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聚合酶链反应诊断魏氏梭菌病

合集下载

猪魏氏梭菌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防控措施

猪魏氏梭菌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防控措施

猪魏氏梭菌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防控措施猪魏氏梭菌病是一种由猪魏氏梭菌引起的猪类传染病,主要发生在猪只中,严重影响猪群的健康发展。

该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剖检变化以及防控措施是我们需要了解和掌握的知识,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猪魏氏梭菌病的发病原因猪魏氏梭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当猪只摄入了含有猪魏氏梭菌的饲料或水,或者接触了患有该病的猪只、污染的环境等,都可能引起感染。

猪只的应激反应也会降低其自身的抵抗力,容易感染该病。

猪魏氏梭菌病的临床症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消化系统症状:病猪出现食欲不振、厌食、不同程度的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严重时甚至出现血便。

2. 神经系统症状:患病的猪只常常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倦怠、昏睡、瘫痪等。

3. 呼吸系统症状:病猪出现呼吸急促、发绀等呼吸系统症状,严重的病例还会出现呼吸衰竭。

4. 全身症状:患病的猪只还可能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体重减轻等。

1. 内脏器官病变:病变主要在肠道、肝脏和淋巴组织等内脏器官,表现为肠道充血、水肿、黏膜糜烂、溃疡、脓肿等。

2. 组织病变:患病猪只的肌肉组织也可能出现病变,主要表现为浸润性炎症、坏死等。

3. 特殊病变:在某些病例中,还可能出现特殊的病变,如肝脏出现黄色肉芽肿、肠胃道出现动脉栓塞等。

针对猪魏氏梭菌病的防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1. 疫苗接种:对猪只进行定期的疫苗接种,提高猪只的抵抗力,预防疫情的发生。

2. 环境卫生:保持猪场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对猪舍、饮水设施、饲料等进行消毒和清洁,减少猪魏氏梭菌的传播。

3. 合理饲养管理:加强猪只的饲养管理,提高猪只的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4. 早期发现和隔离:定期对猪只进行体检,一旦发现症状异常的猪只,及时进行隔离和治疗,防止病情扩散。

5. 合理使用抗生素:在猪魏氏梭菌病的治疗过程中,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导致细菌耐药。

猪魏氏梭菌病是一种常见的猪类传染病,对猪群的健康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动物检疫防疫简答问答名词解释

动物检疫防疫简答问答名词解释

动物检疫防疫简答问答名词解释五、问答题(55题)1、目前农业部发布的一类动物疫病有哪些?答:一类动物疫病共17 种,包括口蹄疫、猪水泡病、猪瘟、非洲猪瘟、非洲马瘟、牛瘟、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海绵状脑病、痒病、蓝舌病、小反刍兽疫、绵羊痘和山羊痘、禽流行性感冒(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鲤春病毒血症和白斑综合症。

2、《动物防疫法》对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职责的规定?答:《动物防疫法》第九条规定,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动物疫病的监测、检测、诊断、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以及其他预防、控制等技术工作。

3、请列出10 种以上人畜共患传染病。

答:《人畜共患传染病名录》中共有26 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包括:牛海绵状脑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炭疽、布鲁氏菌病、弓形虫病、棘球蚴病、钩端螺旋体病、沙门氏菌病、牛结核病、日本血吸虫病、猪乙型脑炎、猪Ⅱ型链球菌病、旋毛虫病、猪囊尾蚴病、马鼻疽、野兔热、大肠杆菌病(O157∶H7)、李氏杆菌病、类鼻疽、放线菌病、肝片吸虫病、丝虫病、Q 热、禽结核病、利什曼病。

4、《动物防疫法》关于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界定?答: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是指具有天然屏障或者采取人工措施,在一定期限内没有发生规定的一种或者几种动物疫病,并经验收合格的区域。

5、什么是高致病性禽流感4 级疫情诊断程序?答:专家临床初步诊断,省级实验室确认疑似,国家参考实验室毒型鉴定(确诊),农业部最终确认和公布。

6、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应具备哪些条件?答: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应具备以下4 点:(1)具有与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所需要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相适应的设备。

(2)具有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工作人员。

(3)具有有效的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和感染的措施。

(4)具有保证答:动物疫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

经强制免疫的动物应当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建立免疫档案,加施畜禽标识,实施可追溯管理。

8、我国尚未发现的动物疫病及我国已消灭的动物疫病有哪些?答:尚未发现的动物疫病:是指疯牛病、非洲猪瘟、非洲马瘟等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已经发现,在我国尚未发生过的动物疫病。

奶牛魏氏梭菌病的诊断和防治

奶牛魏氏梭菌病的诊断和防治

山东畜牧兽医2018年第39卷奶牛魏氏梭菌病的诊断和防治曹民川 王进峰 周丽梅 唐振兴 (陕西省铜川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727000)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733(2018)01-0040-02奶牛魏氏梭菌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是由于感染魏氏梭菌而引起。

该病发病率较低,但死亡率较高,往往呈急性发病。

发病年龄上,成年奶牛多发,而犊牛基本不会发生。

病牛临床主要特征是突然发病、死亡以及实质器官和消化道出血。

笔者通过一些临床病例和治疗经验,总结出奶牛魏氏梭菌病的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供广大养殖户参考借鉴。

