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学检验技术》课程整体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血液学检验》课程标准-赵换维

《血液学检验》课程标准-赵换维

血液学检验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性质与设计思路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从事血液学检验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用显微镜的观察与各种辅助检查手段,通过独立思考,联系临床,初步判断血液病的种类。

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还重视能力的培养,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手段的应用,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自学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要以生理学、生物化学、基础免疫学、临床医学概要、遗传学、临床检验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

2.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以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同时遵循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紧密结合职业岗位相关要求制订并确定本课程的工作模块和课程内容。

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思想,本课程按照医院实验室的基本顺序即按标本采集与处理、标本检测、临床沟通进行课程内容安排。

三、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A1掌握各类血细胞、骨髓细胞形态特点A2掌握凝血试验的原理和操作规程A3掌握各种染色方法并正确选择A4掌握红细胞疾病检验的基本理论知识A5掌握白细胞疾病检验的基本理论知识A6掌握血栓及止血检验的基本理论知识A7掌握血液学检验基本技能及实验检测的原理A8熟悉血液学检验工作的全过程,明确血液学检验工作在实验室诊断中的重要性2.能力目标B1 能按检测目的不同掌握标本不同的收集处理方法;B2严格按照试剂说明准备和保存;B3熟悉仪器性能和检测原理,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规程操作,做好仪器的日常维护;B4能严格按照实验室规范操作B5标本严格按照实验室SOP文件检测,做好质量控制;B6能应用临床知识正确分析报告、判断B7能与临床进行良好的沟通和解释3.素质目标C1严格执行相关法规,养成实事求是的职业习惯。

C2 培养自主学习、不断探索新的检验学知识。

C3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五、教学基本条件1.师资要求本课程授课教师需要该专业领域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1年以上教学经验,具备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教师2名。

实验血液学教案设计

实验血液学教案设计

趋化功能检测
通过观察中性粒细胞在趋化因子作用下的迁移能力,评估其趋化 功能。
吞噬功能检测
采用荧光标记的细菌或颗粒,观察中性粒细胞对其的吞噬作用, 评估吞噬功能。
杀菌功能检测
通过培养中性粒细胞与细菌共培养,观察细菌的死亡情况,评估 中性粒细胞的杀菌能力。
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采用流式细胞术或免疫荧光技术,检测CD3+、CD4+、CD8+等T 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和数量。
3
自动凝血仪法
采用自动化仪器进行凝血时间测定,具有快速、 准确、可重复性好等优点。适用于大批量样本的 检测。
纤溶活性检测方法
01
纤溶酶原激活物(PA)测定
通过检测血液中纤溶酶原激活物的含量,评估纤溶系统的活性。PA含
量越高,纤溶活性越强。
02
纤溶酶原(PLG)测定
检测血液中纤溶酶原的含量,反映纤溶系统的储备能力。PLG含量降低
注意事项
确保实验操作规范,避免污染 和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06
血液凝固与纤溶系统实验
凝血时间测定方法
1 2
试管法
通过采集静脉血并加入试管中,观察血液凝固所 需时间。该方法简单易行,但结果受采血技术、 试管材质等多种因素影响。
毛细血管法
利用毛细血管采血,观察血液在体外凝固的时间 。该方法更接近生理状态,但操作相对复杂。
止血。
抗凝剂选择与使用
肝素
适用于大多数血液学实验 ,尤其是凝血功能检查。 需按照一定比例与血液样 本混合,避免凝血。
EDTA
适用于血常规、血型鉴定 等实验。需选择适当浓度 的EDTA抗凝管,确保抗凝 效果。
柠檬酸钠

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课程建设计划

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课程建设计划

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课程建设计划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构建全面的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课程计划在医学教育中,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课程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血液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也为他们提供了深入研究生物医学科学的基础。

《血液学检验技术》课程整体设计方案

《血液学检验技术》课程整体设计方案

《血液学检验技术》课程整体设计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院级精品课程课程名称:血液学检验技术学时:108授课对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分:6前导课程:医学基础课程《人体解剖生理学》、《医学检验应用化学》、《化学检测技术》、《病理学》、《临床医学概论》,医学专业核心课程《临床检验基础》、《免疫学检验技术》、《微生物检验技术》、《生物化学检验技术》(部分)等后续课程:顶岗实习开设学期:第四学期二、课程定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医学检验综合职业能力,能在各级医院、中心血站、疾病控制中心等单位从事医学检验技术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血液疾病检验技能是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专业技能,直接对应医院细胞室这一特定的临床岗位。

