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的理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反思
读书可医愚
在开放课上,我选了课外阅读交流课《读书可医愚》和《读透名著好励志》。一节是读书汇报,另一节是聊一聊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通过生动的课例让,证明了课外阅读对孩子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影响。在课堂上,那些平时注重课外阅读的孩子侃侃而谈,说得很有思想,用的词语、句子也很生动、贴切;而那些往常不注重课外阅读的孩子则语句贫乏,甚至根本不敢举手发言。下课后,听课老师颇有感慨,他们亲眼看到了课外阅读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也不断反思,怎么样才能重新勾起孩子课外阅读的兴趣?我把自己的思考和平时经常用的方法总结如下,相信也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标》对于阅读方面的要求其中有:“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要求孩子们“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近几年来,在《课标》的指导下老师们已经明确了要结合语文教材介绍一些文章,一两本书让孩子们看。用一节课带动一本书,用一位作家引出其他作品,由一位作家引出一类作家。每册教材中也重点推荐了几本书,一学期下来,学生看了几本书,他的语感、他的语文素养就会得到培养;有了一定阅读量的支持,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也能顺利提高。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也会增强。但是,在学生读的同时还要进行具体的指导,要布置学生看哪些书,该如何看,又该如何来落实、如何交流。因此,进行有效的阅读指导,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增强语感,提高语文素养。
一、感性阅读、不求甚解。
陶渊明说过,“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句话很符合新课标理念,提倡学生海量读书,感性阅读是基础。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指导课外阅读同样应从兴趣开始,学生只有对课外阅读充满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课外阅读中去,才能把课外阅读当作一种享受,从而保持旺盛的阅读热情,主动遨游在浩瀚的书海中。在我的教学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有:
1、故事带动,感性阅读。
孩子们最喜欢听故事,我经常利用这一点来奖励孩子,激励他们表现更棒。每当听到我要讲故事了,他们都会挺直身子,竖起耳朵,两眼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嘴角露出甜甜的微笑,听得津津有味。当然,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光靠老师讲、学生听是远远不够的。当他们听得入迷时,我抓住时机借势引导学生回家自己去看、自己去读。
2、推荐名著,激励志向。
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而学生年龄比较小,有的父母也不知道该选择怎样的读物才适合自己的孩子,所以在选择读物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从性,或者放任孩子自己选一些不合适的口袋书之类的。这样不仅不能提高孩子的阅读质量,还可能使孩子出现“偏食”现象。因而,教师和家长必须指导孩子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能理解的,并且有一定思想内涵的读物,
来提高孩子的阅读水平。四年级的学生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为了励志,我推荐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并且在读书交流课上将主题定为“读透名著好励志”,学生们侃侃而谈,受到了海伦精神的激励,真是受益匪浅。接着,我又趁热打铁,推荐了世界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芬历险记》/《马克·吐温短篇小说集》《鲁滨逊漂流记》等。
3、依据教材,引出名著。
根据课文的特点和要求推荐脍炙人口的文章。苏教版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情节动人、感人肺腑的课文;也有不少能激励学生爱观察、善联想、能创造的课文。每教完一篇课文,我就推荐给学生与之相关的文章。如教了《卡罗纳》一文后,就向学生推荐《爱的教育》这本书,再一次震撼学生的心灵,使他们更深切体会血浓于水的亲情,明白自己从小就应该孝敬长辈,为长辈做力所能及的事,报答长辈对自己的养育之恩。再如学了《飞向蓝天的恐龙》这一单元,我就及时推荐了《十万个为什么》《科学改变人类的一百个瞬间》等包容各方面知识的科普读物。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帮助学生了解、掌握父母、老师无法给予的知识,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4、根据年龄,推荐童话。
有些孩子持久性比较差,比较适合浅显易懂、通俗简短、情节生动的读物比如童话故事,民间故事以及一些儿歌等,耳熟能详的有《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话》等。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受到各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还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他们健康地成长。
二、授之以渔,自读自悟。
“一篇带多篇,课内得法,课外受益,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这是教学的基本原则。课堂教学教会学生独立阅读的方法,在课外阅读中,既丰富了语文材料,又扩大了知识面。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及知识水平,我着重教会学生以下方法:
1、训练课外阅读的思路。引导学生能够运用四步读书法(粗读,细读,品读,联想)读透一本名著,体验读书的乐趣;品味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交流自己的情感体验,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领悟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作出自己简单的评价;积累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学习作者的精神,激发自己的远大志向。
2、上好课外阅读交流课。一堂好课就是一篇好的文章,开课设置悬念,逐层揭开谜底,结语引发思考……课堂就是学生展开读书交流的课堂,我平等地与学生对话,自己也是交流者中的一员。但争取给学生更多参与、思考、表达和展示自己的机会,更多的自主空间,使他们能在大量的阅读探讨中获得知识,积淀文化,变得自信、积极和乐观,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创新能力。
我还注重从“悟”字出发,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产生自己的独特体验和感想,课堂上正是学生交流疑问和感想的场所。于是,生生之间、师生之间、读者与作者之间,实现“三颗心一起跳动”“在你中发现了我”,正如同在共同弹奏一首交响乐,妙语连珠,幽默机智的对话不绝于耳,阅读交流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这正是语文的魅力。
3、开展多形式的阅读积累活动。
在积累活动中中,有些学生不能辨别哪些是该积的好词句,我就通过几篇课文,告诉他们哪些词用得好,好在哪里,提高他们的鉴赏力。平日和学生说话的时候,我也经常会用一些成语,并加以简要解释;如果学生说出了好的词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