奶牛魏氏梭菌病又称为猝死症,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发病率较低,但死亡率高。

引起该病的原因较多,但一般认为是由牛A型魏氏梭菌(又称产气荚膜杆菌)引起。

临床上以病牛突然死亡以及消化道和实质器官出血为特征。

大小奶牛都可能发病,但以犊牛、孕牛和高产牛多发病,死亡率70%~100%。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春秋两季为主。

2012年4月9日,铜川市耀州区五台畜牧养殖公司奶牛场2010年从澳大利亚引进的200头奶牛有24头奶牛突然发病并死亡11头,经省、市、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现场调查、临床剖检及实验室检测,确诊为奶牛魏氏梭菌病(猝死症)。

1 发病机理魏氏梭菌是该病的病原,病原菌在土壤中普遍存在,也可在污水中存在。

在正常情况下,机体内的细菌处于缓慢增殖的状态,且产生的毒素较少。

由于机体肠道不断地进行蠕动,能够将肠内容物及时排出到体外,从而避免该病菌及其所产生的毒素大量在肠道内积聚。

但是当外界环境噪音较大或者突然更换饲料,尤其是从饲喂干草更换为饲喂大量的谷类饲料或者富有蛋白质的饲料以及青绿多汁饲料时,瘤胃里含有的正常能够分解纤维素的菌群一时无法适应,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减少运动,肠道过于松懈,缓慢蠕动,造成饲料发酵产生大量的酸,从而引起正常的酸碱度失衡。

此时,大量的没有经过消化的淀粉颗粒饲料通过真胃进入小肠,造成病菌快速繁殖,同时产生大量的毒素,增强肠道的通透性,从而导致大量的毒素进入到血液,造成全身毒血症,导致发病,严重时甚至引起休克而发生死亡。

兽医微生物学诊断方法

兽医微生物学诊断方法

兽医微生物学诊断方法引言兽医微生物学是研究动物疾病中微生物的传播、致病机制和预防控制的学科。

在兽医领域中,微生物学的诊断方法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兽医微生物学诊断方法。

一、细菌培养细菌培养是兽医微生物学中最常用的诊断方法之一。

通过将患动物的临床样本(如血液、尿液、病灶分泌物等)接种到适当的培养基上,利用培养基提供的营养物质和条件,使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繁殖,从而得到纯种菌落。

通过观察菌落形态、颜色、大小和形状,以及进行生化试验和药敏试验,可以确定病原菌种类和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二、血清学检测血清学检测是通过检测血清中的抗体来判断动物体内是否感染了某种病原微生物。

常用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包括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荧光试验等。

这些方法通过检测血清中的特定抗体水平变化,可以对感染情况进行初步判断,但不能确定感染的具体菌种。

三、PCR技术PCR(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是一种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常用于检测兽医微生物学中的病原微生物。

通过PCR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扩增出微生物DNA的特定片段,进而进行分离和鉴定。

PCR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病原微生物的存在,对于疑难病例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四、流式细胞术流式细胞术是一种通过检测细胞表面标记物或细胞内染色物来分析和鉴定细胞的技术。

在兽医微生物学中,流式细胞术常用于检测病原微生物感染后动物体内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分布情况。

通过流式细胞仪的高速流动和多参数分析功能,可以对细胞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和鉴定。

五、质谱技术质谱技术是一种通过分析样品中不同质量比的离子来确定其分子组成和结构的方法。

在兽医微生物学中,质谱技术常用于鉴定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和菌株特征。

通过质谱仪的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可以对微生物中的蛋白质、脂质和核酸等分子进行准确的鉴定和定量。

结论兽医微生物学诊断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疾病的临床表现、病原微生物的特征和实验室条件等因素来确定。

猪魏氏梭菌治疗方案

猪魏氏梭菌治疗方案

猪魏氏梭菌治疗方案简介猪魏氏梭菌(Pig Clostridium weissii)是一种引起猪肠道感染的致病菌。

该菌以其高度致病性和强大的毒力而闻名,给猪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本文将介绍猪魏氏梭菌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预防措施和管理方法。

药物治疗方案1. 抗生素治疗•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如青霉素、庆大霉素和红霉素等。

根据病程和病情的轻重,可选择不同的药物和剂量进行治疗。

•不同的抗生素具有不同的抗菌机制,应根据病原菌对药物的敏感性进行选择。

可通过药敏试验来确定合适的抗生素。

•抗生素治疗的同时,应注意合理使用,并配合其他治疗方法,如支持疗法和生物治疗等。

2. 支持疗法•维持猪的正常生理状态和饮食习惯是治疗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饲养管理、科学的饲料配方和规律的喂养时间有助于提高猪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补充猪体内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以维持电解质平衡。

定期检查体温和血液指标,及时调整饲养环境和饲料配方。

•对于重度感染的猪,可考虑进行静脉输液和营养支持,以帮助其尽快恢复健康。

3. 生物治疗•利用益生菌改善猪魏氏梭菌感染的肠道微生态平衡。

选择有效的益生菌菌株,通过投喂或添加到饲料中,增强猪的肠道免疫力和抵抗力。

•益生菌能够产生有益物质,如乳酸和短链脂肪酸等,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并调节肠道菌群的组成。