《血液学检验技术》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也是检验技师根据细胞形态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血液病必备的专业技能,对职业素养起支撑作用,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操作技艺性,也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必考内容,其分值约占1/5左右,体现了检验技士(师)的职业能力。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常见血液病的检验流程、检测项目的操作过程和方法,准确辨认血细胞形态;熟悉血液病检验技术常用仪器性能、原理、操作方法和维护保养;掌握常见血液病的形态学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职业技能。

因此,本课程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中尤为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一门以形态学技能为主的专业技能课程。

三、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设计1.能力目标(1)能正确辨认骨髓六大系统各阶段细胞正常形态,会描述所见细胞形态特点,会判断骨髓象检查结果是否正常。

知道骨髓穿刺部位和骨穿成功的指标,骨髓象检查的步骤和内容及注意事项,正常骨髓象的特点。

(2)能进行常见血细胞化学染色和结果判断,并能联系患者病情,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析,为临床医生提供咨询。

《血液检验及技术》课程思政案例

《血液检验及技术》课程思政案例

《血液检验及技术》课程思政案例目录《血液检验及技术》课程思政建设设计方案 (1)案例一:善于思考敢创新....................................................... .. (2)案例二:点燃生命献爱心....................................................... .. (3)案例三:爱岗敬业担使命....................................................... .. (5)案例四:践行初心尽职责....................................................... .. (7)案例五:传统文化立自信....................................................... .. (8)案例六:诺奖得主树榜样....................................................... (10)案例七:保护环境为健康....................................................... (12)案例八:德技并修勤于业....................................................... (13)案例九:医保政策惠民生....................................................... (15)案例十:仁心仁术为患者....................................................... (17)案例十一:临床工作守规矩....................................................... .. (19)《血液检验及技术》课程思政建设设计方案案例一:善于思考敢创新导入:关于血液的记载最早出现在祖国医学《黄帝内经》中,国外于公元前3~4世纪也有人提及,但对血液的起源、组成和功能认识长期以来是唯心的和不全面的。

血液检验教学设计方案

血液检验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血液检验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临床意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备血液检验的基本技能,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血液检验的兴趣,培养严谨、细致、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血液检验概述2. 血液细胞学检验3. 血液生化检验4. 血液免疫学检验5. 血液遗传学检验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案例等形式,让学生了解血液检验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教学(1)血液检验概述:讲解血液检验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临床意义。

(2)血液细胞学检验:介绍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血液细胞的形态、计数和分类方法。

(3)血液生化检验:讲解血清蛋白、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的检测原理和临床意义。

(4)血液免疫学检验:介绍自身抗体、病毒抗体、肿瘤标志物等免疫学指标的检测原理和临床意义。

(5)血液遗传学检验:讲解遗传性疾病的基因检测方法、遗传咨询等。

3. 实验教学(1)血液细胞学检验:学生分组进行显微镜观察,学习血液细胞的形态、计数和分类方法。

(2)血液生化检验:学生分组进行生化试剂的配制、标本的采集、检测仪器操作等。

(3)血液免疫学检验:学生分组进行抗原、抗体的检测,学习免疫学指标的检测原理和临床意义。

(4)血液遗传学检验:学生分组进行基因检测,学习遗传性疾病的基因检测方法。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难点,解答学生疑问。

5.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等。

2. 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验课中的操作技能、实验报告的规范性等。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4.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过程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临床血液学检验》2. 教学课件:血液检验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临床意义等。

3. 实验器材:显微镜、生化试剂、检测仪器等。

《血液病检验技术》精品课程总体设计(录像文字说明).

《血液病检验技术》精品课程总体设计(录像文字说明).

