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摘要]本文围绕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转变教育观念,沟通师生情感,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到创新教学方武等方面,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了细致的分析。
[关键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它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对智力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形象地说明了兴趣在人获得知识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孔子认为,只有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的人,才会把全部身心沉浸在其中,达到“处若忘,行若贵,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的入迷程度,从而获得学识上的发展。孔子为学,“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便是兴趣使然。有了这样的理论支撑,笔者认为,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有了方法上的指导,主要表现在
一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与学生的地位要变
在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下,教师的身份乃“传道授业,解惑也”,是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的主导者,很多的家庭都把“天地君亲师”的牌位放在堂屋的正中加以供奉,足以说明教师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可也正是这种对师的“敬”,使得做教师的人有了无比的自豪感,正所谓“师道尊严”,这让很多的老师们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经常产生这样的认识,那就是“我是老师,只有我才是对的,你得听
我的”。从而使学生的主动性长期受到压制,严重影响了学生接受知识的质量,并造成师生关系的陌路化。因此,作为教师,应该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蹲下身来与学生对话”,让学生们感到老师不仅是长辈和师长,也是知音和朋友;通过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从而在师生间构建起宽松的学习环境,增进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相互了解。古语有云:“亲其师,信其道”,在平等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对教师所教授的科目自然就有了别样的兴趣。
学生是教师教授的对象。这是中国几千年来传统教育早已约定俗成的观念。“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改革就是要把学生从被动学习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自主地、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教师则应积极培养、提高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欲望和要求,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求的转变。在学生看来,学习从此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事,而是一件既充斥着趣味,有能满足自己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教学的方式要变
传统教学经常采用的是填鸭式的方法,即我教你学、我说你读,这种教学方法已让很多的中国儿童成为了机械的考试机器,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无从发展。为改变这种现状,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经常变换教学方式,让学生始终对学习有一种新鲜感,总想知道老师在下一堂课中又要采取什么样的形式,是唱歌、讲故事,还是做游戏、演小品。总之,对课堂充满了期待。在这种期待的心理机制
之下,学生在课堂中总能保持浓厚的兴趣以及参与教学的热情,教
师的教学也总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方式的创新源于教师对自身职业的热爱,对自己学生的
热爱和对事业的不懈追求。”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要提高教育长效机制的社会作用,做教师的,在教学方式上更要因
材施教,结合地方课程,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多样个性。美国学者贝德勒曾经发自内心地说过这样一段话:“生龙活虎的学生一个个在我面前成长起来,这就是教师不停息的创造性工作的结果。雕塑家虽然将人物塑造得栩栩如生,但毕竟只不过是泥塑而已,而教师赋予这些泥塑以生命,还有什么比创造人类生命的工
作更令人激动的呢?”
三、对学生的评价要变
旧时对学生的评价总是单一的、片面的,在老师看来,不听话的学生似乎就不会听话,犯错了的学生就老是会犯错,老师们看不到
学生的闪光点,学生从老师这里得不到肯定的评价、赞许的眼光。久而久之,学生也认为“我是不行的”,“我做不到”。如此一来,活泼的学生变得沉默了,聪慧的学生变的木讷了。新课程改革下,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了很多对学生的评价,诸如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发展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等等,那么,对于不同的学生教师应该适用不同的方法,才能科学地对学生作出正确的评价。有人说:“数子数过,不如奖子一长”,科学地概括了素质教育下教师对学生教育的态度及方法。而经实践证明,这也是最能激发学生潜力、
培养学生自信的好方法。教育心理学表明,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们才会积极开动脑筋,以最简捷,最有效的方法去获得知识,他们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通过多种评价来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把学生深深地吸引到学习这方面来,使他们积极地、自觉地、愉快地进行学习。
四、单一的教学活动要变
对于民族地区的教学要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能力,还应该重视兴趣广泛性的培养和兴趣持久性的协调。作为教师,应该合理运用学科知识之间的渗透,拓展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建立有效的学科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兴趣的广泛性。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对课堂、对教材知识的延伸,如学科知识竞赛、单元知识擂台等节目来达到这有目的。
作为学校和学科教师来说,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让学生什么时候都有事做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但关键就在于课外活动如何开展。新学期开学前,学校可以针对学生兴趣爱好展开一次广泛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喜好,摸清他们最感兴趣的事情和对某些知识的需求,以此作为开展课外的依据,进而合理选择活动内容并制订详细的活动计划。从而真正达到课外活动开展的目的。
总之,在教学中,学生才是教师教学的主体,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是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着力解决的一件事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的持久兴趣,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学习态
度的转变,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心理学》.
[2]严先元《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四川大学出版社.
[3]周小山《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一谈新课程的教学观》.
[4]张会菊《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