因此,益生菌在防治猪魏氏梭菌感染中具有重要意义。

预防措施1. 环境卫生•定期清理和消毒猪舍,确保猪舍内的环境干净和卫生。

清除积水和污物,减少致病菌的滋生和传播。

•注意育种场的通风和保温,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环境恶劣对猪的影响。

•控制猪群的密度,遵循科学的养殖标准,减少疫病的发生和传播。

2. 注重饲料卫生•选用优质饲料,避免饲料霉变和污染。

饲料中的霉菌和有毒物质对猪的健康有很大影响。

•注意饲料的储存和保管,避免受潮和腐烂。

及时清理和更换饲料桶和喂食器,减少病原菌的繁殖和传播。

3. 疫苗接种•根据养殖环境和病原菌的流行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预防接种。

奶牛魏氏梭菌病的诊断和防治

奶牛魏氏梭菌病的诊断和防治

兽医临床科学 | Veterinary clinical science1152018.5·奶牛魏氏梭菌病,是严重危害奶牛养殖产业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该种疾病主要危害成年奶牛,导致成年奶牛突然死亡。

牛群中一旦出现该种疾病,将会快速传播整个牛群,发病急,传染速度快。

该种疾病流行和饲养管理条件有着密切联系,饲养管理不当,环境卫生差,饲料营养价值差,外界应激因素多,都会导致或加重各种疾病发生。

奶牛魏氏梭菌病流行有着明显的季节性,以夏秋季节高发,常常呈现地方流行性[1]。

做好该种疾病防治工作,对确保地区牛养殖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巨大帮助。

1 发病经过2017年8月中旬,山东省东平县一养殖户向当地兽医站报告,他养殖的15头奶牛中出现发病牛。

该养殖场中2头为当年小牛,5头黑白花奶牛,8头夏洛来牛,平均年龄在3~5岁。

奶牛在引种过程中,进行了严格的产地检疫,运输检疫和到场隔离观察,健康无病。

8月13日,从本县某农场新购进1头奶牛,该头奶牛第2天突然发病,没有任何临床症状,突然倒地死亡。

随后牛群中的15头奶牛相继患病。

接到养殖户求助后,兽医立即赶往养殖场,到场后发现该养殖户并没有将患病牛和健康牛及时隔离,同时也没有对牛场进行彻底消毒。

通过进一步调查发现,该养殖场管理比较松散,突然更换了浓缩饲料。

此外牛舍卫生条件较差,饲养用具没有定期消毒。

结合整个发病经过和饲养管理条件,怀疑是奶牛为氏梭菌病,结合诊断结果立即为该养殖户制定了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及时将疫情控制,避免死亡率进一步升高。

2 临床症状奶牛表现为突然发病,很少见到症状,或见到症状很短时间就会死亡。

该养殖场有5头奶牛,没有出现任何临床症状,突然倒地死亡。

发病后患病牛起卧不安,四肢强烈划动,在数分钟内倒地死亡,死亡后天然孔流血,从鼻腔和口腔中流出大量黑色血液。

3头病程较长的患病牛,表现为食欲下降,口腔流涎,精神不振全身肌肉症状,最后死亡。

3 病理学变化解剖3头濒临死亡的患病牛,3头病死牛表现为全身器官广泛性出血,并且小肠与胃黏膜严重脱落,肠道存在大量黑色内容物,混杂血液和脱落的肠黏膜,真胃黏膜脱落严重,胃底部出血,其他三胃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炎症病变。

PCR技术在畜禽传染病诊断中的应用

PCR技术在畜禽传染病诊断中的应用

2011 9OCCUPATION136PCR技术在畜禽传染病诊断中的应用文/冷毕丹PCR,即聚合酶链式反应,英文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的缩写,又称基因体外扩增技术,是在一对引物定向引导下,用D N A 聚合酶对D N A 中作为模板的特异性靶序列进行体外扩增的技术。

PCR技术是美国马利斯(K.B.Mulli))等在1985年提出的。

它可以从极微量的生物材料中简便、快速地得到大量特定基因,或在众多复杂的生物基因中检测出单拷贝基因。

与传统的畜禽传染病诊断方法,如细菌学、病毒学、免疫学等方法相比,PCR技术快速方便、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

目前,PCR技术已在畜禽传染病诊断中发展得比较成熟,特别是在多种病毒性疾病的诊断中已相继得到应用,如猪蓝耳病、猪细小病毒病、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病、口蹄疫、猪瘟、猪乙型脑炎、禽流感、鸡白血病、鸡新城疫等。

一、PCR技术基本原理类似于DNA的天然复制过程,其特异性依赖于与靶序列两端互补的寡核苷酸引物。

PCR由“变性—退火—延伸”三个基本反应步骤构成:1.模板DNA的变性加热模板DNA至93℃左右一定时间后,其DNA双链或经PCR扩增形成的双链DNA解离,成为单链,以便与引物结合,为下轮反应做准备。