《血液病检验技术》精品课程总体设计(录像文字说明)各位专家、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欢迎光临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血液病检验技术》精品课程。

我是课程建设负责人侯振江,自2002年开始担任本课程的教学,经过教学团队8年的不懈努力,该课程日渐成熟和完善。

下面我从课程背景、课程开发、课程定位、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队伍、实训条件和实训场景、教学效果和课程特色等十个方面介绍本课程的总体设计。

一、课程背景《血液病检验技术》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建设经历了传统教学、教学改革探索和基于工作过程的改革三个阶段。

2002年9月-2005年6月为《血液病检验》传统教学阶段: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005年9月-2007年6月为改革探索阶段:根据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插图)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教学计划和大纲的修改,使课程体系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紧密结合临床,淘汰了过时的检测项目,增加新的检测技术;采用多媒体教学、病例教学法和讨论式教学法等,课堂教学和临床实习交替,初步形成了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2006年《血液病检验》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

2008年至今为《血液病检验技术》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阶段:理论与实训相结合、课程与工作相结合、教师与实训室一体化。

二、课程开发通过对河北、河南、山东、江西、重庆、天津、吉林等7省市(插图)110余家医疗机构进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岗位及需求知识的调查(插图),确定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插图)【基层医院检验科、输血科、疾病控制中心、中心血站、医学院校和科研机构实验室、仪器和试剂公司】。

确定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11个岗位组成的岗位群(插图)。

尿液检验、体液检验、输血检验、血液病一般检验、血液病检验、生物化学检验、细菌检验、免疫检验、寄生虫检验、真菌检验、病毒检验。

通过分析岗位工作过程,形成典型工作任务,归纳行动领域、重构行动领域并转化为课程,以血液病检测的工作任务为载体,将《血液病检验》更名为《血液病检验技术》。

血液检验_教案模板范文

血液检验_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血液检验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掌握常用血液检验项目的正常值范围及临床意义。

(3)熟悉血液检验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报告撰写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临床思维。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严谨、细致、求实的科学态度。

(2)激发学生对医学检验工作的兴趣和热情。

(3)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1. 血液检验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常用血液检验项目的正常值范围及临床意义。

3. 血液检验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

教学难点:1. 血液检验结果的解读和临床应用。

2. 血液检验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处理。

教学内容:一、血液检验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1. 血液检验的定义、分类和目的。

2. 血液检验的原理和方法,如血液学、生化检验、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

3. 常用血液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

二、常用血液检验项目的正常值范围及临床意义1. 血常规检验: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

2. 生化检验: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等。

3. 免疫学检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艾滋病病毒抗体等。

4. 分子生物学检验:基因检测、病原体核酸检测等。

三、血液检验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1. 血液采集和保存。

2. 检验仪器的使用和维护。

3. 检验结果的解读和临床应用。

4. 常见问题的处理,如异常结果的处理、仪器故障的处理等。

教学实施:一、课堂讲授1. 讲解血液检验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讲解常用血液检验项目的正常值范围及临床意义。

3. 讲解血液检验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

二、实验操作1. 学生分组进行血液采集和标本制备。

2. 学生进行血液学、生化、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检验项目的操作。

3. 学生分析检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血液学实验室技术教学设计

血液学实验室技术教学设计

持续改进:持续关注教学效果, 不断优化教学设计
学生反馈与建议
项标题
学生反馈:对实 验操作的掌握程 度,对实验结果 的理解程度,对 实验过程的参与
程度
项标题
建议:改进实验 操作步骤,增加 实验结果的分析, 提高实验过程的
互动性
教师自我反思与总结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教学效果的评价和改进措施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优化 学生反馈和建议的收集与分析 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案例讨论:组织学生 进行案例讨论,提高 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总结:总结案 例分析的经验和教 训,提高学生的实 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小组讨论法
目的:提高学生自主学 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步骤:分组、讨论、总 结、汇报
优点:提高学生参与度, 增强学习效果
注意事项:教师引导、 控制讨论方向、保证讨
03
教学内容
血液学基础知识
0 1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03
血液凝固和纤溶机制
05
血液学实验室常用检测方法和
技术
0 2 红 细 胞 、 白细胞、血 小板的结 构和功能 0 4 血 液 疾 病 的分类和诊 断方法
0 6 血 液 学 实 验室的质量 控制和保 证
实验室常用技术
添加 标题
血液样本采集技术
添加 标题
《血液学实验室技术》 教材
《血液学实验室技术实 验指导》
《血液学实验室技术案 例分析》
《血液学实验室技术操 作手册》
《血液学实验室技术参 考书》
《血液学实验室技术教 学设计》参考书
实验器材与试剂
显微镜:用于 观察细胞形态
和结构
离心机:用于 分离血液中的

