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品高考复习方案2020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第九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听课手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课手册专题总结提升五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形成与
冲击下的近代中国经济
(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二)近代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经济
一、两次工业革命对西方和中国的影响
1.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
(1)第一次工业革命
①政治:引起19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风潮,欧美主要国家先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工人阶级逐渐壮大,社会主义运动兴起并发展。
②经济:工厂制取代手工工场的巨变,带动整个社会快速地发展;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
③思想:自由主义思潮和社会主义思潮兴起并发展起来。
④对外政策:资产阶级竭力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
(2)第二次工业革命
①政治:垄断资产阶级逐渐控制了国家政权,代议制民主政体逐渐健全和发展;促进了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
②经济:生产力迅速提高,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垄断与垄断组织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经济结构上,重工业取得长足发展,逐步占据主导地位。
③思想: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自由主义的信条。
④对外政策:列强加紧对外侵略扩张,瓜分世界,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侵略方式变化(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2.对中国的影响
(1)第一次工业革命
①政治: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权和领土开始丧失。
②经济: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企业的出现和中国近代工业化起步。
③思想:西学东渐,中国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2)第二次工业革命
①政治: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人民进行了救亡图存的斗争,出现义和团运动、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
②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和进一步发展。
③思想:西方先进思想传入中国,促进了维新思想和革命思想的产生。
【考题例证1】1910年,晚清官方在南京举办规模最大的博览会——南洋劝业会,还设有两个外国展厅。
其中,湖北的茶叶、景德镇的瓷器、广东的黑檀、汕头的亚麻抽绣,最吸引人眼球。
外国展品有英国机器、德国和日本军用物资、美国的广告等。
各省人士纷纷乘坐轮船、火车前去参观。
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重视兴办实业
B.被迫开放市场
C.主动融入世界
D.出现“短暂春天”
二、全面认识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
早期殖民扩张19世纪的
殖民扩张
19世纪末20世
纪
初的殖民扩张
背景
新航路
开辟,资本
主义工场
手工业的
发展
工业革命
的推动,寻求
商品市场和
原料产地
第二次工
业革命的推
动,进行资本
输出
主要国家
西、葡、
荷、英、法
等国
英、法、美
等国
英、法、美、
德、俄、日等
帝国主义国
家
扩张地区
大多只
占有沿海
地区,未深
入内地
进行全球
殖民扩张,深
入内地
全世界范
围内
方式
公开的
殖民掠夺
炮舰政策,
强迫殖民地、
半殖民地签
订不平等条
约
武力扩张,
资本输出,划
分势力范围,
瓜分世界
活动
抢夺金
银、贩卖黑
奴、垄断商
路、欺诈性
贸易
在殖民地、
半殖民地进
行商品倾销,
掠夺原料
进行资本
输出、商品倾
销,掀起瓜分
世界的狂潮
结果
推动了
欧洲资本
推动了各
国资本主义
将世界瓜
分完毕,使资
原始积累及资本主义的发展,给亚、非、拉国家带来灾难工业的发展,
客观上促进
了亚、非、拉
国家逐渐走
上近代化的
道路
本主义世界
体系最终形
成;促使亚、
非、拉国家民
族解放运动
高涨
认识
(1)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扩张,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加剧了亚、非、拉地区的贫穷,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3)在亚、非、拉地区传播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猛烈地冲击了这些地区落后的社会体制,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4)激发了亚、非、拉地区的民族意识,客观上促进了亚、非、拉一些地区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的变革,使这些国家逐渐走上了近代化道路