2.模板DNA与引物的退火(复性)模板DNA经加热变性成单链后,温度降至55℃左右,引物与模板DNA单链的互补序列配对结合。

3.引物的延伸:DNA模板引物结合物在Taq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dNTP为反应原料,靶序列为模板,按碱基配对与半保留复制原理,合成一条新的与模板DNA链互补的半保留复制链重复循环“变性—退火—延伸”三过程,就可获得更多的“半保留复制链”,且这种新链又可成为下次循环的模板。

每完成一个循环需2~4分钟,2~3小时就能将待扩目的基因扩增放大几百万倍。

到达平台期(Plateau)所需循环次数取决于样品中模板的拷贝。

二、PCR技术的优缺点1.PCR技术的优点(1)灵敏度高。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快速检测试验猴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快速检测试验猴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快速检测试验猴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摘要根据Genebank提供的沙门氏菌invA基因序列和志贺氏菌ipaH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分别建立了检测2种致病菌的PCR方法。

应用于检测临床试验猴粪便样品85份,检出沙门氏菌阳性3份,志贺氏菌阳性9份,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5%和10.6%。

试验证明建立的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适用于试验猴临床粪便样品的快速检测。

关键词试验猴;沙门氏菌;志贺氏菌;PCR;检测沙门氏菌(Salmonella)和志贺氏菌(Shigella)是2种常见、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菌,沙门氏菌能引起人和动物患肠热症、胃肠炎和败血症等;志贺氏菌引起人和动物腹泻或痢疾。

试验猴作为医学研究的各种试验模型,为了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以及试验接触人员身体健康不受威胁,试验用猴必须是无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感染。

目前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的快速检测方法主要有免疫酶试验、免疫扩散法、乳胶凝集试验和免疫荧光法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方法,但在操作程序、检测时间、特异性检测等方面尚不理想。

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因具有简便、快速、敏感性高和特异性强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微生物检测、遗传病诊断等诸多领域。

本研究根据沙门氏菌侵袭素A(invA)基因序列和志贺氏菌侵袭性质粒抗原H(ipaH)基因序列分别设计引物,成功地扩增出沙门氏菌284 bp和志贺氏菌512 bp特异条带。

应用建立的PCR方法对试验猴粪便样品进行检测,获得满意的检测结果。

1材料与方法1.1菌株阳性标准菌株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以及非阳性菌株普通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购自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

非阳性菌株变形杆菌、阪畸氏肠杆菌、绿脓杆菌、蜡样芽胞杆菌、马链球菌、单增李斯特氏菌、鹅大肠杆菌、猪水肿病大肠杆菌,为广西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实验室鉴定和保存的菌种。

1.2引物合成参照沙门氏菌侵袭素A(invA)基因序列和志贺氏菌侵袭性质粒抗原H(ipaH)基因序列分别设计引物。

牛羊魏式梭菌病的诊断及综合防治

牛羊魏式梭菌病的诊断及综合防治

162牛羊魏式梭菌病的诊断及综合防治于秀丽(沂南县畜牧发展促进中心,山东临沂 276300)摘 要:牛羊魏式梭菌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具有发病时间短,死亡率高的特点,且毒素分布广泛,极易被感染上。

所以牛羊养殖户要学会一些基本的辨别方法,判断牛羊是否患上了这种疾病,以便及时隔离,避免造成更大损失,也要学会如何根据牛羊发病的症状进行科学有效的治疗。

在牛羊的养护过程中也要注意防治,尽量避免染上牛羊魏式梭菌病。

关键词:魏式梭菌病;诊断;综合防治0 引言牛羊魏式梭菌病,顾名思义就是发生在牛或羊等家禽身上的疾病,但这种疾病对牛羊的致死率高达百分之七十到百分之八十,且发病到死亡仅需要几个小时,极大地影响了畜牧人员对牛羊的养育成本及收入,给牛羊养殖业造成极大的损失,所以对牛羊魏式梭菌病的诊断及综合防治迫在眉睫。

1 牛羊魏式梭菌病的性质牛羊魏式梭菌病引起的主要原因是一种叫做产气荚膜的物质,我国将牛羊魏式梭菌病定为二类动物疫病。

产气荚膜梭菌会导致牛羊染上牛羊魏式梭菌病的原因在于它的12种毒素,这12种毒素因分布范围广泛且常见,所以十分容易被牛羊等家畜采食,健康地牛羊食用被污染的草或水源后,病菌就会进入肠道内,当气候或周围环境突然改变,或者突然变换饲养的草料时,会破坏牛羊正常的消化系统或消化机能变差,就会导致大量细菌病毒乘虚而入,产生毒素并引发牛羊魏式梭菌。

这种病的发病牛羊多为较为健康强壮的牛羊,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且较为健壮的牛羊致死率高于较为虚弱的牛羊。

2 健康牛羊与患病牛羊的初步分辨方法因为牛羊魏式梭菌病属于急性传染病,所以在诊断和防治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健康牛羊与患病牛羊的区别,以便将患病牛羊及时隔离,防止出现更多的患病牛羊。

