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的通讯产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芬兰的通讯产业---诺基亚的帝国
拥有“千湖之国”美名的芬兰,是个人口仅500万、国土面积不到40万平方公里的小国。

是这个世界上最北的国家。

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芬兰仍然是个相当贫困的农业国家。

上世纪70年代,芬兰国家经济出现第一次转型,农业劳动力所占比例逐渐缩小至四分之一。

芬兰成为一个产业社会,主要劳动力聚集在服务行业和工业领域。

上世纪90年代的芬兰,由于银行系统和金融市场缺乏管制,出现经济危机,芬兰GDP 在1991~1993短短三年间,下降了超过10%。

在这场经济危机中,传统制造业由于缺少竞争力和市场而被淘汰。

专家总结,芬兰当时的经济危机缘于对全球化经济准备不足,对外贸易单一等方面。

上世纪90年代中期,芬兰政府决定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加大力度走科技富国的道路。

其时的芬兰科技发展规划强调,科技发展要适应社会需求、市场需求,支持和鼓励企业进行科技开发与合作;同时,集中优势发展能带动国民经济整体增长的重点领域,如电子通信、现代生物技术等。

当时,芬兰产业结构调整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进行。

首先是根据市场供需情况,关闭亏损企业,淘汰丧失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产品和行业。

其次是芬兰企业之间实行强强联合。

第三是加强企业内部改革和产品开发,集中对拥有高技术含量产品的开发,从而提高产品的世界竞争能力。

诺基亚公司就是芬兰产业结构调整后成功转型的典范。

诺基亚是我们都不陌生的一个词,甚至我们的生活一直不曾离开过它,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诺基亚一直以其过硬的质量在通讯行业立足。

一直到08年,诺基亚一度占领了世界通讯销售一半的市场份额,但你很难想象这样一个电子行业的帝国竟是来自这么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国,但它却是存在,你可能很难想象诺基亚对芬兰的影响,就算你愿意花两百欧元,在九月的赫尔辛基也未必能找到一间旅馆落脚.来自全球几十国、上千名诺基亚供应商,早已将市区旅馆预定一空。

九月的诺基亚全球供应商大会,移民戏称为“信义计划区”的中心,在香港人开的高级中国餐厅“皇朝”里,偶而还会瞥见鸿海员工,和韩国三星干部凑在一起吃饭,
聊聊光宝最近斥资三亿欧元,买下一家诺基亚在芬兰的模具供应商。

芬兰人不敢想像,如果没有诺基亚,芬兰今天会是什么样子?要写一部芬兰现代史,绝对少不了诺基亚这一章.诺基亚和圣诞老人一样,已成为芬兰不朽的国家神话。

每个芬兰人都可以告诉你,一百四十二年前,这家位在芬兰西南部诺基亚河畔的木材纸浆工厂,怎么样从做卫生纸、橡胶、电缆起家,后来跨入电视机,最后成为全球手机的超级巨人。

诺基亚的崛起从根本上来说是是芬兰政府在进行产业结构转变中最为期待的成果,政府极富成效的有组织科技活动为产业结构调整奠定了基础。

政府不断加大科技投入,为有组织科技活动提供了充足的资金。

从80年代起,芬兰的科技投人进人快速增长期。

根据芬兰统计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芬兰的R&D投人占GDP的比重从1987年的1.8%上升到1999年的3.1%,达到33.7亿美元。

政府计划在2001年一2004年再增加1.8 亿美元投人,使R&D占GDP的比重达到3.3 ,继续保持其世界高科技投人国家的地位。

成立于1983年的芬兰技术发展中心在政府有组织科技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主要任务是加强研究与开发投人,资助企业和服务部门开发高技术以增强国际竟争力。

该中心每年用
于高技术的费用达3.44亿美元(资金来自政府),占全国高技术投人的30%多,其中近60%用于支持企业高技术开发。

政府和企业在科技活动方面的密切合作,有效地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

政府在有组织科技活动方面对企业提供了较多的直接支持,并通过科技园的建设和国家研究与发展基金的设立,推动高技术企业的发展。

在得到芬兰技术发展中心研发资金资助的单位中,型企业的比例在逐年增大。

诺基亚管理者们认为,虽然本身诺基亚很少从政府得到直接的R&D支持,但从政府政策所创造的氛围中它们已获益匪浅。

大企业通过与政府资助的大学和研究所合作,通过与富有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进行合作或进行战略性兼并,能够增强自身的创新活力与竞争实力。

此外,政府支持本国企业技术创新所实行的政府采购政策常为大企业提供重要帮助。

芬兰劳工经济研究所所长基恩德归纳,芬兰竞争力能超越工业强国,大部份要归功于诺基亚在90年代的高速成长。

诺基亚一家公司,产值就占芬兰4%的GDP和四分之一出口值。

芬兰年经济成长率3.5%,其中的1%是由诺基亚创造。

说诺基亚富可敌国一点也不为过。

去年总营收411亿欧元,比芬兰政府一年总预算还多。

芬兰引以为傲的研发投资,其中有三分之一的经费是来自诺基亚的贡献。

诺基亚的成功,带动芬兰数百家新科技公司成立,总共为芬兰开创了四万多个工作机会。

至今,诺基亚全球六万八千名员工中,芬兰籍员工仍占了一半。

芬兰不能没有诺基亚,相对的,诺基亚也不能缺少芬兰。

芬兰国家政策独厚通信产业,倾产官学三方,全力建立压倒性竞争优势,诺基亚从中壮大实力。

如果不是在芬兰,诺基亚也不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制造商。

有人曾这样比喻过诺基亚:他们的组织很像爵士乐团,非常有弹性和流动性,这也是诺基亚的芬兰基因。

将诺基亚带向顶峰的前任执行长欧里拉就剖析,诺基亚能够成功,在于它“没有阶级、非常扁平”的芬兰性.,同样,诺基亚一直延续着芬兰特有的环保理念,在诺基亚经营的几十年中,我们从未听到过诺基亚有任何环保上的质疑,这虽然只是极其微小的一面,但我们可以从细节上去看透这个电子产业帝国成功的必然性。

诺基亚与芬兰政府的合作似乎在给予我们某种启示,一种政府与企业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的积极的经济结构,政府与企业不该只是单纯的对立起来,而是一种高度透明的操作机制来运行这种经济体系,我相信成功一定有其偶然性,但失败却一定有其必然性,不只是相对个人而言,对整个企业甚至国家都是如此,在我们谈论了诺基亚的崛起后,我们是否该问一句,属于中国的“诺基亚”经营理念将会在哪里出现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