【考题例证2】[2018·江苏扬州模拟]英国商人托马斯·孟(1571—1641年)是当时欧洲流行的贸易差额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对外贸易必须做到商品的输出总值大于输入总值,以增加货币的流入量。
其理论()
A.符合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
B.反对英国政府干预经济活动
C.适应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D.为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
三、中国近代工业化的特点
1.近代工业化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还不断遭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倾轧、排斥和武力摧残,发展缓慢,历程曲折。
2.近代工业化一开始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的,官僚买办阶级在中国近代化启动时期扮演过微妙的角色,资产阶级则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近代工业化的领导权。
3.近代工业化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技术、人才和思想准备不足,它的主要推动力不是来自内部而是来自外部。
因此,它不是以民间自发创办近代企业为先导,通过自由竞争发展资本主义的,而是主要依靠政府的力量,以官办军事工业为起点,从军事到民用,从国营到民营,从重工业到轻工业。
4.近代工业畸形发展。
近代工业的产业结构不合理,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
【考题例证3】[2018·天津六校联考]据一个日本学者统计,从1912—1936年,中国进口轻
工业产品下降的幅度约有3/4,从占进口总额的一半多,下降到只有14%。
这说明该时期()
A.日本轻工业产品质量下降
B.中国轻工业生产发展迅速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持续快速发展
D.日本与欧美国家在争夺中国市场中失利
四、工场手工业时期中西方社会发展对比(15—18世纪)
西方中国
特征
封建主义向资本
主义的过渡
君主专制的加强和封建制度的衰落
表现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处
于工场手工业时期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自然经济占主导
政治
英美代议制的确
立
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文化
掀起资产阶级的
思想解放运动
推行文化专制,出现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古代科技进入总结阶段
对外
政策
开始了全球性的
交往和早期殖民扩
张
由开放转为闭关锁国
【考题例证4】英国商人托马斯·孟强调,“在价值上,每年卖给外国人的货物,必须比我们消费他们的多”,要“把自己的金钱当作诱鸟放出去,以便把别人的金币引回来”。
该观点反映了英国()
A.商业贸易观念落后
B.资本积累的途径
C.自由主义观念形成
D.殖民掠夺的野蛮
五、西方与中国近代化起步的差异
西方中国
发展进程
工业化随着资本
主义萌芽和新航路
的开辟开始兴起,虽
然有来自封建势力
的阻碍,但政府的重
商主义政策还是推
动了西方工业化的
进程;资产阶级代议
制的确立和工业革
命的开展更是大大
加快了西方工业化
的进程
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没有成长为独立
的资本主义经济;鸦片战争后的工业化进程受到内部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榨
和外国资本主义的阻碍,发展进程曲折缓慢
领导力量
在工业化过程中,
资产阶级一直扮演
着主角,开始是商业
资本家,后来是工业
工业化一开始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在工业化过程中作
用甚小,民族资产阶级没有真正掌握领导权
资本家、金融寡头
推动工业化
资
金来源
工业化的资金来
源于资本原始积累
洋务企业多靠政府投资;民族资本主义则是在资本主义萌芽被外来侵略中断的情
况下出现的,缺少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资金严重不足
工
业化的次序
工业化是先从轻
工业领域如棉纺织
业开始,再发展到重
工业领域
洋务运动一开始就发展重工业,轻工业是辅助,工业结构十分不合理
【考题例证5】[2018·安徽皖江名校联盟联考]有学者认为,清政府中央财政对洋务企业的支持并不是十分有力的。
除了天津机器局、江南制造总局等少数大型企业得到中央财政的补助或拨款外,大多数洋务企业都是依靠地方财政的调剂而兴办起来的。
由此可见,当时()
A.洋务派经济活动的主要支持来自民间
B.清政府并不支持洋务运动
C.地方财力与政见影响辖区内经济发展
D.兴办洋务的经费严重不足
素养六突破压轴大题——开放性材料解析题之一——主题论述型
【考题例证】[2017·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中国外国
14—15世
纪
朱元璋在位期
间,与占城、爪哇、
暹罗等30余国进
行官方贸易
废除丞相制度
郑和七下西洋,
是世界航海史和中
国古代对外交往史
上的壮举
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最早的印刷机