要及时地分辨健康牛羊与患病牛羊,就需要掌握正确的分辨方法。

对患病牛羊进行初步诊断,隔离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治疗。

经研究与实践发现,畜牧人员可以在进食,呼吸,牛羊受到惊吓的反应,观察牛羊的眼睛,气味,精神状态,排尿情况等方法初步区分患病牛羊与健康牛羊,以便及时隔离。

梅花鹿魏氏梭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梅花鹿魏氏梭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特产研究13Special Wild Economic Animal and Plant ResearchDOI:10.16720/ki.tcyj.2022.097梅花鹿魏氏梭菌病的诊断与防治王晓旭,鲍坤,徐超,王凯英,杨镒峰,刘志杰※(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吉林长春130112)摘要:为了诊断多个养殖场梅花鹿发病原因,并找到快速有效的防治措施。

试验采用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解剖、细菌分离鉴定和动物实验等方法对多个养殖场患病梅花鹿进行确诊,对分离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结果表明,通过临床症状观察和病理解剖变化,初步诊断是魏氏梭菌引起梅花鹿死亡。

分离得到的菌株,其菌落形态和革兰氏染色结果与以往报道的魏氏梭菌相符。

对16S rRNA基因及毒素基因进行PCR扩增,测序结果发现,分离菌株与GenBank中魏氏梭菌16S rRNA同源性为98%,使用魏氏梭菌的5种主要毒素基因进行PCR扩增,只有Alpha基因有目的条带,测序结果发现,分离菌株与GenBank中魏氏梭菌Alpha基因同源性为99%,可确定是A型魏氏梭菌。

将分离得到的魏氏梭菌接种小鼠,发现小鼠在短时间内全部死亡,且从小鼠体内分离到相同病原。

综合以上结果得出,这些鹿场是A型魏氏梭菌感染引发的疾病。

关键词:梅花鹿;魏氏梭菌;肠毒血症;腹泻;血便中图分类号:S858.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721(2023)03-0013-05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lostridium Perfringens Disease in Sika DeerWANG Xiaoxu,BAO Kun,XU Chao,WANG Kaiying,YANG Yifeng,LIU Zhijie※(Institute of Special Animal and Plant Sciences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Changchun130112,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diagnose the pathogenesis of sika deer in many farms and find rapid,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In this study,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clinical symptoms,pathological anatomy,bacterial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and animal experiments were used to confirm the diagnosis of sika deer in several farms.Drug sensitivity tests were conducted on isolated pathogens,and correspon-ding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were take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eath of sika deer was caused by C clostridium perfringens. The colony morphology and Gram staining results of the isolated strain were consistent with those of clostridium perfringens previously re-ported.PCR amplification of16S rRNA gene and toxin gene was carried out.Sequencing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omology between the iso-lated strain and clostridium perfringens16S rRNA in GenBank was98%.PCR amplification was carried out with5main toxin genes of clo-stridium perfringens,only the Alpha gene had A target band,which could be identified as clostridium perfringens type A.All the isolated clostridium perfringens died in a short time after inoculation with mice,and the same pathogen was isolated from bining with the above results,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se deer farms were caused by clostridium perfringens type A infection.Key words:sika deer;clostridium perfringens;enterotoxemia;diarrhea;blood stool魏氏梭菌病(Clostridial gastroenteritis,Clostridial toxicosis)又称魏氏梭菌中毒症(Clostridial toxicosis)或产气荚膜梭菌性肠炎(Clostridial gastroenteritis),是由梭菌属产气荚膜梭菌类细菌引起的多种动物共患的一种剧烈腹泻为特征的急性、致死性肠毒血症疾病,该病常突然发病死亡,没有任何症状,以小肠部分坏死、消化道出血和全身实质器官病变为特征[1,2]。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如何在医学检验中应用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如何在医学检验中应用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如何在医学检验中应用(绵阳市肿瘤医院四川绵阳 621000)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应用于是现代医学领域的一种检测技术,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的诊断,可以通过患者的DNA检测出幽门螺旋杆菌。

在临床上,聚合酶链反应技术不仅可以检测出患者胃里面的幽门螺旋杆菌,还能够从患者的粪便、牙斑里检测幽门螺旋杆菌的存在。

除此之外,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的检测敏感性非常强,所以经常被用在各种流行性疾病的检测中。

可以说,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细菌检测方法。

那么,在医学检验中,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具体是如何应用的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些,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的相关知识。

1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属于分子生物学范畴内,在医学进步与发展中,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医学检验中得到非常广泛的使用。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有着特异性良好、操作简便等应用优势。

所以在医学领域中,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可以被应用在遗传病、感染性疾病、肿瘤的医学检验中。

具体来说,首先,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的首次应用中,医生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患者身体内的镰状细胞进行检验,进一步分析着患者的基因突变情况,使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的应用效果得到体现。

并且随着医学、社会经济的发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遗传病的检验中,使用次数不断增多。

在遗传病学发展中,由于遗传病比较特殊,受先天因素影响程度较大。

比如常见的先天性聋哑、血友病均属于遗传病。

遗传病出现之后,给很多家庭带来很多负担,如果可以尽早对胎儿展开检测,以便于发现胎儿异常,并采取科学的诊治,就可以有效降低遗传病出现的概率。

据了解,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可以对遗传病患者的基因进行准确的检测,并在技术运用中,展开科学而全面的分析。