血液学及血液学检验教案.docx

血液学及血液学检验教案.docx

北华大学医学检验学院任课老师:高丽君第一篇绪论第一章血液学概述及发展史第一节血液学概述血液学(hematology)是医学科学一个独立分支,以血液及造血组织为研究对彖。

包括血细胞形态学新领域:血细胞生理学血细胞生物学血液生化学血液分子生物学血液免疫学遗传、流变学临床血液学(clinical hematology)以疾病为研究对彖,是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综合性临床学科。

重点研究原发血液病:白血病再障血友病继发血液病:肝、肾等疾病引起血液学异常。

新动态:利用分子标志物对白血病进行免疫学分型和血栓前状态诊断。

血液学及血液学检验(hematology and hematologic examanations)以血液学理论为基础,以血液病为研究对象,以检验方法为手段,创建了理论、检验疾病相互结合,紧密联系的新体系。

故三个学科均属于血液学范畴,只是侧重点、分工、研究对象有所不同。

第二节血液学发展史屮国古代早在《黄帝内经》中即有关于血液记载,但系统科学研究开始于显微镜问世之后。

镜下可观察到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三种有形成分,无形成分则指血浆。

一、血细胞的认识血细胞包括红细胞与门细胞。

血细胞形态学是血液学研究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染色技术不断改进,血细胞形态观察更加清晰。

19世纪小期开始了解骨髓, 血细胞产生于骨髓,成熟后进入外周血。

特殊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位相显微镜、偏光显微镜、干涉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血细胞数量检测手工:血细胞计数、血红蛋口定量、血细胞分类。

机器:1953年,美国库尔特发明第一台血细胞自动计数仪。

现已有各种半、全自动分析仪相继问世,广泛应用于临床。

(二)红细胞认识1871—1876年开始认识红细胞,了解到红细胞具冇携氧能力,后知红细胞可使二氧化碳转化为碳酸根离子,与酸碱平衡有密切关系。

红细胞ABO血型发现后,输血才安全开展。

20世纪40年代血库建立起来。

(三)白细胞的认识1、粒细胞1892—1930年,已知屮性粒细胞具冇趋化、吞噬和杀菌作用。

医学血液技术教学设计

医学血液技术教学设计

血液制品的生产与应用
血液制品的种类
血液制品是指利用血液或血液成分加 工制成的生物制品,包括人血白蛋白 、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等。
血液制品的临床应用
血液制品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各 种疾病,如免疫缺陷病、感染性疾病 、凝血障碍等。
血液制品的生产流程
血液制品的生产需要经过采集、分离 、纯化、灭活病毒、制剂等多个环节 ,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理论知识考核
综合评价
通过笔试或口试等形式,考核学生对医学 血液技术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验报告、操作技能考核 和理论知识考核结果,给出综合评价和成 绩。
06
课程总结与展望
课程重点回顾
01
02
03
血液技术基础知识
学生掌握了血液的组成、 功能及血液疾病的分类等 基础理论知识。
血液检测技术
等。
05
实验教学内容与方法
实验教学内容
血液样本采集与处理
教授学生正确采集和处理血液样本的方法,包括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 、使用正确的采血器具、正确的血液保存和运输方法等。
血液常规检测
介绍血液常规检测的项目、原理、操作方法和结果解读,如血红蛋白 测定、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
血液生化检测
04
医学血液技术应用
临床输血与成分输血
临床输血的重要性
临床输血是抢救和治疗疾病的一种有 效方法,特别是在手术、创伤、失血 等情况下,及时输血可以挽救患者的 生命。
成分输血的优势
成分输血是指根据患者病情的需要, 选择性地输注血液中的某种成分,如 红细胞、血浆、血小板等。与全血相 比,成分输血具有针对性强、疗效好 、副作用少等优点。

血液学检验教学大纲

血液学检验教学大纲

血液学检验教学大纲一、引言血液学检验是临床医学中至关重要的检查手段之一,它通过对血液样本的分析,可以提供关于患者体内血细胞、血红蛋白、凝血功能等方面的信息。

本教学大纲旨在指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血液学检验的基本原理、操作技术和结果解读,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血液学检验的基本概念和意义;2. 掌握血液学检验的实验操作技术;3. 熟悉血液学检验的常用仪器和试剂;4. 掌握血液学检验结果的解读方法;5.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血液学检验的基础知识(1) 血液学检验的定义和分类(2) 血液学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2. 血液学检验的常用方法和技术(1) 血常规检验(2) 凝血功能检验(3) 血型与配型检验(4) 血清学检验(5) 骨髓学检验3. 血液学检验的常见仪器和试剂(1) 血细胞分析仪(2) 凝血分析仪(3) 免疫染色仪(4) 血清学试剂盒(5) 骨髓穿刺针4. 血液学检验结果的解读方法(1) 正常值范围的理解(2) 异常结果的分析(3) 结果的报告和记录5. 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1) 血液样本的采集和保存(2) 实验步骤的规范操作(3) 实验室安全规范和操作注意事项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授血液学检验的基本原理和知识点,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血液学检验的整体认识和了解。