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佛罗伦萨200余家纺织工场雇佣3万余名工人
16世纪
张居正进行赋役
合一、统一征银的
“一条鞭法”改革
李时珍《本草纲
目》刊刻
玉米、番薯、马铃
薯等高产作物传入
中国
汤显祖出生,代
表作《牡丹亭》表现
男女主人公冲破礼
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中国,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莎士比亚出生,代表作《哈姆雷特》
教束缚,追求爱情自由
17世纪
朱子学在日本为
官方推崇,成为显
学
茶叶大量输往欧
洲
宋应星《天工开
物》刊刻
美洲白银大量流
入中国
郑成功收复台湾
英国入侵印度,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开展殖民活动
英国早期移民乘“五月花号”到达北美
——据李亚凡编《世界历史年表》等
上表为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
【解答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型,提出论题。
明确题干主旨要求“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
第二步:根据论题的论点,迁移所学知识进行阐述。
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发现历史问题、论证历史问题、独立提出观点的能力。
第三步:组织答案。
提取中外经济交流的内容,节选材料中“朱元璋在位期间,与占城、爪哇……30余国进行官方贸易”“郑和七下西洋”“英国入侵印度”等;也可以选择“西学东渐”作为主题,阐述“朱子学在日本……成为显学”“印刷机”的发明以及启蒙思想的形成等史实,最后回扣论题。
【答案】论题:14—17世纪中外交流及影响。
14—15世纪,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
哥伦布到达美洲,开辟了新航路,文明开始汇合交融。
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美洲农作物由此传入中国。
利玛窦到达中国,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17世纪,由于对中国丝织品、瓷器等产品的需求,西方殖民者从美洲掠夺的白银流向中国。
英国在印度和北美殖民扩张;荷兰侵占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
中国的朱
子学在日本成为显学,影响很大。
综上所述,中外交流推动了世界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发展,但西方新航路开辟后进行的早期殖民扩张也给亚、非、拉等地带来了灾难和破坏。
■方法点拨
(1)审题,提出论题。
如本题可以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
(2)据论题,展开阐述。
如本题注意中外对比,提取中外历史信息,写出论题。
(可以是微观论题,也可以是宏观论题)
(3)阐述。
论题、答案阐述具有开放性、多样性。
特别注意史论结合,有理有据。
新论九史学界对英国工业革命的认识
■史界观点
观点一在许多方面,英国已经具备了发生工业革命的条件。
不过,最终将工业革命从可能变为现实的却是一群新贵,他们抓住了历史的潜在机遇,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与声望。
……当时,所有人都热衷于扩张、热衷于发展、热衷于投资,他们全都关心技术进步和生产过程。
莫兹利工厂里的一名雇工说:“看莫兹利操作任何一种工具都是令人愉悦的,他最拿手的是使用18英寸的锉刀。
”瓦特不知疲倦地试验着他的机器;威基伍德一看到别人粗心工作就生气跺脚,指出“这样给威基伍德干活可不行”;还有那个不知疲倦地追求利益的理查德·阿克莱特……在旅途中他还不忘保持商业通信。
对英国新兴的工业资本家来说,他们的工作有其自身的尊严和回报;至于工作所带来的财富,则是另一回事。
当博斯韦尔在伦敦索霍区看到瓦特和博尔顿的大型发动机工厂时,他想起了博尔顿的一句话:“先生,我们在卖全世界都渴望拥有的东西——动力。
”这些新贵就是企业家,他们带来了一种新的精神。
事实证明,这种精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从经济而非政治的角度来讲,他们给我们呈现了一场全面、彻底且不可逆转的变革,因此他们堪称“革命者”。
——罗伯特·L.海尔布罗纳《经济社会的起源》观点二历史学家黄仁宇说:“我只能推断,英国结束长达一个世纪的动荡后,在斯图亚特王朝的末期无意间开启通向现代发展的秘密之门,这一切纯属碰巧,而非刻意。
”正如历史学家所言,英国是一个“原生自发型”的现代化国家,不列颠的崛起和现代化,是英国历史自然发展而远非外力强迫的结果,也是英国人在开拓世界市场的过程中自然完成的,以至于拿破仑将英国称为“小店主的国家”。
——《大国崛起》解说词■思考感悟
(1)观点一是对传统观点的批判,传统观点认为工业革命造就了“新贵”,而罗伯特·L.海尔布罗纳认为新贵们善于抓住历史机遇,热衷于投资建厂,关心技术革新和生产,具有积极进取的精神,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2)观点二主要论述了黄仁宇对英国现代化发展的原因的看法。
黄仁宇认为英国的现代化发
展具有偶然性,是一个“原生自发型”的现代化国家,英国人在开拓世界市场的过程中自然完成现代化。
实际上,英国现代化是英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资产阶级革命及之后建立的民主制度是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高、封建势力强大及传统文化所决定的,而且英国首先具备开展工业革命的基本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