所以在遗传病的医学检验中,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有着非常大的优势,目前,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已经成为产前检测遗传病的主要方式。

其次,根据相关的医学研究显示,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可以检验出多种病原体,甚至对患者疾病的状态都可以进行有价值的判断,比如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可以明确患者的感染疾病是否处于隐形状态。

奶牛魏氏梭菌病诊断及防治

奶牛魏氏梭菌病诊断及防治

奶牛魏氏梭菌病诊断及防治作者:张召江来源:《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第1期张召江(山东省潍坊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潍坊 261061)摘要:奶牛魏氏梭菌病是养殖场不常见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但牛群中一旦出现,将会在较短时间内危害整个牛群,造成严重的死亡率。

由于奶牛魏氏梭菌病发生后,常呈现急性型经过,患病牛常来不及治疗直接倒地死亡,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临床上该疾病具有发病突然、发病过程短、传播速度快的特点。

关键词:奶牛;魏氏梭菌病;诊断;防治中图分类号:S858.23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01.0550 引言奶牛魏氏梭菌病又被称为猝死症,属于一种剧烈传染性疾病,通常发病率较低,但养殖场一旦发生该种疾病,将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奶牛魏氏梭菌病的致病菌为魏氏梭菌,该致病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养殖场的土壤中,通常不会表现出致病能力,该种疾病的发生与养殖场饲养管理、牛群身体抵抗力有密切联系。

魏氏梭菌主要危害成年牛,犊牛对该种致病菌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不会发病。

出现临床症状后,在较短时间内患病牛体内的各个脏器器官和消化道会出现广泛出血症状。

1 发病经过2017年3月13日,山东省潍坊市一个养殖户在早晨投喂饲料时,发现牛舍中出现一头病死牛,表现为天然孔出血,血液呈现黑红色。

养殖户立即将病死牛带出养殖场,严格对病死牛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对整个养殖场进行严格的消毒,并没有将病情上报当地兽医单位。

在当天下午,牛群中突然出现了发病现象,患病牛体温升高到40 ℃以上,采食量停止,口吐白沫,在较短时间内出现死亡现象。

养殖户怀疑是中毒现象,使用解毒针进行治疗,并没有取得明显效果。

当病情进一步流行后,才将病情上报当地兽医站,要求兽医站立即到养殖场进行全面诊断,兽医到达养殖场后,该养殖场的牛发病较为严重。

通过进一步调查发现,该养殖场卫生条件极度不佳,牛舍地势低洼,容易积水[1]。

细菌培养与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在细菌性痢疾检验中应用分析 刘玲玲

细菌培养与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在细菌性痢疾检验中应用分析 刘玲玲

细菌培养与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在细菌性痢疾检验中应用分析刘玲玲摘要] 目的:分析细菌培养与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在细菌性痢疾检验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1月来我院治疗腹泻的患者70例,70例患者分别采用细菌培养与聚合酶链反应检查,观察两种方法的检查效果。

结果:聚合酶链反应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细菌培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聚合酶链反应平均循环数在培养阴性、非脓血便、年龄大于5岁方面检出率最高,而聚合酶链反应平均循环数在培养阳性、脓血便、年龄小于5岁方面最低。

结论:在细菌性痢疾检验中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准确性更高,临床医生对于腹泻患者细菌性痢疾检验可以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从而提高准确性。

[关键词]细菌培养;聚合酶链反应;细菌性痢疾;检出率Application analysis of bacterial culture an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in the detection of bacterial dysenteryLiu Lingling(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of Shangqiu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Henan branch of Shangqiu 476100)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bacterial culture an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in the detection of bacterial dysentery. Methods: 70 patients with diarrhea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2 to January, 70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bacterial culture an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the effect of the two method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detection rate of th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bacterial culture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the average number of cycles in culture negative, non stool with pus and blood, older than 5 years old on the highest detection rate, and average number fo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cycle in culture positive, pus and blood, age less than 5 years old lowest. Conclusion: the accuracy of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was more accurate in the detection of bacterial dysentery. The clinical use of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was used for the detection of bacterial diarrhea in patients with diarrhea.Keywords bacterial cultur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bacterial dysentery; detection rate细菌性痢疾又称为菌痢,是由志贺菌引起的肠道传染性疾病,临床一般表现为发热、腹泻、黏液脓血便等,主要通过食品、水源从患者口腔进入或者苍蝇等害虫间接传播后感染[1]。