2. 实验操作演示通过实验操作演示,向学生展示血液学检验的基本技术和操作流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3. 实验报告分析结合学生实验操作与结果报告,引导学生分析结果、解读结果并提出合理的临床诊断建议。

五、教学评价与考核1. 实验操作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操作规范程度。

2. 结果解读评价学生对于实验结果的正确解读和临床意义的理解。

3. 综合考核包括实验报告撰写、理论知识笔试、实验操作技能考核等。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提供相关的血液学检验教材,供学生参考学习。

2. 仪器设备:提供血细胞分析仪、凝血分析仪、免疫染色仪等仪器设备,供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血液学检验教案

血液学检验教案

血液学检验教案教案标题:血液学检验教案教案目标:1. 使学生了解血液学检验的基本概念和目的。

2. 介绍血液学检验的常见指标及其意义。

3. 培养学生正确获取和解读血液学检验结果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1. 引发学生对血液学检验的兴趣,例如通过展示一些血液学检验的实际应用案例或图片。

2. 提问学生对血液学检验的了解程度,并激发学生思考血液学检验的重要性。

知识讲解:3. 介绍血液学检验的定义和目的,解释为什么血液学检验在医学诊断中至关重要。

4. 简要介绍常见的血液学检验指标,如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并解释它们的意义和临床应用。

实验操作:5. 展示血液学检验实验操作流程,包括血液采集、标本处理、仪器操作等。

6. 指导学生进行血液学检验实验操作的模拟,例如使用模拟血液样本和实验仪器进行实践操作。

数据分析:7. 引导学生分析血液学检验实验结果,包括计算各项指标的数值、比较与正常范围的差异等。

8. 解释不同指标异常可能代表的疾病或生理状况,并讨论其临床意义。

讨论与总结:9. 引导学生讨论血液学检验的优势和局限性,以及其在医学诊断中的作用。

10. 总结本节课的要点,并提醒学生日常生活中如何正确获取和解读血液学检验结果。

教学评估:1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血液学检验结果,分析可能的疾病或生理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12. 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进行评估,例如通过实际操作考试或书面测试等方式。

教学扩展:13. 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不同类型的血液学检验,如血液凝固功能检测、血型鉴定等,并进行相关研究或报告。

教学资源:- 血液学检验相关的教材、资料和案例- 模拟血液样本和实验仪器- 计算器和数据分析软件教案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在实验操作中遵守安全规范,如佩戴手套、眼镜等。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操作,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学检验技术》课程整体设计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院级精品课程课程名称:血液学检验技术学时:108授课对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分:6前导课程:医学基础课程《人体解剖生理学》、《医学检验应用化学》、《化学检测技术》、《病理学》、《临床医学概论》,医学专业核心课程《临床检验基础》、《免疫学检验技术》、《微生物检验技术》、《生物化学检验技术》(部分)等后续课程:顶岗实习开设学期:第四学期二、课程定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医学检验综合职业能力,能在各级医院、中心血站、疾病控制中心等单位从事医学检验技术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血液疾病检验技能是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专业技能,直接对应医院细胞室这一特定的临床岗位。

《血液学检验技术》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也是检验技师根据细胞形态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血液病必备的专业技能,对职业素养起支撑作用,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操作技艺性,也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必考内容,其分值约占1/5左右,体现了检验技士(师)的职业能力。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常见血液病的检验流程、检测项目的操作过程和方法,准确辨认血细胞形态;熟悉血液病检验技术常用仪器性能、原理、操作方法和维护保养;掌握常见血液病的形态学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职业技能。

因此,本课程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中尤为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一门以形态学技能为主的专业技能课程。

三、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设计1.能力目标(1)能正确辨认骨髓六大系统各阶段细胞正常形态,会描述所见细胞形态特点,会判断骨髓象检查结果是否正常。

