乏理论指导,从而严重制约着管理会计作用的发挥。
另一方面,尽管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及行为科学等一些研究成果已被陆续引入到管理会计之中,从而扩大了管理会计的适用范围,但是,管理会计对于源自这些不同学科的科学成果,尚未能全面而充分地消化,人们还只是依据这些成果对管理会计的某些假设作了程度有限的修正,有些尚处于定性分析阶段,还缺乏应用价值。
对西方管理会计主要是进行翻译和介绍,在理论研究上也没有突破。
没有系统理论支持的学科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学科,管理会计正是处于这样的一种状态,可以说这是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上的遗憾。
由于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不完整和学科体系的不规范,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缺乏明确的中心、清晰的主线和实质性联系,使得管理会计的内容既不统一又不确定,主要表现在管理会计的教材编写内容上很不统一,与其他学科的内容交叉重复的现象十分严重,这不仅不利于学习和掌握,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该学科的深入研究和推广运用。
我们说任何一门学科是否具有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是该学科能否独立成为一门学科并不断发展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该学科能否在实践中得到推广应用的关键。
另外,中国会计学会“九五”科研规划的总体目标是要基本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方法体系。
2002年9月26日中国会计学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暨理论研讨会提出了今后五年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总体目标是在总结实施经验和吸收已有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既有中国特色又与国际惯例协调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
管理会计同样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理论结构,以便有效地指导管理会计实务。
为此,就产生了“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的研究”的必要性问题。
二、关于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的逻辑起点问题
什么是管理会计理论,它的基本理论应将如何表述呢?我国著名的管理会计学家李天民教授认为:管理会计理论可定义为“是一套由前后一致的管理会计对象、管理会计职能、管理会计目标、管理会计基本概念、管理会计基本假设、管理会计原则所组成的概念框架,用来解释、评价、指导、开拓和完善管理会计实务”。
要建立管理会计理论框架,首先得解决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问题。
近几年来,理论界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较为热烈的讨论,至今尚无统一的定论。
关于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大致有这样几种观点:管理会计本质起点论(王棣华)、管理会计对象起点论(孙茂竹)、管理会计目标起点论(盂焰),可说是各有其道理。
而作为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应当具有一定的条件或特征,主要应有这样几条:逻辑起点是最简单、最普通、最基本的会计范畴;逻辑起点能对其他抽象范围进行推理论证;逻辑起点能够连接会计系统和会计环境;逻辑起点能够联系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逻辑起点是会计最本源的问题,是会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逻辑起点是内在的、客观的。
经过对上述几种观点的研究和思考,本文认为,管理会计的目的,即协助组织/企业的管理者制定合理的经济目标,并为实现整个企业组织业绩最大化目标而进行合理决策,是符合管理会计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全部条件。
以此为起点,有利于建立首尾一贯、逻辑严密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从这一起点出发能够真正推导出其他抽象范畴。
管理会计的目的之所以能作为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正是在于能够正确揭示管理会
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因。
“会计是人们有目的的社会行为,人类之所以有会计活动,必然出于某种动机或希望。
由此追溯下去直至思维的起点,即最终的动机或希望,就是会计目的”(傅磊:《对会计目的的思考与探索》,《会计研究》1996年第2期)。
管理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动力正是为了适应企业加强内部经济管理,实现组织的目标而产生和发展的。
管理会计是基于管理实践产生和发展的一门学科。
而任何管理活动都必须围绕实现组织目标来进行。
所谓管理,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便完成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不具有自己的目标,管理应该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而进行管理。
管理的目标是与组织的目标连接在一起的。
概括地说,管理就是要促使组织有效地利用资源而达成组织的目标。
组织的目标可从三个角度来全面地衡量管理促进组织目标实现的情况。
1.组织的产出目标;2.组织的效率与效果,3.组织的终极目标。
但不论何种性质的组织,管理的任务都是要使组织以尽量少的资源而尽可能多地完成预期的合乎要求的目标。
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是有效的管理。
管理变革的最终结果也要体现在组织的最终目标上。
而管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为组织内部的管理者和雇员提供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管理者进行计划、控制和决策,以达到组织业绩最大化的基本目标。
此外,组织的目的虽然是抽象的,但它是组织任务和各项具体目标的基本出发点。
管理会计信息是组织中进行决策的改进和控制的基本信息来源。
有效的管理会计系统能够提供组织成功需要活动的及时、准确的信息。
管理会计可以运用适当的技术和概念,对组织的实际数据和预计的经济数据进行处理,以帮助管理人员制定这些合理的经济目标,并为实现这些目标而进行合理决策。
即管理会计人员通过识别、收集、计量、分析、准备、解释和传达管理所用信息,为今天的组织创造相当大的价值。
从管理会计的发展历史来看,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基本上可以分为50年代的执行性管理会计和50年代之后的决策性管理会计两个阶段。
在执行性管理会计阶段,管理会计追求的是“效率”(Effective),强调把事情做好;在决策性管理会计阶段,管理会计追求的是“效益”(Efficiency),强调首先把事情作对(DoingRightThing),然后再把事情做好(DoingThingRight)。
应该说,管理会计无论是追求“效率”还是“效益”,只不过是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不同而已,其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实现组织效益最优化的目标。
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此时的企业充分认识到,比利润更重要的是市场份额,比市场份额更具有根本意义的是竞争优势,比竞争优势更具有深远响的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能力(CoreCompetence)——企业面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的能力。
基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企业战略管理”及为其提供信息与智力支持的“战略管理会计”的兴起,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战略管理会计是站在战略的高度,关注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面对竞争对手,分析企业自身所处地位,据此来协助企业管理当局确立战略目标,进行战略规划、评价管理业绩,以企业取得竞争优势作为主要目标。
外向型的战略管理会计不仅仅要收集、分析企业内部的数据信息,更要走出企业为本企业提供外部市场环境及竞争者的信息,做到知己知彼,以求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战略管理会计通过收集、分析、比较竞争对手具有战略相关性的信息,了解本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从而保持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战略管理会计克服了现代管理会计的一个重要缺陷,它拓展了管理会计对象的范围,由内向型向外向型发展,以适应战略管理的需要。
由此可见,以管理会计目的为起点能使外部环境与管理会计系统有机地协调起来。
外部环境通过影响管理会计目的作用于管理会计系统,管理会计系统又通过管理会计目的去适应外部环境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