羊魏氏梭菌PCR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羊魏氏梭菌PCR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羊魏氏梭菌PCR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余波;冉懋韬;谭诗文;徐景峨;魏赐开;艾玉萍【摘要】According to the gene sequences in GenBank of alpha-toxin,one pair of specific primer was designed for amplifying the specific fragmentsof alpha-toxin gene. After optimization of annealing temperature and primers concentrations, PCR assay was established for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the Clostridium perfringens. The specific bands of 255 bp was amplified.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tests showed that the PCR were sensitive in 0. 39,0. 62,0. 52,0. 87,0. 92 ng/L A,B,C,D,E C. Perfringens. No band was amplified from Escherichia coli, Streptococcus, Staphyloccocus aureus and Pasteurella multoci-da. 54 clinical samples were detected by PCR.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established PCR assay was sensitive, specific and reproducible and it could be used to detect rapidly Clostridium perfringens isolated from sheep.%根据羊魏氏梭菌A、B、C、D、E型共有的α毒素基因,设计了1对引物,通过对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羊魏氏梭菌PCR检测方法.该方法扩增条带大小为255 bp,最低核酸检测量A型为0.39 ng/L、B型为0.62 ng/L、C型为0.52ng/L、D型为0.87 ng/L、E型为0.92 ng/L,而对羊大肠杆菌、羊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羊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应用该PCR方法对54份临床样本进行检测,PCR检测结果高于细菌学和生化检测结果.结果表明,该PCR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临床羊魏氏梭菌病的早期快速诊断.【期刊名称】《中国畜牧兽医》【年(卷),期】2011(038)011【总页数】3页(P106-108)【关键词】羊魏氏梭菌;a毒素基因;快速诊断【作者】余波;冉懋韬;谭诗文;徐景峨;魏赐开;艾玉萍【作者单位】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贵州贵阳 550005;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贵州贵阳 550005;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贵州贵阳 550005;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贵州贵阳 550005;贵州省瓮安县动物预控中心,贵州瓮安550400;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贵州贵阳 550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8.26魏氏梭菌,又称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rerfringens)属于腐生性厌氧芽孢致病菌,是引起畜禽猝死症、坏死性肠炎、肠毒血症、气性坏疽的主要致病菌(Muller,1998)。

奶牛魏氏梭菌病的临床症状 奶牛魏氏梭菌病的防控措施 - 奶牛养殖

奶牛魏氏梭菌病的临床症状 奶牛魏氏梭菌病的防控措施 - 奶牛养殖

奶牛魏氏梭菌病的临床症状奶牛魏氏梭菌病的防控措施-奶牛养殖猪魏氏梭菌病也称为仔猪肠毒血症、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猪梭菌性肠炎,主要是仔猪容易出现发病,且通常没有表现出任何先驱症状就突然发生死亡,主要特征是排出混杂血液的红色稀粪,消化道以及全身实质器官发生出血,小肠局部发生坏死。

病程持续时间短,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控。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奶牛魏氏梭菌病的临床症状和奶牛魏氏梭菌病的防控措施。

1、流行特点奶牛魏氏梭菌病主要是由于环境、饮水、饲料等污染有魏氏梭菌,当奶牛食入后就会有菌体或者芽胞进入到肠道内,并大量进行增殖,使其出现发病。

另外,气候、饲养环境突然发生改变,或者突然更换饲料等,都会使机体抵抗力减弱,此时肠道菌群发生紊乱,导致肠道内本身存在的魏氏梭菌开始大量繁殖,也容易引起发病。

任何品种和年龄的牛(包括奶牛、黄牛、水牛等)都能够感染该病,且全年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

其中奶牛、犊牛比较容易在4-5月份、10 -11月份出现发病,耕牛比较容易在4-6月份出现发病,牦牛比较容易在7-8月份出现发病。

病程持续时间长短不同,短时只有数分钟到数小时,长时可达到3-4天或者更长。

发病时,可集中在同圈或者临近牛舍发生,也能够呈现跳跃式发生。

该病具有长短不同的发病间隔,有时间隔数天或者十几天,有时能够间隔数个月。

另外,该病的死亡率也有所不同,如奶牛在70% -100%,黄牛在93%-100%。

奶牛通常是高产的容易发病,犊牛、黄牛通常是膘情较好且体格强壮的容易发病。

2、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病牛往往急性发病,没有表现出任何前驱症状,病程持续时间短,很难及早发现病牛并在发病早期治疗。

病牛主要表现出急卧急起,伴有腹痛,食欲不振或者废绝,反刍明显减弱,甚至完全停止,胃、瓣胃与瘤胃存在积食,皱胃明显扩张。

四肢乏力,行走摇晃或者呈卧地状,肌肉震颤,经常排尿,但尿量较少。

耳鼻端发凉,有白沫或者清涎从口流出。

两侧颈静脉明显怒张,心跳加快,通常能够超过100次/min,心率不齐,心音微弱或者亢进,部分还伴有心内杂音。

聚合酶链反应及其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聚合酶链反应及其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聚合酶链反应及其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苏卫
【期刊名称】《中国兽医杂志》
【年(卷),期】1991(17)7
【摘要】聚合酶链反应(PCR)是1985年Saiki和Mullis等人首先建立的一种体外扩增DNA的方法。