知道骨髓穿刺部位和骨穿成功的指标,骨髓象检查的步骤和内容及注意事项,正常骨髓象的特点。

(2)能进行常见血细胞化学染色和结果判断,并能联系患者病情,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析,为临床医生提供咨询。

(3)知道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象和骨髓象变化特点,能通过骨髓象检查,结合患者病情和其他检查结果,做出细胞形态学初步诊断,并能提出进一步检查的项目,给临床医学做参考。

(4)知道溶血性贫血的病理生理变化及血象、骨髓象变化特点。

知道不同原因引起溶血性贫血的红细胞形态变化特点,会对不同种类的溶血性贫血采用相应项目的检查。

(5)通过骨髓象检查和细胞化学染色,结合免疫学标志检查结果,能对急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多发性骨髓瘤等做出细胞形态学诊断。

知道其它少见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恶性组织细胞病等的骨髓变化特点。

(6)能熟练地进行APTT、PT等项目的检测,会使用自动血凝测定仪。

2.知识目标(1)具有血液学检验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理解血细胞形态演变规律,理解骨髓各系血细胞正常形态和正常骨髓象特点;理解常用细胞化学染色方法的临床应用。

(2)知道常见红细胞疾病、白细胞疾病和出血与血栓性疾病的血象、骨髓象特征、特殊化学染色结果及其鉴别诊断。

(3)知道4个学习单元(造血细胞检验、红细胞疾病检验、白细胞疾病检验、出血和血栓性疾病检验)、18个学习项目(正常血细胞形态检验、骨髓象检验、血细胞化学染色、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白血病、类白血病反应、浆细胞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淋巴瘤、血管壁和血小板检查、凝血因子检查、抗凝与纤溶系统检查等),40个具体工作任务的操作方法、操作规范及相关知识。

3.态度目标(1)具有崇高的思想境界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爱岗敬业,尽忠职守,恪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备积极认真、一丝不苟、严谨有序、勤学苦练的工作作风,。

(2)增强临床沟通和协调意识,培养较强的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具有高度的质量意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养成良好的操作行为习惯。

(4)参加体育锻炼,身心兼修,具备从事医学职业的健康体魄和良好心理状态。

(二)课程内容设计(三)教学模式和方法设计1.教学模式的设计《血液学检验技术》是一门与实际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直接相对应的课程,其操作过程与临床的检测项目一致,为实现工学结合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经过几年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不断改革与实践,通过模拟的项目教学,真实的技术操作及顶岗学习,实现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初步形成了以任务驱动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按照岗位的工作任务确定教学内容——即根据实际工作任务的检验技术确定流程——即以血液病的筛查诊断程序作为教学过程;根据完成实际工作任务的结果评价教学结果。

在课堂教学中以贫血、白血病的血象和骨髓象检查等典型的工作任务为核心;按照实际工作环境模拟教学场景,将学习方式由教科书的理论讲授转变为教、学、做一体化,以做为主;把教学场所由单一的纯理论或纯实践教学场地转移到多媒体教学与血液检验实训室相结合的教学。

(1)将工作任务转移到课堂过去的教学方式是教师人为地给学生设计一个病例,各项检查指标和临床表现都是按照教科书的理论数据机械地添加,虽然典型,但缺乏真实性。

学生可以“按图索骥”式地完成任务,弱化了学生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

现实中多数患者缺乏这种典型性,总会有影响医生思考判断的干扰因素存在。

改革后的教学模式是根据真实病例,教师提供一张骨髓细胞学检查申请单,3—5张未染色的骨髓涂片和2张血涂片,学生根据工作流程,先进行涂片质量的观察,选择合格的血片、骨髓片染色,风干,再进行显微镜检查,结合临床资料和显微镜检查结果得出初步结论。

这是临床上真实的工作任务,将它转移到课堂上,保证了教学与工作的一致性。

(2)任务驱动法主导教学过程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老师的讲授将学生带入未知的领域,在《血液学检验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面对的是要完成每一个工作项目中的若干工作任务,促使学生主动寻找完成任务的方法和途径,教师只是学生的引导者和课堂的组织者,是导演而不是主演。

对每一个具体项目,老师只作一般的介绍,给定与实际工作岗位相同的工作任务,指出完成工作任务的基本过程,思路和有关参数,学生根据任务要求,确定操作流程,在实训室独立完成,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实现了课堂教学与实训室的教、学、做一体化。