应用该方法可使极微量的特定核苷酸片段在3—5小时内扩增到上百万倍。

由于这一技术具有快速、简便、敏感度高及特异性强的优点。

【总页数】1页(P39)
【作者】苏卫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54.4
【相关文献】
1.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及其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J], 尹培兰
2.聚合酶链反应在儿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J], 王时智
3.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J], 赵舒斌;张玫华
4.聚合酶链反应在性传播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J], 迟婉莉; 荷福利
5.聚合酶链反应在肺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J], 吴晓华;宋正苓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 l 2 O uy O2
应 用 聚合 酶链 反 应诊 断魏 氏梭 菌 病
王三 虎 , 宏 轩 何
( 南 职 业 技 术 师 范 学 院 动 物 科 学 系 ,河 南 新 乡 43 o ) 河 5 o3
摘要 :应用 聚 合酶 链反 应 ( ( 建 立 了一种 诊 断动 物魏 氏梭 菌 病 的 方 法 。试 验 根据 已报 道 的 a毒 索 基 因设 计 P R引 物 P ) C 建 立 其诊 断方 法 。该 方法 特 异性 强 , 可检 测 出魏 氏梭菌 ; 仅 敏感 性 高 , 克 粪便 可 检 出 2×l5 菌 。初 步应 有 结 果 表 明 , 每 0个 所建 立 的 P 诊 断方法 适 合 于人 和动 物魏 氏梭 菌病 的 临床 诊断 和流 行病 学词查 。 (
魏 氏 梭 菌 , 称 产 气 荚 膜 梭 菌 (Cot du 又 ls iim r pe r g n 属 于 腐 生 性 厌 氧 芽胞 致 病 菌 , 引 起 各 rr i es) fn 是
种 动 物 坏 死 性 肠 炎 、 毒 血 人认 为 其 是 家 畜 “ 死 症 ” 主 要 致 病 因 有 猝 的 子 [ 2。 本 研 究 根 据 G n a d中 报 道 的 魏 氏 梭 菌 Q 1J , e Bn 毒 素 基 因序 列 设 计 合 成 一 对 引 物 , 立 了诊 断 人 及 建 动 物 魏 氏梭 菌 病 的 P R方 法 [J C 3。
1 材 料 和 方 法
人 类 食 物 中 毒 的 主 要 病 原 菌 之 一 , 我 国 的 畜 牧 业 对 构 成 严 重 威 胁 。 该 菌 分 A、 C、 E 5个 不 同 的 菌 B、 D、 型 , 毒 素 是 由 其 共 同 产 生 的 一 种 坏 死 、致 死 Q
基 金项 目: 南省 自然基 金 (2 13 40 河 0 10 10 ) 作 者简 介 : 三 虎( 92一) 男 , 王 16 , 河南 省武 陵 县人 , 教 授 , 副 主 要从 事 动物 传染 病 的诊 断 和防 治工 作 . 收稿 日期 :0 l 8 3 2o —o —2
11 菌 .

A型 产 气 荚 膜 梭 菌 , 中 国兽 药 监 察 由 D A 聚 合 酶 、a N N T D A连 接 酶 、
所提供 , 室保存。 本 12 试 剂 和仪 器 .
p 1. MD 8T载体 和 D 20 N re 等 购 自 T K R L 0 0D A Ma r k aaa 种 症 状 和病 变 : 颈 扭 曲 , 脏 肿 大 、 有 出 血 斑 头 肝 肝
WA NG a - u H Ho g x a S n h , E n - u n
( eB D pr
t f nma S i cs ea oai a T cncl ecesC lg ,Xni gc ia i l ce e ,H nnV ctnl eh i ahr oee ix n hn ) 0A n o aT l a
p ia in id c td t a cR a u tb e fr te da 0 i a d s r e fC o t dim p l t n ia e h tP c o w s s i l o i ss n u v y o lsr u a h i Ke r s y wo d :C o t d u p e e a e s ; P R; Dig o i lsr i m ror g n i i C a n ss , 脚 .
A s at h o m r eca a tn P R)w sue oa pi 2 ppout0 ls iim bt c:T epl ea hi r co ( C r y s ne i a sd t m lya4 0b rdc fCotdu f r
, 删 锄 p yn aro l igap i f 0 ・h esii f T esnivy0 tt
维普资讯
第 2 卷 第 4 4 期
2 0 0 2年 7 月
中 国 预 防
兽 医 学

Vo . 4, No. 12 4
C iee bu l fP e e t eVeeiayMe iie hn s ma rv ni tr r dcn o v n
关 键 词 : 氏 梭 菌 ; P R; 诊 断 魏 C
中图分 类 号 :¥5 .1 6 3 8 2 6 + .
文献 标 识码 :B
文章编 号 :10 -59 20 )40 1・3 0 80 8 (0 20 -3 30
De cin b i oA l c t no eA p atxn Ge ef m l r im e r g n t t y i V t mpi ai f h lh - i n r Co i u P r i e s e o n r i f o t o o sd fn
pies h hw r eindadsn ei dbsdO epbi e euneo tea h- x eeb o u  ̄锄蛐 r r w i eeds e n t s e ae it ul hdsqe c fh l at i gn ycmpt m c g yh z lh s p on e
P R cuddt e ×l5 at i e r fee .hm w r l ct nt sr di h rye 0 aei.h II 瑚 印‘ C ol e cd2 0 c r pr a o fcs T e een a i a o b o ev o e tp ̄ f cr T ep i e b ea g m o mpf i o e b e n t i b a e m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