(3)在模拟项目与真实项目之间的工学交替在本课程的教、学、做过程中,每个工作任务的完成都需要学生知识、态度和能力与完成工作任务的不断交替,尤其是体现在三年的学习周期中,多门课程和实习项目的交替。

通过模拟血液病检验技术的工作任务,真实的的操作流程,顶岗实习,校、院共同考核,实现了课程教学与真实工作项目的交替。

课堂与实训室一体化的模拟场景中完成的是“假项目假做”,而在医院的见习和实习中完成的是“真项目真做”,实现教学任务向工作岗位的迁移。

2.教学方法的设计根据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工作任务的不同,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PBL教学法、案例分析和多媒体、竞赛鼓励法、校内实训、见习实习和网络自主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将教学课堂和实训地点融为一体。

激发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积极主动完成工作任务(即学习目标)的热情,使学生达到掌握知识、学会能力、强化素质的目的。

(1)项目教学法以临床常见检测项目为依据,将《血液病检验技术》的教学内容设计为“造血细胞检验”“红细胞疾病检验”,“白细胞疾病检验”“出血与血栓性疾病检验”4个学习单元、18个学习项目,每一个项目的完成,都可使学生经历完整的工作过程,需要与实际工作相关的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获得较直观的工作体验,积累实践经验,培养相应的职业行动能力。

例如,为完成“缺铁性贫血”的项目教学,老师首先指出完成该项目的基本过程、思路和有关参数,学生根据项目任务要求,确定操作流程,通过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特点,结合临床资料,提出初步诊断意见。

不仅使学生的操作技能和相关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而且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训室的一体化,保证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职业性。

(2)任务驱动法以具体任务为中心,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介绍和学习基本知识和技能,教师将知识融汇贯通于设计好的工作过程中为主导的教学过程中,增强了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例如,围绕“再生障碍性贫血”如何诊断这一中心任务,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积极主动的应用教学资源,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合作学习,在完成既定任务过程中,学生不断获得成就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3)PBL(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学生按6~8人划分为学习小组,根据老师在“白细胞疾病检验”中提出的不同类型白血病的细胞形态特点和临床资料及有关问题,学生认真阅读教科书,利用图书馆、网络等知识载体和细胞图库资源以及显微镜下的形态观察进行自主性探究学习。

经过分组讨论,各小组推选代表,根据查阅的相关知识和讨论结果,阐述问题的答案。

同学们各抒己见,营造宽松的、主动的学习氛围,讨论热烈,踊跃发言,增强师生学习的互动性,提高学习兴趣。

教师归纳,重点点拨。

根据学生对问题的回答,补充和论证讨论结果,最后由老师进行归纳总结,概括知识要点。

画龙点睛式的点评,使同学们对问题得到肯定的答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案例分析法本课程采用的教学案例包括临床常用案例,误诊率较高的案例和临床难点案例分析等,案例的展示形式有:文字,图片,影像,Flash演示,动漫等。

通过案例演示,能较好的引导课程内容的展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案例分析能较好的促进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的辩证思维,加深对血液病检验项目的理解;通过误诊案例的警示作用,能较好的提升学生的专业意识。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尽早地接触临床,将血液病细胞形态改变特点与临床资料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确利用细胞形态检验进行血液病诊断。

(5)现代媒体技术教学在《血液学检验技术》的教学过程中,细胞形态繁多,难以辨认,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利用多媒体技术和实训室十人共览显微镜,向学生展示各种镜下真实细胞图像,讨论其形态特点,再通过学生自己在显微镜下辨认和强化,提高教学效果。

(6)竞赛鼓励法每届学生第四学期为二年级学生举行显微镜下有形成分形态识别技能竞赛,囊括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所有专业核心课程中涉及形态学的知识,其中骨髓细胞形态占较大比重。

学生平时充分利用课堂实训和开放实训之机进行训练,不断提高细胞辩认能力,通过竞赛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向上,更加重视显微镜下硬功夫,并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7)校内实训与校外见习、实习按照完成工作任务的要求,充分利用医院的病例和1000余张骨髓涂片标本以及近千幅细胞形态图等丰富的教学资源,通过开放实训室,教师巡回辅导,在校内仿真的实训环境强化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种细胞形态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